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光,阅读好的作品,生活会越来越好。汪曾祺的作品,文字优美自然,情感纯朴真挚,格调不失且高。
初读汪曾祺,是在多年前,一篇《胡同文化》,光一个“同”字的读法就让人很糊涂,那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念。在汪曾祺的笔下,北京城像是四方四正的一块大豆腐,北京的胡同多得不计其数,羊肉胡同,高义伯胡同……名叫得各式各样。“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随便杀上一盘算是棋友,酒友就约到“大酒缸”,胡同里的生活透着闲暇,让人喜欢。这种封闭的,闲适的,安静的胡同文化生活也因逐渐消失让人哀叹,“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昆明这个时节多雨,雨势大时一连下个几天,或可成灾。在汪曾祺笔下,昆明的雨是柔和的,雨后的昆明新鲜和润。《昆明的雨》文中昆明的雨季,有苗族小女孩坐在石阶上叫卖杨梅,开满的缅桂花,似乎一到雨季到处都是菌子。昆明多花草,山茶,樱花,三角梅,兰,报春花等等,大师笔下的人间草木鲜活,丰富,绚丽多彩。现在的昆明城里是高楼林立,难听见雨滴打在青瓦上的“滴答”声,已不见当时昆明人家大门上头挂满开仙人掌,却似乎比那时更热闹了,车水马龙,空气中裹着的泥土气息重来,闲时亦能听雨,犹可做个闹市闲人。
现在社会生活到处充满竞争压力,繁忙的节奏越加之快。汪曾祺一生颠沛坎坷,游历之处也颇多,在午后偷闲,跟随他的文字一起去领略远方的风貌。泰山,古往今来,是一种象征,雄伟,磅礴,高耸,多少帝王曾祭祀封禅于此,大批文人墨客也慕名前去,留下无数文人墨迹。汪曾祺所写的泰山之游除了领略到无数的盛景外,也让人多加了反思,“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汪曾祺写景写得实,简而不凡,南山塔松的干净与富美,天池的传奇与纯粹的“蓝”,赛里木湖的神秘,天山的大气磅礴,火焰山的奇特,伊犁河绵延且长,哺育着辈辈的人,笔下的新疆富含整个西域的特色,令人向往。
一日三餐,食可是大事。人间之味,酸、甜苦、辣、咸,五味尽显其中。汪曾祺写山西人很能吃醋,东北人也爱酸……云南的傣味更是酸味十足。苏州人吃甜,广东甜点甚多,我知道福建也是极喜欢甜。苦瓜,味苦,很得其名。汪曾祺笔下的苦瓜,北京很少,北方却有很多的苦苣。辣,这味很多人不挑,吃饭少点辣,不好。很多地方吃辣吃出了特色,俗话说“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浙江菜食多咸,包子都要蘸着酱油吃。四川的自贡井盐历史久远,有言“食在四川,味在自贡”,创了独具特色的盐帮菜,水煮牛肉便是一绝。汪曾祺笔下的鸭蛋,数他家乡高邮的好,“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汪曾祺的作品永远不挑时代,什么时候翻开都能感觉到那种自然的贴切感,很难得放下。他笔下的人生真切,也很柔情,更是丰富,像他认为的那样,“生活,是很好玩的。”闲暇之处,适合品读汪曾祺,于其书中一字一句纯粹,一草一木有情,让心灵有栖息所,尽享生活美好。
应宁坤的要求,汪曾祺作了一幅体现昆明特点的画:右上角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的花;左下角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这就是《昆明的雨》的开篇。雨季的门头,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可见昆明雨季之湿润。
他想念昆明,包括昆明的雨。
“雨季”持续几个月,断断续续,下下停停,但不使人厌烦,反而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昆明的菌子极多。普通的有牛肝菌、青头菌,滑、嫩、鲜、香,好吃。菌中之王是鸡,味道鲜浓,无可比拟。中看不中吃的是鸡油菌,中吃不中看的是干巴菌。雨季的果子,是杨梅。色黑红,大如乒乓球,名曰“火炭梅”。卖杨梅的都是苗家女孩,头戴小花帽,脚穿花帮鞋,坐石阶一角,间断吆唤一声:“卖杨梅--”娇娇的,使得空气变得更加柔和。
能把生活过的最惬意的要属汪曾祺了。
汪曾祺这一生极为有趣、逗乐,把日子当茶煮进时光里,那些碎碎念念的加餐料,就是生活的调剂品。
(汪曾祺)
美食、游历和怀念,才是一个懂生活的人真正需要体味的事情。
汪曾祺19岁离开家乡来到云南,记录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以及各色小吃,真真切切把那里爱了一遍,等再回故乡时,人已是到了迟暮之年,71岁再到云南,那里的亭阁轩榭,鸟语花香、特色小吃,都是他毕生想要记住的东西。
于是,他闲庭碎步,回忆过往的50多个春秋,游离过的38个城市,用记叙散文的方式写成了一本书,并由他的女儿汪朝精选,策划了这本《觅我游踪五十年》。
这本书分为五个部分: 故乡之念,昆明之忆,北京与坝上,旅痕处处和出关散记。
故乡之念:
故乡里的花园令人印象深刻,汪曾祺在写的时候,打破常规,没有从花园的美景,种的什么花草写起,而是写出了花园的味道和颜色。
花园的颜色深沉,铁青,灰瓦,霞白,明绿,钩织出花园的古旧与沧桑。
花园里有巴根草,我觉得那是狗尾巴草,小时候经常唱一狗尾巴的童谣,还用它编织兔子耳朵,那都是对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汪曾祺这生何其丰富,他将大柳树上的天牛都能写的那样动容,还有蟋蟀,现在我已经不会捉它们了。
现在的孩子生活实在太匮乏,匮乏到不会捉蟋蟀,无时间去水漫知了窝,更不会悠闲自得的坐在土地上捏泥巴。
他的花园是那样生动,富有人情味,动物都是他的朋友,花草也都是他的朋友,随着他的心情变化而变化。
我们现在的花园呢?依然丰盛富饶,各种名贵花开着,但你不能去摸,不能去摘,甚至不能钻进去和它逗乐,更不能爬到树上捉天牛,就连蟋蟀也很少有人理会它了,它们的脏、病菌、令人所不齿的。
如果说,这些乐趣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淡,但记忆中的味道,却是经久不散,每每想起,总会让人难以忘怀。
花园有菖蒲的味道。
菖蒲是故乡的味道。
对故乡的怀念除了有菖蒲味的花园,还有故乡的雨和食物。
元宵总能代表人的怀念,因为它圆圆的,表面很光滑,吃起来又香甜又腻歪,实在像咀嚼一个大月亮,月是故乡圆,因此,元宵又最能代表故乡,它是故乡的另一种味道和记忆。
昆明之忆:
汪曾祺在昆明一住就是七年,他对昆明有着特殊的感情,那里的花草树木仍旧是富有朝气的,从屋檐瓦上的草到地上的草,他都能写出草的情绪,深沉的草是长得极深的草,地上的草是明媚的草,因为有着阳光的滋润和雨水的冲刷,显得更加明朗。
昆明有着极强的文化底蕴,尤其是茶馆文化,北京话是“泡茶馆”,云南叫做“吃茶”。
茶馆是个比较丰富的地方,分楼上楼下两层,不时会进来个看相的术士,这和电视剧里演的酒楼差不多啊,什么人都有,江湖杂耍,官家小人。
茶馆里有时候还会唱围鼓,大概和那种唱戏说书有些类似,茶馆还容易出人才,凡是爱好写字文学的,大都也喜欢泡茶馆,这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咖啡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北京与坝上:
关于北京的记忆就更多了, 北京的冬天比较寒冷,树就成为独立特色的一瞥,国子监,午门记忆,玉渊潭传说,葡萄月令等都是有温度的。
汪曾祺把北京比作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用刀切成几道,北京大街小巷胡同就出来了,也是四方四正,这大概就是北京的最大特点吧。
胡同原本是蒙古语, 原意指的是水井,后来就引申为小巷的意思。北京人不喜欢叫小巷,喜欢叫胡同。
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的,这也是北京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大特色吧。
旅痕处处:
这里归结为汪曾祺游历过的山水楼台,比如天山、泰山、火焰山、花果山,兵马俑、岳阳楼,赛里木湖,菏泽牡丹等等。
每一寸土地都能照亮一处文化。岳阳楼是名楼,古今文人骚客都爱去的地方,范仲淹作岳阳楼记,流传千古,汪曾祺也写岳阳楼,名符其实。
火焰山地处新疆地带,汪老去的地方可真不近,说到火焰山,不得不提提《西游记》,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将火焰扇灭,可那土地仍旧是红扑扑的,俨然一副烧着的样子,汪老看书之多,看书之杂,在行文中皆有所表现。
兵马俑就更不用说了,西安一绝,去西安看兵马俑,自然少不了羊肉泡馍,对于吃的文化,汪老更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光是羊肉泡都分着好几种呢,有一种是把汤上来,自己将锅盔泡进去,但西安当地更流行的是将锅盔馍汇进汤中,堪称一绝。
出关散记:
你听过树有记忆吗?
如果你每去一个地方,能区别出每个地方的树,那么,这种记忆就形成一种粘糖,沾进心里,不论什么时候品味,就会觉得每个地方的东西都有不一样的。
香港的高楼和北京的大树,香港的鸟和北京的鸟又有何不同呢?
我认为,每个地方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不一样的是个人的心情与看待它的角度,有的人喜欢北京的大树,因为它长得古参,能够联想出更多的记忆。
这就好比,四川的枇杷与北方枇杷的区别,味不同,外表却一样,这也许就是内涵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的记忆只会搜寻与自己家乡气息最相近的东西。
《觅我游踪五十年》横跨了这么久的时间,还能将记忆的一点一滴写的如此详透,可见生活是用心的。
怀念一个人的最好方式是读他的作品,品味一个人家乡的最好方式是看他的生活。
汪曾祺的文字纯朴清新,一字一句皆有新意,毫无夸张,毫无吝啬,这大概就是他呈现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吧。
形散:作者取材琐碎,他选取了许多零散的“凡人小事”来行文,看上去特别的洒脱随性,体现出了“形散”的特点。
神不散:“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怀念。”这条隐藏的感情线贯穿全文,将众多看似零散的素材紧密地串连起来,生动鲜活地描绘出了一个“明亮、丰满、令人动情”的昆明雨季,在平淡之中见真情,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满腔的热爱与怀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