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园林艺术赏析

拙政园园林艺术赏析,第1张

 拙政园,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古今往来有很多的人对其园林的艺术进行赏析,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拙政园园林艺术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拙政园园林艺术赏析一

 拙政园

 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之分,有关园林性质与园林面积大小。像上海正在建造的盆景园,则宜以静观为主,即为一例。

拙政园园林艺术赏析二

 1障景

 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古代讲究的是景深,层次感,所谓“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人在景中。中园之门原来就是拙政园的正门,可惜今已封闭。进入砖雕门楼,一座小小天井,深仅几步而已,但那株文征明手植巨藤,已届五百岁高龄,枝干蟠曲如龙,绿叶遮天蔽日,有“蒙茸一架自成林”之说。天井之北为卧虬堂,然后一路向北均为拙政园的住宅区。行至最底,得一门,门内咫尺之远即有一座高大的黄石假山耸立眼前,山有东、西两峰,视线越过中间低处,可见主厅远香堂飞檐翘角隐现其间,这种半遮半露的处理激起游人更大的兴趣。以山障景是古典园林中最为传统的手法,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述的大观园也是采用此种手法。

 2框景

 框景也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利用门框、窗框、门洞、窗洞、山洞以及树木等作为框架,有选择地摄取空间景色,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2比如这一幅漏窗。墙上连着一个又一个都被造出画框样子的漏窗,每一个漏窗图案均不相同,透过漏窗看到的外面的景色也各不相同,犹如在廊墙镶嵌着一幅又一幅精美的画。

 3借景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园内的中花园,是成为造园经典的“借景”——将离拙政园35里外的北寺塔借入园中,那巍峨的北寺塔耸立在亭后的云霄中,煞是壮观,这就是著名的“涉门成趣”、“入园见塔”景观。当代园林专家陈从周称赞这里为“极妙的借景”。

 4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远香堂是拙政园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四面厅,面水而筑,面阔三间,四周均为落地玻璃长窗,不仅透光通气,还可以坐在里面观赏四面不同的景色。由远香堂北面远眺,对景荷花池中西山上的雪香云薇亭;在雪香云薇亭内有可以远对景远香堂。拙政园西部卅六鸳鸯馆,是一座两面厅,是听昆曲的地方。顶棚拱形,反射声音,创造“余音绕梁”的效果。隔窗远望,笠亭似戴笠渔翁垂钓般俨然而立,卅六鸳鸯馆与笠亭构成对景。

 5漏景

 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色全观,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漏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风、疏林等手法。疏透处的景物构设,既要考虑定点的静态观赏,又要考虑移动视点的漏景效果,以丰富景色的闪烁变幻情趣。例如,苏州留园入口的洞窗漏景,苏州狮子林的连续玫瑰窗漏景等。秫香馆:位于拙政园东部,原为秫香楼,位于天泉亭北土山松岗之西,为拙政园东部最大的厅堂。秫者,稷、稻的统称,此处原来为归田园居之北界,墙外为北园,乃园主的家田,故于此建楼,以观赏农桑田园之景。秫香之名,亦由此得。当年复建此堂时,馆内所有落地长窗裙板及夹堂板上均刻有《西厢记》人物故事图案,1966年,为保护起见,将图案翻入室内,以无雕刻的反面窗板向外,一直沿用至今。今日的秫香馆四周景色开朗,南边隔水为山岛,是游人品茗休憩的好去处。听雨轩是拙政园园中园的一座三间屋子构成的建筑,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芭蕉,翠竹等植物。人靠窗边,透过花窗,欣赏蕉叶之翠绿。在下雨时节,取宋代杨万里“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配合声音的听觉效果。

 6点景

 点景是用题咏的手法创造园林意境, 多指园林建筑的名称、悬挂的楹联、匾额等。用来沟通园林景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表达造园者的人生旨趣, 设计意图和艺术情感, 通过寄情于物, 创造一个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深远意境。点景在园林中有明景、写意、言志、启发、暗示、装饰等作用。江南古典园林是文人士大夫情怀的寄托, 点景是其造园手法中应用最多, 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哲学理念。香洲、芙蓉榭、荷风四面亭、藕香榭等借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 雪香云蔚亭借梅花的傲雪挺立等, 将植物拟人化, 暗示园主人的高贵品格。放眼亭造就一处“临深使人志清, 登高使人意远”的境界。批把园的“晚翠”建筑了园主人的精神家园, 四季常青和退隐之意。“玉壶冰”借喻主人的高洁清廉。绣绮亭的西柱上挂有处世联“生平直且勤, 处世和而厚” , 是园主人做人处世律己的处世哲学。亭内咏景联为“露香红玉树, 风绽紫蟠桃” , 是园主人隐居山林的自然之趣。“与谁同坐轩”的匾额抒发园主超脱世俗、清高孤傲的“风雅”性情。

 7添景

 添景是当风景点与远方之间没有其他中景、近景过渡时, 为求主景或对景有丰富的层次感, 加强远景“景深”的感染力, 常做添景处理。添景可用建筑的一角、树木花卉等, 丰富园林的空间构图效果

拙政园园林艺术赏析三

 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作。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御史王献臣因仕途失意回归故里,以大弘寺旧址兴建拙政园。他邀请当时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参与布局设计,前后历时共16年,最终建成了这个池广林茂、自然疏朗的江南园林。

 拙政园的命名是引用了西晋潘岳的《闲居赋》:“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最初的拙政园是宋元高古的造园风格,尽管经历了多次改造,但高古散淡的气息仍能够被依稀辨识到,这也是拙政园最宝贵的亮点。

 五百年间,拙政园的命运几经更迭;园内景致随之变化,却典雅如初。亭台楼阁,回廊起伏,小桥流水,古木参天;使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齐名,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风格迥异的三部分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全园尤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园中主要建筑物绝大多数都临水而建、高低错落。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尽显江南水乡之美。

 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雅致,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为主;西花园建筑精美,楼台倒影,别具风味。中部则是拙政园最为出彩的部分,亭台楼榭点缀在湖岸池边,古朴典雅、主次分明,至今仍保持着明代园林浑厚质朴、自然天真的艺术风格。

 花园中部在乾隆时期就改造成了与今天相对接近的样貌,整个区块仍保留了高古的气息。花园西部在晚清时被苏州吴县商会会长张履谦买下,经营成了带有晚清范儿的园林,水面比较低下,建筑都高挑在水面上。而花园东部在明末时独立出去,1949年后又单独经营重建,重建时掺入的现代公园的风格,空间特别开朗,建筑相对孤立。古代建筑艺术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说,这三个部分就是分之则利、合之则伤,要将它们各自独立看待。

 沿袭宋元风范的建筑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晚清之后,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逐渐增多,形成变幻曲折的庭院空间,建筑景致独具特色。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藏露掩映,使山水景观显得更为疏朗开阔。

 朱宇晖认为拙政园现有建筑在风貌上沿袭了宋元风范。在他看来,其中最美的一座是见山楼,处理的亮点是运用爬山廊暗示山意,爬上了两层冲向水中间的楼阁。廊子的屋檐和见山楼的屋檐连在一起,令人分不出哪里是单纯的爬山廊,哪里是两层的楼阁。他用“水上最是那深情一抹”形容他最为推崇的见山楼。

 三大贡献

 朱宇晖说,拙政园最大的贡献主要有三点:第一,它为现代人展现了带有高古气息的园林样貌和残存着宋元风的建筑风格;第二,拙政园的中部提供了一个江南古典园林的典则时代,即明末清初时代主要厅堂隔水面山之外的种种变化,启示后人如何在大面积的范围内运用这个典则;第三,它贡献了许多从建筑到园林中的桥梁,始终保持着和后世的纠结、造作、自我表现不同的风格。从建筑不盲目追求“嫰戗发戗”,到桥梁上贴着桥面的低矮栏杆,拙政园的建筑都遵循着非常飘逸的逻辑,透露出低调、含蓄的美。

 拙政园布局灵活,道法自然,匠心独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它为后人留下了价值连城的江南园林研究依据,早已成为了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

住房反映了主人的生活信息,比如主人的生活习惯、文化倾向等,而中国园林又是非常特殊的存在,除了有住房的功能之外,它还有着极大的观赏价值,可以提供更大的建筑空间,亭台水榭、一草一木,都有着一定的寓意,也是园主思想内容的具象化。中国园林一开始就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自然的再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而西方的园林是在与自然抗争、征服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也是中西方园林的本质区别。那么,中国园林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它体现了怎样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园林的寓意

1、崇尚物质生活的“隐居地”

古人是非常崇尚隐居生活的,最早的商末时期的伯夷、叔齐就是非常著名的隐士,武王伐纣灭商之后,两人到首阳山上隐居,自此不食周粟,最终饥饿而死。有诗云:“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伯夷和叔齐是中国最早的隐士的代表人物,因两人“不食周粟”的高尚情操,而受到后世的极度推崇,也正因为如此,山也具有了隐居的含义,而中国园林中的假山,就是取自这一隐逸文化。

在《庄子·秋水》中记载:“庄子钓于濮水,楚人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笑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楚王想要请庄子进宫做官,庄子不愿意做官,宁愿自由自在地生活。后来,庄子在与惠子同游的时候,也说了这样一句话:“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在庄子看来,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由自己来判断,在做官的问题上,不做官反倒可以体会到自由生活的乐趣。当然,真正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就有很多人在城市中建造园林,以山水模仿自然,标榜隐士,维持灯红酒绿的生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园林并不算是真正的隐居,反而带有一种虚伪的气质。

象征性的隐居者在城市中购置园林,自比上古先贤,以隐士的名义标榜自己,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向不愿放弃物质生活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借题寓意超然于世,因此,中国园林也是“隐士”矛盾心理的产物。

2、复杂心结的寓所

在中国古代,贬斥是一种非常羞耻的事情,尤其是对读书人而言,这几乎是刻骨铭心的,很多人在被贬官之后就会建造园林,过上隐逸的生活。比如北宋时期的苏舜钦,他本是宰相的女婿,由于多次上书议论时政,结果最终被罢官。苏舜钦对朝廷失望至极,罢官之后,他索性以五万贯钱买下了五代广陵王钱元僚的旧池馆,在这里重建了亭台楼阁,并以“沧浪亭”命名,自号“沧浪翁”。从此,苏舜钦仿做一名渔翁,不问世事,似乎在隐居避世中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事实上,苏舜钦的心理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他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人生理想,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和朝廷中的蝇营狗苟之辈同流合污,敬而远之。苏舜钦和沧浪亭说明了一个事实,其实中国园林主人的避世隐居只是一种姿态,等待东山再起才是这些“隐士”的深层本质。

“四十而不惑”,说的是一个人生阶段,到了四十岁之后,就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在这个年龄阶段,人们已经经历了人生的所有内容,没有更多的来吸引你了。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想要追寻“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生的终极问题。在读书人之中,这种趋势显得更加的明显,他们曾经有过辉煌,现在却走向了没落,后半生该如何自处?中国园林的主人,在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的时候,将自己的思想倾注在了园林上,反映在了园林的布局上,因此,园林的山与水,亭台与楼阁,都有一定的含义。

3、无奈的生命归宿点

生命从一开始就是在不断走向死亡的,许多文人骚客也因此哀叹,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比如苏东坡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再比如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等等,都反映了生命的周期律,诗句中包含着一种无奈之感,谁也不能抵抗死亡,就算是秦始皇也是如此。不管是凡人也好,还是帝王也罢,最终都是尘归尘土归土。繁华园林的背后,同样摆脱不了生命周期律的宿命,园林流转千年,毁坏后又重建,多次易主,这也是园林的归宿。

当年那些文人骚客在园林中闲步吟唱,其实都只是大家的无奈讳言,试问,如果官场得意,谁愿意在园林中说这些无关痛痒的话,毕竟只有行动才能够改变现状。从这里来看,中国园林也是一个悲情符号,只有体会到了这一点,才真正读懂了园林。

二、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

1、天人合一、师法自然

中华民族一直都崇尚自然之美,讲究“师法自然”,即人与万物的和谐共生。比如,老子在《道德经》中将师法自然作为天下万物发展的最高准则,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也提到,“天地之大美,谓之天和”,其中“天和”指的就是天地与自然的完美契合,也就是“天人合一”。也正因为“师法自然”,所以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以自然为效仿对象的,将自然的精华营造在方寸之间,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以假乱真”?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三个手段:第一,在整体布局和构筑中模仿大自然的形态。中国园林讲究“造园无格,得影随行”,既无定形,也无定法。在园林中,与自然相契合的山形水势、树木花草、亭台楼阁,组成了一系列的交织着情感与梦想的园林空间。只要身在园林空间中,就会有一种重返大自然的感觉。第二,在景点的安排和意趣上尽量契合自然美的形态。一般来说,自然美兼具壮美和优美的特点,中国古代园林主要体现在优美上,这种美感是细腻的,也是朦胧的。

2、君子比德,修身养性

中国古代园林是修身养性、退隐避世的地方,这种文化内涵,与中国的“君子比德”思想紧密相关。我们知道,儒家思想以“仁”为内核,注重内心的修养。这种仁爱观体现在古典园林上,就是以山水来比附人的宽厚、忍让、修明的美德,即所谓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与“水”是人的品格的具象化,表现了一种情境。比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此时,他将大山比作“仁者”,触发了心底对本源的思索。也正因为如此,“高山流水”也成为了品德高洁的代名词。

中国古典园林从一开始就非常讲究筑山和理水,哪怕方寸之地,都要用上一座假山,一潭碧水。这种相对廉洁的园林文化,一方面降低了文人骚客对智行追求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迎合了他们淡泊名利的理念。比如,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就是园林文化的实践者,在著名的《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比作樊笼,与田园一对比,表明自己归隐的意愿:“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3、安居理念,封闭格局

中国园林体现了一种“小国寡民”的思想,即通过园林来打造一个小型的封闭社会。事实上,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代人民就形成了封闭的社会模式,老子心目中的“小国寡民”,就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孔子主张的“慎独”,也成为了后人的生活信条。因此,不管是古村落遗址也好,还是现在四合院也罢,都是以封闭、围合为基本的建筑特征的,这也是一种园林建筑的人文特征。

从文字上来看,“园”最初的时候被称为“囿”,汉代以后才改称“园”,不管是“囿”也好,还是“园”也罢,从字体上来看,它们都是“封闭”的,而在园林的实际建筑中也是如此。园林的四面都是围墙,与外界是封闭隔离的,这也反映在很多古典诗词上,比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再比如“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这些诗句都体现了园林的封闭性。事实上,在中国的园林中,很少有开放的古代园林,这种文化特征的形成,也是源于“小国寡民”的农耕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和建造追求的是一种具有诗意和画意的意境。在古代中国文化中,自然被视为艺术和哲学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古典园林常常以自然景观为蓝本,并通过独特的设计手法来营造一种优美、恬静的环境。

古典园林的意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造景手法:古典园林的设计中,通常采用错落有致的布局方式,通过错落有致的摆放方式、错落有致的视角选择等手法,创造出一种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视觉效果。2 植物造景: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造景非常重要,常常采用疏密有致的方式来营造出独特的美感。同时,植物的种类、颜色、高低等都被精心搭配,以达到一种和谐、舒适的感觉。3 艺术品装饰:古典园林中还会采用一些艺术品进行装饰,如石雕、雕塑、壁画、书法等。

这些艺术品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能够丰富意境,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总体来说,古典园林的设计和建造旨在营造出一种优美、恬静、自然、和谐的环境,以达到一种具有诗意和画意的意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374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