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技巧——基调

朗诵技巧——基调,第1张

朗诵时,不同体裁和内容的文章采取什么样的朗诵基调是非常重要的。基调不是简单的指音高、音低、音强、音弱。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总的态度情感,总的色彩和分量,以及朗诵者的具体态度。感情色彩有喜、怒、哀、乐之分,态度有肯定、否定、批评之别,其中有分寸和火候的差异。以下对20种基调逐一进行讲解。

要求:声音音量要偏小,声音柔和、抒情;气息深而长。

例              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要求:声音要庄重大方,采用宣读式的;吐字要有力度,力度要均匀;字正腔圆,粒粒外送(颗粒性强),有穿透力;气息要稳定、扎实、托底。一般都采用实声来表述。适合朗诵激扬的文字。如大会的结束语。

例“同志们,从本世纪20年代起,几十年来,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们,中国人民数以百万的光荣革命烈士和革命战士,流血牺牲,英勇奋斗,奠定了今天中国的局面。在新的时期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干出一番前人没有做过的伟大的事业吧!”

要求:声音柔中有刚,咬字力度要大些,但声不涩,气息沉实不断流。

例 赞美你啊!大庆的秋天!你像神奇的彩笔挥洒而成的巨幅画卷。你秋日的景色,竟是这样五彩缤纷,草地上,一片鹅黄、一片嫣红、一片靛蓝、一片蛋青……

      你浑似一篇气势雄伟的景秀文章,读着你,不能不引人思索,思索大庆人,思索着整个中国工人阶级,它的意志、它的力量、它的业绩、它的襟怀和理想……

要求:声音以刚为主,以实声为主,坚定有力而节制,吐字要颗粒饱满,字正腔圆;气息要沉稳、扎实,有丹田气做支撑,托声而出。朗诵时要有理有力,切忌高声喊叫。如描写英雄人物对敌人的。

要求:用较暗、弱低沉、偏虚的声音来读这样的文字,胸腔共鸣比较多,节奏偏慢,字音缓缓的送出,有时是声伴字,有时是字伴气,或者是哭泣而出的,或者是断断续续的发音;气有时是颤抖的,有时是叹息。这种作品一般悲痛哀伤的色彩比较浓厚,心情比较沉痛。读这类文字的时候要求技巧比较高,情境再现一定要到位,要展开想像。

例          大树下的春草  [阿炳 ]

    儿子还是走了。临行的那一天,春草仍然将儿子送到路口的大树底下。儿子突然返身过来,扑嗵一声跪倒在母亲的脚下,泪流满面。春草把儿子扶起来,努力地笑了一笑,对儿子说:去吧,儿子,到外面去长长见识,妈在大树底下等你回来。

    相依为命的儿子走了。大树底下,春草那双已经渐渐失去光泽的眼睛里,又重新燃起了期盼的火苗。当时间这根残酷的皮鞭,抽打得春草心灵滴血的时候,儿子终于回来了。儿子是躺在一只精致的骨灰盒里回来的。部队上的人对春草说:好妈妈,您的儿子为了救三个落水儿童光荣牺牲了。

要求:用声比较偏浅,音要高而柔和,口腔状态比较松弥,舌头要灵活,口唇稍用力,字音弹发的要快而饱满,气息灵活变化多,气息的偷、抢、借都要用到。这样才能读的俏皮,读的欢快,读的活泼。要抒怀,昂扬向上。读这类文字,发声状态比较冷的朋友,在读的时候,要开牙关,抬笑肌,唇部稍用力,要增强热情和兴奋感。这类文字和低沉悲痛的正好相反,一般适合女生来发挥。

例柳条青,柳条长,柳条随风在飘荡,摇来了春天,摇来了小鸟,摇的那湖水闪闪亮。

这种基调与低沉悲痛的基调有类似的地方,但是也有所区别。低沉悲痛的悲伤哀痛的色彩很浓,心情很沉痛;低沉压抑的色彩是忧伤和凄苦。一般是愁而不是悲的那种心情。要求:用声比较暗弱,偏沉,字伴着叹息发出;咬字要迟滞;气息要沉缓,伴有句中顿挫和语句间歇的状态。

例月牙儿,像把梳子挂在半空。人们都说月亮是位最善良、最好伤心和最易受感动的姑娘。谁有什么不幸和哀愁,她总是怜悯地注视着你,有时还会流下泪来!想必她这时是不忍心去看那不幸的人们吧?所以才掩住半个脸;但她那朦胧的淡光,还是同情地从窗户棂间射进来。黑暗的屋子,也变得灰白起来。

多是自豪、抒情的文字,比如歌颂大草原,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都属于骄傲自豪的基调。要求:声音宽厚明亮,开阔抒情;吐字清晰饱满,圆润居中;语势舒展;气息要深厚、扎实、畅通。

例多么平坦,多么宽阔,无边无际的原野从眼前向四面八方伸展开去,直到那渺茫的尽头愿与天接,看着你,怎能不心驰神往,心旷神怡,豁然开朗,啊,胸怀宽广,气度恢宏的草原。

这种基调与低沉悲痛的和低沉压抑的有相似之处,但有本质的区别。这类文字一般都是平和宁静的。要求:声音偏暗,虚和柔和;吐字要清晰,颗粒性要强;节奏偏慢,运用音长(每个字可以拖一些);气息深匀,弱控制力比较强(气息弱而不断)。

例              第一场雪

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开始还伴著一小阵儿小雨,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面上一会儿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就万籁俱静,只听得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

这类文字一般是激动人心,振奋人心,鼓舞人心的。要求:声音以实声为主,高亢明亮;咬字力度要强,要清晰、准确、清脆响亮;气息深厚、扎实,有丹田的支点;节奏明快,昂扬向上。

例五星红旗飘扬太空,世界目光聚焦中国。9月28日,我国航天员在顺利完成首次空间出舱任务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梦想终成现实。我们向参加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英雄的航天员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向支持和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国各族人民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深切缅怀的基调大都是深情的回忆和怀念过去的人、事和物。要求:用声偏暗,较沉低,要柔和,吐字音节要长,清晰度要高,节奏缓慢,声音吐字伴随着回忆的感情线滚动送出,含蓄的,如珠如流,气息深沉、舒缓、均匀。

例              《小白花》

那是1997年,已经四月初了,冬天好像还没有过去,北风刮的很急,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我们的胸前都戴着一朵小白花儿,……

一般它的内容大都是故事性的,比较风趣、幽默,比如表现人物的时候,人物之间的调侃,而且从中表现了人物与人物之间亲情和亲密的感情。这类文字在表现人物的时候要把握人物的语态和特点,比如老太太、老大爷、年青人,小孩儿等,他们的语态各有不同。有时可以用方言来模仿人物的说话,特别是不同人物对话的时候,要用不同的声音色彩表现不同的人物,要让听众听出不同的感觉,有几个人就读出几种感觉来。这就要求带有表演的成份了,总之要做到会声会色。如果是老太太,声音也是要偏厚,声音发偏,气息偏沉,稍稍提嗓门。年青人声音比较明亮,小孩声音比较稚嫩等,要善于体会,学会模仿,要有演员的精神。

这类文字一般是热情的启发,要轻言轻语,朋友式的,循循善诱,用真诚跟人讲你的感悟,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使受众产生一种共鸣,让他理会你的诱导,无悔人生,把一生献给伟大的事业,做高尚的人。切忌说教式。要求:用声以实为主,亲切、柔和,切忌生硬,态度要积极、热情、诚恳;吐字清晰度要高,气息要饱满,气息要长,舒缓、平和。

例 亲爱的朋友们,任何一个人有志气的青年,都希望自己的青春能够闪闪发光,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活的有意义,成为一个对社会历史前进有所贡献的人,而不至成为历史的累赘,历史的罪人。如果是这样,你就应该坚定的树立起共产主义革命人生观,按照这样的革命人生观,安排好自己的人生。

这类文字一般表达一些人和事向着正确的、大家都赞同的目标去努力,去追求,有一种很坚定的信念,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其决心不可动摇。要求:用声由弱渐强,吐字由偏弱逐渐变强;气息方面,第一种由偏细的气量逐渐扎实托底,第二种由始至终的声音结实,吐字有力,气息扎实。

例          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这类文字一般服务性比较强。要求亲切自然,口语化。有直接交流的感觉,有对朋友讲述的感觉,让人喜欢,非常愿意听,非常想知道你的内容里所讲的知识。要求:用声以实声为主,较弱,要亲切、柔和;吐字清晰流畅,气息气量偏小,舒缓、平和,运用要灵活。生活常识的介绍,科普知识的宣传,导游词等服务性的文字多属于这类。讲课一般也用这样的基调。

这种基调它的内容一般是郑重、严肃,切忌诙谐。要求:用声偏厚,以实声为主,音色偏高些,吐字力度要强,干脆利落,清晰度高,颗粒性强(每个字都像枣核一样,吐字归韵要好,没有吃字、丢字、拉字的现象,让人听着清晰);节奏要明快,不拖泥带水;态度要严正明朗。一般这种基调都用在新闻播音上,在朗诵中用的不是很多。

这种基调一般用在新闻播音里。这是一种批评性的,也是比较严肃的,但播国际新闻,态度要分火候。一般要摆事实,讲道理,也应该引导,不能过于生硬。要求:用声以实声为主,音色偏中;句子要清楚,刚中有柔,音量有小幅的变,吐字力度稍强;态度要鲜明。多用于批评类的新闻。

这种基调它的内容一般是感情激愤的。如对敌寇不无痛恨,要报仇雪耻,这种报仇的迫切心情,以及收复失地的不可动摇的意志。要求:用声偏刚,较宽厚,胸腔共鸣多一些;吐字力(立)度强,既有力量,又有口腔的立度,两个力(立)度都是很强的,颗粒饱满,字正腔圆;个别句子,牙关偏紧,气息深厚、扎实,变化幅度比较大。

例            嘎达梅林(节选)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是明晃晃的刺刀和黑洞洞的枪口……哈哈……开枪吧!你们的子弹可以穿过我的身体,可却永远不会射穿这个伟大民族的胸膛!来吧!试试你们的胆量,冲这儿开枪!放心,草原上的男人不会跪着死。

这种基调它的内容一般是歌颂平凡人,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比如劳动模范,身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儿。这种基调应该是由衷的赞扬,给人一种鼓舞和力量。要求:用声比较低沉,柔中有刚;吐字力度比较强,语速较慢,重音要突出;气息控制上要有幅度的变化,气息较深厚。要有发自内心的钦佩之情,才能掌握好这种基调。

例每一个患者在病魔的折磨中,都感到护士的亲切和温暖,她为你的痛苦而焦虑,为你的痊愈而欢欣。接进来的时候,和你一样愁眉不展,送出去的时候,和你一样笑容满面。她为了生命的安全,为了别人的欢乐,走遍各个房间,踏过一道道门槛,日夜不眠,汗水成串。她不为名,不图利,用自己的生命热情协助大夫,使许多生命垂危的人,起死回生,转危为安。她默默无闻的为患者贡献出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心血。护士的这种高尚品德,我们各行各业的人们,无不肃然起敬。

这种基调的内容大多都比较振奋、激动人心。这种基调与精神振奋的基调差不多,但也有区别。要求:用声偏高、明亮、开阔而豪放、有气魄;吐字力度要大,口腔开度也要大;气息深厚,气息量强弱的控制有比较大的变化,但切忌提挤着嗓子高喊。这种基调要多体会体育项目解说。

例随着暴雨般的掌声,陈竞开踏上了举重台,他在杠铃前又做了一次深深的呼吸,此时,全场安静的只能听到呼吸声。只听他一声吼叫,1505公斤,几乎比陈竞开的体重重了三倍,这样的杠铃在他的头上高高的举起了,新的世界纪录又诞生了!让我们欢呼吧!

我个人认为回延安和安塞腰鼓他的共同点就是以一股的化为纽带。就是把安塞腰鼓的话作为一个纽带,把所有的故事都串联起来,它就像一根绳子一样,明白了没有他的共同点就在这地方就是作为一个绳子作为一个纽带作用,各种人圈。就是形成一个有机体。

腰鼓属打击乐器。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长约34厘米,两面蒙皮。鼓框上有环,用绸带悬挂在腰间,演奏时双手各执鼓槌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腰鼓在民间十分盛行,人们跳着腰鼓舞,变换队形,或行走或在一个场地内边舞边敲。同时也用于民间秧歌舞。腰鼓最初流行于陕西,后来在全中国发展流行。在表演的形式和技巧上,变化极为丰富,在民间流行极为广泛,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近年来,腰鼓舞已在许多大、中城市的居民中兴起,其主要是自娱自乐,同时也是一种丰富的业余生活。

一直以来,朗诵艺术缺乏的不是爱好者,而是严谨的创作规范和专业的评定标准。下面,我们将通过五个部分,十项指标,为朗诵艺术创立规范,制定标准。(转)

第一部分 声音基础

朗诵,是声音的创作活动。声音的质感、美感以及辨识度,是首当其冲的硬指标。声音基础,包括音色和音准。

音色——是声音的基本素质,正常情况下,要求呈现出稳定、饱满、结实和通透的状态。声音的虚、抖、散、憋,不仅影响实际听感,也会产生语气的偏差。

对于音色的塑造,共鸣腔起着重要作用,这也是我们通过后天努力可以改变的部分。共鸣腔的使用,要避免刻意和夸张。一味振动喉头,或拉动胸腔,追求所谓“磁性、靠后”的效果,不但使声音变得浑浊和做作,也浪费了宝贵的的气息。

发声位置,同样会影响到音色,在朗诵中压喉、吊嗓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每个人生理构造不同,只有通过反复摸索,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音准——是声音的辨识度。音准需要从两方面理解,第一,它是汉字的读音规范;第二,它是声音的清晰程度。后者的意义在于,音准需要长期不懈的锤炼,而不仅仅是满足于普通话的达标。

声音的清晰度,主要依靠前端,也就是口、齿、唇、舌的控制。音节训练时要全神贯注,每一个发出的字音都要追听,并仔细揣摩和修正。音准的改善,很像影像聚焦的过程,通过前后录音对比,可以听出明显的差别。

对于音准,除了错读、误读以及方音的干扰,调值不够、动程不全、吐字不清、归音不准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第二部分 声音应用

字音,只有组成句子,才具有实际意义。就像再美的音符,必须形成旋律,才能打动人心。声音的应用,包括语流和重音。

语流——是声音的运行状态。通过声音的起伏错落,语流,勾画出句子的基本轮廓。在一般陈述中,语流应该是自然顺畅的,只有受到情绪的影响,才会出现一系列变化,比如急促、散缓、凝滞,甚至中断。

音准和语流是有抵触性的。朗诵中,字音要尽量融入语流,过分强调音准,往往导致咬字太死并形成颗粒感。但是,语流也要避免一味平顺,在句子的关键位置,字音不仅要有跳出,做到颗颗饱满、粒粒凸显,甚至不惜音色的渲染。

语流的随意性,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声音的忽大忽小、忽快忽慢、忽高忽低、忽断忽连,这些变化,不是依据句子结构,而是全凭当时的气息和情绪。这样的语流,貌似抑扬顿挫,实则华而不实。

另外,声音在运行中难免出现磕绊,有经验的朗诵者,通常会一带而过,最大程度地消弭语流的断裂感。

重音——是语句中被强调的部分。除了汉语自然形成的“语法重音”(这部分没理可讲),在句的范畴里,还有强调内容的“语意重音”和强化语气的“情态重音”。

语意重音又叫逻辑重音,通过强调特定的句子成分,保证句意传达的准确性。情态重音,则是通过对副词的强调,表现范围、程度、频率等,起到强化语气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当两种重音同时出现,情态重音具有更高级。

重音不等于重读,虽然重音的表现手法很多,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凸显。重音一方面要求位置准确,一方面要求力度得当,这不仅考验对文字的理解力,更考验对声音的控制力。

第三部分 气息

在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的说法,用来强调气息的重要性。朗诵,何尝不是?气息,包括断句和气息。

断句——在整句结束前,所有声音上的停顿,都叫断句。断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补充气息。此外,还有廓清文字结构的“逻辑断句”,强调后续部分的“表现断句”,以及保持句子平衡的“平衡断句”。正是通过这三种断句,我们把被动的生理限制,变成了主动的创作手段。

断句,应该预先做好标注。断句不当,不仅造成歧义和句子失衡,还会直接干扰气息循环。断句对于语流,实际上是具有破坏性的,因此在一般陈述中,要尽量减少断句,但对于描述句和情态句,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要不要断句?在哪里断句?这些问题经常会引发争论。只有结合理论、吃透文字、反复实践,才会找到最佳方案。

气息——作为声音背后的“推手”,气息无处不在。这里重点讲气息的补充和分配。

气息的补充,是资源的储备,有顺理成章的“换”,有贯穿句子的“偷”,有赋于表现的“抢”,也有无所作为的“顿”。而气息分配,就像财政开支,句子的每个组成部分都需要钱,如何配给才是关键。这其中,有能省则省的“顺”,有维持运转的“推”,有加大投入的“顶”,有不惜破费的“叹”。

这些分类看似复杂,其实不难领会。朗诵中,如果气息类型没有变化,声音面貌必然是单调的。此外,对任何一个整句,无论长短,气息都应该是一次完整的循环,要做到“不见句号不落地”。

气息问题通常比较隐蔽,造成气息短、弱、憋、竭的原因也有很多。科学系统的气息训练,是朗诵进阶的必由之路。

第四部分 节奏

声音体现出来的文字结构,就是朗诵的节奏。其中,贯穿保证了节奏的紧凑,跳转反映了节奏的变化。

贯穿

——是声音对于文字的整合。比如一个复合句,往往由几个分句组成,如何运用声音,把它们有机地衔接起来,在听感上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这就是贯穿的意义。

贯穿,首先要求对文字结构有清晰的认识,其次才是声音上的控制,这就像施工必须要有图纸一样。贯穿的练习,先从句子开始,渐渐提升到段落乃至通篇,最终达到“句子连成线,段落拧成股,通篇抱成团”。

贯穿,体现了“以文为本”的朗诵创作思想。松散的语流和错误的句子轮廓,是对贯穿最大的破坏。

跳转——是声音反映出来的语境变化。句子内部的引用语、插入语,以及句子间、段落间的变化,都是通过跳转来实现的。

跳转,不要机械地理解为语速、音高、音强的差异。在这些声音变量后面,是丰富的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关系、环境、背景、情绪、时空以及人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朗诵过程中,要避免惰性,对一成不变的声音状态,时刻保持警惕。另外,也要小心跳转的随意性,任何变化都要依据文字这把钢性的尺子。

如果说贯穿是“合”的技术,那跳转就是“分”的艺术。一篇文章正是有了声音的跳转,才会听起来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同样,也只有把握住跳转,才能把握住节奏,把握住朗诵的整体进程。

第五部分 情感

充满感情的声音,不等于充满了感染力。感动自己的朗诵,不等于感动了别人。情感,包括基调和语气。

基调——是朗诵中声音的“色调”,体现的是感情的基本倾向。基调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开篇定调,二是通篇把握。

开篇定调,要求朗诵者一开口,声音状态就要与文章的基本情绪相吻合,无论喜悦、彷徨,还是愤怒、忧伤,都要立刻包含在声音里。对很多人,开篇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只有深入理解文字,调动意识上的积极性,排除杂念,才能达到“未尝开言先有情”。

通篇把握,是指在朗诵进程中,声音状态始终要符合文章的基本情绪,不能有突兀的跳出。需要注意的是,把握基调与情绪变化并不相悖,朗诵中,要防止声音的保守和情绪的惯性,避免“通篇一道汤”。

语气——是声音中流露的情绪,是语言的色彩。

朗诵中,语气无处不在,即使无动于衷,也是一种语气。语气,需要用心挖掘,除了在陈述、描述、情态句上基本的对应,更多细腻的语气隐藏在文字背后。这是笔墨无法尽抒的角落,也是朗诵创作最令人着迷的探索。

语气的表现也叫语气的渗透,借助丰富的声音变化,准确有力地传达出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语气的渗透,前提是正确的句子轮廓,没有正确的“达意”,就谈不上准确的“传情”。

语气污染,是目前朗诵的重灾区。音色不正、字字用情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特别是语气的过分渲染,危害尤深。夸张的声音并不能带给人们更多的共鸣,却从根本上背离了朗诵的真实和自然。

朗诵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易学难精。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长期的实践论证,上述十项指标,在声音的基础和应用、气息、节奏、情感五个方面,为朗诵创作,建立了科学的规范;为朗诵评定,树立了专业的标准;为朗诵学习,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75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