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白求恩,纪念白求恩,传扬白求恩精神,永不过时。远离战火硝烟的人们,是否早已忘却战争的惨烈,白求恩的事迹是否还在我们的教科书中,白求恩的名字是否还在一代代人的记忆里。历史告诉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记住那些曾经援助过中国人民进行14年艰苦卓绝抗战的所有国际友人。感恩,是人生永恒的学养。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员,著名的医生。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经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
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中国,3月31日来到延安。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不久,白求恩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白求恩到中国来,不仅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最可宝贵的是,他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对中国革命的正义战争事业无限的热忱。他到达晋察冀边区后方医院后,第一周内就检查了520个伤病员,第二周就开始施行手术。四个星期的连续工作,使147个伤病员很快恢复健康回到前线。哪里有伤员,白求恩就出现在哪里。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他曾经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动了手术。他的手术台,曾经安在离前线五里地的村中小庙里,敌人的炮弹落在手术室后面,震得小庙上的瓦片哗哗地响。白求恩却在小庙里紧张地手术着。同志们劝他转移,他却不肯。他说:“离火线远了,伤员到达的时间会延长,死亡率就会增高。战士在火线上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危险?”两天两夜,他一直在手术台上工作着,直到战斗结束。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白求恩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
中心思想:高度评价和赞扬了白求恩大夫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表达了对白求恩深深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写作背景:抗日战争初期,白求恩医生受加拿大***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事业,在延安受到毛泽东等的接见。他为救治受伤的八路军指战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一次给伤员动手术时被手术刀划破手指,不幸因伤口感染患败血症而去世。《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在白求恩追悼会上发表的悼念词,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重要篇章,涉及人生价值、追求取向以及做人的准则、操守和职业道德等内容。
白求恩是加拿大人,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来到中国的 ,小学语文课本,《手术台就是阵地》就是描写白求恩的,即便在战火纷飞的时刻,他也不忘了给伤员做手术,因为他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我觉得纪念白求恩就是从他的身上学习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那种为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抛去一切种族观念,坚守自己的信念 ,以及那种不怕牺牲的精神 ,而这种精神就是需要我们继承和传扬的 。
纪念白求恩全文的论证思路:文章从介绍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入手, 使读者对白求恩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同时为全篇论述他的革命精神提出事实根据。
因为白求恩当时是在敌后根据地和游击区工作,很多人还不知道白求恩, 加之又是一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 在论点提出之前, 非将生平事迹交代清楚不可。文章的重点既在阐述他的革命精神, 叙述生平事迹的文字就愈省愈好,这样才能使文章的主旨突出。
因此, 作者用两个复句、七十多个字, 将白求恩生平事迹的最主要部分介绍得清清楚楚, 而且在“ 五十多岁了” 、“ 不远万里” 、“ 不幸以身殉职” 等词语中, 饱含了赞扬和悼念的深厚感情。生平事迹介绍完了, 作者立即以一个设问句过渡到全文的论题上来。
为了启发读者进行思考、推论, 设问句先说白求恩来中国的动机和目的, 然后才问“ 这是什么精神” , 最后予以确切的回答: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每一个中国***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这一回答的前两个分句, 是递进句式, 而不是并列句式。
因为从广义解释和文章分析, 共产主义精神是包活国际主义精神的。所以, 该文的论点是号召每一个中国***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扩展资料:
《纪念白求恩》这一光辉文献,并没有因为时光远去而失去光芒,反而因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而彰显其时代价值,至今仍在发挥着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共天津市委规划建设工委:《纪念白求恩》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教材,几十年来,这篇著作对全国人民和军队广大指战员产生了巨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
《纪念白求恩》作为一篇意义深远的纪念文章, 无论思想内容, 还是语言艺术, 都是典范。这篇文章, 对于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发展逻辑思维能力都有极大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