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将35亿美元阿富汗外汇储备,转入到瑞士的信托基金!如何看此举?

美国宣布将35亿美元阿富汗外汇储备,转入到瑞士的信托基金!如何看此举?,第1张

这样35亿美金就没有了!美国明目张胆地抢劫,还一副冠冕堂皇,颐指气使。

美国副财长称:除非阿富汗央行证明不会用于政治用途,否则不会向其提供提供资金!我来翻译下,美国人对阿富汗人说:你们得拿出100万种方法和具体行动来证明,你们拿回你们自己的钱,不会损害到美国的利益,否则,你们就别想拿回这钱,一个强盗抢了一个老实人70亿美元财产,然后跟老实人说:你得拿出100万种方法来证明你不会伤害我,否则,你就是要伤害我,我只能先下手为强!这就是美国人的无耻强盗逻辑!

美国自作主张把阿富汗央行的钱花在美国人身上一半,另一半建了个基金替阿富汗央行花,这种无底线的行为也就美国能干出来。

当然美国现在是在败家。把美元的信用败光,崽卖爷地不心疼。尽管阿富汗现在也不能把美国怎样,但更多的国家会逐步去美元化。去美元化不是彻底不用,而是逐步减少美元的外汇储备占比。

当年特朗普在新冠溯源问题上污蔑中国,曾企图不兑现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

对于中国来说美元外汇储备尤其是持有的美国国债相当于被美国扣押的人质,这样双方还可以进行正常贸易往来。

但美国在与中国硬脱钩,从伊朗和俄罗斯身上可以看到,美国随时会“撕票”。这就要求去美元化,摆脱SWIFT跨境操作系统的束缚,两条腿走路。只要有更多的国家这么想,就意味着美元霸权在走向衰落。

总结:美国人真恶心。占领攻占一条龙,等过几十年还个三瓜两枣的还要别人感谢它们。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民币在贬值之后对于普通民众也是会造成一些影响的,尤其是在生活方面,大部分地区的物价也已经出现了上升的现象,如果在生活中收入比较少的话,就会很容易造成生活负担。中国在政策上是比较支持货币独立的,而美国却在加息收水,这个行为也导致了人民币出现贬值的现象,市场上的经济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国内疫情也在反反复复,对于出口方面也造成了压力,如果人民币出现了大幅贬值,很多外资企业也是会放弃中国资产的,这对于股市来说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无论是对内贬值还是对外贬值都没有太大的好处,如果是对外贬值的话,就不会影响到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如果是对内贬值的,人民币在购买力上就会明显的降低,就能够看到物价飞涨和通货膨胀的现象。如果是从事出口贸易或者是跨境金融行业的话,可以考虑去兑换美元,这样也是能够保值的,人民币在汇率上贬值对于海外留学以及出国旅游等方面都会造成一些影响。

国际汇率市场额也出现了剧烈的波动,除了人民币以外,其他货币也都有贬值的趋势,但是对于国内群众来说,也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国内有很多企业都是进行出口交易,人民币贬值在价格竞争力上就会有所增强,是可以赚到一些外汇的,中国产品也可以去外国市场发展。

在出口方面是比较有利的,可以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在贬值之后外国人也会来到中国消费和学习等,能够促进跟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其实人民币贬值是有利有弊的,除了美元以外跟其他货币相比,人民币还是比较之前的一个货币。

我们知道,汇率是受三方面影响,投资,投机和国际贸易。 在这里,你所举的主要是投机对于资本市场,尤其是外汇市场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假设只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 而且人民币可以在外汇市场流通。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的美元和人民币,比率为1D=8Y,市场上有1M美元,8M人民币,这时候由于某些政治原因,导致中国政府抛出了1M美元,买进了8M的人民币, 那么,市场上就会有2M的美元,而人民币就会为零。所以,人民币兑换美元的价格必然会大幅度增加,换言之,美元大幅贬值。 从而所有的跨国公司以美元所做的国际贸易都会因贬值凭空损失数以亿计的资金进而影响公司市值,从而造成股灾,另外一方面,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接着,由于全球资本化,会波及全世界,因为外汇市场有数十种货币。其影响恐怕比次贷危机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这个例子可能有些夸张,但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所以说,在外汇市场上,主要是以抛售某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为主,也存在购买债券,购买商品等其它方式~

创业邦获悉,IVD全球化平台型创新领导者颐坤生物今日宣布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晨兴创投联合领投,元禾控股跟投。原股东礼来亚洲基金、珀金埃尔默创投继续加注。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颐坤生物成立于2019年,是IVD全球化平台型创新领导者。公司依托苏州产业化基地和新加坡研发基地,布局全球化产业链,利用临床质谱、全景病理、分子诊断等创新技术平台拓展国内市场,并采取合作研发、投资并购等多样化商业手段,积极布局化学发光、即时检测等平台拓展海外新兴市场。

在过去20年,低技术壁垒的体外诊断产品已在中国完成较高程度的进口替代,未来20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将是创新驱动的市场。而在海外新兴市场,体外诊断产品目前供需匹配程度较低,亟待高通量、自动化、可支付的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布局全球市场的多平台创新型公司正在逐步取代单一市场的传统渠道型、产品型公司,引领体外诊断行业发展。

针对国内市场,临床质谱是颐坤生物精准诊疗的核心平台之一。作为珀金埃尔默在中国区临床质谱产品的独家战略合作伙伴,颐坤生物生产并申报的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系统QSight420MD于2021年第三季度获批上市,并已取得全谱维生素及多种类固醇激素产品的备案。通过成功收购北京佰诺全景,颐坤生物积极拓展全景病理从科研服务到临床诊断的布局。分子诊断平台方面,公司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布局可提供更高通量、且成本可控的多重PCR检测方案。

针对海外新兴市场,颐坤生物利用全球化产业链和研发生产运营资源,深度布局化学发光、即时检测等新兴市场刚需产品。

未来几年内,颐坤生物将完成数个新技术合作、投资和并购。公司将通过多样化的商业手段,进一步引进、整合、发展多个国内外创新技术平台,并在新兴市场积极拓展体外诊断业务机会,为中国及海外新兴市场提供全球化的诊断技术和有效的临床解决方案。

颐坤生物创始人张晟先生表示,中国体外诊断产业在经历了前二十年的高速发展期后,我们认为未来有两个主要机会,一是继续在中国市场引进开发创新型的产品和服务以解决临床痛点,二是整合中国诊断产品资源拓展全球市场。我相信颐坤团队长期的行业经验、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背景能够使我们在未来二十年中获得更大的机会。我们非常感谢本轮投资人对我们的认可,以及老股东持续的支持,同时感谢本轮的融资伙伴浩悦资本。充足的资金支持使得我们能够持续引进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拓展更大的市场,为中国乃至全球临床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诊断产品和服务。

红杉中国合伙人杨云霞女士表示,颐坤生物聚焦搭建质谱、全景病理、新型分子诊断等多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诊断技术平台,并利用多样化的技术平台为全球不同疾病期的患者提供有效的临床检测方案。我们非常认可颐坤生物团队的全球化视角、技术能力和执行力,相信在创始人张晟先生的带领下,颐坤生物有望成为IVD全球化平台型领导者。红杉中国一直致力于帮助创新型医疗器械、诊断企业的快速成长,以期让更好的产品更快地惠及病患。

晨兴创投黄璐女士表示,经过过去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国的IVD行业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完成进口替代;未来10-20年,技术迭代带来的国内市场增量,以及国际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将成为中国IVD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颐坤团队是中国IVD行业鲜有的兼具本土成功创业经历和国际化商务运营经验的团队。成立短短2年至今,公司发展迅速,在新技术引入和国际商务合作方面均完成了初步布局。晨兴很高兴成为颐坤的股东,晨兴将利用自身的国际化背景和在全球的资本和产业技术资源,助力颐坤成为中国IVD行业新阶段发展的领跑者。

元禾控股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中国最优秀的IVD企业,一定是全球化的公司。国内IVD产业将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海外新兴市场则存在较多未满足需求,具有战略性机遇。颐坤生物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和创新资源,通过多种商业手段,以全球化+多技术平台+海内外产业链和创新链联动的方式,进行全球化布局,形成产业纵深。颐坤生物创始人张晟先生领导的颐坤生物管理团队,是业内少有的顶配团队,具有良好的行业洞察力、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国际化视野,我们期待张晟先生继续带领颐坤生物立足国内,走向全球,为医生及患者提供有效的诊断产品和临床解决方案。

礼来亚洲基金董事总经理邹洁羽女士表示,LAV高度认同颐坤生物的愿景——为世界提供多元化、创新型、整合型、可负担、多疾病、全阶段的IVD解决方案——和其引进来,推出去的商业模式。自成立以来的两年时间里,颐坤团队展现了卓越的领导力和执行力,赢得了业界广泛认可。LAV非常荣幸能参与颐坤生物的成长,并期待和各位投资人携手同行帮助颐坤在未来取得更多的成果。

珀金埃尔默创投管理合伙人段连成先生表示,在集采政策的压力下,未来国内企业的发展更需要依赖创新能力,通过增加新品的比重来更好地适应医改政策。除了创新带来的收入以外,中国企业出海也成了体外诊断企业收入增量的新来源,规模较小但是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将会成为主战场。颐坤团队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跨国管理经验,可以更好地实现创新发展和开拓海外的目标。

浩悦资本创始合伙人丁亚猛先生表示,浩悦资本很荣幸作为颐坤生物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颐坤生物创始人张晟先生是国内体外诊断业内稀缺的优秀领导者,拥有独到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商业落地能力。颐坤生物创新技术服务中国市场,整合行业资源拓展新兴市场的战略和创新平台型布局将助力公司产品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美元汇率破7即人民币对换美元破7,这意味着1美元可以兑换7元人民币,如果当美元汇率从6上升到7,则意味着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反之,从7上方回到7,则说明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

在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贸易逆差,即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而在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贸易顺差,即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7关口意味着什么

多位专家表示,在股市持续上涨的大环境下,人民币汇率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但要看到官方和投资者都已逐渐淡化“7”关口意义,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即便突破“7”也不会出现持续强劲走强,反之也不会出现非理性趋势贬值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在去年8月5日,人民币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均在上午9时许跌破7元整数关口,这是汇改后人民币首次破7。央行当日回应表示,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据央行此前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人民币汇率在继续保持弹性的同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我国将继续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同时注重预期引导,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人民币汇率稳步趋升提高了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吸引力,且不断开放的金融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在贸易结算方面人民币存在汇率优势。他表示,不论是从近期资本跨境流入的趋势加强,还是从证券市场收益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下半年人民币可能在保证灵活性的前提下继续有序升值。

导致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增强。随着国内疫情的过去,各行业的全面复工、复产,市场对中国经济下半年复苏的预期正在加强,下半年中国经济主要以V型反弹为主。预计PMI、PPI、就业率都会稳步回升,这从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的升值趋势也能够得到印证。

第二,美元指数持续走弱,人民币升值也在意料之中。由于美国经济在短期内有所改善(主要美国经济重启之后,失业率有所下降),美元避险属性降低,贬值预期在增加。导致了美元近期走弱,美元指数已经连续6日下跌,助推人民币汇率加速回升。

第三,A股市场强势走高,从3000点到3400点仅用了5个交易日,疯牛行情实属罕见。受此影响,而大量外资的流入国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在增加,人民币汇率自然会快速上升。第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加快,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在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人民币作为自己的储备货币,这样市场对人民币需求量逐步增加,于是人民币汇率才能稳步升值。

从很多中国政府官员的公开言论中,不难看出中国对于美元的主导地位充满了羡慕,并且也希望人民币有一天也能拥有同样的地位。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表现,我个人预测,人民币将会在十年之后取代美元。当然,在此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重重阻碍。

美元作为全球第一大储备货币,给美国的贸易商和金融家们带来了诸多好处。用美元进行国际支付使他们避免了汇率变动对商品和资金流通的干扰。此外,美元的地位也使美国可以从其他国家那里获得好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经这样写道:

“美国有着其他国家少有的优势:它可以印制有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弗逊头像的绿色纸张。这些纸张被叫做‘美元’。美国人用这些‘绿纸’,从其他国家那里换来汽车、意大利面、音响、搭乘计程车、酒店住宿等商品和服务。只要外国人继续被引诱持有美元,不管他们把美元放在床垫里、银行里还是在流通中,美国就能继续用绿纸换来实实在在的商品。”

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另一优势是赋予了美国政府一项“过度特权”——只要外国人想要持有美元资产,美国政府就能够以更廉价的方式筹集资金来填补赤字。这项权利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尤其有利,因为大量资金从多数国家撤出,流向储备货币国家,使其免遭危机的致命打击。当然,这项权利被认为是“过度”的,因为美国需要保持预算和经常账户赤字,使其他国家能够买入美元。

总之,储备货币地位是美国主导力的象征,就连很多跨国犯罪都是用美元进行交易的。而美元主导地位也引发了其他国家的谴责。前美国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就曾在欧洲各国财长面前直言不讳:“我们的美元,你们的麻烦。”美元的主导地位,和之前英镑的地位一样,都是凭借着所在国成为全球最大、最富有的经济体和最大的贸易国而得到的。同时,美国在全球的金融体系中也处于优势地位。这些因素使得美元对国外投资者具备强大的吸引力。

2020:人民币取代美元

历史告诉我们,如何获得的就会如何失去。我曾经预测过,在2020年左右,在统治了近100年之后,美元的地位会被人民币取代。怀疑者会对这个大胆的推测嗤之以鼻,认为仅从时间上看,这一判断就和历史经验相悖。历史经验表明,一国货币在全球范围内被接受,往往会滞后于经济上获得主导地位的时间。所以,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时间应该推迟。举例来说,大约在1870年,美国经济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一,而美元取代英镑则是在二战时期(1940年左右)。这个事例表明,在经济主导地位和货币主导地位之间会有70年左右的滞后期。

但是以上这种对历史的解释是有误的。和普遍认为的时间相比,英国实际上更晚丧失经济主导地位,而英镑更早丧失主导地位。经济主导地位对货币主导地位的影响,不仅仅和经济体的规模有关,还和该国的贸易和对外金融实力相关。从这个角度来衡量,美国超过英国的时间并非在1870年,而是在一战时期。事实上,直到1920年,英国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投资国。

美元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成为主导货币,如果不是一些特殊政治因素支撑了英镑,美元将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其主导地位。当时英国政府决定加强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实施贸易优惠和货币联盟,这一系列政策使得英国殖民地继续使用英镑而非立刻转向美元。因此,经济主导地位和货币主导地位之间的时滞并不是70年,而更可能是10年左右。

当前,中国已经崛起并在赶超美国。以购买力来衡量,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和美国相当。中国的制造业出口额比美国要大。而且,中国是一个净债权国,而美国则是一个净债务国。用刚才得出的结论来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的取代,将在10年内发生。换言之,中国经济的强劲崛起,为人民币即将成为主导货币创造了条件。在2020年,以美元计算实际购买力,中国将超出美国40%左右。中国的贸易也会超出同样的幅度。到那时,中国将保持债权国的地位。而根据目前的推断,除非美国能够解决中期的财政问题,否则到那时美国还是一个脆弱的债务国。

改革的阻力与动力

现在,中国国内的各种资产对于外国投资者充满了吸引力,但是他们购买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人民币能成为储备货币,中国需要营造相应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但现在这方面的准备还远远不够。

当前中国的金融体系是由政府主导的,缺乏取信于投资者的透明度。并且,金融市场并不能提供充分的流动性,让投资者快速的进行兑换。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外的政府和私人怎会愿意用人民币来支付、持有资产或是进行结算呢?此外,在目前较为封闭的金融体系中,大量既得利益对金融开放的阻挠,使得变革的到来更为遥远。人民币币值保持低估,对出口部门有利,出口商成为货币改革中重要的反对力量。银行和国有企业也是廉价信贷的收益者,也会反对削弱其特权的改革企图。银行的所有权改革和经营的市场化,是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前提,也是打破既得利益和特权的重要手段。如果不进行改革,人民币要在2020年成为储备货币甚至取代美元的地位,只能是幻想。

尽管面临着多种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已经开启。“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各项政策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如同邓小平的名言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一方面,货币当局将采取很多干预手段。尽管最后的目标是实现自由化,但对外部资金和人民币兑换的开放进程,将是有控制的、审慎的,并进行微观管理。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描述为“有干预的开放”,而不是像上世纪60年代一些欧洲国家那样实行全面开放。

另一方面,这一开放进程也和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有着惊人的相似度。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划分了几个经济特区,用来开放贸易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当经济特区的实验成功之后,再把经验推广到其他地方。相似地,中国现在将把香港和上海(未来可能还会有新加坡和伦敦)作为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实验区。可以预见到,两地的成功经验将会推广到在中国大陆的更多地区。

近年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诸多举措迅速实施。短短几年时间,离岸人民币债券产品(dim sum,点心债券)从无到有,规模迅速扩大。据估算,其2011年的发行量将达到1800-2300亿元人民币。此外,中国

还和阿根廷、白俄罗斯、冰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据报道,中国还将和巴基斯坦及泰国签订类似协议,这会让互换协议中的人民币总量达到8000亿。

以上变革背后的动力并非仅仅来自于人民币国际化,背后还有其他原因。中国的一些改革者希望通过改革减少中国对出口的依赖。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令中国的出口急剧下滑,导致上千万人的就业受到影响。为了逆转这种局面,政府启动了巨额的财政投资计划。出于对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的担忧,今后政府采取这类措施会受到限制。为了改善经济的脆弱性,金融体系必须更加开放,以减少出口对于外部环境的依赖。

另一部分改革者则关注廉价的信贷对经济造成的扭曲。国有银行把廉价信贷发放给企业,导致企业更愿意使用资本而非劳动力来赚取利润。近年来,投资占GDP的比重创下历史新高,正是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与此同时,劳动者分享经济增长的份额在持续萎缩,加剧了收入差距和政府的民生压力。所以廉价资金的政策必须终结,这样国内的企业可以到海外去筹集资金,倒逼政府开放金融体系,为人民币自由交易创造条件。

此外,现在的资本管制和人民币低估导致中国累积高达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很多改革者已经意识到庞大外汇储备缩水的风险。根据推算,人民币还将对美元升值30%,这意味着外汇储备将会大大贬值。中国现有的汇率政策持续的时间越长,外汇储备就会积累得越多,在美元贬值时的损失也会越大。中国的决策层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困境,为了避免将来的巨大损失,开放金融体系已经势在必行。

现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贸易额已经是几万亿美元。今后进出口商将不再愿意用美元结算。只要贸易转为用人民币结算,贸易金融也会转向人民币,整个银行体系也需要适应这一变化。中国的银行业将会扩大海外业务,而中国的企业也想走出去。所以,这样的需求将促使政府制定政策适应贸易和金融的国际化进程。香港和上海将在推动开放的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未来十年,全球对人民币的需求将会有逐步的、实质性的增长。贸易商将会需要更多的人民币进行结算,投资者希望持有人民币来保值。这些变化已经在发生。很多国家的央行都在把储备货币更多的转向人民币,并不仅仅希望增值回报,而是出于本国进出口的结算需要。人民币国际化的浪潮就要来到,现在受到抑制只是因为中国还没有将闸门打开。

储备货币的双刃剑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会产生很多利益冲突和意见分歧。现有政策将经历改革,金融体系将更加开放,国内的既得利益者将会发出很多的反对和阻挠。为了战胜这些阻碍,决策层要大力宣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意义。反对者会强调人民币升值、金融开放对经济带来的损失和混乱,而决策层则可以从国家威望的角度,推动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储备货币。在此过程中不能低估国家荣誉的推动作用。改革现有体系是一项艰难的任务,而“人民币成为主导”这样的有民族自豪感的话语,可以成为政策制定者重要的宣传口号和依托。

那些怀疑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人会说,尽管中国有经济上的成就,但是要想拥有储备货币地位,必须赢得其他国家的信心和信任。尤其是在危机当中,投资人会问:我的钱在中国是否比美国安全?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会否保障外国投资人的财产权?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民主自由化进程将提振投资者的信心。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中国保持贸易和金融开放是非常关键的。中国采取保护主义和其他破坏稳定的措施的代价是巨大的。那将使得中国一直努力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产生倒退。所以,一旦明白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背后的原因,我们就会知道,中国将不会做出威胁这一目标的举动。

货币主导权和它所受到的指责之间有着矛盾的关系。货币主导权在某种程度上被错置和夸大了。之所以被错置,是因为货币主导权并非导致经济主导权的原因,而只是经济主导权的一个反映。货币主导权的收益往往被夸大,事实上,它是一把双刃剑。货币主导权是一种“过度特权”。对于美国来说,强势美元的代价是巨大的。廉价货币是鼓励过度消费的政策的帮凶,引发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储备货币地位就像是酒吧里的侍者,不停地向客人提供烈酒。嗜酒的人当然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充裕的烈酒供应也助长了这种沉溺。换个比喻来说,储备货币就好像一杯有毒的圣酒,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无法抗拒,而中国很快也将饮用。当然,中国得学会如何避免中毒。

近期的快乐来源于BIYAPAY国际汇款APP

BIYA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46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