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应清华大学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国家新冠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冯子健,在线上作了一场题为《如何理性面对奥密克戎》的专题报告。
在专题报告中,冯子健对当前和未来疫情发展形势作了判断。冯子健表示,“不论政策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调整,我们多数人都难免遭遇一次感染。”
在冯子健看来,第一波大规模疫情冲击的到来时间,与不同地区政策调整的方式、调整前的感染者人数、人口流动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我们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冯子健称。
他还提到,在应对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过程中,有三件事亟需做好,包括采取适当措施压制疫情感染高峰;医疗系统提前做好应对压力的准备;进一步加快疫苗接种,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
“采取适当的压制高峰的措施,包括减少人员聚集、减少人员流动、减少堂食、减少娱乐活动、鼓励非关键工作岗位居家办公等,减轻疫情高峰对医疗系统的压力。”冯子健说,“当然压制高峰的代价是使疫情拖得更长,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更大压力。这需要每个城市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权衡。”
针对疫情高峰可能会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的问题,冯子健认为,需要提前做好医疗服务的流程、模式转换的准备,使没有接触过新冠重症病例的医务人员尽快熟悉新冠的诊断、治疗的规则和流程,能够快速识别重症和有重症倾向的病人。此外,还要改进医院的管理模式,保护正在住院的其他各类病患,并尽量减少因医护人员感染而造成的人员压力。
冯子健还建议,还未完成疫苗接种的老人尽快接种疫苗,“疫苗对于降低高危老人发生严重疾病风险的效果非常显著。”
延伸阅读
近日,国内多地对新冠疫情的防控措施进行了密集调整,广州、深圳、重庆、成都、上海等多个城市发布通告,宣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此外,广州、北京等地对于一些密切接触者或阳性感染者中的特殊人群允许居家隔离的措施也表明,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正在逐步落实。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宣布,将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在如今的形势下,是否有必要将新冠肺炎的防控管理方式回归为“乙类乙管”?回归“乙类乙管”后将对疫情防控措施产生哪些影响?
12月5日,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新冠肺炎的管理方式回归到“乙类乙管”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回归“乙类乙管”后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以居家隔离取代集中隔离。金冬雁还表示,从香港经验来看,防止医疗挤兑要做好精准防控。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回归“乙类乙管”符合实际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法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宣布,将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当时为何将新冠肺炎列为“乙类甲管”?金冬雁表示,疫情暴发之初,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比较强,也有很多的未知性,并且地方上实际的感染人数已经非常多了,必须要采取果断的措施,才能遏制病毒在人群当中急速地蔓延。此外,当时没有新冠疫苗,也没有抗病毒药物。
“我们当时非常恰当地判断了它的危害性是乙类传染病,并没有把它列为甲类传染病。甲类、乙类最大的区别就是隔离的强度问题,把它按照甲类管理,就是要用比较强的隔离措施,希望收到好的防控效果。”金冬雁表示,当时国内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防控效果很好,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属于抗疫优等生。
金冬雁指出,现在完全有必要将新冠病毒的防控管理方式回归到“乙类乙管”:第一,病毒本身已经较原始毒株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其致病性大大降低了;第二,我们国家疫苗接种率已经相当高,通过疫苗接种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群体免疫力;第三,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它的传播性、致病性、变异规律、免疫逃逸特性都有了很好的了解。
“我们现在也有应对新冠病毒的武器,我们有好几种疫苗,还有口服抗病毒药。而且经过全世界的防疫实践,各国已经有很多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金冬雁认为,在如今的情况下,我们完全有条件、也有必要将新冠肺炎的防控管理方式回归到“乙类乙管”,这完全符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
金冬雁还表示,现在的隔离措施可以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比如可以以居家隔离取代集中隔离,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新冠病毒来源:摄图网-401679155
防止医疗挤兑要做好精准防控
在优化防控措施的同时,公众也在担心,是否会出现大规模的院内感染?
金冬雁表示,对传染病防治来说,院内感染是较为常见的,防止院内感染首先要把感染控制的工作做好。“一个专门接诊传染病人的医院,是不应该造成大规模院内感染或者聚集性感染的。其他的传染病,比如肺结核、麻疹、腮腺炎等,也是要注意院内感染的,防止院感是一个常态化的艰巨任务。”
金冬雁称,院内感染的出现跟感染控制的漏洞有关系,出现漏洞需要去堵,但不是说一有院感马上就要封院,马上全部停诊,这样会严重影响非新冠病人的救治。“香港今年因为新冠疫情死亡超1万人,这是一个非常惨痛的教训。但是中国香港每年死亡5万到6万人,如果因为新冠疫情,其他的病人都不救了,只可能会死更多人。所以我们在医院里要实现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就算是要封院,也是有必要的时候再局部封。”
金冬雁表示,中国香港在应对疫情的时候,从来没有采取过封院的措施。中国台湾当年SARS流行时采取封院,是因为医院已经出现了广泛传染,医生护士病人都有被传染,所以才采取更果断的措施。
金冬雁认为,出现散发性、小规模的院感后,不应该随便以封院的措施来应对,而是应该采取精准防控,比如可以对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采取管控措施,但是无关的科室不需要停诊。
“我们一定要提前把应对新冠疫情的分级诊疗措施制定好,到时候如果出现了医疗资源挤兑,不一定是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和死亡病例比较多,很可能是我们的应对措施不合理造成的。把过多没有太大风险的病人都收治到负压病房,就影响了其他非新冠病人的救治,这就是在资源配置和分级诊疗上出了问题。”金冬雁称。
金冬雁表示,乙类传染病里面的流感、肺结核、手足口病等等,这些疾病也都是有危害的,但是并没有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当然这些传染病的病例相对较少,另外一个是我们没有采取不必要的措施。我们把新冠病毒像对待季节性流感一样处理,其实也是可以的。”
金冬雁认为,医护人员感染以后,只需要短暂的休息就可以恢复工作,不需要排查一大堆的密切接触者去跟踪隔离。“一个医生感染了,你把他周围十几个医生都弄成密切接触者去隔离,医疗资源就受影响了,这其实是没必要的。”金冬雁称,只需要挑出最高危的人,通过抗原检测的方式进行常规检测,等到真正确诊阳性了,再让他们去居家隔离,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医疗资源。
“在香港上一波疫情的海啸期,香港医管局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员工都感染了,都是让感染员工休息好了就回来。虽然是一波接一波的感染,但也没有出现医疗资源的挤兑和崩溃。”金冬雁认为,如果对感染者采取过当的管控措施,造成医疗资源挤兑的可能性就会增高。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鼓励居民进行抗原检测
在中国香港应对今年第五波疫情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金冬雁此前曾对记者表示,要鼓励居民在家里多做抗原检测。据悉,针对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抗原检测样本来源通常是鼻腔、咽喉或唾液等,操作相对简便,居民在家可以自行完成检测,一般15分钟可出结果。
“抗原检测跟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差得不多,核酸检测能检出来而抗原检测检不出来的这部分人,其体内病毒滴度相对比较低,传染性相对也比较弱。”金冬雁称。
目前,国产新冠药已经获批,同时还有不少国产口服药正处于临床试验。金冬雁表示,新冠口服药要跟病毒抢时间,要是用药太晚的话,药物的治疗效果就会递减,因此如何让患者尽快吃上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美国,辉瑞的Paxlovid也是处方药,但可以由部分持有执照的药剂师向患者直接开具;在中国香港,患者新冠抗原检测呈阳性后,医生会马上给患者开药,也不是患者自己购买的,都是免费用药。”金冬雁称,内地如何让患者尽快吃上药,需要有创造性的方法去解决。
“其实防治新冠最好的办法还是打疫苗。新加坡的经验是,要是居民不打疫苗,后面如果感染新冠也会开药,但是需要自费,打过疫苗的才能免费用药。现在中国香港的新冠口服药都是免费的,内地可能后面也会一样。”金冬雁表示,实际上打完新冠疫苗后,这些口服药的效果非常有限,口服药主要是给没打疫苗的老人使用。
金冬雁认为,现在绝大部分新冠病例都是轻症和无症状,而轻症和无症状患者是不需要吃口服药的。金冬雁也提到,关键是国家要适量地储备有效的口服药,“中国这么大,要给多少人吃,要储备多少药,这些需要相关部门提前准备预案。此外抗原检测试剂的生产也要采取果断措施来保障,确保足够使用。”
较严重。
世界各国,以及香港和上海疫情都用铁的事实告诉我们,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住院的比例较高、需要抢救的比例较高、住院的时间也较长,死亡风险随着年龄增高而升高。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最新发布的新冠疫情死亡个案分析情况显示,香港第五波疫情已经出现一万多例死亡个案,其中95%以上为60岁以上老人,年龄中位数为86岁。
按实际数字及学者的分析,香港第五波疫情已在高位徘徊。这也符合我上一篇文章,比照新加坡和日本疫情走势的轨迹,几方面的数据都显示,香港和新加坡、日本的情况相似。所不同的是,新加坡已经开放了入境,日本也正实施逐步取消入境限制。香港是否也应该调整跟上,为内地开放取一个经验。
根据香港大学医学院最新推算,3月4日已是第五波疫情的顶峰了。还精确的计算出截至3月14日,香港估计已经有超过358万人受到感染,依香港的700多万人口计算,是50%了,即每两个人中有一人正或者已经中招。按照港府限聚令,只能同台2人餐饮,二十人中一人就是。也就是说,平均来说,你相遇的人都可能是感染的。

两人中有一个已经感染
推算预估,香港市民2人的社交距离继续维持现状,到本月底,感染人数及确诊人数会有更明显下降,维持到4月末及5月中旬,会分别下降至1,000及100以下, 但届时估计感染人数达到448万,死亡人数5,102。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表示,分析基于数学模型作出推算,认为属于合理数字。
这个估算和早前香港中大医学院根据数学模型的推算接近,也就是说,按目前的防疫措施,香港疫情自然减弱,加上政府催谷疫苗接种,到5月中旬谷底应该达到基本整体免疫状态。这样的状态下,再做全民强检,意义和深圳立刻全民检测,完全不一样了。
上一篇文章,比较了新加坡、日本的防疫及疫情轨迹,香港没有更特别。这一波疫情的防控中,新加坡采以开放的方式,染疫患者从1000多到上万,约在两个星期即14天中。到高峰值是1个月6天,然后回落;日本单日新增个案超过1千到破万,仅8天时间,也是一个月4天达到高峰后回落。日本接种疫苗率低,问题相对严重些。
2月16日新加坡宣布,2月25日起启动疫苗接种者旅游通道,已完成接种疫苗的旅客可申请通行证,免检疫入境新加坡。2月18日,日本宣布,3月1日,允许非观光目的外国人入境,包括商务客、留学生等,然后逐步放开。
3月4日,香港在连续3日逾5万宗达到高峰后回落,也是一个多月。但香港至今,既没有考虑会对中国的内地开放,也不考虑对世界开放。一个月前,香港就称要全民核酸检测,但一直实行不了。一河之隔的深圳,在发现一日新增86宗时,当机立断封城,全民检测。
深圳能,香港不能?特首林郑月娥道出真相。因为体制、动员能力及资源,香港检测能力有限,做不到。所以一直等待,本来强调3月内完成,现在4月不知行不行。
能否参照新加坡
既然不行,那是不是可以尝试其他的方式?参照新加坡或者日本,对内地和国际市场有条件放开?新加坡能,香港不能?
有资料显示,在各地整体病例都处于高水平下,香港每100万人口有约35人染疫死亡,而英国、美国、韩国及新加坡,每100万人口只有不到10人染疫死亡。也就是说,死亡率和放开无关,和防疫细节有关。
香港目前的最大问题是老年人的重症和高死亡率,拉高了香港疫情死亡率。原因其实也找到了,是老人院舍高度老人聚集,及大部分没打疫苗。专项的问题可以专项解决。
但由于强行的限制、限聚,香港的经济,尤其是金融业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全世界主要金融市场,香港表现最惨。在前段时期各主要市场处于恢期,香港股市仍跌跌不休。俄乌冲突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崩盘,香港又是跌幅最大的。
面对疫情,香港正面对着2大死亡威胁,老人染疫的高死亡率,以及香港经济、金融的死亡。两个都得救,不能偏废。
眼看着商铺一个接着一个关闭,眼看着股市一千点一点的下挫,过去1年已跌了35%。3月15日上午10点06分的恒生指数1883822点,差不多跌至接近1997年刚回归祖国时的价位了, 25年打回原形?
香港,必须全盘考虑得失,再不能拔出萝卜带出泥,擦一段吃一段。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打开腾讯新闻,阅读体验更好
血糖70以上,饭后一个习惯,血糖高连夜改善!
广告
宇泰
全部评论
打开腾讯新闻参与讨论

辉
2
这问题得香港人自己解决,国家的付出财力,人力,有的人不当回事,为了各自的利益,损害大部分人的生命。
展开
广西网友
3月17日
回复

Raymond 汉
香港可以与世界各国通关了。
广东网友
3月17日
回复
打开
腾讯新闻
参与讨
1、同气连枝,珍重待春风。2、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3、筑牢铜墙铁壁,重在争分夺秒。4、愿每一个生命如春,怒放着健康的美丽;愿祖国永远拥抱着春天的生机,花团锦簇,长盛未央等。
2022年3月,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2022年3月23日表示,截至当日零时,香港新增12240宗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检测个案,第五波疫情累计阳性个案1075519宗。当局以风险为本原则筛选较高风险的场所,列入强制检测公告。新增个案中,核酸检测阳性个案4250宗,快速抗原测试阳性个案7990宗。
疫情期间要注意自我防控: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奥密克戎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群众就开始讨论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采取“躺平”呢?今天就这个问题和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我国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
1、奥密克戎的传染率很高
可是抛开传播能力谈致死率是很不科学的,流感可不具备奥密克戎这么变态的传播能力,当传播人数足够多的时候,再低的致死率也会造成巨大的死亡数量。所以说疫情的威力绝对不是流感可以比拟的。
2、病毒进化
再说病毒进化。由于国外躺平式抗疫,中国以外的全世界几乎都成了病毒培养皿,培养出什么样的病毒变种都不稀奇。比如德尔塔毒株,载毒量是原始毒株的1260倍,传染性也大大提升。 新冠病毒的最初毒株,R0值大致在2~32之间,而德尔塔在4以上。所谓的R0值,也叫基本传染数,或者基本再生数,粗略理解是“在没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一个人得病,可以传染给多少个人”。正因为德尔塔毒株的超高载毒量和R0值,让印度成为了人间地狱。
3、后遗症非常严重
轻症不代表新冠=流感,新冠是新冠肺炎的简称,再轻也是肺炎。就算轻症是康复了,也给身体带来严重的损伤,甚至后遗症(每个人不同,也不一定都有)。学术界,对新冠后遗症进行了研究。中国的一项纳入1733人的研究显示,63%的人出现后遗症;意大利纳入143人的研究中,531%的人有后遗症。有可能会伴随一生,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后记:根据特区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截止4月5日,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超116万人感染,累计8136名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70%。由奥密克戎引发的香港第五波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其前4波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还高出很多。真的,病毒在变异,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香港疫情情况还是比较严峻的,截止到9月15日,本地新增2323例确诊,同时还有5700例阳性,另外还有164例的境外输入病例。这个数据是非常庞大的,不管放在哪个地方都是非常严重的一个状态,不过唯一值得大家庆幸的事情就是香港自8月以来为6600名市民打了新冠疫苗,所以也能够体现出香港人员对于新冠疫苗的重视程度。
香港本轮疫情已经出现167万人次感染的现象,而且死亡病例高达1万人,接近058%,所以这样的数据不管是哪个地方都得到了较大的关注,也能够体现出香港疫情防控措施做的不是特别友好。另外疫情一直以来也都处于一个持续上升的状态,没有看到相应的把控。如果还不采取严格的措施,那么香港疫情绝对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到达一个不可受控的状态。
而且在9月15日当天就有6人去世,这样的一个现象是值得大家去挖掘以及关注的。另外新冠疫情是非常可怕的一个疾病,传染率极高,如果和其他密接者有所接触,一定要及时上报。不过也希望香港的相关人员能够对此作出合理的办法,也能够下发较为严格的政策,只有整个地区人民团结一心,那么就能够将疫情新增现象扼杀在摇篮之中。
不过香港的疫情出现了严重变异现象,尤其BA5以及BA4在香港新增病例中的占比是非常高的,感染者也有着一路攀升的状态。虽然近两周的速度放缓很多,不过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依旧达到一个让大家不能接受的地步。希望所有人员能够团结一心共度攻破这个难关,不然短期内登顶的现象会特别频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