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父母。这个概念是看苏珊福沃德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学到的,并且感到有些恐怖。恐怖的不是自己的性格缺陷,而是自己可能是这个环节中的一环,担心有过度的有毒行为给孩子带去影响。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说明有毒父母的类型,条目非常清楚。每章一个主题类型: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不称职的父母;操控性父母;酗酒型父母;身体虐待型父母;言语虐待型父母;性虐待型父母。读着不同的故事,你感觉到每个人成长中难以理解的苦难。这里面最普遍的,我觉得是言语虐待型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应该始于语言交谈中的尊重。这点在我的身边恰恰不容易做到,出于父母的天性,我们可能不会从身体上给孩子造成过度的伤害,但语言却正好相反,并且不会引起人的注意。我们在很多时候还会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理由,不尊重孩子人格上的独立。
我对照自己,可能会出现有毒的方面就是不称职,操控和言语上的。
不称职中我需要注意的就是不作为的做法。因为可能会因为维护家庭其他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所以即便出现了错误,也不及时制止。或者因为孩子犯错的反复性,而采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消极放弃行为。这些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都是不好的。
操控就是忽视孩子的想法和情感,必须按照家长的想法去做。我觉得这点要尽可能的克制,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做有毒的父母,是我阅读后的最深刻需求,就是怕在生活中觉察不出来。在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都要想想自己尊重孩子了吗当想发脾气的时候,问问自己,这和孩子有关吗?从尊重个体的角度出发,或许能减少一些有毒的行为。
原生家庭是“伤口”还是“借口”?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情感真的影响很大?原生家庭假如十分幸福的话,此人对情感就会很的向往,在面对感情的时候会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假如原生家庭不幸福的话,在面对感情的时候会尤其畸型,十分容易钻牛角尖,也会非常慎重,尤其担忧感情伤害自己。原生家庭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也会影响到一个人对情感的认知。
原生家庭是我们的伤口,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产生影响。它营造我们自己的人格特质,危害我们自己的人格成长。婚姻关系、情感互动,甚至是在恋爱与婚姻中,都不由自主的遭受原生家庭产生的影响。原生家庭是与我们所有人在一起的,它能够上溯到我们所有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爸妈的个人行为、言谈举止、脾气和性格,及其与人交往的形式、生活观和思想对孩子的影响,印在内心深处。
在我们出生的时候,大家如同一张白纸。大家让其他人在我们的童年写,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儿时都是快乐的。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在他人叙述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会消化吸收另一方要表达的一切,即便他们都在有意叙述美好事物。如同一些看起来美好的家庭一样,父母不了解小孩的感观在觉得自己在身后跟自己探讨时是特别敏感的。仅仅有些时候,小孩懂得了掩藏,不愿意爸爸妈妈尴尬,不愿见到夫妻吵架。
但长大以后,他极有可能会丧失本来对婚姻与家庭的美好期待。有些人用一生治好儿时,有的人用小孩勾勒自身理想化的童年,还有的人把童年的美好传达给每一个人,即便是成人,心里对于生活、婚姻生活、将来都是有美好的期待。
心理上有一个依恋理论,说家中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不可能彻底解决原生家庭产生的影响。但是,我们通过创造更多生活感受和新依恋关系来降低原生家庭产生的影响。尽管原生家庭描绘了我们的过去,却难以拘束现在和未来。由你决定。认可原生家庭有自已的局限,及其对于原生家庭的恨、爱、怒、羞、痛、挫的体验,是降低原生家庭对咱们不良影响的第一步。人不可一辈子自取其辱,认清以往,聆听自身内心深处,这样才会有助于重归如今,憧憬未来。
最近回看了一遍曾经很喜欢的书《风雨哈佛路》,讲述了贫民窟出生的女孩莉丝的哈佛求学之路,过去看这本书,让我最为动容的是,莉丝在面对毒品、艾滋、饥饿的生活时,依然能够保持一颗进取之心,勇敢的与命运抗争,利用2年时间读完了4年的课程,最终获得了《纽约时报》的一等奖学金,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理想的学府——哈佛。
曾经,莉丝默里的故事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每当我遇到挫折或者失败的时候,都会想起莉丝的传奇故事,她激励着我无畏艰险,勇往直前。可是现在,我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成为了一名新手妈妈,再次看这本书,莉丝的家庭故事,却又给了我更多 育儿 方面的启发。
这些年来,“原生家庭论”风靡全球,影响了无数的家长和教育界的学术大咖,所谓原生家庭,就是指家庭生活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大多数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有学识、修养的家庭,孩子大多也是知书达理、一表人才;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孩子的 情感 上大多会有缺陷,先不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但是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这样的心理暗示。
其实,这种论调就是一种典型的刻板印象,大众惯性的将对父母的印象移植到孩子身上,认为孩子的好坏一定是和父母有关系的,所以, “原生家庭论”渐渐被神化,成为了家长们约束个人行为的教条,这是好事,但同时,也让许多中国家长们变得越来越焦虑,焦虑的是害怕自己的不完美,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那么,“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真的有那么严重吗?正面意义上来讲,是肯定会有影响的,一个和谐轻松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首先性格上就不一定会差,乐观、积极、勇敢,但是能否百分百决定孩子的成功,却又另当别论了。
《风雨哈佛路》中,莉丝默里,一个贫民窟女孩,母亲在怀她的时候,就已经毒瘾深重,父亲因为贩毒坐牢,全家人都靠着莉丝妈妈每个月的政府救济金生活,妈妈每次领到钱后,就会拿去“飘飘欲仙”,最终母亲得艾滋病去世,而莉丝的父亲很少照顾她,所以莉丝15岁便无家可归,流浪街头,睡地铁、借助朋友家客厅是常有的事,这样的家庭对于常人来说,应该是属于最恶劣的“原生家庭”了,但是,谁也没想到,这种环境下成长的莉丝,最终不屈服于命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哈佛,住上了属于自己的公寓。
莉丝默里并没有受限于原生家庭,依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勇敢的性格,然而现代中国父母总是过分夸大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喜欢将自己的一套生存标准、道德理念强加给孩子,比如说:强行营造一个读书氛围,《小欢喜》中,英子妈宋倩,强势的用自己的标准去逼迫孩子学习,最终导致英子患上了抑郁症。
现代父母对孩子的爱,主要的表达方式就是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以为这就是为了孩子好,虽然生活上从不短缺,但是父母因为繁忙的工作,经常缺席孩子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缺失来自父母的关爱,其实这才是 育儿 过程中的大忌。
莉丝默里有一个不完美的妈妈,她在自传里面说过,“我总以为她会照顾我,但是至死她都没有照顾我,都是我在照顾她”,但是,无论莉丝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吸毒也好、艾滋也罢,他们唯一做对的事就是用仅有的一点余力去“爱”孩子,这种爱不是用物质表达的,而是用心。
莉丝的母亲,许下过许多实现不了的愿望,虽然一个都没实现,但是至少能够让莉丝感受到母亲的爱,而莉丝的父亲,虽然很少照顾过她,但却是他引导莉丝走向文学的道路,曾经还去图书馆偷书出来给她看,以培养她对文学的爱好。
其实父母不需要强迫自己变的完美,这个世界上也没有真正完美的家长,父母只需要做对三件事,就能给孩子带来非常棒的家庭教育:
01
传递正能量
莉丝母亲有一句名言:“总有一天,生活会变好的”,虽然莉丝父母一辈子也没有变好,但是却给了莉丝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莉丝事业成功后,一直在鼓励青少年不要把儿童时期的苦难当做不把握机遇的借口,青少年一定要抵制黑帮和毒品的诱惑。所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正能量是一件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
02
努力培养其学习兴趣
培养的这个过程必须把握好尺度,不能强迫,我们可以尝试和孩子做一次深度的交流,去解释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学习,因为只有学习才有可能改变命运,只有学习才是迈向成功的最低门槛,也许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靠运气就能成功的人,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唯有学习,才是走出原生家庭困境的捷径。
还有些孩子,真的不爱学习,无论你怎么培养都没用,该怎么办呢?花点时间去挖掘孩子的兴趣和优势,从兴趣入手,引导孩子去学习,当然,做家长的一定要把控住孩子的兴趣必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否则一旦偏离了方向,未来将一发不可收拾。
《风雨哈佛路》中,莉丝的父亲智商很高,如果年少时有人对其进行正面的引导,也许莉丝的父亲会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所以也应了那一句话:天才与疯子就在一念之间,而莉丝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但是庆幸的是,她遇到了倾力帮助她学习的老师,所以,摆脱了糟糕的原生家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03
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讲究技巧,尤其是尺度一定要把控好,因为挫折教育,一旦过了界,其后果是弊大于利的,为什么建议孩子接受挫折教育?因为如果一个人顺风顺水惯了,那么当挫折不打招呼的破门而入时,孩子未必能承受住挫折带来的心理折磨。
孩子小时候,接受了挫折教育,再结合家长们的心理开解,能够让内心变得更加强大,懂得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并且学会从一次次的挫折中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优势,再次遇到难题时,能够坦然面对,准确应对,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那么挫折教育什么时候开始呢? 建议从2~3岁开始锻炼 ,因为年纪越小,对于挫折教育的接受度更高,做家长的可以尝试一下这些简单的方法,比如:
你好!原生家庭影响着一个人太多方面,今天我们谈论恋爱关系中的影响。
第一种影响:你选择的另一半,要么和异性父母相似,要么完全相反。
现在大多数的年轻男女都不会只谈过一次恋爱,或者说很少只谈过一次恋爱,如果你静下心来去觉察一下自己的几段恋爱,你会发现你的几任对象身上一定存在着共性的特点。有的人找的对象都是很老实的那种人,有的人找的对象都是“渣男”“拜金女”等,为什么你总是找相同类型的对象,一定是在你的潜意识里你需要他/她身上的那份特质,而这份特质就像无形的磁铁一样吸引着你,你也不知道为何,你就是吸引这种人靠近你。
发展心理学中把3—6岁的儿童期成为俄狄浦斯期,这个时候我们会对异性父母产生特殊的情结,男孩有恋母情结,女孩有恋父情结,在心理上也会对异性父母产生认同,前提是父母关系良好,亲子关系也良好。于是在长大后找对象的潜意识模版就是异性父母的形象,你的另一半在某种特质上一定像极了你的爸爸或者妈妈。但如果是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一方在小时候教养方式不良,存在打骂、侮辱等家暴行为,会在你的心理产生阴影,长大后这种创伤时刻提醒着你不找和那个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一样的人,于是就会寻找和异性父母相反的人。例如你的爸爸爱喝酒,喝完酒回到家会打妈妈和你,那么在以后找对象的时候,你很大可能的找不喝酒的男生,因为喝酒这种行为已经在幼年的心里留下了恐惧、伤害的阴影。
第二种影响:依恋模式影响着你跟伴侣的亲密关系。
幼儿在小时候会跟主要抚养人(一般是妈妈)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情感连接,叫做依恋,依恋的类型有:
1、安全型。
当与母亲分离时他可能哭也可能不哭,哭是因为妈妈不在了,他喜欢妈妈胜过陌生人。当母亲回来时,他积极寻求接触,啼哭立即减少。
2、回避型。
和母亲在一块儿的时候,他似乎没有对母亲作出什么反应,而当母亲离开时,一般没有苦恼的表现。他对陌生人的反应好像对母亲的反应一样。当与母亲团聚时,他却回避母亲或很久才跟她打招呼。当母亲抱起他时,他也经常不去拥抱母亲。
3、抗拒型。
与母亲分离以前紧靠其母亲,不愿离开母亲一步,虽然母亲在跟前,也不主动探究环境中的事物。当与母亲团聚时,表现出非常生气的抗拒行为,甚至推开和搡打母亲。当母亲抱起他时,他仍然继续啼哭,很难安抚他。
4、无组织的紊乱型
当与母亲分离后再团聚时,儿童表现出各种混乱的矛盾行为。如当母亲抱起他的时候,他的目光却看到别的地方,或用一种茫然抑郁的眼神接近母亲;当母亲安慰他以后,他却出乎意料地哭起来,或表现出一种冷冰冰的姿态。
依恋类型的差异主要是由母亲是否能够及时的觉察到孩子的需求并满足来决定的,例如年幼的孩子需要吃奶时母亲是否能及时喂奶,冷了热了是否能及时增添衣物,需要安抚时是否能给予拥抱、抚摸等。
除了安全型依恋类型,其他三种类型都会在恋爱中产生问题,主要是从小没有获得被爱、值得爱的信念,以至于在恋爱中时刻怀疑自己是否是被爱的,缺乏爱的能力和信念,要通过其他方式不断验证自己的假设,证明被爱,寻求安全感。典型的行为就是:当你发现对方一天都没有给你打电话发短信时,你打电话对方没接时,你会发疯似的寻找对方,你担心对方不爱你、不在乎你、抛弃你,所以不顾一切的去找他问清楚原因。时间长了,这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恋爱压力,导致分手。在夜深人静时,你也许也检讨过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下次克制住,用合理的信念说服自己:他在忙没看见手机,他在开会手机没带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但是下次情况出现时,你依然按捺不住,发疯似的去追问、查个水落石出。
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原生家庭的生活下,父母没有给到你安全型的依恋感觉,没有让你对自己产生价值感,你会把小时候需求的不被满足归结为自己不值得被爱、都是因为自己不好,进而否定自己,丧失爱别人也被人爱的能力。
1 所有的关系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有人提到很多实际案例,比如强势的父母经常打压孩子,导致自己缺乏自信;父母偏心,重男轻女,所以影响了自己的婚姻状况;父母内心都很匮乏,所以自己也特别懦弱,有许多恐惧。等等。
也有人问,父母的一切错误观念和习性的确导致了孩子很多问题,长大后走了很多弯路才觉醒过来。如果是这样,又怎么能说原生家庭对孩子没有影响呢?
的确,我们不能说原生家庭对人没有影响。即便是那篇文章,它的核心意思也并非这个。很多人都接触过“家庭系统排列”,排列师会在现场直接排出一个人和家族的关系,以及在家族中面临的处境,非常精准。我们天然带着家族、父母传承下来的基因、 情感 、思维方式、情绪反应模式这是难以避免的。
不过我想分享另外两个角度供参考。
第一个角度与轮回有关。
四年前采访香港演员郑佩佩老师,那时她刚刚出版了自己的传记《回首一笑七十年》。她是虔诚的佛弟子,我依稀记得她在书中写过这样一个佛教故事,说是有大师去参加一场婚礼,坐下后定睛一看,新郎是新娘前世的儿子还是啥的,而围坐一桌的家人也都各有渊源。具体记不大清楚了,她想表达的是我们这一生遇到的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尤其关系很亲近的人,其实是上辈子就有很深的缘分。
以前我对生死轮回的说法都没什么兴趣,也对这一类佛教故事不置可否。现在看法变了,如果我们认为人间是真,时间是真,那么轮回就存在。《西藏生死书》《前世今生》还有太多纪录片,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这一世你遇到的人,经历的事,都是上一世的延伸,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只是这个时间长河拉的长了一点,跨越了世代。
那么,我们今生和父母的关系,是特别亲密,还是特别曲折,只能说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想起最近火出圈的女星毛晓彤的故事。
她出生时,生父看到是个女孩,竟然把女婴扔进垃圾桶,头也不回地走了。母亲为了孩子和嗜酒如命的生父离婚,独自抚养她长大,生父常年吸毒、喝酒,对母女俩从来不闻不问。但看到进入演艺圈的女儿火了之后,生父竟然带人上节目,去剧组闹,要求毛晓彤支付5000万赡养费。他提的理直气壮,“她们演员赚钱这么容易,给5000万不是小菜一碟嘛。”
这样的父亲很奇葩,很少见,或许他们上一世有一些其它的纠葛。但至少这一世,年仅32岁的毛晓彤处理的很成熟。至今,毛晓彤从未在公开场合说过一句对父亲不敬的话,也从不卖惨,不用这些故事博取同情。她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性格上的残缺,倒是显得非常独立自信,落落大方。和男友分手了也不向前任泼脏水,但是也不懦弱,该做什么就会做什么。她和独自抚养她长大的母亲之间经历的所有创伤与苦难,反倒成了凤凰涅槃的资粮。
2 所有的苦难、痛苦,都是功课,是人生的领路人
这是我想分享的另一个角度: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父母,以及会经历怎样的童年和人生遭遇,但是,当我们长大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过往、现在和未来。
所有的苦难、痛苦,都是人生的领路人,都是开启我们活出完整生命的钥匙,是最好的恩典。这绝对不是空洞的口号。
以我自己为例。我是资质非常普通的人,能够接触并走上 探索 生命真相的路,最直接的触发点就是我的家庭。过去很多年,我最大的痛苦就是来自于父母的关系,以及和母亲之间的战争。大概弟弟出生后,爸妈之间就开始频频爆发战争,家里总是鸡飞狗跳的,估计楼上楼下的邻居都听得见激烈的争吵声。初中那几年,妈妈的脾气更暴躁了,我稍有事没做好,比如捞面时把水滴在地上,都有可能换来一通责骂。正值青春期,加上自尊心太强,好几次我深夜离家出走,再也不想回那个家。那时,家对我来说一点温暖都没有。
父母的战争延续了很多年,说实话对我的影响的确很大,好多次我在梦里大喊大叫,大哭着醒过来。直到考上大学,我非常开心终于可以离开家了。进入大学,就开始涉猎哲学、心理学等等书籍,再到后来接触到身心灵的内容。除了天生的兴趣外,最大的动力就是想解决心中的痛苦,想让家人能幸福起来。
当然,这条 探索 和疗愈的路持续了很多年。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 我们所有的 探索 ,都只是一场自我疗愈,是让自己彻底回归到宁静的自心,看清完整的真相 。
所以,没有无缘无故的痛苦。而痛苦,正是想让我们醒过来,让我们看清楚各自的局限。
人世间没有任何关系是完美的,只要有互动,就会有摩擦。这一切其实都是功课,是让我们学会从自己的情绪、知见、固有的看法里跳出来,后退一步,认识到:我所见并非真实。而 能从这个小小的「我」中走出来,回到中正、全面的看待,从头脑回到心,正是人世间功课的意义。
记得妈妈有次感慨了一句,现在的家庭都已经非常好了,我们小时候的家,那叫一个怎样的家啊。说完这句话,妈妈就沉默了,脸上露出很复杂的表情,有一点悲伤、无奈但是又很镇静。那一刻我心里像被挠了一下,有点惭愧。我知道姥爷脾气非常大,动不动就打小孩。姥爷去世很多年,妈妈还常常做梦梦到姥爷追着打她。其实妈妈承受了很多很多。
很多年来我都在抱怨和指责妈妈当年的错,对我不够关心,缺乏女性的温柔,又情绪化又强势,很渴望有一个电视剧里的慈母。但是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种想法非常自私,也很幼稚。眼前的这位就是自己的母亲,她有她的可爱,她有她的伤痛,但我一直不接纳她,就像不接纳自己一样。我在对她提出诸多要求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我的妈妈也需要我的爱,也需要被赞美、肯定,也需要被温柔地对待。
我们总认为父母爱自己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他们给的爱不是自己想要的,我们就很怪罪。但这是个妄念,是「小我」的无明。 每一对父母都在尽力对孩子好,他们做过太多的事我们都忘了,却一直耿耿于怀那些我们觉得很不好的事。
我们对于父母的看法、记忆,是那个年龄段留下的印象。回想过往,小时候敏感、脆弱,我消化不了父母之间的战争,会把他们的情绪看得非常重,精神压力很大。而长大了又一直抓着那些记忆不放,总在回想,自然感受到的伤害就一直都在。 因为我不懂「放下」。
现在再看到父母争吵,已经不会刺激到我了。有时我会想办法调侃一下,化解一下,或者试着开导他们,事儿也就过去了。我发现,我没有把争吵看得太重的时候,其实父母也没有那么严肃紧张。而且妈妈现在越来越快乐,前不久还在家庭群里发微信说自己是「平甩」的受益者,每天早晚平甩,平甩完再静坐。我真的很为她开心和骄傲。
3 建立全新的回路,活出自由,从感恩开始
回到原生家庭是否造成了伤害这个话题。首先,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是有局限的个体,都有各自的无明和创伤。无明和无明相遇,当然会碰出很多伤痛。
但你选择成为伤痛,还是选择成为爱?
我们根本上是自由的。 上帝给了我们充分的选择。是继续编织一个悲情的故事,自怨自艾,还是愿意大大方方走出来,笑看一切,彻底放下旧的视角和心境,好好看一看自己的父母,好好感受他们?这个选择权在自己手中。
中医说,病走熟路,意思是疾病总爱在身体的固定部位反复发作。其实思维方式也一样,都是惯性而已。
何不把让自己萎缩、痛苦、局限的思考方式丢掉,做一做头脑的断舍离,重新创建一个新的回路?
这个新的回路里,我们不再是那个小小的“我”(武志红先生把它称为「巨婴」——身体长大了的婴儿),而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一个不再把自己视为受伤的孩童,而是拥有自由与光明的存在。相信我,这完全是可以的。
要扭转抱怨、悲伤、挑剔的心理机制,建立新的脑回路,刚开始需要一些刻意练习。
最重要就是感恩的练习。 无论我们记忆中的父母做过些什么,都尝试每天去感恩他们。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恩伤痛让我们懂得接受和体谅,接受生命的不完美,体谅生而为人的不容易。感恩挫折开启了我们向内走的旅程,如果没有这些难过,我们可能从来不会接触到生命智慧的内容。
从当初的懵懵懂懂,到现在越来越豁然开朗,我深深觉得正是曾经那些悲伤和痛苦,引领我进入生命智慧的道路。以前很会羡慕别人家的小孩,要么家庭幸福,要么个性温和,现在完全不了。我非常接受这一路走来的自己,非常接受这所谓的命运。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独一无二,充满了契机与恩典。只要你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感激你的命运,感激一切的发生,感激遇到的所有人,从而心中升起无比的信心和光明,你向内的大门就完全开启了。
在新的回路里,我们能够选择爱、活出爱、成为爱。
在新的回路里,我们懂得感恩,能够给予,能够欢笑;每一刻都是新的开端,都是光明的起点。
无论过去发生什么,放手吧,让那些故事全部随风去。你唯一拥有的就是当下。
这个春节,愿你和父母更加和谐,更加相爱。
End
延伸阅读
只有不评判就能和万物合一,依循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是最高级的修炼
爱自己,无论是你的容貌,还是你的情绪
正因为有个观察者,就有了三千大千世界 l归心读书《丰盛》
活在业力中,惯性拉著我们走,如何解脱?| 谢谢2020
迪士尼-皮克斯的新作《心灵奇旅》全然投入生命的瞬间才是真幸福
作者 | 张涵予
「Now 归心之旅」公号创办人
独立采访人
一,原生家庭幸福的人,大都对爱情充满向往。
原生家庭幸福的人,他们的童年生活大多是无忧无虑的,正因如此,他们会想当然地觉得爱情也一定会是幸福的。
或许在他们眼中,爱情便如同童话故事里的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一样,即便他们的爱情之路会遭遇到一些无关痛痒的挫折,但最终一定会有一个完满的结局。
在爱情关系里,这些人会是无忧无虑的,但他们也可能会像温室中的花朵一样变得天真,分辨不清那些试图接近他的人,对他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他们更容易在爱情关系里受伤。
原生家庭幸福的人,无论是对于婚姻,还是对于爱情,都有着天真且美好的想象,他们虽然更容易获得幸福,但却也很容易将真心错付于人。
二、原生家庭不幸的人,对待爱情会很谨慎。
一个原生家庭不幸的人,他们从小眼看着父母终日争吵,成长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的人,或许会觉得婚姻生活是痛苦的,正因如此,他们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 也会相对谨慎。
或许在他们看来,美好的婚姻生活,只会出现在影视剧,以及童话故事中,而现实中的婚姻生活,则是没有那么美好的。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接近他们的人,以及与他们接触最多的人,便是他们的父母,他们终日观察着父母的相处模式,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将父母的行为,当做是自己的模仿的对象。
由于原生家庭不幸的人,从小生在家庭氛围紧张的环境中,所以当他们在面临着爱情的抉择时,他们也会表现得很谨慎。
三,一个人爱情观的形成,与他的原生家庭有关。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论证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会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成长在原生家庭中的经历,也会对一个人的爱情观,起到重要的影响。
譬如说 ,在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中,女主人公艾玛是一个追求奢华生活的人,为了满足自己对于物质的需求,她甚至是欠下了巨额的债务。
这种对于物质的过度依赖,或许便是由于她童年对于奢华生活的向往,得不到满足之后而产生的补偿心理。
总而言之,一个人的童年生长在何种原生家庭之中,会对他今后对于爱情的态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出生于不幸的原生家庭中的人,面对爱情之时,往往会有一种敏感、自卑与恐惧的心理,他们既恐惧拥有爱情,又对爱情有着向往,他们若想要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爱情观带来的困惑,便要学会改变自己的心态,用积极正向的爱情去看待爱情。
爱情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反射,爱情关系是否美好,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心对于爱情的想法,在爱情关系里,懂得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在面对爱情的抉择时,能够多一些阳光且正向的想法,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幸福的爱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