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秋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刘禹锡的秋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秋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2] [4]

刘禹锡,字梦得

,汉族,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豪放派诗人。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刘禹锡的一生人跌宕起伏

曾任官

也曾被贬

人事变化,让人不禁感慨人世之沧桑

但他生性乐观豪放

总是抱着乐观积极的态度

所以他的诗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表达被贬二十三年内心的不满和气愤

对朋友的劝慰的感谢

以及自己豁达的心胸。

       刘禹锡是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

       这首诗写出了黄河源远流长、气势雄伟。开始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黄河向下游奔涌的磅礴气势。再写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可到银河。牛郎织女也会来欢迎你。这是多么瑰丽奇趣的景象啊!同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达出了诗人豪迈的情感。

刘禹锡这首诗就是这样,首联从题前摇曳而来,尾联从题后迤逦而去。前两联只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以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而不是为了追怀一朝、一帝、一事、一物。至后两联则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揭示出全诗主旨。通过叙述来到金陵所见,突出了历史陈迹,接着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进入议论,从而表达了千古兴亡之独到见解,抒发了对当今统治者纵情享乐的不满之情。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68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