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 《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人物称谓翻译策略

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 《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人物称谓翻译策略,第1张

  摘 要文化渗透于语言,语言又承载了文化。称谓语是语言的典型体现,是文化重要的载体。《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运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部分地向西方读者译介了中国称谓语文化。林氏译本在处理某些称谓语译介时,注重目标语的通顺原则,造成了原语称谓语文化的缺省,失去了向目标语读者介绍中国称谓语文化的机会。

关键词林语堂 人物称谓 翻译策略 文化缺省

1引言

称谓语是人们日常交际时的称呼语,是人类社会长久以来所形成的规则以及长期约定俗成的习惯的产物,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以及社会机制,因此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所写的一篇题材较为广泛的自传,作者以简洁生动的文笔描述了他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中沈复和妻子芸的生活点滴写得最为动人。“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林语堂曾说过这样的话:“有一位好作月旦的朋友评论我说,我的最大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这原意不是一种暗袭的侮辱,我以为那 评语 是真的。”林语堂认为,“芸,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性。”“素好《浮生六记》,发愿译成英文,使世人略知中国一对夫妇之恬淡可爱生活。”《浮生六记》是林语堂最见功力的译作,“易稿不下十余次”。其中可供鉴赏、借鉴之处颇多,本文仅就书中所涉及的称谓语文化的翻译作一番赏析。

2翻译策略

21归化与异化

1813年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在他的论文《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到文化翻译的两种途径:“一种是尽可能的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在此基础上,韦努蒂(Lawrence Venuti) 在他的著作“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把两种途径称为“异化法”(foreignization)和“归化法”(domestication)。由此提出了翻译策略中的归化和异化。归化认为译文应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target language oriented,or TL oriented),异化则主张译文应以原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source language oriented,or SL oriented)。

22 林语堂的翻译观

林语堂一生中曾经发表过不少翻译理论方面的文章, 然而其中最系统、最有分量的译论当数长篇论文《论翻译》这篇论文很长, 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翻译标准的三个原则, 即忠实、通顺和美的原则: 第二部分具体论述忠实标准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指出“直译”与“意译”名称不妥, 并提出了“字译”与“句译”两个概念。他倡导句译, 反对字译, 强调“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且“忠实需求传神”: 第三部分作者主要讨论了通顺问题, 强调了译者对本国读者之责任, 主要从分析行文之心理出发, 倡导译者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来行文。在文章最后部分即第四部分,作者讨论了美的问题, 精辟地指出文章之美不在质而在体, 因此译艺术文一定要把作者之风度神韵译出, 并就体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即体裁有内外之分, 翻译时应当给予充分注意。在文章结尾处, 作者引用了克罗齐“翻译即创作”的说法, 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从林译思想可以看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维护本民族语言文化,也要尊重外来的“异”的成分,这两种态度的结合就是译者努力达到的“忠实”翻译的基础,在翻译过程中,林语堂先生皆以原作为中心,依势而成,或直译、或意译、或加注译,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处理各种不同语境和内容的要求,尽量保全原文的风格和特色,以使译文达到“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

3 《浮生六记》称谓语的翻译

中国是称谓语大国。由于受封建社会的影响,汉民族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大家族亲族制度,家庭成员多关系复杂。因此, 称谓语数量也就随之增多, 而且语义明晰。在赵元任先生的《中国人的各种称呼语》中, 列举了114种亲属称呼语。在《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中, 包惠南比较详细地说明了汉语称谓体系的特点,讲辈分、重性别、分血缘等。在西方国家里, 由于结构简单, 成员较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显得比较简单明了。而且西方更重视“人为本, 名为用”, 称谓语也就比较宽泛[4]。例如cousin,可以指称汉语中的八个亲属词,“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看似简单的称谓语,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却有不同的翻译。在翻译时,译者应视具体语境,具体翻译。下面选取林语堂的英译本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进行具体的赏析。

(1)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P4)

If you were to choose a girl for me, I won"t marry anyone except Cousin Su

(2) 芸与余同齿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P6)

Yun was the same age as myself, but ten months older, and as we had been accustomed to calling each other “elder sister” and “younger brother” from childhood, I continued to call her “Sister Su”

(3)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 (P8)

Yun"s boy cousin Yüheng called out,“Sister Su,come quick!”

(4)今我光鲜无恙,姊可从此开戒否?(P10)

Now that my face is clean and smooth without pock-marks, my dear sister will you break your fast?

  摘 要:本文从语义、运用和文化影响三个方面对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进行了全面比较,指出这种差异造成的翻译上的、交际中的问题,提示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对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给予更多的注意。

关键词:英汉亲属称谓 差异 比较 语义 运用 文化影响

英汉亲属称谓语在翻译时存在空缺,因为英汉亲属称谓语之间是有差异的。汉语亲属称谓语复杂、丰富,而英语亲属称谓语相对贫乏。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他们主要从不同的文化影响的角度来探讨这方面的差异,从而解决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英汉亲属称谓语之间的差异不仅造成翻译上的,而且造成交际中的问题。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它们的差异:(1)语义(2)运用(3)文化影响。但是,世界万物不断发展,亲属称谓语也是如此。在当代西方国家,人们追求平等,所以他们更倾向于直接称呼他人姓名。在当代中国,人们同样推崇个性和平等、自信和独立,随之而来的就是亲属称谓语的简化,所以很多亲属称谓语消失,一些亲属称谓语有了新的含义,所有这些现象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在短期内不会消失。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对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给予更多的注意。

一、英汉亲属称谓语的语义差异

语义是语言的内容,它是客观事物的大致反映。英语中亲属称谓语的语义含义有区分,而汉语中没有。

1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不完全对等性

英语的亲属称谓语往往比汉语亲属称谓语所指更广泛。例如:“uncle”可以指父母双方的兄弟,姐夫或妹夫,不管他们比父母年长或年青。这是因为英语亲属称谓语属于区别性的,没有清楚说明它们所属的类别。因此,英汉亲属称谓语在数量上有很大差异。

中国社会亲属关系的严格区分起源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强调血缘关系而且历史上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即使晚辈比长辈年长,也必须对长辈使用尊称。例如,一个老年人可能称呼一个婴儿为“爷爷”,只因为婴儿是老年人的长辈。

而英语国家相对开放,家族观念相对薄弱,亲属关系相对松散。传统文化强调个性而不是亲属关系的远近。亲属称谓语一般不用于称呼非直系亲属,而且西方人经常直接互称姓名。

婚姻关系是建立在婚姻基础上的亲属关系。虽然表示婚姻关系的称谓语在亲属称谓语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它们有明显的语义特征:(1)英语中,表示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称谓语独立形成,不相互依赖,汉语中表示婚姻关系的称谓语也是如此,如“公公,婆婆”。(2)汉语中有些反映婚姻关系的亲属称谓语是在反映血缘关系的称谓语基础上形成的。例如:岳父=妻子的爸爸,岳母=妻子的妈妈。(3)英语中,表示婚姻关系的称谓语总是混用的。例如:“sister-in-law”可以理解为哥哥的妻子或弟弟的妻子,一般情况下,我们无法从字面意思发现谈话者的婚姻亲属关系。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英汉语中表示婚姻关系的称谓语既相互联系有相互区别,同时也可以发现汉语亲属称谓语准确、详细,而英语亲属称谓语相对模糊和概括。

2 亲属称谓语的语义含义处于变化过程中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文化和语言也处于发展之中,因此英汉亲属称谓语也不断变化着。例如:“老爸”和“老妈”被纳入到汉语普通话当中,“兄弟”、“姐妹”的意思也在扩展,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可以称陌生人为“大哥”、“大姐”。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核心家庭中的亲属称谓语正在简化。

二、英汉亲属称谓语用法上的差异

1 礼貌的不同意义

因为长期处于资本主义社会,英语国家特别强调平等,而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强调尊敬和自我抑制。英语国家的氛围是比较舒适的,就像老师和学生彼此直接称呼姓名。有些家庭成员之间甚至使用社交称谓来反映他们之间的平等。但是在中国,孩子对老师和父母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

2 泛化的不同程度

亲属称谓语用于家庭成员之间,但有趣的是许多亲属称谓语用于没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之间,我们称之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英汉语中都存在这种现象。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家族关系、血缘关系和等级差别。在和其他人交际中,中国人把个人视为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特别注意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他们总是主动地把家族系谱向外延伸,用亲属称谓语称呼没有血缘和婚姻关系的人。英语中同样存在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但没有汉语中普遍。而且相对而言,在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交场合中,亲属称谓语一般不用来称呼无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一少部分孩子称谓父母的朋友为“叔叔”或“阿姨”,但这并不普遍。他们被教导称呼父母的朋友为“先生”、“女士”。

3 面对面交际中使用的不同亲属称谓语

中国人强调使用亲属称谓语去称呼亲属,所以所有的亲属称谓语也可以用来面对面地称呼其他人。因此,大多数汉语亲属称谓语有不同的功能: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

在英语亲属称谓语中,只有一少部分如“爸爸,奶奶,爷爷”等可以用作面对面称谓语,除此之外,其它的亲属称谓语不经常用作面对面称谓语,即使是最普遍的称谓语如“mother,father,daughter,son”等等在用作面对面称谓语时也需要特定的情景。

三、英汉亲属称谓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1 家庭类型和血缘关系概念的不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是语言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有各种特殊的关系。我认为,不同的家庭类型和血缘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汉亲属称谓语。

中国受到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封建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宗族社会。在现代社会中,中国和西方国家一样重视核心家庭。但是中国人从古代开始就生活在以家庭为核心的封建社会中,家庭观念根深蒂固,他们生活在大家庭中,也叫外延家庭。因此,传统的宗族观念对亲属称谓语有很大的影响。

在欧洲,资本主义较早就取代了封建主义,因此,英语亲属称谓语中宗族成分较少而人文因素较多。在西方国家,大多数人推崇独立,因此小家庭,也称作核心家庭的观念盛行,因此他们不需要经常面对复杂的亲属关系。

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社会统治了中国几千年,导致在民族的心理上高度重视血缘关系。因此中国人特别注重交际中亲属称谓语的使用,从而成为汉语亲属称谓语复杂丰富的主要原因。

2 不同的文化迁移,社会结构和生育观念

中国人习惯不对称称呼而西方人喜欢对称称呼。中国文化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人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对人的限制,这些都和封建社会的宗族观念有关。西方社会重视个人,独立的个性,个人成就和荣誉。

复杂的汉语亲属称谓语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结构的基本组织是宗族。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些称谓语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上被发现,而这些称谓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具体的语义变化。英国人的祖先来自北欧,虽然也受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统治,但并不像中国那样稳定,因此简单的亲属称谓语能够满足交际的需要。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影响了亲属称谓语。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从而使母亲一方的亲属称谓语变得更加亲密。

不同的生育观念和子女的数量影响亲属称谓语。在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多子多福”等观念根深蒂固,几代人同住的外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因此,需要丰富的亲属称谓语来称呼和区别亲疏关系。但是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核心家庭观念盛行,除此之外,生育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大多数夫妇只要一到两个孩子,不要孩子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这些都导致家庭成员减少,亲属称谓语变得更简单。

敬称、爱称、昵称、统称、通称、尊称、专称、 自称、互称、盛称、谦称、全称、简称、俗称、 特称、同称、总称、贵称(敬称)、 泛称(总称、统称)、 别称(1别称。2美誉)、省称(简略的称谓)、 私称(偏爱的称

       称谓语研究的著作:王金玲(2000)《不同类型语言的称呼体系——俄汉对比研究》、孔令凤(2004)《称谓语的初步研究》、朱晓文(2005)《称谓语的多角度研究》。

       Brown和Gilman(1960)主要对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中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他们提出了著名的制约人们使用称呼语的两大因素权势关系、和同等关系。“权势关系”通过地位来显示交际者之间的关系,只要交际一方在年龄、辈份、资格、财富、地位、等方面优于另一方,就对另一方具有“权势',“同等关系”则通过社会距离来显示,它是指交际双方在某些方面加经历、年龄、性别、职业、兴趣、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共同性。一用电脑流程图来展示了英语称呼语体系。

       祝蜿瑾教授在《汉语称呼研究—一张社会语言学的称呼系统图》一文中把汉语称呼语分成六类亲属称呼语特殊亲属称呼语,指“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伯伯”、“伯母”等可用于非亲属关系的亲属称呼语姓名,包括全名、学名、小名、老小大十姓、别名等通用称呼语,指“同志”、“师傅”、“老师”`等可广泛应用于同一社会范畴内各成员的称呼语职衔,即职位和头衔零称呼语,意指用“喂”、“劳驾”、“你好”等日常用语来打招呼,或者用指称听话人所从事的工作或正在进行的活动来呼唤对方,如“民警”等。

汉语称呼语与其它语种如英语、俄语、韩语等称呼语的对比研究。如李红霞《称呼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唐兴红,刘绍忠《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礼貌规范与语用失误》等称呼语的语用研究如

梁成功《称呼语变换的语用分析》、梁佳《称呼的语用研究》、李春华,李勇忠《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分析》、来鲁宁,郭萌《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周振行《汉英社交称呼语语用功能探微》等。

      面称语就是交际双方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当面称呼对方或当着对方的面自称的称呼语。当着对方的面自称的面称语称为自称语当面称呼对方的面称语称为对称语。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二人称都属于面称语。当然,在实际的言语交际活动中,面称语并不局限于“我我们、咱们、你你们”这样的人称代词,更多的是具有具体确定意义的当面称呼语,如第一人称中的“本姑娘”、“我自己”等和第二人称中的“韦老师”、“伯母”、“叔叔”、“小朋友”等等。这样的面称语不仅具有自我表述功能,而且由于避免了简单的指代而显得更恰当,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韩志刚的《现代汉语社会面称语的组合规则及其功能》,该文第一部分根据面称语的社会属性对现代汉语中社会面称语进行了分类,并概括出使用组合规则。第二部分分析了面称语具有的四种功能,即唤起功能、指别功能、礼仪功能和表情功能。该文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然而该文是对现代汉语面称语进行的静态研究,为涉及到对汉语面称语的语用探讨。从语用学角度,韩志刚,范磊在《汉语社会面称语的语用选择机制》这篇文章中,论述了汉语中使用社会面称语的“得体”问题,分析了影响面称语选择的个主要因素交际双方各自的特征以及显性社会关系、隐性社会关系和交际场合描写了社会面称语的语用选择机制的构成并摹写出一份汉语社会面称语语用选择流程图。此文

中的“得体”主要采用修辞学中的得体理论,而没有深入阐明语用得体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

1)温象羽《称谓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2)周健《汉语称谓语教学探讨》

3)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

称谓语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用于称呼受话人而使用的人称指示语。在各民族的日常交往中,称谓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具有一般的人称指示功能,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礼貌功能。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的民族成为词语的数量和指称的范围各有不同。

 在中国礼仪文化里,“称呼”被看作是焦急的先锋官,是人际关系融洽的晴雨表等等,称呼是否得当,关乎很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日常人际关系的称呼礼仪,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常人际关系的称呼礼仪1

 在社交场合中,一般男子称先生,对女子称夫人,、女士、**。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统称**,对婚姻状况不明的女子可称女士。如同一些**,被一些不熟识的长辈成为姑娘“一样,心中一定会美滋滋的。称呼对方时还要遵循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女士后男士,先疏后亲的礼遇顺序进行。

 选择称呼要合乎常规,要照顾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入乡随俗。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要庄重、正式、规范。

 1、职务性称呼:

 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

 2、职称性称呼:

 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称职称时可以只称职称、在职称前加上姓氏、在职称前加上姓名(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

 3、行业性称呼:

 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对于从事某些特定行业的人,可直接称呼对方的职业,如(老师、医生、会计、律师等),也可以在职业前加上姓氏、姓名。

 4、性别性称呼:

 对于从事商界、服务性行业的人,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女士”或“先生”,“**”是称未婚女性女士是称已婚女性。

 5、姓名性称呼:

 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

 亲戚关系的称呼:首先需解释的是,夫妻之间呼叫对方的亲戚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地方都是一样的叫法了。只是在书面上有所区别。

日常人际关系的称呼礼仪2

 称呼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所采用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的、恰当的称呼,体现自身教养和对对方的尊敬,是社交的起始点,也是关键点。日常生活中,称呼应当亲切、准确,入乡随俗。称呼是交谈前的“敲门砖”,具有“交际语言先行官”的美誉。一声充满感情而得体的称呼,能使对方深感愉快和亲切,易于交流双方的情感。因此,称呼使用得当与否,将决定社交成功与否。

 1称呼分类

 在职场中,称呼一般划分为以下几类:

 职务类称呼

 在职场中最好以职务相称,如林处长、臧厅长、杨总、李经理、石主管等。

 学术类称呼

 学术类称呼如吴教授、姜博士、怀老师等。

 泛尊称

 泛尊称如金先生、郭女士、拓**等。

 称呼对方姓名

 称呼对方姓名时,可以称其全姓名,如张三、李四,比较庄严、严肃。

 2称呼礼仪规范

 在商务活动中,称呼要庄重、正式、规范。一句得体的称呼,既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也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依照商务惯例,在商务会面中,最正式的称呼有三种,即应当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或是其泛尊称。泛尊称,指的是先生、**、夫人、女士一类可以广泛使用的尊称。

 在商务活动中,以对方的行政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佳,是最常见的一种称呼方法。可以仅称职务,如“局长”、“处长”、“经理”、“主管”等;也可以在职务前面加上姓氏,如“李市长”、“张董事长”等。

 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有职称和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同时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李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张博士先生”等。这样可以表示你对他职称的认可和尊敬。

 对于那些初次打交道的,或者既没有具体的职务也没有具体的职称的人,可以直接称呼他们为“先生”、“**”或者“夫人”,如果知道他们的姓氏,就最好在这些泛尊称的前面带上对方的姓,如“张先生”、“李**”等。在使用泛尊称的时候,对于男士,不管多大年纪,都可以称呼对方为“先生”,但是对于女士来说,“夫人”这个称呼可不能乱用的,必须在知道对方已经结婚的前提下才可以用。

 3注意要点

 职场中称呼礼仪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称呼他人时应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第二,很多人有多种不同的职务,称呼时应以双方的关系为优,如是普通关系,则称呼学术职称更好;

 第三,对于“**”的称呼,有人容易误解,应慎用;

 第四,在进行自我介绍或称呼他人时,应放慢语速,咬字清晰,避免出现尴尬;

 第五,在工作场合中,一般以职务称呼为宜,无须太过谦虚。

 第六,关系越熟越要注意称呼。

 与对方十分熟悉之后,千万不要因此而忽略了对对方的称呼,一定要坚持称呼对方的姓加职务(职称),尤其是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人人都需要被人尊重,越是熟人,越是要彼此尊重,如果熟了就变得随随便便,“老王”、“老李”甚至用一声“唉”、“喂”来称呼了,这样极不礼貌,是令对方难以接受的。

 第七,初次见面更要注意称呼。

 初次与人见面或谈业务时,要称呼姓加职务,要一字一字地说得特别清楚,比如:“王总经理,你说得真对”如果对方是个副总经理,可删去那个“副”字;但若对方是总经理,不要为了方便把“总”字去掉,而变为经理。

 第八,称呼对方时不要一带而过。

 在交谈过程中,称呼对方时,要加重语气,称呼完了停顿一会儿,然后再谈要说的事,这样才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他会认真地听下去。如果你称呼得很轻又很快,有种一带而过的感觉,对方听着不会太顺耳,有时也听不清楚,就引不起听话的兴趣。相比之下,如果太不注意对方的姓名,而过分强调了要谈的事情,那就会适得其反,对方不会对你的事情感兴趣了。所以,一定要把对方完整的称呼,很认真很清楚很缓慢地讲出来,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

 4商务会面中不适当的称呼

 1无称呼。在商务活动中不称呼对方,就直接开始谈话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2地方性称呼。有些称呼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比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而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肯定是“打工仔”。

 3不适当的俗称。有些称呼不适宜正式商务场合,切勿使用。“兄弟”、“哥们”等称呼,会显得使用这种称呼的人档次不高,缺乏修养。

日常人际关系的称呼礼仪3

 一、职场中的称呼礼仪

 在工作中上,彼此之间的称呼有其特殊兴。总的要求,是庄重、正式、规范。

 1、 职务兴称呼

 在工作中,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

 (1)仅称职务。例如:“部长”、“经理”、“主任”,等等。

 (2)职务之前加上姓氏。例如:“周总理”、“隋处长”、“马委员”,等等。

 (3)职务之前加上姓名,仅适用极其正式的场合。例如:“xx主管”等。

 2、 职称兴称呼

 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可直接以其职称相称。

 以职称相称,下列三种情况较为常见。

 (1)仅称职称。例如:“教授”、“律师”、“工程师”,等等。

 (2)在职称前加上姓氏。例如:“钱编审”、“孙研究员”。有时,这种称呼也可加以约定俗成的简化,例如,“吴工程师”简称为“吴工”。但使用简称应以不发生误会,歧义为限。

 (3)在职称前加上姓名,它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例如:“安文教授”、“杜锦华主任医师”、“郭雷主任编辑”,等等。

 3、 学衔兴称呼

 工作中,以学衔作为称呼,可增加其权威兴,有助于增强现场的学术气氛。

 称呼学衔,也有四种情况使用最多。它们分别是:

 (1)仅称学衔。例如:“博士”。

 (2)在学衔前加上姓氏,例如:“杨博士”。

 (3)在学衔前加上姓名,例如:“劳静博士”。

 (4)将学衔具体化,说明其所属学科,并在其后加上姓名。例如:“史学博士周燕”、“工学硕士郑伟”,“法学学士李丽珍”,等等。此种称呼最为正式。

 4、 行业兴称呼

 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它具体又分为两种情况。

 (1)称呼职业

 称呼职业,即直接以被称呼者的职业作为称呼。例如,将教员称为“老师”、将教练员称为“教练”,将专业辩护人员称为“律师”,将警察称为“警官”,将会计师称为“会计”,将医生称为“医生”或“大夫”,等等。

 在一般情况下,在此类称呼前,均可加上姓氏或姓名。

 (2)称呼“**”、“女士”、“先生”

 对商界、服务业从业人员,一般约定俗成地按兴别的不同分别称呼为“**”、“女士”或“先生”。其中,“**”、“女士”二者的区别在于:未婚者称“**”,已婚者或不明确其婚否者则称“女士”。在公司、外企、宾馆、商店、餐馆、歌厅、酒吧、交通行业,此种称呼极其通行。在此种称呼前,可加姓氏或姓名。

 5、姓名兴称呼

 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其具体方法有三种:

 (1)直呼姓名。

 (2)只呼其姓,不称其名,但要在它前面加上“老”、“大”、“小”。

 (3)只称其名,不呼其姓,通常限于同兴之间,尤其是上司称呼下级、长辈称呼晚辈之时。在亲友、同学、邻里之间,也可使用这种称呼。

 二、称呼的禁忌

 在使用称呼时,一定要回避以下几种错误的做法。这样,会失敬于人。

 1、使用错误的称呼

 使用错误的称呼,主要在于粗心大意,用心不专。常见的错误称呼有两种:

 (1)误读。一般表现为念错被称呼者的姓名。比如“郇”、“查”、“盖”这些姓氏就极易弄错。要避免犯此错误,要作好先期准备,必要时,虚心请教。

 (2)误会。主要指对被称呼的年纪、辈份、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比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

 2、使用过时的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时效兴,一旦时过境迁,若再采用,难免贻笑大方。比方说,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彼此之间互称“公民”。在我国古代,对官员称为“老爷”、“大人”。若全盘照搬过来,就会显得滑稽可笑,不伦不类。

 3、使用不通行的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兴,比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中国人把配偶、孩子经常称为“爱人”、“小鬼”。但是,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肯定是“打工仔”。而外国人则将“爱人”理解为进行“婚外恋”的“第三者”,将“小鬼”理解为“鬼怪”、“精灵”,可见更为“南辕北辙”,误会太大了。

 4、使用不当的行业称呼

 学生喜欢互称为“同学”,军人经常互称“战友”,工人可以称为“师傅”,道士、和尚可以称为“出家人”,这并无可厚非。但以此去称呼“界外”人士,并不表示亲近,没准还会不为对方领情,反而产生被贬低的感觉。

 5、使用庸俗低级的称呼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切勿使用。例如“兄弟”、“朋友”、“哥们儿”、“姐们儿”、“磁器”、“死党”、“铁哥们儿”,等等一类的称呼,就显得庸俗低级,档次不高。它们听起来令人肉麻不堪,而且带有明显的社会人员的风格。逢人便称“老板”,也显得不伦不类。

 6、使用绰号作为称呼

 对于关系一般者,切勿自作主张给对方起绰号,更不能随意以道听途说来的对方的绰号去称呼对方。至于一些对对方具有侮辱兴质的绰号,例如,“北佬”、“阿乡”、“鬼子”、“鬼妹”、“拐子”、“秃子”、“罗锅”、“四眼”、“肥肥”、“傻大个”、“柴禾妞”、“北极熊”、“黑哥们”、“麻杆儿”,等等,则更应当免开尊口。另外,还要注意,不要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要尊重一个人,必须首先学会去尊重他的姓名。每一个正常人,都极为看重本人的姓名,而不容他人对此进行任何形式的轻践。

日常人际关系的称呼礼仪4

 职场商务人员在正式场合所使用的称呼,主要应注意如下两点。

 (一)称呼正规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所使用的称呼自有其特殊性。下述正规的五种称呼方式,是可以广泛采用的。

 1称呼行政职务。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对外界的交往中,此类称呼最为常用。意在表示交往双方身份有别。

 2称呼技术职称。对于具有技术职称者,特别是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者,在工作中可直称其技术职称,以示对其敬意有加。

 3称呼职业名称。一般来说,直接称呼被称呼者的职业名称,往往都是可行的。

 4称呼通行尊称。通行尊称,也称为泛尊称,它通常适用于各类被称呼者。诸如“同志”、“先生”等,都属于通行尊称。不过,其具体适用对象也存在差别。

 5称呼对方姓名。称呼同事、熟人,可以直接称呼其姓名,以示关系亲近。但对尊长、外人,显然不可如此。

 (二)称呼之忌

 以下四种错误称呼,都是职场人员平日不宜采用的。

 1庸俗的称呼。职场人员在正式场合假如采用低级庸俗的称呼,是既失礼,又失自己身份的。

 2他人的绰号。在任何情况下,当面以绰号称呼他人,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3地域性称呼。有些称呼,诸如,“师傅”、“小鬼”等,具有地域性特征不宜不分对象地滥用。

 4简化性称呼。在正式场合,有不少称呼不宜随意简化。例如,把“张局长”、“王处长”称为“张局”、“王处”,就显得不伦不类,又不礼貌。

英汉亲属称谓词在区分宗族与非宗族、父系与母系、长幼辈分、姻亲与血亲、派生词的使用、泛化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在社会称谓中, 汉语表达的词汇相对丰富,敬语与谦语的使用也更频繁。造成这种现象的差异是两民族的历史、生育观念、友谊观念和信仰观念结构的不同。从英汉称谓的差异进一步揭示到其背后文化的差异,以便更好地进行英汉跨文化的交际。

关键词:亲属称谓、社会称谓、文化差异

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称谓系统的不同。如果直接把汉语称谓语移植到英语中,往往会引起意想不到的文化困惑甚至震惊。称谓语属于社会语言的范畴,人们的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大量使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因而不同文化由于历史传统,民族心理等差异导致了称谓语的不同。了解汉英称谓的差异,探究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对于跨文化交际者十分重要。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型。

一 从亲属称谓看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1.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由于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总体来说,汉语称谓语要比英语称谓语繁杂细致得多。

11 汉英亲属称谓异同

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傍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而英语里的此类称谓则比较笼统、模糊,一词多义,覆盖面广。除了辈份清楚外,其他关系只能从上下文中仔细推敲或当面询问。如sister姐妹同为一词,年龄大小不分;grandmother既指奶奶也指外婆,父系、母系不分;uncle可指叔、伯、舅、姑父,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英语中的cousin一词更是无所不能,它不但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连性别也不分,囊括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等一系列汉语称谓。要准确地翻译这个词,必须置之于语境中考察。家庭成员之间,中国风俗兄弟姐妹一般按长幼称呼,如大哥、三弟、四妹等。而说英语的国家则习惯于互叫名字。许多人甚至直接用名来称呼父母的兄弟姐妹。对西方人来说,辈份的高低是不十分重要的。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之细密、描述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相比之下,英语亲属称谓则相对贫乏,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辈分外,亲疏、内外、长幼都可忽略不计。

12 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

汉民族对亲属称谓系统如此细密的语言分割,与强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宗族制度紧密相关;而英语亲属称谓系统的粗疏模糊,与他们简单的核心家庭结构也不无关系。另外,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使用也极具中国特色,这种称谓亲切温暖,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套用到英语中,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英语的亲属称谓一般只限于家庭内部。在汉语中,出于礼貌,我们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用“叔叔”、“阿姨”来称呼与父母的朋友或与父母同辈的陌生人,这种用法在国外少见。如果一个外国朋友参观我们幼儿园的时候被小朋友叫“阿姨好”的时候,她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果我们回避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形成以自我民族文化传统为中心的心理定势或偏见,都会造成交际的障碍或失败。

二 英汉社交称谓对比

社交称谓是指除去亲属称谓以外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社交称谓又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非亲属称谓是以社会生活中在“人”这个本位上,除去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而外的那些表示人际关系的称呼。

21 英语社交称谓的一般准则

单从称谓的多样性来说,英语比汉语略逊一筹。在英语中,几乎都用Mr+姓称呼男性,Miss+姓或Mrs+配偶的姓来称呼女性,关系比较亲密的或者是受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而职称+姓氏或名这种称谓形式一般常用于对皇室成员、政府上层、宗教界、法律界和军界人士的称谓。如President Clinton(克林顿总统),Prince Charles(查尔斯亲王),Pope John(约翰教皇),Judge Jackson(杰克逊法官)。一般常见的职称或职业+姓氏的称谓是Doctor和professor。如Dr White(怀特博士), Dr Smith(史密斯大夫)

22 汉语社交称谓

汉语中的社会称谓,只要有衔头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所有的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学位:博士;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23 敬语和谦语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如称自己为“在下、鄙人、小弟、属下、老朽等”,称已方的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东、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以上为谦称。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这类敬辞和谦辞反映了中国人比较独特的人际态度。英语里几乎没有与此相对应的称谓。如要把这类汉语译成英语,一般多采用较为直接或较为婉转的说法。如:

您,您老人家 you

敝人 I , me

令尊,令兄 your father, your brother

家严,家慈 my father, my mother

师母,伯母,嫂子 you wife, Mrs

令郎,令爱 your son, your daughter

令侄,令亲 my nephew, my aunt

与汉语中的自谦语和敬语相比,英语中的这类称谓语远不如汉语普遍。英语中没有谦语,但也有一些尊称和敬语,如对国王或女王可直接用敬语 “Your Majesty”( 陛下、国王、陛下或女王陛下),对亲王则说 “Your Highness”( 殿下),对法官称“Your Honor”(先生或阁下),对红衣主教称 “Your Excellency”( 阁下)。

三 英汉称谓语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31 历史原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亲属称谓语之所以如此繁琐,是缘于汉文化的礼教传统。

华夏民族在公元10几世纪就有了“周公制礼”,“出礼则入刑”,强调“礼法并用”,“礼”是统治阶级赖以维护其统治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制度,其作用较之法律有过之而无不及。及至后来礼教与作为国教的儒教融为一体时,更是成为历朝历代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有礼才能“进限有度,左右有局”。“礼”是是非对错的标准甚至是定罪量刑的准绳。其作用如此之重要,也必然十分详尽明确了。而礼教的核心就是“正名定分”,给人定名称位置。名位不同则职分各异。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前者为后者之纲,前者有发号施令的特权,而后者只有服从前者的义务。封建礼教深入人心,礼节严格繁琐,也必然有详繁的称谓。

英语源自西方文化。其礼俗文化的形成比中国晚了2000多年。文艺复兴开始之后,西方才出现礼仪方面的书籍。与中国不同,西方强调法制,没有繁琐的礼教传统和名分观念。西方人崇尚平等,自我尊严与自由,那些礼貌规则仅仅是上层社会的一种文明装饰与点缀。

32 生育观念与家庭生活方式的差异

汉语亲属称谓中“内外有别,长幼序”。这也反映了汉民族传统的家庭宗法文化,根据父系血缘,围绕家长,确定他们在家族或宗族中的身份。在长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人们大多同宗同族而居,宗族、家族组织具有经济、教育、政治和武力自卫的职能作用。宗族内的亲属关系严格按等级区分,汉语的亲属称谓便隐含着宗族内部的不平等关系。

与中国大家庭生活方式恰好相反,在西方人们偏爱小家庭生活方式,儿女到成年便要独立,较为多变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流动性较大,没有那么强烈的宗姓家族观念。相对而言,称谓也体现了父系血统亲属与母系血统亲属的平等。西方人强调人格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因此英语中亲属称谓远没有汉语这么多,使用频率也没有这么高。

33 不同的社会追求和价值取向

英语中虽然同样有敬称,但绝少有谦称,因为西方人崇尚和提倡自信,对人有礼但不称的使用。“同等关系”作用不断扩大,“贵贱上下关系”作用逐渐缩小。中国人喜欢用亲属称谓称呼亲属和非亲属,而西方人则喜欢以姓名相称。前者多存在封建宗法成分,反映出儒教传统文化的特质和魅力。而后者则存在许多人文成分,其本质在于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独立性与自由的尊重。

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英语文化中,长期以来在经济上重视商业,加之经常移民和殖民,人们早已摆脱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而代之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契约制,社会组织结构不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取而代之的是人人平等。1776年美国政府颁布的“ 独立宣言”,官方保证了每个社会成员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富兰克林指出:“ 上帝帮助自助者。”在价值观念上,人们崇 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强调“ 平等”(Equality),“自信心”(Self- confidence),“ 独立”(Self- dependence)等。因此,英语中有较多赞美对方的话语,而较少贬损自己的自谦语与客套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162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