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动画**的情感诉求与设计体现
导语:情感设计是动画片的灵魂所在,作为动画的情感设计创意,时常受到无意识的偶然因素或是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等
华夏民族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与丰富多彩的情感品味,而中国动画设计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情感意境的缺失。这是因为在动画创作中鲜少关注对情感的设计与挖掘,究其根本是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关照与活化应用。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讲道:“中国人完全过着一种心灵生活、一种情感或者人类情爱的生活。”①既然如此,不妨将这种心灵生活抽象地运用到动画情感创意中,并转化为鲜明的动画艺术形式。
一、动画创作中的情感元素剖析
情感,是人类思想活动的情绪集合,它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理念与行为方式。那么,如何通过动画设计的物体对象表现抽象的情感,是动画设计师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
动画艺术形态一般传达两种信息:其一是理性信息的传达,如人物角色形态、场景环境布局、灯光照射,以及排列、色彩风格设定等动画设计的本体形态;其二是情感信息的传达,如人物的行为性格、台词语言、思想活动、内心矛盾、关系冲突等。理性信息是动画生成的基础,而情感信息是动画升华的关键,二者互为作用,为观众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听感受与无形的情感体验。当设计师使动画在角色、场景、动作、色彩上传递于人的真实感受是一种“美”的体验或使设计具有了“人性化”时,我们将此称之为动画的情感设计。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动画的生命力”表现。
二、动画创作中的情感诉求与设计体现
(一)从整体上把握动画情感环境
众所周知,动画片的创作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概念。这个系统包含众多元素,诸如故事情节,场景造型、剧本语言、灯光色彩、动作设定、音乐音响、角色塑造等,这些基本因素在一起相互作用发展变化,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策划,就形成了动画片的整体情感环境氛围。而这种情感环境的创意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动画设计师个人的专业修养、设计经验以及自我体验来决定的。观众通过物化的角色形象感受着动画片散发出的个性情感,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逐渐深入内心。从整体上把握动画情感环境,营造情感设计的意境氛围,来最终满足观众对自身的情感诉求,这是行之有效的动画情感创意设计途径。
(二)借助符号表达动画的情感意境
在动画创作中,情感的设计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转化为特定的视听符号而呈现,也就是设计师对动画设计要素的全面整合,并以符号化的形式再现在观众的面前。观众对动画影片的情感感知,是通过视听的方式来获得,这种视觉与听觉又是情感物化的符号表现。综上所述,动画情感意境得以完美实现必须借助视觉符号和语音符号来共同建构。下面就以美国定格动画影片《鬼妈妈》为例,从三个方面来剖析情感意境符号化的具体体现。
1借助人物语言的运用对情感进行表述
人物的语言对白是一部动画片中最易于出彩的地方,其中不乏神秘悬疑而又魂牵梦绕的台词语句。这不仅将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并且幽默诙谐地流露出引人入胜的领悟。经典的台词加深了人物的形象,突出了角色的内心独白,进而赋予了动画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鬼妈妈》开场中女主角卡罗琳与小黑猫初次相遇时,卡罗琳的内心独白便深深地引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而接下来小黑猫的主人小男孩坏比特的出场方式,以及与卡罗琳之间的对白,更是将影片的感受引向神秘隐晦,并充满探索的情绪之中。
2将造型和场景的设计与情感表达相融合
动画影片《鬼妈妈》在造型和场景的设计上是极其考究的。整部动画的造型大体倾向于压抑之感,巨大的头部,纤细的身体和四肢,让人觉得头重脚轻。故事的主角卡罗琳身穿**雨衣,给人十分好动的感觉。而反面角色“鬼妈妈”是一只由很多缝衣针组成的巨大蜘蛛怪物,“鬼妈妈”造型多用坚硬的直线构成,再加上尖锐的针形,整个角色的形象极具攻击性和距离感。影片造型中最有特色的是一双纽扣眼睛,纽扣的定位是这部动画**别具一格的视觉符号,它代表危机的产生,也是主人公卡罗琳拼命挣脱的枷锁,又是她迫不及待渴望得到的诱惑。总而言之,该片中的纽扣,这个简单的符号,充分体现出了借助造型抒发影片情感的途径。
影片场景的色调处理,一开场便被整体定位在神秘诡异的哥特式基调中,场景环境是昏暗迷惑充满神奇感受的。影片采用了几种不同的场景色调处理表现,比如女主角卡罗琳所居住的诡异阴森的小镇,是暗淡冷漠的灰色;卡罗琳家里的环境设计氛围是相对温暖的色调;而鬼妈妈居住的室内色调定位却是高度温暖的亮色调,所以不同场景环境色调需要与个体情感表达相一致,和谐构成完善的视听画面,从而给予观众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3通过动画音乐的感染达到情感共鸣
从动画影片《鬼妈妈》的音乐背景中,创作者完美地将神秘莫测的画面内容与个性鲜明的主题音乐融合在一起,让观众在优美而舒畅的视听语言中徜徉,并从中深刻地体会到影片所散发出的情感意境。动画片的这种情感属性不是仅留存于剧情之上的表层情绪宣泄,而是透过情节刻画展示出角色内心结构矛盾与思想情感变化的过程积淀。影片《鬼妈妈》的整体设计包括角色造型、场景环境、台词对白等都与具体细腻的情感抒发相呼应,让观众沉浸在温暖、诙谐、冷漠、恐怖、喜悦、滑稽等多种情感的包围中,充满无限的回味与深思。动画片的音乐不仅紧跟情节的跌宕起伏,起到渲染故事的作用,而且是情感发展的有利助推器。
(三)画面语言的情感传递与体验
定格动画**《鬼妈妈》以别致的视觉语言为冲击,逆向阐述创意的线索路径,寻求内容与情感的契合,这不失为动画情感设计表现的有效途径。《鬼妈妈》中精致传神的角色造型,瑰丽花园的完美演绎,世界抽象化的美学展现,无不闪烁着每一帧画面的精美语言。
动画片情感诉求的实质是借助强烈的形式语言与视觉审美效应,以达到个体情感的群体共鸣,这也是一部动画片情感设计的最大成功。在当代动画设计的创作中,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语言为动画情感的设计创造了多元化的表达介质。设计师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运用鲜明的形式语言将客观物象以不同的方式和结构进行重新整合,再通过动画设计的基本要素来创造动画的视觉效果,增强观赏的价值及情感的品味。动画片中的基本元素本不具有感情,是设计师在主观能动性下对人物角色情感塑造的创造变现。
三、结语
情感设计是动画片的灵魂所在,作为动画的情感设计创意,时常受到无意识的偶然因素或是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等,这些因素在动画情感设计的创意中是随机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情感突发体现。事实上,这些因素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设计师个人修养、经验累积以及情感爆发等综合基础上的多元整合。遵循动画创作的本质规律,注重动画片情感设计的传递与体验,回归动画创作的初衷。动画片的成功,正是源于对动画创作中情感传递与体验的不断探究与挖掘。
注释:
①邱晓岩,孙慧中国当代动画发展的成长缺失
[J] 文艺争鸣,2012(3)
;基调即是风格、主要感情等。
摄影中影调来源于音乐,来源于音乐中的术语,是因为摄影这种利用光影变化而构成的画面更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视觉上的节奏与韵律。
对摄影作品而言“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是欣赏者感到光的流动与变化。
摄影画面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是由影调来体现的,如线条是画面上不同影调的分界。
扩展资料:
**中的色彩基调,是一部影片色彩构成的总倾向,也是一种色彩或几种相近的色彩所构成的主导色调。它使全片在色彩视觉上、感觉上、呈现出一种十分鲜明的色彩基调效果。
色调,是导演在开拍前必须确定的视觉语言形式之一。那么,这对于摄影师、美术师来说,则意味着色调不是一种画面色彩形式效果,而是场景中众多色彩关系的总和。
实际上,在创作中影片色彩基调就是影片色彩色调,只是在表达时,用法不同而已。
基调、色调的艺术处理,在全片和某一场景中,可以是不同的色彩形式。按色彩明度划分,可以分为亮调子和暗调子,浓调子和淡调子;按色性划分则又可以分为冷调子和暖调子;
按色别划分,可分为蓝调子、绿调子、红调子等。重要的是,在影片中要形成不同的色彩风格,就要有一种总体构成关系。没有色彩倾向,全片就没有基调,就没有色调关系。
在影片创作中,色彩基调、色调的形成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这就要看在全片若干场景中色彩的倾向性。而在一个镜头画面中,则要看在画面内的色彩配置关系。
-色彩基调
-基调
[摘 要] **音乐作为**表现形式之一,是为了更好地突出**的主题而创编的音乐。**音乐与其他音乐相比较,其最大不同点是以**的内容作为音乐的基础。**音乐中抒情这一环节不可或缺,它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抒情性音乐不但善于刻画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与心境,还充分表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这就使得音乐在**中不可取代。因此,本文通过对**音乐的抒情功能、表现特征的研究,以更好的了解和认识**音乐。
[关键词] **音乐;表现特征;抒情情感
**作为多种艺术形式的集合体,是文化、美术、舞蹈、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外化表现方式,**作为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的表达,在多种艺术的背景下,观众需要借助于听觉感受的就是**语言和**音乐。语言作为**表现的基础,音乐作为**表现的提升,在**情节塑造、**氛围渲染、故事情节控制、情绪的引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从**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声音作为**后期加入的元素,**音乐也是后期发展才有的。随着有声**的发展,初期因为**制作水平较低,**音乐的加入使得**的艺术效果受到了影响,更多的是采用即兴的伴奏,随着技术的发展,**音乐逐渐地融合到了**的发展中。
一、**音乐对影片表现的功能
影片在播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塑造气氛和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而对影片进行配乐,**音乐也开始在**中占有着重要的部分,具备了其他音乐独特的抒情特征。**音乐最能抒发人物复杂而又难以用言语表述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抒情是影**音乐最基本的功能,用以揭示人物的内心寄托与心理活动。有时音乐的抒情特征既可以起到客观评价的作用,又可以起到潜台词的作用,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影视片对抒情性音乐的运用,烘托了影视片的环境气氛、对影视片中所表现的事件和情景做高度的描述、表达了影片的主题思想。
随着世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音乐组成了这种多元化的局面,**音乐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音乐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等,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虽然**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是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造就**内容的独特性和多样性。**音乐相互间的融合和促进,提高了**的观赏质量。每一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和发展,都要遵循其客观的发展规律,并且反映社会和大众的文化需求,在不断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文化艺术形式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服务形式,提高社会功能。通过借助于各种高新技术来实现音乐文化的传播。网络作为科技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能够为音乐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传播平台,为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技术和力量支持。当前音乐这一文化传播形式通过网络这一技术传播手段实现了新的发展,通过网络传媒有效地扩大了音乐的社会功能。
二、渲染背景气氛的作用
音乐能为影片创造一种特定的氛围、情调,不论是在影片的局部还是整体都起到了既定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增加了观看者对画面的感染能力,观众所体验的视觉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一**音乐不是对**画面的简单改变,而是对**的整个表现氛围进行了全面的渲染,对提高**的艺术效果等给予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影片城南旧事里面,英子眼里的北京城南的风俗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引起了创作者对故乡的四年志强,所以整个影片的基调是深沉的,惆怅的。这部**音乐的创作者,就采用了当时特别流行的歌曲《送别》,作为这一**的主题歌曲,而且通过各种民族乐器来对**的故事情节进行渲染,这种音乐表现方法穿插在整个**的播放中,在**情节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的主题表现也达到了高潮。随着英子父亲的离世、英子和她的妈妈、弟弟三个人来到父亲的墓前,在满地黄树叶的秋天与妈妈告别,这一画面的背景乐是送别,旋律的轻柔、平淡,使得**的情节得到了更为有效的突出和塑造。
在影片良家妇女里面,作者使用了较为独特的表现方法。在**刚刚开始播放,首先观众看到的是易少伟和杏仙结婚时候的热闹场景,在拜堂成亲的仪式上喜庆的氛围洋溢着整个院子,在这种气氛下作曲家则配以凄凉的女生独唱的音乐表现,通过两者之间的明显对比,暗示了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批判,这一音乐配置的使用,使得观众很容易就体会到创作者的思想,达到两者之间的共鸣。
三、表达内心情感的功能
每个人的内心情感都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这种丰富多彩能够借助音乐的抒情表达出来,**音乐最擅长揭示人的内心世界,通过音乐可以将人的复杂内心情感表现在银幕上。通过音乐的渲染,凸显出影片的情感,最终促进观众情感与影片相契合。这种音乐既可以通过画外也可以通过画内音乐来进行表现,例如在日本**《人证》里面,影片的主题歌《草帽歌》在八杉恭子跳崖自尽,草帽在空中飘落的时刻响起,音乐随着草帽的飘落而节奏舒缓,二者相结合很好地衬托出八杉恭子当时的痛苦和内疚,将影片推向高潮,在这部影片中,音乐始终伴随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贯穿整个故事情节。再如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很好地运用了音乐的抒情功能,音乐伴随整个影片剧情,压抑的音乐正好衬托了影片中所描述的历史情节,灰色的音乐揭露了的暴行。**中巧妙地运用“无声”,展现出影片的巨大震撼力。又如影片《紧急下潜》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感人故事,当潜艇通过雷区时,一颗颗水雷与潜艇擦肩而过时,影片中没有任何声音,这种无声的表达让观众和影片中的士兵一样绷紧了神经,面对随时而来的死亡。当潜艇安全通过敌人的雷区时,士兵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了,呐喊声在每一个观众心中想起。这段“无声胜有声”影片情节的设置,再加剧中人物的形象刻画,成功的营造出**所要表达的意境,那就是惊悚、紧张,内心痛苦而无畏的挣扎,导演对这段情节所做的“无声”处理比加上音乐效果更好。
四、深化主题思想的作用
在一部**中,主题是否突出是评定一部**好坏的最基本因素。充分发挥各种艺术元素展现**的主题思想,这些元素主要有音乐、美术、表演、摄影、导演等。每种艺术元素对**主题思想所发挥的作用都是与其他元素相结合共同完成的。**音乐也不例外,一部好的**配上好的音乐,更是锦上添花的事情,**音乐包括歌曲和乐曲,它们都能起到深化**主题思想的作用。甚至有时乐曲比歌曲的作用更大。好的音乐可以对影片人物和剧情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可以概括出影片的基本情绪,进而深化影片主题思想。有些经典歌曲已经成为时代的象征,被千家万户广为流传。《夜上海》的旋律一响起,就让人不由地联想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滩。由于这些音乐在**中的应用,自然而然引发人们的联想,仿佛回到**中描述的情景。
《拉片放映室》第18集--**里的色彩基调
拉片有技巧,观影有门道!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光映放映室!
学会拉片,让你技术性的去看**!
色彩在**中能够成为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在情绪和情感上感染观众。同时,可以唤起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关的各种联想,特定的色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即用一定的色彩来阴喻、象征某种理性的观念和含义。斯皮尔伯格拍摄《辛德勒的名单》影片以灰白、黯淡作为基调,构成一种苍凉、森严和缺乏生气的时代感,与影片的表现内容和恐怖的气氛丝丝入扣。色彩在这里已成为一种恶的对抗,一种善的力量。
**中的色彩基调,是一部影片色彩构成的总倾向,也是一种色彩或几种相近的色彩所构成的主导色调。它使全片在色彩视觉上、感觉上、呈现出一种十分鲜明的色彩基调效果。
色调,是导演在开拍前必须确定的视觉语言形式之一。那么,这对于摄影师、美术师来说,则意味着色调不是一种画面色彩形式效果,而是场景中众多色彩关系的总和。实际上,在创作中影片色彩基调就是影片色彩色调,只是在表达时,用法不同而已。
色彩基调 是表现主题情绪的色彩手段和色彩倾向,当五颜六色的不同色彩在画面中构成统一、和谐的色彩倾向并统一于某一种色彩之下,那么那种颜色便是画面的色彩基调,简称色调。**《红高粱》是血红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深红的,《大阅兵》的草绿的,《黄土地》是土黄的。色彩基调与影片所要表达的哲理主题达到了很好的契合。
基调、色调的艺术处理,在全片和某一场景中,可以是不同的色彩形式。在影片中要形成不同的色彩风格,就要有一种总体构成关系。 没有色彩倾向,全片就没有基调,就没有色调关系。
而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的《蓝》、《白》、《红》三部曲则是提到色彩基调时绕不开的经典话题,蓝白红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三色代表着法国的国家格言,蓝色代表自由、白色代表平等、红色代表博爱。关于《红白蓝》,刘小枫写过一篇文章《爱的碎片的惊鸿一瞥》(选自〈沉重的肉身〉)。他说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的**叙事,“用对个体命运忠心耿耿的目光深情地注视现代社会中破损的个人道德感觉。” 基斯洛夫斯基持有悲观主义和怀疑主义的世界观,却用**镜头对个体生命耐心注视。人遇到精神困境时有挣扎,也会发展出自己的解决之道。只不过有人追求心灵自由,有人自虐般地报复,有人因获得救赎。
《蓝、白、红》三部曲是基斯洛夫斯基的天鹅之歌。制作三部曲时,基斯洛夫斯基回忆了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经历。这部读来不时让人感动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的回忆,谈到好多生活伦理问题。让人在精神深处有所感动的艺术家历来就不多,如今更少,多的是肥皂泡的煽情。基斯洛夫斯基很幽默,也很有智慧。这些都算不上什么,难得的是,他令人产生莫名的感动。 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带有各种寓意的色调:冷漠的**调、纯情的红色调、沉静的蓝色调。这些都还是作品中的形式色调。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中还有一种质料性的色调——作品中的思想带有的神秘主义的、悠悠怆情般的深紫色,正是这种只能用灵魂感觉的色调触碰到我生命和思想的敏感部位。
马修·利巴提克 (代表作品:《珍爱源泉》,《局内人》,《黑天鹅》,《梦之安魂曲》):
有些时候,导演位于色彩基调的源头。色彩基调完全遵循了我们的意愿。
《珍爱源泉》色彩基调是一种很微妙的从视觉上强化影片情感的方式,它能够唤起观众本能的反应。明白色彩的基本构成,明白什么是暖色、什么是冷色,以及观众对这些色彩会有怎样的反应,这对于以某种特定的色彩基调来传递信息是最基本的。**摄影师的工作是用视觉的方式阐释**剧本,并且通过色彩、光线、镜头、角度以及运动来引导观众的情绪。但对这部**的加以预想并开始同摄影师的合作,则是导演的工作。也许应该早在**的前期筹备阶段就开始进行关于**脚本的解释、关于影片的色彩基调以及影片风貌的对话交流。重要的是导演和摄影师都得理解这个故事的主题元素,以及如何通过色彩和光线来强化它。
色彩基调是在对导演有所了解之后最先谈到的话题。摄影师的主要职责是要与总美术师、服装设计师、置景人员讨论他们如何看待这部**。当我和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合作的时候,总是先讨论有关色彩基调的问题,因为它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一种元素。当我们走进《梦之安魂曲》时,我们是那么喜欢对黑白影片《死亡密码》的感觉,我们决定在所能控制的每一环节上控制色彩基调。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认真对待影像,使其井井有条。一旦达伦把色彩基调设定好了,我要做的工作就是实现它的效果——与美术设计和服装设计一道——坚持这个选择。在影片《珍爱源泉》中,主色调是金色,代表玛雅人:一种愚钝的金色、虚假的真理,还有白色,代表着道德和真理。在影片《梦之安魂曲》中,在夏天、秋天、冬天之间,有着非常鲜明的界限,光的颜色划定了这些时间段落的气氛。
哈里斯·塞维德斯 (代表作品:《美国黑帮》《大象》《心理游戏》)
在《美国黑帮》中,我就担心色彩饱和度的整体降低对影片来说会显得太过,太风格化。设计色彩基调比视觉参考更进一步。后者只是为导演、摄影师、总美术师提供了一个起点、一种手段,以此来交流彼此对于影片未来风貌的想象。而色彩基调则是为在银幕上放映而创造出来的影片的实际视觉特征。某些影片要一种有颗粒感的、不饱和的色彩基调,另一些则要有一种漂亮的、饱和的色彩基调,还有影片是单一色调的,再有些是暗棕色开始时,色彩基调是作为一种对剧本的直接的视觉诠释,使剧本中的故事在**中成为现实。在后来,它自身扮演了一个微妙的角色。它可以传达一种情绪或感觉,甚至在**结束之后,这种情绪或感觉还会久久萦绕在观众心中。
早在前期筹备阶段,有时甚至早在摄影师没有介入这个项目之前,总美术师和导演就开始讨论影片色彩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召开三方会议,讨论场景设计的风貌、服装的颜色,以及在胶片上如何实现这些色彩,还有就是这些色彩对于影片内在的情感会有什么影响。导演将清晰地对总美术师表达他自己关于影片色彩基调的想法,而美术设计师会将其他的理念转化成切实的布景和道具,并将材料的样本、涂料色彩的样本,以及综合的布景设计拿给他看。随后,**摄影师介入,综合使用色彩控制技术来捕获故事的气氛或精髓,并且将其有效地记录到胶片上。如果有大量的特殊效果,还得做更多的测试。
罗杰·迪金斯 (代表作品:《朗读者》《革命之路》《老无所依》《坚不可摧》)
我在过去所拍的一些影片中,做过大量的试验。比如拍《逃狱三王》时,我就做了很多的尝试,因为我们开始想试着用光化学方法再现这部**的风貌,结果碰了壁,后来我们就决定冒险用数字中间片技术来做,那就得做相当多的试验。在影片《缺席的人》中我也做了大量试验,因为我们想要那种黑白的影像风貌。在拍摄影片《神枪手之死》时,我和安德鲁·多米尼克也做了大量试验,因为他想要一种特殊的**风貌,是那种渐晕的照片效果,他想要某些段落中边框的黑色成为一种暗红色,他想要在阴影部分引入色彩,并且他还想要赋予影像某种活力,使得它不像典型的光化学加工的产物,所以我们把光化学加工方法和数字处理方法混合起来,获得了他想要的一种风貌。到我开始拍摄影片时,已经做了二十种不同的镜头试验了,包括室内、室外和夜景的拍摄,然后我通过对拍摄和后期的操控来获得我们两人为这部影片选定的特殊风貌。
动人情感与现实的交织
——浅析**《和你在一起》
① 对历史文化探索的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在《和你在一起》中展示了身处大时代的发展下不同阶级生活画卷。用动人的情感映射出了尖锐的现实问题。在柔情与尖锐之间的流转描绘中,使得该影片动人心弦的情感与现实生活问题,成为该影片增添光彩的一大亮点。
②《和你在一起》通过讲述了刘小春在钢琴的求学路上所遇到的人和事情,从而以三条感情线串起了故事。刘成和刘小春之间的父子感情线,江老师余教授的师生感情线以及因刘小春身处青春懵懂时期而偶遇的莉莉也在后期慢慢变成了一条似朋友但更多像是刘小春缺失母爱的感情线。以情讲述故事,以现实生活的残酷作为感情一步步升温。导演陈凯歌使情感与现实进行了真实而自恰的融合,没有超现实主义的色彩,符合客观现实的故事情节也更能表达出导演对于当代现实生活中的反思。
③影片中导演刻意安排“江老师”成为第一任老师,其实也是导演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结合刘小春和刘成的所处的生活环境所给予的人物出场设置,并没有直接让余教授直接成为第一任老师,这一人物出场的设置也展现了导演想要在影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问题,但导演却也用了诸多的真善美情节故事做了修饰。
④因此“江老师”作为故事讲述的重要人物的出场也在导演精心的设计下运用俯拍加摇镜头把一个不拘一格的形象生动刻画出来,而紧接着镜头一转以一个全景和移镜头把江老师的“边缘化人物”进行深化。以刘成的窥视镜头进一步展现了“不修边幅”的江老师的形象以及后面对江老师家的环境,与邻居之间相处等一系列事件都活灵活现的把江老师的“边缘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化。江老师在影片中就象征着现实生活中虽然有才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只想保持着对自己心中音乐纯粹的追求。但却在最后也因为自己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对刘小春这样一个人才的爱惜,一改以往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形象,给刘小春上了最后一课。更是导演在浅层的故事层面赋予了在现实生活中即便是如江老师这般边缘化的人也不得不因为现实问题和对刘小春真切的爱而做出妥协的深层含义。
⑤余教授的出现无疑是影片的一大转折点,导演让占主流话语权的余教授和边缘化的江老师在刘成的选择中进行了一个间接对比。如同余教授一般的占有主流话语权的人,通常会成为人们视野的中心人物。但导演却在余教授身上也加上了爱才的性格,因而使得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偏向于温暖。导演刻意安排厕所的第二次场景正是和江老师第一次厕所出现的场景形成了对比,江老师开口嘲讽小提琴黑幕,而余教授虽知自己徒弟水平下降可仍然还是会逢场作戏。两人虽同样爱才,却仍然是两个不同的个体。面对刘小春的才,刘成的殷切期盼,占有主流人物话语权的余教授相比江老师则更显得有力。但两者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希望这个天赋异禀的小孩能够成才,成功,所以不管是江老师还是余教授都是用自己的真心去教导刘小春。伴随着美好情感的一方面,可另一方面现实带来的问题永远都无法躲开,最终还是主流人物占了话语权。
⑥导演陈凯歌在《和你在一起》这部片子虽然没有极大的矛盾戏剧性,大都是极其细微的矛盾,可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这部影片在动人的情感与现实的交织中也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无论是父子情,师生情,以及莉莉的母爱情。都是人性真善美的体现。巧妙的还有结尾处的设置,因为在最后导演也没有明确给出到底是在成才和成功之间这对父子选择了哪一方,而是以一个温情的拥抱剧终。现实生活中,许多的人也面临同样的困惑,但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因而《和你在一起》的结局也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开放性结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