浅谈杜甫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2)

浅谈杜甫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2),第1张

浅谈杜甫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对祖国的热爱,是杜甫诗歌人民性的第二个特征。

 杜甫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他的诗歌渗透着爱国的血诚。可以这样说,他的喜怒哀乐是和祖国命运的盛衰起伏相呼应的。当国家危难时,他对着三春的花鸟也会心痛得流泪,如《春望》。一旦大乱初定,消息忽传,他又会狂喜得流泪。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始终关怀着国家的命运,思想蕴含是随着局势的转变而转变的,在安史之乱时期,他梦想和渴望的是周公和诸葛亮式的军事人物;老年时也体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志不已”的宽广胸怀。

 3、讽刺性是杜甫诗歌的第三个特征。

 杜甫的讽刺面极广,早在困守长安时期,他就抨击了唐玄宗的穷兵 黩 武,致使人民流血破产,在这方面,《兵车行》是有其代表性的。除了和当时政治、社会直接有关的作品外,在一些咏物、写景的诗中,也都渗透着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饱含着诗人的爱国激情。

 三、杜甫诗歌的艺术性

 杜甫的诗歌是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典范。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

 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需要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这就是形成了他的诗的这一特色的内在原因。

1、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

 在杜甫的许多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以如椽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写出了统治集团铁案如山的罪证。

2、寓主观于客观。

 也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直接说出。这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尤为突出。例如在《石壕吏》中有这样一句:

 “吏呼——何怒,妇啼——何苦!”除了微微透露作者的爱憎之外,便都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使主客相汇,情景互融。

  3、细节描写。

 杜甫善于捕捉寓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 例如他的细节描写最出色的是《北征》中写他妻子、儿女的一段,诗中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小女儿的天真烂漫,而且也烘托出了他自己的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

 4、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常常运用对话或人物独白,并做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如《新婚别》中:新婚竟成了生离死别,本是痛不欲生,但想到自己还是刚过门的新娘子,所以态度不免矜持,语带羞涩,备极吞吐,这是完全符合人物的特定身分和精神面貌的。所以我们读起来总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5、采用俗语。

 这是杜诗语言的一大特色,杜甫在抒情的近体诗中即多用俗语,但在叙事的古体诗中则更为丰富,关系也更为重要。因为这些叙事诗许多都是写人民生活,采用俗语,能增加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和语言的个性 化。例如《新婚别》的“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牵衣顿足拦道哭《前出塞》的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抒情诗也有他自己的风格。他往往像在叙事诗中刻画人物那样对自己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解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乍一看好像很抽象,其实仍很具体,

 他用“涕泪满衣裳”来写他的喜极而悲,并抓住“漫卷诗书”这一小动作来表现他的大喜若狂。后四句虽然属于幻想,但在幻想中仍有丰富的形象性。在叙事诗中,杜甫寄情于事,在抒情诗中,则往往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

 杜甫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这就决定了他的现实主义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因此在他的某些叙事兼抒情的诗中往往出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杜甫诗歌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具有特征性,为杜甫所自道且为历来所公认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时代环境的急遽变化,个人生活的穷愁困苦,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以及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是形成这种风格的主要因素。

 杜甫能取得这样高的艺术成就,绝非偶然,而是用尽他毕生的心血换来的。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虚心的学习。他向古人学习,也向时代的人学习,向作家学习,也向民歌学习,所以他说“不薄今天爱古人”,“轻益多师是汝师”。虚心的学习,使杜甫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做到像元 稹 所说的“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但是他也不是无批判的学习,所以又说“别裁伪体采风雅”,而在肯定“清词丽句必为邻”的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滑进形式主义的泥坑。

 第二是苦心的写作。尽管杜甫称赞他的诗友李白是“敏捷诗千首”但却不讳言自己写诗的“苦用心”。为了诗语“惊人”,他的苦用心竟达到这样的程度:“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贵的是,杜甫还坚持这种苦心孤诣的写作态度。

 第三是细心的探讨。盛唐诗人很多,谈论诗的却少。杜甫与之相反,他好论诗,而且细心。他对李白说“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对严武说“吟诗好细论”等。

四、杜甫诗歌的地位和影响

 杜甫诗歌是我国最可贵的文学遗产的一部分,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杜甫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多方面的。这突出地表现在那些反映现实的乐府叙事诗上。他没有遵循建安以来沿袭乐府古题的老一套办法,而是本着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精神自创新题。由此可见,中唐的新乐府运动,正是由杜甫直接开导的。用不用古题,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形式问题,因为实质上是无异于为后代诗人指出一条通向现实,通向人民生活的创作道路,这一影响,一直贯穿到清末诗人的创作中。

杜甫的诗歌特点如下

1、取材方面

杜甫是社会派诗人,趋向现实主义,内容广泛,富时代性,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

杜诗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实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故有“诗史”之称。从安史之乱至入蜀之前,杜甫经历了大时代的动乱,写下大量的实录式写实名篇。

2、思想方面

杜诗中有儒家思想,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色彩,有“诗圣”之誉。

杜诗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有强烈政治意识,继承并发扬诗经、汉乐府民歌及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

3、手法方面

杜诗善写人物对话和独白,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来描写。杜诗也善于抒情,结合抒情和叙事,又结合抒情和写景,寄情于景。杜诗叙事注重客观描述,让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而少发议论。

4、语言方面

杜甫写作态度非常严肃,语言精炼,用字准确,形象生动,多姿多采,并善于运用民间口语。

5、体裁方面

杜甫作品众体兼善,五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所不工。他往往用不同的诗体,表达不同的内容,叙事多用较少格律限制,便于铺叙描写的古体诗,抒情则多用近体诗。

杜甫大量创作七言律诗,作品内容广泛,技巧纯熟,注重声律对仗,格律严谨,语言锤炼,为历代典范之作,达到极高的成就,使七律创作臻于成熟。他又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社会的民生疾苦。

6、风格方面

杜诗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风格多样,丰富多姿,或雄浑奔放,或清新细腻,或沉郁悲凉、或辞藻富丽、或平易质朴、或通俗自然。杜诗融冶吸收前人艺术技巧,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新风格。表达自己爱国的思想。

在思想内容上,杜甫诗歌现实主义核心是关注人民疾苦,主题是忠君、爱国、爱民 (一)关注民生疾苦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核心内容 (二)忠君、爱国、爱民的儒家思想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主题 在表现手法上,杜甫诗歌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特色重在抒写现实人生,感事与写意有机结合,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可以用“沉郁顿挫”四个字来概述。“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形成原因:

不安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使得杜甫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杜甫作为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诗人,因此杜甫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沉郁反映出杜甫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

而顿挫又体现了杜甫诗歌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

杜甫是一个被帖了标签的诗人。他的诗记录了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剧变,因而被称为“诗史”,他本人以其卓的越艺术成就,获得“诗圣”雅号。评析杜甫言必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杜甫的叙事诗还常常运用真实细腻、精确传神的细节描写来细致的表现现实生活。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

例如《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便是这样一个细节。它不仅揭示了那个役夫“敢怒而不敢言”的痛苦心情,而且也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

杜甫在抒情的近体诗中即多用俗语,但在叙事的古体诗中则更为丰富,关系也更为重要。

因为这些叙事诗许多都是写的人民生活,采用一些俗语,自能增加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和语言的个性化。

扩展资料

1、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共创作了近体律诗八百余首,他把律诗的题材范围扩大到了几乎与古体诗同样广阔的程度。 

2、杜甫律诗写得精练和概括,格律严格,对仗工整,浑融流转,情韵优美,无丝毫用力的痕迹。诗境浑成而多变化,有意境壮阔忽转凄凉的,有气象巍峨而转情景细致婉约的,不拘一格。 

3、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出身于一个美德秉耀、功勋卓著的宗族。其人志意宏远,心性桀倔。

-杜甫

1、杜甫的诗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可以说李白是偏向于浪漫,而杜甫偏向于写实。

2、杜甫的诗对于后代关怀社会现实、重视诗法变化和字句锻炼的诗人影响更深。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

3、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039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