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望原文_翻译及赏析

独望原文_翻译及赏析,第1张

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唐代·司空图《独望》 独望 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

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 春天写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片高大茂密的树把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阴暗之中,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得正茂,花向麦田远处渐渐稀疏。

放眼望去远处的水池边,青草绿油油的,空中还有几只水鸟如白色的鹭鸶向下盘飞。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司空图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代·李华《春行即兴》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春天 , 写景感伤舟逐清溪弯又弯。垂柳开处见青山。毵毵绿发覆烟鬟。夹岸莺花迟日里,归船萧谷夕阳间。一生难得是春闲。——近代·王国维《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

舟逐清溪弯又弯。垂柳开处见青山。毵毵绿发覆烟鬟。

夹岸莺花迟日里,归船萧谷夕阳间。一生难得是春闲。 春天写景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代·张旭《山中留客

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春天 , 留客写景

1首句中的“弄”字用力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光物态人的情思,“弄”以留客;“弄”字使整个画面山光物态活跃起来,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2山中留客这首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山中留客

朝代:唐代

作者:张旭

原文: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小题1:“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

小题2: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

小题1:

试题分析: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意象,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小题1:“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

小题2: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

小题1:

试题分析: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意象,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山中》

 唐代: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译文

 荆溪潺湲流过露出磷磷白石,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

 山间小路上本来没有下雨,但苍翠的山色却浓得仿佛要润湿了人的衣裳。

 赏析

 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

 “荆溪白石出”主要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天寒红叶稀”主要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主要写初冬时节山中全貌。本应是萧瑟枯寂的冬季,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维这首《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这幅由小溪、白石、鲜艳的红叶、山间小路、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没有一丝一毫的萧瑟枯寂。全诗意境空蒙,如梦如幻,写法从一般见特殊,达到新颖独特的效果,诗风清新明快。

 扩展阅读:诗人王维奇闻轶事之因诗获生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俘获了一大批尚未逃走的官员,诗人王维就在其中。为了笼络人心,安禄山便费尽心思想要收买当时在文人中名气很大的王维为其所用。他把王维软禁在普施寺,派手下的谋士轮番到寺院劝说王维。王维偷偷地托人在外面找了些泻药吃了,想就此因病蒙混过关。

 此时安禄山在洛阳的凝碧池设宴款待手下的将领,并让原宫中的一些梨园弟子表演。可这些人看到国破家亡,悲伤不已,无心演出。其中有一个叫雷海青的人,还把乐器重重地扔在了地上,面向西方号啕大哭。安禄山一怒之下命令手下把雷海青乱刃分尸。

 诗人王维知道此事后,哀伤不已,见景生情,就写了一首《凝碧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王维最后还是没能逃过叛贼的威逼,被迫出任了伪官。大唐军队剿灭叛贼之后,朝廷对在叛乱时期出任过伪官的文人严加处分,而王维却由于其《凝碧诗》而得到了皇帝的宽恕保住了性命。

 诗人王维虽然并未因被俘而选择舍生取义,但从《凝碧池》这首诗中可见其内心的坚守仍然为人称道。也正是这份坚守让其与李白、杜甫一同谱写唐诗的繁荣。

 扩展阅读:王维简介(唐朝诗人、画家)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977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