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正面情感体验在生活中有哪些 这应该很多的。
问题二:创造正面情感体验的方式有哪些?亲们回答回答,谢谢亲,么么 其实主要的问题在于你,你也知道你没有工作,夹在父母和女友中间为难?那就先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先找到工作,争取经济上独立,之后的事儿之后再说,别操心清明节会不会放假?还有一点你觉得女方父母会同意一个没有工作的人做他们女婿么?简单点,做事情瞻前顾后是好事儿,但要是过了就只会坏事儿,你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只去想只能发现问题,解决不了问题的
问题三: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相爱的时候
好好的对待你相爱的人
这样会比较妥当
至于对方是不是会这么对你
那要看对方的为人了
问题四:感动中国人物传递了哪些正面情感 感动中国人物,他主要传递社会的正能量,比如敬业,奉献,孝心,爱心等。每一行只要你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去,你都会有所收获。
感动中国人物传递的一种大爱,那就是他无论在哪个岗位,哪个行业,那个层次,他们都用行动用最真诚的心或则是自己的生命去面对,去付出。
问题五:生活中,你有把负面感情转化为正面情感的经历吗 你说的是移情的现象。
对应的英文单词为transference,来源于精神学说。
移情是精神的一个用语。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过程中,来访者对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活太多射到者身上的过程。
者对来访者也可能产生同样的移情,这被称为对抗移情或逆移情。
对抗移情的表现形式如同移情的表现形式一样,表现为正面的(如者对来访者过分热情、爱怜和关怀)和负面的(如者对来访者的敌视、厌烦和憎恨)两种。从本质上讲,这表明了者对来访者所产生的一种自我防御,它从客观上对心理的顺利开展带来阻碍。
精神理论特别重视者或治疗者自身压抑情感的处理和训练。人员要处理好自己的感情,既要注意来访者在自己面前所表露出来的各种态度和行为,也要特别注意不要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验带进心理中,更不能以此试图影响来访者的思想和行为。
编辑本段移情的机制
形成移情的基础,是幼儿期在与双亲或其他人际关系中的关键人物之间存在的未能处理妥当的问题。这一转移分为正转移和负转移。正转移,如表白爱情及希望从治疗者身上获得爱恋情感的欲望。负转移,如对治疗者产生厌恶感、憎恨、敌意及想加以控诉的欲望等。前者又成为阳性转移,后者又称为阴性转移。
发生移情时,来访者过去未曾解决的问题会使他们对者的知觉和反应方式产生变形。这些未解决的问题根源于来访者过去的人际关系,而现在又直接指向了者。
移情在不同背景的者身上都很容易发生。当来访者的情感达到一定的强度,以至于他们失去了客观判断力时,就开始向者移情,就好像者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一样。
不管者的性别怎样,移情都有可能发生。因为者的出现,使得来访者过去未被满足的要求重新浮现。不管是正转移或负转移,常常是来访者所熟悉的旧有的交往模式重新浮现的一种形式。移情可以帮助发现来访者早些时候受到某种特殊的对待时,他们是如何感受的。移情通常发生在当者(无意中)做了或说了些什么,从而触动了来访者心中未得到解决的问题之时,这些问题多出在来访者与其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或其他重要人物之间。移情问题常发生于的开始阶段,并且随着的进行变得越来越强烈。
有些学者把移情看作是实现一定的价值的东西。他们认为一旦来访者解决了由于移情而产生的对者的曲解,者与来访者的关系才会获得极大的改善,这种改善会使来访者对者表现出更多的信任。更进一步说,通过解决移情问题,来访者对自己的过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对于移情这一心理反应,尽管有正面的积极的评价,但就其客观效果来讲,不论是哪一种移情,由于它很容易促使其对人或物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从而造成判断失误并可能产生成见或偏袒。同时,由于这一感情的产生强化了来访者对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也就阻碍了来访者与者真诚的、自然的沟通,从而扰乱了心理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际关系。
移情的表现
来访者所表现出来的移情频度较多的是:依存性(依恋),恋爱情感和两面情感。
1、依存性(依恋)
人都有依恋、依赖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年龄、学历、教养程度或人种而存在。有的时候,这种感情可以作为双亲的代偿(依存的对象)而转移到者、教师、医师、上司等的身上。但是,并不一定说所有的依存都是不好的,如希望依存于父母(不想被遗弃),所以就好好听话,并长大成人。同样,依存于者,就能听进者的话。如果没有依存感的话,可能也就不会来。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依存在来访者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体验。
2、恋爱情感
移情表现比较多的另一现>>
问题六:真实存在的情感有哪些 情绪情感及其种类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人类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会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观体验。我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
情绪的构成包括三种层面。众多的情绪研究者们大都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和定义情绪: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当情绪产生时,这三种层面共同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
(一)主观体验
情绪的主观体验是人的一种自我觉察,即大脑的一种感受状态。人有许多主观感受,如喜怒哀乐爱惧恨等。人们对不同事物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人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都会产生一定的态度,如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对敌人凶暴的仇恨,事业成功的欢乐,考试失败的悲伤。这些主观体验只有个人内心才能真正感受到或意识到,如我知道我很高兴,我意识到我很痛苦,我感受到我很内疚等等。
(二)生理唤醒
人在情绪反应时,常常会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唤醒。如激动时血压升高;愤怒浑身发抖;紧张时心跳加快;害羞时满脸通红。脉搏加快、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及血流加快等生理指数,是一种内部的生理反应过程,常常是伴随不同情绪产生的。
(三)外部行为
在情绪产生时,人们还会出现一些外部反应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情绪的表达过程。如人悲伤时会痛哭流涕,激动时会手舞足蹈,高兴时会开怀大笑。情绪所伴随出现的这些相应的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就是情绪的外部行为。它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和推测情绪的外部指标。但由于人类心理的复杂性,有时人们的外部行为会出现与主观体验不一致的现象。比如在一大群人面前演讲时,明明心里非常紧张,还要做出镇定自若的样子。
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行为作为情绪的三个组成部分,在评定情绪时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同时活动,同时存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例如,当一个人佯装愤怒时,他只莉愤怒的外在行为,却没有真正的内在主观体验和生理唤醒,因而也就称不上有真正的情绪过程。因此,情绪必须是上述三方面同时存在,并且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一旦出现不对应,便无法确定真正的情绪是什么。这也正是情绪研究的复杂性,以及对情绪下定义的困难所在。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在现实生活中,情绪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二者却存在着一些差异。
(一)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
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如当人们满足了饥渴需要时会感到高兴,当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会感到恐惧,这些都是人的情绪反应。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如友谊感的产生是由于我们的交往需要得到了满足,当人们获得成功时会产生成就感。友谊感和成就感就是情感。
(二)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人出生时会有情绪反应,但没有情感。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它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如人刚生下来时,并没有道德感、成就感和美感等,这些情感反应是随着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三)从反映特点看差异
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如当我们遇到危险时会极度恐惧,但危险过后恐惧会消失。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如大多数人不论遇到什么挫折,其民族自尊心不会轻易改变。父辈对下一代殷切的期望、深沉的爱都体现了情感的深刻性与内隐性。
实际上,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总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在一起。稳定的情感是在>>
问题七:人拥有哪些正面和负面情绪? 高兴:愉快而兴奋。 好受:感到心身愉快;舒服。 开心:心情快乐、舒畅。 快活:快乐。 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 庆幸: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 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 舒服、舒坦: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爽快:舒适痛快。 甜美:愉快、舒服。 甜蜜:形容感到幸福、愉快、舒适。 甜丝丝:形容感到幸福、愉快。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畅快:舒畅、快乐。 喜悦:愉快;高兴。 喜滋滋:形容内心很欢喜。 心花怒放:形容高兴极了。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幸灾乐祸: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 愉快:快意;舒畅。 愤慨:气愤不平。 愤怒:生气(激动到极点)。 恼火:生气。 气愤:生气;愤恨。 悲哀:伤心。 悲伤:伤心难过。 沉痛:深深的悲痛。 伤感:因感触而悲伤。 伤心:由于遭受到不幸或不如意的事而心里痛苦。 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惨然:形容心里悲惨。 痛心:极端伤心。心酸:心里悲痛。 胆怯:胆小;畏缩。 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 发憷:胆怯;畏缩。 害怕:遇到困难、危险等而心中不安或发慌。 惊吓:因意外的 而害怕。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 恐惧:惧怕。 受惊:受到突然的 或威胁而害怕。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是感到害怕。 入迷、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入神:对眼前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而注意力高度集中。 心醉:因极喜爱而陶醉。 仇恨:因利益矛盾产生的强烈憎恨。 敌视:当作敌人看待;仇视。 敌意:仇视的心理。 妒忌、嫉妒、妒忌:对才能、地位、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反感:反对或不满的情绪。 可恨:令人痛恨,使人憎恨。 可恶:令人厌恶恼恨。 厌恶:对人或事物产生很大的反感。 憎恨:厌恶痛恨。 别扭:不顺心。 不快:心情不愉快。 不爽:心情不爽快。 烦闷:心情不畅快。 难受:心里不痛快。 窝火:有委屈或烦恼而不能发泄。 窝囊:因受委屈而烦闷。 心烦:心理烦躁或烦闷。 厌烦:嫌麻烦而讨厌。 担心:放心不下。 担忧:发愁、忧虑。 发愁:因为没有主意或办法而感到愁闷。 犯愁:发愁。 忧虑:忧愁担心。 忧郁:愁闷。 压抑:对情感、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 郁闷:烦闷;不舒畅。 无能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不能干什么。得意:称心如意,多指骄傲自满。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狂妄:极度的自高自大。 体面:光荣、光彩。 优越感:自以为比别人优越的意识。 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自负:自以为了不起。 自豪:因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 抱屈:因受到委屈心中不舒畅。 冤枉:1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加上不应该有的罪名。2不值得,吃亏。 浮躁:轻浮、急噪。 急切:迫切。 急躁:碰到不顺心的事马上激动不安。 焦急:着急。 焦虑:着急忧虑。 心急:心里急噪。 心急火燎、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心切:心情急迫。 发慌:因害怕、着急或虚弱而心神不安。 恐慌:由于担心害怕而慌张。 心慌意乱:形容心神惊慌忙乱。 不好意思:害羞。 惭愧:因为自己有缺点或做错了事、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舒畅。 丢脸、丢人、丢丑:丢失体面。 害羞:因胆怯、怕生或做错了事怕人耻笑心中不安,难为情。 亏心:感觉到自己的言行违背正理。 愧疚:惭愧不安。 腼腆:害羞,不自然。 难堪:难以忍受,难为情。 难看:不光荣,不体面。 怕羞:怕难为情;害臊。 羞耻:不光彩,不体面。 羞>>
问题八:所有正面和负面情绪感觉有哪些?人人都会经历所有的正负面情感吗? 唉声叹气、眉头紧锁、做苦瓜脸开心、高兴、兴奋、激动、喜悦、惊喜、惊讶、生气、紧张、焦虑、怨恨、愤怒、忧郁、伤心、难过、恐惧、害怕、害羞、羞耻、惭愧、后悔、内疚、迷恋、平静、急躁、厌烦、痛苦、悲观、沮丧、懒散、悠闲、得意、自在、快乐、安宁、自卑、自满、不平、不满、
问题九:什么叫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西方学者把情感教育看成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它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教育形式。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情感教育的相对概念是“唯理智教育”,也就是“唯理智教育倾向”。这种教育倾向的具体表现就是: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知识获得或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在教育过程中漠视、扭曲和阻碍学生的情感发展,师生之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为了达到纯粹的理智训练的目的,或者为了维护教育者本人的权威,随意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根本不把学生当成是一个有感情的人;缺乏评价学生情感发展的一整套措施或标准。
敬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ìng wèi,意思是既敬重又害怕。
出处
《管子·小匡》:“故以耕则多粟,以仕则多贤,是以圣王敬畏戚农。”
《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史记·鲁周公世家》:“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
唐 韩愈《贺太阳不亏状》:“陛下敬畏天命,克己修身。”
明 宋濂 《寅斋后记》:“公精白一心,上承休德,夙兴夜寐,敬畏弗懈。”
巴金《家》九:“祖父是全家所崇拜、敬畏的人,常常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
敬畏感
人对自然、艺术、社会现象产生敬畏感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赋予对象以超验、超人或规范自己言行的力鼍,并进而对之敬畏、膜拜,表现为情感与理智,经验与想象、畏惧与崇拜等多重心理与意识的交织杂糅。
敬畏感往往使人产生一种约束、限制和规范自身行为的神圣力量,并且积淀成一,种心理习俗,起着控制和整合社会的作用,同时也可能禁锢和扼杀个体追求自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敬畏的对象如果对人并未造成直接的危害而可以转化为艺术形象,敬畏感可以从依赖、畏惧的心理转化成审美的、尊崇的心理。
摘 要:从古至今,道德起源的话题一直是人们探究的热点。文章列举了宗教说、习俗说、生理学说、内在心理学说、社会学说、唯物史观、儒家学说等关于道德从何而来的论述,对各种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道德是多种因素影响下自律与他律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对于道德的维护与作用的实现也应该从内外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道德;起源;自律;他律
一、引言
食品药品安全频频告危,我们说中国的食品药品业道德干涸;小悦悦在十八个陌路人的袖手旁观下渐渐远离这个世界,我们说社会人道德冷漠;范跑跑为自己的性命安全临危弃学生于身后,人们指责这个老师丢失了职业道德。那么,在世事无常、幻相方生的因缘和合之下,我们口中得到的道德有着怎样的起源,我们日日用以规范自我和他人的道德来自何方,道德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二、前人论道德起源
关于道德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从未得到一个确切界定,百家争鸣,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人们都持有自己的观点,他们的意见在不同的视角和领域给与我们以启示,来探究道德是如何产生的。
(一)宗教观下道德的起源
宗教对于西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引导。因此,人们提出了道德产生于宗教的观点,并在当时得到了高呼和赞同。例如,普菲尔德里尔说:“在宗教中,可找到所有道德的历史起点。”冯特的观点是:“所有的道德戒律最初都有宗教戒律的特征[1]。”罗伯特森史密斯说:“所有道德,即当时人们所理解的道德,都被宗教的动机和约束所认准和加强[2]。”耶文斯在 《宗教史导论》 中也提到:“ 氏族神是部落道德的守护者[3]。”宗教起源说中,上帝被视为权威的制定者,而早期宗教教条里的一些内容也就在无意识中成为了道德准则。
(二)道德来源于习俗
“伦理”相当于希腊文的ethos,道德相当于拉丁文的mores,指聚集在一个地方的群体的习俗,中国的“德”的原初意义也是氏族的品质[4]。人们早期习俗下的部落制度是对人们最初的约束,同时,这种约束受到日常生活的影响,因地、因时、因人而有所不同,这就是习俗影响下形成的道德,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
(三)道德源于自然生理因素
关于自然生理因素说,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达尔文,他的进化观把人类道德说成是动物本能的继续,为了适应环境更好的生存,合群性成为了其适者生存的一种本能。而这种生理上的合群性本能,成为了是道德产生的生理性因素,也为社会和道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同时,随着人类智能的进步与心理能力的提高,人们可以对过去的行为进行反省,同时作出判断并进行选择[5]。这种对本能冲突的判断、解决与选择,实际上是人类道德意识形成的在生理方面的关键点。
(四)道德源于个人心理动因
有关道德产生的心理因素常常会涉及敬畏感和归属感两个等方面的探讨。敬畏感是个体知觉意识到外在诫律对种族以及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后引发的一种道德情感。个体作为联合起来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的成员所具有的归属感中势必包含着一种敬畏感[6]。人类的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群体的认同意识形成了归属感——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并对其产生一定依存心理的情感体验,归属感在本质上是个体对某一团体的价值认同,法国人类学家凯姆称其为“集体精神”[5]。正是由于个体有了对生活群体的归属感与恐惧感,使人类个体将自己与群体联系紧密,并逐渐形成原始的集体主义道德。
关于道德的心理动因不得不提到弗洛伊德和荣格。弗洛伊德学说认为道德产生于人深层次的“超我”,容格认为将个人的无意识拓展到集体无意识,认为道德既产生于个人的无意识,更产生于集体的“原始意象”,从本质上都是产生于一种内在的本能[6]。还有亚当斯认为人具有天然的同情本性。他们的观点无非都是强调了内心动因的心理因素对道德形成的影响。
(五)道德来源于社会
道德是一种意识层面的东西,终归要建立在社会的基础上,因此,道德起源的社会学说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与其说道德来源于社会,不如更确切地说道德源自于劳动。因此,道德的社会学说主要是说道德源自社会中的劳动,并提出生产劳动是道德产生的社会基础。
一方面,劳动将人和动物区分开来,创造了道德产生的主体,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使得人渐渐有了思考的意识,开始反思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劳动下的产品分配和剩余价值的出现,使得原始氏族的那种直接同一受到打击,个人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凸显出来,需要道德来调和矛盾,来维持社会的和谐运行,因此,道德作为调和社会矛盾的产物,它的出现具有必要性。
(六)唯物史观论道德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从人类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揭示道德是如何产生的。他认为以往的一切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根植于人们进行生产与交换的经济关系的客观需要[7]。这种唯物史观强调了道德的产生最终只能从经济关系中找到根源,经济关系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正是物质利益关系冲突与矛盾出现,为了维持这种矛盾后集体与个人的共同发展,产生了道德。其实,这种唯物史观与道德产生于社会劳动的社会观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七)东方先秦儒家的道德起源说
儒家对于道德如何产生的解说主要有三种观点,分别是天命说、四端说和制礼说[8]。
孔子有云:“天生德于予。”这是孔子关于道德起源“天命”说一个典型的代表,认为道德是上天赋予人的。另一部由此观点的儒家经典是《周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以及“一阴一阳之谓道”此外,朱熹在《周易义传》里进一步阐释了 《易传》 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确指出了人性乃是本于天命的。
另一种与此不同的观点是儒家孟子的“四端说”。孟子有云:“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认为,向善的本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良知良能,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主要能发动“善的原质”就能做到修养道德,这是一种内省不需要外在的力量,至于“善的原质”就是“仁义礼智”四端,也就是人类具有分辨是非的仁心或道德心[9]。当然也有世人对孟子的观点是一种理想层面的直觉观,而且现实中很难做到自省,即使有了法律等约束都无法完全禁止一些丑恶的行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