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刘晓祥的个人简历

书法家刘晓祥的个人简历,第1张

刘晓祥,河北人,著名书法家。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爱好书画,多年从事书画的创作、研究,对甲骨文、汉隶、“二王”及唐宋名家碑帖均有深入研究,作品以弘扬仁义道德为主要内容,以倡导德善为艺术追求。

刘晓祥书法功底深厚,其创作奔放自由,法度严谨,厚重而不失飘逸,灵动而不失庄严。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高级创作员,中国书法名家网艺术顾问,北京开华能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著有《刘晓祥书法作品集》、《刘晓祥楹联雅赏》等著作。

扩展资料:

刘晓祥注重吸收历代各家各派之所长,无论是作品的题材、构想、章法意境等诸方面,均能多方接纳,为我所用。近些年,他将书法意境的延伸和深层次的文化挖掘作为自己创作的方向,赋予以历史内涵和时代感,由此开拓了一种书法新气象。

刘晓祥性格平易近人,为人淳朴友善。他生性好学,一生仰慕书法,早年拜书坛名家曹广基为师,后又随当代书法大家沈鹏研习书法,几度春秋,默默苦练。

这种执着源自于他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痴爱,是他内心情感的抒发。刘晓祥喜欢直抒胸臆的创作,无论何时何地,素纸铺展开来,浓蘸笔墨,下笔如行云流水,神采飞扬,笔锋上下游动,左右擒纵,点画无一处含糊懈怠,法度尽在他的指腕之间。

参考资料:

-刘晓祥

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有王羲之;颜真卿;赵孟_;柳公权;王献之;苏轼;董其昌;张旭;米芾;怀素等。

王羲之

其作《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颜真卿

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

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史上千百年来不朽的领军地位。

赵孟_

赵孟_是一位气贯古今的书画大家,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赵孟_的这首题画诗已成为我国书画界的座右铭。

鉴于赵孟_在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_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贡献。

柳公权

在我国的书法史上,有一位擅长楷书,以骨力清劲著称于世的大家,这就是为人所熟知的柳公权。

柳公权成功的桂冠既是由辛勤刻苦的荆棘编成,又是站在巨人的肩头上去摘取的。他善于吸取书艺大家的智慧与成果,变化成自己一家书艺。柳公权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竖起了一座巍峨丰碑。人们瞻仰这丰碑时,景行仰止,重其书,慕其人,故书与人并垂不朽。

王献之

王献之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

苏轼

苏轼有着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皆有精湛的造诣。他是中国杰出的文豪,是北宋文坛领袖,建树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苏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的行书与黄庭坚的清劲、蔡襄的温淳婉媚不同,而是笔墨丰肥圆润、浑厚爽朗;因其修养广博,故“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天真平淡,格调俊逸,以气韵见胜。其作《黄州寒食帖》用笔浑厚遒逸、跌宕多变,富有情感,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董其昌

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及理论。他是海内文宗,执艺坛牛耳数十年,是晚明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书画家。

董其昌的绘画长于山水,注重师法传统技法,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调,讲究笔致墨韵,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画史绘要》评价道:“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笔,风流蕴藉,为本朝第一。”董其昌的绘画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很大,并波及到近代画坛。

在康熙、雍正之际,他的书法影响之深,是其他书法家所无法比拟的。

张旭

工诗书,草楷俱佳尤长草书。他的草书,名噪当代,影响后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时与李白诗,裴文剑舞称“三绝”,被后世誉为“草圣”.

米芾

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称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学书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他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

怀素

以“狂草”名世。怀素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木板为纸,板穿叶尽,秃笔成冢,其后笔走龙蛇,满纸云烟,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

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

著名书法家高国彪

书法文化复兴在际,时代需要书法家有担当书法正道的责任感和自觉。所谓书法正道,就是师古之责,不写丑书弄奇异。无疑,著名书法家高国彪就有书界正道品质,他自幼习书法,读旧帖,写碑拓,书法以“法”为核心,以师法古道为正宗,修成书法正相品质,根基深厚。作为一名有书法传统文化责任担当意识的著名书法家,高国彪的书法成就是勤练而得。他修书法不走捷径,有定力,临池不倦,陈笔如山,是书法真功夫的实践派,实力家,而不是书法粗浅的江湖质,轻薄品。

他的书法临帖以颜、赵、黄为主选,汲取名家精华书技,融会贯通,合成而铸,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苍雄参以俊逸,坚韧间以雅趣,笔法多变化,墨韵有玄妙,诸书皆成,又独宠榜书气势和行草的挥洒自如。

高国彪作品赏析

高国彪作品赏析

高国彪作品赏析

高国彪作品赏析

他在法度之内畅游翰墨,大展艺术鸿图,令人观而有赞叹,书法因实力而得功成,楷模品质,历历在目。大字榜书,可以体现一位书法家的在空间内展现书法实力的高低。高国彪写榜书,空间得气势显雄厚的功力十足,笔墨趋进空间,不畏空大,分割有法则,顾应有智慧,纸面大空间,就算是书成两字,就是将军高台点兵的形态,姿态非常雄迈,气势相当饱满。他的书法,不仅以笔画充质空间气势,也要让墨色的气势临达边际。写黑计白,榜书不是大笔的简单舞动,而是对书法周全的透悟之谋。他写大字榜书,强调虚实转承,实笔生势,依实写虚,墨韵成鼎,化虚为实。行笔落纸,中锋不偏,正是斧凿危崖,实笔出虚像,宣纸成沙场,笔墨拟万象。

高国彪作品赏析

书法之道,最后落脚于笔墨章法的综合。榜书气象,眼观实体有字迹,虚幻意境含大势,既有儒雅清秀,也有着厚沉稳,正是写透了榜书的皇家气派,有大气度,也融会了文人书法的柔媚风尚,相当悦目。榜书此品,可谓生动,可谓精彩。如果说榜书体现了高国彪书法极高的笔墨控制力度,生成了力挽千钧的书法效果,那么毫无疑问他的行草作品则是挥洒自由,爽意成书法的文化精品,体现着艺术家对笔墨的倾情意境。

高国彪作品赏析

他写行草,注意笔心合一的境界。心法成笔法,字迹相当飘逸,意境非常自由。观赏他的行草作品,时有书圣书写兰亭的艺术风采,也有怀素纵施笔墨的恣意。书法合以情感,依书抒怀,让他的书法有了思绪内涵,笔墨无言,篇章有意,形成了可动人心的境界品质。

高国彪作品赏析

高国彪写书法,不但注意技巧与技术的磨砺,还着意于书法精神的主旨酝酿,观其作品知其情怀,书法不仅被写活,并且写出了思想和情绪含义,可谓是书法不背其心,是书以言志的大手笔。

高国彪作品赏析

高国彪作品赏析

师法古道根基深,笔墨流畅展鸿图。在书法修炼的道路上,高国彪的脚步特别扎实,除了大练碑帖,还时刻让书法与时代之需切情合意,他多次走进电视宣讲书法文化,弘扬书道,成为书法为民所立的艺术家。高国彪的艺术视界非常博大,书法之才化成文化卓力,挥笔所就,锐利进取,必将成为大展文化鸿图的书法先锋!

草圣指的是张旭。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在书法方面,张旭勤于观察客观事物,善于将客观的自然物象与个人的主观情感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在继承前人书法成就并加以创新而使得自身的狂草艺术在盛唐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张旭出生于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曾向堂舅陆彦远学习书法,学有所成后为吴道子、颜真卿等钦慕。年长后通过应举或荐举、征辟而入仕,释褐为常熟县尉。先后任左率府长史、金吾长史,因而被世人称为张长史。大约在乾元二年逝世,享年大约七十五岁。

张旭生平

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

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23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