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整理的汪曾祺《胡同文化》教案第二课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汪曾祺《胡同文化》教案第二课时 篇1一、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文艺小品文。作者从北京的胡同、胡同文化和胡同的衰落三个层次,写出了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并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它的衰败与没落,悠闲、散淡、平和,这种风格与作者的思想追求以及本文所阐述的北京市民的生活特点相一致,富于文学韵味。
二、教学目标
1、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要点的基本方法。(认知目标)
2、正确理解胡同文化的思想内涵;体味本文语言特色。(能力目标)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中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学生写作散文的实际,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1、 重点: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2、 难点:对胡同文化思想内涵的正确理解。
四、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 上节课我们讲了胡同的特点,北京的胡同都有什么特点呢
老师明确: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影响北京人的思想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各具特色的胡同名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数量多
胡同是贯穿大街的网络——环境安静
2、再次回顾北京胡同的照片,然后让学生谈谈看完后的感想。加深学生对北京胡同的进一步了解,引发学生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求知欲望。
(二)、分析课文(6-12段)
建筑 ,是石刻的史书,是凝固的音乐,它无声地传达着各种思想。走进一座座建筑,你会陡然觉得这空间依然存在着先人们的灵魂和他们的鲜明个性。北京的胡同见证了北京发展的历程,那么北京的胡同文化又向我们展示了哪些内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北京的胡同文化。
1、 请学生朗读课文
2、 提问:这几段讲了北京胡同文化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安土重迁 ( 封闭 )
讲究处街坊 (人际关系)
教师明确 易于满足 (物质生活)
不爱管闲事 (政治态度)
精义是“忍”(人际关系)
3、 分析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忍”。(学生讨论)
胡同里的人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明哲保身,这些现象的文化精义是什么一个字:忍,心字头上一把刀,但这刀必须得封着,是安分守己,是逆来顺受,那么文中是如何揭示这种精义的呢
老师明确:
《茶馆》—— “当了一辈子的顺民”
《八月骄阳》——“易忍”、“易满足”
电梯事件 —— 精义“忍”
文中举了3个例子说明:《茶馆》、《八月骄阳》和电梯事件。(找同学读这三个例子)。《茶馆》中的王利发祖传开茶馆,善于经营,对权势他会奉承,对贫困之人他也很好,但最后只落得家破人亡、上吊自杀。《八月骄阳》中的一段对话,说明天下之事与我无关,咱只管好咱这张嘴就行了,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第3个例子是电梯事件,人们用钢筋水泥建起了高楼大厦,胡同文化却并不因此而消亡,它深入骨髓。当作者要为小姑娘出气时,两个老北京说:“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冷眼旁观,逆来顺受,忍到极至,所以作者语带嘲讽的说:北京人真有你的。
5、思考并讨论:北京的胡同和胡同文化前景如何(学生讨论后回答)
老师明确:北京在前进,历史在前进,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消失是必然的,它必然会被现代化的建筑所代替。(让学生看几张北京现代化的建筑和几张胡同的老照片,再一次明确这历史的必然性。)
(三)、分析课文(13-15段)
1、让同学们齐读这三段
2、提问: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持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学生讨论后回答)
老师明确:在理智上作者知道封闭保守的胡同文化不适应开放进取的时代精神,知道它的消失是必然的;但情感上面对熟悉的照片、熟悉的生活,怀旧与不舍涌上心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最后作者说:“再见吧,胡同。”一声长叹,这叹息声中有着几份清醒、几分伤感以及几分无奈。
(四)、调整思绪,回顾全文内容。
(五)、课堂练习
1、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京腔京味)
(1)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明确:“嘿”是对“虾米皮熬白菜”之一美味的感叹,说明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2)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明确:本句的言外之意是“没什么可说的,没什么值得着急的”。突出了北京人“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特点。
2、讨论:
请同学们分小组就蓟县的文化传统,如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进行讨论,然后各组选出代表发言。老师可以适当的提示点拨,然后明确:我们蓟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可以说我们蓟县山美,水美,人更美,我们应该以自己作为一个蓟县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以此激励学生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六)、最后让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京腔、京韵、京味十足的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再次体味北京那特有的文化韵味。
(七)、课堂总结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将会随着北京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当我们再去北京时,所感受到的将会是一种新的文化气息。
(八)、布置作业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四五百字的短文。
1、漫谈××(你家所在的城镇名)的街巷
2、××(你家所在的城镇名)人的生活与心态
六、板书设计
胡 同 文 化
大潮席卷
方正、取名 封闭、满足
数量、环境 袖手、忍安
毫无生气 日趋消失 衰败没落
汪曾祺《胡同文化》教案第二课时 篇2一、教学目标:
1、应用前面所学的概括要点的方法,概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
2、感受京都文化气息,领略作者散淡情趣,咀嚼语言韵味,体味复杂情感。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胡同文化的内涵。
2、揣摩本文自然闲适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设计:
1、从题中和文中读出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
2、由“胡同文化”联想到“高楼文化”,作发散思维训练。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课间:屏幕上出示课题、作者、背景胡同、背景音乐(前门情思大碗茶))
一、导入新课
猜谜: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建筑)
从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与人们最为亲近的背景文化,它给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时代的烙印;用艺术的眼光来看,民居是凝固于时间长河的多重性艺术,它为生活平添着诗章;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民居是无处不在的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历史缩影,它使生活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长城、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同学们,大家对“文化”的了解有多少?从时间上看,古代有古代文化,现代有现代文化;从空间地域看,有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南方文化(海派)、北方文化(京派),海峡两岸有闽台文化,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文化;日常生活中,吃有吃的文化,穿有穿的文化,居住有居住文化,像永定土楼文化。可见,“文化”一词的内涵是多么的丰富。(课件一)
《辞海》:“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胡同文化》,(课件二)就是一篇诠释北京民居建筑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文章。作者汪曾祺,江苏高邮人,长期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生活有深刻的理解,感悟很多,他写的文章京味十足。本文放在第三单元“概括要点”之下,我们将通过它来进行概括要点的学习。同时感受一下京都文化气息,揣摩本文自然闲适的语言,领略作者散淡的情趣。
课前布置大家自读课文,从文中读出问题来,要求每人至少得提出一个问题,那么现在我们集中来展示一下,看看同学们提的是哪些问题。(投影)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通过概括要点来寻求解决,有的需要细细地品味鉴赏。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再读课文。(不确定因素)
二、概括要点,揣摩语言,体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1、复习:
前面我们学习归纳出概括要点的一些方法,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概括要点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学生回答,老师演示课件三)
注意题目传达的信息
注意上下文的联系(理清思路)
寻找关键语句(段首句、过渡句、修辞句、情态语等)
把握材料的作用
2、应用:
本文题为“胡同文化”,那么,题目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呢?(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胡同有什么特点?胡同文化有什么内涵?胡同与文化之间又有什么关系?)题目中传达的这些信息,正是需要我们去概括的内容。
让学生寻找最先写到“胡同文化”字样的段落,从中发现这一段在文章思路上的作用。(明确:第五段是将胡同的城建特点与其文化特点挂起钩来的段落)
(1)自读1-5段,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概括要点的方法,边读边画出要点。(演示课件四)看北京平面图,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演示课件五)。
胡同:方正——影响生活,影响思想、取名,多种来源、数量多、形成网络、与四合院一体
(2)听配乐朗读6-12段,概括胡同文化的特点,同时品味本文语言的京味特色:(演示课件六)同学们听了这段录音,是不是有所感悟,确实京味十足。请几位同学范读“虾米皮熬白菜,嘿!”一句,体味句中所传达的复杂情感(满足、欣赏,也有几分感慨)。那么下面再请同学们来概括一下胡同文化的特点。(演示课件七)
文化:封闭——安土重迁、自扫门前雪、易满足、爱看热闹,不爱管闲事、忍
(3)读课文后三段,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留恋、怀旧、伤感;知道它必将衰败、没落,带有一定的批判意识)
三、讨论
同学们今天学了这篇文章,对北京胡同的特点,对胡同文化的内涵,对北京胡同与北京市民文化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受、认识。你看,那方方正正的居住环境,它是那么深刻地影响北京市民的生活和思想。可见,文化的形成与居住环境的联系多么紧。我们要学会像作者汪曾祺这样善于感悟生活,思考生活。下面,我们由此再引申开去。大家想一想,今天我们生活在怎样一种居住环境中,这其中又是怎样一种文化?(老师相机诱导,学生各抒己见,演示课件八)
问题:“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比,哪一个更封闭?(演示课件九)
参考:“大杂院中最让人信服的是相互信任。一家外出,钥匙放心地放在邻居处,以备家人和至亲的突然到来。至于日常用的油盐酱醋,做饭时没有了,不要紧,直接到邻居家橱柜里去拿。
社会在进步,住了四十多年大杂院的我,搬进楼房后真不适应‘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环境。当然,这还算是好的,更有甚者,如果您开门时忘记把钥匙取下来,那您可就留神吧,须知现在的兔子也吃窝边草了。”(作家徐城北语)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笔:(演示课件十)
学习《胡同文化》的写法,以“××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课外阅读:
在课文以外找和“胡同文化”有关的素材,和同学说一说,借以印证或补充作者的观点。可在看过的影视作品中或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找。
汪曾祺《胡同文化》教案第二课时 篇3教学重点: 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及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所流露出感情和个性化语言的品味
教学手段: 课件辅助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运用声像,直观渲染
师:大家喜欢不喜欢旅游啊?
生:喜欢!
师:现在我带大家去北京逛逛,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1,展示长城、故宫等名胜的),下面,我再带大家到北京的小胡同去看一看(出示课件2,循环放映“到胡同去”一组,并播放胡同歌曲)。听完刚才播放的歌曲,一股浓厚的北京韵味扑面而来,这种感觉我们同样可以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找,让我们跟着他(屏幕出现“汪曾祺简介”幻灯片),一起走进北京胡同,就像欣赏美妙歌曲一样去领略古老胡同建筑的风格,了解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2、示标:出示课件3(教学目标)
3、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4节,概括胡同的特点,并思考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之间的联系。
4、研读6—12节,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这些被外化在胡同上的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兴趣习惯、思想状况等,就是所谓的“胡同文化”,那么这一文化有怎样的内涵呢?
(1)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
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2)它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安土重迁、讲究处街坊(平时各人自扫门前雪)、易于满足、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逆来顺受,安分守己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北京市民有忍的精神,怕事,有什么不顺心的,忍一忍也就算了。
(4)作者用那些事例说明胡同中的人善于“忍”的?
《八月骄阳》中的对话和“电梯事件”。
(5)胡同文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世故通达。作为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小市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统治子者要消灭他们,犹如碾死一只蚂蚁般容易,所以他们也就学会了忍耐。”
(6)作者在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喜爱推崇:知足长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有所批判:封闭、逆来顺受、冷眼旁观、忍
(7)对传统文化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吸收,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5、研读13—15节,了解胡同文化的前景及作者的感情。
6、品味语言
胡同文化这种内涵除了表现在北京市民的处世方式上以外,作者还通过北京人的语言生动地来表现。小组讨论,找出最有味的语言分别品味,朗读,推荐代表发言。
7、小结
普普通通的胡同,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正因此他的文章被称为“文化散文”。胡同是一种建筑文化,一地的建筑,一地的民风民俗。
8、作业
汪曾祺更擅长写吃的文章,如《四方食事》《五味》等,请同学们课后可以搜集一些资料,写写书沭阳的饮食文化。
汪曾祺《胡同文化》教案第二课时 篇4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2、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2、概括要点方法的概括
三、教学设想
实施发现引导式教学;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1、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
2、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胡同:小弄(long)堂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
屏示胡同与文化的关系: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与认识昔日生活形态和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更发生了质变。
3、速读课文,概括段落要点
圈点每段要点(运用跳读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4、思考:
根据课文倒数第二段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句话,思考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明确:态度很复杂既喜欢又否定,结合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分析。作者毕竟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也认识到了这是历史的必然。
5、推荐好书:
为扩大学生阅读量,了解中国的居住文化,了解汪曾祺,了解其朴素语言里包含的丰富内涵,介绍下列好书。
《中国居住文化》(丁俊清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老头汪曾祺》(江彬等著人民大学出版社)
《悠闲的生活艺术》(汪曾祺等著贵州人民出版社)
6、布置作业:
汪曾祺在北京胡同居住了些时间,写下了内涵丰富的《胡同文化》。从你居住的环境入手,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但要写出你对环境的思考,如《农居文化》、《高楼文化》等。
汪曾祺《胡同文化》教案第二课时 篇5[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胡同文化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媒体设计]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要点]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使用投影仪)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出示或照片或投影仪)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简要评析] 这首诗所描绘的景物及其所表达的意境来看,不是写自己山居的闲适,而是写友人山中隐居的幽趣清新自然,婉转流畅,全诗按空间顺序写来,使读者仿佛随着诗人走访了这位隐者的别墅由远及近,从外向里而行全诗大意是说,山道弯弯,伸向白云深处;春意浓浓,沿着清溪流淌清清溪水,常有落花漂过;阵阵花香,随溪中流水飘向远方一种风光,何等浓丽而友人住处,门朝山路,那样的寂静,没有尘世的喧嚣;柳掩书斋,多么幽雅,正宜山中隐居在这空山密林之中,每当阳光映照,树影参差,洒在衣襟上,清辉熠熠,这又是何等的舒适潇洒全诗写景生动,抒情质朴,表现了自甘淡泊而又自得其乐的畅适胸怀诗人诗作不多,此诗却是精品,为历代所传诵
[诗人简介] 刘慎虚《全唐诗》作江东人据谢先模先生考证,应是新吴人,即今江西奉新县人开元进士,曾任洛阳尉及夏县令他为人较淡泊,脱略势利,交游多山僧道侣,今存诗仅一卷,年约五十岁后人曾将他与贺知章、包融、张旭称吴中四友
[鉴赏]这首诗原来应是有个题目的,后来不知怎样失落了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在辑录这首诗的时候就没有题目,后人只好给它安上“阙题”二字
这首诗句句写景,画意诗情,佳句盈篇,可推为刘眘虚的代表作诗描写深山中一座别墅及其幽美环境一开头就写进入深山的情景“道由白云尽”,是说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这样开头,便已藏过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许多拖沓同时,它暗示诗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的路上,离别墅并不太远了“春与青溪长”,伴随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水,其时正当春暖花开,山路悠长,溪水也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同其悠长为什么春色也会“悠长”呢因为沿着青溪一路走,一路上都看到繁花盛草,真是无尽春色源源而来青溪行不尽,春色也就看不尽,似乎春色也是悠长的了
三、四两句紧接上文,细写青溪和春色,透露了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二句,要特别注意“至”字和“随”字它们赋予落花以人的动作,又暗示诗人也正在行动之中,从中可以体味出诗人遥想青溪上游一片繁花似锦的神情此时,水面上漂浮着花瓣,流水也散发出香气芬芳的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诗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他悠然自适,丝毫没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伤情调他沿着青溪远远地走了一段路,还是不时地看到落花飘洒在青溪中,于是不期而然地感觉到流水也是香的了总括上面四句:开头是用粗略的笔墨写出山路和溪流,往下就用细笔来特写青溪,仿佛是把镜头里的景物从远处拉到眼前,让我们也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可以闻到花香水香
一路行走,一路观赏,别墅终于出现在眼前抬头一看,“闲门向山路”这里是没有多少人来打扰的,所以门也成了“闲门”主人分明爱好观山,所以门又向山路而设进门一看,院子里种了许多柳树,长条飘拂,主人的读书堂就深藏在柳影之中原来这位主人是在山中专心致志研究学问的写到这里,诗人从登山到进门的一路经历,都曲曲折折地描述下来了但他不过把几件景物摄进镜头,并没有叙述经过,仅仅给你以几种不同的变化着的形象
结束两句,诗人仍然只就别墅来描写,“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这里的“每”作“虽然”讲,因为山深林密,所以虽在白天里,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散落在衣裳上面,那环境的‘安谧、气候的舒适,真是专心致志读书的好地方诗到这里,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余地,更增加了诗的韵味
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没有直接抒情,然而情韵盈然,意境优美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了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又藏有人物,人物的行动、神态、感情、心理活动乃至身份、地位等,给读者开来了知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余韵萦绕,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像是一位归隐山间的读书人所做,全诗在写他居所周围美丽的环境但同时诗中也处处透着闲、寂
这句用的修辞是对偶,对偶的应用使这句诗歌更加整齐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情感表达:“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这里的悠闲的笔触写出隐逸的读书生活,在来往稀少的山间杨柳深处读书,更显得作者的生活的情趣和个人追求
浪漫主义的诗人自屈原之后虽不能说乏善可陈,但后来的诗人也不过是天际划过的流星,到了李白才异峰突起,和屈原隔代相望,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两颗闪耀的明星。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将《将进酒》列为讲读课文,大有深意。不仅因为它是李白的作品,更主要的是他出现于李白政治上失意,内心极度苦闷的时期。可以说一个诗人在政治上的失意恰恰是他创作上更臻成熟的时期,是应该是一个文学创作上的规律。历数古代有成就的诗人,概莫能外。《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为“劝酒歌”,古词有所谓“将进酒,乘大白”的句子。该诗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三人常登高宴饮,诗人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二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诗中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特色。学习这首诗,要先把握本诗的整体内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弄清诗的基调,然后探究诗人的艺术手法。本单元选编的这几首诗,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其中对李白作品风格的把握是一个重点,要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诗人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品质,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诗风,以便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本诗时而奔放,时而深沉,豪壮的酒话背后是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狂放,再转愤激,最后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一乐府诗题以新鲜而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普希金《致大海》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普希金《致大海》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和借物抒情的手法。
2、体会诗歌中联想的重要作用及对主题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3、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2、问题研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诗歌的王国中,外国诗歌同样具有无穷的感召力与感染力,一些世界著名诗人对世界文学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同学们,你们读过外国诗歌吗?(学生列举所知道的外国诗人及其代表作。)是的,拜伦、普希金、惠特曼、裴多菲等,他们的诗歌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诗。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一生写了近900首抒情诗。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824年夏天,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在那里达两年之久。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做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写作,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了这一篇诗作——《致大海》。
三、教师范读,学生伴随着音乐(《海之诗》)自读。
诵读时提示学生:全诗抒情气氛浓厚,感情强烈而又深沉,诵读时,要注意把握全诗感情的基调和变化。
四、合作探究,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致大海》是诗人在流放时期写的一篇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作品歌颂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反对世俗生活的丑恶与平庸,突出人与自然在感情上的共鸣,把自然景物拟人化,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即对自由和解放的热烈追求以及对暴力统治的憎恶、反抗。
全诗共十五个诗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读。开头两个诗节,诗人向大海告别;中间十一个诗节,写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最后一节,诗人再一次向大海深情地告别,说明自己的整个心灵被大海的形象和音响所充斥,永不忘怀。
2、具体分析。
(1)结合诗歌内容,给“大海”前加上恰当的修饰成分,体会诗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明确:自由奔放的大海,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的大海,闪耀着骄美的容光的大海,黄昏时寂静的大海,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的大海……
(2)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明确: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作者借大海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3)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呢?
明确:因为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
(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了与大海有关的英雄和诗人,结合诗句说说:诗人对他们的感情有何不同?这里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死于大西洋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诗人不无惋惜,但更多的却是谴责。拜伦的死使诗人感到无比哀痛。他称拜伦为“天才”,“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位君王”,“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他在拜伦身上看到了大海一般深沉和难以驯服的倔强性格,像大海一样,什么都不能使这位自由战士屈服投降。伟大诗人和自由战士拜伦之死,使诗人感到自由之神的幻灭,整个世界都空虚了,“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几乎找不到一个自由栖身和自由歌唱的地方,一切福地都被人占有了。此时,普希金精神上感到忧郁和渺茫。
(5)这首诗将大海人格化,学生在诗中标画出这些动人的句子,讨论: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诗人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如将“波光”写成“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大海对话,使大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大海——自由的热爱之情。
五、进行诵读训练。
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可要求学生画出诗歌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诗人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写出了人民的愿望、情绪和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他把自己对时代的感受,化为诗的情绪,融合在大海的形象中,竭力渲染,达到了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的目的。
七、布置作业。
以本课为起点,课下广泛研读普希金的诗,体会其中的种种美妙感受,为“普希金诗歌朗诵会”做准备。
板书设计
致大海
普希金
自由奔放的大海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的大海 热爱大海 自由精神的象征
闪耀着骄美的容光的大海 “苦恼心伤”失去自由的诗人
黄昏时寂静的大海
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的大海
普希金《致大海》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普希金以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2、理解诗中意象、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大海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及经历,正确理解诗人的感情
2、把握诗中大海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在了解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准确的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讲授、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驾着艺术的轻舟漫游了中国现当代诗歌的海洋,大家的收获一定不小吧,今天,我没不妨调转方向,驶向一个新的世界——外国诗歌的艺术殿堂。那里有灿若星河的诗人、异彩分呈的诗歌流派一定会给我们以全新的美感享受。也就是说在中国诗歌由《诗经》而发展到当代繁荣的时期里,外国诗歌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繁荣的过程,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影响整个俄国文学十九世纪的诗人普希金的《致大海》
二、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1、作者简介:
有这样一首诗,我想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日子就会到来|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尽管活在阴沉的现在:|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而逝去的将变为可爱),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浪漫主义诗人、俄国近代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高尔基称他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普希金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文学熏陶,15岁开始—公开发表作品。18岁在黄皇村中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到1826年两次被流放,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他的代表作是《叶甫盖尼、奥涅金》,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短篇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等。
2、创作背景:
1820年,普希金因为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家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迎奉奥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革职遣送回乡,即第二次流放。在奥德萨诗人长期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得萨的时候,临别前夕,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的坎坷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写下了这首诗。
面对离别,面对相依为伴的`大海,作者的心情到底怎样?到底又对大海说了些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三、研习诗歌
1、播放录音
2、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这首诗歌的1—7节(再见吧……使我留在你的岸旁)
3、请学生找出写大海的句子
大海的美丽:波浪、容光;大海的人情味: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大海的深远:心灵的愿望所在;大海的阴沉:声调
大海的特点:自由、寂静、反复无常、任性……
4、诗人对大海的感情?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大海的美丽、人情味、深远等一系列的品性,唤起了诗人对“自由奔放”的大海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
5、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诗人以深情热烈的笔调对大海的歌颂和礼赞,反映了他对自由精神的赞美和渴望。
6、诗人面对自由奔放的大海为什么感到悲伤痛苦呢?产生这种情感的根源是什么?
自由奔放的大海勾起了诗人坎坷人生历程的回忆。包括“隐秘的愿望”未能实现的“哭恼心伤”,这实际是诗人失去自由后的内心的表白。联系写作背景可知,两次被流放,造成诗人压抑、郁闷心情的真正原因是——专制制度下的黑暗现实。
7、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作者在这前七节里主要写的是和大海告别以及面对自由奔放的大海所引起的作者对往事的回忆。那么作者就一直沉浸在了悲伤痛苦的回忆里了吗?还是面对他曾相依为伴的大海又想到了其他的什么呢?请听我朗读8—13节,看看诗人又写了些什么。
普希金《致大海》教案 篇3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
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普把大海人格化,大海是自由的象征。作者直接同大海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普的大海自由奔放,任性不羁,它是天使头上的光环,闪闪发光,不染纤尘。这是完美的海,梦中的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则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表现手法及修辞:
普采用直抒胸意的表现手法。他所表现出的情感悲壮豪放。诗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如将“波光”写作“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海对话,使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海——自由的热爱之情。
舒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诗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反复。
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普希金是杰出的俄国民族诗人,19世纪积极浪漫文学代表,是自由战士。他一生向往自由,却被沙皇流放远方,加上拜伦的去世,普希金心情郁闷。他要借大海赞颂自由!
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以大海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启发人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附录:
致 大 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诗人余秀华透露自己被小15岁老公杨槠策家暴,余秀华于2014年发布了一篇《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诗轰动了全国。同时在这首诗火了之后,她的名字便频繁的出现在网络上。因为她自身的特点,脑瘫以及残疾,也有脑瘫诗人的称号,她一共有两段婚姻。
余秀华的情感经历是不幸的,她出生的时候因为缺氧成为了一名脑瘫患者,而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是因为脑瘫让她的人生变得不那么容易。自己的书写方面也是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无奈之下她便辍学。在她19岁的时候,她的母亲担心自己去世之后没有人照顾自己的女儿便招了一个上门女婿来照顾她,那个男人叫尹世平。
余秀华因为身体的原因干不了农活,她的丈夫其实心里也一直嫌弃她,尹世平在婚后便外出务工,很少在家里,但是余秀华一见面就经常吵架,而且当着工人面,他还经常嘲笑李秀华。当她感受到尹世平对自己的一点爱意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只是丈夫利用的工具,他让余秀华去拦他们老板的车,因为老板还欠他800块钱并没有还。但是在这样的精神以及身体上的压迫下,余秀华并没有放弃自己,她很热爱写诗。门前的那一块小小的方桌,便是她的天地,她经常在那上面写诗,在凭借自己的诗集火了之后,余秀华开始想要离婚。
余秀华得到了稿费之后,她便要跟丈夫离婚。余秀华和杨槠策是在直播间里认识的,因为男生是余秀华的诗迷,便尝试着私信于秀华,再得到私信回复之后他便给余秀华寄蜂蜜等农产品,一来二去了两个人就有了联系,并迅速坠入爱河。但是从现在来看,杨槠策只是借着余秀华火了一把,同时来增加自己的收入,他是有目的性的接近余秀华的。在看不到的地方经常家暴余秀华,余秀华在感情的道路上也是十分的艰苦。
亲亲 您好 关于诗歌的创作,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意思就是说:诗人要想写出感动人心的作品,就必须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虚假,不做作,不刻意,一切出自真心,发乎自然。举凡文史那些流传千年而经久不衰的诗词作品,几乎都是描写“真情实感”的佳作。
例如,描写亲情的,有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描写爱情的,有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描写友情的,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些诗作几乎都没有什么华辞丽句,也没有什么历史典故,更没有什么复杂技巧,而是一任真情流露,以情动人。
在唐代诗坛,温庭筠是以“花间派鼻祖”而闻名于世的。他的多数词作辞藻华丽,声调绚烂,浓艳精巧,广为流传。其实,除了词作以外,温庭筠的怀古行旅诗作也有很多经典之作,真挚深情,气韵清新,以情动人。
比如这首《过分水岭》,是诗人在旅途之中写的一首经典山水诗。这首小诗清新自然,平淡中见深情,写出了世上最奇特的友情,尽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值得一读再读。让我们走近这首诗作: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据记载,分水岭在汉中府略阳县东南八十里,岭下水分东西流,在唐代是著名的交通要道。诗题“过分水岭”,却并没有特意写翻越分水岭,而是写过分水岭的行程中一路相伴的溪水与自己的一段友情,并抒发由此引生的诗意感受。
首句“溪水无情似有情”,紧扣“分水岭”来写溪水。溪水作为自然界之物,漏潺流淌,本无感情可言。所以诗人说“溪水无情”,这是客观地写溪水。接着,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溪水以人的情感,因此溪水“似有情”。由“无情”引出“有情”,映衬“有情”。一个“似”字道破了溪水之情乃诗人之情,多情的诗人让“无情”的溪水变得“有情”。
“溪水”如何“有情”?诗人设置了悬念,引导诗作向下发展。次句“入山三日得同行”,写出了溪水“有情”的具体表现。诗人要在山中行走三日方能越过分水岭,深山沓无人迹,旅途又极度寂寞,幸好一路上有多情的溪水相伴左右,可以聊慰旅途的岑寂。
由于诗人是往山上走,而溪水则是往山下流,两者方向并不一致。只是因为一路走来,清澈的溪水缓漫流淌,水声叮咚,随人左右,似与人“同行”。“得”字传神地表达出了诗人对溪水“有情”的感激之心和旅途寂寞时得遇同伴的喜出望外之情。
后两句“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残湲一夜声”写诗人经过三日跋涉,终于到达岭头,与溪水分别时,依依不舍。三日来,溪水相伴在诗人左右,帮助诗人驱散旅途寂寞。一路行来,情感与日俱增,分手之处即在岭头,诗人内心自然涌出与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
溪水因惜别而一夜“潺湲”,仿佛是诉说分别前的不舍。诗人因这“潺湲”话别而一夜未眠,叮咚的溪水仿佛流淌在自己心上。“岭头”“分头”既是溪水流淌的路线,也双关诗人与溪水即将“分头”而去,自然引出“惜别”之情,巧妙天成,曲折委婉。
这首诗充满情趣和谐趣。溪水流淌,亘古如斯。无论何人,只听水声潺潺,却无法解其情感。这首诗却从平常的溪水中发现清幽的诗意和美好的真情。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热爱,没有对友情的珍重,是无法发现这种美好并加以体味的。正是诗人满腔的深情才有了溪水的“有情”,才有了这首清新自然、平淡中显深情的小诗。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作者对此作出了阐释。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
下面四行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四个对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江河一般汹涌奔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在诗的第二节,作者笔锋一转,由上文对歌唱者动态的描述,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这是以设问的方式进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点出情结
先欣赏起始两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形容词“嘶哑”,已不能再唱出美丽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著。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嘶哑”写出悲愤的爱国者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诗情,若用“珠圆玉润”等词,不能体味诗人经历的坎坷,悲愤和对祖国,对人民深切的爱。
倾吐情结
诗的第一节可分四层。
第一层:隐喻人民苦难。“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暴风雨”、“悲愤的河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艾青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流不动的悲愤的土地。当时日寇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着相似的描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诗人用“寒冷”、“雪”、“风”、“封锁”等意象勾勒出扼杀着一个个求生的生命的悲惨处境。两首诗写于同一时期,都表现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情关注。
第二层,隐喻人民反抗。“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一句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神州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的抗争,诗人的土地情结深了一层。
第三层,“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句可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更“实”一点,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总之,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构思又进一层。
第四层,“—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上述郑重庄严的抉择。这种献身精神可以作这样的诠释:我来自土地而最终归于土地,这样,爱才得以升华,得以永恒。这是一种多么超凡脱俗、悲壮高尚的土地情结啊!
升华土地情结 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泪水,表现了作者对于国家的爱的深重,有忧,更存在的,便是毫不屈服的倔强。“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余韵。
文章基调
在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以及舍身取义的人生观,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以及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该诗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我由于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
我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状元。
干戈寥(liáo)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南宋亡于1279年,此时已无力反抗。
四周星: 四年。从德祐元年(1275)正月起兵抗元至被俘恰是四年。
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市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历史中放光。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这里特指史册。
鉴赏: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唐宋时期,一个人要想替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作为知识分子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后汉书·耿弁传》“落落难合”注云:“落落犹疏阔也。”疏阔即稀疏、疏散,与寥落义同。《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