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双向情感障碍能做什么工作?

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双向情感障碍能做什么工作?,第1张

双向情感障碍(BPD)是一种心理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情感不稳定、行为失控和人际关系不稳定。这种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会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包括极端情绪波动、自我伤害行为、恐惧、抑郁、自我贬低、无控制的愤怒和冲动行为。这些症状会导致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难以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

然而,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也有一些优点和特性,这些特性使他们成为适合从事某些工作的人。以下是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一些优点和特性:

1 高度敏感。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具有高度敏感的特点,能够感知到周围环境或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这种特性使他们成为很好的观察者和分析者。

2 创造力。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具有很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使他们成为写作、艺术和音乐等领域的优秀人才。

3 独立思考。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他们不喜欢被别人干扰或控制。这种特性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人。

4 激情。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具有强烈的情感和热情,他们对某些事情有强烈的兴趣和热爱,这使他们成为某些行业的优秀从业者。

5 适应性。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会经历情绪波动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这使他们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和新人际关系。

鉴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拥有这些优点和特性,他们可以从事某些工作,例如:

1 作家或艺术家。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具有很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使他们成为优秀的作家、艺术家或音乐人。

2 社工或心理治疗师。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具有高度敏感和同理心,这使他们成为优秀的社工或心理治疗师,能够帮助其他人解决心理问题。

3 创业者或自由职业者。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具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特点,他们可以通过创业或自由职业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虽然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可以从事某些工作,但他们也应该寻求专业的治疗和支持,以帮助他们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表现。

一、什么事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情绪的跷跷板”,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

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

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

二、双向情感障碍症的危害:

1、偏头痛:躁狂抑郁症患者得偏头痛的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并以女性和躁狂抑郁症型更为多见。

2、多发性硬化: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事实表明至少1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被确定同时患有燥狂性抑郁症。并且医学表明,躁狂抑郁症的产生与多发性硬化所致的神经损伤有关。

3、哮喘:据有关资料统计,终身患有哮喘的人群较普通人群患躁狂郁症的危险多出5倍。相应地,躁狂抑郁症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也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4、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躁狂抑郁症患者较无病患者发生多种致死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卒中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

5、行为失控:有的狂躁抑郁症病人也可以以易激惹的情绪为主,尤其当有人指责他的狂妄自大或不切实际的想法时大发雷霆,严重听不得一点反对意见;还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从而行为失控,事后后悔不已。

6、自杀:自杀行为在自杀患者中,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有自杀观念,15%的抑郁症病人最终是自杀死亡的。狂躁型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类型,仍然有自杀的行为出现。

三、双向情感障碍症和双重性格的区别

双重性格是指正常人在相同时刻存在两种(或更多)的思维方式,其中,各种思维的运转和决策不受其他思维方式的干扰和影响,完全独立运行

1、本质不同

双向情感障碍症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

双重性格是在同一时刻存在两个不同的思维方式。

2病因不同

双向情感障碍症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

双重性格由不良的外环境和不良教育所造成

扩展资料

1、随访研究发现,经药物治疗已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的1年内复发率较高,且双相障碍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相抑郁障碍,分别为40%和30%。服用锂盐预防性治疗,可有效防止躁狂或抑郁的复发。

2、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

-双向障碍

-双重性格

1、独立生活的能力比较低下,需要依赖家人和朋友,多见于焦虑型人格的青少年。

2、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的被动,没有主见,多见于焦虑型人格的家庭主妇。

3、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往往拿不定主意,前瞻后顾。

4、不能很好的适应变化,对不良的应激性事件更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容易造成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等神经症性的障碍,甚至会得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5、焦虑型依恋的人格特质在亲密关系中经常对喜欢的人过度关注,对他们的行为过度敏感。比bai如,自己发消息、打电话如果没能被及时回复,这就可能会让自己产生焦虑的情绪。

又称情感障碍(affectivedisorders)和心境障碍(mooddisorders)。既往称为情感性精神病(affectivepsychoses)。它是一组以情感显著而持续性高涨或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情感障碍的表现具有较大的变态。较轻的可以是对某种负性生活事件的反应,重的则可成为一种严重的复发性甚至慢性致残性障碍。病情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常反复发作。多数可缓解少数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这类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年龄多在16~30岁之间,15岁以前和60岁以后发病者均少见。躁狂症的发病年龄一般比抑郁症早;女性比男性早;女性抑郁症患病率高,但男性抑郁症自杀率较高。有的心境障碍发病与应激性事件或处境有关,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躁狂症,这类病症以春末夏初发病较多,而抑郁症发病多见于秋冬季。有些女病人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关,或在月经期病情加重。临床上可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双相障碍和持续性心境障碍4个类型。 在词义上,情感障碍与心境障碍有所不同。情感障碍狭义上只包括重性抑郁症和双相I型障碍。从心理学上讲心境是指持久的内在情绪状态,而情感是指当前情绪状态的外在表现。

依赖型人格障碍又称为无力型人格障碍、被动型人格障碍等。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缺乏独立性,习惯将自己的需求依附于别人。

人格障碍测试筛查: https://wwwzxgjcn/g/pdq4

在心理学家霍妮的研究中提到,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总是觉得自己软弱无助,从内而外表现出一种“我很弱小可怜”的感觉,理所应当地认为别人更加优秀,过分顺从他人意志,甚至要求和容忍他人干预安排自己的生活。

这是一种强烈的需要被人照顾的模式,一旦亲密关系动摇或者终结的时候,患者会十分无助,沉溺于被遗忘的恐惧之中,无法自己做决定,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所谓情感障碍,是指情感活动的规律受到破坏,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某种态度上的紊乱。通常,正常人的情感活动与其它心理活动是协调一致的。一旦情感活动发生故障,可引起其他心理活动过程的障碍,反之,其他心理活动过程发生故障,也可导致情感障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39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