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的男子小姚,是别人眼中的好男人:工作稳定、有房、按时回家、无特殊癖好,除了爱攒钱。
可是,这么好条件的小伙子,却一直单身。因为平时不太和人接触,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社交圈,更别说女朋友了。
看到身边同事、朋友一个个结婚生子,心里也很焦虑,于是急着在网络上寻找爱情。
在陌陌上,他真的遇到了一个女子,不管自己聊什么,都能聊到心坎,而且对方发来的照片也很漂亮。
小姚一看就喜欢上了,以为自己单身30多年,终于等来了“真命天女”,单身这么久也值了。
没多久,两人开始相处,“女友”找各种理由要钱。七个月他向这个女生转账了37万。
可这几个月来,除了几张照片,从没见过真人。视频看不到人,约见面被拒绝···小姚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
才发现”女友”居然是个男人,发的照片,是男人女友的。他在网上找上钩的男性,骗钱来给女友花···
网恋被骗的人还是不在少数。其实细细分析情感骗子的套路,都大同小异,要识别不难:
对方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恰到好处的聊天,美丽或帅气的外表···总让人顷刻间以为遇到了真爱。
Ta让你感觉遇到了灵魂伴侣,懂得把握聊天的节奏,懂得你满足你内心的需要,懂得外在吸引。
情感骗子,尤其是不敢见面的,一般为了钱财。那么不管ta采取什么方式,聊了多久,最后都不开钱。
比如:让你投资买股票、各种理由向你要钱,有意无意让你ta发红包等等。
这种“眼睛一直盯着你钱袋子”的人,其真实目的就是为了骗钱,甚至还骗色。
每次约见面都找借口拒绝;视频时不敢露真人,只有声音,甚至不接。平时除了打字,没什么多过交集。
对方可能为了稳住你,故意给你发异性声音的语音,但从不敢让你知道ta具体的住址,身边有什么人。
你们像最熟悉的陌生人,从不谋面,对方也从不想见你。
网恋还是需谨慎,还是要留意这几点:
人越着急时,越容易别骗。可能很简单的一个骗局,但还是忍不住跳进去。尤其是一些网络相亲平台。
由于很多相亲网站的信息,没有做过真实认证,鱼龙混杂的人太多。
比如:搞推销的、偏财骗色的、寻找刺激的、特殊行业的等等。
自己还是要慎重甄别。遇到有感觉的人,还是要好好做个判断。不管多喜欢,最好可以先见见。
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可能会吸引到相似层级的人。倘如两人差距太大,对方还表现得很热情,得留意是个坑。
打个比方:自身条件只有5分,却遇到一个10分男/女对自己很有感觉,并且不介意你的条件。
那就要留意了:一个条件如此好的人,为啥会在短时间内看上自己?
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就不至于被自恋毁了自己。
网络上找到真爱,也是很有可能的。只是真心想找对象的人,其行为还是不一样的。
Ta会跟你一样谨慎,会去观察你这个人是什么样的 ,会更实际一点,比如视频或约个安全的地方见面。
Ta会根据你的行为,来决定推进关系还是不再继续,会去考量你们是否合适。
总之,网路寻找真爱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好好甄别,如果没有见过真人,就不要轻易转账。
一个真心实意想跟你处对象的人,不会轻易涉及到钱,对方巴不得想多见见你,拉近关系呢。
双向情感障碍属于六大重性精神病,如果想要识别双相情感障碍的话,就可以观察一下患者的日常状态。在躁狂症发作的时候,发现兴趣明显提高,言语也变得越来越多。但是抑郁发作的时候,就表现出了相反的状态,这两种极端的表现常常让他们身体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如果发病的时候,抑郁症通常持续两周以上。而躁狂症通常会持续一周以上,在一天的生活当中,这两种疾病通常是交替出现的,这样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非常的糟糕。在两种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常常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如果大家身边有这样的人,一定要让他们及时去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和帮助,这样才能够及时从这种状态中恢复过来。要多给他们一些关爱,要学会理解他们,适当的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考虑一下。
有一些精神类的患者,他们的工作学业根本没有办法继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他们也会觉得非常痛苦,经常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很多麻烦。但是他们只是生病了,如果可以治愈的话,就能够恢复到正常的模样。大部分患精神病的人群和小时候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他们的父母,一定要多帮助孩子。
现在双向情感治疗的方法已经非常规范了,虽然也会用药,这些药有一些副作用,但是药品的安全性和以前相比有所提高。如果发现的比较早,这样患者就能够得到治愈,不然就会处于反复发作的状态。识别这种疾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一看他们经常的表现。有的时候没有及时被大家了解到或者被诊断为其他的疾病。这样就容易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影响到疾病的恢复。
日本软银公司开发的全球首款可以与人交流的情感机器人“佩珀”近期在网上开售,售价198万日元(约合11万元人民币),首批1000台一分钟内即告售罄。像人一样拥有丰富情感的机器人,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
情感是指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比如说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等。一般来说,人类的情感很难用指标去量化,情感机器人则恰恰相反。把一堆冷冰冰的零部件组装起来,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量化成机器可理解、可表达的数据产物,机器人的“情感”即由此而来。
上个世纪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莎琳德·皮卡德提出了“情感计算”概念,先从生理学角度,检测人体的各种心理参数,如心跳、脉搏、脑电波等,据此计算人的情感状态;再从心理学角度,通过各种传感器接收并处理环境信息,并据此计算机器人所处的情感状态。
与人类间的情感交流过程类似,情感机器人的运作过程包括情感信息的获取、识别分析和情感的表达。首先,机器人需通过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和各类传感器等来获取外界信息。与一般智能机器人不同的是,情感机器人会更有目的地获取与情感相关的有效信息,如人脸的表情和动作,语音的高低、强弱等。情感信息的识别与分析是这个过程的重头戏。生活中,脸部表情是人们常用的较自然的情感表达方式,比如,眉头紧皱可能表示愤怒等。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提出了脸部情感的表达方法,即脸部运动编码系统FACS,通过不同编码和运动单元的组合,可以让机器人自动识别与合成复杂的表情变化,如幸福、愤怒、悲伤等表情。类似的还有动作分析模型和声学模型。
除了情感分析模型外,还需要建立知识库,让机器人“掌握”人们熟知的常识和惯用表达,比如“买买买”这类潮流用语。这样,机器人跟人类的交互体验将更加流畅有趣。通过情感识别与分析的反过程,即给定一种情感状态,再通过语音合成、面部表情合成和动作合成后,一个相对完美的情感机器人就呈现在你的面前。
情感机器人的互动和陪伴功能使其具有广泛的潜在商业价值,有望在医疗、公共服务、研究和智能家庭等方面大有作为。新推出的“佩珀”企业版,雀巢公司用它来推销咖啡机,日本瑞穗银行让它担任银行柜员的职位,今年它还将在山田电机卖场里卖电器……跟“佩珀”类似的,还有工作型机器人Nao、家庭管家式机器人“吉波”等。
人类情感的美妙之处在于它的不可知性,而情感机器人目前还只是人类编写出来的一个程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情感机器人将促使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情感,在未来真正地成为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好帮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