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的躬耕生活和归隐决心,在当时社会,农业劳动受到世家大族的蔑视作者不仅归隐田园,还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这不仅与一般的隐士有所区别,也表现了诗人对抗官场与世俗的勇气
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魏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 稀少。
兴: 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狭: 狭窄。
草木长:草木生长得茂盛。
夕露:傍晚的露水。
沾:(露水)打湿。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