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九思在小说《长风渡》中说过很多经典的金句,以下是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
1、人生就像长风渡口,你可以选择逆水行舟,也可以顺水逐流。
2、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血溅千里,五十年后会有归人。
3、所谓奋发之时,就是熬过了迷茫之后,又找到了方向的时候。
4、人之所以为人,不同于野兽,因为我们有选择的权利。
5、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愿意为自己的梦想承担责任的人,才有真正的自由。
这些金句都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给人以启迪和启示,让人从中受益。
《长风渡》小说解析
《长风渡》是当代作家三毛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背景设定在70年代的台湾。小说以一个台湾华侨家族的兴衰变迁为主线,以主人公顾九思的一生经历为原点,展现了地域、族群、家庭、爱情、命运等多个层面的人生情感和生命意义。以下是对小说的一些解析:
爱国情怀:小说涉及到了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历史关系,对于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爱国情怀的描述尤为深刻。通过对比大陆和台湾两地的文化和社会发展,让人们深刻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不可分割性,让人们更加坚定地热爱祖国。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小说中涉及到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如家族文化、婚姻制度、宗教信仰、医疗卫生等。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再现和描述,使我们更能深入了解和认识这些文化的真正内涵和价值,并为我们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生命与命运的关系:小说中主人公经历了多次家族兴衰,也面临着种种生死考验,这使他对生命与命运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领悟。小说在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上,深刻地描绘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命运的难以琢磨,同时也表达出了对于未知而充满希望和对于命运而充满敬畏的心态。
第2集末到第3集柳玉茹和顾九思结婚。
相关剧情梁王怀疑顾家为了拒绝赐婚,匆忙给顾九思找了婚配之人,当下若是承认婚配之事不作数,那就是欺君之罪,顾朗华和江柔便一口咬定儿子已经订婚,大婚将于明日举行。
顾朗华让人把顾九思关了起来,无论如何也要让明日的大婚照常进行。次日,柳玉茹身穿吉服,上了轿子,徉州城内一路敲锣打鼓,迎亲队伍浩浩汤汤地往顾家而去。抵达顾家大门外,虽然时间久了一些,柳玉茹终究还是下了轿,踏着红毯走进顾家,作为新郎的顾九思却迟迟不见人影。
吉时已到,新郎却迟迟不出现,众人议论纷纷,都觉得顾家这是要反悔。梁王使者执意要去找顾九思问问他的想法,顾朗华阻拦无果,顾九思穿着喜服出现了,他并非是要悔婚。梁王亲眼看到顾九思和柳玉茹成了亲,这才离开。
《长风渡》的剧集节奏快
《长风渡》在“怎么讲故事”上确实具备很鲜明的优点:主线非常集中,基本就是聚焦男女主角的情感展开,没有庞杂的支线,也没有那种大量抢戏的配角。
更重要的是,节奏相当清晰明快。第1集不打不相识;第2集订婚;第3集结婚;第4集女主角开始驯夫;第6集女主开始搞事业;第8集剧中最大的反派出现;第9、10集出现第一个高光时刻,男女主角的感情有重要的升华,反派的计谋也为之后男主角的家族危机埋下伏笔。
第13、14集男主家族危机发生,男主写下饱含深情的“放妻书”,女方救男方于危难,两人情感再度升华;15、16集进入了“悠州篇”,男女主角换个地方开启人生的华彩篇章:男的当“公务员”,女的搞事业。
主题:小说创作的“线”性推进
分享人: 离九思
时间:5月28日晚上8点
主持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九思老师。九思老师的“神”一样的传说,大家都听说了,我就不介绍了。先请九思老师谈谈自己的创作,主要是小说的“线”怎么推进。大家欢迎。
离九思:感谢大家来和渣离共同探讨写作问题。(注:在渣渣年、渣渣鸟、渣渣萝的感染下,九思老师喜获昵称“渣渣离”一枚。)之前请卓老师让大家先读一读《丹心碧血饮长安》和《大刺客》,那么我先问问大家,这两篇的共同点是什么?
渣渣球:古风
渣渣鸟:还带有浓重的历史感?以言情为主?
离九思:对。两篇文章的共同点: 都是架空历史类古风言情小说。《丹心碧血饮长安》是一篇由主线和支线共同组成的架空历史小说。《大刺客》是一篇多点多线推进的半架空历史小说。
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架空历史小说。架空历史小说顾名思义就是,也就是历史类的架空小说。架空历史小说可以细分为架空历史小说和半架空历史小说。也就是全架空和半架空。
架空历史小说的时代背景类似于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某个朝代,但实际上只是影射虚拟。这是凭借着一些历史资料,创造出虚构的新的历史世界。因为是虚构的历史背景,这样能避免真实的历史带给我们思维的局限。好处就是可以将这些不同时空的故事进行嫁接。
渣渣鸟:相当于捏造一个平行时空?
渣渣萝:秦始皇大战唐明皇?
渣渣龙竖起了三个大拇指。
离九思:对的。比如:男主角林若深取材于西汉卫青和霍去病共同的故事相结合起来,女主戚冕故事的来源是西汉郡主刘细君。卫青和霍去病大家比较熟悉,但是刘细君大家不太熟悉。在汉武帝时期,为抗击匈奴,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远嫁乌孙,为乌孙王猎骄靡的右夫人,老猎骄靡死后,刘细君随从乌孙国风俗,又嫁于猎骄靡之孙军须靡,为右夫人,生一女后去世。我把这两个不同时代的人进行嫁接后,就增添了故事的可读性和冲突。女配安阳长公主就是卫青的妻子平阳公主的原型。费彧和费烨的原型是乌孙国猎骄靡和军须靡祖孙。大家比较熟悉的《庆余年》就是用的架空。
渣渣萝、渣渣鸟、渣渣郭同时竖起了三个大拇指。
离九思:半架空历史小说,是虚拟人物存在于真实历史之中。从小说内容上来说更侧重历史考究,较架空小说而言更严谨,较历史小说而言更戏说。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当做通俗历史读物,引起读者对该段历史的兴趣从而深入探究。
渣渣萝:白蛇传?
离九思:那是神话故事或者民间故事。
渣渣萝发出明白了的“哦哦”声。
离九思:在《大刺客》里,聂政和聂荣都是历史人物,结局不可改,历史的情节不可改,于是只能通过穿越,把虚拟人物放到真实历史之中,这样来增加可读性。大家比较熟悉的半架空的代表作是《寻秦记》《回到明朝当王爷》等。
渣渣萝:坦坦尼克号大概属于半架空?
离九思:对哒。
渣渣云:我感觉我要重新好好学历史。
渣渣粥:我没学过历史怎么办?
渣渣鸟:自编历史,完全架空。(渣渣鸟随后抛出一个狗头。)
离九思:那两篇文章的不同点是什么?
渣渣萝:结构不同?
渣渣马:时空?
离九思:还有故事线不同。《丹心碧血饮长安》是一篇由主线和支线推进的作品。《大刺客》是一篇平行多线叙事,或者称为多点多线推进的作品。
从丹心碧血来说,重在主线支线推进。主线是贯穿一本小说整个全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这本小说到底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在传统的小说中,只是主题或者是中心思想,而到了网络小说之中,才渐渐的有主线这么一个概念。最初主线这一说法来自游戏,我们通常所说的游戏主线任务,后来被引用到网络小说之中。由于网络小说的篇幅越来越长,几百万字的小说比比皆是,在这么漫长的跨度中,一个清晰的小说主线可以帮助作者把握整部作品,而一个清晰的主线也可以让读者更好的阅读小说本身。
渣渣鸟: 主线=故事核 ?
离九思:支线,又叫副线,副线就是小说故事主线的分支情节,是插曲,它只对某一阶段的结局产生影响,支线不能影响主线情节的发展。支线任务通常是为了提高你角色的能力以便能更好的完成主线任务而设定的。
渣渣粥拿起小本本开始记重点,其他一干人等也拿起小本本。
离九思:简单的说就像西游记中唐僧,取经是他的主线任务,而途中找吃打怪爱情什么的都是支线任务!又比如,丹心碧血里的遇袭,安阳把阿央送给皇帝,后来的朝廷风波,都是为了主线设置的一些情节。只是为了让主角光环更多。
就某些情况来讲,越多支线反而情节会更加精彩,同时也主要取决于,你这支线情节对主角有什么作用。如果主线的支线过多而导致主线很久都没有完成,那么这支线有很多是废的。
比如西游记里各种打妖怪,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都是为了彰显取经难。
渣渣萝:支线能让一个平淡的故事看起来跌宕起伏是吧?
离九思:为了让情节更丰富,实现这个主线更精彩。
渣渣萝:支线的表现意义在哪嘞?比如说要表现主角性格狠辣,写个支线,但没得到什么东西,这样也可以?
离九思:那就要选择一个能表现主角性格狠辣的,不然这个支线就没意义了。
渣渣萝:一个支线只表现一个性格,会不会觉得很水?
离九思:就要看你这篇小说多长。短篇不能太多支线。一点建议哈,短篇里如果人物多,线索也杂,这样很影响发挥,短篇就那么点空间,还是从小处着手比较好。一定要有留白。 短篇不是写得越多人物越好,而且越精炼越好。人物不能多了,不然就太满了。
我接着说啊。《大刺客》是多线索、反复穿越的故事。因此我采用平行多线叙事叙事的推进方式。这种方式一般会用两条线或者是三条线,通常两条线的多一些。因为三条线可能会受控于时长,需要你讲故事的水平更高一些,要不然你容易把控不住,反而会剪的乱。
渣渣萝:一般一万字以内,大概主要塑造几个人物比较合适啊?
离九思:我觉得四五个就够多了。大刺客就写了四个人。都觉得太满了。
渣渣年:留白是不是就是不要全说出来?
离九思:是啊,有些东西可以借用其他表现出来。 不要陈述出来,让大家意犹未尽。
渣渣萝:留白我觉得就是卓老师常说的“戛然而止”。
渣渣年:我就习惯于啥都说出来。
渣渣云:我就是忍不住啰嗦。
渣渣心:生怕没说明白。
渣渣年:虽然知道是不好的,就是忍不住啥都叭叭叭出来。
渣渣悦:我恨不得最后还要加上一句突出主题的话。
离九思:人物太多就显得太散了,也不能突出人物性格了。因为一条支线都不定能把人物性格给突出,再来十几个人,那就每个人都面目模糊。
渣渣岁:篇幅有限,捡着要紧的写。
离九思:我里面每一个人物都不是白写的,都有目的。为了突出主角而来。大刺客里除了两个主角(其实是四个人),还有一个配角。这个配角在古代叫严仲子,在现代叫严老师。他们也是同一个配角。
渣渣萝: 所以短篇其实配角更像工具人,只需要立场,性格和情感可以弱化呢,类似一个标签人。
离九思:因为短篇就是说完一个故事,截取一段想要表达的东西来讲清楚。
渣渣年:还有个傻问题,主角不一定是好人吧?
离九思:当然不是。好人坏人不重要,只要是一个生动的人,能让我们受到触动的人。人性在环境下是可以转化的。比如一个孝顺的儿子不一定是忠诚的丈夫。 人性从来都不简单。
渣渣萝:那我可以这样理解吗?人性就是一个人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下,所作出具体的选择。
离九思:当然可以。
渣渣心: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绝对十恶不赦的人。
离九思:这就是人性。
渣渣年:我想知道,剧情和主角形象,有说先确定好哪个再构造吗?还是相辅相成,不分先后?
离九思:我一般是这样, 就是先根据主题写作的要求,构思一个大纲,然后思索一些情节来支持主题主线,我写的文章都是命题作文。所以都是先有主线主题,才去构思大纲。
渣渣年:因为都是自己乱构造写,所以很多时候不知道从何下手。
离九思:那你先定个基调,写什么?要表达什么?我思索大纲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写作的时间。
渣渣萝:能不能提一个无理要求,能否分享一下你的小说大纲。
离九思:我就是心里思索。
渣渣萝:都在脑子里呀。
离九思:然后开会时候摸鱼,在笔记本上胡乱画。下次我把这个胡乱画的大纲给留着,很像一个作战指挥图,就是各种箭头符号。
渣渣喵:偶想问个问题,九思老师是怎么静下心做到一篇文写三个月的?
离九思:因为我从小就不专心,做事很马虎,所以,写一阵子就休息一阵子。下次想起来了又写,或者伯乐催促了又写。
渣渣年:那不会断了吗?
渣渣萝:有纲不怕。
离九思:有时候作战指挥图都被我扔掉了,就忘记了。所以又开始写大纲,继续想,然后再接着写。
渣渣年:前面写的不会被推翻吗?
离九思: 没推翻的叫续写,推翻了的叫转折和伏笔。
渣渣年:原来这就是俺和大神之间的差距。
离九思:比如丹心碧血我写了好久,都快忘记前面写什么了,再看一遍前面的,然后续写,我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无缝衔接。我感觉自己就是裁缝。
渣渣喵:偶还想问,怎么做到不删文?
离九思: 必须删除,这个不能将就,务必做到为主角服务。 我写的独孤九剑刚开始是15万字,删除到了9300字。我喜欢多次阅读,确保能删尽删,能够一个字说清楚,就不要两个字。大刺客写完是两万字,发出来之前被我删除到了11万字,删了9000字。
渣渣喵:偶还有一个问题,每次写完都会能感觉到自己写的有问,但是又不太能说清楚,不知道改怎么办?
离九思:先按照自己想到的全部写完,最后通读之后再一并删除。你写完后休息一阵子,再回头看这个文章,会找到感觉。文章不怕写,就最怕不敢删。 送大家三个字,狠、准、稳删除多余的部分。
主持人:好了。咱们分享会将近2个小时了,很晚了,而且九思老师也很累了。今天的分享会就到此结束啦。感谢九思老师的热情分享。
字数:978111字。
《长风渡》是由尹涛执导,白敬亭、宋轶领衔主演,刘学义特别主演,张昊唯特邀主演,张睿、赵子琪特别出演的古装剧。
该剧根据墨书白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自小受尽磨砺的扬州布商之女柳玉茹与当地著名纨绔顾九思阴差阳错结为夫妻,性格迥异的两人在错位婚姻里,从相互抵触到相互扶持、相互治愈的暖心故事。
《长风渡》是一部集情感、家国、战争诸多元素于一体的古装成长爱情剧,其以顾九思与柳玉茹这对少年夫妻相携成长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围绕在他们身上以及周围诸多人物的爱恨别离与人生传奇。
整部剧一方面以情动人,一方面又充满着家国大义与时代悲欢。为了呈现出这种恢弘大气的质感,剧组匠心制作,精细打磨,在“追风者”杀青特辑中就可见丰富场景的一一呈现,漫天雪景唯美浪漫、皇宫大殿气宇轩昂、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市井大街烟火繁华……
剧集刻画了满腔热血的少年群相,书写了乱世洪流的世事百态,通感对剧中角色奋斗历程的描绘,凸显大时代下每一个普通人的赤子之心。
《长风渡》是由白玉兰最佳导演奖获得者尹涛执导,由罗云熙和白鹿领衔主演的一部古装情感剧。在该剧中,洛子商死了,范玉把江山交给了周高朗,顾九思成为了大夏能臣,和柳玉茹幸福生活下去。因此,《长风渡》的结局是HE。
1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 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 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 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 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 为某方面的专门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出息, 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 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 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 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 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 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 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 惟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 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 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 ,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 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 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 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 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 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 "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愚 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 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 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 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 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 硁硁然小人哉")。要害是那两个"必"字,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 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 ,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它使我可以放 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点 不洒脱呢
2孔子人道思想的结构
钱永森
[摘要]:孔子是儒学思想体系的奠基人,而不是周文化的全盘接受者,之所以"从周",与他追求有序化的最高理想有关。我们所理解的周文化很多是孔子及其后学整理的结果,"子不语"正是孔子"从周"前提下进行思想转换的一种方式。在孔子的社会学的功能体系中,并没有什么核心概念。君子人格系统、作为文化价值的仁学系统与社会结构和规则构成的礼学系统三者互相规定、互为条件,它们都是自身处于不停转换过程中的具有时间性和历史性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更广泛的均衡有序的文明结构。
一
中国哲学思想史是从孔子写起的。春秋以降两千多年来,孔子思想就一直是士人学者研读、诠释,乃至批判、辩驳的经典文本。可以说,有多少人思考了孔子思想,就有多少个面貌不尽相同的孔子。不同时代的学者,有不同的知识背景与天赋才情气质,受时代学术思想风尚的影响,出于不同的动机,从不同的逻辑起点和角度诠释孔子,先见(preconception)乃至成见(prejudice)是难以避免的。在对传统文本的解释中,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个别细节与文本的整体结构间不停地交流和对话,相互作用的双方同时包含着创造性和能动性,正如孔子对周代礼乐文化的有先见的解读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使周文化的内存生命力得到激发和全新的阐扬,对作为经典文本的孔子思想在新的逻辑起点上的解读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会使孔子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阐明并激发思考者的创造性,也是民族精神得以延续与新生的思想动力。
关于孔子思想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两大流派:一是历时性的研究,即从孔子生存时代与生平、其思想所由产生的思想、文化与社会根源、对后学产生的影响诸方面,力求恢复孔子思想的历史真相;二是共时性的研究,即哲学的方法,更关心孔子思想之于人类社会发展与演进的本质意义而非"本来含义",探讨其言行所由来的思维体系及逻辑上演变的可能性。赫施将"含义"(meaning)与"意义"(significance)区分开来。含义是指作者本人所持有的、唯一确定不变的东西,但作品的意义却有多种多样,视人们对作品的阅读而定。后学者对经典的理解具有历史性和不确定性,是就意义而言。我这里来探讨孔子思想的意义。
孔子思想是为拯救奴隶社会呐喊,还是为封建社会的建构张目,都并不是我要讨论和关心的。毫无疑问,在现有的关于孔子思想的资料中,有年轻时的孔子,也有老年时的孔子;有作为教导者的孔子,也有独立思想时的孔子;有被弟子理解领会的思想,也有被完全误解了的思想。一一厘清其线索,是一个无法完成的工作。如孔子般的思想家,其思想的灵感通常会突如其来,但一定有其相关的理论背景。我关注的是孔子怎样建构了他的思想体系,或者说,他是在怎样的理论背景下表述他的观念、态度以及行为的。
二
黑格尔眼中的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算不得一个哲学家,"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别的东西",甚至认为,"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黑格尔"不能从中获得特别的东西"的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亚文化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黑格尔对孔子的认识不但只是凭少许不严谨的译本,而且只看到了那零散的道德教训,而没有触及孔子思想的整体结构,不能从整体的角度深化对部分细节的把握。因为黑格尔以西方文明发展的道路为模式构筑了唯一的"世界精神"的哲学发展史。已故的精研佛学的傅伟勋教授也不承认孔子是哲学家,"但孟子是哲学家,孔子只告诉你结论,没有告诉你结论是怎么来的过程……"。但尽管如此,结论也必然有其哲学的基础和推演的方式。傅伟勋的前提是:没有以明确的文字阐述其思想来源的,算不得哲学家。以此推论,后来"不著文字"而注重于行事中体道的禅宗高僧及明季泰州学派之颜何都算不得哲学家,释迦牟尼在世时更未著一字,大概也不能算是哲学家。
当然更多的人是把孔子看成东方哲学的开创者之一的,他们莫不首先努力在其零散的语录中,寻求思辩及逻辑的核心,希图为之重构一个哲学理论体系。"仁"往往被看作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杜维明就认为,儒家思想的原初形式是环绕着孔子的仁学而开展的,并借用欧美学坛的名辞,把仁学规定为一种"哲学的人类学(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匡亚明的《孔子评传》、郭沫若的《十批判书》也都把仁学思想视为孔子的思想核心。于是,杨国荣先生就说:"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这已是公认的看法。"实际上,"公认"只是过于自信的一厢情愿,不同看法的人还是不少,蔡尚思就自承经过了由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到核心是"礼"的转变,他认为,春秋战国时代正是围绕儒家的礼学来展开争鸣的。至于五四以来直至文革期间达到高潮的批孔思潮也多是从"礼"的角度来批判。
其实,在先秦时代,孔门弟子关于孔子思想的理解就已经发生了歧义。孔子没后,其门徒散游各诸侯国,聚集徒众讲学或从事经济政治活动,宣扬并践履孔子学说。由于各门徒知识背景及个人性情本不相同,于孔子学说亦取舍不一,旨趣多异,遂有不同的派别,儒学内部产生分化。曾子重孝,孟子言仁,荀子推礼。哲学史上,大哲后学往往是"学焉各得其性之所近,源远而末益分",今人的争论不过是孟荀之分化的继续。所谓的核心其实往往是叙述的起始概念,对核心的不同选择正是思想创新的前提条件。
近代以来,从学术思想角度来讨论孔子思想的不同态度大都隐含一个前提:一个思想家必然也必须有思辨的哲学为基础,而天才的思想巨人则更应能够构筑一个有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的理论构架。其实是,假定存在着一种静态的封闭体,它具有某种结构或中心。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这个中心被命名为不同的名称,如实体、理念、上帝以及孔子哲学中的"仁"等。尽管许多学者主张东西方哲学的精神与路径不同,但仍然在努力寻求孔子语录背后的哲学基础与体系的核心。由于古代典籍的散失与撺乱,我们没有直接而确切的证据来说明孔子是否真的作了《易传》,创立了他的哲学体系。但另一方面,也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孔子确实知道、读过、乃至认真研究过《周易》,晚年或许因此而有些思辩的成果亦未可知。黑格尔显然不知孔子与《易》的关系,他也承认,"中国人也曾注意到抽象的思想和纯粹的范畴,古代的易经是这类思想的基础"。《论语》极少有思辩与纯粹的范畴,一些重要的理论术语往往仍然指向具体的经验世界。可见,孔子并未把周易的思想作为创立他思想体系的必然的哲学基础。这或许与孔子年轻时因对周易的误解而采取排斥的态度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孔子的平生抱负与文化选择。思想巨人的伟大是一样的,但总是被赋予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选择。
在春秋战国之际,孔子作为一个周文化的继承者,以平治天下为已任,那么,构筑一个思辨的哲学体系并不是重要的,而是着眼于当时的时势,思考社会的整合有序、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途径。这是继续了商周以来思想上的人道倾向,也是中国这样一个广大区域内的众多部族构成的集体所世代关注的重要问题。因而孔子思想体系里不一定非得有唯一的逻辑起点与思想核心。其中重要的并不是理论推演的逻辑性与思辩性,而是它的世间性、实用可靠性,可以包容个人与社会,承担传统与变革,结合理想、信仰与此间生活。因此,孔子建立的是一个社会学的功能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孔子重点阐述了君子、仁、礼等概念的具体行为指向与社会意义,从而形成三个层次的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即个人的人格系统,仁义智信的文化价值系统和礼制的社会控制系统。
三
如果找一个较为重要的概念作为叙述的开始,那么"成人"是贯穿整个思想体系的关键概念。因为人是行动者,是实现价值、引导社会的承担者。《论语·宪问》载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又刘向《说苑》载:颜渊问于仲尼曰:"成人之行何若?"子曰:"成人之行,达乎性情之理,通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源,若此而可谓成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义,饬身以礼乐。夫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说苑》卷十八)"成人"的行为应当符合仁义的价值、礼仪的规范。成人即是尽人道,即是完成人格,即是得仁知礼。
孔子又提出"君子"这个词,作为人生的模范。君子原本指封建制度下的贵族阶级,孔子所说君子之意有了转化,常用来指品格高尚的人,乃是有道德,能尽人道的人。这种转化的基础在于君子是受人尊敬的有较高社会地位、承当社会主导责任的人。春秋时代,贵族社会的逐步解体,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君子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论语》中关于君子的说法很多,较为笼统,无条理清晰的分类。这或许正显示了君子概念的转换过程。如:"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是说君子(贵族阶级)与小人之别,在于君子者能仁,小人根本无"仁"的资格。但也开始把君子与仁联系在一起。又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言及君子与小人品性不同。比较重要的规定如: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所谓君子,《论语》中亦同于时用的"士"的规定,"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君子、士即"成人"之"人",乃是仁的体现者,礼的遵行者。孔子对这些内涵本不相同的概念的混用,正体现了他的人格系统的构铸过程。君子当有三戒、三畏、九思。(《季氏》)这些品质的获得必须通过学习礼乐及圣人之言、之行和修已、克已等途径。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君子作为道德主体,从来就不是以个体的方式存在,不是世界的中心及行动的根本目的,而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是"关系"中的一点,既不体现个人中心主义,也不是集体主义,而是把历史的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与社会稳定平衡的控制机制沟通互动的关键。
一方面,孔子极重视自我实现问题。"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宪问》)"为已"即是德性上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孔子一贯"以古非今","古"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形态,以"为人"反托"为已",意味着将评价的标准转向自我。为已之学的提出是孔子儒学的一大特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从文化创造的意义上确认了人的自由与能动性。由此而生发的华夏文化精神乃是对自我努力的乐观自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自我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孔子看来,无论是在道德实践中,抑或是在德性涵养中,自我都起着主导的作用,主体是否遵循仁道原则来塑造自己,取决于自主的选择及自身的努力,而非外部力量。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又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
另一方面,自我实现又非排斥他人及社会的封闭观念。自我价值的自主选择及实现本身就包含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并通过"忠恕"的思想,使道德主体与社会整体进行沟通。《论语·里仁》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胡适认为,"一以贯之"之道的"忠恕"不仅是"尽已之心,推已及人"的人生哲学,而且从根本上说,是儒家思想的主要的方法论。应当说是极有见地的。自我构成了整个行为的出发点,但又不能停留在立已、达已之上,不是要培养独特的个性,而应推已及人而至立人、达人。可以说,立人、达人正是立已、达已的内容与目的,正是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自我的德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完成。同时也意味着,个体的自我实现超越一已之域而指向群体,这便达到了仁的境界。正如孔子所说:"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仅从方法论上看,忠恕之道即是一种"外化",近于后来的大乘佛学的自渡渡人,尽管成人与成佛的内涵完全不同。
所谓"修已",即是道德上的自我涵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群体的整体规则、制度相协调并促进其发展;一是培养自己的内在品性即与构成文化模式的价值、信仰、语言和其他符号的认同和主动性的创造,是把社会的文化价值系统所蕴含的美好道德"内化"为自我品性,并通过个人努力与"忠恕"的观念,推已及人,把文化价值系统社会化、具体化、体制化,并为社会整体的维护与发展提供整合力量。内在品性的培养及其"外化"是求仁,外在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及其"内化"是循礼。内外互动也显示了孔子思想既非后世腐儒的自我封闭,亦非自我的扩张。以"仁"为总体抽象的文化价值系统与以"礼"为总体象征的社会化规范系统在此相衔结并相互影响与推动。对作为行动者的"君子"、"士"、"仁者"的规定也构成了自成体系的人格系统,成为推动文化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一定要寻求孔子思想的核心,不如说这个没有定名的孔子心目的理想人格是孔子人道思想的核心精神。
君子修已的内容里最重要的概念是"仁"。"仁"在孔子思想中毫无疑问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孔子并未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是通过不同的具体情境下的对话及对人物事件的评论进行限定与论述,从而使抽象的概念指向具体的事物与现世生活。因而就"仁"的每一次论述都不能作为孔子关于仁的全部认识与定义。比如,《论语·阳货》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对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换句话说,君子、士人通过学习与修养具备了某些品性,便能"先难而后获"、(《雍也》)"其言也訒",(《颜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或者"刚毅、木讷",(《子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雍也》)能"克已复礼"。甚而至于"民受其赐"(《宪问》),为正义而"杀身成仁"。(《卫灵公》)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中说孔子所说的"仁"乃是"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此话甚是。"仁"本意有美、完备之意,孔子把它提升为代表一切美好的品德及文化价值与传统信仰的普遍性的概念,而不是单纯具体的道德观念。程颢是这样理解"仁"的:"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理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近是。冯友兰也认为"仁人"即"全德之人",释为"Perfect Virtue"。在孔子那里,"仁"是一种普遍性的文化价值取向,能够在循礼的过程中被内化为行动者(仁者)的内在品性,指导与调整个人在社会中的行动,使其达到或近于一种期望中的社会角色。如何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孔子一方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如"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爱人",(《颜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等等,这些原则逐渐成为儒学的象征。另一方面,孔子当时针对不同弟子不同情境下的发问,有具体的行为指向,这些答复是与当时的社会情势及知识、文化、信仰的基础相关的,并不具普遍意义。孔子也未曾有意把这些当作万世不易之箴言。后世学者或由于迷信,或因惑于论述之繁复,或引一点阐发深意而不及其余,或混于德、礼等概念而不知其本来。
"礼"是孔子思想中又一极其重要的概念。礼本来是一种民族内部自然形成的包括禁忌在内的习俗与外在规范,但自形成时起便具有一定的社会政治的整合功能。周礼也是从周氏族习俗演化而来,在政治领域的扩展中,结合了包括夏、商诸部族在内的各地各部的礼俗,趋向政治化、伦理化并逐渐繁复。它不是个人主观塑造的结果,而是历史和文化演进的结果,儒家所称的五礼,即吉、凶、宾、军、嘉,都是些具体的礼仪,并非由为政者或思想者所人为创设,乃是与氏族的形成、扩展同时形成的代替权力维持的一种秩序。"周公制礼作乐"一方面显示了周公在礼乐文化形成过程中的杰出贡献,同时也是儒家造圣运动的产物。而周公的主要作用恐怕还在于以武功助周礼达于四境,即以周礼整一华夏,形成广大区域内的新秩序。根据西周的考古资料,可以发现,大约到西周中期,周礼才基本形成并稳定下来。可见,礼的发展即是秩序的形成。
冯友兰认为,行礼"只是祭祀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但我们可以想象:对祖先没有感情的人也会行礼。这时,行礼是价值认同和融入社会的方式。孔子眼中的周礼乃是一种社会的文明与秩序,能够成德成义、教训正俗、决疑息争,使上下有序,具有节制情感、欲望、安份守已的社会功能。因而,孔子极重视礼的层次,提升礼乐文化中的文化价值内涵,主张学礼、知礼,"不学礼,无以立",(《季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孔子晚年整理古代文献,并著《春秋》,"《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秋月
唐戎昱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近来数夜飞霜重,只畏娑婆树叶凋。
题解
选自全唐诗:卷270_53。诗题“秋月”,一作“戏题秋月”。戎昱另有一首《秋月》诗:“江干入夜杵声秋,百尺疏桐挂斗牛。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一题“江城秋夜”。
作者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诗意
这秋夜的月光实在是胜过春夜啊,
我一人漂沦天边静谧加深了孤寂。
近日来连着几夜寒霜都特别浓重,
我只怕这繁密的树叶就快要凋零。
注释
1、秋宵:秋夜。唐曹松《僧院松》诗:“此木韵弥全,秋宵学瑟弦(xián,通“弦”)。”前蜀韦庄《抚盈歌》:“玉庭兮春昼,金屋兮秋宵。”宋朱松《宿石龙寺》诗:“道人身似南枝鹊,更尽秋宵一再飞。”
2、月色:月光。
(1)月光。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宋陈师道《寒夜有怀晁无斁》诗:“灯花频作喜,月色正可步。”《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崔玄微)乘着月色,独步花丛中。”朱自清《荷塘月色》:“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2)指月亮。唐王昌龄《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金瓶梅词话》第15回:“怕怎的,待月色上来的时候,奴送三位娘去。”
3、春宵:春夜。唐白居易《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元柯九思《退直赠月》诗:“绣枕魂清疏雨暮,海棠银烛度春宵。”《白雪遗音·八角鼓·春宵一刻》:“春宵一刻,万金难夺。”
4、天涯:天边;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冰心《往事二》十:“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
5、寂寥:寂静无声;沉寂。
(1)空虚无形;空无人物。《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王弼注:“寂寥,无形体也。”《楚辞·刘向〈九叹·惜贤〉》:“声嗷嗷以寂寥兮,顾仆夫之憔悴。”王逸注:“寂寥,空无人民之貌也。”《云笈七签》卷二:“混元者,记事于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未形,寂寥何有?”
(2)寂静无声;沉寂。《古文苑·枚乘〈忘忧馆柳赋〉》:“枪(枪)锽啾唧,萧条寂寥。”章樵注:“枪(枪)锽,大音;啾唧,小音。并寂然无声。”《宋书·隐逸传论》:“若夫千载寂寥,圣人不出,则大贤自晦。”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宁调元《立秋柬钝剑松江》诗:“江海悲冥灭,音尘久寂寥。”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她为什么会在这寂寥无人的夜里,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徜徉?”
(3)引申指死亡。南朝梁费昶《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扬云已寂寥,今君复弦直。”
(4)空旷;高远;辽阔。《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纷纭天地,寂寥宇宙。”李善注:“寂寥,旷远之貌也。”唐王维《登河北城楼作》诗:“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间。”巴金《利娜》:“上面永远是那个灰色的天,下面是那寒冷的、寂寥的、大雪封闭了的荒原。”
(5)恬静;淡泊。汉王充《论衡·自纪》:“(王充)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三国魏嵇康《卜疑》:“有宏达先生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阔。”
(6)冷落萧条。南朝宋谢灵运《君子有所思行》:“余生不欢娱,何以竟暮归,寂寥曲肱子,瓢饮疗朝饥。”宋苏轼《乞赈济浙西七州状》:“熙宁中饥疫,人死大半,至今城市寂寥。少欠官私逋负,十人而九。若不痛加赈恤,则一方饥民,必在沟壑。”明李贽《与弱侯焦太史书》:“此间自八老去后,寂寥太甚,因思向日亲近善知识时,全不觉知身在何方,亦全不觉欠少甚么,相看度日,真不知老之将至。”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这里对于左翼文艺,是压迫无所不至,然而别的文艺,却全然空洞无物,所以出版界非常寂寥。”
(7)稀疏;稀少。唐韩愈《送权秀才序》:“权生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宫商相宣,金石谐合。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阅之累日而无穷焉。”宋叶适《题潘彦庶群书辩证》:“余愧非精识,其《群书辩证》,寂寥十数简,谓古人之书必待己而决,颇亦疑之。”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坐是之故,而瑰玮特绝之徒……羞与哙伍,是以此中人才,日就寂寥也。”
6、飞霜:降霜。
(1)降霜。晋张协《七命》:“飞霜迎节,高风送秋。”《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李善注:“《淮南子》曰:邹行尽忠于燕惠王,惠王信谮而系之,邹子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后因用以指冤狱。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吴梅《自题风洞山传奇八绝句》之五:“西曹铸就飞霜狱,十二金牛挽不来。”
(2)犹飞白。唐王昌龄《箜篌引》:“摇笔飞霜如夺钩,鬼神不得知其由。”参见“飞白”。
(3)犹清新。前蜀杜光庭《醮泸州安乐山词》:“虽申降福之仪,几阙飞霜之韵。”
7、只畏:只怕。
8、娑婆:枝叶扶疏的样子。扶疏,枝叶繁茂分披的样子。
(1)即“娑婆世界”。佛教语,娑婆,梵语音译,意为“堪忍”。“娑婆世界”又名“忍土”,系释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总称。唐窥基《法华经玄赞》二:“乃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也。”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我则待向娑婆世界游,做莲花国里人。”亦省作“娑婆”。隋智顗(yǐ)《法华经文句》卷二下:“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南朝齐谢镇之《重与顾道士书》:“故知天竺者,居娑婆之正域,处淳善之嘉会。”明汤显祖《牡丹亭·谒遇》:“庄严成世界,光彩徧娑婆。”
(2)枝叶扶疏的样子。扶疏,枝叶繁茂分披的样子。宋王禹偁《后土庙琼花》诗之二:“忽似暑天深涧底,老松擎雪白娑婆。”
(3)从容优游。元刘壎《补史十忠诗·前左丞相江文忠公万里弟万顷》:“卷怀经济具,娑婆洛中社。”
赏析
首句写的秋月是秋宵月夜的景色,作者把秋宵月和春宵月进行比较,他认为秋宵月胜春宵月。次句写诗人在万里之外的天涯漂泊流浪,在这寂静无声的秋夜感觉到特别孤独寂寞。第三句写的是近来连续几天夜里霜都下得很重很厚很凉,这样下去我只怕眼前枝叶繁茂的树叶就快要凋零了。诗人表达的是一种内心坚持和身心孤寂的感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