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可以治愈吗?这个问题应当由专业人士来解答,这是因为这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有的人症状要严重很多,有些人比较轻微,所以说能否治愈,治疗之后的效果好不好,还是应当依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的过程而定。由于工作原因,我接触过不少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有的人把这种疾病称作是天才病,这还是有一些事例可以证明的。
一些在艺术领域有所成就的人,例如绘画、写作或者雕刻等行业,从事这些艺术类行业的人,他们往往都需要大量新奇的灵感或者创意,对于普通人来说,灵感是转瞬即逝的,创意也是不可强求的事物,不过对于艺术家们来说,灵感是他们创作路上必备的事物。我有两个朋友就是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其中一位是个女生,她每天精力充沛,口若悬河,说话的语速和话题,能够带动周围人的谈话兴趣。
另一位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是个男人,与大家想象的有所差别,这位患者不仅生活很正常,而且还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每个月都有不菲收入,他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这就是精力非常充沛,双向情感障碍也被叫做躁狂抑郁症,通过名字我们就能看出来,患者往往处于躁狂或者抑郁,这两个具有明显差别的状态。
得这种疾病的人,虽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沛的精力,不过他们也是比较痛苦的,因为他们难以控制躁狂或者抑郁状态。可以说,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可以被治疗的疾病,如果恢复的好,是不影响患者正常学习或者工作的,不过他们由于受到疾病影响,往往需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双相情感障碍,俗名也叫“躁郁症”,是一类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的精神障碍,心情一阵晴天,一阵阴天。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以下简称DSM -V)中,双相情感障碍被归入“双相及相关障碍”这大类中,并细分为:双相I型障碍、双相II型障碍,在该大类下的还有环性心境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其他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未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平常所说的双相情感障碍则包括双相I型障碍和双相II型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但是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他们的一些情感被放大,导致出现精神疾病。要想认识双相情感障碍,首先我们需要理清以下几个概念:
躁狂:躁狂的主要表现为“三高”,即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患者感到轻松愉悦、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就像置身于天堂。DSM-V中对于躁狂症状的时间标准是至少持续一周,且存在于每天大部分时间内。
轻躁狂:比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轻,其病程、严重程度和社会功能损害水平尚未达到躁狂的诊断标准。DSM-V中对于轻躁狂症状的时间标准是至少持续4天,且存在于每天大部分时间内。
重性抑郁:与躁狂相对,抑郁的主要表现为“三低”,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患者多有无用、无助、无望的感觉,对任何活动缺乏兴趣,不能从中获得愉快体验,就像活在地狱中一样。DSM-V中对于重度抑郁症状的时间标准是至少持续存在两周,且存在于每天大部分时间内。
双向情感障碍是能够治愈的。双向情感障碍是临床精神心理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与精神受到刺激或打击,生活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只要及时到正规公立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检查,明确诊断,查明原因,由专科医生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药物,心理疏导和对症的方法治疗,自己再加强调理,是能够治愈的,并且不会遗传给孩子。
双向情感障碍属于精神卫生专科疾病,表现为躁狂和抑郁症状交替发作,需要正规干预治疗,目前一般可以达到临床痊愈,难以根治,疾病特点是易复发,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相关较大,所以你描述的情况,不排除遗传可能性。
双向障碍的发病和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抑郁患者的亲属,特别是一级亲属(父母、儿女、兄弟姐妹等),患双相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2-10倍。
2、神经生化及内分泌的失调,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γ氨基丁酸、甲状腺素等的失调。
3、神经影像的变化,如额叶-丘脑-边缘系统相关结构的异常。
4、神经电生理的异常。
5、心理、社会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如离婚、婚姻关系不和谐、失业、躯体疾病、贫困等。
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人,如果本人性格比较开朗,而且比较热爱生活的话,治好了复发的可能很小,应该相信医生,相信自己一定行,只要有信心,就可以痊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