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西方发达国家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 向障碍终生患病率为55%-78%,双相障碍是一类临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重性精神疾病,多起病于成年早期,该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 分裂症、抑郁症等更为突出,遗传度高达85%,父母若一方患有双相障碍I型,其子女患双相障碍的几率约为25%,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双向障碍I型,则子女患双向障碍的概率达50%-75%。。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临床表现
典型躁狂发作表现:心情愉悦或容易发脾气,言语增多、高谈阔论,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心膨胀,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爱管闲事,计划多但虎头蛇尾,行为挥霍或鲁莽,睡眠需要减少,性欲亢进。
典型抑郁发作表现: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悲观,愉快感缺失即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兴趣减退或缺失,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或既往感兴趣的事也变得索然无味, 自我评价下降,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一无是处,自责甚至自罪,认为自己成了别人的包袱,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感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精力减退总 觉得乏力,自感脑子反应迟钝,自杀观念或行为。
三、临床现状
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共病率的特 点,该病对患者的婚姻、子女、职业等诸多方面均有严重影响, 15~44岁人群中,在全球范围双相障碍为致残原因的第六位。该病临床上误诊率高、识别率低、自杀风险高,完全治愈率低,很多患者面临着抑郁的慢性迁延、 转相的频繁、转相的突发等。
四、提高识别率,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
双相障碍从发病到准确诊断的平均延迟时间是 5-10年,超过1/3的患者至少10年或以上才被确诊为双相障碍,其中60%的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近几十年来,大量的国内外研究均证明了双相抑郁与 单项抑郁有诸多不同的临床特征,多数研究显示,与单相抑郁相比相比,双相抑郁患者发病年龄偏早(小于25岁),抑郁发作次数多或频繁发作,伴有非典型症状 概率高,比如食欲旺盛、体重增加、睡眠增加,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概率高,共病多见,双相障碍的阳性家族史也是风险因素之一。
造成误诊率高、识别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轻躁狂的难以识别,对于轻躁狂状态常被患者感受到抑郁缓解或作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和具有自我协调的心境状态,故 轻躁狂患者极少自发报告这种情况,那么这时家庭成员的细致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要减少误诊率,提高识别率,除了需要临床大夫需要不断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同时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那么作为家庭成员对此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患者有过首发抑郁之后,要多关注患者情绪的波动、行为的变化、语量的多少、 与人的沟通、内心的体验、言语的内容等的变化,尽可能地回忆患者是否有过持续几天的觉得心情愉悦,或发现脾气的变化,或变得勤快了,或一反过去的羞涩而表 现健谈,爱吹牛,感觉不到困倦,工作能力提高,睡眠需求减少,创造性提高,有很多想法等,并向大夫详细表述。另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也可以了解一些简单 易操作的测查量表,并借助这些工具来筛查,有助于早期识别及提高警惕性。比如: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
五、症状缓解后是否需要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时间是多长?
精神疾病的治疗要以患者为中心,既要考虑患者短期的症状控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终极目的就是回归社会,因此维持期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复发,加强心理、社会及职 业的康复,维持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的频率,延长间歇期,维持治疗时间越长,复发的几率越低,那就究竟维持多长时间?对此目前尚无定论,一般根据患者疾病发作 的频率、治疗的敏感性、病程的长短研究报道,双相障碍首次复发的平均时间为29年,一次躁狂发作后有90%复发,躁狂在第一年中的复发率为51%,2年 后为33%,四年后28%,即使维持治疗,在发病后的一年内仍有37%的双相障碍患者复发,5年复发率达73%。对于抑郁来讲,如果在第一次治疗后即获得 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33%,如果经两次治疗获得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50%,如果经过三次治疗才获得缓解,高达50%的患者会在半年内复发。选择何时试 停药要根据上述情况并结合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去权衡风险获益比,因此如果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不明显,在保证定期检测各项监测指标如心电图、血常规生化内分泌 各项、血药浓度等基础上,尽可能久地维持服药,国外有文献提倡应尽量无限期地持续维持,那是否能长期维持治疗,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不容忽视。
双向情感障碍(BPD)是一种心理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情感不稳定、行为失控和人际关系不稳定。这种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会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包括极端情绪波动、自我伤害行为、恐惧、抑郁、自我贬低、无控制的愤怒和冲动行为。这些症状会导致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难以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
然而,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也有一些优点和特性,这些特性使他们成为适合从事某些工作的人。以下是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一些优点和特性:
1 高度敏感。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具有高度敏感的特点,能够感知到周围环境或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这种特性使他们成为很好的观察者和分析者。
2 创造力。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具有很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使他们成为写作、艺术和音乐等领域的优秀人才。
3 独立思考。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他们不喜欢被别人干扰或控制。这种特性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人。
4 激情。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具有强烈的情感和热情,他们对某些事情有强烈的兴趣和热爱,这使他们成为某些行业的优秀从业者。
5 适应性。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会经历情绪波动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这使他们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和新人际关系。
鉴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拥有这些优点和特性,他们可以从事某些工作,例如:
1 作家或艺术家。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具有很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使他们成为优秀的作家、艺术家或音乐人。
2 社工或心理治疗师。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具有高度敏感和同理心,这使他们成为优秀的社工或心理治疗师,能够帮助其他人解决心理问题。
3 创业者或自由职业者。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具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特点,他们可以通过创业或自由职业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虽然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可以从事某些工作,但他们也应该寻求专业的治疗和支持,以帮助他们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表现。
另一个名字是狂躁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一种,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为情感障碍性精神病。早期先兆为双向性性格变异,多呈循环特点,情感变化经常不明原因地“两极分化”……如发展为进行性的、典型性的情感两极分化,则宣告本病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
一、概述
本病是以躁狂或忧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病,主要特征为情感障碍,故又称情感性精神病。发作可呈双向性,亦可呈单向性,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
目前临床上,并不会因为症状的这些区别而认为,II型双相是I型的轻度形式,也不认为II型可能会发展为I型。在心理咨询领域,大家普遍更认为,单理解先是情感障碍,因为障碍分很所种类,例如还有人格障碍;所以先确定大方向是情感障碍,双向指的是两个,一个是躁狂一个是抑郁;就是情绪的极端变化很大呈现两极性;具体的躁狂和抑郁也是单独的心理障碍;如果确认是并不能症状的轻重来比较两类双相患者所遭遇痛苦的多少。自尊心膨胀。即使实际上并不具备某种能力的时候,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比如一个从未学习过航天知识的人认为自己能发明航天飞机。
躁狂发作是情感高涨,精力过剩,力充沛。在抑郁发作期间,同一个人可能会觉得太累而不愿起床、自我厌恶感强以及超过失业和负债的绝望。睡眠需求减少,言语增多,内容夸大,挥霍,做事往往冲动,轻率,易激惹。持续最少一周。
双相障碍如不治疗,易反复发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会对我们抑郁障碍”之前。表明了新的研究成果证实在基于症状学、家族史和遗传学,“双向障碍”是连接“精神分裂谱系”和“抑郁障碍”的桥梁。的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长期的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疾病慢性化、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受损。
一种是双相的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专业术语就叫做:“双相情感障碍”。
小时内迅速交替发作且症状同样突出,以前也曾有过至少1 次躁狂或抑郁发作)。换句话说,在这两个情感极端之间切换也有频率的不同。有的人一生中只有一次在某一极端,有的人每隔几个月就在这个极端之间转换,还有的人一天中就完成了两个极端的切换。
一、双向情感障碍症的主要表现有什么 1、感情敏感:患者经常由于一些猫瘟或不相干关键的事儿而觉得忧伤或激动兴奋,无法克制。多见于脑血管硬化性精神障碍,也看得见于神经症的精神衰弱等多功能性精神障碍,情感测试证明材料它是双向情感障碍症的主要表现之一。 2、易激惹:患者比较容易由于一些小的事儿而造成明显的感情反映。比如发火、兴奋、恼怒、以至于火冒三丈,延迟时间一般较为短暂性。多见于脑器质精神障碍,比如脑血管硬化性精神障碍。也看得见于躁狂情况等多功能性精神 类疾病。 3、硬性规定笑哭:情感心态学解读患者在没有外部要素的危害下,出现不可以操纵的、没有分毫感召力的脸部情绪。患者对于既无一切心里感受,也说不出来需不需要那样哭和笑。它是在脑器质精神障碍时比较常用的一种精神病症状。 4、欣快:是在痴呆症基本上的一种“热情高涨”。情感心态学解读患者常常满面简单而且呆板的笑脸,连自身都说清开心的缘故,因而使人傻乎乎、愚昧的觉得。看得见于麻木性痴呆症和脑血管硬化性精神障碍,情感测试证明材料它是双向情感障碍症的主要表现之一。情感问题加上情感老师手机/信:,领到技术专业的情感分析 5、生理性热情:就是指忽然产生的、十分明显但又短暂性的一种情感障碍。它与感情暴发的不同点:其主要表现为欲望、致死、毁物等具备较强的毁灭性的个人行为,大部分有一定水平的意识障碍,过后淡忘。常见于癫痫、脑颅创伤、中毒副作用精神障碍及精神分裂。 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有什么2 一、双向情感障碍症状(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分为单向情感障碍即单向痛苦症,和双向的情感障碍即双向痛苦症或者躁狂症。单向痛苦症以情绪低落为主,而双相痛苦要复杂的多,患者除了具备痛苦症状外,往往还伴随躁狂发作。 “双相”,全名是‘躁狂痛苦症’。有几次发作是痛苦,另外几次却是情绪过度兴奋,甚至不能自控,呈现躁狂状态。 二、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 “双相”与普通痛苦症的共性:它们都是发作性的精神疾病。一般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数天,甚至会有持续数月之久的。一般经过一个发作期后会自行缓解,缓解期完全恢复正常,而且自己完全能够知道发作时的不正常,自己本心也希望再不复发,但却往往多次发作,这个非患者本人所能控制。 “双相”与普通痛苦症的区别:有50%的痛苦症患者,发作并不很频繁,甚至可能一生只发作一次,相比之下躁狂痛苦症,也就是所谓的双相痛苦症的发作频率要高得多。而如果患者是第一次发作,而且是痛苦性的发作,那么很难区分二者关系,直要等到出现情绪过度兴奋,才能确诊为“双相”特性。 “双向情感障碍症”的具体表现: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 1、情感脆弱:患者常常因为一些细小或无关重要的事情而感到悲伤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常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也可见于神经症的神经衰弱等功能性精神障碍。 2、易激惹: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例如生气、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暂。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例如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也可见于躁狂状态等功能性精神疾病。 3、强制性哭笑: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的、没有丝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患者对此既无任何内心体验,也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哭和笑。这是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时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症状。 4、欣快:是在痴呆基础上的一种“情绪高涨”。患者经常面带单调并且刻板的笑容,连自己都说清高兴的原因,因此给人以呆傻、愚蠢的感觉。可见于麻痹性痴呆和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 5、病理性激情:是指突然发生的、非常强烈但又短暂的一种情感障碍。它与情感爆发的不同之处:其表现为冲动、伤人、毁物等具有很强的破坏性的行为,多半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事后遗忘。多见于癫痫、颅脑外伤、中毒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分裂症。 三、双向情感障碍的治愈方法 健康专家提醒,相对于单相痛苦症最主要的是设法带领患者从痛苦状态中走出来,这个除了药物治疗外应更多的辅之以行为治疗,通过关怀和户外活动使患者的身心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而对于双相躁狂痛苦症患者来说,因为发作可能较为频繁,所以首要的是通过药物控制情绪,以防在过激情绪发作时造成伤害,在情绪获得控制后,再辅之以心态疏导,逐渐使其能自我掌握,情绪稳定化是第一步,之后才能再设法进行后续的行为治疗。 在单相和双相型的痛苦期,都会出现明显的精神运动和植物神经系体征。患者表现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思维、语言及-般动作的缓慢,甚至会发展到痛苦性木僵的地步,此时所有自主动作完全消失。约有15%痛苦症可有精神病性症状,最多见于忧郁症。希望大家牢记,如若发现病症,要及时采取措施。
1、如果能找到相爱的人,当然可以结婚啊。这种心理性疾病不好把握,结婚时最好和对方说明白,要不双方家庭会受到伤害!
2、双向情感也就是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双相情感障碍的关键特征是极端的心境波动,从躁狂的高峰跌到重度抑郁的低谷。
3、它之所以被称为心境障碍,是因为它深深影响一个人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向他人表达情绪的方式)。而它之所以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是因为患者的心境在高峰与低谷这两极之间来回波动,与心境只沿着单极——低谷发生波动(如抑郁症)形成对比。
4、在躁狂的“高峰”状态,患者会体验到如下心境的不同组合状态:兴高采烈或欣快的心境(极度快乐或欣喜若狂);急躁的心境(极度愤怒和敏感);睡眠的需要降低;对他们自己和他们的能力持有夸张的感觉;更加健谈;奔逸的思维或从一个想法跳跃到另一个想法;活动量和精力水平增加;思维、注意力和知觉上发生变化;冲动和鲁莽的行为。
1、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英文名称为Bipolar Disorder(BD),英文别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2、原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双相障碍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