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会不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症?你有什么看法?

双相情感障碍会不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症?你有什么看法?,第1张

关于双向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其实多年来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按照现如今的医学知识来看,这两种疾病虽然都是精神类疾病,但是并没有加重关系,而是两种平行关系的疾病,所以不管双向情感障碍发展得多么严重,都不可能变化成为精神分裂症,除非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病患本身就有精神分裂症。

首先跟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加重性,最简单的理解方式就是癌症早期和癌症晚期,癌症可以分为很多个时期,癌症早期如果没有获得良好的治疗,那么就会慢慢变成癌症中期、癌症后期,病情是会慢慢加重的,这就是加重性。

那么疾病中有没有具有加重性关系的疾病呢?当然也是有的,例如很多人最开始患上了肝炎,但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所以逐渐演化为肝硬化,如果肝硬化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就会恶化成为肝癌,所以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之间就是有加重性联系的三种疾病。

其次再来看看双向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类和心理类的疾病,患者一般会有狂躁、抑郁等表现方式,而精神分裂虽然也是精神类、心理类疾病,但是精神分裂是人出现自我认知、意识、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出现扭曲,所以说双向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这两种精神类、心理类疾病之间,不存在加重性的联系,那么双向情感障碍自然不会演变为精神分裂。

如果这么说还是不懂的话,那么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叫平行性的疾病,例如一个人患有精神类疾病,那么病情不管如何加重也是精神类疾病,不可能因此出现肝癌、胃癌等肿瘤性疾病。

情感障碍,有时候也会爱上一个人,因为我们都知道,有的时候我们喜欢一个人,是他内心的并不感情能够或者是某一种病因,能够造成自己无法去爱别人,一种渴望,所以双向情感障碍也会使某一个人喜欢上另外一个人,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冲动。

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有什么

1一般描述 对意识状态的描述是基本的。双相障碍患者的意识一般是清晰的,但病情十分严重者可有轻度的意识障碍。应注意仪态的整洁程度和合适性,有无过度打扮或不加修饰;夸张的体态语言;动作的量、幅度、敏捷性;语量、语速、语调和音量;对检查者的态度是友好还是轻蔑、敌意、高傲、嘲弄;对检查的合作程度。

2感知觉 注意患者有无与心境协调或不协调的幻觉,以及有无人格解体和非现实感。

3心境和情感 情绪抑郁或高涨是双相障碍的核心症状,但也有相当部分患者并不能主诉有抑郁或高涨的情感体验。检查躁狂或抑郁症状时,应注意外显的表情、兴趣和内心的体验。检查者还应该注意,有的抑郁心境表现为兴趣缺乏,有的躁狂没有情感高涨却表现为易激惹。检查时应特别注意询问其高涨或低落的情绪是否为持续性,即一天中是否大部分时间都存在,这种情况是否每天都是如此因为在临床上检查者常只重视症状的有或无,错将因外界因素引起的短时相应情绪反应视为病态,而忽略病理性心境障碍常是缺乏外界因素的,并在一定时间内是持续存在的,因此容易造成误诊。此外,还需注意与情感淡漠和精神运动迟滞造成的表达困难相区别。情绪抑郁是消极的、负性的情绪表达增加,情感淡漠是情感表达的减少或缺乏。此外,还需注意情感反应的适切性。

4思维 注意患者交谈主动还是被动;语流、语速、语调如何;谈话主题是否随境转移;内容是否夸大或自卑自责;是否伴有较多的手势或躯体语言;言语内容是否流畅、连贯或有逻辑性;谈话是否有对象;兴奋话多是否在人多时更加突出。

一般而言,双相障碍患者的思维形式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思维奔逸、思维随境转移、音联、意联,而情绪低落时则出现思维缓慢、迟钝等。处于极度兴奋状态的躁狂患者思维联想速度极快,而言语表达往往跟不上联想,因此听上去话题之间内在联系不紧密,容易误为思维松弛,此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情绪背景、行为与外界环境的关联性进行判断。

双相障碍患者最多见的思维内容障碍是躁狂期的夸大妄想和抑郁期的罪恶妄想。此外,也可有各种偏执观念、先占观念、强迫观念、自杀观念等,应注意思维内容与情感基调的协调性。可通过询问诸如“有无特别的能力,大量的财富”等获悉躁狂患者有无夸大妄想。有时患者会表现出一种高傲或不可一世的态度,提示夸大妄想存在的可能,或是自我评价过高。

5认知功能 大部分患者能正确定向,但由于注意力涣散,可能在检查中不能正确回答有关周围客观事物的问题。医生应该判断患者能否讲出大致的日期和时间。可依据患者的言谈举止,来判断其能否对当前环境做出正确定向。记忆检查结果受注意力集中程度的影响,躁狂发作时患者的被动注意增强和老年期抑郁发作时的假性痴呆,均影响认知功能的检查结果。

6意志躁狂 患者自我控制能力降低,其意志行为常是冲动性或非理性的,如随便购物、交友、性乱交或盲目投资等。

7自制力 严重躁狂发作者一般无自知力;严重躁狂患者常因判断力损害而做出非理智行为,甚至可触犯法律。轻中度躁狂患者自知力大多可保持完好。

以上就是关于双相情感障碍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一、什么事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情绪的跷跷板”,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

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

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

二、双向情感障碍症的危害:

1、偏头痛:躁狂抑郁症患者得偏头痛的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并以女性和躁狂抑郁症型更为多见。

2、多发性硬化: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事实表明至少1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被确定同时患有燥狂性抑郁症。并且医学表明,躁狂抑郁症的产生与多发性硬化所致的神经损伤有关。

3、哮喘:据有关资料统计,终身患有哮喘的人群较普通人群患躁狂郁症的危险多出5倍。相应地,躁狂抑郁症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也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4、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躁狂抑郁症患者较无病患者发生多种致死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卒中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

5、行为失控:有的狂躁抑郁症病人也可以以易激惹的情绪为主,尤其当有人指责他的狂妄自大或不切实际的想法时大发雷霆,严重听不得一点反对意见;还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从而行为失控,事后后悔不已。

6、自杀:自杀行为在自杀患者中,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有自杀观念,15%的抑郁症病人最终是自杀死亡的。狂躁型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类型,仍然有自杀的行为出现。

三、双向情感障碍症和双重性格的区别

双重性格是指正常人在相同时刻存在两种(或更多)的思维方式,其中,各种思维的运转和决策不受其他思维方式的干扰和影响,完全独立运行

1、本质不同

双向情感障碍症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

双重性格是在同一时刻存在两个不同的思维方式。

2病因不同

双向情感障碍症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

双重性格由不良的外环境和不良教育所造成

扩展资料

1、随访研究发现,经药物治疗已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的1年内复发率较高,且双相障碍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相抑郁障碍,分别为40%和30%。服用锂盐预防性治疗,可有效防止躁狂或抑郁的复发。

2、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

-双向障碍

-双重性格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 也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如果有一方父母不同意 你们就算结婚了 以后也会遇到很多麻烦的 还是先说服你的父母比较好 天下没有不疼子女的父母 你跟他们好好说 相信他们会同意的

会。

双向情感障碍在疾病急性期有可能会影响上学。在疾病缓解期、稳定期,症状得到控制后,一般可以考虑继续校园生活。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重性精神疾病,在急性期,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极大的危险,包括整体的社会功能,也都有明显的受损,所以在患者的疾病急性期,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不建议去上学或者是工作。

双向情感障碍注意事项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还会表现为情绪低落,不想参加活动,兴趣低落,老感觉自己很累,不想说话,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老是忘记很多事情,反应也变得迟钝,行为也会慢半拍。还有冒出自杀的想法。

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也会同时出现狂躁和抑郁两种病症。两者如果同时发生的话,会先表现为狂躁,几个小时候又会抑郁,然后几个小时又狂躁,然后又抑郁。这样的循环反复。但是这种情况的发病不是典型病状,临床上出现的较少。

以上内容参考  -双向情感障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058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