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记袁宏道原文及翻译赏析

虎丘记袁宏道原文及翻译赏析,第1张

虎丘记袁宏道原文及翻译赏析如下:

胡丘记赏析

明代,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

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胡丘记赏析

此文将六次虎丘之行融汇一处,选取最为精髓的片段进行记述,达到详略得当的效果,这是文章的妙处所在。叙述方式上,作者匠心独运,采用铺排、裁剪、比喻等手法,围绕虎丘之景、虎丘之人以及游乐之事进行多角度、多方面描写,构成一幅完整的情境。

结尾则画龙点睛,通过自己先后以官员和平民身份游历虎丘的不同心境,表述内心情志,赋予文章以讽喻的色彩。

文章通篇写山水少,写游况多发表于作者的审美感受。文势时有腾挪,意象或作变化,一路写来,均有作者感受的隐隐跳跃。感受深者,则用墨如注。感受浅者,则微微点染,不受自然山水散文通常受客体对象规范的传统笔法,显示出审美感受作为观照万物的“性灵”特征。

作者对世俗情趣的郊游浓墨泼洒,主体感受的往返流转,笔触章法的任情而为,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传达这三者都带有明代山水游记文典型的时代审美特征。

徐渭墨葡萄图

墨葡萄图是明代徐渭的作品。徐渭一生坎坷,试图能做出伟大的功绩,不得志,晚年却落得靠卖诗书画为生,穷途潦倒,过得很不得意。

徐渭墨葡萄图局部

墨葡萄图是明代高水平写意花卉的代表作品,也代表了徐渭的写意花卉的风格以及个性。墨葡萄图长有1164厘米,宽有643厘米,以纸本、墨笔作为此画的材料。现在,该画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徐渭在画墨葡萄图的时候,已经尝尽酸甜苦辣,对人世间的一切也都不在有任何的期待了,自知怀才不遇,将自己的愤懑发泄于诗书画中。墨葡萄图也蕴含了他的苦闷之情,以及晚年不得志的失落之感。在墨葡萄图中的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天池”就将徐渭的情感抒发到了极致。

墨葡萄图中,一枝垂挂的葡萄藤上,果实挂满了枝头,让人垂涎欲滴。以大块大块的水墨点汇成了葡萄藤茂密的藤叶。感觉画者只是在纸上自由自在的徜徉,随心所欲。虽然画的每一笔都显得那么的不经意,自由洒脱,却恰如其分,既显示了画的极高艺术效果,又让人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徐渭又把他的画与他的诗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碰撞,尽情的将心中的郁闷,寄托于墨葡萄图中。墨葡萄图极高的艺术价值,令世人感叹,徐渭传世的画作有很多,墨葡萄图就是徐渭传世画作的代表作之一。

明代徐渭

徐渭出生于明代正德十六年,绍兴府阴山人,字文长,号天山池人。徐渭是有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徐渭极高的才华,让他在艺术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徐渭涉略的领域很广,但徐渭在每个领域的成就都是不容小觑的。

徐渭画像

徐渭在美术上的成就,不用说,很多喜爱徐渭的人都知道,徐渭开创了青藤画派。徐渭的水墨写意画气势磅礴,而又充满自由自在,不被拘束,让他成为了水墨写意画的大师。徐渭在绘画上的技巧,在继承前人的画法技巧上,又有新的突破,让自己的笔法更加多变,让人无法捉摸。并以丰富的想象力,将画又推向另一个 。

徐渭是书法家,在徐渭的画作上,就能欣赏到徐渭的书法,徐渭将他的书法与他的绘画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他的书法与他的绘画一样,极为熟练,功底也很深厚,放纵不羁。徐渭将书与画相结合,可以说是画中有书,书中有画。

在戏剧上,虽然不及书与画的成就,但是戏剧上的创作也算的上是突出的。徐渭在创作戏剧时,追求人物的本色,不需要太多外在的东西。徐渭的戏剧创作,在戏剧领域有很重要的意义。

徐渭一生坎坷,晚年更是凄凉,他的怀才不遇,让他将郁闷之情寄托到书画诗中,从而让他有那么多的传世之作,成为经典,流芳百世,也让艺术领域能够有进一步的发展。

徐渭的画

在五彩缤纷的中国绘画史上,明代徐渭的画是独树一帜,其独特的绘画技巧令人叫绝。徐渭喜欢在你画上题诗一首,画与诗的结合,更是让绘画的感情和艺术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徐渭水仙图

徐渭在绘画上的一大特点是借物抒情,徐渭的画与诗、书法都是统一风格,趣闻横生、意境独处,由极具气魄。徐渭在绘画上的另一大特点是敢于创新,自成一派。在明代,由于受不同人的影响,分立了很多派别。徐渭受陈白阳的影响,以自己的才能,创新了很多的绘画技巧,并以水墨写意画创立了青藤画派。

徐渭的每一幅画,看似简单,似乎又很不严肃,但是实际上,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他人生的缩影,都是用他的血和汗来完成的。如:徐渭的《墨葡萄》,一幅看似平常,简单的画作,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细细推敲,在看看徐渭在画上的题诗,就能让人看出端倪,让人看出他画作想要表达的情感。

在绘画上,徐渭将纸、水和墨发挥到极致,使得他的水墨写意画能够变化多端,丰富而多姿多彩。徐渭的每一副画作给人一种自由奔放的感受,气势又不失于任何一幅他人所作的画。徐渭更是将水墨写意画推开了绘画领域的另一扇门,开创了水墨写意画新时代。徐渭的绘画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在美术史上,更是将徐渭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可见徐渭在绘画上的成就。

徐渭诗词

徐渭,字文长,是十六世纪中国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徐渭在艺术领域上,主张崇尚自然,即事物的本色。徐渭也将本色运用在了很多的地方,戏剧、绘画等等,当然在诗词中也不例外,使用本色的手法。

徐渭画像

本色这个词最早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变》中,其中,本色仅仅是指原本的颜色。随着时代的演进,本色的意思也在慢慢的由浅至深。在唐代,本色是用来区别乐官的服饰。到了宋代,将本色带入了文艺批评的领域。明代,有一个叫唐顺之的人认为:本色直写胸臆、瑜瑕不掩的真面目。徐渭对于本色的理解,就直接收了唐顺之的影响。徐渭将本色运用在了他的任何一个领域。

徐渭作为一个旷世奇才,在很多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徐渭虽然将本色最先用于他的戏曲创作之中,但是本色在他的诗词中,也得到了运用,并且成了诗词创作的指导思想。

粗略统计了一下徐渭的诗词,徐渭诗词保留到现在的大概有2070首。徐渭的诗词描写了方方面面的事物,内容十分丰富,感情也十分充沛。可以说,看徐渭的诗词,我们可以看到徐渭一生的道路以及他心理的所感所知,正所谓,读其诗,知其人。

虽然徐渭的诗词写得很好,但是在当时确实无人问津的。直到袁宏道发现了徐渭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所写的诗歌,徐渭才慢慢变得出名,后世更是将徐渭推到了神坛这样的一个地位。徐渭其实和梵高一样,在世时,一生穷途潦倒,到了死后,才有人欣赏膜拜。

徐渭是个怎样的人

徐渭是一个极有天赋的一个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不管在哪一个艺术领域,徐渭都有很好的作品呈现给世人。可以说,徐渭是一个生时寂寞,死后让后世人顶礼膜拜的一个艺术家。

徐渭画像

徐渭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年幼时,就凸显出了他的聪明才智。在民间,更是流传了很多关于徐渭年轻时,如何聪明的故事。虽然徐渭天资聪颖,但在科举的道路上并不通畅。徐渭生性豪放,喜欢自由自在,没有拘束的生活,对于文学亦是如此。因此,徐渭对于古板,没有一点创新的八股文,不是很喜欢,这也就导致了徐渭仕途坎坷,科举考试一直失败,等到了四十都还没有考中举人。

徐渭也因为自己的才华,得到了总督南军务的胡宗宪的重用。但在总督被杀后,徐渭精神不济,更是出现了发狂的行为,怀疑自己的妻子出轨,最终在发狂病发作时,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被捕入狱。徐渭在监狱中,渡过了很多个年头。等到出狱的时候,徐渭已经有五十三岁了。从此,徐渭更是痛恨达官显贵,晚年靠卖书画为生,但从不为达官显贵作书画。

然而,正式因为徐渭的这样一个经历,以及他天生不喜欢拘束的性格,才能让徐渭在书画以及其他的艺术方面,能够有这样杰出的成就。徐渭在前人的基础上,并运用自己的才华,开创了水墨写意画的新时代,创建了新的画派――青藤画派。

徐渭故居

徐渭是浙江绍兴,在绍兴的前观巷有一条清净悠长的小弄堂,小弄堂一直延伸至青藤书屋。青藤书屋就是明代书画家徐渭的故居。

徐渭故居

走进青藤书屋,就能看到一个不算大的院子。院子的墙角处,种着些竹子,竹子在风中摇曳。在竹子对面的一边,又有芭蕉、石榴等等。虽然只是些平常的花花草草,但就是院子这样的设计,给人一种风雅、舒服的感觉。

慢慢往里走去,徐渭的书房就出现在眼前。屋内的摆设尤为简单、平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屋内的书桌上,放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正对门的墙壁上,最上方的匾额上写着“青藤书屋”这四个大字,徐渭的画像悬挂在匾额下方,在画像的两边挂着一幅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在书房的后室,原本是徐渭住的房间。现在,成为了放置徐渭书画的地方,摆放了很多徐渭杰出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令世人惊叹的经典作品,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访问者一睹徐渭的才华。

徐渭一生命运坎坷,穷途潦倒,怀才不遇,让徐渭愤懑不平,只能寄感情于诗词画中。其实,原本书屋并不叫青藤书屋,青藤书屋是陈洪绶所题。原本徐渭对他的书屋称为榴花书屋。在徐渭死了50年以后,画家陈洪绶因为欣赏徐渭,就将徐渭的故居修理了一番。陈洪绶在徐渭的故居还居住过一两年。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袁中道二哥。袁宏道与其兄袁中道、弟袁宗道合称为“公安三袁”。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莲花洞:在杭州西湖南山,净慈寺旁。

莲花洞·(明)袁宏道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1],亭轩豁可望[2]。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六桥杨柳[3],一路牵风引浪[4],萧疏可爱[5]。晴雨烟月[6],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7]。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8]。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肤[8],中空四达,愈搜愈出[10]。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又紫阳宫石,为孙内使搜出者甚多[11]。噫!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12],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

注释: [1]莲花洞:在杭州西湖南山,净慈寺旁。 [2]轩豁可望:是说居然亭开畅,可以远眺。 [3]六桥:在西湖内西侧有苏堤,为苏轼任杭州知州时所修筑,堤上有六座桥相连。 [4]牵风引浪:本是风吹杨柳,投影湖中,摇曳多姿,而此处反说是杨柳牵风引浪。 [5]萧疏:错落有致。 [6]晴雨烟月:晴郎的月夜和烟雨迷茫的时候。 [7]净慈:净慈寺,始建于后周显德元年(954),是西湖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绝圣:最佳。 [8]巧逾雕镂:比精工雕刻还要巧妙。 [9]吴山:山名,在西湖东南侧。南屏是其支脉。石骨土肤:仅表皮为土层,下面是中空的石头。似太湖石,可以装饰园林。 [10]愈搜愈出:中空的洞石越发掘就发现越多。 [11]孙内史:指明代司礼太监孙隆。 [12]五丁神将:即五丁大力神。钱塘江:经吴山南麓。

本篇选自《西湖记述》一书。 这是一则清新的写景文字,笔调明快流畅,不露雕饰之痕。作者无论写亭、写湖、写柳、写石,都只稍稍只笔,就各显特色。他写景不作精细镂刻,力求用写意的笔法,并且把自己的感情融汇进去;不袭用前人旧句,处处着意创新,因而对自然美常有独特的抒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一“献”一“落”,将湖光和须眉都赋予人的动作,生动新颖,作者欣喜之情与景物相生而出;“六桥杨柳,一路牵风引浪”,赋予了柳条以活泼的动态和人化的情意,不落俗套,秀丽动人。文末的几句议论富于感情,寄托着作者对美好事物着意追求的情思。

明代诗人高启的诗词篇一

 游灵岩记

 朝代:明代

 作者:高启

 原文: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赏析:

 高启的《游灵岩记》,作于1364年——1366年(元代至正二十四至二十六年)张士诚据苏州自称吴王期间,记叙了作者奉陪张士诚所任命的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游苏州灵岩山及赋诗之事。

 《游灵岩记》文辞清丽,字句整饰,意在言外。明为游记,却不着意于正面记叙此次游山的历程;明是应命之作,却饱含讥讽挖苦之意。文中巧妙地表现了作者鄙夷权贵,不尚功利,洁身自好的志向。文如其人,结构精巧。

 文中明褒实贬,诡谲嘲弄。《游灵岩记》以灵岩之“异”,一贯到底,借记述灵岩之游,运用明褒实贬的手法,诡谲巧妙地嘲弄了一伙趋炎附势的新贵。作者先说灵岩山特异于苏州诸山。吴城东面是广袤的平原,只有西面是连绵起伏的峰峦叠嶂。“峰联岭属”之中,灵岩一山独秀,像是不肯和众峰排列在一起,独具匠心地突出灵岩山之“异”,也为下文的议论设下伏笔。接着,作者着重描述灵岩山以吴王夫差及西施诸古迹,以山上台、轩、阁可以四周远眺“虚明动荡”称胜,而对灵岩山本身的景物未予正面描述与称道。然后笔调一转,忽然说:“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他自己是当地人,虽然常游灵岩山,但未发现灵岩有幽境胜景,用文中的话来说,仿佛灵岩山故意鄙薄本地人浅陋,把幽境胜景都隐藏起来,等待外来贵宾莅临欣赏。从而引出饶介及其随行的游山,见出饶介对灵岩山景物“幽显巨细”,莫不称道,而作者自认“浅陋”,从前不识灵岩山。最后借饶介“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发挥议论:山被人欣赏,人欣赏山,两相对应,有这样的山而遇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名山须待名士赏识,名士须遇名山共游。“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并且特意点明“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他只是“有幸”参与此游,其实并不在“名士”诸公之列。

明代诗人高启的诗词篇二

 牧牛词

 朝代:明代

 作者:高启

 原文: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亩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赏析:

 此诗共十句,以牧童的口吻写其生活与感情。诗的前八句着重写牧童与牛相得之乐。开篇两句"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拟设牧童之间的对话:"你的牛角弯曲些,我的牛尾细而毛少些。"其实,牛角牛尾都是如此,无所谓角弯环不弯环,尾秃速不秃速。诗人以"我牛"与"尔牛"并提,以"尾秃速"与"角弯环"对举,仅是为了凸现牧童之童心,以及牧童爱己牛之情。如此写来,可谓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牧童之形象则呼之欲出。

 三、四两句"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承接前两句,写牧童们清晨相约外出放牛,他们手里拿着短笛与长鞭,驱赶着牛,或在南边的田埂上,或在东边的山冈上相互追逐、嬉戏。这两句落脚在"相逐"二字上。"相逐",意为相互追逐、嬉戏。"短笛",是牧童常用的管乐器;"长鞭",本来是牧童用于赶牛的工具,在这里则与短笛成为他们"相逐"的玩具。"南陇"与"东冈",点明牧童们"相逐"的场所,当然,这不一定是实指,而只是泛指牧童们到处追逐、嬉戏。这里,诗人借助于白描手法将牧童之间嬉戏的情景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出来。

 接下去四句"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着重写牧童与牛相得之乐。诗中的"日斜"二字,人们一般理解为斜阳,即傍晚的太阳。笔者以为,此处的"日斜",宜理解为日光斜照,借指早晨。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高后,人从地上看去,太阳仿佛斜挂在天际。所以说,以"日斜"表示早晨,很形象,况且这与牧童外出放牛相吻合,也与下文的"夜归"相照应。若将"日斜"理解为斜阳、夕阳,则此时牛已食饱,在"日斜"后续之以"草远牛行迟",就有悖情理,且与下文"夜归"之"夜"语意重复。这几句,写牧童与牛相得之乐,仍是借助于白描手法。"日斜草远牛行迟",牧童们深知牛的劳苦与饥饿。他们在放牛时,或骑在牛背上唱歌,或坐在牛身边休憩。"夜归",他们又紧贴着牛身睡觉。正是这一系列的描写,将牧童与牛的相得之乐生动地摹写了出来。

 诗的第九句"长年牧牛百不忧",小结上文,引出关键的结句:"但恐输租卖我牛"。"但恐"与"百不忧"相对照,突出了牧童之忧,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赋税之重。显然,此诗上文着力营造乐景,浓墨渲染牧童之乐,只是为了反衬结句的牧童之忧。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一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①高启的《牧牛词》采用的正是以乐写哀的笔法,全诗凭借牧童嬉戏之乐景,牧童与牛相得之乐趣,写深写透了牧童之忧,进而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性,也使此诗的立意明显高于那些纯粹反映童心童趣的诗作。

 在高启《牧牛词》之前,唐代诗人张籍有一首《牧童词》:"远牧牛,绕村四周禾黍稠。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陇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此诗也是以牧童的口吻写牧童的生活与感情。牧童"远牧牛",本想让牛自行食草,他们同伴之间则可尽兴嬉戏一番,哪知"饥乌啄牛背",使之不敢丢下己牛去玩耍。"陂中"两句便颇见此童心。后因"入陂草多"牛贪食,牛群走散了,牧童们则分头去驱赶,并以"吹叶"等独特的方式相互联络。"入陂"三句将此情景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出来,并让人感受到牧童牧牛时的乐趣。诗的结尾三句"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笔锋一转,写牧童甩长鞭,以"官家"来吓唬牛,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牧童以"官家"吓唬牛,可见官家之可畏。与其说是牧童用"官家"吓唬牛,还不如说是牧童自己怕官家,怕官家之剥削。如此着墨,也就委婉曲折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显然,此诗采用的也是以乐写哀的笔法。

 这是一首新乐府,描写了牧童们共同放牧时的喜悦心情。全诗细致生动地描写了牧童之间、人牛之间的相得之乐以及牧童对牛的深厚感情。诗末“但恐输租卖我牛”道出了这种淳朴生活未必能持久,揭露了租税苛重、剥削残酷、农家常常卖牛输租的社会现实。全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明代诗人袁宏道的诗词篇三

 虎丘记

 朝代:明代

 作者:袁宏道

 原文: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1 文言文袁宏道《论文(上)》

古人说:“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鲁迅也曾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写起来就会很快。有的人不重视写作前的准备,对所写的对象只有一点粗浅的认识就急于动笔,在写作过程中“边施工边设计”,弄得次序颠倒,手忙脚乱,或做或掇,时断时续,结果反而进展缓慢。所以,在起草之前要周密思考,慎重落笔。

在动笔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下笔之后,则要坚持不懈地一口气写下去,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初稿。这是许多文章家的写作诀窍。有的人写文章喜欢咬文嚼字,边写边琢磨词句,遇到想不起的字也要停下来查半天字典。这样写法,很容易把思路打断。其实,初稿不妨粗一些,材料或文字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只要无关大局。暂时不必去改动它,等到全部初稿写成后,再来加工不迟。鲁迅就是这样做的,他在《致叶紫》的信中说:

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的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以后应该立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在创作的途中,一面炼字,真要把感兴打断的。我翻译时,倘想不到适当的字,就把这些字空起来,仍旧译下去,这字待稍暇时再想。

否则,能因为一个字,停到大半天。这是鲁迅的经验之谈,对我们写毕业论文也极有启发。

2 谁能提供 袁宏道的《上方记》译文

从胥门往前十里,就到了石湖。

上方山正蹲踞在湖上,它景色比虎丘山优美,难道不是因为太湖的缘故吗?至于说到山峰聚集,层层翠绿的山峦,这样的景致,虎丘山也是很不错的。前行依靠着孤亭,让人想起千里云彩的景象。

大约是因为上方山比其他的山高,只有虎丘山矮小。站在高处,向四面看其他的都低,没有一点波澜起伏;站在低处看,远处翠绿层叠,其他山都成为了屏障,千山万壑,和平原旷野相互映衬3因此特别容易看到这两座山距离城都很近,但游人喜欢虎丘而舍弃上方山,难道不是孤高的让人难以相信,合乎世俗的容易接近吗?我曾经以为上方山景致优美,而虎丘山借助于他山而变得优美。

虎丘山像打扮时髦的女子31掩映在珠帘之后;上方山像披着粗布衣服的道士517神采非凡。两座山谁好谁坏呢?只是个人随从自己的喜好罢了。

乙未年秋末,曾经和小修江(是人名吗?)爬上山峰看月,藏钩肆谑,奴婢林小青罚喝酒,半夜露水打湿衣服,喝酒尽兴,才回去,回去时东方已经变白了。

3 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

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

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 也格外高涨。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

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袁宏道生于江南(湖北公安)。北国的寒冷,多少阻住了他的游兴。

文章的第一段,就写了这种欲游不能的苦恼。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这对北方人来说本不足为奇,但对一个在江南长大的人来说,却是不可忍受的。

作者从理性上知道“燕地寒”,但“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则是他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了。一个“余”字,一个“犹”字,两相映衬,把寒流不肯罢去的情状描述无遗。

那么,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呢?作者用了极其简练的语言来描绘:“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不说“寒风”“冷风”而说“冻风”,意在说明寒冷的程度,也表明作者对“燕地寒”的敏感。

这样恶劣的天气,只好“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从“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来看,作者不知做过多少次尝试,都无奈而归。

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

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

明代自弘治以来,文坛即为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所把持。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的复古论调,影响极大,以致“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明史·李梦阳传》)。

其间虽有归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争,但不足以矫正其流弊。万历间李贽针锋相对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的观点,振聋发聩,他和焦、徐渭等实际上成为公安派的先导。

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是:①反对承袭,主张通变。

公安派诸人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倾向,他们对文坛“剽窃成风,众口一响”的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袁宗道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复古派的病源“不在模拟,而在无识”(《论文》)。他们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袁宏道《叙小修诗》),“世道改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势也”(袁宏道《与江进之》)。

不但文学内容,而且形式语言亦会有所变化而趋于通俗,这是因为“性情之发,无所不吐,其势必互异而趋俚,趋于俚又变矣”(袁中道《花雪赋引》)。因此,“古何必高?今何必卑?”他们进而主张:“信腔信口,皆成律度”,“古人之法顾安可概哉!”(袁宏道《雪涛阁集序》)冲破一切束缚创作的藩篱。

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接近于李贽的“童心说”。

他们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而“性之所安,殆不可强,率性所行,是谓真人”(袁宏道《识张幼于箴铭后》),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因此他们主张“真者精诚之至。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雷思霈《潇碧堂集序》),这就包含着对儒家传统温柔敦厚诗教的反抗。他们把创作过程解释为“灵窍于心,寓于境。

境有所触,心能摄之;心欲所吐,腕能运之”,“以心摄境,以腕运心,则性灵无不毕达”(江盈科《敝箧集序》)。只要“天下之慧人才士,始知心灵无涯,搜之愈出,相与各呈其奇,而互穷其变,然后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楮墨之间”(袁中道《中郎先生全集序》),就能实现文学的革新。

③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袁宏道曾自叙以《打枣竿》等民歌时调为诗,使他“诗眼大开,诗肠大阔,诗集大饶”,认为当时闾里妇孺所唱的《擘破玉》《打枣竿》之类,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又赞扬《水浒传》比《史记》更为奇变,相形之下便觉得“六经非至文,马迁失组练”(《听朱生说水浒传》)。

这是和他们的文学发展观与创新论相联系的,对提高那一时期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有一定作用。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一扫王、李云雾”(《公安县志·袁中郎传》),游记、尺牍、小品也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

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消极避世,多描写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创作题材愈来愈狭窄。其仿效者则“冲口而出,不。

4 袁宏道的游高梁桥记翻译

关于高梁桥: 高梁桥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偏北半里左右,是北京西郊历史上一座名桥,是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九年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外所建石桥。

明清之时,这里古刹林立,水清见底。当时都城中王公大臣、男女老幼,每至夏季,坐在两岸绿荫下,桥头酒肆、茶馆,游客盈门,为京师郊外一胜景。

古时候,高梁桥一带繁华壮观,在巍峨的西直门城楼上远眺高梁桥,长河似玉带,白桥跨碧水,绿荫藏酒肆,古刹连西山。近观高梁桥,桥下,柳浪飞燕逐清波;桥上,行人车马如穿梭。

出城、进城必由此经过,故这里热闹非凡。侧看高梁桥,则又有小桥、流水、人家之感。

楼、水、桥、人构成了燕山脚下一幅“清明上河图”。

5 文言文 《 游德山记》作者 袁宏道

《血山》译文: 益王是宋太宗的第五儿子,叫赵元杰。

(赵元杰)曾经在府邸修建了一座假山,耗费数百万的财产,建成后,召集下属官吏饮酒观赏,众人都赞扬称好(假山),而姚坦却独自低着头不看。益王强迫他看(假山),姚坦说:“我(在这里)只看到血山,根本没看到什么假山。”

益王很惊讶,问他(只看到血山的)原因,姚坦说:“我在田间时,看见州县的官吏督促交税,上下一起逼迫,父子兄弟被鞭打得痛苦不堪,血流满身。这座假山都是用百姓租税筑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当时(宋太宗)皇帝也在修建假山,还没完成,听到姚坦的话之后马上命人砸毁(假山)。

《白云亭》译文: 拜见寇莱公词堂,登上秋风亭,下面挨着长江。这一天天阴很重下着小雪,天气凄冷,再看亭子的名字,使人怅然若失,才有流落天涯的感慨。

于是又登上双柏堂、白云亭。堂下原先有寇莱公所栽种的柏树,现在已经枯死了。

然而南山峰峦很多,秀丽可爱。白云亭是天下最幽奇最绝妙的地方,群山环围着,一层一层显现出来,古木繁密茂盛,往往都是二三百年长起来的。

亭栏外面有两个瀑布直流进山涧中,像珍珠在跳跃,像玉屑在飞溅,冷气侵入骨间。它的下面是慈溪,奔流着与长江会合。

我从江浙进入湖北,行程五千余里,经过了十五州,最美的风景没有超过白云亭的,只在县尉办公之地的后方。巴东知县一点事也没有,作县令的可以睡觉、吃饭都在亭子中,那种乐趣简直无边,可是县令空缺动不动就是二三年,没有谁肯来补缺,这是为什么啊? 《次北固山下》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残夜还未消退之时,新的太阳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上已流露春意。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观第五泄记》译文: 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

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

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石头青绿,陡峭如刀削,达不到寸肤(长度单位)的宽度,三面石头就像外城一样耸立。

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山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游人们或坐或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

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恍惚就像牛鬼蛇神等各种怪诞形象,不知该怎么描述。

这时已经半夜,山鬼呼唤老虎的声音,就像在床边一样。大家相互仔细看着对方,胡子眉毛头发汗毛,全都树立起来了,就好像鬼一样。

6 文言文翻译 袁宏道集

苏子瞻酷爱陶渊明的诗,认为他的诗平淡而恰到好处这一点是很珍贵的。

凡是物品,酝酿它就会变甜,烧炙它就会变苦,只有平淡的味道不可以创造;不可以创造的,就是文章的真正灵魂。浓的东西不会再变淡薄,甜的东西不会再变苦辛,只有平淡什么都可以创造;什么都可以创造的东西,就是事物真正变化的形态。

风被水吹拂就会生起涟漪,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山雾就会出来,虽然(1),不能着色,但却是最淡的。陶渊明用的就是这个。

东野长江(人名?东野是孟郊,长江是?),想用人力取得平淡,文章风格显露至极,所以变得冷峻艰涩。白居易坦率,苏轼豪放,但一个被理所缚,一个为文所困,所以都望山(2)沮丧而退却,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才学不高,而是他们没有平淡这一本色。

(1)处可能是通假字,看不懂。(2)处岫指山,在文中的意思并非指具象的山,请意会。

7 < > 袁宏道 文言文翻译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注: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岚:傍晚的山光 ③勒:抑制 ④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 ⑤石篑:一个人的号 ⑥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⑦张功甫:人名 ⑧恋:迷住 ⑨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 ⑩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 ⑾设色:用颜色描绘 ⑿夕舂:夕阳 ⒀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 ⒁受用:享受译: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岚。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

」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草成烟,红花似雾,弥漫二十多里。

歌吹的声音,如风阵阵传来;仕女的粉汗,如雨纷纷落下;罗衫纨裤的游客,多于堤畔的草,真是艳丽极了。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

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

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说呢![心灵感悟] 作者撇开一般所共赏的湖光山色,着重描写西湖六桥(苏堤上由南而北的六座石拱桥,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一带的春月景色,从初春的梅桃杏争妍到一天的朝烟、夕岚、月下的独特美景,用简洁轻快的笔墨加以描写,写出西湖“别是一种趣味”的风致。为文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用平实的文笔记叙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而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尚夸饰,只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却活画出西湖的“灵性”,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简介作者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

他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三袁”。他主张文学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译文(西湖一):从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门向西走,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层山崖中,可(诗人)已心飞到西湖上。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喝完茶,就划船进入西湖。

山色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谎?砣耍缓?胁ㄎ疲?瓢诅币谎?鸱?8找惶?罚?丫?痪醴浅:每矗??硇亩甲砹恕4耸毕胗靡桓龃视锢疵栊矗??栊床怀隼础4笤己孟瘛堵迳窀场分兴?挡苤灿删┒悸逖艋胤獾兀?饭?逅???衩岳牖秀笔保?黾??哂懈雒琅??呛勇逯?瘢?谑怯么罅炕?龅奈淖中稳萋迳竦拿酪约白约喊?降男那榈氖焙颉N矣挝骱?诱庖淮慰?迹?笔笔峭蚶???迥甓?率?娜铡?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西湖二):西湖最美的季节和时辰是春天和月景。

一天中最美的是清晨水气弥漫时的湖光和傍晚暮霭笼罩时的山色。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春寒抑制而迟开,和杏花、桃花接上了,斗妍争奇,竞相开放。

成为罕见的奇观。好友石篑多次对我说,傅金吾园中的梅花,高雅非凡,南宋名将张俊之孙张功甫,他的家园林中玉照堂有梅花四百株,想急着去。

悠悠吴越曲·绍兴之旅·青藤书屋·名迹应先越绝书

青藤书屋,位于绍兴市观巷大乘弄。四百多年前,晚明杰出书画家徐渭诞生于此,以后这里又成为其书斋。徐渭故世后,明末清初大画家陈洪绶又慕名来此居住。这里成了我国绘画史上“青藤画派”的发祥地。后人有词颂曰:“数椽风雨,几劫沧桑,想月中跨鹤来归,诗魂尚下陈蕃榻;半架青藤,一池乳液,看石上飞鸿留印,名迹应先越绝书。”

明珠闲抛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别号天池、天池生、天池山人、青藤道人、田水月等。自幼聪慧,七岁学作文章,二十岁在山阴考中秀才。但“功名”二字似与他无缘,以后曾八次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一生坎坷,很不得志。

徐渭擅长书法、绘画、诗歌和戏曲。自谓“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后人则有“画最奇绝”的评论。徐渭的作品,在明末文坛画界以奇肆狂放独树一帜。据说,徐渭常于酣饮大醉后作画,有时倾水墨于画面,再勾染成画。正是“一涂一抹醉中嬉,醉里偶成豪健景”。其《墨竹图》题诗云:“枝枝叶叶自成排,嫩嫩枯枯向上栽,信手扫来非着意,是晴是雨凭人猜。”在《榴实图》中,以奔放的草书自题:“山深熟石榴,向日便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在一种风驰雨骤的意境中,徐渭表达出了“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徐渭三十七岁时曾做浙闽总督胡宗宪的幕客。后胡宗宪失势,入狱自杀。徐渭受迫成狂,几次自杀未遂。因误杀妻子,坐牢七、八年,出狱时已五十三岁。晚年更加贫困潦倒。袁宏道说,徐渭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墨葡萄图轴》中的这首自题诗,是徐渭生活遭遇的写照。

徐渭六十一岁漫游回家后,贫病交加,孤苦伶仃,相伴陪的只有一条小狗,常常“忍饥月下独徘徊”。在其生命的黄昏,甚至连书屋也不得不变卖一空,唯剩“一尘不到”的匾额。死后靠友人相助,草草掩埋在绍兴城南的木栅山东麓。无墓冢,仅树墓碑一方。

徐渭生前在《青藤书屋图》中题辞:“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寓庄于谐,令人感到无限的悲凉。

磊落正气

青藤书屋南首的天井中,原有一棵青藤,据说为徐渭手植。这一青藤“本枝蟠曲,大如虬松”,徐渭极爱慕其顽强的生命力,故以它作为自己的别号。徐渭把自己天井中的水池命名为“天池”,称此池“通泉,深不可测,水旱不涸,若有神异。”池中树一石碑,上镌“砥柱中流”四字,决心以“推倒一切之豪杰,开拓万古之心胸”,一扫当时社会的芜秽之习。袁宏道评论说,徐渭为人“强心铁骨,与其一种磊磊不平之气,字画中宛宛可见。”

徐渭最憎恨权奸贪官,曾把这种感情寄写在《田蟹图》中,云:“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流传至今的一则“山阴不管,会稽勿收”的故事,就是徐渭傲岸风度之一例。南北朝末期开始,古山阴分为山阴、会稽两县,中有界河。一日,界河的桥上发现一具无名尸,百姓报官,而两县知县却都推说桥不在自己治下,推脱责任。徐渭闻知此事,非常气愤。便写了“出售县界河”的布告贴在桥头。两县轰动,百姓奔走相告。两位知县大怒,喝道:“大胆徐文长,竟敢出售官家界河,该当何罪”徐渭从容而答:“生员见桥上暴尸多日,山阴不管,会稽勿收,可见此河界是无主之地。因代为售卖,以筹资验尸收敛。请教大人何罪之有”两位县官无言以对,只得令人验尸敛埋。

杭州民间流传着一则徐文长救西湖渔民的轶事。有一年春天,徐渭坐船游西湖,见一女孩在湖边痛哭。一问,原来这女孩的父亲出船打鱼时,不小心碰上了杭州太守的大画船,被太守扣押了起来。徐渭拉上女孩就去找太守评理。太守自恃权势,罚徐渭先做诗一首。徐渭挥笔写道:“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子新丧未半年,山川草木皆含泪,太守西湖独放船。”当时明世宗刚死,国丧时期行乐,其罪不轻。太守见诗,吓出一身冷汗,连忙吩咐手下放了渔民。

才学孤高

徐渭是个奇才。其画使他名列中国十大画家之榜,其诗其文,也是匠心独出,奇而又奇。

传说有一年冬天,孤山梅花迎雪怒放。一班杭州士绅相聚赏雪吟诗。他们自命风雅,戏弄路边一位头戴破笠的乡下人说,若能吟诗,可以白喝他们的酒。那人淡然一笑,便吟起诗来:“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吟完三句,绅士们哄然大笑。那人又不慌不忙地吟出最后一句:“飞入梅花都不见。”人们被这一意外的佳句惊呆了。那人取过酒壶,一饮而尽。然后,戴上破笠,独自踏雪访梅而去。绅士们后来才知,那人即徐渭。

又传说,绍兴一位骄矜的乌县官,听说徐渭才华过人,便邀他前来相会,并有意出联刁难他。没想徐渭皆对答如流:《名迹应先越绝书》古诗句出处:

“二人土上坐”,

“一月日边明”;

“八刀分米粉”,

“千里重金钟”;

“海晏河清,王有四方当做国”,

“天寒地冻,水无二点不成冰”;

“笑指深林,一犬眠竹下”,

“闲看幽户,孤木立门中”……

乌县令正想不出难题时,见一个麻子佣人送酒进来,雪上留下一个个圆点,便出一上联:“钉鞋踏雪变麻子”。徐渭见县令侮辱佣人,便嘲讽这位身穿大狐裘的官吏道:“皮袄披身装畜生”。

乌县令恼羞成怒。正巧一只老鼠窜堂而过,他又说:“徐老先生,我再出一联给你老先生对对。”随口念道——“鼠无大小皆称老”。

徐渭拱手一笑说:“乌县令,我斗胆对下联了——龟有雄雌总姓乌。”乌县令顿时满脸羞愧,佯醉而退。

青藤遗风

给后世留下“青藤书屋”匾额的是书画家陈洪绶。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张庚《国朝画征录》载,洪绶四岁时,过妇翁家,见到刚刚粉刷一新的白墙,趁人不备,登案画了一幅八、九尺长的关羽像,使妇翁见画大惊,跪而叩拜,并扃室崇拜。陈洪绶于崇祯末年住进青藤书屋。与徐渭一样,他也有一种豪放孤傲的情怀。《越画见闻》载,洪绶生平喜为贫者作画,周其贫,“凡贫士藉其生者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笔也。”

陈洪绶精于山水、花鸟,更擅画人物。其《屈子行吟图》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庄重、沉稳、傲岸的屈原形象,评论家们认为两个多世纪中,作屈原像者无有逾此。四十四岁时,陈洪绶曾入赀为国子监生,召入为舍人,专替王室临摹历代帝王像。后又被命为内廷供奉,不拜,未几即南归。鲁王监国时,授其为翰林待诏,隆武帝时又召为监察御史,皆不赴。明亡,陈洪绶被清兵俘。清兵曾以屠刀胁迫他作画,他拒不依从,险遭杀害。后避难云门寺,剃发为僧。晚年在绍兴、杭州等地卖画为生,悒郁而卒。

陈洪绶削发为僧后,青藤书屋一度荒芜。直到康熙二十年,施胜吉购得此屋,重加修葺。黄宗羲为此写诗《青藤行》,云:“斯世乃忍弃文长,文长不忍一藤弃。吾友胜吉加护扶,远见文长如昔比!”

世事沧桑,名迹不废。青藤书屋享有“文人花园”之誉,徐渭人品文品亦影响深远。徐渭死后,袁宏道来到绍兴,灯下披阅,读到徐渭的诗文,拍案称绝,评为明代第一。后人更是把徐渭列为青藤画派之鼻祖。郑板桥曾刻一印:“青藤门下牛马走郑燮”,齐白石也尊青藤主人为师,说“恨不生前三百年”,为之“磨墨理纸”。

徐文长传 [明代] 袁宏道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唿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前五六年方卒。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一时名公巨匠,浸浸知向慕云。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皆曰:“如命。”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

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余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当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草竹石,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唿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槌其囊,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石篑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予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古文观止,写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年轻时经过家乡的店铺,看见有北杂剧《四声猿》。意趣和气概豪放旷达,与近年来书生所编写的传奇大不相同,署名为“天池生”,怀疑它是元代人的作品。后来到越地去,看见人家单张的书幅上有署款“田水月”的,笔法刚劲有力,一种郁结在胸中的不平之气,透露于字画中,仿佛可见。心中十分惊讶,却不知道田水月是谁。 一天晚上,坐在陶编修家楼上,随意抽阅架上陈放的书,得《阙编》诗集一函。

纸张装订都很差,刷板墨质低劣,字迹模煳不清。略凑近灯前阅读,看了没几首,不由得惊喜欢跃,连忙叫石篑,问他:“《阙编》是谁作的?是今人还是古人?”石篑说:“这是我同乡前辈徐天池先生着的书。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靖、隆庆间人,五六年前才去世。现在卷轴、题额上有署田水月的,就是他。”我方才明白前后所猜疑的都是文长一人。再加上如今正当诗歌领域荒芜浊污的时候,得到这样的奇珍秘宝,犹如在恶梦中被唤醒。

赏析

徐渭(xú wèi)是一位奇人,袁宏道的《徐文长传》也可称为一篇奇文。徐文长是着名的诗人、戏曲家,又是第一流的画家、书法家,在文学史和美术史里,都有他崇高的地位。但是他一生遭遇波折。他在世时,虽然不算无名之辈,还几乎做出一番事业,但最终如这篇传记所说的,“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他死后,名字便渐渐为人忘了。袁宏道发现了他,为他刊布文集,并为之立传,使这位尘霾无闻的人物终于大显于世,进而扬名后代。一篇简短的传记,竟能重振一个被世遗忘的人物的声名,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小事。所以说,《徐文长传》称得上是奇文。

创作背景

徐文长是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着名的文学艺术家,幼有文名,但只考上一个秀才,以后屡试不就。徐文长生前虽有文集刊行,但鲜为人知。在他死后四年,袁宏道始偶然地在陶望龄的家中发现其诗集《阙编》,大惊异,叹为平生仅见,于是写了这篇传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54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