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亭送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谢亭送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1张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自可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宛然在目。“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朋友的船呢?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仿佛中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1、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2、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翦重云。吴文英《风流子黄钟商芍药》

3、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林逋《长相思》

4、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5、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永遇乐》

6、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魏子安《花月痕》

7、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吴激《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

8、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铜官窑瓷器题诗》

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10、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1、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12、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3、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14、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15、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16、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17、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

18、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

19、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性德《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20、多虑令志散。寂寞使心忧。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21、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咏蝉/在狱咏蝉》

22、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23、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韦庄《女冠子》

24、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李白《独不见》

25、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26、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27、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28、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29、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韦庄《含山店梦觉作》

30、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31、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

32、却将万字平戎策,换作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33、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欧阳修《蝶恋花》

34、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乐婉《卜算子答施》

35、衣带终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念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36、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37、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3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黎》

39、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张泌《河渎神》

40、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纳兰性德《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41、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4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3、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44、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江淹《古离别》

45、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歌吹隔重阍。绕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韦庄《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

46、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47、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48、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9、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5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51、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52、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辛弃疾《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53、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李商隐《哭刘蕡》

54、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5、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

56、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57、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58、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59、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60、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61、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韩愈《祭十二郎文》

6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63、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64、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冯延巳《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65、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66、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67、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68、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69、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70、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71、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72、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

73、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王安石《江上》

74、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断肠。曹丕《燕歌行》

75、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76、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77、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78、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望海潮》

7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代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8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8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82、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谢亭送别》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译文: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地东流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词句注释:

⑴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⑵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⑶叶:一作“树”水急流: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⑷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 ”、“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1、《送友人》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释义: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2、《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释义: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3、《送友人入蜀》唐代: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释义:

听说从这里去蜀国的道路,崎岖艰险自来就不易通行。

山崖从人的脸旁突兀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上升翻腾。

花树笼罩从秦入川的栈道,春江碧水绕流蜀地的都城。

你的进退升沉都命中已定,用不着去询问善卜的君平。

4、《劳劳亭》唐代: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释义:

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

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5、《赤壁歌送别》唐代: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释义:

两条英雄好汉在此处激烈战争,一决雌雄。顿时间,赤壁的江面上楼船遮天盖地。

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烧得通红,那是周瑜用火攻把曹操击败。

你马上就要高飞远走,到那个世外桃源游山玩,你也会看到那场大战留下的残酷遗迹。

你要详细地把你看到的一切写信来告诉我,我想我肯定会被你的描述而壮怀激烈,万分感动。

李白的诗想象奇特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鲜明的独创性。比如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地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叛乱时,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他的强烈愤怒。他在抒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而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特别是当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发生无法解决的矛盾时,他的诗歌主观色彩就更强烈了,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陡然的发端,直抒内心郁结,可见其精神苦闷的强烈。接着转入描写登楼所见所感,酒酣兴发,飘然欲飞,似乎所有的烦忧一扫而空。然而现实的黑暗依然存在,感情也未平静。所以,后面的诗句反跌入更大的苦闷,希望在消极避世中寻求解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人就是这样抒写自己内心苦闷、抑郁以及追求与希望。上述这种炽热感情的抒发,使李白的诗歌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表现出鲜明的傲岸不屈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李白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元稹语),以气夺人的特色。

(二)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抒写情感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写感情。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借助梦境描写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风马登超现实意象,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表现了崇高的理想。有的诗,他借助神话传说驰骋想象,大胆夸张,贯以奔放的气势,描写雄伟神奇的山川形象,寄托自已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蜀道难〉〉就是这样的著名诗篇。这首诗一开头,就融汇历史传说和远古于一炉,运用夸张手法,着力渲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雄放基调,接着突出描写蜀道的艰难险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诗中“六龙回日”的神话。黄鹤难飞的夸张,“扪参历井”的想象,多种手法迭互使用,融为一体,层层渲染山势高危,层层映衬蜀道难的艰险。接着又以悲鸟哀号,子规夜啼等苍凉气氛,烘托蜀道山水图,寄托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叹之情和对现实政治的某种隐忧。殷蹯称赞这首诗“奇之又奇”,并说“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凋”(《河岳英灵集》)。晚唐诗人皮日休说李白诗歌“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入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累累落落,莫非世间语者”(《刘枣强碑》),指的正是这类诗篇。

(三)巧妙地运用修辞抒写炽热情感

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也是李白抒写浪漫主义情怀常用的艺术手法。有时他既用夸张又用比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燕山雪花大入席”(《北风行》),都是夸张中有比喻的名句。有时他又把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结合起来,写自己强烈的心潮激荡:“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今乡送韦八之京》),把思念长安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神奇别致而又形象贴切。“南风吹归心,飞坠酒楼前”(《寄东鲁二稚之》),思念儿女的骨肉之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愁心可寄已是大胆夸张;寄与明月更是奇特想象,对友人的思念便在诗中得到最好的表达。他又善于拟人化手法使大自然具有个性,为抒写感情服务,“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把无知无情的春风化为有知有情,他更善于以月拟人寄托情怀;“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有山月写成有情的同伴;“青天有月来是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把明月当成可以解答问题的挚友。《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简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怀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同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拟人化的手法,把月影化成知己,以寄托自己的感情。

(四)语言通俗直白,直抒胸臆

李白的诗歌语言直率。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些直抒胸臆的抒情诗句,如“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将进酒》),都是直率自然而又豪气通人的语言,有助于展现其浪漫主义激情。李白的语言清新豪放还体现在其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句子,一切统一于自然,一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思流夜郎忆就游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如《子夜无歌》“长夜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又如《早发白帝城》“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都是用极其单纯自然而又豪放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极深厚的感情。

《送别》(又名《送杨子》)(李白,一说岑参作)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首联“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写送别的地点。“斗酒”是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气氛。“醉不眠”写送别者对被送者的真挚情感,虽醉而不忘是在送别,可见关切之深。王昌龄《别李浦之京》:“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可证醉而不迷是关切之深。

醉,是一种巅峰体验,杨义:“情绪巅峰体验是一种奇异的体验,神思袭来,往往使生命主体尽情地把自己的生命向外发散,从而使人与宇宙万物产生了一种新的生命因缘。”“人与人间交换生命信息也发生了‘魔变’,变得深致,而且变出匪夷所思的新花招。”(《李杜诗学》P97)于是醉态中诗人眼中的景物魔变了:

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描写送别之地醉人眼中的景色。有梨花,肯定是春花灿烂的季节,应该是生机勃勃。但在酣醉而痛苦的诗人笔下,鲜丽的春天的景色却带上了寒冷的色彩。这与岑参《白雪歌》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全然不同。岑参是带着新奇的心态观察大雪纷飞的景色,而他熟悉的是梨花盛开的场景,故用梨花盛开写银装素裹的世界,其间所透露的是边塞军人那种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的精神。李白写的是分别,有心中的苦涩,故而满树梨花的烂漫景致也幻化为冰冷之物,成片杨叶的新绿上那展示新姿的白色也幻化成飘忽不定的烟尘。这是写幻化的实景,并借景传达心中的情感。这就是造境,因为心苦,所以景寒。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颈联“惜别倾壶醑(xǔ,美酒),临分赠马鞭”,具体写分别的情景。送人,不管友情多深,不管多么不舍,总得有分别的一刹那。在不得不离开之时,要离去的人倾壶喝酒,送行的人临别交给友人马鞭,都是无奈而又故作豪放的姿态,是男子汉式的痛苦和洒脱。醉态中的诗人和友人,除了分别痛苦的搅扰,他们已忘记身外的任何事情,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没有温情脉脉,没有温文尔雅,只有这放肆的离别之苦。壮士式的告别,故此不做小儿女态,同样展现了盛唐人的大丈夫气概。

尾联“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写送别友人的深情。是设想之语。设想看着友人到达目的地“颖”,计算友人到“颖”地的时间当在月圆之夜,可见这颗心已经跟随友人而去,而且很久。写跟随之远、跟随之久,虽是设想之词,却抒发了对友人无限深情的牵挂。这是李白式的抒情,真挚、深情而富有浪漫情调。通过“遥想”传达友谊,在李白诗中比较常见,如《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又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也是唐人常见的抒情方式,如牟融《送客之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帆带夕阳投越浦,心随明月到杭州。风清听漏惊乡梦,灯下闻歌乱别愁。悬想到杭州兴地,尊前应与话离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162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