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哪些,第1张

"进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身心迅速发展变化,人脑在二十岁左右才结束发育,此时前额叶、杏仁核等快速发展但尚未发育成熟,青少年们会表现得爱冒险、喜欢挑战常规而不考虑后果,此时又在一系列成长的挑战下表现出较强的感知恐惧与焦虑能力:关注自身、在意他人评价,渴望成人世界给予他们成人式的尊重与信任,而成人世界不一定恰逢其时地做出恰当的回应,因心智尚幼稚加之缺乏社会经验常经历挫败,很多时候将挫败感归因于成人和外部世界的约束,于是产生反抗甚至对立心理,这个阶段被认为是“叛逆期”。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1、生理上的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到了青春期身体发育比较迅速,第二性征开始凸显出来,他们的情感比较冲动和敏感。情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不管对待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带有冲动性,容易打抱不平和激动,控制不住自己。此阶段情感发展很困难而且容易走上极端,这主要是和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关。

2、学习压力到了青春期学习压力大,听不懂老师所讲的课,学习感觉非常吃力,从而产生自暴自弃和畏难的情绪。如果家长没有做好引导和梳理工作会让孩子厌恶学习。青春期是学习能力发展的黄金时间段,要努力克服,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家长不能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不能以成绩来评论孩子。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会忽略内心的发展,让他们认为学习枯燥无味。可能会因为外界的环境而受到诱导,迷恋外面自由的世界,甚至沉迷于网络及游戏等。

3、心理压力在青春期心理波动幅度大,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身体和心理已经成熟,渴望能够得到独立的空间,讨厌家长或者老师对自己的管教和行为举止约束,会对家长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他们很在意身边同学以及老师看自己的眼光和评价。这阶段容易出现自卑、攀比以及焦虑的心态,当心理和生理发展不平衡时,可能会出现逃避以及暴力的行为。

4、家庭影响导致的不良心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人员的言行举止影响了孩子成长和发育,也就是说家长的言行举止影响了孩子性格、习惯以及品格等。给孩子提供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父母之间要亲密相处,懂得如何尊重,做到自尊自爱,努力积极地处理生活中的小事。

温馨提示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有明显的改变,既渴望得到独立和自主性,又希望能依赖于父母,我们要积极的引导,保持家庭的平等和公正性。如果在这段时期孩子出现厌学或不上学的情况,家长要及时带孩子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做心理疏导。

情绪(emotion)是人类对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体验,是人类需要得满足与否的表现。情绪常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变化和面部表情,有时比较微弱,有时非常强烈,有时非常短暂,有时很持久,它能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情绪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渗透在人们的一切生活之中,每个大学生对此应该都有切身的体会。按情绪所起的作用可以把情绪划分为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可以明显地提高人的活动能力,起着“增力”作用的那些情绪称为积极情绪;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起着“减力”作用的那些情绪则称为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

一、不良情绪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后期,情感丰富且极易波动,由于受生理发育、心理发展和客观环境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变化较为明显。这种频繁情绪波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身体健康等无不产生影响。

1不良情绪能够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情绪好时,学习效率会倍增;而情绪低落时,消沉、忧郁、悲观等消极的情绪会使大学生出现思路阻碍,操作迟缓,心不在焉,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会一落千丈。一个经常处于抑郁状态的学生,尽管非常聪明,大多也不会在学业上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

2不良情绪能够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一个情绪稳定,笑对他人,积极向上的人,周围一定有很多好朋友;一个喜怒无常,常常莫名其妙发脾气的人,只会使周围的人对他敬而远之。而人际交往在整个大学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没有好的人际关系,又会直接影响个体的情绪感受,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3不良情绪能够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中医学中也有一种说法: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由此可见,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愉快的精神状态,可使人心情开朗,满面春光,福寿俱增;不良的精神刺激,会使人心情抑郁,疾病缠身,夭亡短寿,《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由于心情抑郁而死的。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见到这样的例子:有的人患了病,医生和家长一般不愿意告诉他真相,原因是他知道后会死得更快,这其实就是情绪影响的作用。大学生中的常见病,如神经衰弱、心律不齐、神经性皮炎、胃溃疡、月经不调等均与学生的情绪有关。

4同时不良情绪会造成个体的自卑、抑郁,会使个体对社会产生不正确的认识,会引起心理上的疾病和心理变态。如:马加爵事件,据心理学专家分析,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5值得一提的是:恶劣情绪具有传染性。病毒、细菌会传播疾病早已众所周知,然而新近研究发现,恶劣情绪与病毒和细菌一样具有传染性。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长期研究发现,原来心情舒畅、开朗的人,若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抑郁难解的人相处,不久也会变得情绪沮丧起来,一个人的敏感性和同情心越强,越容易感染上坏情绪,这种传染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斯·科因的研究还证明,只要20分钟,一个人就可以受到他人低落情绪的传染。大学生是以集体的形式在学校生活,如果一个小集体特别是宿舍里有一个人情绪比较低落,这往往会影响到这个集体里的其它成员,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出现群体性情绪问题。

二、大学生情绪特征及不良情绪的表现:

(一)、情绪特征:

1情绪活动趋向丰富,高级社会情感逐渐成熟。大学生时期的重要心理变化是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的高层次需要不断出现且强度逐渐加强,这一发展在情绪上表现为情绪活动的对象、内容增多,大学生出现较多的自我体验,自我尊重需要强烈,自卑、自负情绪活动明显。大学阶段突出的感情活动之一是恋爱,恋爱活动及其伴随的深刻情绪体验是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印象最深的。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较早或频繁的恋情可能对其社交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一对大学生的恋情愈深,他们就愈少听取别人的意见,对私人事务也越少暴露,即使对亲人也是如此。道德观、罪过感、集体感、爱国感、利他主义、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活动在大学时期开始对其生活产生明显的影响,左右其情绪反应。如大学生部分确立了道德、正义观念,当出现与之不符的观念与行为时,他们通常会感到自己犯有过错,感到痛苦,出现严厉的自我谴责,情绪体验极端痛苦。

2情绪的冲动性、暴发性特点。大学生对事物的情绪体验比较强烈,富于激情,并“喜怒形于色”。由于大学生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加上精力旺盛,虽然具有一定的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但冲动暴发的情绪活动一旦失控,往往造成可怕的结果。如集体斗殴、离校出走、因感情挫折而自杀等都与大学生情绪的冲动性相关。情绪冲动的特点表明了大学生情绪活动的强烈程度。

3情绪的双极性、摇摆性。大学生的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情绪跌宕起伏,表现出动荡不安的状况,他们的积极性往往随情绪起伏而涨落。另一方面,强烈的情绪活动在大学生身上容易事过境迁,激情不能始终一贯地保持下去,情绪活动随其认知标准的改变而改变。

4情绪活动心境化。大学生情绪活动一旦被刺激引发,即使刺激消失,情绪状态会有所缓和,但其持续影响时间较长,会转化为心境,对其后的活动产生持续的影响。大学生的许多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自卑等都具有这种心境化的特点。大学生情绪心境化还与大学生想象丰富的思维特点有关。大学生富于理想,遇事爱幻想,由刺激引发的情绪反应易受当事人想象的影响,想象对情绪反应的程度、持续时间都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大学生常会陷入某种想象性的情绪状态,而难以被另外一种情绪所取代。

5情绪的压抑性。大学是情感最丰富最强烈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压力和冲突的时期,而这往往会导致大学生情绪的压抑性。导致大学生情绪压抑性的原因,一是大学生正好处在人格发展的“自我同一性”阶段上,大学生内心自身的矛盾冲突处于剧烈阶段。二是由于在实际生活环境中,大学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他们的需要没能得到满足。

(二)、不良情绪的主要表现:

在当代大学生中,不良情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退缩或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自卑与过度自尊,自我封闭,独处而不与人交往,有事宁愿藏心底而不愿袒露,缺泛活力,心情不快,依赖性强。

2焦虑与抑郁。感到孤独,怕这怕那,顾虑重重,追求尽善尽美,感觉不被人喜欢,紧张、悲哀、沮丧。

3专注困难与思维障碍。难以集中注意力,不能静坐,常作白日梦,想入非非,行为莽撞,过度紧张以致不能专注思考,迷恋于网络或游戏,自控力差,学业不良,不能摆脱消极想法。

4违纪与攻击行为。说谎、欺骗、爱争论,对他人心怀恶意,常想引人注目,毁坏他人财物,不服从师长,喜怒无常,恶作剧不断。

三、大学生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

(一)、正确地评价自己

人的情绪变化是由认知评价引起的。当一个人对周围的事物或自己的行为、思想做出消极的评价时,会给自己以不良的暗示,导致各种消极的情绪。例如一个人在面临挫折和失败时,就认为自己的能力差,各方面条件不行,每遇到类似的情况都做出这样的评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自卑心理,对自己缺乏信心。心理治疗中的认知疗法就是基于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这一点,来对情绪问题进行治疗的。大学生在调节情绪时也可以从消极认知评价着手,大学生消极认知评价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思想绝对化。即评价情境与身心变化时容易走极端,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往往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思维缺乏灵活性。

2过度引伸:或称过度泛化,是指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做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也就是说从一个琐碎事件出发并引伸做出的结论。

3认知消极性。看问题时只能看到问题的消极方面,而看不到积极的一面,形成了消极的认知定向。

4妄自菲薄或自大。对他人和自己都过于苛刻,常常不假思索地加上“好”与“不好”的帽子,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或过分抬高自己。

5夸大或缩小。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和自己身心的变化故意夸大或缩小,而不对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思考。

6自责。对当前的状态进行检讨反省时,总喜欢从自身去寻找不良的原因,并产生内疚的心理状态。

对于上述不良的认知评价导致的不良情绪反应,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学会自我悦纳,珍惜自己,体验自我幸福。大学生要学会自我悦纳,正确地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能够合理地接受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也就是说,对自己身上的先天的所有特点和客观属性,如相貌、身材、欲望、家庭背景等,不管是喜欢和不喜欢的,都要怀着愉快的心情接受下来,而不要排斥和嫌弃。只有内心悦纳了自己,才会产生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也才会珍惜自己,否则就会产生自我厌恶的情绪,从而也就不可能有自我幸福感。

2辩证看待问题。大学生都学过哲学,在情绪调节上也要充分利用哲学中的辩证法,要懂得用一分为二、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任何情况下看问题要两面,不能只看到事情的好处或只看到事情的坏处,不要把问题看得过“死”。同时,要客观公正的评价事情,尽量排除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3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所谓换个角度看问题是指我们在对待一些看起来原本不好的事情上,试着从其它方面去剖析它,你会发现坏事也会变好事。例如:某大学生非常气愤英语老师常叫自己回答问题,自己又不会。这位大学生气愤的原因可能是认为英语老师是故意在为难自己。但如果换个角度看,老师常叫自己回答问题,是因为老师比较关心自己,希望他在英语上进步更快。如果这样来看的话,这位大学生就不会气愤了,反而会在英语学习上更加努力了。

4懂得适度比较。“人比人,气死人”,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可以适当选择比自己低或相差不大的人或事作为参照,这样容易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和相对的满足感。

5要适当利用“酸葡萄”效应和阿Q精神。如可以用“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破财消灾”、“失恋总比婚后离婚好”等来安慰自己。

(二)、音乐调节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曲调和节奏不同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曲调代表不同的情绪:A调高扬,B调哀怨,C调和蔼,D调热情奔放,E调安静优雅,F调*荡,G调浮躁。音乐对治疗心理疾病具有特殊的作用,音乐调节主要是通过听不同的乐曲把人们从不同的病理情绪中解脱出来,在国外,音乐调节已应用到了外科手术及精神病、抑郁症、焦虑症等病症的治疗上。如忧郁烦恼时可以听《蓝色多瑙河》、《卡门》、《渔舟唱晚》等意境广阔、充满活力、轻松愉快的音乐;失眠时可以听莫扎特的优雅宁静的《摇篮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等乐曲;情绪浮躁时可以听《小夜曲》等宁静清爽的乐曲。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状况,选择适合的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况。除了听以外,自己唱也能起同样的作用。尤其高声歌唱,是排除紧张、激动情绪的有效手段。当不满情绪积压在心中时,不妨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来唱唱,歌的旋律,词的激励,唱歌时有节律的呼吸与运动,都可以缓解紧张情绪。

(三)、学会倾诉

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二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时,不要自己生闷气,把不良心境压抑在内心,而应当学会倾诉。每个人的周围总会有几个知心朋友,当产生不良情绪时,同学朋友们聚一聚,一壶清茶,一杯咖啡,就事论事倾诉一番,把自己积郁的消极情绪倾诉出来,以便得到别人的同情、开导和安慰。美国有关专家研究认为:“一个人如果有朋友圈子,就能长寿20年”。同时,现在上网在大学生中比较流行,网上比较可靠的朋友也可以成为倾诉的对象

(四)、适度痛哭

哭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的不愉快情绪的直接外在流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哭当成懦弱的表现,也总是教育男孩子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不仅是对人性的一种错误认识,更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不切实际的损伤。爱哭的人不一定就是弱者,不哭的人也不见得就很坚强。从医学角度讲,人在情感激动时流出的泪会产生高浓度的蛋白质,它可以减轻乃至消除人的压抑情绪。因此短时间内的痛哭是释放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是心理保健的有效措施。不过哭泣也要把握一个度,只有在内心受到委屈和不幸达到极大程度时才哭,如果遇事就哭,反而会加重不良情绪。

(五)、运动调节:

运动是抑郁症的天敌,锻炼是抑制劣性心理的良方。据有关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使人的注意力发生转移、情感发泄、兴趣改变、紧张程度得到松弛、情绪趋向稳定,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合理的发泄口,从而消除情绪障碍,达到心理平衡。所以,常参加体育锻炼也是调节和控制情绪的一种良好方法。有趣的、自己喜爱的趣味性较强的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排球、跳绳等对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有很大的帮助;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和集体舞等运动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都有好处;游泳、溜冰、拳击和体操中的跳马、单双杠则对克服恐惧情绪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气功作为源远流长的东方文化的瑰宝,其中蕴藏着许多人生哲理,人们可以通过练气功体悟人生,解开心中的矛盾,愉快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武汉理工大学赵珍通过研究发现,“练习太极拳的学生各类障碍都处于较低水平,且随着运动年限的增加,生理,心理障碍呈下降趋势,……”。太极拳、智能功、香功、瑜珈等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功法。通过练气功可以使人的精力充沛,积极快乐地对待生活。需要提醒大学生们的是,练气功不能为了求特异功能之类的新奇的事情而练,如果那样就有些舍本逐末了,同时还可能危害自身,得不偿失。

(六)、自我激励和自信心训练

自我激励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动力源泉之一,主要指用生活中的哲理、榜样或明智的思想观念以及自身的优势来激励自己、树立自信,同各种不良情绪作斗争;而自信心训练是通过增强个人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信心,来摆脱不良的情绪困扰。仅仅靠心理医生的指导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自我激励和自信心训练要贯穿于生活的每时每刻,即在做每一件事之前从从容容。首先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与长处,这是树立自信心的第一步;其次,在做每一件事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尽自己的努力去做,不要有不必要的担心;第三,面对暂时的挫折,不要后退,要激励自己去努力,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几次成功的经验会使你的自信心增强,进而摆脱因缺乏自信心而带来的情绪困扰。

现在的年轻人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压力,事业带来的压力,有时候这些压力使得年轻人喘不过气来,慢慢的年轻人也就有了焦虑感,那么年轻人的焦虑感到底是什么啊,一般都是在焦虑着一下几种事情。

工作压力大,年纪轻轻发际线已经堪忧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各业都在寻求着有能力的人才,这使得一些平淡无奇的人开始有了焦虑感,虽然这份工作不能让自己身价百万,不能发家致富,但是足可以养家糊口啊,为了使自己能够在公司里扎根,每天不停的加班加点的,就是希望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可以让老板看在眼里,等到公司裁员的时候,老板可以手下留情的,每天焦虑不安,生怕哪一天自己真的会卷入走人。

家庭带来的压力。

在这个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里,男人找媳妇成了一种令人头疼的事情,就是因为男孩子比例多,使得很多女孩子在挑选对象的时候挑三拣四的,把自己的择偶标准提高了一次再提一次,使得很多处在结婚最佳年龄段的男人们找不到媳妇,男人一旦过了二十五岁,父母就开始着急了,就开始施加压力,拿自己和同龄人相比较了,父母嘴皮子一动,可是给年轻人带来的焦虑感是非常大的,毕竟谁都想对自己的婚姻负责任,不想随便找个人结婚,可是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又是非常困难的,这种焦虑的感觉估计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吧。

生孩子带来的焦虑感。

自从国家提倡了二胎政策,使得一些已经结婚的年轻人开始有了焦虑感,都说生两个孩子好,等自己老了孩子的压力小,两个孩子互相有个照应,可是要知道如今养育一个孩子是一件多么不容易,多么费钱的一件事情啊,谁都想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个亲人,可是很多事情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不生二胎吧,别人就会在背后催,生了二胎,又怕自己给不了孩子好的生活状态,其实这是一件特别令人纠结的事情,其实我觉得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实在给不了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说实话还不如不生呢,到时候不仅孩子跟着受罪,自己的日子过的也是一团乱麻啊。

看心理医生的越来越多,年轻的人普遍有着焦虑的心态。

长辈人看现在年轻人,有车,有房,有父母抱着带孩子,以为他们是最幸福的,可是一辈人有一辈人的难处。

年轻人的压力主要来自这几个方面:

工作方面,能有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入门的门槛很难,据统计,公务员的录取比例平均到800:1,体制内的工作,安稳,体面,有法定假日,这些是优点。但是论起收入了,也不是很高,如果没有父母辈的帮衬,买车,买房太难了。

私企,工资待遇可能会高些,但是会加班加点,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大。

每个工作都不容易,没有不努力就有的工作,工作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不小。

情感方面,社会进步了,人们更加追求个性和自由,据统计,婚姻登记处出现了离婚比结婚多的现象。

长辈,或许没有浪漫的爱情,但是他们一切彼此包容,能够在一起生活几十年。随着交往的现代化和便利,情感出现了很大的不稳定,家庭的稳定也出现了难点,面对的婚姻的不稳定,宁可不结婚,也不愿被伤害。

家庭生活方面,九零后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宠爱惯了,特别有个性,缺少包容性。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结婚后要和双方的父母相处 ,孩子们都不愿意应酬,觉得累的时候。所以才出现了很多的恐婚族。

养娃方面,养育一个孩子,不仅需要金钱方面,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想想看,一个小女孩上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基本就二十四五岁了,就要结婚生娃,孕期,产假,带娃。一边带娃一边工作,经历过的都知道精疲力尽,工作还没有干多长时间,又要生二胎,甚至三胎,作为一个女人,尤其是职业女性,养育三个孩子 ,得有多难。

尽管国家提倡了三胎政策,能要两个孩子的都不太多,如果没有父母的帮衬,两个年轻人养育三个孩子,财力,精力都是达不到的。

如果能在大城市立足,还有买房的压力,还贷的压力,交往的压力等等。这些压力,却放到了娇生惯养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身上,这就是他们焦虑的主要原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压力,这些就是90后的年轻人面临的实际压力。

1、独立生活的能力比较低下,需要依赖家人和朋友,多见于焦虑型人格的青少年。

2、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的被动,没有主见,多见于焦虑型人格的家庭主妇。

3、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往往拿不定主意,前瞻后顾。

4、不能很好的适应变化,对不良的应激性事件更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容易造成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等神经症性的障碍,甚至会得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5、焦虑型依恋的人,心中常常充满恐惧和困惑,他们怕别人不喜欢自己,但又很难承认和面对这个恐惧。这个矛盾的状态让他们自己都感到困惑,搞不懂自己。焦虑依恋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有问题,而且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状态,他们常常会体会到自我质疑和自我否认,很多时候,他们也容易过度的为失败的感情承担责任。

6、具备焦虑型依恋人格特质的人会非常害怕和抗拒分离。一段关系无论是否令他们感到快乐满足,一想到对方会和自己分手,都会感到痛苦,难以承受,很多时候也会因为这种对分手的灾难性的想象,而不愿意去面对。

即使关系状态已经非常糟糕,伤害到自己的身心健康,他们依然很难依靠理智,去为自己做出适当的选择。他们常常体验到被困住,在痛苦面前会原地踏步而不能做出改变,好像没有任何出路是好的,是自己想要去走的。

7、焦虑型依恋的人格特质在亲密关系中经常对喜欢的人过度关注,对他们的行为过度敏感。比如,自己发消息、打电话如果没能被及时回复,这就可能会让自己产生焦虑的情绪。

一、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现代中学生,出生在全球化和网络时代,成长在QQ聊天和网络游戏时代,所获得的信息和受到的环境诱惑都是空前巨大的。青少年通过对外界的观察和对自身的思考,形成现在中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这些特点集中反映在众多的心理矛盾中。

(1)政治上具有多样性,观点上带有偏激性;

(2)思想上具有进取性,认识上带有片面性;

(3)目标上具有时代性,需求上带有享乐性;

(4)思维上具有求异性,心理上带有逆反性;

(5)意识上具有自主性,处事上带有自私性;

(6)行为上具有独立性,生活上带有依赖性;

(7)性格上具有开放性,意志上带有脆弱性;

(8)交往上具有广泛性,情感上带有冲动性;

(9)眼界上具有全球性,知识上带有趣味性;

(10)信仰上具有怀疑性,追求上带有物质性。

如果再结合心理活动的内容作具体分析,中学生有以下10对矛盾:

1盼长大,怕长大

小时候唱“小松树、快长大”时真是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现在,每当自己感到处处受大人限制、束缚、管教时,也想赶快长大,只有长大了才能独立。到了初三、高三要选择志愿时,一些同学一想到可能马上要走上社会,参加劳动,一方面是新奇,一方面又有不可名状的惶恐,看到成人有那么多的焦虑与烦恼,想到要向成人羡慕的“无忧无虑”生活告别,真有点怕长大,怕成大人。

2想学习、怕学习

长知识、长本领,这是每个青少年的基本需要。他们希望自己成为知识丰富、能力较强的人,因为只有这样,将来才能自立于社会,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但是,不少青少年真的是怕学习,有的则发展到厌学,认为学习太苦了。沉重的作业负担,频繁的日常测验,紧张的升学考试,剥夺了参加娱乐、体育、课余爱好活动的时间,甚至侵犯了应有的睡眠时间。通俗歌曲《我想唱歌我就唱》受到中学生的欢迎,就是因为唱出了他们要求老师、妈妈理解他们学得太苦了,要求还给他们唱歌时间的心情。据调查,不少重点学校的好学生尚且表示怕学习,只是不能不学,何况是一般学生3想独立,不会独立

中学生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想依赖成人,却不会独立。独立,首先是经济独立,他们抱怨道:“我想利用假期参加劳动挣点钱,哪里找得到。国外学生可以在饭馆端盘子、刷盘子,大学生可以当家庭教师,我们没这机会。”其次是生活独立,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不因“杂事”而分心,父母把家务全都包揽了。父母真累,可是没有他们,不少学生真的只能干啃方便面,穿脏袜子了。第三是工作独立,为了学习,现代中学生不愿当干部,当干部要受累,收费时,可能还要挨骂。即使少数人当了干部,也是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老师,多数干部还不会独立开展工作,就别说从未当过干部的学生。

4想参与社会活动,拿不出有水平的意见

听到成人的一些议论,看到报刊上的某些报导,不少中学生都很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但往往是随便说说还行,一旦要拿出有根有据,有观点有事实的意见,像舒滢同学写出《我们只有一个中国》这样有观点有材料的文章谈何容易,这样的学生在中学生中真是凤毛麟角。

5想表现自我,缺乏表现能力

看到获科技发明奖、体育运动优秀奖的成功者,以及高考状元、征文秀才、年轻的企业家、开拓者十分羡慕,很希望自己在某一方面也能拿出类似成绩,但是,从头想到脚,竟找不到一处特长,既不甘愿做一个平庸的人,又苦于没有表现自我的才华的机会。

6对新事物有兴趣又不会辨别

中学生反对保守,不墨守成规。上街一走,同学们在一起一交流信息,很快能发现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对此饶有兴趣,想探索,想趋近,想尝试。台球桌摆在街上了,电子游戏室开张了,营业性舞厅营业了,图书馆接待读者了……只要自己过去没有接触过的,都想了解、参与,却辨别不出健康与否,正当与否,想尝试又担心就此不能自拔。

7想广交友,又感社会复杂

爱交往也是青少年的一种特点,通过广交友,可以获得大量信息,困难时可以得到八方支援。但对从报刊、广播中听到的各种欺骗行为很感不安。人家大学生、研究生都还被骗被拐卖,我们中学生更是难辨真假,难识善恶了。

8想自己选择生活道路,却只能让生活选择自己

“我的理想”的作文,从小学到中学,已写过无数次,尽管具体的职业理想一变再变却总想当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成为开拓者、千里马。但是,命运可能会捉弄自己,中考、高考一锤定音,一举定终身。大概多数中学生还只能由生活来选择自己。这些心理矛盾,常常困扰着中学生,表现为时而热情高涨,时而情绪低落;时而兴高采烈,时而垂头丧气;时而信心百倍,时而心灰意冷。

这些心理矛盾实质上是中学生为了未来,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要发展,要前进,要实现自身现代化,却又缺乏知识、经验,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

二、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知识从学习中来,经验从实践中来,自信从成功中来。为此,若要实现自身价值,以下4个方面应引起中学生的注意:

1以学为主,兼学别样

在认真学好各门基础课程的同时,广泛吸收社会信息,学会观察社会。

纵观历史,横比世界,把自己置身于社会的广角镜头中,准确地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坐标点,使自己在认识与思考问题时,有一个可靠的参考系。广泛吸收社会信息的基本功是在学校教育中,由教师传授与训练的。为此,学好各门基础课程是广泛吸收社会信息的必要前提。然而,一个囿于课堂书本知识的人,是难以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

2学会独立思考

对传统观念及各种新观念,既不盲目崇拜,也不妄加否定,认真通过思考,辨别其积极与消极,合理与不合理,可行与不可行的成分。学会分析自己,认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优势与劣势,从社会需要与自己的特长出发,选择发展方向。这种独立思考的前提有两条:谦虚与自信。

3珍惜时间

随着世界日益高速化,生活中的时间观念也高速化起来。时间的价值越来越昂贵,现在流行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这里的“金钱”是“财富”的代名词。在今天,一切慢慢来,缺乏时间观念的人是难以适应飞速前进的现代生活的。为此,我们必须使自己具有惜时、守时的良好品质。

4能力的自我培养

教师不能向学生传授能力,他们传授的是知识与技能。能力只能在自己亲自参加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形成、发展。为此,若想使自己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那么,凡是可以自己动手完成的自我服务及家务劳动,请自己动手;若想使自己具有组织管理能力,那么,争取当个小干部,哪怕是一个小组长、一个科代表,在为同学们服务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才干;若想使自己具有交往的能力,那么,请勇敢地在班会、团支部会、校会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与同学们探讨大家所关心的课题……

总之,一个有抱负的中学生,一个想实现自我价值的现代青年,应着力于自我培养,而不去消极等待。明天是属于实现了自我的年轻一代的!

当代社会中,青年面临着诸多压力,主要来源包括学业/升学、求职就业、住房、子女教育、身体健康状况、社交及婚恋、发展提升、父母养老、业余生活需求、工作家庭平衡等方面。

以学业/升学为例,由于高考竞争激烈,许多学生在初三就开始准备,加上各种培训班、模拟考试、家长的期望等,导致学生的压力极大。有些学生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甚至放弃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且在学业上得到好成绩也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求职就业方面,市场竞争激烈,招聘条件越来越苛刻,许多青年毕业后难以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或者只能选择不太满意的工作。就算成功找到了工作,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修,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工作的要求。

在住房方面,由于房价不断上涨,许多青年无法在短时间内买到自己理想的房子。一些青年只能选择租房,但是高额的租金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这就让他们感到压力巨大。

在社交及婚恋方面,青年需要在工作和学业中寻找自己的社交圈,与人交流和沟通,但有时候由于工作和学业的压力,青年无法参加社交活动或者社交圈子较小,导致孤独感和压力增加。此外,一些青年由于经济压力、家庭条件等因素,难以谈起自己理想中的恋爱关系,这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

总之,这些压力叠加在一起,让青年感到四面楚歌,甚至有时候会出现抑郁症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寻求心理辅导、多与人沟通、放松身心等,以减轻青年的压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36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