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紫藤萝瀑布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原先,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我心上”,在繁花盛开的藤萝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宁静了,喜悦了,振作了。我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紫藤萝瀑布,是新时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写照,作者的心曲正是那时候人们的心声。
二、问题研究
1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呢
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注意写作时间——1982年,文章又提到“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后来,拆掉了紫藤花架,改种果树,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个话,今天听来是多么荒唐,这就是极“左”的论调。
根据这个线索,联系历史背景,就能理解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了。1966年至1976年,是十年浩劫。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作者彻悟了,于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新的精神状态。
研究这个问题,还应注意“生死谜,手足情”六字。手足,比喻弟兄。这里说的是作者的弟弟,小她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悲痛,现在面对紫藤萝,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由此可以明白,“各种各样的不幸”,也包括死亡。那么,为什么说“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呢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
香气,诉诸嗅觉;色彩,诉诸视觉;梦幻,是大脑幻觉。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沟通的。修辞上称之为通感。
3怎么会出现“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种谬论
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就是这样。他们非常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认为赏花不是劳动者的爱好,赏花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资产阶级情调,甚至认为爱花就会腐化堕落。
4“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后面说,“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里似乎也有象征意义,似乎也有哲理,如果确是这样,那么象征什么包含什么哲理呢
确有象征意义,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中国人民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那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甩开膀子大干”,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又像千舟竞发,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这两句话又这样一个哲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理解了这个哲理,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5课文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示
这样的文章叫做“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要写这一类文章,可以从课文中得到不少启示。
第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或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
情与理,如果有两三层更好。这篇散文,说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之后,又有一层新意,就显得丰富。
第二,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我们看,作者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见她既综观总体,又细察局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
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拟人、比喻之类,并非作文时想到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才写出来的,而是事物在心中就是这个形象,这个感觉。一树紫藤萝花,在作者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动,它在欢笑,它在和阳光挑逗,写出来,紫藤萝花就显得分外美好可爱。大凡写作,总得有想像和联想,才能妙笔生花。
第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灵性了。
练习说明
一 朗读全文。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本题除练习朗读外,意在联系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课文的主要哲理。本题提倡个性化阅读,各人的经历见闻不同,对这句话的体会也可以有深有浅,有自己的侧重点。
二 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本题揣摩景物描写,实质上,主要是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答好这些题目不很容易,应该让学生在把握句意的基础上,细心地感受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例如,句1写藤萝花之盛,要想像瀑布的形象,想想它的气势和光彩,体会这样写景的妙处。
参考答案:
1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4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三 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试搜集几种说法(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搜集一些吟咏花木的诗句),与同学交流一下。
本题要求搜集,简便的办法是各就所知交流一下,你一个,我一个,大家说,做好记录,然后整理,这也可以说是搜集。要找书搜集,就要告诉学生哪些书有这样的材料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中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二、宗璞的人生之路和校园情结(侯宇燕)
宗璞走过的是怎样的一条人生之路呢翻开作家的履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与其作品中那股淡雅韵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书香之气。宗璞的经历,与大多数作家不同。她不像师陀、田涛等老一辈作家,是从中国的底层社会一步步艰难地爬到了知识的殿堂;她也不像巴金、谢冰莹,从旧的地主家庭中游离出来,流入城市,形成瞿秋白所说的一代“薄海民”(bohemian);她更不像新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知青出身的作家,在自己的青年甚至少年时代就离开书本,离开家人,在贫穷、愚昧与困惑中探索人生的价值。甚至生长于“文革”之后的一代年轻人,也很少有像她这样得天独厚的学养根基。她是一株冰清玉洁的兰花,有幸在远离贫困与肮脏的净土中发芽,成长,就象夏洛蒂所言,拥有一个“没有污点的,饮之不尽,令人神清气爽的清泉”般的纯净记忆。她的生活环境,基本上限于高等学府和高等学术研究机构,由于自小在和谐淳厚文雅的学术气氛中得到熏陶,因而奠定了一生的做人与做文准则。她确实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童年时代。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宗璞的作品中总有一种别人学不来的大家之气,冲和之态,甚至一种率真洁白的“学生腔”的原因所在吧。
宗璞童年所生活的大学校园中,教授的生活条件是极其优越的,绝无今日“脑体倒挂”之虞。生活的舒裕与地位的高贵,使得钻研学业的教授们能比较专心于书本的研究(当然抗战开始后又有了不同),他们的子弟也能在一个相对单纯、明净的天地中获得比同龄孩子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文化滋养。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使得他们过分地单纯,书卷气过于浓厚,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则免不了要经受更多的磨难与挫折。我手头正好有一本1990年出版的《清华校友通讯》,不妨拿来,随便撷取几段,为宗璞笔下的清远世界作一个更详尽的注脚。宗璞的同辈人,著名文史专家虞振镛的女儿,西南联大1943年学生虞佩曹在《水木清华——童年的回忆》中曾饱含深情地描写了清华校园在自己童年眼中的平静与清雅,以及清华人文景观的优越与独特。她说“那时清华只有附小(即冯友兰提到的宗璞就读的成志小学)及附设的幼稚园。马约翰是我们的校长。……后来由蔡顺理夫人教,她本人也是留美学生。”在这样条件下成长的孩子,的确有常人不及之处。而当时孩子们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水木清华的工字厅……里面典雅、阴凉,有一股楠木香味,单身教授吴宓、叶企孙先生曾在里面有过住所。”“我们住的南院是一个四周由房屋围绕着的大院……西式住宅一号是赵元任先生家……”。这种耳濡目染的文化气韵,在一点一滴中已深深地渗入了孩子们的灵魂之中。宗璞《南渡记》中所写的方壶小院,不就是这种充满清远文化气息的精英荟萃之地吗法国现代派女作家纳塔丽·萨马特说:“文学所描写的,永远只能是某种看不见的,每个作家所向往的——他独自一人感觉的现实。”作品中的生活、人物可以虚构,然而意境却总是忠诚地反映出一个具有敏感禀赋的作者童年时对周围景物的特殊感觉以及这种感受对其终生造成的影响。宗璞在一系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特有的意境之美,正如同一缕轻烟,又好似一丝馨香,着意体会时捉摸不出,只有亲身体会过这种生活的人,才能从那似乎非常平淡的描写中领略到作家实际极其浓厚的感情,那种对童年精神生活的无限追忆与留恋。这种非过来人不能写出亦不能读出的爱,正是宗璞“校园情结”的真谛所在。
(《这方园地中的冯家山水》,《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
三、关于“生死谜、手足情”(宗璞)
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但是现在怎么能轮得到小弟!他刚50岁,正是精力充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有多少事等他去做啊!医院发现他的肿瘤已相当大,需要立即做手术,他还想去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完会再来。他在手术后休养期间,仍在看研究所里的科研论文,还做些小翻译。直到卧床不起,他手边还留着几份国际航空材料,总是“想再看看”。他也并不全想的是工作。已是滴水不进时,他忽然说想吃虾,要对虾。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啊!
可是他去了,过早地去了。这一年多,从他生病到逝世,真像是个梦,是个永远不能令人相信的梦。我总觉得他还会回来,从我们那冬夏一律显得十分荒凉的后院走到我窗下,叫一声“小姊——”。
可是他去了,过早地永远地去了。
我长小弟三岁。从我有比较完整的记忆起,生活里便有我的弟弟,一个胖胖的、可爱的小弟弟,跟在我身后。他虽然小,可是在玩耍时,他常常当老师,照顾着小朋友,让大家坐好,他站着上课,那神色真是庄严。他虽然小,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他站在山泉边,捧着一个大盆的样子,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
“小姊,你看,我先洗!”他高兴地叫道。
在泉水缓缓地流淌中,我们从小学、中学而大学,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个学校。毕业后就各奔前程了。不知不觉间,听到人家称小弟为强度专家;不知不觉间,他担任了总工程师的职务。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很难想像一个人的将来。这几年,父亲和我倒是常谈到,只要环境许可,小弟是会为国家做出点实际的事的。却不料,本是最年幼的他,竟先我们而离去了。
去年夏天,得知他患病后,我于8月20日到西安。记得有一辆坐满了人的车来接我。我当时奇怪何以如此兴师动众,原来他们都是去看小弟的。到医院后,有人进病房握手,有人只在房门口默默地站一站,他们怕打扰病人,但他们一定得来看一眼。
手术时,有航空科学研究院、623所、631所的代表、弟妹、侄女和我在手术室外,还有一辆轿车在医院门口。车里有许多人等着,他们一定要等着,准备随时献血。小弟如果需要把全身的血都换过,他的同志们也会给他。但是一切都没有用。肿瘤取出来了,有一个半成人的拳头大,一面已经坏死。我忽然觉得一阵胸闷,几乎透不过气来——这是在穷乡僻壤为祖国贡献着才华、血汗和生命的人啊,怎么能让这致命的东西在他身体里长到这样大!
我知道在这黄土高原上生活的艰苦,也知道住在这黄土高原上的人工作之劳累,还可以想像每一点工作的进展都要经过十分恼人的迂回曲折。但我没有想到,小弟不但生活在这里,战斗在这里,而且把性命交付在这里了。他手术后回京在家休养,不到半年,就复发了。
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雨,纸上一片模糊。记得每次看病,候诊室里都像公共汽车上一样拥挤,等啊等啊,盼啊盼啊,我们知道病情不可逆转,只希望能延长时间,也许会有新的办法。航空界从莫文祥同志起,还有空军领导同志都极关心他,各个方面包括医务界的朋友们也曾热情相助,我还往海外求医。然而错过了治疗时机,药物再难奏效。曾有个别的医生不耐烦地当面对小弟说,治不好了,要他“回陕西去”。小弟说起这话时仍然而带笑容,毫不介意。他始终没有失去信心,他始终没有丧失生的愿望,他还没有累够。
小弟生于北京,1952年从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他填志愿到西南,后来分配在东北,以后又调到成都,调到陕西。虽然他的血没有流在祖国的土地上,但他的汗水洒遍全国,他的精力的一点一滴都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了。个人的功绩总是有限的,也许燃尽了自己,也不能给人一点光亮,可总是为以后的绚烂的光辉做了一点积累吧。我不大明白各种工业的复杂性,但我明白,任何事业也不是只坐在北京就能够建树的。
我曾经非常希望小弟调回北京,分我侍奉老父的重担。他是儿子,30年在外奔波,他不该尽些家庭的责任吗多年来,家里有什么事,大家都会这样说:“等小弟回来”,“问小弟”。有时只要想到有他可问,也就安心了。现在还怎能得到这样的心安风烛残年的父亲想儿子,尤其这几年母亲去世后,他的思念是深的,苦的,我知道,虽然他不说,现在他永远失去他的最宝贝的小儿子了。我还曾希望在我自己走到人生的尽头,跨过那一道痛苦的门槛时,身旁的亲人中能有我的弟弟,他素来的可倚可靠会给我安慰。哪里知道,却是他先迈过了那道门槛啊!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了。
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你到哪里去了,小弟!自1974年沅君姑母逝世起,我家屡遭丧事,而这一次小弟的远去最是违反常规,令人难以接受!我还不得不把这消息告诉当时也在住院的老父,因为我无法回答他每天的第一句问话:“今天小弟怎么样”我必须告诉他,这是我的责任。再没有弟弟可以依靠了,再不能指望他来分担我的责任了。
父亲为他写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我那惟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
(《哭小弟》,《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四、《紫藤萝瀑布》赏析(海岗)
《紫藤萝瀑布》是一幅极为精细的工笔画,就是高明的丹青国手,也未必能够穷尽它所包含的意蕴。在这里,不但那片紫藤萝的大致轮廓你可以从画中加以把握,而且那花的色泽,那花的神采,那花的气味,你也尽可以从画中领略到。也许,在大自然中,当你面对这样一片紫藤萝,你也未必能够如此真切地认识它、感觉它。读着宗璞的这篇文章,仿佛在你眼前,就展现出一条紫色的瀑布,绚丽的色彩曳动你的目光,郁郁的幽香缭绕在你鼻前……这样一幅卓绝的“图画”,除了得力于作者卓越的笔力,亦与作者认真、细致的观察是分不开的。
《紫藤萝瀑布》又是一首深沉的歌。当作者把一幅精致的“工笔画”呈现给读者的时候,也许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暖的色调,是一种明快的情绪与生活的欢欣。但是,当随着作者的思绪,回首那不堪的十年动乱,把眼前的美好与过去的黑暗联系到一起,你就会感到一种深沉的悲哀。正如作者所言,那是一种压在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对往昔被毁坏的幸福生活的追忆。可以说,当作者细致地观察这素朴的紫藤萝时,当作者一笔一笔勾画着这紫藤萝的神态时,在她心中一定翻涌回荡着一曲深沉的歌。因为,只有经历过黑暗的人,才会在璀璨的生活面前目眩神摇,只有遭受过苦痛的人,才会如此珍视这生活的浪花。因此,尽管在这幅精致的图画之中,作者没有大力张扬、肆意宣泄感情的心曲,但是,当人们观察着《紫藤萝瀑布》的每一个细部时,必然会体味到作者倾注其间的一种深沉而欢乐的旋律自天而降,弥漫于《紫藤萝瀑布》的整个框架之中。
从直观上说,《紫藤萝瀑布》形象鲜明,如在目前,而不肤浅;从情境上说,《紫藤萝瀑布》文意含蓄,意境深远,不尽于句中。但是,当你阅读过《紫藤萝瀑布》,会感到,在它的字句之外,包含着更深刻、更令人神往的意蕴,而对《紫藤萝瀑布》反复阅读,不可能不对下述见解有会于心:美好的事物(紫藤萝瀑布就是一种象征)是遏止不了,也戮杀不灭的,生活的河流必将冲决各种障碍,日复日、年复年地涓涓流动……“在这闪光的河流上航行”的人们,“加快了脚步”吧,前边就是更加美好的彼岸……
由此,《紫藤萝瀑布》达到了“韵外之致”的极高的意境。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鉴赏文库》,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五、《紫藤萝瀑布》赏析(张梅)
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常常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与蓬勃。她往往会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性,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便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文章从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盛开的藤萝花像辉煌的淡紫色的瀑布,色调的错落有致,阳光下的跳跃闪烁,使它仿佛有了生命,给人一种“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
藤萝不与群芳争胜,它们静静开在春花已谢的时节,踏春的人无意流连,蜂蝶亦不来眷顾。然而,它们仍然盛开着,尽情绽放着它们自己的生命。虽然是静静的,但那挨挨挤挤的繁盛让人觉得它们在骄傲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腾笑闹。
在描述了藤萝带给自己的强烈的瀑布般的整体印象后,作者的笔触沿自己的视线所及,从细处落墨,描写了组成那神奇瀑布的每一朵小花。原来那迸溅着的浅色水花,是已经盛开了的;那流动的、仿佛沉淀了的紫色瀑水,便是那正含苞待放的。而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是在那紫色河流上轻泛的一叶扁舟,这张满了帆的小舟有着鼓鼓的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些小生命盛着怎样的仙露琼浆,才会有这神话样的美丽啊!作者几乎感到有点疑惑了,忍不住想摘一朵来看看。
但是作者没有摘花的习惯。在这一犹疑的驻足中,她陷入了凝思。这美丽的紫色瀑布不再只是眼前的景致,它也缓缓流过作者的心,使她一点一点从连日来对小弟的病痛的焦虑、悲痛中平静下来。这架盛开的藤萝几乎有一种魔力,不惟光彩,它的芳香似乎也是浅紫色的,将作者笼罩在宁静与喜悦中。她忽然记起从前的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的紫藤萝。在那个年代,由于“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连这稀零的藤萝后来也没有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终于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
文章至此点明了主题:“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原来那使紫藤萝花如此美丽与繁盛的仙露琼浆,就是“生命的酒酿”啊!看到这里,读者自然会想到,人亦如花,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种种令人不快的过往。只要你也加快脚步,张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也会再次盛开,你也会是组成那灿烂瀑布的一朵浪花,不是吗
宗璞的写景散文,一向重在对客观景物作精细、真切的描摹。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爱心体贴物情,品味景物的最积极的内在精神,比如这藤萝花的充盈蓬勃的生命力,与既灿烂奔放又耐得寂寞的纯朴本性。同时,她避免作主观的渲染抒发,避免直接的说教,而是以客观、精微、从容的笔调来叙写自己所体味到的,力图使读者能够自己去领略这景物的精神与意义。这与宗璞本人醇厚自然的天性,重视内敛的个人修养,与直面人生的勇气是分不开的。
比如在这篇《紫藤萝瀑布》中,假使作者真的摘了一朵花来仔细欣赏,那么她的注意力就会一直在这花的美丽上了;惟其惜花驻足,作者与如水的繁花才有了内在的沟通,它抚慰了作者的郁痛,作者才能在宁静与喜悦中,把对这美丽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触。而假使作者直接盛赞这花的生命力,读者也不过是感叹藤萝之热烈美盛;惟其回想与展望交织,内在精神与外在情态并举,读者才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日的丰茂曾经经过怎样长久而执著的期待,在倍加珍惜的同时,更会鼓舞起你拥抱生活的热情。
本文有着宗璞写景散文的一贯风格:积极又含蓄的主题追求,婉曲有致的感情流露,精美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由于文章的写作是在创乱初定,热情复炽的年代,这篇优美的散文便有着更普遍的时代意义,在当代散文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六、宗璞语言特色
其语言,如“明月照积雪”,既有中国古典文学简洁含蓄之美,又有外国语言的长处,并把这几点巧妙地融合在了一体,在情景创造和意境处理方面炼成了独特的功力。正如老作家孙犁所云:“宗璞的语言,较之黄(庐隐)、凌(叔华)、冯(沅君)、谢(冰心),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也就是有了很大的发展。”
……
语言极其流畅,细腻富有余韵,萦绕着一股柔婉之美,看来是深谙中国古典文论中“意境说”之要旨了,细究其成功之道,一是语言的基调选得好,淡雅冲和,让读者的主观意识积极参与其中,得到一种天人合一的象外之趣。二是语言的功底深,句式并不烦琐复杂,然而简洁中透着高远的内涵,如镂窗中的后院园林,并不一览无余,却给人以想像思索的天地,诚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1 同学三十八后相聚诗句
可参考以下诗词:篇一:同学会有感 作者:墨颜 同窗一别二十载, 今日相聚分外亲。
不论富贵与成败, 举杯同饮情最真。 趣谈往事论当今, 欢声笑语满堂飞。
灯光杯影映笑脸, 依稀时光又重回。 不知不觉夜已深, 开怀畅饮无醉人。
慨叹时光匆匆过, 人生能有几度春。 一辈同学三辈亲, 同窗友情别样深。
声声祝福发心底, 事事如意皆顺心。 篇二:同学会 作者:五木居士 一 毕业二十多年了 个子没再长高 米饭和食盐 都变了染发膏 活了大半辈子 也没有做出突出的成绩 唯一比较突出的 只有腰椎间盘 当年的帅哥和靓妹 早已是大伯和大妈 同桌的你和同桌的他 刚要举杯换盏 却已不胜酒力 呼唤着亲切的绰号 脸红了,心跳了 别以为是旧情燃烧 只是酒喝得太高 当年不让人碰的秘密 早已是厚厚的牛皮 被你吹上了九霄 同声唱一首当年的老歌 (我们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热血沸腾了,激情迸发了 (只是声音沙哑如公鸭) 狼藉的餐厅变舞厅 同样一片狼藉的 是我们一颗颗返老还童的心 二 一张张老照片 勾起一幕幕发黄的记忆 一朵朵姊妹花 开在当年的教室里 一棵棵兄弟情 种在校园的树阴下 忘不了你当年的雄姿英发 忘不了你当年的笑语喧哗 忘不了你当年的幽默风趣 忘不了你当年的聪明睿智 忘不了你当年的沉默如金 忘不了你当年的刻苦勤奋 忘不了你当年的勇敢坚强 忘不了你当年的热情善良 忘不了你当年的闭月羞花 忘不了你当年的潘岳才华 …… 青春的旋律 曾让我们牵手共舞 野炊的篝火 曾令我们春心萌动 运动场上 我们曾协力拼搏 登山途中 我们曾相携相扶 夫妻分手后 便不想再回头 同学分手后 期盼着再聚首 三 师恩难忘 当年的恩师们 大多已老态龙钟 脸上写满了沧桑 退养在家的恩师们 已叫不出我们大多数同学的姓名 接到我们的邀请 依然无比兴奋 拖着瘦弱的身体 有的还不远千里 和我们相聚在一起 他们都是我们当年的偶像 曾经多么的年富力强 我们曾经幻想 将来一定要像他们一样 而今我们已如当年的他们 却已不再羡慕他们现在的模样 突然想起 这么多年了 竟然没有给恩师们 发过一条祝福的短信 篇三:贺同学三十年聚会 作者:万年余香 (一) 同学毕业三十年,今秋相约母校园。
少时音容依旧在,恩师教诲伴耳眠。 (二) 同窗读书共三载,分别却有三十年。
再见时刻白发生,遥想当年多感慨。 (三) 学成各奔东西南,辛勤耕耘在杏坛。
育得桃李芬满园,鬓花聊发狂少年。 (四) 少年青春已不复,百尺竿头进一步。
万般忙碌身珍重,卅年壬戌再相聚。 篇四:大学同学会 作者:沈智勇 如果我老了 动都懒得 我会坐在阳台上 靠在一个角落里 陪伴几盆 枯枝残叶 白发和衰草 一起飘 望着天边的残月 回忆我们的第一次 大学同学会 篇五:写在二十年后的同学相聚 作者:云湘鹤 那年,七月宁静 宁静了整整二十年,因不能 相聚倍感遗憾 月光下,曾生出的苦难枝条和花苞 激起我们的友情。
暴露着 梦想而突显卑微 埋藏在内心的秘密,等过一次又一次 惊蛰。那个夏天 我们像一张失散了的乐谱 宛若莲心,把痛苦嚼碎 记忆,连同嫩绿的叶子一道轻轻翻身 梦的灵光,撕破那片翠绿的宁静 多少次,朝微弱的光熹泅游 请允许我,改变白云的流动的情节 静下心,用一分钟 摆正心跳 文字和语言突破假寐 都没有手机,电脑和QQ来得实在 年轮是一本有迹可循的小札 沾了雨水,留下清朗的对仗 回到这里,一个章节就会找到 为我们相遇存满抚慰和感动的段落 在这里,回想二十年前 不厌其烦的对视流云和天空 村庄和暮色 渔舟与岸的纠结,交融和守望 我们和学校,难分难舍的别离 最后,离散的时光还是被乡村收拢 虽然,左岸是无法忘记的回忆 右岸,是无法预知的未来 在剖析了每片谈定的日子里 宁静了二十年后的相聚 把陌生翻阅目光之外的日子里 失散了的乐谱 重新擦亮了灿烂的音符 篇六:大学同学聚会有感 作者:一弯紫婵 大学毕业三十年, 同学聚会在西安。
青春已逝容颜老, 岁月流转情依然。 把酒放歌尽狂欢, 忘却人生苦与难。
母校遍寻昔日迹, 学子疑惑窃窃谈。 相见笑容如花艳, 分别泪水湿衣衫。
期盼来日再相聚, 永恒七八零一班。 篇七:老同学相聚 作者:清凉 虽然一把年纪 相居同城东西 偶尔见面急匆匆 三五个月难相聚 一声铃响 一个理由 四面八方到一起 同欢乐共悲戚 一群老顽皮 谈家庭谈孩子 谈工作谈收入 谈天谈地谈今昔…… 千言万语没几句 不知不觉到夜里 相互道珍重 下次再相聚 篇八:同学聚会 作者:幸福超市 鱼尾纹已悄悄的爬上了月梢 白发也竭力扩展着仅有的地盘 短短的二十年 天在变 地在变 我们的容颜在改变 沧桑岁月 甜甜涩涩 看着你 看看我 都举起杯来 敬天 敬地 敬我们自己 在这短暂的相聚里 握一下手 感受一份力量 来个拥抱 传递一份关怀 茫茫人海 不久又要分别于东西南北 在彼此心中 多了一份 晶莹剔透的牵挂。
2 关于“同学聚会”用于横幅有什么好的诗句共聚首,同和悦
胡秉言
一群无忧无虑的发小
带着父母的唠叨
从四里八乡
相聚在那破旧不堪的学校
千奇百怪的衣服吆
分辨出家境的好孬
我们不因贫富而鄙视
只为努力学习而起早
春承寒露夏沐雨
秋迎瑟风冬雪冒
我们孜孜不倦的学习
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大脑
苦读数理化的定理
勤背语英的单词音标
那繁杂的题库
让我们无暇闲聊
最喜欢课间的欢乐和热闹
最喜欢体育课的篮球和奔跑
最喜欢音乐课的南腔与北调
最喜欢午间的东扯葫芦西扯瓢
把学习的压力
统统抛向九天云霄
偷闲农夫菜园
摘个柿子青椒
改善一下午餐的质量
充实一下午餐的菜肴
这不是我们学坏
这是社会的穷困潦倒
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
我们奋发进取不屈不挠
丝丝柔柳随风妖
校花婀娜人俊俏
让我们的心随杨柳而飘摇
让我们的眼随倩影而移飘
春花秋月乾坤绕
岁月峥嵘三春潮
耕耘让我们收获了
知识情感友谊和老师的谆谆教导
把朦胧的天真的金色少年
存寄在那片熟悉的操场小道
依依不舍中我们各自东奔西跑
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晓
岁月侵染了明净的鬓角
时光烦忧了活泼的年少
而立之年再相聚
共聚首、同和悦、追忆华年乐逍遥
3 难忘同学情的句子同学情的句子
1、青山在,人未老,同学情正浓;岁月增,水长流,情怀依旧深。
2、时光荏冉,岁月如歌,回首同学生涯,我们不仅收获了学业,更收获了友谊!回顾那青春燃烧的岁月,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亲切!同桌的笑声记忆犹新,老师的教诲至今难忘!回首风风雨雨,有太多的感言,有太多的追忆。如今的我们,已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为人母。步入社会,成家立业后,才知道青春的可贵。
3、记忆似乎停留在了过去的时光中,那种青春和朝气又一次的来临,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社会有点情比纸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功利化,但今天的老同学聚会不会掺杂任何一丝利益。对于这次参加聚会的老同学们来说,取得什么成就并不重要,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方法来证明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我们或许没有必要去计较身份与地位的高低,也没有必要去苛求财富的多少,只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彼此共处的时光就可以了。
4、相聚是短暂而又愉快的,在充满激情的聚会之后,互道珍重,又要各奔东西了,之后又将是长长的别离,但友情的芬芳会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一缕和煦的阳光。数十年聚散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走上社会,方知校园生活的美好;经过洗礼,才知道惟有同学友情的可贵。美好的中学时光,恰似流光溢彩的画卷,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往事如烟,温馨如昨,相聚使我们重温起那一同走过的日子,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5、同学是一生一世的情缘,同学相聚并非展示仕途得意、生意兴隆的舞台,而在描绘经历了风雨沧桑的那道彩虹,重温那充满梦想的花样年华,叙说那份纯真的师生友谊,分享成功的喜悦,安抚受伤的心灵,把散落天涯的珍珠重新串成美丽的项链。
4 相聚的诗句1、减字木兰花 沈瀛
或行或止。难得人间相聚喜。一日分风。千里如何信息通。再倾寿酒。五福从来先说寿。其次云何。直至三公未足多。
2、鹊桥仙 郭应祥
六人欢笑,六姬讴唱,六博时分胜负。六家盘馔斗芳鲜,恰两月、六番相聚。特排整整,华筵楚楚,终是不如草具。赏心乐事四时同,又管甚、落花飞絮。
3、减字木兰花 郭应祥
偶然相聚。最是人间堪乐处。散步寻春。来作琴堂不速宾。缓歌一曲。野鹜纷纷都退缩。不用多杯。准拟花时日日来。
4、《胡教醵杯观画围棋》
年代: 宋 作者: 赵汝鐩
山肴野蔌且随宜,约定同来最怕迟。
朋友每思相聚乐,尘埃难得有闲时。
春回画笔丹青轴,雹落文楸黑白棋。
醉客坐间夸俊逸,掀髯连写数篇诗。
5、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6、正是江南好风景,又岂在朝朝暮暮。
7、两情若是久长时,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共剪西窗烛,落花时节又逢君
8、飞觥撩乱歌,共对萧条雨雪天。《对琴酒》白居易
9、惜花邀客赏,相对已依依。《雪夜小饮赠梦得》白居易
10、未及弹与酌。《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张籍
11、共醉真可乐,死当长相思生当复来归,劝酒促歌声。《留别妻》苏武
12同为懒慢园林客
13、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1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15、有缘千里来相会
1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回家又要离开不舍的打油诗
回家又要离开不舍的打油诗:
供参考:
归家不易离更难,
每每想起痛心肝。
在家百日处处好,
出门一步事事艰。
回家住了两天又要离开儿子的说说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出门打工挣钱,养家糊口,这是没办法的事情,离开家人,这也是无奈的选择。给儿子讲清道理,告诉他离开的原因,我想孩子能懂得和理解,谁不想过着老婆娃娃热炕头,无忧无虑的日子,享受天论之乐?
明天就又要离开家乡到异地读书,总是有点不舍你好,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这次离开是为了下次能更好的相聚,刚开始确实是有些不习惯,如果不舍的话有空就多打打电话回来,平时多保持联系就好了。
又要离开家了,一去就是四五个月,真的很不舍!同感,对学校和学习都没感觉。
形容要离开家的时候的不舍之情的诗词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关于又一次要离开家了,心里不舍的签名
又要离家远走了
每到这个时候
总是万般的不舍
好像逃离这一刻的哀伤
好像永远回归家的怀抱
为了明天,只有远行
郁闷,又要开学了住惯了家要离开不习惯我也在本地读大学 现在正在学校寝室用手机上网 共勉啊 没关系的 住住就习惯了 还有那么多兄弟陪着 多好啊
过年回家习惯了,突然又要离家了,唉,难受(;_;)不舍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节日传统,也是情感需要,和心理需要。
节后离开家,又要出去独自打拼,确实感觉不一样。可你想想,以后总归还要相聚的,有分离就有聚合。苏轼就算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祝福你!
认可我的回答,请点赞和材料。
求问哪首歌的歌词中含有立地成佛和请不要离开不要离开不要离开你的家秦淮河水
词/曲/唱:曲泉丞
别人说的话其实不一定对,你自己的选择也不一定对。
不是有了钱就能写出好的歌,你开着跑车四处拜佛那也没有用!
自己喝的分明是黄河水,非要把自己变成那个外国人!
妈妈把你养大,长大却要背叛她, 曲泉丞满嘴OU BA OU MA , CANG GAN MA NIU, MI AN HAI YO!
我也知道国外的街道很干净,服务生的态度也令你高兴。
但你想过没有?再过十年之后,全国上下都会变成华西村。
现在的中国在飞快的发展,过不了多久就会全面领先!
还有一群朋友难道还不明白?赶快回到妈妈身边领压岁钱。
所以请你不要离开不要离开
请你不要离开不要离开
请你不要离开不要离开
不要离开你的家
所以请你不要离开不要离开
请你不要离开不要离开
请你不要离开不要离开
不要离开你的家
秦淮河水,一闪一闪呦就像妈妈露出她的笑
连洪泽洪浪滑过我的项
那是爷爷在为我歌唱
哪怕有些事情不能如你所愿
即使这样也不要将他抛弃
从小喝的中国水从小吃的中国饭
不是依靠这些你将一无所有
观音菩萨一直在救苦救难
所以奉劝大家一定要内心向善
如能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
挽救人类宇宙能量全在中国
所以请你不要离开不要离开
请你不要离开不要离开
请你不要离开不要离开
不要离开你的家
所以请你不要离开不要离开
请你不要离开不要离开
请你不要离开不要离开
不要离开你的家
秦淮河水一闪一闪呦
就像妈妈露出她的笑
连洪泽洪浪滑过我的项
那是爷爷在为我歌唱
秦淮河水一闪一闪呦
就像妈妈露出她的笑
连洪泽洪浪滑过我的项
那是爷爷在为我歌唱
那是爷爷在为我歌唱
表达对朋友将要离开自己不舍的古诗词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____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____周邦彦《兰陵王·柳》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____江淹《古离别》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____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____欧阳修《别滁》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____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____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____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____温庭筠《送人东游》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____韦庄《古离别》
拓展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诗者,言之魂、心之声也。虽酷爱古体诗,偶尔思如泉涌时也会写些现代诗体,打油居多,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发来与众友同赏。
其一 吃货本色
《番茄之思》
我是邻家小院里的
小番茄
你是隔壁大妈养的
老母鸡
曾几何时
你从我身边经过
我心想
你何时下蛋
好让我陪在你身边
成为那盘
番茄炒蛋
《鱼香》
想做一条鱼
一向如此
投错胎
成为一枚茄子
不会游水
也没有腮
只有油亮的紫皮
和修长的外衣
生不逢时
却心存向往
鱼在哪里
也许会偶遇
一日
在洁净的厨房
主人说出“鱼香茄子”
瞬时觉得
离梦想近了
满怀希望
被洗净
被切碎
幻想与鱼的邂逅
然而
鱼不见
茄子入口
其二 假装精英
《镀金》
普通学生去北大清华镀金
商界人士去汇丰长江湖畔镀金
富二代去欧洲北美镀金
我在三里屯路看到满眼金光浮浮
想着人连物都不如
只浑浑噩噩迷迷糊糊
转念一想
真金本不用镀
其三 我是文青
《感梵高星月夜》
波光伴星辰,
心事画中存。
无关凡俗事,
寂寞更谁闻。
《有感蒙克生命之舞》
人生在世,
名池利场,
韶华易逝,
福祸无常;
裙飞袖舞,
模糊面庞,
黑白分明,
唯见红裳;
相本皮囊,
心之所向,
佛性使然,
手自留香。
其四 偶尔深沉
《缘起》
人生在世
苦无依
不苦无依
茫茫人海
聚有期
散亦有期
时光转瞬无情
留何必
留不及
回首白丝满鬓
多思不益
不思何益
举茶冥之无解
悲从中来
悲亦何期
天地使然
凡夫怎比齐
《夜执》
凭窗眺晚客归迟,
行色渐促还复始,
挥洒肆意缘无咎,
慈悲为怀怎奈痴。
《无我》
爱恨无由
庸人自扰之
情海无波
情者自导之
风月无渡
观者自绘之
自在无我
佛心自化之
其四 瞎操心
《良药》
每个人
都有一颗良药
医病不救命
专治居心叵测
跌打损伤
包括爱情
梦境虽虚
却安全感十足
堪比真实情境
一觉醒来
是否物是人非
自己心知肚明
清爽的活着吧
无论霾深
抑或天晴
心有灵犀不点亦通
何必苦苦执迷
无鱼水自清灵
每个人
都有一颗良药
医病不救命
缘起缘灭乃天道
成全自己
老天才会回应
人生看似不归
其实终是归途
相见不见又何妨
与自己相依为命
一颗良药在手
早晚自在清静
《白日梦》
阳光明媚的午后
一人独坐窗口
细嗅美味甜品飘香
和醇纯咖啡豆
不知不觉思绪飘向无边际的彼岸
眼中倏忽变朦胧
空气蒸发升腾
耳边的音乐熟悉而美妙说不清的灵透
飘去哪里任谁也辨不出尽头
留下来往人群不时停停走走
一切似乎定格
只剩流光闪现迷离眼眸
人生若梦又似梦非梦
有多少瞬间被重复
有多少人被冲散挤走
莫不是上天已定好时间的年轮
何时去留莫深究
许是有谁轻叩了按钮
《终途》
熙来攘往行色匆匆看似各不相识
殊途同归中又有几人逃脱命运的染指
从生而始
人类原是这世间最大的情痴
明知终途无返仍奋不顾身自以为是
眨眼间星月移
又能留住多少留住几时
万物皆空唯心长明
说来容易身处红尘如何自持
多久才称为永久
离合本有因
当愿从心而释方归本致
聚散乃天时
不惧寒霜不恋前世
广度有情
流布来使
谁是谁非谁又欠谁几尺?
诗歌包罗万象,并非一定要平仄和谐,字字工整。只要有一颗诗意的心,生活处处皆诗意。
有时,那些贴近生活,融入细节的诗歌反而更加亲切,更加打动人心。善于观察,乐于感悟,勤于提笔,也许你也能成为诗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