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情绪情感在产品设计和产品定位上

如何运用情绪情感在产品设计和产品定位上,第1张

  我们一直说用户体验,做产品没有一刻离的了这个概念。它是很基础的东西,但是现在,这个词被放大了,我们都在讲都想要用,可是这个理念仍旧关注力不足,所以今天来还是要讲点东西。做名词解释说明,太枯燥,所以我尝试换个角度来分享些内容。用户体验是一种情感设计,就像**、小说、戏剧和音乐一样,好的设计给人愉悦的情绪,糟糕的则有各种糟糕。生活中的例子,各种情绪1 身份证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用户在使用时需要复印的需求,个人信息和有效期在两面,复印时让人无奈 2 上次分享会,我们改进了签到流程,让与会者可以更方便签到,顺利无碍。 3 腾讯邮箱&lduo;收信&rduo;的设计,当你频繁的点击这个按钮但是又没有新信件的时候,它会提示你看看是不是邮件被过滤了。这个微小的设计充分理解用户在这个行为中的焦虑,并缓解了它。 4 无印良品的CD播放器给我们一种新的体验,它像一只换气扇一样挂在墙上,部件结构简约,只要把CD放进去,拉一下那根做开关的绳子,乐曲声就向风一样被缓缓吹出来。 好的产品设计,好的用户体验,给我们正向的情绪,糟糕的体验给我们负面的情绪——用着用着就想骂娘。产品的存在,先决条件是有用。有用->能用易用好用想用。以上四个例子,分别处于能用,易用,好用和想用——也就是品牌四个不同阶段。 &lduo;用户体验&rduo;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主观感受,我们要做的是&lduo;用户体验设计&rduo;,就是用理性的方法和技巧,去做一个设计,用户通过和产品的交互,感性接受它。所以,其实我们需要的是,给用户好的,优秀的,让用户满意的体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lduo;以用户为中心设计&rduo;。这是我们谈论&lduo;用户体验&rduo;的最终目的。误解1 UE设计不仅仅是UI设计UI设计只是用户体验设计中视觉呈现的部分,所谓相由心生,一个产品的界面,只是产品内容、结构和流程和的外在表现。用户体验不仅仅是一个漂亮的界面,或者纠结于按钮和标题的摆放位置,就像前面说的&lduo;签到&rduo;的例子,我并没有把签到用的表格设计的色彩鲜艳,流程的改善是这个体验设计的重点。我们设计的是完整的交互流程:用户提交指令——系统指令执行——反馈给用户的过程。在整个交互过程中,所有能让用户愉悦的事情,都属于用户体验设计的范畴。UI、交互的响应速度、流程的便捷、文字内容给用户传递的品牌形象,都与此有关。2 UE设计不决定产品方向产品设计大于UE设计,产品设计保证做正确的事,用户体验保证正确地做事。用户体验不是万能的,它不能创造需求。产品设计要经历需求、产品概念定位、产品设计、测试、运营等多个环节。产品需求决定它有用,产品设计保证它能用,测试使它易用,用户体验设计确保它好用。一个人,也许没有特别的才华和天赋,但是言谈举止优雅,也可以给人留下好印象,这就是用户体验的价值——好用的产品,可以塑造产品的品牌形象。原则我们已经知道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这里着重说第二点。70年代的一项著名研究证明,对人的幸福有巨大促进作用。哈佛大学心理系永久女教授艾伦•兰格(Ellen Langer)和春藤大学女校长朱迪斯•罗丹(Judith Rodin)。对一家养老院里的91位老人分为两组,一是组,他们可以决定如何布置间、业余时间做什么、在哪里休息,还可以决定是否养花草、养什么花草、怎么养。另一组是照顾组,老人的一切都被护士照顾得好好的,他们没有这些选择,护士为他们布置间、决定他们做什么、并为他们养花草。另外,养老院一周放两次**,组的人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去看**,照顾组的人则被通知何时去看**。这些老人住在同一家养老院,因此他们的其他条件诸如营养、、护士水平都是一样的。然而,就是这么一点自的区别,却使他们的健康和幸福程度在三个星期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这件事情的结论是,当一个人有更多时,他就会变得更幸福、更健康。来源这个结论有很多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仅用来说明一个观点:无论用户的年龄、收入和教育背景,越感觉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感越强的人,他的他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更强。高效的响应、即时的反馈给用户高度掌控感,在流程中避免死胡同,并让用户随时可以回退到安全区域,则提供更高的感。谁应当负责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设计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个职位。理想状态下,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理解用户体验设计的思想,以用户体为中心进行设计。用户体验专业人员因为接受过专业训练和积累,在思维、表达、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有独特的优势,但如果因此将体验的思考和责任全部交付给一个部门或者一个职位,将失去体验设计的本意。至少,涉及产品设计的所有职能,都应当将用户体验设计作为自己的职业本能,包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前端、测试人员和产品运营人员。用户体验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心中有用户,人人都是专家。文章来源:gotiteablogbus

以往的经验认为,决策是理性思维的过程,感性参与的的成分很小,诺曼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感性思维对于决策的重要性。

或许就是一些不起眼的体验细节,影响了使用的情绪,从而影响我们了我们对整个产品的认知。

我收藏了一些茶壶。其中有一个茶壶完全不可以用,因为茶壶嘴和茶壶柄在同一边。它是由法国艺术家雅克·卡洛曼创造的,卡洛曼称它为咖啡壶:一个“专为受虐狂设计的咖啡壶”。我的这个茶壶是原物的一个复制品,它的一张照片在我写的(设计心理学)(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那本书(编者注:指的是英文原版书)的封面上。

我收藏的第二个茶壶被称为“Nanna茶壶”,它独特的圆墩墩的外形,出人意料地大受欢迎。第三个茶壶有点复杂,却很实用,它还可以“倾斜”,是由德国Ronnefeldt公司制造的。

卡洛里的茶壶故意设计得没法用。Nanna茶壶尽管看起来有点笨拙,但实际上却很好用。它是由著名的建筑师和产品设计师Michael Graves设计的。那个倾斜的茶壶是我在芝加哥的四季旅馆(Four Seasons Hotel)喝午茶时发现的,它是根据泡茶的几个阶段设计的。用它泡茶时,我先把茶叶放在里面的搁板上(在壶的内部,从外面衡不到),并把茶壶平躺放置,茶叶浸入水中。在茶将要泡好时我把茶壶倾斜起来,使它与菜面成一定的角度,部分茶叶离开水。在茶完全泡好后我把茶壶竖起来,茶叶不再和茶水接触。

这些茶壶中哪一个是我经常用的呢,答案是,一个也不常用。

我每天早晨都喝茶。早展,效率是第一的。因此,醒来后我走进厨房,按下日式热水器的按钮烧水,用勺子取出切好的茶叶放进小的金属泡茶球里。然后,我把金属球放在茶杯里,倒入热水,泡上几分钟后我的茶便可以喝了。这样既快速高效,还容易清洗。

为什么我会对收藏的茶壶如此着迷呢为什么我会把它们陈列在厨房的窗台尽管我不用它们,也把它们摆在那里,让自己看得见。

我珍视我的茶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可以泡茶,而且还因为它们本身是雌塑艺术品。我喜欢站在窗前审视它们所具有的不同形状。欣赏光在它们各种曲面上不停跳跃。当我招待客人或闲暇时,我会因Nanna茶壶更的魅力而用它泡茶,或者因倾斜茶壶的灵巧而用它泡茶。对我来说,设计是,要的,但是我选取哪种设计则由场合、情境,尤其是我的心情决定的。这些茶壶不只是本来用,作为艺术品,它们还使我的每一天变得轻松。不过,也许更重要的是,每一个茶壶都表达了自己的意义:每个茶壶都有自己的故事。第一个反映了我的过去,我对无法使用的物品的讨伐;第二个反映了我的未来,我对美的不懈追求;而第三个则反映了美观和功能的那种完美的结合。

茶壶的故事说明了产品设计的几个组成部分:可用性《或缺少可用性》、美学和实用性。在创造一个产品时,设计者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材料的选择、加工的方法程度等。产品的营销方式、制作的成本和实用性,以及理解和使用产品的难易。但是,多数人没有认识到,在产品的设计和使用中还有很浓重的情感成分。在这本书中,我认为,设计里包含的情感成分可能比实用成分对产品的成功更重要。

茶壶的故事也说明了设计的三个不同层面: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本能设计关注外形,这是Nanna茶壶胜过其他的地方—我非常喜欢它的外形,特别是当它盛着玻拍色的茶水,下面用蜡烛火焰把它照亮时。行为涉及与使用的乐趣和效率有关,在这方面,倾斜的茶壶和我的小金属球都是赢家。最后,反思设计考虑产品的合理化和理智化。我能讲一个有关它的故事吗它能迎合我的形象和品味吗我很喜欢一边向人们展示倾斜的茶壶如何工作,一边向人们解释壶身的位置代表着哪个沏茶阶段。当然,“专为受虐狂设计茶壶”完全是反思设计,它不是特别漂亮,而且根本没有用,不过,它却讲了一个极好的故事。

超乎物品设计之上的,还有一项个人要素,这是任何一个设计者和制作者都无法提供的。生活中的物品对我们来说绝不只是物质上的占有。我们以它们为骄傲,不一定是因为我们在炫耀自己的财富或地位,而是因为它们赎予我们生活的意义。一个人最喜欢的物品可以是不贵的小装饰品、磨损的家具,或者照片和书,而且常常是破了的、脏了的或者褪了色的。喜爱的物品是一种象征,它建立了一种积极的精神框架,可以唤起一段快乐的记忆,或者是代表一个人的自我。而且这一物品常含有一个故事、一段记忆,或者把我们个人与特定物品、特定事件联系起来的某些东西。

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这三个不同维度,在任何设计中都是相互交织的。对于任何一种设计,其中一个维度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不过,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这三个维度如何与情绪和认知相互作用的。

人们一般倾向于认为认知和情绪是对立的,把情绪说成是激动的、兽性的和不理智的;而把认知说成是冷静的、人性的和有逻辑的。这一对立来自历史悠久的以理性逻辑推理为荣的理性传统。它认为在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里,情绪是不合时宜的,它们是人类动物起源的遗留物。我们人类必须学会凌驾于它们之上。至少那样做被认为是明智的。无稽之谈!情绪是认知不可分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所想的每件事都影响着情绪,不过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影响是潜意识的;反过来,我们的情绪也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也会一直指引着我们做出恰当的行为,引导着我们趋利避害。

一些物品会激起强烈、积极的情绪,诸如热爱、依恋和快乐。在评论BMW的Mini Cooper汽车‘如图05所示)时,《纽约时报)评述说:“无论什么人想起Mini Cooper的动态特征,从非常好的到不重要的,可以公正地说,在近来的记忆中、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新汽车能引发比这辆车更多的微笑。”观看和驾驶这辆车是这样的有趣,以至于评论者建议你忽略它的缺点。

几年前,我和设计师Michael Graves一起参加一个录音节目。我批评Graves设计的一个作品—"Rooster”茶壶,因为尽管它看上去很好看,却很难用—倒水时会有被烫伤的危险。就在这时,一位拥有“Rooster“茶壶的节目听众打电话说,“我喜爱我的茶壶,“他反驳说,“当我早展醒来走进厨房泡茶时,它常使我徽笑。’他的意思好像是:“有点难用又怎么样呢只要小心点就可以了。它很可爱,它让我徽笑,这是早晨的第一件事,而早晨的第一件事是最重要的。

当今社会技术进步的一个副作用是:僧恨与我们打交道的物品,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请想一想人们在使用电脑时所感到的愤怒和挫折。伦敦的一家报纸在一篇名为《对电脑发火》(Computer rage)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刚开始只是轻徽的烦恼,然后是怒发冲冠和手脚出汗,不久你用力做敲打你的电脑并对着屏幕大叫,最后,可能以你揍了你的邻座而结束。

在20世纪80年代,我在写作《设计心理学》时没有考虑到情感。我指出实用性和可用性,功能和外形,所有这一切都是以一种逻辑的不带感情的方式运作的—尽管设计不好的物品会令我发火。但是,现在我改变了。为什么呢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大脑及对认知与情绪如何相互作用有了新的科学见解。我们科学家现在认识到,情绪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多么的重要,多么的有价值。当然,实用性和可用性也是重要的,不过如果没有乐趣和快乐,兴奋和喜悦,焦虑和生气,害怕和愤怒,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是不完整的。

和情感一起的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美感、漂亮和美丽。我在写《设计心理学》时并不是有意贬低美感或情感,我只是想让设计界把可用性的地位提升到它应有的位置,即与美学和功能齐平的位置。我觉得美学的主题在其他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因此我忽略了它。结果,设计者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批评:“如果我们遵循诺曼的指示,我们的设计会是能用的——但它们也会是难看的。

实用却难看!这是一个相当刺耳的判断。唉!不过,这一评论却是正确的,因为实用性强的设计不一定好用。这正如我在三个茶壶的故事所揭示的那样,吸引人的设计不一定是效率最高的设计。不过,这些性质非得相互矛盾吗美和智慧,乐趣和实用可以并存吗

所有这些问题都驱使着我开始行动。我的兴趣被科学的我和生活的我之间的差异激起。在科学中,我忽视审美和情感,把注意力集中在认知上。的确,我是认知领域的早期工作者之一,这些领域今天被称为可用性设计和认知科学。可用性设计这一领域就扎根于认知科学。认知科学是由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以及以系统严密和逻辑思考著称的分析学组成的交叉学科。

然而,在我的个人生活中,我参观美术馆,聆听或演奏音乐,并且以我居住的住宅是经过设计师设计的为骄傲。尽管在我的生活中这两个方面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它们并不相互矛盾。不过,在我早期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历了一场不可思议的挑战,这一挑战源于一个不太可能的事件,即电脑彩色显示屏的应用。

在个人电脑的早期,根本就没听说过彩色显示器,多数显示器屏幕都是黑白的。当然,苹果II电脑是最早的可以显示彩色的计算机,但只限于游戏中。在苹果II电脑上做的任何重要工作都是黑白的,通常是黑色背景白色文字。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当彩色屏幕首次被引入个人电脑时,我很难理解它的吸引力。那时候,主要是用颇色来强调文字或者给屏幕添加不必要的装饰。从认知的观点来看,彩色没有超过黑白影像所提供的价值,不过,商店却宁愿多花钱来购买彩色显示器,尽管没有什么科学理由。显然,彩色满足了人们的某些要求,但是这些需求我们还无法测量。

我还曾借了一个彩色显示器来看看为什么人们对它趋之若鹜。很快,我确信我开始的判断是正确的,彩色并没有为日常工作增加任何可见的价值。不过,我却无法放弃彩色显示器。我的理智告诉我彩色是不重要的,但是我的情感却在告诉我彩色是重要的。

在**、电视和报纸领域,也同样可见这一现象。一开始,所有的**都是黑白的,电视也是黑白的。制片厂和电视制作商都反对引入彩色,理由是这样会增加巨大的成本,而带来的收益却微乎其微。毕竟,**和电视就是在讲故事,彩色能带来什么不同呢但是,你会回到黑白电视或黑白**的时代吗今天,**或电视被拍成黑白的也只是为了艺术和审美的原因,即避免丰富的色彩会产生强烈的情感陈诉。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完全移植到到报纸和图书领域。虽然所有人都同意彩色刊物往往更受欢迎,但是它带来的收益是否足以收回它产生的额外成本,则仍然处于激烈的讨论中。尽管色彩已悄然出现在报纸页面,但上面的大多数照片和广告仍是黑白印刷的。图书也是如此:本书中引用的照片就全是黑白的,尽管原始照片是彩色的。很多图书中,唯一出现色彩的地方是封面,大概是为了诱使你去购买,但一旦你把它买走后,封面上的那些色彩就再也拍不上用场了。

让我们来看一个筒单的例子。请想像一个长10M宽1M的又长又窄的厚木板,把它放在地面上,你可以在上面走吗当然,你可以蹦篇跳跳甚至闭着眼睛走。现在把木板架到离地面3M高,你可以在上面走吗是的,尽管你会更加小心。

如果木板离地面100M会怎么样呢我们大多数人都不致走近它,即使这时在木板上走和保持平衡并不比木板在地面上时困难。一个简单的任务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困难了呢你头脑的反思部分能够认识到在一定高度的木板上走和在地面上的木板上走一样容易,但是自发的本能却支配着你的行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本能会获胜——恐惧感占据了支配地位。你还可能对你的害怕做合理化的解释,木板有可能会折断,或者有可能会被风吹下来。不过,所有这些有意识的合理化解释都发生在事实之后,发生在情感系统释放了化学物质之后。情感系统的运行与有意识思维是独立运作的。

最后,情绪和情感对于日常的决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AntonioDamasio曾对脑损伤的病人进行过研究,他们除了情感系统受损之外,其他一切正常。研究结果显示,他们虽然表面上正常,但无法在生活中作出决策或有效行使职责。尽管他们可以准确地描述他们本来应该如何反应,但是却无法决定住在哪里、要吃什么,以及使用和购买什么产品。这一发现与惯常的观点相矛盾。通常人们认为决策是理智的逻辑思维的结果。但是,现代研究表明、情感系统通过帮助你在好和坏之间迅速做出选择,来减少需要考虑的要素,从而对你的决策制定提供直要帮助。

正如达马西奥Damasio所研究的病人那样,情绪缺失的人们常常无法在两个事物之间作出选择,特别是当两种事物看起来价值相当时。你想在周一还是周二约会你想吃米饭还是烤马铃薯这些恨简单的选择吧是的,也许是太简单了,以至于根本不需要理智的方法来进行决策,这时正是情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大多数人当作完一个决定后被问为什么时,经常会说不出原因,可能回答说:“我只是想这样做。决定必须要让人“感觉良好”,否则这个决定就要被否掉,这种感觉就是情绪的表现方式。

情感系统与行为紧密相连,它能让我们的身体做好准备,以对特定情景做出恰当的反应。这是你在焦虑时感到紧张不安的原因所在。在肠胃中“令人作呕’的感觉和“打结”的感觉并不是假想的——这是情绪控制你的肌肉系统,甚至你的消化系统的真实表现。因此,合意的味道和气味使你分泌唾液进行摄取和吸收,讨厌的味道和气味使你肌肉紧张,从而为后面的反应做好准备。而腐烂的味道则会使你撅起嘴吐出食物,还使你的胃部和肌肉收缩。所有这些反应都是情绪体验的一部分。我们确实会感觉到舒服或不适,放松或紧张。情绪是判断性的,使身体做好相应的准备。你那有意识的、认知的自我会观察到这些变化。下次当你感觉某事好或者坏,虽然自己不知道为什么时,请聆听你身体的声音,遵循情感系统的指引就没错了。

正如情绪对人类行为很至关重要一样,它们对智能机器也很重要,特别是对将来能给人们日常活动带来帮助的自动化机器也同样重要。智能的机器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拥有情绪(在第6章中将更详细地讨论这一话题),它们的情绪不一定和人类的情绪相同,但不管怎么说,也能被称为情绪,是为满足机器人的需求而为它们量身定做的情感。而且,将来的机器和产品应该能够感知人们的情绪,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当你心烦时它哄你、安慰你并陪你玩。

正如我所说的,认知负责诠释和理解你周围的世界,而情绪使你可以对世界做出迅速的判断。通常,在你从认知商对某个情景进行评估之前,你在情绪上已经作出了反应。因而生存比理解更重要,但有些时候却是认知先行。人脑的功能之一就是它能憧憬未来、想像未来,并对未来进行计划。在头脑展开创造想像的翅膀时,思维和认知释放了感情,并且反过来也改变了它们自己。为了解释这是怎么回事,现在让我,探讨一下情感和情绪的科学。

人性化值得是一种理念,表现在美观漂亮的同时能根据顾客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既可以满足顾客对功能的需求,又能满足顾客的心理需求。下面就讲一下如何进行人性化的设计。

1、一些人在吃一些坚果类的东西是都很烦恼,果壳被丢的哪里都是,那些碎屑还特别的难打扫。 不管是吃花生还是吃其他的零食,在袋子上弄一个隔层,这样的设计就特别的方便,剥好的壳再也不用扔到地上啦,再也不怕被人骂没素质啦,还不容易把地板弄脏。

2、还有可以专门为女性设计的,女性都特别的喜欢穿细的高跟鞋。但是,经常会出现说再不平的地面或者是都是洞,就特别的容易把鞋卡在洞里面,而美女们又特别的尴尬,还得光着脚拿着鞋走在路上。当然,上的这种设计就可以有效的缓解这种情况,让女性可以更加自信大步向前,不再尴尬了。

3、下面上的这种凳子就特别的人性化,特别适合一些小户型的家庭,放在家里也是能够节省空间。如果家里来的客人多,可以多备一些这样的椅子。不仅可以节省空间还特别的美观,当家庭的摆设也是可以的。

4、这个设计是让我最感动的了,我小的时候就经常被门阀给划伤胳膊。到现在也是我心里一直不能磨灭的痛苦记忆,有这样的设计真的是太人性化了。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我给大家说的一些情感化设计,当然如果每一个设计师在设计东西的时候都能考虑人们的使用方便。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性化设计。

香奈儿所出的香水每款都有它所特有的版型、所表达的情愫,想法什么的。

再例如以纯这个品牌。主要走清纯干净的总路线。这是以纯特有的路线风格。让人觉得所有版型复杂颜色深系的衣服中也有让人耳目一新的纯白色以简单为主的品牌。

产品设计这种东西,我认为主要是要抓住特有、特别,以及耳目一新这三个词。

不论颜色设计风格还是其他什么的。

不需要走在潮流前线。但是必不可少的是让人有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和亲切感。

例如。老人喜欢传统的风格。但是那些过于复杂的装饰团却会让人觉得有些心烦。从老人的心里想法着手,用皮油纸包装的肥皂上印一些简洁美观的传统图案就可以。

年轻人的话。分为两种去考虑就好。我认为现在的主流似乎是以夸张为主。所以,我觉得偶尔出一些清新简洁看起来美观大方的淡素色视频、服饰反倒会在那些复杂的服饰中脱颖而出。

总之,我认为设计最主要的,就是抓住现在人们的想法和内心。然后逐个攻破的一种商业手段。充外型上波的他人的好感,就要先从所有人心底真正呼吁的方向和路线去走。

总之,就是这样。如果我解释的不是很明白的话,那么很抱歉。我并不是读这个专业的,所以也只能给LZ提一些小建议而已。

如果您觉得我说的对的话,可以试着和我讨论一下……

  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很多时候是因为情感。对于很多人、很多事的判断,情感也通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情感: 香甜的味道、悦耳的音乐、爱抚、微笑的面孔、漂亮的人们、对称或者圆润平滑的物体、温暖舒适的地方等等,相信都能带给大家正向的情感。 相反的:高处、太冷或者太热的环境、黑暗、拥挤的人、畸形的人体等等,都会带给大家负向的情感。情感是如何产生的:在很久远的时候人类对于情感的研究并没有分离,而是属于哲学范畴。直到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的出现才发生重大转折。冯特将对于人类情感的研究正式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尝试着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随着后来的发展,人们对于冯特人类情感的研究又被细化为三大分支:行为理论、精神理论、认知理论。 夜晚活动活跃的物种有那些吸血鬼僵尸当然还有设计师……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脾气不佳、脸色苍白、面无表情、都曾经无比健康,呵呵,有同学笑了……你笑了吗笑或者不笑……,笑属于一种行为。我个人很倾向于关于解释情感和行为关系的&lduo;认知理论&rduo;,这个理论认为外界事件 – 能够让人产生情感 – 情感能够影响人的行为。我们不能直接影响人的情感,但是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行为影响对方的情感,最后达到影响对方行为的目的。比如追求一个女生,可以英雄救美、温柔攻势、吃货的满足、浪漫的氛围等等,让她感受到幸福、愉悦、感动、爱,慢慢的影响她的情感,以至于后来她接受你,和你在一起。看似很平常的日常实例,但其中蕴含着&lduo;认知理论&rduo;。什么能让人产生情感: 关于Walkn,相信提到它很多80年代的同学都有共鸣。小时候很希望自己你能拥有一台。首先:Walkn在儿时还蛮贵的,当时全家人一月多元,这个就多元;其次:并不是想就能,一定要有人出国或者去香港才能带回来。如果有一天你通过考试好成绩,或者什么原因受到奖励拥有它。因此虽时过境迁,walkn或许都已经不能用了,但是它还被保留着~~ 想想你有什么东西是保留了5年/10年的码、初恋的情书、有纪念意义的东西等等,这些东西为什么会留着是因为好用或许并不是,很多时候人们记得一件产品或者东西,并不单单是因为性能很好,而是因为拥有对它的回忆,因为有情感。因此我们并不单单要把产品设计好,产品设计好是最基本的,产品总是会被更好的产品所取代,但是情感是没有办法被取代的人们为一件产品消费也并不单单是因为你产品的好,很多时候情感也着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情感因素的三个层面:人通常的情感因素分为三个层面的需求: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那么当我们要设计一款产品的时候该怎样做呢必须考虑人的三个层面需求。而只有三个层面都满足才能让产品产生足够的粘性。 本能的设计关注的是视觉,视觉带给人第一层面的直观感受,相当于视觉设计师完成的工作;行为的设计关注的是操作,通过操作流程体验带给用户感受,相当于交互设计师完成的工作;反思的设计关注的是情感, 相当于用户体验的提升,情感设计无处不在,也是这里要和大家探讨的如何对产品进行情感化设计。情感是感性化的东西,如何设计通过刚才的&lduo;认知理论&rduo;和例子我们知道,虽然我们不能直接设计用户情感,但是可以通过设计用户行为,特定场景下的行为,来最终达到设计用户情感的目的。当我们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是希望让特定的用户或者更多的人接受、使用并喜爱我们的设计。那么就需要满足人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三个层面的心理需求。情感化设计体现在:功能设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运营设计……等各个环节。产品的情感化设计 – 功能设计: 人们对设备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端输入成本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屏幕小、物理触感反馈差、室外受光线影响大等问题都在影响用户的输入体验;同时随着设备功能的不断发展,设备已经不仅仅是用来打的功能,很多时候承载了沟通、朋友圈子、分享关注等等新功能,这时人们对输入的需求又是必须和明显的。那么对输入需求增大,输入成本高,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解决&lduo;百度输入法&rduo;通过数据,并结合高端智能的特点,创新性的推出了&lduo;多媒体输入&rduo;模式,可以让用户在输入文本框中根据需要插入、录音、涂鸦、随写、位置等信息,让用户通过非文字的方式进行输入。这是一个新的尝试,是&lduo;输入现实世界&rduo;新的开始,通过最符合用户需求行为的设计带给用户情感。当然这还只是一个新的尝试,后续百度输入持续关注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设计。产品的情感化设计 – 界面设计: 端(Phone、Pad等)相较于PC而言更为个人化,一款界面风格想要满足千千万万用户的,想要满足用户多变的心情,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lduo;定制&rduo;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也成为设计产品需要关注的一点。&lduo;百度搜索&rduo;提供的背景壁纸自定义的功能,可以让使用者在情感方面得到一定的满足,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随心更换产品提供的壁纸,甚至选择自己本地设定为壁纸。采用这种方式的产品已经很多,相信大家都不再陌生了。这都很明显的体现了通过设计用户行为,特定场景下的行为,来最终达到设计用户情感的目的。产品的情感化设计 – 交互设计:产品的交互设计也能直接影响用户的情感,举个简单的例子&lduo;单线程 – 用户引导式&rduo;设计,是交互模式中常见的一种。 当用户面临选择的时候,如果一定有两种选择,是放任用户自己做主,还是做强我们需要引导的方向 例如左图:在苹果的APP store中,当用户点击下载一款APP,如果此时没有登录,弹出框需要输入用户,这时大多数用户对于下载软件这个需求是占主要的,因此&lduo;OK&rduo;为高亮显示。例如右图:当用户点开时钟软件时,这时大多数用户对于计时这个需求是占主要的,因此&lduo;Start&rduo;为高亮显示。此时采用&lduo;单线程 – 用户引导式&rduo;设计就可以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快速选择。也是通过设计用户行为,而最终设计用户情感的表现。产品的情感化设计 – 运营设计:运营宣传是连接用户与产品的桥梁,是让用户知道、了解并喜爱产品的渠道。除了传统的运营方式外,一个让人印象深刻并喜爱的形象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Android机器人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人们看到这个形象就能联想到Android平台。通过形象对于功能讲解,就犹如一个朋友悉心教导,在身边娓娓道来。百度输入法也设定了产品形象&lduo;毛笔人&rduo;,通过功能讲解、节日、主题活动等与用户沟通,让人感觉输入法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产品团队也不再是陌生人。而是切实关注用户需求,志在为用户提供最好输入体验的团队。产品者和用户之间是朋友的关系,可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在Android30版本发布的时候,通过形象来展示使用场景,让用户一看就明白。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难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用户体验设计师,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不仅仅要满足用户视觉、操控层面的需求,还需要实时关注用户的情感,用户真正需要什么领域是正在蓬勃发展的领域,结合端的相应特点,满足用户情感化的需求,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不断对产品带来突破,才能真正做出让用户喜爱的设计。

人工智能产品的定义较为广泛,智能硬件、机器人、芯片、语音助手等都可以叫做人工智能产品。本文讨论的人工智能产品主要是指在互联网产品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互联网产品主要着手与解决用户的痛点,对于C端产品来说,痛点就是指的个人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个人想要美化自己的照片,但是他不会复杂的PS软件,于是美图秀秀就可以解决这个痛点。从KANO模型中,就是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与期望需求。

人工智能产品(在互联网产品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则是要满足用户的兴奋需求。如将情感分析运用到电商的产品评论中,用户则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数据展示来大致对产品有个全面、直观的了解,而不再需要自己一页一页的翻看评论内容。

互联网产品主要关注点在于用户需求、流程设计、交互设计、商业模式等。着眼于用户需求,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通过合理的流程设计、交互设计达到产品目标,进而实现商业目标。典型的思路是发现用户需求——>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迭代完善、产品运营——>商业变现。

人工智能产品关注点在于模型的构建,它不再是对于布局、交互的推敲,而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据,构建合适的模型,最终呈现出来的是好的效果。什么是好的效果呢?这就需要引入评测指标。互联网的评测指标有我们熟知的留存率、转化率、日活跃等,那么人工智能的产品主要是通过一些统计指标来描述,以情感分析为例,把情感分析看成一个分类问题,则可以使用P、R、A、F值来描述。

1)查准率(Precision):P值,衡量某类分类中识别正确的比例,如情感分析中,有10条被分类为“正向”,其中8条是分类正确的(由人工审核),那么P=8/10=80%

2)查全率(Recall):R值,又叫查全率,又叫召回度,指的是某类被被正确分类的比例,同样以情感分析为例,100条数据中有10条是正向的,机器分类后,这10条中有7条被分类为正向,则R=7/10=70%

3)F值,因为P值和R值通常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指标,即一个越高另一个越低,F则是两者综合考虑的指标,不考虑调节P、R权重的情况下,F=2PR/(P+R)

4)精确度(Accuracy):这个最好理解,就是被准确分类的比例,也就是正确率。如100条数据,90条是被正确分类的,则A=90/100=90%。

以上指标越高,说明模型效果越好。

我们从上面内容可以知道,人工智能产品设计关注:数据——>模型——>效果评估。

现在我们以情感分析为例子说明产品设计的过程。

1)数据:

数据的选择对最终模型的结果有直接影响,情感分析,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的数据也不同。如将情感分析运用于**票房预测,则一些更新及时、内容丰富的数据源,如微博,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是应用于商品的评价,如电子产品,很多评测内容是无法在短短几句话内描述清楚的,这时候微博不是个好的选择,选择论坛上更新较慢、但是详细的内容就比较适合。

如果能在产品的早期就有引入人工智能的打算,则可以在产品中事先做好数据采集。

2)模型:

在选择模型中,产品需要了解不同的模型的优缺点,进而选择更加合适的模型。在情感分析中,NB、SVM、N-gram都是常用的模型,其中SVM效果最好(这是已有的结论),如果是其他的智能产品,可能需要算法团队进行实验,给出测试数据,进而选择合适的模型。

3)效果评估:

效果评估在上文中已经描述得比较清楚,具体指标不再赘述。

4)产品呈现:

最后这一步,是将结果展示给用户。在情感分析中,我们可以选择雷达图、词云、情感趋势图来展示结果。取决于产品属性,如电商产品评论挖掘,可以使用词云;

如舆论分析,可以使用情感趋势图。

人工智能产品的设计要关注:数据、模型、评判、呈现。

通过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的设计,增强产品设计中的情感体验。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仅仅了解用户的反应是不够的,你还得了解为什么用户会做出这样的反应。为什么有些用户会对这个界面感到愉悦,而其他用户却不高兴?为什么我们修改了配色后,转化率变低了?为什么有些用户会去分享他们的体验,而其他用户不会?

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Don Norman探讨了三种不同层次的设计:本能、行为和反思。告诉了我们用户是如何在情感上与事物发生联系。

愉悦

“愉悦”是本能、行为和反思在情感化设计的交叉点(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至关重要的是,设计师要理解这些情感反应不是偶然的,它们可以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来培养和创造,提供持久和印象深刻的价值。

首先,在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必须让用户获得一些预期的价值。如果用户跟产品的第一次见面,就感受到了产品的价值,那么用户会更乐意去使用它,产品的留存就会高。所以产品设计一定要突出核心价值。

然后,在我们培养这些情感体验之前,必须满足一套先决条件,即产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最后,如果体验能引起积极的本能、行为和反思性的情绪反应,人们会喜欢这个产品并分享给其他人。

现在,我们将探讨这些层次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如何应用于产品设计的例子。我们还将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构建这些层次。

情感化设计元素

情感化设计可以将功能性产品转化为难忘和持久的体验。

这通常表现为4个方面:

情感记忆链接 -情感会不停地在我们的记忆中发酵,超出了产品的基本功能价值。我们会记得让我们有某种感觉的事情。

美观的可用性效果 -美观增强了可用性,增加了用户学习和适应的意愿。

说服性情感(直觉) -情感使用户能够做出直觉和快速的决定。我们用认知来理解和解释我们的世界,但是我们的情绪会加快我们的决策。

所有权效应 -用户将花更多的精力在其感到有主导权的地方,就像产品是他们自己的延伸。所以要让用户参与到产品中来,让用户可以一起建设产品。

在任何设计中,本能、行为和反思这三个不同的层面都是互相交织的。没有一种设计能完全独立于这三个层面之外。——诺曼,《情感化设计》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面:本能、行为、反思。

一、本能情感设计

本能反应是由最初的感官体验触发的。正是这种第一印象决定了用户将要探索其他一切功能的心情和最初的框架。

MacBook Pro开箱

强烈而积极的本能反应有以下好处:

他们为每个后续的交互创建了一个积极的环境。

如果最初的体验是非常积极的,那么用户更容易原谅错误。

“一见钟情”将更易于引导用户分享产品。

本能设计包括用户的意识状态、产品的最初吸引力和用户的整体感受。

二、行为情感设计

行为反应是我们沉浸在产品体验中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如何对产品交互做出反应,继而从产品中获得价值,也就是常说的可用性。

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当交互是流畅的、熟悉的、符合预期的,那么用户就会从产品的可用性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行为设计包括可用性、产品功能、性能和使用效果。

捷豹气温控制系统

强有力和积极的行为反应有以下好处:

它们让用户感受到一种控制感。

通过在用户的行为和预期价值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来培养信任和可靠性。

我们应鼓励重复的反应,因为人们更倾向于再次体验那种快乐。

三、反思情感设计

反思性的反应是用户沉浸在某种体验后的感受。用户会记住这个体验给他带来的感受,它决定了用户是再次体验,还是回避它。

强烈而积极的反思反应有以下好处:

他们鼓励用户与他人分享他们的体验。

通过使用延伸到产品本身之外的情境来唤起一种自豪感和认同感。

总的来说,反思性情感设计捕捉到了产品的意义、思想的影响、体验的分享以及文化的影响。

情感化设计技巧

为了创造愉悦的体验,设计师必须掌握情感化设计的技巧。以下是情感化设计技巧:

个性化和定制 -个性化用户体验,让您的用户感受到主导权。允许用户将体验定制为自己的延伸

富有表现力的图像 -使用用户可以与之产生共鸣的、插图和动画-视觉效果本身可以展示情感并帮助用户移情。

正面惊喜 -通过让你的用户惊喜来引起正面的情绪反应。

人性化口吻 -使用更人性化的口吻与用户交谈。通过对话表达情感、同理心和鼓励。

幽默 -笑声和欢乐是非常强烈的积极情绪,可以减轻恐惧和不确定性,同时唤起一种快乐的感觉。

讲故事 -有助于人们理解体验的历程,构建他们的互动框架,甚至在使用产品后也能回忆起他们的体验。

微交互 -微妙的暗示使界面更加活跃和有趣,更能促进互动。

总结

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性的情感设计创造了持久和愉快的产品体验。

情感化设计三层模型

设计师必须了解情感设计是如何涵盖整个体验的,从最初发现产品到使用产品,再到产品使用后的思考。

仅仅用“一见钟情”来培养体验是不够的。这种爱必须是永久的、持久的和可分享的。

本篇文章偏理论,意在先树立情感化设计的意识和理论基础。我还会再写一篇文章,更加具象化的阐述如何进行情感化设计。

产品系列文章

汤涌:干货 | 产品经理入门完整版—能力模型、常用工具、书单、快速入门法​zhuanlanzhihucom 汤涌:如何进行需求收集?​zhuanlanzhihucom 汤涌:需求分析方法论​zhuanlanzhihucom 汤涌:从需求到落地,产品全链路实现流程​zhuanlanzhihucom 汤涌:从需求到产品,如何做一份无懈可击的产品设计​zhuanlanzhihucom 汤涌:情感的艺术—诺曼·情感化设计​zhuanlanzhihucom 汤涌:情感化设计·实战案例篇​zhuanlanzhihucom

当今社会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服饰设计也要顺应潮流。服装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是色彩,每年都会发布当年流行色彩,所以服装设计是基于色彩而跃动的。试想你购买衣服的情景,第一眼是被什么吸引?一定是颜色而不是其材质。对色彩的偏爱是其内心情绪的展现,服装色彩直接影响美感,并影响着人们情绪的选择。因此设计师在服装产品设计时要优先考虑消费者心理感受,关注色彩的情感表达。通过服装色与色之间的搭配组合,不仅让人们享受视觉上的盛宴,而且还要体现美元素本身的情感,使色彩搭配效果与消费者心理达到和谐。

另者,服装色彩搭配会随着消费者习惯认知、文化素养等展示不同的性格特征,产生不同的情感效果,是情感设计赋予服装更鲜活的生命。在服装设计实践中,要运用色彩表现的不同情绪规律,结合人们的情感来进行服装设计,才能更好的顺应市场。服装色彩要表达情感,通过怎样的方式做到?那就要在情感化设计上做文章。依据色彩精心构思、巧妙搭配以呈现人们不同的情感表达,总结以下几种服装应用中的情感化设计类型。

1明快愉悦型

色彩搭配要遵循审美需求。当今社会年轻人热爱生活,追求时尚,喜欢走在时尚的尖端,对待生活积极向上,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性格特征。“因为年轻,所以时尚”,基于此情感表达,任何明度、色相、和纯度都可以适宜年轻群体,但设计时要注意色彩搭配,呈现出年轻人的心理状态。另外,25岁左右的年轻人的服装设计要更加凸显其活泼开朗、求新求变、喜欢张扬个性的心理,所以鲜纯色彩搭配组合会更时尚。另外一些年轻人喜欢强烈的色彩对比,这样的服装设计更能彰显其追求极限的感受。对于绝大多数儿童和年轻人来说,鲜纯色或者暖色是主流色,再着以对应的对比色,那种天真烂漫和活泼好动的性格可以得到很好的诠释。

有时候不难发现,有些老年人也喜欢穿亮丽的颜色,也表达了他们追求时尚,尽显活力的心态。如蓝色和橙色,红色和绿色组合色,可以橙色、红色为主配蓝色、绿色,呈现出活力四射,活泼开朗;可以蓝色、绿色为主配橙色、红色,这样就比较朝气蓬勃,无忧无虑,不同性格的人会不同的搭配,以展示不一样的自我。另外,此种鲜纯色搭配不能过于复杂,否则视觉效果就会特别扎眼,所以还要注意其色彩的排序和面积,让对比色有主有次同时运用一些过渡色,这样才会产生积极的情绪,而不是适得其反的效果。服装设计中,纯度高的色彩搭配仅能适合年轻人,不仅可以引发其兴趣,而且可以突出无忧无虑、天真可爱的性格。

2可爱甜美型

可爱甜美的服饰比较常见于明亮色搭配类似色,让人视觉看到就产生甜蜜感。喜欢此类风格的人们比较的天真纯粹,干净可爱,所以也比较适合儿童和年轻人。如橙色、粉色、鹅**等,配以白色、天蓝色、米色等。橙色为主色配橘红色,因为橙色的纯度略低,橘红色属于中低纯度,较中和;或者配以白色增加透气感;或配和**进行调和,丰富了服装色彩的层次,因为橙色和**都是纯度较高的,两色显得很温暖。

3健康舒适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健康舒适是当下环保理念的体现。处于对于服饰是否对自己健康也成为越来越多人们考虑的因素,所以这类群体不再追求款式是否时尚,而一定要看起来很舒服很健康。因此,这种搭配不能使用纯度高的颜色,禁用红色、橙色等,容易让人兴奋而不是舒缓。服装设计中要还原低纯度的邻近色进行搭配,这样的健康色让人视觉更温柔,最舒服的颜色为植物的绿色和大海的蓝色。这类健康舒适的服饰也基本以绿色和蓝色为主色。

如以蓝色为主的话,配以白色和淡**,明度反差不大同时衬托出舒适感;蓝**的搭配也算是近似色,因此视觉上有绿冲击,显的比较清新而不是疲惫。这种低纯度的邻近色搭配,会让这个色彩显得比较协调,不是突兀的感受,更加的安静和谐稳重。这类服饰由于不能是紧身的着装,透气性一定要好,所以绿色、蓝色能够让人不压抑,直接接触皮肤的话也会感觉到轻松一些,整体都会影响着装者的心情。另外,蓝色和绿色本身而言,就是比较流动的颜色,不论是作为主色或者直接是纯色都会显示出恰当的情感表达,因此比较适合青年和中年人。

4朴素温柔型

在当下的社会中,还有一些人青年和中年的女性是比较喜欢暖色系低纯度的,这类服装的设计比较重视的是色彩的温柔和和温馨,能够体现出来成熟女性的大方,稳重,干练之感。这类女性比较适合套装或者整体性要求比较严格。如成熟大方的藏青色、淡紫色、米色、浅咖色等,这类选择都属于比较温柔的色彩,符合青年和中年女性的年龄性格。最近比较流行的淡紫色,对于职业的年轻女士来说,不仅能够提升其气质,而且在温柔的神秘感觉中赋予一定的浪漫情怀。藏青色也是比较受欢迎的颜色,服装设计中偏爱这个颜色为主色系,整体感觉良好,尤其是作为职业套装出现的话,不仅让人感觉温柔大方,而且显示出其成熟与稳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777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