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儿童治疗心理学家,从她大量的真实案例中,告诉我们,父母管教孩子的常见误区,和“情感引导”方法。
我听完了很受益,感觉学到了以前没有听到过的知识。
首先,作者介绍了几种父母的类型:
1、控制型父母
就是以命令和威胁孩子为主,是控制型的典型表现。
这样的后果就是,不会让孩子有责任感,孩子长大后会更容易放纵自己。
2、放任型父母
不理孩子,忽视孩子。
这样的行为后果是:孩子长大后,会缺乏约束和规矩,没有群体归属感,更容易涉及毒品、早孕和帮派、网络成瘾。因为他们需要极强的团队依赖感觉。
3、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型父母
比如,当孩子摔倒了,哭了,家长会说没事,不疼,或者说那有什么呀,没事,别哭了。
否定孩子的感受,这样的结果会造成孩子也会同样否定别人的感受。
4、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型父母
用小贴纸,看动画片等奖励孩子的新习惯;用玩具来让孩子听话;成绩好就带孩子去旅游等,这样的行为叫做贿赂。
被贿赂教育长大的孩子并不喜欢遵守规矩或者好好表现这件事本身,他只是为了得到外部奖励。他并没有学会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5、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你以后还敢这样吗?暂停一切活动,去站着;我数三下,1,2,3!
6、体罚
惩罚性的威胁可能会暂时奏效,但孩子从中学到的唯一道理就是害怕家长发火或者不要自己而不得不服从。他迟早还是会再次犯错的。因为骗人被打的孩子,只会撒更好的谎。
最重要的是,孩子从你这里学会了暴力是管用的。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以及忽略孩子的性格特征。
书里也介绍了一种“情感引导”的方法,现在分享给大家:
一、什么是情感引导呢?
情感引导,就是认同孩子的情感,并用语言告诉孩子他此刻的情感叫什么名字,并且示范怎样正确去表达。
二、情感引导的好处:(摘自书中)
- 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 因为表达顺畅,所以减少发脾气的现象
- 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
- 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
- 学会忍耐,学会面对逆境
- 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成为好的父母
三、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1、播下种子
2、观察和判断
3、聆听孩子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5、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例如,要和孩子观赏一场话剧演出,但需要安静做下观察,不能随意走动。
这时,在家里就要和孩子说好规则:要坐下来安静观察,不同意随意走动。孩子听到了,点点头,答应了。
然后在出门前,和入场前,都再说一遍规则,这叫播下种子。
在坐下来观赏话剧时,要观察和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做到住,是否做到了保持安静。
当孩子想走动时,要问清楚原因,比如孩子想去上厕所,也当然可以走动过去。而不是贸然批评孩子。
第四步,当孩子觉得无聊,不想观看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拍椅子等小动作,这时就要体察和理解孩子的感受。
把孩子当下的感受用语音说出来,共情他的感受,并引导孩子用语音表达出来。要示范正确的做法,而不是指出错误的做法。
做到这5步,就能轻松地使用“情感引导”的方法,来给孩子更好的尊重和爱护。
学到了这几点,我感觉受益匪浅,也决定要使用这个方法来对待我的孩子。
是的,我们或许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但孩子的成长也只有一次机会。为了更好的引导孩子,多读一些科学的有实际方法的育儿书,还是非常值得的!
专家打量,爱孩子就要从关爱孩子情绪健康开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的情绪健康发展本文专家就给出了一系列详细指导。
如何引导孩子的情绪健康发展
如何引导孩子的情绪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高孩子识别情绪的能力
人类有很多情感:快乐、高兴、喜悦、悲伤、害怕、恐惧、难过、伤心、气愤、厌恶……孩子多多少少都会体验各种情感,但是他说不出来,需要家长为他指点陈述出来,这样他以后才能描述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为他进一步的情感发育奠定认知基础。
方法1:当孩子出现情绪了,家长要接纳他,并帮助他表达自己的心态:“你生气了是吗”“妈妈知道你厌恶这只小虫子。”以后,家长就可以直接询问孩子:“告诉妈妈你怎么了”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情感。
方法2:孩子平时阅读的图画书上有各种动物和人物的表情,家长跟孩子讨论她们都是什么情绪情感状态。
方法3:用书把照片或的一半遮盖起来,让孩子只看到露出来的另一半,猜猜其中的动物或人物是什么情感,这种猜谜的游戏很有趣。
满足孩子对家长的情感需要
现代年轻的父母都比较忙,于是爷爷奶奶或者保姆阿姨代替父母照顾孩子的比较多,但是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要是其他家长不能代替的。所以,家长在业余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度亲子时光是很重要的,否则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畏缩或者攻击心理,就像案例中的辉辉一样。
方法1:夫妻双方妥善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不要让孩子经受亲情饥渴。白天可以交给他人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但是晚上父母其中一人应该陪孩子一起生活和游戏。同时有些工作忙碌的父母遗憾和补偿心理比较突出,结果可能比较迁就孩子,过分顺应他的要求,为形成一些不良的情绪反应模式埋下伏笔。
方法2:让孩子学会跟父母打电话,这样不但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还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父母实在回不了家,或者回家晚了,父母要向孩子“请假”,让孩子学习理解大人,同时告诉孩子可以随时跟爸爸妈妈打电话,这对孩子的情感需要都具有缓解作用。
方法3:为孩子营造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是培养积极情感的重要因素,所以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不只是大人的事,还影响孩子积极情感的发育。如果家长在外面受了“窝囊气”,回来不要对孩子发“无名火”,孩子不理解父母,却会对自己全盘否定,这对孩子的情感伤害很大。
培养孩子学会感恩与回报
“我只给孩子充分的爱,根本不需要他的回报。”爱心特别富裕的家长会有这种想法和做法。于是有的妈妈特意从职场上退出来做全职妈妈,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前来助力,有的请来保姆或阿姨。全家人对孩子高唱“爱的奉献”固然可嘉,但是缺乏“爱的教育”却会延误孩子的情感发展。孩子要学会感恩和回报,他才能长成一个人格健全、品性优异的人。
方法1 :让孩子学会关心父母,力所能及地为父母做事。有家人生病的时候,要给孩子讲述病人不舒服,需要人照顾,例如说话走路轻轻的,不要影响病人休息;削好一个水果,递给病人;为病人倒水;说安慰病人的好听的话。平时妈妈工作累了,回家可以直接跟孩子说:“妈妈累了,想躺一会儿,你给妈妈拿一个靠垫吧”家长时常这样有意地“懒”一下,有利于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情感。
方法2: 让孩子为家长过生日。现在的孩子都知道享受家长给自己过生日,却很少想到为家长过生日,但这是培养孩子学会感恩和回报的教育机会。教育孩子为家长做个礼物,为家长做一件事情,或者说一句祝福的话语,都是对孩子积极的情感薰陶。
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积极情感
随着孩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但是有些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弱,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大发脾气,任凭家长怎样安慰都不依不饶,这样下去将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情绪反应习惯。
方法1 :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减少包办代替。挫折之事无论大小,不管是生活、学习还是交友等方面的问题,家长都注意鼓励孩子面临困难积极想办法解决,培养他积极的心理反应模式。
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
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孩子哭闹、吵嚷、冷暴力对待你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从小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可能父母也不会。那么,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
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1第一 预先提醒
预先给孩子一个提醒,让孩子知道,在某些场合下有些行为是不可以做的。
第二 关注了解孩子
关关注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个性,这样可以让家长预测到孩子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会有怎么样的反应。
第三 倾听
家长要倾听孩子的话,全神贯注不要敷衍。
第四 理解回应
理解孩子,回应孩子,同时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感。
第五 解决问题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问问孩子觉得可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建议,但是绝对不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
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2情感引导的作用
案例:一个受过情感引导教育长大的4岁小男孩Tom,在公园里玩,他的两个小伙伴撞到了一个小女孩,没有停下来就跑了。Tom来到小女孩的妈妈面前说:我为我朋友这样做感到很抱歉,他们甚至没有停下来避开她。(我的儿子5岁,在学跆拳道的时候他的同伴欺负一个小同学,他也曾代表他的同伴向小同学的家长道歉,并且说他这样做是不符合跆拳道精神的。我相信,这的确是情感引导的作用。)
情感引导的好处
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为表达顺畅,所以减少发脾气的现象
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
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
学会忍耐,学会面对逆境
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成为好的父母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1、播下种子
提前清晰准确地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是什么,比如:今天晚上咱们要一起出去吃饭,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包厢里安安静静地吃饭,不可以到处乱跑,也不能大喊大叫哦。
出发前说一次,路上说一次,进饭店之前还可以问一次:还记得之前爸爸说过的话吗?……好的,我们要开始享受晚餐啦!
2、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
观察的目的还在于体察孩子的需要
3、聆听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聆听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需要爸爸的帮助吗?”“我能感受到你很难过,可以说说吗?”……
这在成年人的领导力课堂上叫做反应情感,准确的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觉得被理解和尊重,反而会情绪平复比较快。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发泄在别的人身上。
5、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学会怎么做。
“那你看咱们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太好了,你的这个想法就叫作分享!
这时候孩子才学会了什么叫分享,也更乐于去实现分享,因为他知道了意义。
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3每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有情窦初开的时刻,青少年在这一时刻,往往在认知和个人价值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认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渴望通过行为体验来确认自己的成长和独立性。尤其是和爸爸妈妈的家庭以外的生活有了更热烈的渴望。于是,在对异性的关注里发生了异样的情感。由此证明自己长大成人了。我们对待这种现象,先不要给孩子戴上早恋的帽子。而是以疏代堵,用心交流。孩子不愿意上学非得“谈恋爱”,家长得搞清楚这种状况是什么引起的,但必须得明确,这和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密不可分。
一个好的家长应该时时刻刻关注着孩子思想的动向,思想工作做到位了,他不可能去谈恋爱,即使去谈刚有苗头家长应该发现,立刻想办法铲除在萌芽状态,问题还好办,一旦孩子早恋进入了“佳境"才开始管,有点棘手,一个初中孩子,思想不定形,可以说根本不懂事,不知何为爱情,但这个时期孩子很叛逆,管不好还起反作用,成了催化剂,后果严重。在他们自己心里,那个爱情大如天,自已就像琼瑶小说里的男女主角。
青春期男女孩子发生一些朦胧的好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女孩子比较早熟,容易更多些对异性的憧憬。从家长角度来说,需要告诉孩子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人生漫长,中学谈感情爱情还是太早,应该以友情为主,彼此可以交换礼物相互祝福,共同鞭策为理想而拼搏,让好感转化为彼此前进的动力。今后到了大学期间再考虑爱情选择的问题,毕竟人生的沟沟坎坎和变数实在太多,而忙碌的中学阶段根本就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在不影响学业的基础上经营感情。
“每个年龄阶段的健康人格功能(personality functioning)首先反映了个体识别那些乐意并能够提供安全基地的合适对象的能力,其次反映了他与这个对象以互惠的方式合作的能力。相反,许多不正常的人格功能反映了个体识别合适的对象以及与这样的对象以互惠的方式合作的能力的不足。这样的不足有多重水平和多种形式,包括焦虑性的依附、超出年龄和条件的过分要求和过分紧张、漠视以及挑衅性的独立。
矛盾的是,当我们以这种方式看待健康人格时,它并没有文化定势认为的那样独立。个体最重要的能力,是当需求出现时,知道去找值得信赖的人依靠,同时知道值得依赖的人是谁。
为了提供持续的潜在支持(是安全基地的精华),个体之间建立的关系必须持续多年。我们必须铭记于心,许多人类最强烈的情感都是在关系的形成、维持、破裂和重生中显现的。在这些关系中,一方给另一方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他们轮流扮演这种角色。这种关系的保持被视为安全感的来源,而与失去这种关系相关的威胁经常会让个体产生焦虑和愤怒,迷失在悲伤的混乱情感中。”
以上摘自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的《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之前我曾在《父母与儿女的“代沟”如何缩小?》、《父母的功能》文中,阐述过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主动建立起与儿女间的良好的情感上的纽带、沟通关系。
父母要想主动建立起与儿女间的良好的情感上的纽带、沟通关系,光靠看“鸡汤”文是远远不够的,更不能向儿女灌“鸡汤”,如果不是儿女主动谈起,他们是会对父母此类的“唠叨”厌烦的。父母更需要做的是要多看一些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学一些必要的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多走进儿女的情感世界中去,提高自己的情感能力和沟通能力。
看“鸡汤”文(尤其是那些有关“成功”的)看多了,如果没有或者不够辨识力和判断力,则容易对儿女的思想和行为,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多多指责,反而伤害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父母的情感支持为儿女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正如鲍尔比在书中所说的:“多方证据表明,人类,不管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当他们确信在困难来临之时自己身后站着一个或多个可以为自己提供援助、值得信赖的人时,他们就是最幸福快乐且能够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限的人。我们信赖的人——被我称为依恋对象——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安全基地。”
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情感的支持,这种情感支持包括了父母对儿女情感的认知和理解,父母主动建立与儿女情感纽带的关系,主动并积极地与儿女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
约翰·鲍尔比(1907226—199092),英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因对儿童发展的兴趣和就依恋理论作出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于世。《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是其就个体之间,特别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如何建立、维系、破裂、重建所写的一部小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回答了如何理解以及进入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什么引发了孩子的分离焦虑,丧失事件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影响等诸多我们在自我成长和养育孩子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
本文摘编自该书的《自我依赖及其促进条件》一章,由澎湃新闻经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授权发布。
对依恋对象的需求,绝不仅限于儿童
多方证据表明,人类,不管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当他们确信在困难来临之时自己身后站着一个或多个可以为自己提供援助、值得信赖的人时,他们就是最幸福快乐且能够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限的人。我们信赖的人——被我称为依恋对象——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安全基地。
对依恋对象——一个安全的个人基地——的需求,绝不仅限于儿童。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青少年和已经成熟的成人也有此需求。的确,在一般情况下,这种需求越往后就越不明显,可能只是在不同性别和生命阶段之间存在差异。基于上述原因和西方的价值观,成人对安全基地的需求经常被忽视甚至被否认。
浮现在这幅人格功能图像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组。第一组是愿意并能够在生命的每个阶段提供个体所需的安全基地的依恋对象的存在或缺席。这构成了外部或环境影响因素。第二组是个体是否有能力识别某个对象何时是值得信赖的和乐意提供安全基地,并采用互惠的方式与这个对象合作。这构成了内部或机体影响因素。
纵观整个人生,这两组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是复杂的。在一个方向上,个体拥有的这些经历,尤其是发生在儿童期的经历,会影响到他是否需要在后期寻找一个自己的安全基地,以及在得到安全基地后个体采用并维持互惠关系的能力。而在相反的方向,个体拥有的期望的特性以及他的能力,将决定他和谁取得联系以及这些人怎样对待他。正是基于这些互动,无论个体最初建立的是何种类型的依恋,这种依恋都会持续。这也是为什么个体在儿童期的家庭关系对其人格发展如此重要的主要原因。
每个年龄阶段的健康人格功能(personality functioning)首先反映了个体识别那些乐意并能够提供安全基地的合适对象的能力,其次反映了他与这个对象以互惠的方式合作的能力。相反,许多不正常的人格功能反映了个体识别合适的对象以及与这样的对象以互惠的方式合作的能力的不足。这样的不足有多重水平和多种形式,包括焦虑性的依附、超出年龄和条件的过分要求和过分紧张、漠视以及挑衅性的独立。
矛盾的是,当我们以这种方式看待健康人格时,它并没有文化定势认为的那样独立。个体最重要的能力,是当需求出现时,知道去找值得信赖的人依靠,同时知道值得依赖的人是谁。
为了提供持续的潜在支持(是安全基地的精华),个体之间建立的关系必须持续多年。我们必须铭记于心,许多人类最强烈的情感都是在关系的形成、维持、破裂和重生中显现的。在这些关系中,一方给另一方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他们轮流扮演这种角色。这种关系的保持被视为安全感的来源,而与失去这种关系相关的威胁经常会让个体产生焦虑和愤怒,迷失在悲伤的混乱情感中。
有力的家庭支持可以促进孩子受损的自我依赖的发展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许多临床学家把研究的注意力转向 拥有健康功能和健康人格的个体。那些个体,无论是在现在还是过去,不仅不会表现出人格障碍常见的征兆,而且都十分自我依赖,在人际和工作关系中很成功。 尽管迄今发表的所有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但这些发现依旧是有价值的。首先,适应良好的个体能够顺利地在主动性和自我依赖之间找到平衡,当需要出现时,他们有寻求帮助和使用帮助的能力。其次,对他们的测验表明,他们在成长中与父母联系密切。这些父母似乎一直都会给他们支持和鼓励。最后,尽管考证并不充分,但是家庭本身,一直都是稳定的社会网络的一部分。在家庭中,正在成长的儿童欢迎并能够容纳其他成人和同伴。
到现在为止,所有研究都描绘了同样的画面, 即稳定的家庭基础。个体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围绕着这个安全基地做一系列探索活动。家庭鼓励个体的自主性,而非强迫个体去做某事。个体每一步都走得井井有条。也许家庭的纽带会被调整,但决不会断裂。
格林克(Grinker,1962)报告了一项针对年轻大学生的研究。在老师眼中,这些大学生心理十分健康,并且像年轻的领导者和社区工作者那样给人以希望。
在格林克采访的65名大学生中,只有少数人表现出神经症人格。大多数人都是正直的年轻人,他们的自我评价诚实而准确,拥有“和家庭成员、朋友、老师及访谈者建立紧密、深层人际关系的能力”。他们会在适合的时候体验到焦虑和痛苦,但并不严重,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关于家庭生活经历,他们的父母几乎都是健在的。 快乐祥和是他们的家庭的典型氛围。在他们的家庭中,父母分担责任、共享爱好,他们将此定性为爱与给予。他们认为,在儿童时期,母亲超越了所有其他能带来安全感的事物。同时,他们对父亲有着强烈的认同。 为支持这些结论,格林克还给出了更多的证据。
一项针对34名(从10岁到17岁)不同性格的青少年的发展性研究(Peck & Havighurst,1960)以及一项针对成功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的学生的研究(Murphey et al,1963),都得到了类似格林克得到的结果。 研究表明,自我依赖以及依赖他人的能力都是能为孩子提供有力支持的家庭产物。在这些家庭中,孩子的个人抱负、责任感以及应对世界的能力得到了尊重。有力的家庭支持似乎可以促进孩子受损的自我依赖的发展。 最近一项针对73名青少年男孩进行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Offer,1969)。
食物在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中只起了边缘作用
环境的熟悉—陌生参数在动物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才得到了充分认同,远远滞后于教学临床理论的构建。在许多物种中,个体熟悉的环境会被个体认为是安全的。个体对陌生性的反应是矛盾的。一方面,个体会感到害怕,想要回避;另一方面,个体会感到好奇,想要探索。哪种反应会成为主导反应,取决于多重因素:环境是否陌生,同伴是否在场,个体的反应是否成熟,个体是否精力充沛,个体是否健康。
为何个体对环境的熟悉或陌生程度对个体的行为有如此大的影响,稍后我会对此进行讨论。
假如我们无法理解环境的熟悉或陌生程度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那么我们也无法理解促使孩子依恋母亲的条件。母亲喂养是最重要的变量,这一观点是弗洛伊德和其他精神分析学家以及理论学习家提出的最合理的观点。尽管这个理论——第二驱力理论——从来没有得到系统性的论证,但它立刻被广泛地接受了,并且还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另外两种支持者甚多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早年经历对后期发展的特殊重要性。第二种观点是一旦孩子可以自己进食,他就没有更多理由去寻求母亲的帮助,他应该从这种“依赖”中成长起来。
食物在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中只起了边缘作用,依恋行为在生命的第二年和第三年表现得最为强烈,依恋行为具有保护功能,这些观点得到了大量证据的支持。从这些观点我们可以推断出,发生在婴儿期、儿童期以及青春期的非自愿性分离与丧失具有潜在的创伤性。同时, 强度适当的依恋行为倾向是一种健康而非幼稚的特质。
孩子之所以会对母亲产生依恋,是因为对母亲的依恋是他心理满足的来源。从这一传统假设中,我们分离出了“依赖”和“独立”的概念。根据第二驱力理论,一旦孩子可以自力更生,他就应该变得独立。因此,从今以后,依赖的表现就会被视为退行性的表现。因此,任何对依恋对象的强烈欲望都会再次被认为是在表达“幼稚的需求”,是“婴儿”的一部分,应该被丢弃。
由于使用“依赖”和“独立”等术语来说明某种理论遭到了严重反对,因此它们被“信任”“依恋”和“自我依赖”所取代。首先,依赖和独立不可避免地被认为是相互排斥的。然而,正如之前所强调的,对他人的依赖和自我依赖不仅是和谐的,而且是彼此互补的。其次,把某人描述为“具有依赖性的”会不可避免地带有轻蔑的意味,而把某人描述为“依靠他人”则没有。最后,依恋的概念总是带有依恋于一个(或多个)特别喜爱的人的意味,依赖则不然,它带有更多的匿名倾向。
在过去的25年中,大量家庭精神病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对模型的选择主要是由个体儿童期的真实经历决定的。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领域,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个特殊的临床研究问题是:心理失常的个体似乎维持着不止一个关于世界和自我的工作模型。这些模型常常是互不相容的。
分离焦虑问题
罗伯逊等人在过去的20年中,对年幼的孩子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环境,并和陌生人待在一起时的表现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不过这些观察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临床理论。为什么那个时候的经历对孩子来说是悲伤的?为什么在那之后他会有如此强烈的忧虑,唯恐它再次发生?对于这些问题,研究者并没有达成共识。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有成人陪伴时,孩子的恐惧会比独处时少很多。对于任何一个熟悉孩子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想让它们和大多理论的起始假设保持一致,却并非易事。弗洛伊德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承认自己也很困惑。为此,他曾尝试对真实的危险和未知的危险进行区分。他在《压抑,症状和焦虑》一书中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真实的恐惧来自外在客体的威胁”,因此无论已知的危险发生在何时,它都被认为是现实焦虑;无论未知的危险发生于何时,它都被认为是神经症性焦虑。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对孤单、黑暗或者陌生人的恐惧都属于未知的恐惧,因此它们都是神经症性的。另外,因为所有的儿童都经历过这样的恐惧,所以所有的儿童都曾经遭受过神经症性的痛苦。
人类绝不是唯一一个在不存在痛苦和危险的情境中表现出恐惧的物种。很多动物在应对噪声、突然发生变化的刺激物、黑暗、陌生人和陌生的事件时,都会表现出恐惧。视觉悬崖和突然扩大的刺激物通常也会引发许多动物的恐惧。
当提及为什么这些情境能如此轻易地引发这些动物的恐惧时,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在这些情境中实际的危险并不存在,却不无潜在的危险。换句话说,这些情境可能不具备高度的危险性,却会增加危险发生的概率(可能只是从1%到5%)。
这样看来,那些引发恐惧的情境可以被视为寻找危险风险的天然线索。因此,我们用带着恐惧的方式去应对这些情境,就降低了发生实际危险的风险。这就意味着,因为这样的行为有助于生存这个价值,所以基因在配备和构建上会带有一定的偏向性,以使物种能以这样的典型方式来组织自己的行为。人类当然也不例外。
这就引出了一个因果关系和生物功能之间的差异,即引起行为的条件和有利于物种生存的条件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在生态学家眼中是常识,但是对于实验心理学家或临床心理学家来说,却是困惑和混乱的来源。就此而论,陌生性和其他的自然线索是因,恐惧行为是果。恐惧行为的功能是保护物种生存。
非人类物种可能对行为的功能缺乏洞察力。大多数人类在大多数时间里,也是这样的。因此,我们不必对人类在特定情境下会习惯性地产生恐惧反应感到惊讶,尽管在外部观察者看来,在这样的情境中,威胁生命的风险并不大。人类最初只是简单针对情境——噪声或光线的突然变化、陌生的面孔或陌生的事件、突然的移动——而不是风险做出反应。在此之后,个体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进行冷静的风险评估。
儿童不愿与父母分离,成人不愿离开信任的同伴,这些可以被视为相似的情境。即使是在文明的社区中,也有很多危险因素存在,个体遭遇危险的概率在孤身一人时比同伴在旁时大很多。这在我们的童年尤其明显。例如,孩子独自在家时发生事故的风险明显要比母亲或父亲在场时更高。在街上发生事故的风险亦是如此。对于老人或生病的人来说,独自一人会大大增加生命危险。甚至对一个完全健康的成年男性来说,独自一人徒步或爬山,也会极大地增加生命危险。在人类所处的环境中,独自一人遭遇危险的风险是相当高的。就此而论,因为独自一人会增加遭遇危险的风险,所以人类有充足的理由去进化出让他能避免风险的行为系统。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因失去同伴而产生恐惧反应不比针对任何有潜在危险的自然线索做出恐惧反应更难理解。无论针对何种情境做出恐惧反应,都具有生存价值。
人类及其他物种的恐惧反应的一个特征是,它的强度会随着情境中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在一个情境中,陌生人突然接近,大狗突然狂叫,噪声突然响起,这时个体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反应。杰西尔德和霍姆斯(Jersild & Holmes,1935)对引起恐惧的情境进行了长达21天的观察。他们发现,如下因素经常一同出现:噪声、陌生人、陌生情境、黑暗、突然或意料之外的移动以及独自一人。只存在一种因素的情境可能只会唤起或多或少的警觉。当几个因素一起出现时,恐惧才有可能被唤起。
对多种因素的反应通常要比对一种因素的反应更加强烈。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多种因素并存的情境视为“合成情境”(Bowlby,1973)。
针对人类儿童和恒河猴的研究(Rowell & Hinde,1963)均表明,二者在同伴在场和不在场的情境下所表现出的恐惧反应非常不同。例如,杰西尔德和霍姆斯(Jersild &Holmes,1935)发现,尽管有实验者的鼓励,当三岁和五岁的孩子被要求独自一人到黑暗的通道中去寻找一个球的时候,有一半的孩子还是会拒绝。但是,在有实验者陪伴的情况下,大部分孩子还是愿意的。类似的差异可以在许多其他引发轻度恐惧的情境中看到,例如一个孩子被要求在引导之下去接近和轻拍一只大狗。
这样的发现与我们的日常经历太过相似,以致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的行为显得很荒谬。但是,很显然,在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构建与恐惧和焦虑相关的理论时,这些现象的重要性遭到了严重低估。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我们身处不熟悉的情境,一个信任的伙伴足以让我们的焦虑和恐惧大大降低。
这些发现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父母的可接近程度和回应意愿能给婴儿、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提供一个安全基地,使其可以安心地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此外,这些发现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自青春期起,人们所信任的其他对象也可以为他们提供类似的“服务”。
这为我们的讨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同时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强烈且持续的支持以及对其自主性的鼓励和尊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最佳的成长环境。 它同时还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分离或丧失的经历或威胁——尤其当父母用它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时——会降低孩子对他人和自己的信任,使其偏离健康发展的方向,缺乏自信,罹患慢性焦虑或抑郁,变得冷酷无情或狂妄自大。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建立在良好基础之上的自我依赖通常是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的缓慢成长过程的产物。在这个成长过程之中,我们通过与值得信任和给予自己鼓励的人进行互动,学会了如何既相信自己,又相信他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自然也没有完全适用于所有孩子的教育方法,作为家长要用理性的左脑来感性分析孩子的行为动机,才不会有失偏颇。
当然,理性和感性是相对的,只有理性会少了柔软温润的细腻,而只有感性会少了清晰的界限,会让孩子在一味地纵容和溺爱中,没有办法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性。而《爱在左,管教在右》,告诉你如何掌握理性与感性的爱 。
金韵蓉老师是心理咨询师 ,拥有扎实的心理学学院教育背景以及十余年的临床心理辅导工作经验 ,再加上流畅的外语能力 ,芳香疗法 ,心理学专业之外另一个潜心研究 ,安身立命的专业 。发表过《美容与我 》《芳香疗法教科书 》《芳香疗法调油彩环》等。
爱和偏见会影响结果
在这本书中金老师写了一小段他先生的细节 ,看完这段到我能感受他们夫妻俩在教育孩子的言传身教方面,给 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他先生每天会清早去打扫公园 。后来他儿子也跟着一起去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长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可我们没有想过 ,我们只有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孩子才会朝着那个希望的方向发展 ,只有这样,孩子长大之后才会对你有爱和尊敬 。
除了对孩子影响至深的老师之外,还有最重要的家长 。
这里有一个故事 ,主持人问了小男孩儿一个问题 ,你将来想做什么 ?小男孩说,我想成为飞行员 。
主持人想考验小男孩儿的反应速度,也为了增加节目效果 ,说如果你的飞机在大海上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 ?
小男孩儿想了想说 :我会让飞机上所有人先系好安全带 ,我自己背着降落伞赶快跳出去 。
这时台下出现了很多声音 ,有的被小男孩儿的童言童语逗得哈哈大笑 ,有的为小男孩儿的胆小自私摇头叹息 ,当声音渐渐平息时 ,小男孩儿用悲悯的神情 ,噙着泪说:我想赶快出去拿燃料 。
有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和尊重,去倾听孩子的声音给他辩解的机会 ,那我们是真的了解孩子 ,还是在投射心理的作用下 ,自以为了解呢 ?
学会表达你的爱
孩子在九岁之后慢慢不习惯于我们当众亲吻她的脸颊 ,不好意思,甚至害羞 ,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和孩子讨论爱的方式 ,比如说他喜欢你牵她的手,还是搂着她的肩 ,用他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彼此的 情感 ,才是最好的爱 。
别用爱来合理化我们的一切行为
孩子在房间学习 ,你一会儿端杯水,一会儿摸下他的额头 ,还要说我没事儿,只要你好好念书,妈妈怎么做都不怕累 。
以爱之名,“我都是为了你好 ”。
家长在孩子上小学期间 ,既有引导铺垫的作用 ,也要学会爱、学会聊天、学会管教 ,重要的是以身作则 ,善良是内心有力量的人才有的 ,父母只需要启发好孩子本来就存在的美好特质 ,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
感恩不仅仅是所有品德中最伟大的一种 ,更是所有品德之母。
最后,父母要接纳孩子的错误,在他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正确的指引 ,学龄儿童从“ 游戏 性质”正式进入“工作性质”的生活,方方面面会出现问题,只要家长及时发现 ,并加以正确引导 ,会让小小的心灵在这个大千世界缤纷无限 。
我用书里很多方法来教育女儿 ,我们之间没有争吵,也没有辅导作业时的声嘶力竭 ,这都得益于金老师的 育儿 经验。
在此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幼儿园和已经上小学的家长们,它是你在孩子初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陪伴 ,它会让你和孩子度过愉快的小学时光 。
30年前,她是与邓丽君齐名的著名歌星。
30年后,她把三个儿子全部送入斯坦福大学,一跃成为话题人物。
她就是教育学博士——陈美玲。
当媒体采访她有什么秘诀时,她莞尔一笑,讲了一个小故事:
第一次发现大儿子说谎,是小学一次考试之后。
当我问他“考试成绩下来了吗”,他回答“还没”。
后来在整理书包时,我无意间翻出了考卷,展开被揉得皱皱巴巴的卷子,看到了红笔写得七十分。
我问他:“为什么要对妈妈撒谎呢?”
大儿子解释道:“因为我考得不好……”
当时我心里像被戳了一下,儿子肯定认为,只要不让我知道他考得不好,我就会认定他是个好孩子。
于是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并且问他:“为什么不相信妈妈对你的爱呢?”
儿子低着头,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让人心疼。
然后我开始说:
不管花多少时间和孩子好好交谈,他肯定会明白的。
我坚信,这才是真正的母爱、真正的教育。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金伯利·布雷恩也曾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指出:
对于孩子来说,体罚或者训斥,或许会取得暂时性的成效。但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故伎重演”。
唯有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才是父母给予孩子的一份人生厚礼。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中指出, 情感 引导有四种常见误区。
第一种误区,是控制型和放任型父母。
电视剧《少年派》中,林妙妙的妈妈从女儿放学回家开始,便从吃饭到洗手开启了唐僧般的碎碎念,连林爸爸都很无语。
而邓晓琪的妈妈,认为给孩子足够好的物质生活就是爱孩子,常年在外打拼,却很少和孩子沟通交流。
而摧毁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以爱的名义全方位地控制孩子。
前段时间,热播剧《开端》中的二次元社恐少年卢迪火了。
卢迪从小患有哮喘病,父母竭尽所能地呵护着他,这种呵护一直到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后,依然有增无减。
父母高举爱的大旗,对卢迪的生活指手画脚,即使养一只猫都要遭到反对。
最后,他撕心裂肺地对妈妈说: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足够好的妈妈”这个概念,其中包含着父母的分寸感。
父母可以给孩子亲密的爱,但更要尊重孩子,把控制权和决定权交到孩子的手上。
孩子没有问题,父母和老师也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必定是沟通方式的问题。
第二种误区,是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你正在做饭,孩子放学回来跑过来说:“妈妈,我想跟你说件事。”
你边炒菜边说:“没看见我在做饭吗?待会儿说。”
不要随意轻视孩子身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者对你说的话。
如果家长能够以理解的态度来回应孩子的各种消极情绪,他们会因此学会恰当地处理这些感情。
这种能力会帮助他们在成年以后,处理工作中和感情上所遇到的问题。
第三种误区,是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
这种“奖励式 育儿 ”,在短期内可能有效。
但从长远来看,外部激励会让孩子失去对事物本身的兴趣,从而削弱内在动力。
第四种误区,是以消极结果作为惩罚。
“这么简单的字都学不会,猪脑子啊!写上100遍,看你还能不能记住!”
语言暴力的伤害,会给孩子带来一生无法修复的伤痛,埋下心理隐患,一旦情景复发,就可能被引爆。
如果不想鸡飞狗跳,那就要运用智慧去管教孩子,管教就是引导。
正如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曾说: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提到:
“永远从同情的角度出发,作为孩子的 情感 引导者,你应当学会换位思考。”
对于父母来说,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热播剧《人世间》中,周蓉因为各种原因,把女儿玥玥放在弟弟秉坤家十多年,造成母女关系十分疏离。
但当15岁的玥玥苦恼“不知道如何处理和周楠的关系”时,周蓉的一席话,瞬间暖化了玥玥的心灵,拉近了两颗原本距离千山万水的心。
周蓉提醒她:“玥玥,你才十七岁……”
话还没说完,玥玥丧气地像背课文一般接了下文:“各方面都不成熟,感情上也是!”
周蓉很清醒:现在的玥玥如同当年的自己,为了爱可以奋不顾身。
于是,在她聆听了玥玥的真实想法之后,没有说教和挖苦。
而是分别从周楠和她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周楠重情义的主观原因和家庭原因。
玥玥听得心服口服,也更加深了对哥哥周楠的了解。
最后,周蓉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 情感 领悟: 多为对方考虑,做好自己。吸引对方比追求对方,更重要!
玥玥彻底被妈妈的引导所折服,母女的心迅速靠拢。
情感 引导不仅可以促进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打造一件“保护盔甲”,在孩子遭遇逆境的时候,能够更快地从消极的情绪中恢复过来。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即使是充满了爱和善意的父母,也免不了对孩子进行责备惩罚和说教。
想起前两天邻居向我抱怨的一件小事。
儿子考了98分,全班第一,他得意地和爸爸说:“我这次考了98分!”
爸爸却问:“那两分是怎么回事?”
下次,儿子真考了100分,他以为这次爸爸总该满意了,没想到爸爸只说了三个字:“别骄傲!”
从此,儿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这位邻居的苦心,我能够理解,他是想让儿子戒骄戒躁。
但儿子接收的信息却是,满腔的热情被一盆盆冷水浇灭,自己再多的努力,也得不到爸爸的认可,这样的努力没有任何意义。
约翰·戈特曼认为:孩子的每一次激动、悲伤、愤怒或者害怕,你都要陪伴她们度过。
作为父母,就是要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以她最需要的方式去帮她。
一个从小受到 情感 引导教育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样子呢?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故事:
4岁男孩克尔顿和几个孩子在公园里玩,他们不停地推着玩具绕圈跑。
其中两个男孩把他们的玩具,直接从两岁小女孩的脚上压了过去。
女孩大哭,克尔顿走到小女孩妈妈面前对她说:
女孩的妈妈第一次听到这样绅士的道歉,竟然出自一个仅有4岁孩子的口中,太不可思议了!
她对克尔顿的妈妈说:
情感 引导,让孩子能够面对不同意见或是发生争论时,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
克尔顿的父母是怎样通过 情感 引导,培养出一个有同情心、懂得包容的“小绅士”呢?
1播下种子
提前让孩子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要求,孩子就更有可能合作。
2观察和判断
3聆听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鼓励孩子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不可以把情绪发泄在他人身上。
5同情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即感同身受。
当我们真正做到换位思考的时候,孩子的消极情绪也会很快地消失。
《陪孩子终身成长》一书中说:
陪伴孩子成长的终极目标,就是有一天,即使没有父母在身边,他们依然拥有能够幸福快乐的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