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的5个征兆?

双相情感障碍的5个征兆?,第1张

双相情感障碍的早期症状可以表现为抑郁症,或者躁狂症的症状。

一、抑郁症症状:

1、精神运动改变:患者表现为心情低落、高兴不起来、比较消极悲观、做事情没有兴趣、坐立不安、担心、恐惧,或者出现运动量减少、动作缓慢等情况;

2、生物学症状:患者会出现早醒、食欲下降、性欲下降、甚至出现精神缺失,感到十分疲劳等症状;

3、精神病性症状:在抑郁症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幻觉,被害妄想等症状,如果是老年患者可能会比较易激惹。

二、躁狂症症状:

1、情感高涨: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主观体验特别愉快,觉得生活幸福、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并且情感的高涨有一定感染力,部分患者也可能表现为易激惹、愤怒、敌意等;

2、思维奔逸:患者自我感觉思维速度明显加快、内容丰富多变、自觉脑子聪明、反应敏捷、口若悬河;

3、活动增多:躁狂症发作时,患者的意志活动也增强,觉得精力旺盛、能力强、兴趣范围广、想做大事、想有所作为,但是可能经常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会伴随夸大的观念;

4、夸大观念:部分患者可能感觉自己拥有一定的地位、财富、言语夸大,觉得腰缠万贯、神通广大。

双向障碍与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情绪起伏波动不同,双向障碍的情绪起伏波动会更大,有严重的抑郁和躁狂。双向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交替往复或不规则等多样形式出现,也可以出现抑郁与躁狂同时存在的混合发作。

基本病因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患者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且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群体遗传学研究提示,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多因素遗传病。遗传倾向调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高达85%。

生物因素

神经递质

患者的发病,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有关。

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本身就非常复杂,而神经各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同样复杂,目前研究认为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神经递质,包括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谷氨酸、γ-氨基丁酸、神经肽。

神经内分泌

患者内分泌系统改变,与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有关,这种改变主要涉及三条内分泌轴,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及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的改变。医学界尚不清楚具体机制,推测可能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症状

躁狂发作

典型的躁狂发作,以情绪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增强的“三高”症状为特征,属于精神运动性兴奋。

情绪高涨

患者轻松愉悦、乐观热情,有时表现易激惹,会因小事发脾气。病情严重时有冲动言语及行为。

思维奔逸

患者思维联想快,说话急促,语速比正常时候快,语量也比正常时候明显多,滔滔不绝,说得口干舌燥。病情严重时,患者出现音联意联,随境转移,易被周围事物所吸引,自我感觉良好,说话漫无边际,认为自己才华出众、出身名门等,甚至患者的症状,可达到妄想的程度。

患者发作严重时,可有短暂的、片断的幻听,还可有妄想、思维散漫,行为紊乱伴发冲动行为,也可短暂出现意识障碍,如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

意志行为增强

患者不断计划,整日忙碌,爱交际,爱管闲事,易冲动,行为鲁莽,做事有始无终,不计后果。

轻躁狂发作

轻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持续至少数天的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易激惹、对自我评价高、睡眠需求少、思维奔逸、行为鲁莽。

患者社会功能或职业功能只被轻度损害,这种损害不易被人识别,周围人可感到患者与常人或其正常时候有差异,但患者无自知力。

双相情感障碍的两种表现

一、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期的表现。

1、睡眠减少但感到精力旺盛。

2、自夸自大、感到无所不能。

3、思维跳跃、思维涌动。

4、感到比平时健谈、滔滔不绝。

5、注意力难以集中。

6、易怒烦躁、神情恍惚。

7、行事冲动,例如砸东西、打人。

二、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期的表现。

1、情绪低落、放声大哭。

2、对任何活动和事情失去兴趣。

3、失眠或者嗜睡。

4、明显的食欲增加或减少。

5、行动迟缓或焦躁。

6、过度自责、内疚、无意义感。

7、感到没有精力、疲惫。

8、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迟缓。

三、结语。

双相情感障碍也被称为躁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诊断,特征为情绪异常高涨、思维奔逸、睡眠需要减少以及行事冲动等症状。其特征为情绪高涨(躁狂或轻躁狂)和低落交替出现。如果有以上这些情况,建议即使寻找专业人士就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319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