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KBol 美国中国历史研究学者、哈佛大学教师
“在南宋仍然具有影响力的北宋大思想家,有王安石、二程和苏轼等人。现在很多做思想史的人,不太注意到苏轼,认为他只是一个文学家,但是,苏轼在思想上的影响非常大。苏家(苏辙)的后代在南宋初年就迁移到了婺州居住。现在我们至少知道婺州有7个为科举教育而设的私人印书处,在婺州,人们对苏轼文章的兴趣很浓,也大量翻刻素质的著作。现在传世《精骑集》虽然只有3卷,但其中引用苏轼阐释《易经》思想的著作《东坡易传》的内容,可以说是最具有哲学性的一部分。在当时的婺州,苏轼的文章不仅为科举所用,而且也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讲座:《士人社会的形成如何改变地方与国家的关系》
Ronald CEgan 美国汉学家
“苏轼经常努力(在诗中)表现世界较为客观的立场和观点,一种超越了主观性的立场,但他同时又保持着一位生动鲜明、富有人情味、令人难忘的抒情诗人形象,苏诗既承认诗人与世界的情感联系,同时又质疑自我的地位。苏轼的哲理诗通常表现个人在世界的位置,个人经验的主观性,世态人生的多样性,价值观的多元化,反对极端个人中心主义。”——《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
吉川幸次郎 日本汉学家
“宋诗的第一伟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是一个天性自由的人,他能自由地发挥他那博大才能的各个方面。苏轼既是书法名家,又是文人画的创始者之一。他巧于谈论,喜欢谐谑。爱所有的人,又为所有的人所爱。他天性豪放,但感觉细腻,喜欢节制。他的诗,从心所欲地表现自己广博而丰富的才能,不自我限制,在宋诗中,是规模最大的。”——《宋诗概说》
苏轼《定风波》体现了诗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扩展资料:
1、原文:
《定风波》苏轼
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译文: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定风波
东坡传第六集 南渡北归
公元1091年,东坡被调离杭州,召回京城。受到高太后的重用。苏东坡很快官升礼部尚书,然而,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执掌朝政。新的党争卷土重来。苏东坡此时又成了一个被打击的对象,又回到被贬斥被流放的状态。唐宋时期,荒凉偏僻的岭南是被贬官员的流放地。在惠州,苏东坡又一成了被当地官员看管的犯官。美国有一家中国餐厅,一千只毛笔,与苏东坡精妙的书法绘画演绎了浓墨重彩的宋代风情,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纯正的中国味道。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九百年前苏东坡在困顿中发明了东坡肉,如今各地的中国餐厅,菜单上几乎都有这道菜。美食家苏东坡“自笑平生为口忙”,仅以东坡冠名的菜肴就足已成一桌宴席。其中有一样鲜为人知,那就是苏东坡在惠州发明的,和烤羊脊骨。在惠州,他虽然说是一个州郡所在的。但是短毕竟是非常偏远荒僻偏远的地方。一天只能杀一头羊,那些官员他们都要买羊肉吃,他说我是一个谪,是个罪官,我是不能过去跟人家去挣羊肉的。所以他最后就只能够买点什么买点骨头。买了这个羊骨头,回去就是用小火的,考出来考了以后是这个羊骨头,他觉得有那个味道很鲜,很香。苏东坡给弟弟苏辙写信,隆重推出他的羊脊骨私家制法,他对自己的创造力沾沾自喜。还说用这种方法吃羊脊骨,会让那些等着啃骨头的狗,很不高兴。
苏东坡是一个容易感伤的人,也是一个善于发现快乐的人。当个人命运的悲剧一再降临,他就用这样细小而具体的快乐将痛苦化于无形。(议论句,一下子点出东坡乐观的实质。)被贬岭南前,苏东坡把家中仆人一一遣散,唯有朝云不肯在忧患之际离开他,朝云坚决随同苏东坡前往惠州。朝云的这种气质肯定应该是个文艺女,是个非常感伤的也非常了解苏轼的思想和情感的人。
有一天,东坡和朝云在家中闲坐,看窗外落叶萧萧,景色凄迷,东坡一边研究一边吟出一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指上流年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朝云扶琴,为苏东坡唱出这首蝶恋花。一边唱,朝云一边落泪,因为两句,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朝云唱着歌落泪。苏东坡感触很深,因为这里以后表达啦一种人生不在美景难长那种景象。,在惠州居住两年后,赵云因病去世。交易赵家赵云葬在湖边的山坡上,附近僧人筹款建寺庙纪念她。亭柱上镌有苏东坡传写的一幅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亲。
在朝云走后的日子,苏东坡的人生猝不及防地滑下深渊,来自朝廷的一纸诏书,把苏东坡贬到更加荒凉的儋州。 临行前他一一交代后事,如同永别。
他说这次去海南。我去了之后,先挖坟再树碑,然后把棺材运过去,我就没打算回来。因为在他自己看来都六十多岁啦,突然变被贬海南岛,朝廷的意图再明显,不过啦!唯一让苏东坡略感欣慰的是在前往海南的路上,他与弟弟苏辙相聚。林语堂先生曾说,往往为了弟弟苏辙苏轼会写出最好的诗,其中最著名的《水调歌头》。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不可无一,难得有二的人间绝版,他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工程师,是诗人,于是,世间的每一个人都能从苏东坡的艺术里重新感受人生。而苏东坡也定然在后的品读里一遍遍地重新活过。
白马井码头是儋州最繁忙的地方。头戴一顶斗笠,里儋州渔民几乎一致的装扮。当地人管这种斗笠叫东坡笠。当年苏东坡流放到海南儋州后,有一天路途上遇雨,便向附近农家借来木屐竹笠,苏东坡戴上斗笠穿上木屐后,当地妇孺大笑他怪模怪样,连狗也对着它吠叫。海南竹笠沾了苏东坡的光,从此改名叫东坡笠。
来到海南,苏东坡无书可读,他与儿子苏过开始动手抄书。在写给朋友的信,苏东坡更心满意足的说,儿子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呵呵。我们看苏轼怎么发明网络语言啦?写信的时候经常出现呵呵,说完啦以后呵呵,是啊,他是网络语言的老祖师。苏东坡留下一千多封书信,短则十余字,长则百字。使用“呵呵”有四十多处。“呵呵”二字是这种自得而不加掩饰的自然流露。
苏东坡谪居海南三年后,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东坡再次被朝廷启用,他从海南岛渡海北归返回大陆。年老大苏东坡被贬海南,历经劫难但幸运的活了下来。他正准备退隐,厄运却降临了。到了常州,他的旅程再也无法继续。苏轼是病了,而且一病不起,年近古稀的人,一路颠簸,走的都是水路,又正值炎夏之际,所有的这些因素堆积在一起,他就得了重病。他应该得的是痢疾。蔡京将司马光等一批元佑党人的所谓罪行写下来,刻在石碑上,称为元佑党籍碑。苏东坡也被拉近这份黑名单中。
后来苏过被徽宗召入宫去作画写诗,这是人们难忘为人的,人们总是追寻伟大人物的踪迹,发一种很遥远的幽谷之思,我们在小坡身上看到了大坡的影子。居然能在局部上展现了他爸爸的风采,因为留恋这个人,所以让我们得到些许的心里安慰。空白的墙壁上,映着荒凉凄迷的景色,上面有一方石,几株树,那份不动声色,那份磊落之器,几乎于当年的苏东坡别无二致。只是后来伴随着金兵南下,那画,那墙,那宫殿都在大火中消失了。
1 宋史,苏轼传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
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成年后,苏轼博通经学史学,写文章每天能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
不久又读《庄子》,叹道:“我当初有一些自己的见地,但总说不出来,今日读到这本书,发现这本书真是深得我心啊。”嘉佑二年,参加礼部主持的科考。
当时社会上崇尚诡谲不合正道的文风,主考官欧阳修希望能(通过主持考试选人的方式来)挽救这种弊病,看见苏轼的《刑赏忠厚论》时,非常惊喜,乃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而以“《春秋》对义”一文(这篇反而是曾巩的文章)为第一。后参加殿试,中乙科。
后苏轼通过写信的方式见到了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听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只当是欧阳修的戏言而不信,后来才终于信服。
2 宋史 苏轼传 译文(全)
原发布者:一只做梦的猫
原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译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原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译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
3 跪求 文言文翻译/fkz=45701533
宋史苏轼传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
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会洵卒,赙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洵将终,以兄太白早亡,子孙未立,妹嫁杜氏,卒未葬,属轼。轼既除丧,即葬姑。后官可荫,推与太白曾孙彭。
熙宁二年,还朝。王安石执政,素恶其议论异己,以判官告院。四年,安石欲变科举、兴学校,诏两制、三馆议。轼上议曰: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皂隶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贡举乎?虽因今之法,臣以为有余。使君相不知人,朝廷不责实,则公卿侍从常患无人,而况学校贡举乎?虽复古之制,臣以为不足。夫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强而复之,则难为力。
庆历固尝立学矣,至于今日,惟有空名仅存。今将变今之礼,易今之俗,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食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狱讼听于是,军旅谋于是,又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则无乃徒为纷乱,以患苦天下邪?若乃无大更革,而望有益于时,则与庆历之际何异?故臣谓今之学校,特可因仍旧制,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至于贡举之法,行之百年,治乱盛衰,初不由此。陛下视祖宗之世,贡举之法,与今为孰精?言语文章,与今为孰优?所得人才,与今为孰多?天下之事,与今为孰办?较此四者之长短,其议决矣。
今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词,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兼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经生不帖墨而考大义,此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愿陛下留意于远者、大者,区区之法何预焉。臣又切有私忧过计者。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而今之学者,耻不言性命,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著而不可挹,此岂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而乐于诞耳。陛下亦安用之?
议上,神宗悟曰:“吾固疑此,得轼议,意释然矣。”即日召见,问:“方今政令得失安在?虽朕过失,指陈可也。”对曰:“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镇以安静,待物之来,然后应之。”神宗悚然曰:“卿三言,朕当熟思之。凡在馆阁,皆当为朕深思治乱,无有所隐。”轼退,言于同列。安石不悦,命权开封府推官,将困之以事。轼决断精敏,声闻益远。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
4 苏轼的文言文是“瓮算”么? 出 处: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中:“ 东坡 诗注云,有一贫士家惟一瓮,夜则守之以寝。
一夕,心自惟念,苟得富贵当以钱若干营田宅,蓄声妓,而高车大盖无不备置。往来於怀,不觉欢适起舞,遂踏破瓮。
故今俗间指妄想者为瓮算。” 译 文:有一个穷人家,只有一只瓮,夜哗缉糕垦蕹旧革驯宫沫晚就守着它而睡。
一天夜里,心中自己思考,如果能富贵,应该用多少多少钱置办土地房屋,多少多少钱收养歌女,并且高大的车子车盖,没有不全部购置的。在心中想来想去,不觉快乐适意得手舞足蹈,结果就踏破了这只瓮。
因此现在民间指那些有妄想想入非非的人。称他为“瓮算”。
寓 意:此文批判了封建迷信思想。
5 求林语堂《苏东坡传》中文言文翻译(诗词不用)原文 一段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欧阳公 : 指欧阳修 棐 (fěi): 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更不道著我 : 再也不谈论我,不传送我的名声了 海外诗 :指苏辙背贬南海时所做的诗 气索 :气短 不韵 : 不雅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辄的意思):就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尝的意思):辨别滋味,品尝
(注释后两项为自己所查,可能有误。)
译文:东坡写的诗词,一下笔就被人们所传诵。每当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像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一天欧阳修与儿子欧阳棐谈论文章,说到东坡,欧阳修感叹道:“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在没有人会谈及我。”崇宁,大观年间,苏东坡被贬南海所做的诗很流行,年轻人再也没有谈论欧阳修的了。这时候,朝廷曾经即使禁止,赏赐的钱加到80万,但是禁得越严密,流传诗文的越多。人们经常凭借收集到的海外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没有诵读东坡诗文的,便觉得很没面子。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没有韵律。
一题: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答:他有开阔的胸怀。
6 求翻译一篇古文试着翻译了一下,仅供参考(纯手打,求给分,话说好长啊。。。。。。。。。。。。。。。)
敕令:
朕在百圣时代(众多圣人在世时,大概是先秦)之后继承了失传的学问,在六籍之中探求含蓄而精微的言辞。将要在这篇文章中使用(找到的的微言,绝学)来缅怀元老旧臣(苏轼)。虽然你无法亲眼见到朕的礼仪,尚且可以在圣旨(的文字)中看到。彰显它(圣旨)用作儒者的尊奉之物,使用它(圣旨)来奖赏你作为帝师的荣宠。
因此已故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赠资政殿学士、谥文忠苏轼。涵养他正直高大的品格,尊崇他崇高明睿的见闻。(你)广泛的观取书籍之多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遥追礼仪、法则之始。大概如同金玉之声。所说的有见识的话语可与孟子相比,讨论国事岂会低于陆贽。
你在嘉祐盛世年间,曾经有特别启用的召见,在熙宁变乱更易时期,上陈了长久治理国家的策略。
感叹异人断断续续的出现,惊悸于谗言的中伤,放逐到岭南海边(偏远之地),却犹如在朝廷(为国家着想),考虑古今兴衰的原因,就像掌握了天地造化一样。没有人能夺走你的高尚的节操,没有谁能获得你自然的名声,名誉。无法推究你生前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评价会在你死后显现。人民传习你元祐年间的学说,家中有苏轼你的书作。
朕多次拿起圣旨又放下(斟酌字句),久久的钦佩你崇高的品行,有如玉般的才能(的你)本可以重用,可惜朕和你不在同一时代了。君子的品行不公开炫耀而能彰显,用以研究时世。
倘九原之可作,
庶千载以闻风。
唯而英爽之灵,
服我衮衣之命。
特别追赐苏轼为太师,其余的和以前一样。
7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一古文苏东坡传读后感
——论苏东坡的人格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一个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说是他的名气的骨干。
苏东坡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历代为人们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
苏东坡的人格虽然复杂多面,然而我认为也可以用“浩然之气”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苏东坡即具有此种“浩然之气”,它致大致刚,激烈冲动,不可抑制,这种力量若辅以正义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一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胜称是。
“不合时宜”正是苏东坡那坚执性格的体现。
苏东坡坚执的性格集中表现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坚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风雨中的海燕,暴风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怒吼,高傲地飞翔。
------------------------------------------
谢谢采纳哦
8 宋史 苏轼传全文翻译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一只做梦的猫 原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译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
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原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译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
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
9 宋史 苏轼传 译文(全)《苏轼列传》翻译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辊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日:“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政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日:“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日:“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过金陵,见王安石,日:“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日:“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日:“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日:“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历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轼都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发出长长的叹息。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应允吗?程氏说:你都能做范滂,我反而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了么?”等到二十岁的时候(行冠礼的年龄),苏轼对经典和史籍都很精通了
苏轼(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在梁山伯上泛滥,就要溢出南清河。水汇集在城下,涨水时不时地会泄入城中,城市就要败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走,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却没有沉。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士兵们全都出了城。做了木岸,以防洪水再至,朝廷很赞赏他。
苏轼路过金陵(今南京),拜见王安石,说:“大兴战争和刑罚,是汉、唐两朝灭亡的征兆。祖宗先帝用仁厚治理天下,正打算改革这些事。如今西边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见停战,东南地区发生多起重大犯罪事件,您就不说一个字来解决这种局面吗”王安石曰:“这两件事都是吕惠卿引起的,我不在朝为官,怎么敢去进言?”苏轼说:“在朝做官就进言,不在朝做官就不进言,这是侍奉皇帝的常理。皇上不按一般礼节对待您,您对待皇上,怎么也可以用一般的礼节呢?”王安石大声说:“那我必须得要进言了。”又说:“今天这些话从我的最里说出来,从你的耳朵听进去(意思是不要外传,保密)。”又说:“人一定要明白每一个不正确的行为,处死的每一个人都不是无辜的,直到天下人都不做(错误的事),才可以。”苏轼开玩笑说:“现在的当官的,都为了争取减少半年的磨勘(相当于磨合、试用期)时间,就算杀人也敢了。”王安石笑笑没有回答。
……
苏轼经常把自己锁在翰林院在皇宫里边过夜,被召进宫在偏殿面见皇上,宣仁太后问他:“你前年做什么官?”苏轼回答:“臣当时是常州团练副使。”太后又问:“现在做什么官。”苏轼回答:“臣现在是待罪(谦称,表示不称职)的翰林学士。”太后又问:“知道为什么突然这样(升到翰林学士)吗?”苏轼回答说:“因为遇到圣主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太后说:“不是这样。”苏轼又说:“难道是大臣们的讨论推荐?”太后又说:“也不是。”苏轼惊慌的说:“臣虽然没有什么才能品行,确也不敢利用不正当途径升官。”太后说:“这是先帝的意思。先帝每次诵读你的文章,必然赞叹说‘奇才,奇才!’但还没来得及提拔你。”苏轼不觉痛哭失声,宣仁太后与宋哲宗也跟着哭泣,左右跟随的人也都感动落泪。随后赐作赐茶,撤下皇帝跟前的金莲蜡烛照明把他送回翰林院。
看一下,是不是?
10 《宋史》苏轼传部分译文译文: 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
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调任徐州知州。
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漫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避水。 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水一定不能冲塌城墙。”
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
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心应当效命。”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直到城墙。
雨日夜下个不停,城墙没有被淹没的仅有三版。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扩展资料: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 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 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 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 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狭小的生活场景,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
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
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
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
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 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 ,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
虽然苏轼现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
一
公元1036年, 四川眉山县的彭老山,原本草木茂盛、郁郁葱葱,可不知中了什么邪,忽然间花草凋零,树木枯萎;更诡异的是,六十多年后,这彭老山忽然又恢复了生机。
当地人说,彭老山草木衰败那一年,有个叫苏轼的小孩在眉山诞生了,彭老山千万年的精华都跑到了苏轼身上;六十多年后,苏轼在常州去世,这些精华又回归到彭老山,彭老山恢复了原来的生机。
大家都知道这肯定是个传说。一般本事大点的人物,人们总会喜欢为他量身打造一些传说,好让他的人生变得更加神秘动人,满足我们对大人物的一些幻想。
苏轼的家乡四川,是个美丽富饶、文化发达的地方,这里产生了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等牛气哄哄的文人,此外还有一大串牛人和四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苏轼出生的眉山,是个小城镇,但读书风气十分浓厚。苏轼兄弟进京赶考那年,光一个眉山县就推荐了四五十人参加礼部进士考试,高中进士的就有十三人,中榜率超25%,这在古代足够拉横幅拿出来吹一波了。
二
苏轼出生在一个经济条件良好的家庭,而且家里藏书很多,这样的条件很利于一个人的读书成才。
苏家原本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可惜一个哥哥三个姐姐走得早,最后只留下了苏轼苏辙两兄弟。好在他俩够给力,出色完成了传宗接代和光宗耀祖的任务。
苏轼八岁进入私塾读书。这个私塾规模挺大,有一百多号学生,老师是一位道士。在校读书期间,苏同学表现抢眼,聪明过人。
在那么多学生中,苏轼强势登上最受老师夸奖排行榜top2。另一个top2学生叫陈太初,后来也中了进士,可惜人家对做官没兴趣,做了道士,一门心思修仙去了。
苏轼在私塾读书的三年里,他不仅勤奋好学,还关心国家大事。
一天,有一位从京城来的人到私塾,拿出石介(高级官员)所作的《庆历圣德诗》给老师看,这是一首歌颂范仲淹、欧阳修等人革新朝政的诗。年幼的苏轼在一旁很好奇,问老师这都是些什么人。
先生说:“你一小孩儿管这些干啥?”
苏轼答:“呵,这都是天上的神仙那我就不敢问了;如果也是地上的人,那有啥不能问?”
先生心想:这小子挺嚣张,我喜欢。于是就给他讲范仲淹等人的故事,并告诉他那几个哥们都是当时的人中豪杰。
苏轼那时年纪还小,不能完全明白这些东西,但心里已经牢牢记住了这些人。以后每当读到这些人的诗文篇章,总要细细揣摩一番。
苏轼十一岁时,被苏洵送到眉山城西寿昌院读书。教书的先生叫刘微之,是当地很有学问的人,曾经写了一首诗《鹭鸯》,里边的一句“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让他得意得快飘起来了。
但苏轼鼓足勇气给老师泼了盆凉水:“老师,我认为“雪片逐风斜”没有写出鹭鸯归宿,不如“雪片落兼霞”好。”刘微之一听,立马对苏轼竖起了中指,不,是竖起大拇指,并赞叹道:“我我不是你的老师啊!”
苏轼脑袋瓜子聪明,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学习还超用心。不光用心,还讲学习方法。
古人读书通常会抄书,这既能加深记忆,又能练习书法,一举两得。苏轼也喜欢抄书,并且是抄书界的佼佼者。
单拿《汉书》来讲,他曾将一百卷的《汉书》手抄三遍!要知道《汉书》可是将近七十五万字的皇皇巨著。苏轼抄写《汉书》不是在做低水平自我感动式勤奋,他是用脑子的:最开始将一段文字用三个字抄写概括,第二次用两个字抄写概括,最后只用一字来抄写概括。
这种方法,减轻了记忆负担,提高了记忆效果。有人从《汉书》抄写本中随意挑出一个字,苏轼就能通过这字一直背诵下去,都不带出错的。
早年间的魔鬼训练让他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受益无穷。
在当翰林学士知制诰(皇帝秘书)时,他起草过八百多道圣旨,文字准确不必说,各种史料典故也是信手拈来,直接跳过查阅书籍环节。
此外,苏轼发明了狂炫酷拽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其实就是分主题阅读法。
一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去阅读,比如名著《红楼梦》,可以从研究诗词的角度进行阅读,从研究古代习俗的角度进行阅读,也可以从看小说故事的角度去阅读。
这样一本书就可以读成好几本,能省下不少买书钱,更重要的是把书给读厚、读透了。
如果苏轼的童年只有读书学习,那我们要集体为他默哀三分钟了。好在苏轼除了读书,童年活动项目十分丰富。
比如他爱好种树,曾凭一己之力种了上万棵;有时和小伙伴登山涉水,欣赏家乡大好风光;有时满山遍野乱跑,寻找各种水果;有时骑在牛背上,一边放牛放羊,一边悠闲地读着书;有时和小伙伴们在地里挖小沟,往里边灌水,让它变成“长江大河”,或者堆一个小土墩,在上面放“烽火”。
一天,他们在地里挖着挖着,挖出一块浅绿色的鱼形石块,父亲苏洵看了,发现是块上乘的砚石,嘴角不禁微微上扬:好兆头啊,我有一种预感,我两儿子今后在文学上会大搞事情。
三
苏轼还小的时候,苏洵常常在外面晃荡,四处游学,家庭教育的重任就落到了母亲程夫人的肩上。
程夫人来自于朝廷高官之家,文化素质过硬,个性仁慈而果断。她教育起孩子来很有一套,常常挑选历史上各种人事成败的问题给孩子讲述,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
有一天,程夫人教儿子读《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有名的政治家,胸怀大志,铁面无私,学问和人品都没得说。
当时,朝廷被一群太监搞得乌烟瘴气,一些仁人志士拍案而起和太监们对着干,结果没干过他们。范滂牵连其中,为了坚持理想,不得不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和母亲告别时,他说:“母亲啊,我对不起您。弟弟孝顺,他会好好照顾您,我就跟着父亲在九泉之下,生者和死者,都各得其所,请母亲不要悲伤。”
他母亲说:“你已经有了美名,又想长寿富贵,这两者能同时得到吗?去吧,我支持你舍弃生命,实现自己的理想。”
读到这里,程夫人低头长叹一口气,沉默不语,母子俩都被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给打动了。十岁的小苏轼站起身来,激动地对母亲说:
“妈妈,如果我也要做个像范滂那样的人,您会同意吗?”
程夫人答道:“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
多么坚定而有力的反问,一颗幼小的心灵受到十万点震颤。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小小的苏轼立下大大的志向,他要做一个为理想坚持到底的人,哪怕是豁出去性命!
程夫人心地善良又信佛法,对世间生命都有着一颗仁爱之心。苏轼家的庭院,长满了花草树木,很多鸟都飞来这里筑巢、休息。
程夫人告诉家人不要伤害小鸟,时间长了,庭院里的鸟儿越来越多,胆儿也越来越肥,有的把窝都筑到低矮的树枝上了。
苏轼兄弟和小伙伴们常常笑嘻嘻地围着鸟窝,给可爱的小鸟们喂食。苏轼在《异鹊》这首诗中这样描述:
普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家有五盲国,么风集祸花。
是时乌与雀,巢壳可俯拿。
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
日常生活中,程夫人通过这样一件件小事,来培养儿子的仁爱之心。
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一直热爱、敬仰苏轼,不仅仅是因为他留给我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在于这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博大、仁慈、温厚的心灵世界,那是一种能倾倒万千大众的人格魅力。
四
苏轼的父亲苏洵,是个思想独立,性格古怪的个性人物,小时候看不惯当时的教育方式,拒绝好好读书,其嚣张程度在当地儿童圈一时无二。
直到二十七岁,也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开始悬梁刺股,发愤苦书,一不小心成了北宋著名散文家,和两个儿子一同光荣入选“唐宋八大家”。
由于他的故事够励志,具有鸡血功效,成功进入《三字经》,于是就有了“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么一段。
作为父亲,苏洵自然也很注重对儿子的教育。但和母亲不同,他的教育是“严”字当头。
苏轼六十多岁时被贬到海南,还梦见过小时候父亲监督自己读书的情形:
夜梦嬉戏童子如, 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 起坐有如挂钩鱼。……(《 夜 梦》)
诗的大意是:晚上梦见自己小时候贪玩,父亲对自己学习要求很严格;按照计划,当天应该读完《春秋》 这部书,可现在才读到桓公庄公部分,才读了一小部分啊。
怎么办?好怕父亲来检查作业修理我,心里一直提心吊胆,就像嘴里挂了鱼钩的鱼一样不舒服。
苏轼写这首诗已经六十多岁了,此时的他历经人生的起起伏伏,生活已经把他折磨得焦头烂额。
这都什么情况了,竟然还会梦见小时候父亲督促自己读书的情形,求父亲给苏轼幼小心灵留下的阴影面积。
苏洵早年间喜欢去各地游学,所以见多识广。回到家中,他就把所见所闻都讲给苏轼兄弟听,两兄弟瞪大了眼睛跟着这位导游神游大江南北。
后来苏轼在各地做官,总忍不住利用空闲时间游山玩水,寻访各地人文古迹,这里边有他老爸的功劳。
苏洵除了喜欢四处去浪,还喜欢收藏艺术品。虽然家里只是小康水平,但收藏名人字画向王公贵族看齐。
没有什么能阻挡他购买一件艺术珍品的决心。比如他曾看上一座木假山,眼睛都不眨直接脱下身上的貂皮袄给换了回来,您可真是要艺术不要温度。
苏轼从小对父亲的彪悍行为耳濡目染,也对艺术充满了兴趣。
他会弹古琴,为了弄清琴的发音原理,还冒着被打一顿的风险,把家里收藏的一张唐代名琴给拆开来捣腾了一番;他爱下棋,但棋艺不高,喜欢坐在旁边看别人下棋,看上一天也不在话下;他也十分喜欢书法和绘画,后来在这两项上一路开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书法上,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代书法四大家,代表作《寒食诗帖》;在绘画上,苏轼是“文湖州竹派”的重要人物,代表作《枯木竹石图》。
苏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再加上父亲的严格要求,十多岁就成了作文好手。有一次,父亲让他以《夏候太初论》为题写一篇文章,父亲看完后直接竖起大拇指。苏轼在文中写道:
人能碎千金之壁,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这两句话,无论是文字还是思想,都已经非常成熟了,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十岁孩子写出来的。苏轼也很得意这两句话,后来还把它们用在了《黠鼠赋》和《颜乐亭诗序》两篇文章中。
又有一次,苏洵读到欧阳修的《谢宣诏赴学士院,仍谢赐对衣、金带及马表》,觉得特别棒,叫苏轼好好研究研究,模仿一篇。
结果苏轼仿写的文章又让父亲连连点赞,苏洵兴奋地说:“瞧着吧,我儿子将来一定会用得着这篇文章。”
他还真说对了,后来,苏轼多次入学士院,多次得到皇帝赏赐的对衣、金带和马,所以这类谢表写了很多次。
关于写文章,苏洵一向不喜欢空虚浮夸、玩弄辞藻,他认为文章就应该内容充实、情感真实,所以平时要求儿子写文章也要按照这样的风格来。
那时的苏轼还不知道,父亲的要求会给自己的科举之路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带他飞给他希望。
儿子聪明好学才华出众,苏洵十分骄傲,但这骄傲中又掺杂着一丝担忧。因为他已经看出了这个儿子性格中的一个弱点:豪放不羁、锋芒毕露。
这个弱点不加重视今后很可能会带来巨大的麻烦,所以特意写了一篇《名二子说》告诫儿子: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 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轼” ,车厢前端供扶手的横木。“辙” ,车轮碾过的痕迹。
短文前半部分说: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在一辆车上都有各自的用途。只有车轼,好像没啥用。但如果去掉车轼,这就不再是一辆完整的车了。
苏洵是想告诫苏轼:我给你取名为轼,就是想提醒你,才华过于外露会招来嫉恨、暗算,做人要像车轼一样,虽然处在车子的显要位置,却很善于掩饰、保护自己。
对于苏辙,苏洵告诉他:天底下的车都会产生车辙,但大家说起车子的功劳,不会想到车辙,如果有了翻车、马毙这样的灾祸,这锅也不会甩到车辙头上,车辙能很好地处于祸福之间。我给你取名辙,就是知道你将来一定能够避免祸患。
不得不说,苏洵看两个儿子还是看得很准的。苏轼、苏辙兄弟日后的经历真如这篇文章中所说的那样。
苏轼个性真挚坦率,不懂得外饰,不管说话还是写诗作文,都口无遮拦,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就是屡次遭贬,尝尽人生苦滋味。
不过,正是这样一种性格,才显得他这么可爱,才使得他和他的作品具有了超越时空的魅力。
苏辙呢,性格正好和他的哥哥相反,比较低调平和,含蓄不露,虽然一生也有过起落,但没遇到过大祸,最终平安活到了七十多岁。但比起哥哥,还是少了几分可爱。
五
一天天过去,转眼间苏轼兄弟年龄到二十岁左右了,经历了十年的寒窗苦读,是时候去京城参加科举检验一下成果了。
不过,在离开家乡之前,他们还得完成一件人生大事----结婚。
二十岁左右就结婚,为啥要这么着急,考完回来再慢慢考虑不好吗?
其实,如果他们没结婚就进京考试,一旦考中,有女儿的人家就会托人来提亲。
在那个年代,每到科举时节,有女儿的大户人家都摩拳擦掌等待着放榜,看谁中榜就赶紧去提亲。
不过,苏轼父母似乎不喜欢这样,他们觉得儿子娶个当地姑娘更好,毕竟家离得近,更重要的是对姑娘家的情况清楚得多。
所以,苏东坡十八岁时,娶了家在眉山附近的王弗**,王弗那时才十五岁,难以想象,换到现在女孩还在上初中。
第二年,十六岁的苏辙也成家了,妻子比他小两岁。不得不说,在结婚这件事上,弟弟比哥哥要狠。
我们现代社会讲的是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在古代,婚姻基本是父母直接包办。至于恋爱,结婚后慢慢谈吧。
父母包办的好处是简单省事效率高。但坏处也很明显,婚前夫妻双方都不了解彼此,万一合不来会不会把家搞得鸡飞狗跳?这样的婚姻就是在玩冒险游戏。
好在苏轼兄弟都得到了婚姻女神的眷顾,婚后的生活很美满。
现在,该准备的准备了,该完成的大事完成了,父子三人要正式启程进京了。
漫漫科举之路,等待苏轼兄弟的是春风得意还是铩羽而归呢?我们下回分解。
苏小妹啊。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上说,苏东坡并无妹妹,。苏家有个姐姐,嫁给了苏母娘家的亲戚程之才,但在苏轼十六岁那年,姐姐就死了。但苏东坡确有一个堂妹,姓苏轼对她很心仪,只是后来她远嫁他乡,据林语堂先生考证,苏的很多诗都曾含蓄的表达过这种情感。现将林先生的原书(《苏东坡传》为林先生英文著作)译文附上逗在中国流行一个很美妙的传说,说苏东坡有一个虽不甚美但颇有才华的妹妹。 她颇有诗才,嫁了一位词家,也是苏东坡的门下学士,秦观。故事中说,她在新婚 之夜,拒绝新郎进入洞房,非要等新郎作好了她出的一副对子才给他开门。那个上 联很难对,秦观搜索枯肠,终难如意,正在庭院里十分焦急的走来走去,苏东坡却 助了他一臂之力,他才对上了下联。另有故事说这一对情侣曾作奇妙的回文诗,既 可顺着读,又可以倒着读,更可以成为一个圆圈读。在此等故事里,据说苏东坡曾 经向他妹妹说:逗妹若生为男儿,名气当胜乃兄。地这虽然是无稽之谈,人人却都 愿相信。但不幸的是,我们找不到历史根据。在苏东坡和弟弟子由数百封信和其它 资料之中,虽然多次提到秦观,但是我始终没法找到他们有什么亲戚关系的踪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