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情感特征指什么啊?包含哪些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情感特征指什么啊?包含哪些内容,第1张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第1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编 社会思维

第2章 社会中的自我

第3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

第4章 行为和态度

第二编 社会影响

第5章 基因、文化和性别

第6章 从众

第7章 说服

第8章 群体影响

第三编 社会关系

第9章 偏见:不喜欢他人

第10章 攻击行为:伤害他人

第11章 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

第12章 利他:帮助他人

第13章 冲突与和解

第四编 应用社会心理学

第14章 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

第15章 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

第16章 社会心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人际交往。社会感情是指人在社会中培养出来的与人交往并改善自身行为的感情。社会感情把人的感情分为二类:

1、为由人自发展活动所产生的原始感情,即自私感情。

2、为不从社会出发的非社会感情,它是产生错误与罪恶的起源。

社会心理学中的爱情与婚姻

 生活中的爱情与婚姻也与心理学有一定的关系。下面社会心理学中的爱情与婚姻是我为大家整理好的,欢迎阅读。

 爱情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情感现象,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最美丽的故事和传说都是与爱情有关的。纵观现在所有的国产电视剧,都离不开的一个元素是爱情。人们渴望爱情,甚至为它生,为它死。

 那么爱情到底是什么呢爱情是一个人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高级情感。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衡量一个人对异性有无爱情、强度如何,可以通过“是否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这个指标来判断。

 有的人容易将爱与喜欢混淆,但是实际上,爱情与喜欢是两种不同的情感。他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依恋、利他和亲密。依恋是指某个人在孤独的时候会高度特异性的去寻找对方来陪伴,而喜欢的对象不会有同样的作用。利他是指恋爱中的人会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即便是最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人在恋爱中也会表现出某种理解、宽容、关怀和无私。亲密是指恋爱的双方不仅对对方有高度的情感依赖,而且会有身体接触的需求。通常情况下,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成年人能够区分喜欢与爱情。

 斯坦伯格有一个著名的爱情三角形理论,他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

 一般恋爱初期,激情爱的成分会多一些,随着彼此的关系稳定,特别是结婚以后,双方的感情会转变为伙伴爱。比起容易动荡的激情爱来说,伙伴爱会相对稳定一些,伙伴爱是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伴侣彼此理解、尊重,互相依赖,像亲人一样。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激情和浪漫爱会随着时间而冷却,而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兴趣、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宽容和习惯等因素在维持感情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爱情稳定之后,恋爱中的双方可能会选择步入婚姻的殿堂。有的人认为婚姻像围城,困住别人的同时还困住了自己,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婚姻会让自己和伴侣更加幸福。那么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夫妻关系有哪些类型呢

 (一)爱情型

 它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有美貌与性吸引而导致的结合。这种类型潜伏着一种风险,美貌及性魅力会逐渐减退,假如婚姻缺少其它基础,或不能过渡到以双方人格相似性为基础的爱情,那么这种婚姻往往迟早出现危机;另一类是人格型夫妻,是以人格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为基础的结合。由于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像体型、性魅力那样易变,这种结合一般能使婚姻平稳而幸福。

 (二)功利型

 此类型的婚姻是以爱情之外的出身、学历、财产、社会关系等条件为基础的结合。当双方收益与成本基本平衡时,婚姻能维持,双方感到满足。其风险是,如双方收益与成本不平衡时,往往出现不满,导致危机。其次,由于夫妻关系的理性色彩浓厚,难以获得爱情享受,往往双方关系紧张时,一方寻找婚外情,从而导致关系破裂。

 (三)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前者夫妻双方平等分担家务,后者是双方根据各自特点分工,料理家政。这两种类型的共同点是,双方均进入自己的角色,又对对方有相应期待,彼此都认识双方在家庭中的价值,有较强责任感,家庭生活较为和谐、稳定。

 (四)建设型

 这种类型的夫妻,双方在共同目标下勤勤恳恳生活和工作。他们有创家立业、教育子女等共同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密切合作。达到一个目标后又追求新的目标。生活中勤奋肯干,能抑制家庭消费;在共同努力中感受生活的意义,使婚姻维持与发展。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精神生活不够丰富,当达到目标后,一方可能变得满足继而懒散,导致出现裂痕。

 (五)懒惰型

 这种类型的夫妻,迅速对婚姻失去热情。他们不能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愿进行新的尝试,只希望按老样子生活。没有紧张、冲突,也没有乐趣,缺乏享受和乐趣会对婚姻有涣散作用。

 (六)失望型

 失望型夫妻在新婚时百般努力,力求建立美满的婚姻生活,对婚姻有很高的期待。但他们不就就发现,婚姻生活中有种种不满意,“现实不理想,理想不现实”,对方的表现也远非当初所料,因此感到失望。

 (七)一体型

 这种类型的夫妻在较长的共同生活中互相体贴、合作,在性格、爱好、习惯上彼此适应,融为一体。双方均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相敬如宾、心心相印。此型关系稳定、美满。不足之处是较为封闭,如一方离去,另一方寂寞难忍。

 爱情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若能有人温暖的陪伴我们走过漫长的一生也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但是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并不能像原来设想的那样幸福。或许学习一些社会心理学知识,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与自己的伴侣,从而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加良好的关系,并增加双方的幸福感。

;

斯腾伯格爱情的三角形理论述评

作者:李朝旭

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obertJSt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角形理论框架,分基本三角形原理、多重三角形原理和基本评价三个部分。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①亲密成分②激情成分③决定/忠守成分,它们组成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成为对爱情进行描述的维度。在此基础上,爱情可以分成八种类型。而且,在基本三角形之外还有各种复杂的多重三角形,根据它们能够准确地预测关系的满意度和关系质量。这一理论虽然有其局限性和不成熟性,但对在我国开展类似研究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爱情 爱情的三角形理论 亲密 激情 决定 忠守

斯腾伯格(RobertJSternberg)是当今世界上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研究智力的学者,曾提出了著名的“三重智力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国内亦有人介绍之(李其维、金瑜,1994,1995;万明钢,1995)。他不仅在人类智能研究领域内有较深的造诣,而且对爱情的本质和有关问题也进行了出色的探讨。

作为人际吸引的最高形式,爱情(love)是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的经典研究课题。心理学上探讨的爱情要比实际生活中的含义更加宽泛,可以是存在于各种亲近关系中的爱,不仅仅指狭义的男女两性之爱。我国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爱是社会人际感情的核心(沙莲香,1987),并且指出应该开展对社会感情的研究,使它在社会心理学中得到其应有的位置。

一、爱情的基本三角形原理

斯腾伯格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进行大量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的三角形理论。按照这一理论,爱情这一个心理学构念有三种成分,斯氏将三种成分形象地比喻为爱情三角形的顶点。

⒈亲密成分(Intimacy) 指在爱情关系中能促进亲近、连属、结合等体验的情感。换句话说,它能引起温暖体验。研究表明(Sternberg & Grajek,1984;Sternberg,1986),它包括如下内容:①改善所爱的人的福利的愿望;②与所爱的人在一起体验到快乐;③对所爱的人高度的关注;④在需要帮助时能指望所爱的人;⑤互相理解;⑥分享一个人的自我和一个人的所有;⑦接受来自所爱的人的情感方面的支持;⑧对所爱的人提供情感方面的支持;⑨能与所爱的人进行亲密的沟通交流;⑩重视对方在自己生活中的价值。斯氏提出的这一成分也广泛地存在于较深的友谊关系之中。

⒉激情成分(Passion) 或称“情欲成分”,指驱力,这些驱力能引起浪漫恋爱、体态吸引、性完美,以及爱情关系中的其它有关现象。或者说,该成分就是在爱情关系中能引起激情体验的各种动机性的唤醒源以及其它形式的唤醒源。它包括一种激烈地渴望与另外一人成为一个统一体的状态。在爱情关系中,性的需要是引起这种激情体验的主导形式,除此之外,按斯氏的说法,诸如自尊、养育、亲合、支配、服从以及自我实现等需要也是唤醒源。

⒊决定/忠守成分(Decision/commitment) 有两层含义:①在短期方面,指一个人做出了爱另外一个人的决定;②在长期方面,指那些能维持爱情关系的承诺或担保、投入、忠心、义务感或责任心。但是,这两个方面不一定同时具备。爱的决定并不一定意味着对其的忠守;同样,忠守也不一定意味着做出决定。现实中,许多人实际上在心理上承担了对另一人的爱,却未必承认,更不说做出什么决定了。然而,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逻辑上,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决定成分优先于忠守成分。这一成分大体上相当于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山盟海誓”、“天长地久”、“忠贞不渝”之类,但不是指行为,而仅指认识(认知)方面。

总之,“亲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激情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决定/忠守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认识性(认知性)的决定与忠守”(Sternberg,1986)。从某一种角度来看,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决定/忠守是“冷却”的。它们所具有的特性也是各不相同的(参见表1所作的具体说明)。斯腾伯格还对三种成分各自的历程进行了描述,主要是根据前人的研究结论加以整理,故在此不作介绍。

表1 爱情成分的特性比较

爱情成分

特性维度

亲密 激情 决定/忠守

稳定性 稍高 低 稍高

有意控制程度 适中 低 高

体验的明显度 变化不定 高 变化不定

在短期关系中典型的重要性 适中 高 低

在长期关系中典型的重要性 高 适中 高

在各种喜爱关系中的普遍性 高 低 适中

心理生理卷入 适中 高 低

对意识察觉的易感性 稍低 高 稍高

可以看出,斯腾伯格这里所用的“成分”一词并非指代心理过程,而是说人类的爱情可以从上述三个方面来加以描述和区分,或者干脆称之为三个维度似乎更为恰当。根据这三个成分在爱情中的多寡情况,可以把人类的爱情关系区分为八种类型(见表2的归纳,其中正号代表成分的存在,负号代表成分的缺乏)。

表2 爱情的类型

爱情成分

爱情类型

亲密 激情 决定/忠守

无爱(Nonlove) - - -

喜爱(Liking) + - -

痴迷的爱(Infatuated love) - + -

空洞的爱(Empty love) - - +

浪漫的爱(Romantic love) + + -

伴侣的爱(Companionate love) + - +

愚昧的爱(Fatuous love) - + +

完美的爱(Consummate love) + + +

不同的爱情可以用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来描述,即三角形的面积表示爱情的多少,三角形的形状表示爱情的三种成分之间的相对关系。等边三角形表示平衡的爱情,因为代表各个成分的顶点到三角形重心的距离相等。不等边三角形代表不平衡的爱情,哪个顶点到三角形重心的距离最长,就表明这是主导成分;哪个顶点到三角形重心的距离最短,就表明该成分的不足或缺少。这就是该理论的基本三角形原理。

二、爱情的多重三角形原理

爱情的三角形理论还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复杂的爱情关系。现实中的爱情往往牵涉到不只一个的三角形,于是又提出了多重三角形原理。也就是说,一个爱情关系中存在着许多三角形,它们在爱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有以下几种是非常重要的,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⒈现实中的三角形和理想中的三角形 在两人关系中不仅仅存在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现实的爱情三角形,而且对其中每一个人来说,还存在一个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对象,以及自己对他(她)的爱情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同。

⒉自己的三角形和对方的三角形 因为人际感情必然至少涉及两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感情不可能是单向的,既有“己对人”的爱情三角形,又有“人对己”的爱情三角形。

⒊自己知觉到的三角形和对方知觉到的三角形 一个人关于“人对己”感情的认识,相对于另一人来说,就不是自己知觉到的三角形,变成了对方知觉到的三角形。现实中,一个人自我感觉对别人很好,而别人却不以为然,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三个对子中的任何一个如果出现了不匹配或不相符合的情况,都会造成对爱情关系的某种影响。也就是说,现实中的三角形与理想中的三角形之间的重合情况如何,自己的三角形和对方的三角形之间的匹配情况如何,自己知觉到的三角形与对方知觉到的三角形之间相符合的情况如何,都会影响到对关系的满意与不满意。

为了深入探讨以上几种情况的交互作用,斯腾伯格和同事又设计了非常精巧的实证研究(Sternberg & Barnes, 1985)。他与同事取耶鲁大学24对恋爱大学生为研究被试,以《鲁宾喜欢量表》、《鲁宾爱情量表》、《拉文格人际卷入量表》以及自编的《关系质量问卷》为材料,采用完全被试内设计。效标(Criterion) 是“关系质量”,最初包括关系满意度等十三个方面,后来经主成份分析法统计处理,结果采用了其中八项指标。预测源(Predictors)是被试的四个简单分数:①己对人②人对己③自己对理想中的恋人④理想中的恋人对自己的感情评定,以及从中计算出来的各种差异分数:被试内的六个差异分数和被试间的八个差异分数。研究结果表明:

⒈理想中的对象和实际的对象同样地影响关系满意,但不如后者影响作用大。

⒉自己知觉到的人对己的感情与己对人的感情同样地影响到对关系的评价。

⒊六个比较水平(CL)中的五个都与关系满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传统的标准比较水平(Thibaut-Kelley, 1959),即自己对实际对象的感情与自己对理想中的对象可能的感情二者之间的差距,反而不比其它的比较水平有更强的预测力。

⒋在所有六个比较水平中,自己知觉到的人对己的感情与自己知觉中的理想对象对自己的感情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对关系满意最有力的预测源。

⒌己对人的感情与自己知觉到的人对己的感情二者之间的差距,比两个人实际的感情差距(被试间差异分数)更能预测关系满意。

⒍四个简单分数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内部相关,表明个体各种感情以及对感情的知觉有较高的对应程度(相容度)。

⒎有关理想对象的评定明显优于对实际对象的评定。但是,自己对实际对象的感情评定与自己知觉到的人对己的感情之间没有差异。也就是说,平均起来看,虽然现实关系未达到理想的标准,但是并未因此而认为关系是不合适、不对称的。

⒏通过个体对实际对象、理想对象之间的感情评定来比较精确地预测浪漫关系的满意是可能的。

此外,斯腾伯格还提出了“行动三角形”的概念。如果不将“爱情三角形”转化成“行动三角形”(即用相应的行动来表达三种成分),那么,不管当事人是不想转化还是缺乏转化的能力,都会造成两人知觉上的出入,最终势必影响到整个关系。行动的成败既会反作用于自己三种爱情成分的水平,以及导致其它行动的产生,又会引起另外一人的爱情三角形和行动的改变。所以,斯氏意味深长地指出(Sternberg,1986):“若没有了表达,则最伟大的爱情也会随风而去 (Without expression,even the greatest of loves can die)”。

三、对该理论的基本评价

在斯腾伯格之前研究爱情的社会心理学家以鲁宾(Zick Rubin)为代表,他的主要贡献是对喜欢和爱情进行区分,并编制出量具,虽然进行了一些有开创意义的工作,但是他对爱情的探讨集焦于测量方面,没有形成理论。斯氏的工作正好弥补了前者的不足,最终得出了有意义的理论框架,为我们研究爱情这一人际吸引形式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模型。该理论所提出的亲密、激情、决定/忠守这三个维度使我们对爱情这一心理学构念增深了认识,也似乎初步解决了如何将其定量化的问题,即我们可以将这三维度与中国的本土特点相结合,来编制适用于中国被试的爱情量具。依据这三个成分对爱情进行的分类学研究也比先前研究更为系统、全面、细致、严密。

不仅如此,该理论还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人们妥善处理自己生活中的爱情关系,也为心理咨询(尤其是人际关系、婚姻恋爱咨询)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基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这方面的理论知识缺乏了解是有害无益的。

显然,斯氏的研究属于“构念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式的研究策略”,这是大多数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但我们必须指出,斯氏的三个爱情成分的合理性并未得到充分的验证,他与同事在《爱情的本质》(1984)这一研究报告中虽然采用了系统聚类分析、因素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但结果得出的不是三个成分,而是得出了亲密成分的主要内容。他本人后来解释说,1984年的那一研究集中在对亲密成分的探讨上,可是为何又冠以《爱情的本质》这一标题?岂不自相矛盾吗?所以,该理论尚有待进一步验证,同时也说明了其不成熟性。此外,该理论也存在明显不足,如它的多重三角形原理仅仅局限于浪漫关系的实证研究,能否推广到其它类型的亲近关系(如亲子关系)中去还没有验证;对各种类型的爱情有无社会褒贬色彩,有无文化偏好这一问题没有做出回答;爱情关系究竟始于哪一种成分也未可知,等等。这一切正表明了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心理学界,探讨人际吸引的研究还不多见,关于爱情本质的探讨就更少了。然而,现实却提出了开展此类课题研究的需要,爱是人类幸福和安定的心理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全社会的风气。所以,我们要大力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争取早日形成中国特色的人际感情或人际吸引理论体系,而斯氏的理论和研究则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李其维,金瑜(1994):斯腾伯格三重智力理论述评。《心理科学》,第17卷,272-277。

李其维,金瑜(1995):斯腾伯格智力成分理论述评。《心理科学》,第18卷,326-330,358。

沙莲香 (1987):《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03页。

万明钢 (1995):斯腾伯格的智力三重理论及其跨文化意义。《社会心理研究》,总24期,47-52。

Sternberg,RJ,& Grajek,S(1984)The nature of love JPerssocPsychol,47,312-29

Sternberg,RJ,& Barnes,M(1985)Real and ideal other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s

four a crowd JPerssocPsychol,49,1586-608

Sternberg,RJ(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Rev,93,119-35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越来越多地被学术界关注。通过把影响学习的各种变量结合起来研究学习的方法,学者们纷纷提出“语言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其分类。Oxford(1990)提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促进第二语言的了解、理解和使用所采用的,通常是有意识的和特定的动作、行为、步骤和技巧。O’Malley根据信息处理的理论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认知策略是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中,主要内容为重复、利用资源、利用肢体语言、翻译、归类、记笔记、演绎、重新组织、利用语境、利用关键词、迁移、推论和精加工等;元认知策略用于管理和监控认知策略,包括先行组织者、集中注意、选择性注意、自我管理和监控及自我评价等;社会情感策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学习者为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而跟别人进行交流或自我调整,具体策略包括合作学习、求解与澄清疑问、消除紧张不安、自我鼓励、控制学习情绪、背景文化了解等。

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三种策略使用的频率由高到低分别是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可见学生普遍忽略了社会情感策略。认知策略是直接的,可操作性较强,元认知策略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因为教师可以进行指导和监督,对这两点,学术界提出了很多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方法,而社会情感策略与学习语言没有直接的关系,为间接策略,其效能是间接的、隐性的,但对听力理解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运用和引导学生运用社会情感策略显得更为重要。

听力教学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听力理解的过程除了受到学生本身语言能力的影响外,还受到诸多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试想一个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心理状态,心情沮丧,无法控制低落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听力理解显然是无法进行的。语言功底再好,也不一定取得良好的听音效果。如果学生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不了解外界文化,不与老师同学沟通,也是不能提高自身听力水平的。再者,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好强好胜,独立欲望强,闭塞心理和自傲心理使他们在学习中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愿跟老师和同学多交流,有好的学习方法也不愿与同学分享。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有碍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以上提及的均与社会情感策略的运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有效的运用此策略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社会情感策略的含义,我们在听力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是学习者相互交流建立起来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小组形式,使学生共同活动以限度促进自己及他人学习,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合作学习包含四个因素:1,正相互依赖。指学员之间互利互助,共同进步。教师可以通过共同目标、共同奖励、分享材料、分配任务等方式来实现正相互依赖。2,个体责任感。指学生独立担当某任务或角色以示他已经掌握知识重点。3,小组交流。小组成员面对面交流,积极参与讨论。4,社交技能的培养。教师应在课堂中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更多小组讨论和发言的机会。

二,求解与澄清问题策略

我国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接收者,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不愿主动提出问题。求解与澄清问题策略指学生在课堂内外主动提问,大胆发言,同学间相互指教,交流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注意提问方式和转换技巧。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提相应难度的问题。这有利于让学生更积极参与教学,树立自信,勇于提问和澄清问题。

三,消除紧张不安,自我鼓励,控制情绪策略。

传统的教学中,课堂听力的时间太长,内容单调,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心理,缺乏信心。因此,教师应选择难度和语速适当的听力材料,学生只有听懂了,才会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信心,避免了“越听越怕听”。同时,教师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听,而不必为赶任务使学生处于乏味紧张的状态中。另外,可插播一些音乐,故事等,使学生放松,愉快地进入学习中。

四,了解背景文化策略。

文化包含知识文化、交际文化、词汇文化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教师应加强文化导入,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听力理解的文化现象作必要的传授。同时,社会背景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听力理解水平,所以教师应拓宽教学内容,不能只局限在语言和文学的范围内,其他相关材料,如政治、经济、天文、医学等领域,也要让学生多听多读,拓宽学生知识面。

听力教学中社会情感策略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减少学习中的焦虑和困惑,改善学习态度,保持学习热情和动力,最终促成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这个理论对社会交往中的报酬和代价进行分析。提出那些能够给我们 提供最多报酬的人是对我们吸引力最大的人。而且我们总是尽量使自己的社会交往给自己提供最大报酬。为了得到报酬,我们也要付出报酬。因为人类社会的原则是互相帮助,别人给了你好处你要回报,社会交往过程因此可以说 是一个交换过程。

学校构建德育课程体系,一般从认知性德育、活动性德育和隐性德育课程进行系列化、结构化,通过故事、图示、问题、情感等一一落实。当然,德育也可以换一个视角,从社会情感学习(SEL)这个可能比德育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大的、实践更具体的,依托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情感学、社会学等理论依据形成的研究成果,来思考如果改善中国学校的德育有效性、长效性。

01什么是社会情感学习(SEL)

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SEL)是由戈尔曼(Daniel Goleman)和格罗沃尔德(Eileen Rockefeller Growald)1994年创建的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的非营利性组织“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Social,and Emotional Learing,简称CASEL。CASEL把社会情感学习定义为一个旨在帮助儿童和成年人发展和提高有效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这些技能包括:认识并管理我们的情绪,学会关爱他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做出负责任的决策,有建设性和有道德地处理具有挑战性的状况。这些技能能够帮助儿童在生气的时候学会冷静下来,使他们学会交朋友、有礼貌地解决冲突、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选择,等等。

伊利诺斯州学习标准强调的SEL公民技能,这个标准是基于三个目标:

——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来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运用社会意识和人际技能来确立和保持积极的关系;

——显示决策的技能以及在个人、学校和社区背景下的负责任的行为。

其目标被扩展为15个技能,被包含和促进于SEL之中:

02 社会情感学习的意义

03社会情感学习的内容

以下是中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基会SEL项目研究组编制的社会情感学习模块

结语:

学校,学校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因“情通”、“情醇”而整合,而协调发展,因为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进行自我控制及其它社会活动的时候,获得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人们在进行交往活动时的自尊感、同情心、是非感、羞愧感。一定的意义上来说,一个学校的发展、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效性,取决于人的情感互动的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779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