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幽兰操》的含义

王菲《幽兰操》的含义,第1张

  “操”,指琴曲名及演奏方法。如《箕子操》、《龟山操》。

  王菲的《幽兰操》词分为上中下三阙。

  上阙,兰香是王者之香。

  译文:兰花的叶子,长长的,在风中摇曳,优雅而飘逸;兰香,在风中升腾,向四方飘扬。兰香所及之处,所有花香都黯淡无味,并成为兰香的一部分,众多的花香拱卫着兰香,兰花的芬芳,远而不淡,近而不浓,幽幽的从中心向八方输布。兰是香中之王,如果没有人认识到而不去采摘佩戴他,对兰花而言,又有什么妨害呢。

  中阙,兰只为王者而香。

  译文: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东南西北,四方都走遍,我虽然像香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不过我也在积极地寻找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机会。周文王夜梦飞熊入帐,渭水之畔访遇太公望(姜子牙,因周文王有“兴周之业,先祖早寄希望于太公也”之说,故名太公望),从而奠定周朝800年基业,这是多么让人向往的啊。兰一旦被王者采摘佩戴,定会让其清雅的芬芳和其间蕴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

  下阕,兰历苦寒而成其香。

  译文:雪霜铺天盖地,树冠上厚厚的一层,虽是冬天,但看起来万物都像更加茂盛了一样。严寒中,兰的花蕾,静静的孕育和等待,在忍耐中积累。兰之所以有王者之香,是因为在寒冬中孕育了花蕾,如果人们能明白这是君子应该遵守的道理和法则,那么, 那么后世子孙必定昌盛。

  备注

  本词以孔子“兰为王者香”的思想为中心拟就,是孔子人生写照的缩影,同时也是孔子教育哲学人生哲学的凝结。兰,承载了孔子一生的精神寄托和对后世子孙的殷切希望与情感,是中国文化巨大的人文载体。

幽兰操

兰之猗猗①,扬扬②其香。

众香拱之③,幽幽其芳。④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⑤,渭水泱泱⑥。

采而佩之,奕奕⑦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注释

①猗猗:长且美好的样子,形容兰的叶姿优雅绰约。

②扬扬:高举,往上升腾。

③拱之:孔子有“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之语,拱是环绕之义。

④此处比喻兰香为众香之王,所有的花香都拱而奉之。

⑤文王梦熊: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姜尚。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源自典故“飞熊入梦”,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急需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来辅佐,他苦苦寻找。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生有双翅的异兽飞进自己的怀中。第二天他叫人占卜预示即可找到这个人,于是带领人马到渭水边找到直钩钓鱼的姜尚(也就是姜子牙),恰巧姜尚自号飞熊,当即延入朝中,此姜尚有伊尹之能,辅弼文武两代周王,兴王师而诛不道,解倒悬而抚黎元,堪称周兴之第一功臣。周文王梦见飞熊扑入帐中,遂在渭水边上访得姜子牙,此典故在儒家文化中,一直是“王者求贤,贤遇明主”的理想典范。

⑥泱泱:宏大,水深而广的样子。

⑦奕奕:光明,若日月之丽天也。

释义

本词分为上中下三阙。

上阙,中心是兰香是王者之香。

译文:兰花的叶子,长长的,在风中摇曳,优雅而飘逸;兰香,在风中升腾,向四方飘扬。兰香所及之处,所有花香都黯淡无味,并成为兰香的一部分,众多的花香拱卫着兰香,兰花的芬芳,远而不淡,近而不浓,幽幽的从中心向八方输布。兰是香中之王,如果没有人认识到而不去采摘佩戴他,对兰花而言,又有什么妨害呢。

分析:孔子是思想之王,故后世有素王之说。孔子一生看似被权贵所弃,但在其思想深处,有一种“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自信与豁达,而这份自信,源于其坚信他所传承的是“祖宗珍视而为后世子孙所需要”的思想之香!

中阙,中心是兰只为王者而香。

译文: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东南西北,四方都走遍,我虽然像香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不过我也在积极地寻找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机会。周文王夜梦飞熊入帐,渭水之畔访遇太公望(姜子牙,因周文王有“兴周之业,先祖早寄希望于太公也”之说,故名太公望),从而奠定周朝800年基业,这是多么让人向往的啊。兰一旦被王者采摘佩戴,定会让其清雅的芬芳和其间蕴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

分析:孔子是主张要积极寻求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机会的,他曾对子贡说:“贾之哉,贾之哉,我待贾者也!”。故而,儒家有“入世”之说。在他看来,姜子牙“渭水之畔,直钩而钓,愿者上钩”,就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兰花虽隐幽谷中,但其香扬扬奕奕,也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孔子主张如遇“王者采而佩之”,就要无私心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才华“奕奕清芳”。

下阕,中心是兰历苦寒而成其香。

译文:雪霜铺天盖地,树冠上厚厚的一层,虽是冬天,但看起来万物都像更加茂盛了一样。严寒中,兰的花蕾,静静的孕育和等待,在忍耐中积累。兰之所以有王者之香,是因为在寒冬中孕育了花蕾,如果人们能明白这是君子应该遵守的道理和法则,那么,那么后世子孙必定昌盛。

分析:冰雪覆盖,万物萧条,不过雪霜覆盖下的树木,以兰的精神来看,却是一种茂盛的征兆。冬天,在视觉上是萧条的,但在教育上,却是历练自我的机会。在兰看来,苦难对于积极面对的人将是崛起的根基。另,兰生活的地区,冬天一般气温0℃左右,虽“雪霜茂茂”但是,植物是不落叶的,白雪覆盖在植物的叶片和大地上。

备注

本词以孔子“兰为王者香”的思想为中心拟就,是孔子人生写照的缩影,同时也是孔子教育哲学人生哲学的凝结。兰,承载了孔子一生的精神寄托和对后世子孙的殷切希望与情感,是中国文化巨大的人文载体。但是本词和孔子以及韩愈的精神并不一致。孔子的词抒发了老怀悲壮不得志的感慨,韩愈的词有明显的淡泊自守的意味,然而本词欲仿古而不得,空得其形未得其髓,贸然入世,从“君子之伤”到“子孙永昌”,立意立判高下。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①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②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③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④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注释

①猗猗:长且美好的样子,形容兰的叶姿优雅绰约。扬扬:高举,往上升腾。

②拱之:孔子有“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之语,拱是环绕之义。此处比喻兰香为众香之王,所有的花香都拱而奉之。

③文王梦熊:周文王梦见飞熊扑入帐中,遂在渭水边上访得姜子牙,此典故在儒家文化中,一直是“王者求贤,贤遇明主”的理想典范。泱泱:宏大,水深而广的样子。

④奕奕:光明,若日月之丽天也。

孔子一生,所著经典有二,一为有字之书,是为儒家经典;二为无字之书,兰是为其要。今杏坛春熙试改韩愈之作,而重修《幽兰操》以表孔子所遗天书之理。

序释

兰,在中国文化中,是“入我门中,能谏我心之草”是先祖留给后人的无字天书。

孔子酷爱兰花,有“兰为王者香”之语。此言含义一是兰香为香中之王,一株好的兰花开放的时候,整个山谷闻不到别的花香,这是兰香香芬丰富的生物学特性。二是,兰只为王者而香。兰隐于幽深的山谷中,不开花时,与群草无异,只有王者,才能认识兰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从而去深山中寻访。

兰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还有“春化”,就是兰要经历一个长期的低温期(0℃-10℃)才能顺利开花,保证花品和香品。野生的兰花,秋天孕育花蕾,经历整个冬天的休眠,第二年春天才开花,春分前后花期结束。

总释

本词分为上中下三阙。

上阙,中心是兰香是王者之香。

译文:兰花的叶子,长长的,在风中摇曳,优雅而飘逸;兰香,在风中升腾,向四方飘扬。兰香所及之处,所有花香都黯淡无味,并成为兰香的一部分,众多的花香拱卫着兰香,兰花的芬芳,远而不淡,近而不浓,幽幽的从中心向八方输布。兰是香中之王,如果没有人认识到而不去采摘佩戴他,对兰花而言,又有什么妨害呢。

分析:孔子是思想之王,故后世有素王之说。孔子一生看似被权贵所弃,但在其思想深处,有一种“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自信与豁达,而这份自信,源于其坚信他所传承的是“祖宗珍视而为后世子孙所需要”的思想之香!

中阙,中心是兰只为王者而香。

译文: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东南西北,四方都走遍,我虽然像香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不过我也在积极地寻找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机会。周文王夜梦飞熊入帐,渭水之畔访遇太公望(姜子牙,因周文王有“兴周之业,先祖早寄希望于太公也”之说,故名太公望),从而奠定周朝800年基业,这是多么让人向往的啊。兰一旦被王者采摘佩戴,定会让其清雅的芬芳和其间蕴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

分析:孔子是主张要积极寻求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机会的,他曾对子贡说:“贾之哉,贾之哉,我待贾者也!”。故而,儒家有“入世”之说。在他看来,姜子牙“渭水之畔,直钩而钓,愿者上钩”,就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兰花虽隐幽谷中,但其香扬扬奕奕,也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孔子主张如遇“王者采而佩之”,就要无私心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才华“奕奕清芳”。

下阕,中心是兰历苦寒而成其香。

译文:雪霜铺天盖地,树冠上厚厚的一层,虽是冬天,但看起来万物都像更加茂盛了一样。严寒中,兰的花蕾,静静的孕育和等待,在忍耐中积累。兰之所以有王者之香,是因为在寒冬中孕育了花蕾,如果人们能明白这是君子应该遵守的道理和法则,那么, 那么后世子孙必定昌盛。

分析:冰雪覆盖,万物萧条,不过雪霜覆盖下的树木,以兰的精神来看,却是一种茂盛的征兆。冬天,在视觉上是萧条的,但在教育上,却是历练自我的机会。在兰看来,苦难对于积极面对的人将是崛起的根基。另,兰生活的地区,冬天一般气温0℃左右,虽“雪霜茂茂”但是,植物是不落叶的,白雪覆盖在植物的叶片和大地上。

备注

本词以孔子“兰为王者香”的思想为中心拟就,是孔子人生写照的缩影,同时也是孔子教育哲学人生哲学的凝结。兰,承载了孔子一生的精神寄托和对后世子孙的殷切希望与情感,是中国文化巨大的人文载体。

《幽兰操》

诗歌歌词娱乐 分类: 歌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①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②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③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④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孔子一生,所著经典有二,一为有字之书,是为儒家经典;二为无字之书,兰是为其要。今杏坛春熙试改韩愈之作,而重修《幽兰操》以表孔子所遗天书之理。

  注释

  ①猗猗:长且美好的样子,形容兰的叶姿优雅绰约。扬扬:高举,往上升腾。

  ②拱之:孔子有“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之语,拱是环绕之义。此处比喻兰香为众香之王,所有的花香都拱而奉之。

  ③文王梦熊:周文王梦见飞熊扑入帐中,遂在渭水边上访得姜子牙,此典故在儒家文化中,一直是“王者求贤,贤遇明主”的理想典范。泱泱:宏大,水深而广的样子。

  ④奕奕:光明,若日月之丽天也。

  序释

  兰,在中国文化中,是“入我门中,能谏我心之草”是先祖留给后人的无字天书。

  孔子酷爱兰花,有“兰为王者香”之语。此言含义一是兰香为香中之王,一株好的兰花开放的时候,整个山谷闻不到别的花香,这是兰香香芬丰富的生物学特性。二是,兰只为王者而香。兰隐于幽深的山谷中,不开花时,与群草无异,只有王者,才能认识兰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从而去深山中寻访。

  兰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还有“春化”,就是兰要经历一个长期的低温期(0℃-10℃)才能顺利开花,保证花品和香品。野生的兰花,秋天孕育花蕾,经历整个冬天的休眠,第二年春天才开花,春分前后花期结束。

  总释

  本词分为上中下三阙。

  上阙,中心是兰香是王者之香。

  译文:兰花的叶子,长长的,在风中摇曳,优雅而飘逸;兰香,在风中升腾,向四方飘扬。兰香所及之处,所有花香都黯淡无味,并成为兰香的一部分,众多的花香拱卫着兰香,兰花的芬芳,远而不淡,近而不浓,幽幽的从中心向八方输布。兰是香中之王,如果没有人认识到而不去采摘佩戴他,对兰花而言,又有什么妨害呢。

  分析:孔子是思想之王,故后世有素王之说。孔子一生看似被权贵所弃,但在其思想深处,有一种“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自信与豁达,而这份自信,源于其坚信他所传承的是“祖宗珍视而为后世子孙所需要”的思想之香!

  中阙,中心是兰只为王者而香。

  译文: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东南西北,四方都走遍,我虽然像香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不过我也在积极地寻找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机会。周文王夜梦飞熊入帐,渭水之畔访遇太公望(姜子牙,因周文王有“兴周之业,先祖早寄希望于太公也”之说,故名太公望),从而奠定周朝800年基业,这是多么让人向往的啊。兰一旦被王者采摘佩戴,定会让其清雅的芬芳和其间蕴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

  分析:孔子是主张要积极寻求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机会的,他曾对子贡说:“贾之哉,贾之哉,我待贾者也!”。故而,儒家有“入世”之说。在他看来,姜子牙“渭水之畔,直钩而钓,愿者上钩”,就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兰花虽隐幽谷中,但其香扬扬奕奕,也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孔子主张如遇“王者采而佩之”,就要无私心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才华“奕奕清芳”。

  下阕,中心是兰历苦寒而成其香。

  译文:雪霜铺天盖地,树冠上厚厚的一层,虽是冬天,但看起来万物都像更加茂盛了一样。严寒中,兰的花蕾,静静的孕育和等待,在忍耐中积累。兰之所以有王者之香,是因为在寒冬中孕育了花蕾,如果人们能明白这是君子应该遵守的道理和法则,那么,那么后世子孙必定昌盛。

  分析:冰雪覆盖,万物萧条,不过雪霜覆盖下的树木,以兰的精神来看,却是一种茂盛的征兆。冬天,在视觉上是萧条的,但在教育上,却是历练自我的机会。在兰看来,苦难对于积极面对的人将是崛起的根基。另,兰生活的地区,冬天一般气温0℃左右,虽“雪霜茂茂”但是,植物是不落叶的,白雪覆盖在植物的叶片和大地上。

  备注

  本词以孔子“兰为王者香”的思想为中心拟就,是孔子人生写照的缩影,同时也是孔子教育哲学人生哲学的凝结。兰,承载了孔子一生的精神寄托和对后世子孙的殷切希望与情感,是中国文化巨大的人文载体。

释义: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人们不去采摘兰花却好像它仍然佩戴在身上,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正是因为美好的东西具有感染力啊!今日的变故,并非我的过错。我常年行走四方,看到隆冬严寒时,荠麦却正开始茂盛地生长,一派生机盎然,既然荠麦能无畏寒冬,那么不利的环境对我又有什么影响呢?荠麦在寒冬生长茂盛的特性,是它所特有的;君子在世间所遇到的困难,也是他所可以克服的。一个君子是能处于不利的环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1原文

《幽兰操》孔子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世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2赏析

深谷幽兰,清芳自足,甘于淡漠,正是象征着一个人不管是做学问还是要成就事业,都要能够承受寂寞和忍受别人的不理解,用达观、平和的心境去面对风雨人生。然而,这并不只是某种孤芳自赏的清高,而是因为学习君子之道的过程本身就是快乐和充实的。

本词分为上中下三阙。

上阙,中心是兰香是王者之香。

译文:兰花的叶子,长长的,在风中摇曳,优雅而飘逸;兰香,在风中升腾,向四方飘扬。兰香所及之处,所有花香都黯淡无味,并成为兰香的一部分,众多的花香拱卫着兰香,兰花的芬芳,远而不淡,近而不浓,幽幽的从中心向八方输布。兰是香中之王,如果没有人认识到而不去采摘佩戴他,对兰花而言,又有什么妨害呢。

分析:孔子是思想之王,故后世有素王之说。孔子一生看似被权贵所弃,但在其思想深处,有一种“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自信与豁达,而这份自信,源于其坚信他所传承的是“祖宗珍视而为后世子孙所需要”的思想之香!

中阙,中心是兰只为王者而香。

译文: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东南西北,四方都走遍,我虽然像香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不过我也在积极地寻找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机会。周文王夜梦飞熊入帐,渭水之畔访遇太公望(姜子牙,因周文王有“兴周之业,先祖早寄希望于太公也”之说,故名太公望),从而奠定周朝800年基业,这是多么让人向往的啊。兰一旦被王者采摘佩戴,定会让其清雅的芬芳和其间蕴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

分析:孔子是主张要积极寻求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机会的,他曾对子贡说:“贾之哉,贾之哉,我待贾者也!”。故而,儒家有“入世”之说。在他看来,姜子牙“渭水之畔,直钩而钓,愿者上钩”,就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兰花虽隐幽谷中,但其香扬扬奕奕,也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孔子主张如遇“王者采而佩之”,就要无私心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才华“奕奕清芳”。

下阕,中心是兰历苦寒而成其香。

译文:雪霜铺天盖地,树冠上厚厚的一层,虽是冬天,但看起来万物都像更加茂盛了一样。严寒中,兰的花蕾,静静的孕育和等待,在忍耐中积累。兰之所以有王者之香,是因为在寒冬中孕育了花蕾,如果人们能明白这是君子应该遵守的道理和法则,那么, 那么后世子孙必定昌盛。

分析:冰雪覆盖,万物萧条,不过雪霜覆盖下的树木,以兰的精神来看,却是一种茂盛的征兆。冬天,在视觉上是萧条的,但在教育上,却是历练自我的机会。在兰看来,苦难对于积极面对的人将是崛起的根基。另,兰生活的地区,冬天一般气温0℃左右,虽“雪霜茂茂”但是,植物是不落叶的,白雪覆盖在植物的叶片和大地上。

备注

本词以孔子“兰为王者香”的思想为中心拟就,是孔子人生写照的缩影,同时也是孔子教育哲学人生哲学的凝结。兰,承载了孔子一生的精神寄托和对后世子孙的殷切希望与情感,是中国文化巨大的人文载体。

1 关于文言文中写兰的课文

课文中没有写兰的文言文

原文:

养兰说 (明)陶望龄

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澡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轩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夫其脆弱骄蹇□(“衔”中“金”换“玄”)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万历甲午五月廿五日。

译文:

会稽有很多兰花,而福建产出的最为贵重。培养它的方法,要湿润却又不能太湿,要稍微干燥却不能暴晒,要通风不能寒冷,就有如富家的千金**,姿态多却很难奉养。我曾经听说过这种花,说是其他的花都是喜欢在污秽的泥土中被灌溉生长,只有福建的兰花要用茶水,像草树的清香,不像兰花的气味,清洁没有茶的气味,大概是这样。

在园中养了两盆,按照方法灌溉,但叶子却越来越短,颜色越来越憔悴,快要枯死了。而其他人家的兰花却繁茂长了很多花。我向他询问缘故,将我听到的都告诉了他。他感叹说:“耽误了事的是你的方法。因为香甜而被人食用的,是百谷。因为美丽而取悦人的,是百花。这里所说的香甜和美丽,你知道是什么吗?化腐朽为神奇,万物都是一样。曾经有一个人捕到一只龟,说龟有灵性不吃东西。于是用盒子装起来,十几天后拿出来看,龟就要死了。由此看来,凡是所谓有动物不吃东西,有草木不喜泥土,都是胡说。你相信你所听到的,那么你的兰花枯萎,也是理所当然。”

我回去后,不高兴,还认为听到的没错,方法没有错。然后怀疑说:“万物一定有时间久了就改变它的本性,失去它原来的要求的,并且不被人知道的。离骚上说:‘兰芷变得不芳香了,荃蕙变成了茅草。”兰花以脆弱芳香而娇贵,我还是认为它难养,相信它改变了。哎!于是让童子去除了枯枝,用粪水浇灌,于是兰花茂盛了。写于历甲午五月廿五日。

2 关于兰的文言文,现代文,俗语,谚语,成语,传说故事

辣椒粉吹进鼻子眼——够戗;向日葵的孩子——没数

野地里栽树——不在行;玉米地里带绿豆——杂种

奶娃娃张口——光等吃;强盗打先锋——贼横

二流子学徒——混日子;墙上挂帘子——没门

饺子烂了边——露馅;闭着眼睛卖布——胡扯

杀牛取肠——不合算;教猴子上树——多余

大年初一见面——尽说好话;老太太上鸡窝——笨(奔)蛋。

再来几个(名言):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朱熹;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达尔文;

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罗曼·罗兰

你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无法占有的——歌德

交浅言深,君子所戒——苏轼

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萨迪

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拿破仑

(谚语):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人可以有德,而不可恃其德;可以有才,而不可恃其才;

人心换人心;

饶人是福,欺人是祸;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打鱼靠网,打狼靠棒;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宁可滑跤,不可失言;

贪多嚼不烂

3 《兰草》的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9题。

兰 草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

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

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

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

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

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

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

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

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

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

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

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íng)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①诅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日俱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_________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_______。3第③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④段里画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有两个层次。在下面题目中的横线里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层意。

答:①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②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7第④段未画横线部分有A、B、C三个分句,请你根据本段的内容,给C句的空缺处补写2——4个短句,与A、B两个分句构成排比。答: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请说说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咒)骂;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2、具有超强生命力(生命力极强、顽强拼搏,或其它相同意思的表达);想见(兰草);肃然起敬。 3、反衬或衬托(或对比)。

4、惊喜、敬佩。 5、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6、①描写或描绘、绘;②赞(美、颂等)。 7、本题难度较大,评分应从激励出发,不必苛求能否构成排比,只要所写的短句中又恰当的,一句给1分,给满2分为止。

若其中出现有创意的某个短句即可高给满分。(原句: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仅供参考。) 8、揭示(表现、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题等);含义。

4 关于文言文中写兰的课文

课文中没有写兰的文言文

原文:

养兰说 (明)陶望龄

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澡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轩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夫其脆弱骄蹇□(“衔”中“金”换“玄”)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万历甲午五月廿五日。

译文:

会稽有很多兰花,而福建产出的最为贵重。培养它的方法,要湿润却又不能太湿,要稍微干燥却不能暴晒,要通风不能寒冷,就有如富家的千金**,姿态多却很难奉养。我曾经听说过这种花,说是其他的花都是喜欢在污秽的泥土中被灌溉生长,只有福建的兰花要用茶水,像草树的清香,不像兰花的气味,清洁没有茶的气味,大概是这样。

在园中养了两盆,按照方法灌溉,但叶子却越来越短,颜色越来越憔悴,快要枯死了。而其他人家的兰花却繁茂长了很多花。我向他询问缘故,将我听到的都告诉了他。他感叹说:“耽误了事的是你的方法。因为香甜而被人食用的,是百谷。因为美丽而取悦人的,是百花。这里所说的香甜和美丽,你知道是什么吗?化腐朽为神奇,万物都是一样。曾经有一个人捕到一只龟,说龟有灵性不吃东西。于是用盒子装起来,十几天后拿出来看,龟就要死了。由此看来,凡是所谓有动物不吃东西,有草木不喜泥土,都是胡说。你相信你所听到的,那么你的兰花枯萎,也是理所当然。”

我回去后,不高兴,还认为听到的没错,方法没有错。然后怀疑说:“万物一定有时间久了就改变它的本性,失去它原来的要求的,并且不被人知道的。离骚上说:‘兰芷变得不芳香了,荃蕙变成了茅草。”兰花以脆弱芳香而娇贵,我还是认为它难养,相信它改变了。哎!于是让童子去除了枯枝,用粪水浇灌,于是兰花茂盛了。写于历甲午五月廿五日。

5 求描写兰的诗词或古文,要有赏析注释的

幽兰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韩 愈

释义 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没有人采摘兰花佩戴,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今日的变故,并非我的过错。我常年行走四方,看到隆冬严寒时,荠麦却正开始茂盛地生长,一派生机盎然,既然荠麦能无畏寒冬,那么不利的环境对我又有什么影响呢?一个君子是能处于不利的环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赏析

深谷幽兰,清芳自足,甘于淡漠,正是象征着一个人不管是做学问还是要成就事业,都要能够承受寂寞和忍受别人的不理解,用达观、平和的心境去面对风雨人生。然而,这并不只是某种孤芳自赏的清高,而是因为学习君子之道的过程本身就是快乐和充实的。

芳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6 野兰 阅读题及答案

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处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两处”,分别指的是

答:

“有不同的姿态和味道”是因为

答:

2野兰的不俗之处体现在哪?抄下来

答:

3“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的是:

4生活中有像野兰一样的人吗?

1一个是在大自然中,一个在狭小的空间里。处在不同的地方,姿态和味道自然也就不相同2“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3兰花的本性。4有

7 板桥题画·兰文言文翻译赏析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赏析

全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

8 访兰阅读答案

1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

2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昧”,你是如何理解的?答

3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关于“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既照应开头,又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B通过对话,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寓褒贬于对话之中,发人深思。

C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具体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此而惋惜。

D通过对话,揭示了父亲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答:选项是( )。

理由是:

6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___

1、纯朴。

2、这里的“味”既指气味,同时还指兰草的品格、气质。

3、父亲喜爱兰草并不是供人玩赏,供人玩赏的兰草就失去了真性,降低了品格,变得低俗。

4、描写兰草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

5、C。“我”惋惜是因为野兰生长在幽谷而不被众人所知,并不是因为认识到了它的特性。

6、“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明了“父亲”与“我”对兰草的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一“访”字,把兰草人格化,从而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

7、一个人只有保持纯真质朴的品格,不献媚,不低俗,才能为人们所敬重,才能有益于社会。

《孔子》主题曲《幽兰操》歌词注解

词作者:杏坛春熙法兰文化沙龙

曲作者:讴歌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①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②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③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④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孔子一生,所著经典有二,一为有字之书,是为儒家经典;二为无字之书,兰是为其要。今杏坛春熙试改韩愈之作,而重修《幽兰操》以表孔子所遗天书之理。

注释

①猗猗:长且美好的样子,形容兰的叶姿优雅绰约。扬扬:高举,往上升腾。

②拱之:孔子有“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之语,拱是环绕之义。此处比喻兰香为众香之王,所有的花香都拱而奉之。

③文王梦熊:周文王梦见飞熊扑入帐中,遂在渭水边上访得姜子牙,此典故在儒家文化中,一直是“王者求贤,贤遇明主”的理想典范。泱泱:宏大,水深而广的样子。

④奕奕:光明,若日月之丽天也。

序释

兰,在中国文化中,是“入我门中,能谏我心之草”是先祖留给后人的无字天书。

孔子酷爱兰花,有“兰为王者香”之语。此言含义一是兰香为香中之王,一株好的兰花开放的时候,整个山谷闻不到别的花香,这是兰香香芬丰富的生物学特性。二是,兰只为王者而香。兰隐于幽深的山谷中,不开花时,与群草无异,只有王者,才能认识兰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从而去深山中寻访。

兰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还有“春化”,就是兰要经历一个长期的低温期(0℃-10℃)才能顺利开花,保证花品和香品。野生的兰花,秋天孕育花蕾,经历整个冬天的休眠,第二年春天才开花,春分前后花期结束。

总释

本词分为上中下三阙。

上阙,中心是兰香是王者之香。

译文:兰花的叶子,长长的,在风中摇曳,优雅而飘逸;兰香,在风中升腾,向四方飘扬。兰香所及之处,所有花香都黯淡无味,并成为兰香的一部分,众多的花香拱卫着兰香,兰花的芬芳,远而不淡,近而不浓,幽幽的从中心向八方输布。兰是香中之王,如果没有人认识到而不去采摘佩戴他,对兰花而言,又有什么妨害呢。

分析:孔子是思想之王,故后世有素王之说。孔子一生看似被权贵所弃,但在其思想深处,有一种“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自信与豁达,而这份自信,源于其坚信他所传承的是“祖宗珍视而为后世子孙所需要”的思想之香!

中阙,中心是兰只为王者而香。

译文: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东南西北,四方都走遍,我虽然像香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不过我也在积极地寻找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机会。周文王夜梦飞熊入帐,渭水之畔访遇太公望(姜子牙,因周文王有“兴周之业,先祖早寄希望于太公也”之说,故名太公望),从而奠定周朝800年基业,这是多么让人向往的啊。兰一旦被王者采摘佩戴,定会让其清雅的芬芳和其间蕴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

分析:孔子是主张要积极寻求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机会的,他曾对子贡说:“贾之哉,贾之哉,我待贾者也!”。故而,儒家有“入世”之说。在他看来,姜子牙“渭水之畔,直钩而钓,愿者上钩”,就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兰花虽隐幽谷中,但其香扬扬奕奕,也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孔子主张如遇“王者采而佩之”,就要无私心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才华“奕奕清芳”。

下阕,中心是兰历苦寒而成其香。

译文:雪霜铺天盖地,树冠上厚厚的一层,虽是冬天,但看起来万物都像更加茂盛了一样。严寒中,兰的花蕾,静静的孕育和等待,在忍耐中积累。兰之所以有王者之香,是因为在寒冬中孕育了花蕾,如果人们能明白这是君子应该遵守的道理和法则,那么, 那么后世子孙必定昌盛。

分析:冰雪覆盖,万物萧条,不过雪霜覆盖下的树木,以兰的精神来看,却是一种茂盛的征兆。冬天,在视觉上是萧条的,但在教育上,却是历练自我的机会。在兰看来,苦难对于积极面对的人将是崛起的根基。另,兰生活的地区,冬天一般气温0℃左右,虽“雪霜茂茂”但是,植物是不落叶的,白雪覆盖在植物的叶片和大地上。

备注

本词以孔子“兰为王者香”的思想为中心拟就,是孔子人生写照的缩影,同时也是孔子教育哲学人生哲学的凝结。兰,承载了孔子一生的精神寄托和对后世子孙的殷切希望与情感,是中国文化巨大的人文载体。

赵季平

赵季平,1945年8月出生于甘肃平凉,中国作曲家,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

1970年,分配至陕西戏曲研究院工作。1978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1979年,创作管弦乐作品《陕南素描》。1984年,为陈凯歌执导的首部**《黄土地》作曲,由此开始影视音乐创作。1987年,为《红高粱》创作的**音乐获得第8届中国**金鸡奖最佳音乐奖。1991年,任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1995年,作为亚洲代表参加第二届国际**音乐节;同年,在刘镇伟执导的《大话西游》系列**中担任配乐。1996年,凭借古装剧《水浒传》的配乐获得第1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音乐奖。2000年,由他创作的交响乐作品《太阳鸟》《霸王别姬》在柏林森林音乐会中演出;同年,由其创作的影视配乐《嫂娘》获得第1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2001年,为郭宝昌执导的家族剧《大宅门》配乐。

2004年,当选陕西文联主席。2008年,就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2009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主席。2010年2月,被评选为陕西最具文化影响力人物。2013年12月21日,获得第九届中国金唱片奖。2015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2017年,由他创作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在国家大剧院首演。2019年,由其创作的《风雅颂之交响》在陕西首演。

中文名:赵季平

国籍:中国

出生地:甘肃平凉

出生日期:1945年8月

职业:作曲家

毕业院校:西安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第一交响乐》《第一小提琴协奏曲》《霸王别姬》《太阳鸟》《大漠孤烟直》

主要成就:第8届中国**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第12届法国南特三大洲**节最佳音乐奖

第1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音乐奖

第2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突出贡献奖

第九届中国金唱片奖

祖籍:河北束鹿

人物经历

1961年,赵季平进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求学。1964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学习演奏二胡、打击乐;同年,创作第一首歌曲《越南人民打得好》。在大二期间,跟随郭石夫、屠冶九、饶余燕等老师学习作曲。

1970年,自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后,分配至陕西戏曲研究院工作,在此期间赵季平深入关中、陕南和陕北,钻研了秦腔、碗碗腔、铜川梆子以及外省剧种、乐器,通过学习民间艺术,为音乐创作打下基础。

1978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1979年,创作管弦乐作品《陕南素描》。1980年,开始涉足民族管弦乐领域,创作琵琶协奏曲《祝福》,以及管弦乐作品《秦川抒怀》,并与鲁日融共同创作了《长安社火》。1981年,创作管子与乐队协奏曲《丝绸之路幻想组曲》。

1984年,为陈凯歌执导的首部**《黄土地》配乐,由此正式进入影视音乐创作领域。1986年,在陈凯歌执导的剧情片《大阅兵》中担任配乐工作。1987年,为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红高粱》配乐,并荣获第8届中国**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1989年,在惊悚片《野狼谷》、剧情片《烟雨情》、纪录片《秦始皇》、农村题材电视剧《好男好女》中担任音乐创作。1990年,为张艺谋执导的剧情片《菊豆》配乐;同年,为剧情片《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创作的音乐获得第12届法国南特三大洲**节最佳音乐奖;同年,为抗战片《黑山路》、喜剧片《现世活宝》进行音乐创作。

1991年,任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音乐学会会长和陕西省第八届人大代表、党的十五大代表、陕西省第十届政协委员等职务;同年,在张艺谋执导的剧情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担任配乐。

1992年,为孙周导演的剧情片《心香》配乐,并荣获小百花奖最佳音乐奖;同年,为张艺谋执导的农村题材剧情片《秋菊打官司》、陈凯歌执导的剧情片《霸王别姬》配乐。

1993年,在张艺谋执导的剧情片《活着》中担任配乐;同年,创作民族管弦乐作品《黄土地》组曲。1994年,为剧情片《炮打双灯》、抗战片《步入辉煌》、剧情片《黄沙·青草·红太阳》,以及赖水清执导的古装电视剧《倚天屠龙记》进行配乐。

1995年,作为亚洲代表参加了在瑞士举行的第二届国际**音乐节,并拍摄专题纪录片《音乐家——赵季平》;同年,为刘镇伟执导的系列**《大话西游》配乐。

1996年2月,为古装电视剧《水浒传》创作的配乐获得第1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音乐奖,其中《好汉歌》获得最佳歌曲奖;同年10月12日,为传记片《孔繁森》创作的音乐获得第16届中国**金鸡奖最佳作曲奖;同年12月,凭借在剧情片《风月》中的配乐,入围第33届台湾**金马奖最佳**音乐。

1998年,赵季平的音乐作品被美国华纳·特德克古典唱片公司签约录制;同年,在陈凯歌执导的古装剧情片《荆轲刺秦王》中担任配乐工作。1999年,创作交响乐作品《第一交响乐》《霸王别姬》《太阳鸟》,以及民族管弦乐作品《庆典序曲》;同年,为剧情片《过年回家》配乐。

2000年,为舞剧《大漠孤烟直》创作音乐,并在台北首演;同年6月,创作的交响乐作品《太阳鸟》《霸王别姬》由柏林爱乐乐团在其一年一度的森林音乐会中演出;同年7月,由其创作的室内乐作品《关山月——丝绸之路印象》被大提琴家马友友选中,并在美国首演;同年10月,凭借在农村情感剧《嫂娘》中创作的音乐获得第1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

2001年,为郭宝昌执导的家族剧《大宅门》谱曲,并在周晓文执导的历史剧《吕不韦传奇》中担任配乐工作;同年,由其创作的《第一交响乐》获得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作品铜奖。

2002年,应春晚导演之邀,赵季平为春晚写了第一首歌《连队过大年》;同年,在古装剧《天下粮仓》《钱王》《曹操与蔡文姬》《赵氏孤儿》《天龙八部》中担任作曲;同年,创作民族管弦乐作品《觅》《悼歌》,并根据电视剧《大宅门》的音乐主题改编成民族管弦乐作品《卢沟晓月——大宅门写意》。

2003年3月,应邀在香港举办《乐坛神笔——赵季平专场音乐会》,曲目由香港中乐团及其音乐总监阎惠昌演奏。2004年,当选陕西文联主席;同年,创作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二胡协奏曲《心香》、音乐诗剧《梦回大唐》,以及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作的《第二交响乐:和平颂》。

2005年,为胡玫执导的商战剧《乔家大院》谱曲,并负责了古装剧《汗血宝马》《锦衣卫》,以及抗战剧《迎春花》的配乐工作;同年,创作交响京剧《杨门女将》。2006年1月,为歌手王宏伟创作了歌曲《年夜饭》,该曲在同年央视春节晚会上首次演唱;同年,创作大提琴与乐队协奏曲《庄周梦》。

2007年,为历史剧《大秦帝国之裂变》《大明王朝1566》,以及抗战剧《狼毒花》配乐。2008年4月,创作了以纪念志愿者熊宁为主题的歌曲《爱的怀念》;同年9月,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同年,为陈凯歌执导的传记片《梅兰芳》配乐。2009年6月,由赵季平创作的歌曲《我的陕北》获得陕西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同年9月,获得第2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突出贡献奖;同年12月18日,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主席,成为陕西走出去的第一位中国音协主席。

2010年,为胡玫执导的古装片《孔子》配乐,并创作了主题曲《幽兰操》,该曲由歌手王菲演唱;同年2月,被评选为陕西最具文化影响力人物;同年4月,接到南方旱灾作曲的邀请,创作了歌曲《挂牵》,该曲由歌手王宏伟带去贵州旱灾地区,为灾区的人民鼓劲加油;同年7月27日,经投票选举,连任陕西省文联主席;同年10月15日,在西安音乐厅举办“和平颂赵季平作品音乐会”,该音乐会为首届中国·西北音乐节开幕演出。

2011年4月,为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创作主题歌《《祓禊谣》;5月15日,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办“赵季平中国民族管弦乐影视作品音乐会”;同年11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春华秋实:赵季平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

2012年3月31日,在台北中山堂举办“赵季平电视**金曲音乐会”;同年11月24日,由赵季平、赵麟父子联袂制作的《大秦帝国》交响音乐会在北京世纪剧院上演;同年,为剧情片《白鹿原》《一九四二》创作音乐。

2013年12月21日,获得第九届中国金唱片奖。2014年12月7日,出席北京国际**音乐节,并作为首届**节的“年度人物”举行了大师讲堂;同日,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赵季平名誉教授的聘任仪式。

2015年6月,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2016年3月1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大舞台》节目播出“赵季平作品专场音乐会”。

2017年10月,由赵季平音乐会基金会主导发起,西安音乐学院艺术管理实践处等协助开展的帮扶西安市_邑区音乐教育活动正式启动;同年10月15日,由其创作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该作由小提琴家宁峰、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联袂演出。

2019年7月27日,人民音乐出版社在西安发布首张“人民音乐金唱片”——《江山无限——赵季平影视金曲(之一)》,该专辑也是赵季平的首张个人影视剧主题歌曲专辑;同年10月12日,赵季平创作的《风雅颂之交响》,由陕西省广播民族乐团、西安音乐学院联袂在陕西首演。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赵季平的父亲赵望云,为长安画派的奠基人,被认为是与齐白石、徐悲鸿、石鲁等齐名的国画家。赵望云酷爱戏曲艺术,爱好秦腔、豫剧、京剧,拉得一手京胡。赵季平自幼随父亲画画、听戏;并在父亲的教导下,立志创作出接地气、反映人民心声的音乐作品。

恋爱婚姻

1971年,赵季平与高中时期的同学孙玲结婚。1973年,儿子赵麟出生,此后成长为一名作曲家。2002年,妻子孙玲因病去世。

2003年10月,在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艺术指导张坚的介绍下,赵季平与成都新都川剧团女演员、全国青联委员张宁佳结识,此后,两人相爱。2006年,赵季平与张宁佳结婚。

主要作品

音乐作品

影视音乐作品

以上影视音乐作品来源

器乐作品

以上器乐作品来源

声乐作品

舞剧配乐与合唱作品

以上声乐作品、舞剧配乐来源

创作特征

总体特征

赵季平音乐创作所涉题材广泛,包括**音乐、合唱、舞剧、歌剧、交响乐、民族管弦乐等。但在不同体裁、不同个性的作品中,都保持了或轻或重、或浓或淡的中国韵致,依此体现其个人的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亲缘关系和当代中国作曲家特定的文化身份。与一些常见的手法不同,他在作品中很少直接“引用”、“挪用”,而多是通过其个人长时间感悟某一地域、某一乐种、某一传统作品的音调、音色、音品、音容,将之酝酿成其个人的创作语汇,并加以点化、渲染、强调、扩展,由此创作出其音乐作品。

各体裁特征

影视音乐

赵季平的影视音乐创作中,将植根于中国传统民歌、歌舞、戏曲、曲艺和民族器乐里的音乐元素提炼出来,并将其转化为具有自身特征的音乐语汇。如电视剧《乔家大院》主题音乐《远情》的创作中,赵季平从山西民歌《杨柳青》的旋律中提取骨干音构成音乐动机;再如《红高粱》里的唢呐、《霸王别姬》中的京胡、《菊豆》中的埙等民间器乐的运用等,其中有承袭,也有创新。同时,他的影视音乐创作也表现出对西方作曲技法的应用。如**《1942》逃荒场景中运用交响乐队配乐;《霸王别姬》中女高音、埙、打击乐与钢琴的组合;《炮打双灯》中交响乐队与大笛的组合;《梅兰芳》的配乐将京剧元素与西方古典音乐手法的结合等,都是典型案例。

民族管弦乐

赵季平在民族管弦乐的创作中,注重将传统作曲技法与当代创作思维结合,使乐器的音色特点得到体现、发挥,也使整部作品体现出民族音乐的基本内容。在借鉴西方创作技法的过程中,赵季平了解并掌握了传统乐器的演奏技术,将民族乐队的编制、乐器的音域、声音特色等进行分析,认识到乐器的发展历程、音色转换;并克服不同民族乐器的差异性,将和声织体与多声部思维进行结合,从而实现有效创作。如在民族管弦乐作品《古槐寻根》中,就采用了柱式和弦进行高潮部分的演奏,并在配器上使用了梆笛、曲笛、高音唢呐、以及中阮、高胡、二胡等乐器分别演奏不同声部,来达到既定的音响效果。在管弦乐作品《和平颂》中,他也采用了大量和声织体,通过对不同乐器演奏能力、乐器音色以及音量等综合性分析,使西方作曲技法得到发挥,体现出中西音乐文化相结合的特征。

声乐

赵季平的声乐作品呈现出一定的戏曲化、地方化特征、时代化特征。首先,他的声乐作品对戏曲音乐进行了广泛借鉴,如《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便借鉴了秦腔,整首作品都按照秦腔的花脸唱法写成。其次,赵季平热衷关注地方音乐,他的许多声乐作品均对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了借鉴,如素材取自陕北民歌、模仿信天游形式的《女儿歌》,从郓城民歌《呀儿哟》和单县民歌《王大娘补缸》中提取音乐动机的《好汉歌》等。再次,赵季平的声乐创作注重与时代的主题相契合,如为纪念西部大开发而作的《西部扬帆》,以及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作的《大江南》等。

舞剧配乐

赵季平的舞剧配乐,既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也注重与个人的情感表达相融合。比如他创作的舞剧配乐《大漠孤烟直》,其曲名源自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歌原本是描述边关男儿为国献身的精神,而赵季平通过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把控,不但表现出保卫国家的主题,还将对亡妻孙玲的思念以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融入到作品中,使之具有源于个体的真情实感。

合唱

赵季平的合唱作品,注重用民族素材来表现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并在努力探索民族风格与现代审美的统一。例如在他创作的无伴奏合唱作品《陕北风情——情歌》中,其音乐浓缩了陕北音乐风格的特征,同时将音乐与文学性内容相结合,使技术服务于内容,让民族民间音乐在作品中得到发展的空间。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历经岁月积累,民间音乐早已流淌在赵季平的血脉里,传统艺术早就沉淀在赵季平的创作细胞中,他的大脑就是一座民间音乐的储存库。只要面对乐谱,那些曲调、那些情愫、那些历经千百年而不衰的唱腔,都会瞬息间自然而然地在心底涌动,凝聚于笔端,既可以信手拈来,也可以融会贯通。(人民网评)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音乐的历史,不能不谈赵季平。他代表了这一阶段的**音乐,他是这一时期的里程碑和巨匠。(导演张艺谋评)

先生弃丹青而就管弦,大约受到故地遗风之影响,因为燕、赵古来多“慷慨悲歌之士”。又因丹青世家出,故先生的音乐声、象并存,时、空同在,耳闻如同目睹,犹如面壁观图。先生所经营者,乃是一个世界。世界既大,世界亦小,故不能说。有时世界为真,有时世界为幻,故不可说。这世界既是心灵的交通,故不必说。所剩唯有一句——请君为我倾耳听!(导演陈凯歌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748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