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情感体验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情感体验,第1张

好的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着人的心灵,使人受到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渗透,从而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体验原指个体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在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疏通了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并在体验中尝试创造,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一、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获得情感体验,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能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的想象是通过声音来完成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创造想象空间。

  1音乐听觉的重要性

  音乐听觉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听力,一种是内在听力。音乐听觉能力就是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欣赏的重要渠道就是借助于音乐听觉的情感体验。通过音色、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听赏各种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感受不同旋律的特点,提高他们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

  2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环节

  情感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也可体现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在课堂上,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放一些喜爱的流行音乐,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之间的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到自由的发挥。还可以用各种方法、手段以及生动形象、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和学生一起进行音乐体验活动,创设一个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入情入境。

  在欣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伴随着典雅古朴的旋律,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把学生的情感带到如诗如画般的意境中,犹如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挂在露出嫩叶的柳梢旁,小舟在江面荡漾,微风吹过,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优美的旋律在不知不觉中唤起他们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又如,欣赏《天亮了》这首歌曲,可让学生先自己听一遍,然后给他们讲述这首歌曲创作的背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旅游区的峡谷地带,由于缆绳断裂意外缆车急剧下坠,缆车中的一对年轻夫妇在这危急时刻,用双手用力托起了怀中幼小的孩童。小孩毫发未伤,得救了,而他们却永远地闭上了双眼,离开了他们心爱的孩子。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许多学生听到这里神情严肃,眼神专注,几位女生眼中已经盈满了泪花,播放第二遍时,要求学生用“情”和“心”仔细聆听。当歌曲唱到高潮部分时,几个学生已轻声哭泣起来……音乐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音乐能力,都是在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这节课的感受环节中,学生通过歌曲的听赏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及感悟。

  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时,先播放五个各具特色的音乐主题,让学生自己分析、了解五个音乐主题所呈现的特点和所表现的情绪,然后打乱顺序播放,要求他们辨别出五个主题的顺序。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感知能力和听力,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体会音乐的美感,丰富情感体验。当学生置身于音乐艺术的氛围中,反复听,用心感悟,逐渐会对所听赏的音乐作品表达出自己的感想。因此,在欣赏时尽可能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他们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树立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的目标奠定基础。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挖掘情感因素,让学生大胆表现音乐

  音乐欣赏是心理反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学生欣赏音乐有自己的侧重面。有的喜欢欣赏作品的整体感受,有的喜欢欣赏演奏员高超的技巧,有的喜欢乐器和歌唱演员极富美感的音色,有的喜欢作品起伏变化的主旋律。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尽量多提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且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学会边听、边思考、边创作、边表演,这样一种欣赏音乐的学习方法。

  1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不注重表演、创作技能的发展,而侧重于感受、体验音乐的热情和能力的发展。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能提高大脑的反映能力和手的灵敏度。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灵活、越娴熟,与大脑神经系统就越有联系,并使大脑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同时训练学生的音乐的耳朵,能听懂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一位学生在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后写了一节文字,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想象力:“远处山峦迭起,蓝天白云,无边的草原上,一片春意盎然,一阵轻风吹过,马铃声响,悠闲的牛羊在碧绿的草地上或卧或立,把草原点缀的色彩斑斓……”

  在欣赏课《沃尔塔瓦河》之乡村婚礼时,学生认真感受的同时,完成三个问题:节拍(6/8);力度变化(由弱渐强,再由强减弱);乐器(单簧管,小提琴)。学生的表现为两种:一是不会的学生干脆不说;二是知道个别答案但不能确定的也犹豫不决,不肯举手。为了缓解紧张气氛,我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话音刚落,课堂真是像炸开了锅,精彩不断,想要表达的学生非常多,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还增添了很多个性化的见解。如,“这一部分音乐旋律由远而近,展示出一幅热闹的音乐画面后,又由近而渐渐远去。”“我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村庄,那里的村民正在举行一场热闹的婚礼,大家手拉手围成圈欢快地唱歌跳舞。”另一位学生说:“这段音乐好像是以小提琴及吹管乐器为主,旋律纯朴、明朗、活泼、欢快,让人不由自主地也想跟着跳起来。”虽然这些说法有时会大同小异,但它是学生自己独立感受的结果,也是开放课堂产生的效果。通过创设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重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因此,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自由的课堂,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创设音乐体验教学模式情境

  音乐欣赏课中必须重视体验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到音乐情绪带给自己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欣赏课《春节序曲》第一部分第一主题时,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去想象出锣鼓喧天的场景,然后给学生提供锣、鼓、镲、三角铁等乐器,要求学生自由组合,用以上打击乐器去表现出心中热闹欢腾的场景。话音刚落,大部分学生一拥而上,用各种乐器模仿音响来表现音乐情绪,教室一片欢腾,见到如此欢快的场景,老师也情不自禁地以打鼓的动作融合进去,顿时,表演的学生更加起劲了,这时整个课堂变成了学生欢乐的海洋、自由演绎自己感情的艺术天地。几分钟后,学生个个神采奕奕,意犹未尽地回到座位,脸上洋溢着自信满意的笑容。以上的案例,运用了体验式的学习方法,紧紧抓住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音乐情感去感受节日的欢快,学生自主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体验乐曲的情感表现及音乐内涵,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自主探究、尝试创新的能力,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体验中得到了艺术熏陶。在欣赏《命运交响曲》时,先讲述贝多芬的人物命运,以及他所处的音乐时期和历史背景,而故事中贝多芬的自尊、自强以及对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巨大的人格魅力通过他的音乐深深地震撼了每个聆听者的心。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聆听感受同一首作品不同风格、不同版本的演绎,分别让他们欣赏极富王者风范的卡拉扬指挥的现场版的交响乐《命运》与法国钢琴家改编弹奏的极具节奏感、时尚感的钢琴电子交响乐《命运》,在古典与时尚的交错碰撞中,体现出作曲家、演奏家和指挥家根据自身对音乐的理解、感悟所形成的独特的音乐风格。

  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可见,音乐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独特而明显的。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的能力,而且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学生富有情感的创造力

  给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可体验能力的环境和自由空间。学生学习就会显得轻松自如,没有负担,没有压力。如,对初级中学生的音乐素质调查表明,学生之间有较多的差异,必须有一个充满平等和谐的环境,才能达到心理愉悦,静听调整思维,充满自信。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师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能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接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丰富的教学手段、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前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过程,通过听―动―演―赏―创几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创造力。通过多种手段,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表现,体验愉悦的审美活动。在音乐课开设的“小小音乐会”中,让学生自导、自演、自唱,尽情表现。学生不仅自娱自乐,同学之间相互影响,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品位也在不断地提高。情感投入得越多,兴趣就越浓厚。针对学生的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差异,通过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来表现自己,释放自己的艺术激情。

  音乐是表演艺术的舞台,能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学生每年参加校内外各种艺术节文艺会演,能够运用课堂中所学知识,自主创作,编排节目,自我创新,在艺术水平上不断有所提高,更能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体验到艺术创作中的艰辛,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培养出优秀的意志、品质,也为他们成为一个有情感个性的艺术人才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因此,在开放式情感体验教学法的实践中,一定要以发展、激励、发现为指导思想,努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快乐,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能力,陶冶性情,从而达到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整体提高。

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把握

 在各艺术类别中,声乐艺术无疑是一门充满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声乐艺术中所饱含的情感,需要演唱者首先调动起自己曾经的情感体验,情绪到位后,表演者再通过自身的表演,将歌曲中所包含的各种复杂情感传达给观众,并使观众们感同身受。下面是我分享的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把握,一起来看一下吧。

 查理潘才拉说“歌唱必需触及灵魂,我们要把整个的生命和爱这双重的灵感,通过我们的演唱再现。”可见情感表达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音乐起源至今,经历了漫长又复杂的发展过程。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是词曲作者动心,演唱者唱心和观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歌唱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表现真实的人性、抒发真实的情感。

 声乐情感的运用和表达既要求我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又要求我们用自己个性化的风格去表达自己,感染观众并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反复的表演和实践中加深对情感内涵的理解。声乐艺术又不同于其他的艺术门类,即由于它自身就是一具乐器,所以它能给人以更直接的影响,更易于感人。它的美既是直观的、也是内在的、深入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挖掘。

 一、声乐演唱艺术的审美特征

 声乐演唱是饱含情感的一门艺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情感的审美性。声乐演唱艺术情感的审美是一种精神活动,受歌曲的情感和演唱者的演唱技巧这两大因素所影响。在一首歌曲中,演唱者本身的声音美固然至关重要,但演唱的情感审美也不可忽视,这两者互 相补充,相辅相成,紧密协作,共同烘托出了整个演唱艺术的美感。演唱者不仅要充分展现出自己声音的美感,更要重视歌声的情感表现方式,声乐演唱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声与情的完美结合。

 具体地说,声乐演唱艺术的审美特征有三大特点:

 1、声乐演唱的情感审美受制于普适的情感审美标准以及情感审美表现

 俗话说人有七情六欲,可见人类情感的复杂与多样,人们对于情感的表达方式更是千差万别。但是总的来说,任何情感都会受制于历史因素和社会环境,受制于人类的理性。人类情感审美的标准归根结底就是对事物对与错、黑与白的评判。上文已指出,声乐演唱艺术是生活的一种投射,源于生活,它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对于审美态度的选择,以及对于情感表达的抉择。越是成功的声乐演唱,就越能将时代精神、社会追求、大众理想和历史潮流融入在歌声中,用普适的审美观唤起听众的共鸣和感动,同时注入演唱者自身的情感体验,最终感染到每位听众。

 2、声乐演唱艺术审美具有真实性

 声乐歌唱艺术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必须投入真情实感,任何矫揉造作都会影响声乐演唱艺术整体的效果。真情实感的流露,需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创造感动人心的艺术形象。同时,演唱者要悉心地揣摩歌曲的词和曲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将本身对于歌曲的演绎,包括感情的性质、强度,与歌曲所含的情感相契合、相融合,将两者毫无违和感地贯穿为一体,形成震撼人心的完整艺术作品。

 3、声乐演唱艺术能直击人的心灵

 最近两年,最受观众欢迎的综艺节目莫过于歌手选秀节目了,而声乐演唱艺术之所以能这么广受欢迎,最关键的就在于它具有直入人心的特点,比起其他艺术形式对人心灵的震撼更直接、更快速。短短几分钟的歌曲,带给人的是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或兴奋、或沉静,或喜悦、或哀伤。而且由于歌曲的简单易学性,观众容易跟着歌曲一起唱,所以声乐演唱艺术是最贴近群众的一门艺术类别。而只有听众在精神上获得了享受,这首歌曲才能带来真正的审美体验。从另一个角度说,歌唱者必须谙熟听众的审美反映,才能最大程度地打动听众,所以,声乐演唱艺术的演绎着不仅要是一个成功的演唱家,还要具备高超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二、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把握

 声乐演唱艺术是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综合体,而又首先是听觉的艺术。演唱者在讲语言符号和音乐符号转变成声音时,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是在既有歌曲上的再创作。无论歌曲本身的旋律多么优美,歌词多么隽永,没有演唱者的演唱,听众永远无法感受到歌曲的情意和内涵。演唱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名副其实的创作者。因此,歌手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不断提升艺术再创造的能力,保持艺术创作的活力。

 1、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作品的内涵是作品的思想感情之所在,也是作品的内在含义。面对一首歌曲,歌手首先要做的就是搞清楚歌曲的内涵,这是表演歌曲的最基础的工作。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首先要弄清歌词大意,将歌曲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分析清楚。这其中包括歌曲的情感基调和情感风格,比如作品的悲喜,是哀怨还是激昂,是奔放还是婉约等等。此外还包括歌曲特定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缘由。记得一位声乐理论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歌者献出足够的时间和思想来分析他的歌曲,并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他将对其结果感到愉快、惊奇,如果他坚持下去,他将及时发展出一种敏锐的机能,

 从而他将能够进入与作家创作某特定作品时的、多少有些相似的心理状态。”所以,不管唱什么歌曲,都应该仔细认真分析作品,做到深刻理解作品,尽可能的把自己放在一个具体环境中,这样会在表现上更加切实,也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认真地分析作品的词和曲,这是演唱好任何音乐作品都首先要做到的,但对演唱好歌曲向而言,我们还要对作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2、对作品情感基调的把握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歌受到不同地区的语言音调,生活特点,地理环境等的影响,使得民歌具有独特的民歌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如平原地区的民歌大多婉转流畅,山区的民歌比较高亢豪放,而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产生的民歌则是音调悠长,气息宽广的长歌,西北民歌的旋律高亢激越这与西北地区人民生活在贫瘠的黄土高原。性格粗犷豪放声调高亢有关。

 必须先对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解作品创作时代背景,分析作者在歌中为我们演唱所带来的意图,正确的把握作品的基本思想,然后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处理歌唱。千万要注意设身处地的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准确表达歌唱的内容。例如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我们首先要知道由于四川特殊的地理环境,崇山峻岭,造就山里人豪爽粗狂的性格。唱歌时要真挚炽热,欢快热情。演唱时音调高亢明亮。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优美柔和的旋律,亲切含蓄的语言生动描绘了在朦胧,恬静的山村夜晚。阿哥阿妹相知,相恋不相见。通过内心独白式的歌唱来传达心生的婉约情境。呈现出清新柔美的夜曲风格。

 3、对作品意境的想象

 我们发现,很多歌手在演唱时经常会闭着眼睛,仿佛在摸索什么,揣摩什么,可以说,这个时候,歌手便进入了对于歌曲意境的想象中。任何优秀的声乐演唱艺术家在演绎一首歌曲时,都会想象自己身临其境地处在歌曲所描绘的场景中,发挥音乐对于想象力的启迪作用,根据歌曲的内容,在脑海中虚构出各种场面,这就是演唱者对于作品意境的想象。只有感同身受,才能最大程度地阐释出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如果歌手将歌曲本身的意境建设得非常具象和细致,那么在演绎时就会生动和真实,对于歌曲意境的想象能够帮助歌手尽快地完成对歌曲所含艺术形象的塑造,形象完成后,整个歌曲的主旨也就豁然开朗了。对于作品意境的想象与建立,需要歌唱者以实际生活为蓝本,多听、多看、多思,不断累积对于生活、社会、人生的感悟,增强自身的艺术领悟力和灵性,以便能更深刻地阐释声乐作品。

 4、对作品风格的掌握

 风格是指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不同于情感基调与意境,风格更侧重于作品本身的文化元素和社会背景,一种风格的形成受到时代、社会、民族、阶级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因此在一个作品的风格中我们最容易发现这个作品中交织的地域与时代特征,以及文化的底蕴。例如由台湾艺人陈升创作的歌曲《北京一夜》,原本是一首摇滚歌曲,但特别之处在于因为里面加了京剧的唱腔,再加上。地安门、老情人、绣花鞋、古锈铁衣、征战男儿,使得这首歌曲蕴含了一种古典的中国风。

 视觉艺术由于具有直观性的特点,风格往往比音乐更容易把握。而同为线性艺术的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音乐风格的把握。提升歌唱者的文学修养对于把握和理解作品的风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成熟的歌唱家能把作品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能让听众感受到音乐背后的声音。

 5、把握作品的艺术对比

 所谓歌曲的艺术对比,就是指一首歌的强与弱,轻与重,叙述性和歌唱性,而艺术对比最重要的就是一首歌曲中高潮点与低潮点的对比。处理歌曲的通常做法是强化高潮,弱化低潮,并在高潮和低潮之间进行合理和恰到好处的过渡,设置一定的转折,通过比对,增强艺术的多变性。一味地高亢或者低沉都是不成功的艺术表现。加强高潮部分的方法常常是加重一部分字词或语句,重点突出的部分要逐字逐句地揣摩,既不能强度不足、火候不够,也不能过于浮夸,过犹不及。这个过程需要歌手仔细揣摩,反复寻味,最终找到最恰当的表现方法。歌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些难关,但必须遵循最初的设计,不断克服难关,直到所有情感都内化在歌声中表达出来。歌曲的总体设计应该包括歌曲的整个感情基调、快慢、强弱、音色、音调大小,以及歌曲的伴奏音乐等。这些设计都要根据歌曲的结构、旋律以及情感发展来构建,确保歌曲的艺术表现能够指引歌手的情感基调,并能完整表现出歌曲的高低潮和内在层次。

 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全曲5各乐句一气呵成。第一句“月亮出来亮汪汪”与第二句“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是一种平稳的情绪。第三句“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情绪上要稍微有渐强的变化。第四句“哥啊哥啊”连续三声对阿哥的深情呼唤。情绪高涨形成了全曲的高潮阿妹对阿哥的浓烈情感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演唱这一句的三个阿哥要有力度的对比处理突出阿妹微妙丰富的心理描绘。

 三、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表达

 声乐作为一门学科,如其他学科一样,由多个技术性的层面构成,这些技术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提升。而情感的表达是技术层面中最为特殊的部分,甚至它本身已经超越了技术的层面。在声乐演唱中,传神的情感表达将使这种艺术形式更臻完美,这将带来听众与演唱者之间心灵上的共鸣,也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使得声乐成为不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而成为一门艺术。

 什么才是良好的情感表达人们形容演唱常常会说声情并茂,即演唱的音色、唱腔与情感都非常动人。“声”侧重于我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声乐技巧,“情”即是指情感。二者并茂即意味着声音与情感得到完美的融合。声与情并非是孤立的两个部分,声音是演唱艺术的载体,声音即是内容的载体,同时也是演唱情感的载体。情发自于声,情感的表达是通过声音传递到听众的耳中,完美的表达即是形式、内容、情感的高度统一。

 情感的表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也并非不可把握,通过体悟、训练和实践可以提升情感表达的能力。而这也正是歌唱家探索和实践的重中之重。

 1、情感想象与场景想象的重要性

 在熟读乐谱的过程中,要反复体悟音乐的感情特征,领略歌曲音乐的旋律,理解歌曲音乐的意境。歌唱者就是要从歌曲的文学(歌词)语言造型和音乐旋律起伏中,发掘出这些丰富的情感闪素,掌握歌曲的风格基调,引发我们心中的想象,发展自己的音乐思维,激起内心的歌唱热情,使自己的歌声充分抒发内心的情思,从而艺术的表现出完整的音乐形象。

 场景想象即想象作品描述的场景,并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场景,设身处地的感受。如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演唱者可“移情”于这样‘种场景:在开满槐花的山上一位羞涩的少女对情郎的思念和向往。

 2、再创作的重要性

 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即再创作,对一部声乐作品来说至关重要。歌曲是语言符号、音乐符号和声音等多方面的结合, 作曲家、作词家、歌手,共同完成了一部歌曲,任何歌曲,都要经过歌手的演绎,才能成为一部真正的声乐作品。 这种再创作,是歌曲演唱表达情感的基础。纵观乐坛,演唱家们之所以受听众喜爱,除了他们与生俱来的绝美嗓音、超凡的演唱艺术,还在于他们的歌声包含着深情,不仅毫无遗漏地将歌曲中蕴含的感情表达了出来,更将原本的感情进行了演绎和升华,使听众和歌曲产生了共鸣。

 增强声乐演唱艺术的表现力,就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不仅要充分调动听觉,还要在内心积淀不同的音乐形象,为演唱艺术积累起足够的情感储备。演唱家的再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再创作,由于歌曲的独特性质,歌曲具有语义和非语义的共同特点,正是这种非语义性,为歌曲家提供了无限的创作可能,也为歌曲的情感表达提供了足够的表现空间。在表现作品的方法中,联想和想象是最佳方式,这两种方法是表达歌曲情感的前提,也是激发歌手感情的源头。准确而丰富的想象能够使歌手更深入地进行作品剖析和延展,也会使作品更有感情,使作品感染力更强。

 声乐的艺术魅力取决于声乐的情感表现。歌唱的初衷就是“唱情”,声音贵在以情动人,歌唱者应以自己特有的演唱风格、优美的音色和真挚的情感将作品的思想内涵表现出来,把听众带入歌曲的意境中,把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展现在听众面前,才能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收到演唱的预期效果。

;

一、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对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我们听到一首乐曲时,它所表达的情感,凭借欣赏者的感性思维,自然产生出一种体验。如突如其来的极强的音响,会让人吃惊;单薄微弱又缓慢、低滑的音响,会使人感情上似乎有放松、平稳、失望、叹息等倾向;一连串急速、昂扬又渐次递高的音响,又会使人感情上似有紧张、热烈、兴奋、昂扬、高兴、希望等等倾向;一、二个非常长的微弱的长音,会使人的感情上有着平稳、舒展的感觉;反之,如果这个长音是渐渐非常强烈的,则会使人感到憧憬、向往等。当我们听到一个快速而又活泼的乐曲时我们会从乐器奏出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而当我们听到一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广博的音乐,令人舒心;奔放的韵律,给人豁达;细致的歌词,让人静思;忧郁的曲调,使人回首往事……这种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情感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情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与归宿”没有情感的音乐只是一堆杂乱的音响,没有情感的表演者及欣赏者就如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在欣赏过程中如果欣赏者对音乐作品仅是直接的感情体验,虽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也达不到欣赏过程的体验和提高欣赏水平、能力、审美层次的目的。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有理解认识的参与,要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也就是超越感性欣赏音乐。

  

  二、理性欣赏音乐的体验

  

  其一、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历史等相关内容。

  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对欣赏音乐会有很大的益处。例如在欣赏《长征交响曲》第三乐章飞夺泸定桥时,让欣赏者回顾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历史片段,了解红军是怎么样夺取泸定桥的(飞夺泸定桥的背景是什么)红军能否顺利度过大渡河,关键是要夺取泸定桥的控制权。泸定桥的关键作用在于它是横渡天险大渡河的唯一桥梁。而历史上,太平天国的石达开在泸定桥附近的安顺场被清兵最后消灭了。蒋介石也梦想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红军为了迅速渡过大渡河,粉碎敌人前后夹击合围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左路军前卫红四团,就是在这紧急的情况下,迅速接受夺取泸定桥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的。有了这一背景的了解,在欣赏乐曲时就能更好地对作品所表现的情节及音乐形象加以想象,便以理解作品。再如欣赏《如歌的行板》时,这首作品几乎成为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有时人们简直忘了作者还写过别的作品。《如歌的行板》采取的是复三部曲式。1869年夏,柴可夫斯基在乌克兰他妹妹、的庄园中度假。一天,听见窗外的泥瓦匠在唱一支古老的民歌,他被这支歌深深打动,便记录了下来。这首民歌就是《万尼亚坐在沙发上》。从歌词来看,它显然是一首无聊闲逸的小曲,但是柴可夫斯基以他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从这首歌的旋律中感受到深刻而丰富的内含,于是将它用于《如歌的行板》,作为这一乐章最主要的主题。演奏此曲时,弦乐器都加上弱音器,音色暗淡、情绪内敛,是心灵创痛的抒发。当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于1876年聆听这首乐曲时,禁不住流下了热泪,并赞叹说:“我接触到了灾难深重的人民的灵魂深处。”通过这一介绍使欣赏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能对作品的情绪更加把握到位。

旋律,音乐的旋律刺激人的大脑,因此产生共鸣,或舒缓,或激昂,人本身就是情感丰富的,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能够带动我们或兴奋,或低靡。当音乐的旋律恰好与我们内心世界的某段映像相一致的时候,就更加明显。

当我们聆听一段旋律的时候,会触动我们头脑中的某段记忆,或者是我们的某些想想,就像人对自己想想的东西有很强的画面感一样,仿佛会有非常生动立体的影响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越想就越真实,再加上我们的感情投入,就会有强烈的情感反应。

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作为表达人类思想意志

的载体,古今中外绝大多数的音乐家、哲学家和美学家

都将其视为一种善于表现人对现实生活的心理感受,

尤其是情感态度的艺术。正象黑格尔所说:“在这个领

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灵

魂中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

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

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情绪都属于音

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但是,由于音乐在反映现实的

具体性上受到限制,在音乐审美中人们会对音乐情感

有不同理解。在以往的探讨中,我们一方面肯定了情感

交流在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中的重要性;一方面也

发现了一些对音乐情感的狭隘理解。为了探求对音乐

情感科学、客观的把握,重视对音乐情感特征的研究是

当前音乐美学研究切实要做的事情。

音乐情感的基本特征

作为人类思想意志的表达,音乐的情感以音乐艺

术特有的方式向我们传达着人类内在生命的运动和无

限深厚的精神内涵,对于其存在的意义来说,这种情感

应当是典型的、概括性的,并且是易感的。

一、音乐情感的典型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典型是指作曲家在表现情感时,

要选取那些在现

实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情感“素材”。这

就要求作曲家对于特定环境下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方式

同与他处于同一时代的人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情感体

验,而他体验的必须更加深刻、更加细腻、更加强烈,并

且能够对以往的情感表现模式有所突破,创造性的运

用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其音乐的情感内容。贝多芬

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就是一个突出的典范,它之所

以能够堪称为交响音乐发展史中的里程碑,原因不仅

在于它蕴含了贝多芬从法国大革命中所感悟到的精神

情感,更在于他全新创作风格的运用。

二、音乐情感的概括性

由于音乐所使用的特殊物质材料—声音,具有

非语义性和非造

型性的特点,它不能象语言那样直接表达概念,也

不能象造型性艺术那样为我们提供视觉的表象,这就

决定了音乐情感的表现要具备高度的、非具体的概括

性,我们所了解的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的多义性和

不确切性,就是随着这种非具体的高度概括性产生的,

要从整体上欣赏音乐作品欣赏音乐作品要具有整体性,要关注音乐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结束,要关注音乐的整体效果。每部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主题,或者一个,或者多个,并且是经过这些音乐主题的呈示、发展、变化,直到结束的过程来陈述音乐的内容。欣赏音乐时必须紧紧跟随音乐的发展,细心倾听音乐的陈述过程,才能领会乐曲的整体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49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