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类人容易缺乏维生素b12:
1、老年人
在老年人群体中有10%~30%的老年人患有萎缩性胃炎。导致维生素B12的吸收减少,胃炎会减少胃酸中盐酸的分泌,盐酸浓度降低的同时也增加了生长肠道对维生素B12的使用,这就进一步的减少了体内维生素B12的数量。
2、胃肠手术者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与蛋白质结合,进入人体消化道内,在胃酸、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维生素B12被释放,在做完胃肠道手术后,往往导致细胞分泌损失盐酸,这不仅减少了维生素B12的量,体内维生素B12的释放和吸收不平衡。
3、素食者
维生素B12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植物性食物基本不含维生素B12。所以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容易缺乏维生素B12,这部分人群需要通过强化早餐谷物,强化早餐谷物是植物中维生素B12为数不多的来源之一,或是维生素B12的营养保健品来补充。
扩展资料
维生素B12的相关研究:
1、一项由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进行的人口老龄化相关研究表明,年过50后,人们体内容易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
2、近期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研究表明,肥胖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健康问题有可能通过切胃减肥手术解决。然而并非所有肥胖者都适用,术后营养并发症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术后短时间内或很长一段时间会影响铁和维生素B12,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的吸收。
3、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BristolUniversity)在《情感障碍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素食者更容易缺乏维生素B12和矿物质,B12缺乏的易感性增加,也增加了与抑郁症相关的行为变化,不吃肉的时间越长,人们的心理健康就越有可能受到影响。
-维生素B12
人民健康网-中年易缺维生素B12
人民健康网-切胃减肥,并不是想得那么简单
人民健康网-研究:素食者患抑郁症的几率是食肉者的两倍
引起原因
一病因 未明相关因素有:
(一)行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遗传因素是本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先症者家族中同病率为一般人口的30倍,一级亲属的预期发病率为72-16%,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单卵双生子同病率(69-95)显著高于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12-38%),患者的子女即使在出生后不久即寄养于正常人家中,日后患病率仍很高。
2病前性格特征:环性性格特征是发病的基础。分三类素质: ①忧郁素质表现为沉静严肃、遇事认真、多愁善感、遇挫折易陷入消极;②轻躁狂素质表现为开朗乐观、热情好动、进取心强、精神充沛、常带有情感高涨色彩; ③环性素质为上述两种素质特征的交替出现,每种可历时数月之久。
(二)心理社会因素:常作为一种促发因素而起作用。
二发病机理
(一)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假说:如儿茶酚胺(CA)假说认为抑制郁症患者脑内CA不足,多巴胺(DA)的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降低;躁狂时则增高。五羟色胺(5-HT)假说认为脑内外交困-HT的增多与减少和躁狂症与抑郁症有关。有人提出胆碱(Ach)能一去甲肾上腺素(NE)能活性平衡失调假说,认为Ach能活性亢进,NE能活性降低,可能与抑制郁症发病有关;反之与躁狂症发病有关。
(二)神经内分泌失调假说: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激素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增高,服用地塞米松后,不出现抑制现象。同时,促甲状腺素对于促甲状腺素释放因子的反应迟缓或消失。推测这些内分泌反应异常可能与间脑、下丘脑生物胺的功能障碍有关。
我们都知道,孩童活泼可爱,这是人之天性。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努力让孩子避免精神创伤,以免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不幸福的童年影响一生的健康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有一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确实,童年的经历对我们成人后的心理健康,乃至身体健康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美国心理健康网站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Today)近日报道,将于2021年4月出版的《情感障碍杂志》(JournalofAffectiveDisorders)上的一项研究,为童年经历与成年后的心理健康的关联提供了新证据。研究结果显示,不良的童年经历与成年后的日常生活压力增加,身体健康问题,以及负面情绪状态密切相关。
二、父母也要持证上岗
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孩子要成材,不但利益家庭,更利益社会和国家。所以,作为父母,应该接受作为父母的专业培训。
网上有人这样说:“父母是唯一不需要培训就可以上岗的重要角色。”想想的确如此。为人子,我们都知道要遵守为子之道。为人父母,我们当然要遵守父母之道。那么,何为父母之道?世上有多少父母懂得并遵守父母之道了呢?
最近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区政协副主席许洪玲建议,在社区举办家长课堂。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室”,面向适龄儿童家长,聘请第三方或者有教育经验的志愿者作为老师。针对准备入小学的家长开展相关课程教育,颁发“合格父母”上岗证随学生档案入学。
三、孩子要得到正确的培养
孩子要健康成长,需要得到正确的培养。孩子就象一棵小苗,需要雨露的滋润,也需要阳光的温暖。小苗最怕狂风暴雨,最怕各种摧残。
生活中我发现,近些年来孩子的精神状态堪忧,表现为失眠的越来越多,甚至有焦虑的,有抑郁的,有强迫症的,有狂躁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从中医来分析,孩子得木气,木主生发,木喜温而恶寒,喜动而恶静,喜和而恶杀。今时孩子学业压力太大,贪玩电子产物导致久坐不动,平时喜吃寒凉,这些都伤损木气。
所以,培养孩子要有正确的方式。既不可压抑,当然也不能过于放纵,否则都不利于其成长。
简单来说,若过于压抑,导致木气生发不畅,容易肝郁气滞,导致肝失疏泄,肝藏魂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孩子长大后容易性格扭曲,仇恨社会,心理畸形发展,成为偏激型人格,甚至做出反社会的举动。
孩子也不能过于放纵。放纵的孩子缺乏进取之心,其抗挫折、抗打击能力差,处于顺境时就会狂傲无理,不可一世;一旦受到挫折后又会萎靡不振,自我怀疑,抑郁自卑,甚至轻生。
四、建议父母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人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人人的所为也都要合乎自己角色之道。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关于父母之道的智慧。作为父母,都要学习这些智慧。不但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更可以提升自己的心性,进而成就自己的人生事业。
往圣先贤教诲我们:父母是人伦之始,当以志为根。父母慈道的根本在于对孩子的领教,而不是管教。父母只有以志为根,注重培育自身的德行修养,才能领教子女的德行,完善子女的本分。同时,对于家中的老人,也要怀着感恩之心去尽孝。如此,便可实现一家安乐。
Hello,大家好!
这里是 神经多样性 ,我是 喵君姐姐~
上一周我们具体了解了双相情感障碍~
科普 | 状态太好?!可能得了这种病
2022-01-26
再次回顾一下它的定义:双相情感障碍,也叫躁郁症,顾名思义,这是一种 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又有时陷入 抑郁 状态的精神疾病。
尽管情绪状态在一段时间内是存在一定的波动的,但是躁郁症患者的情绪波动明显超过了正常的幅度。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慢性情绪障碍,以躁狂和抑郁交替或混合发作为特征,影响着世界上1%以上的人口,不分国籍、种族或社会经济地位,是造成 20 岁以下年轻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双相情感障碍一生都有复发的可能,复发率高达70%,而且病程可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双相情感障碍可分为 I 型和 II 型,其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抑郁、躁狂混合发作。
今天,我们将从 认知和护理 二个角度带领大家走近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角度谈躁郁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精神障碍,患者常常会经历抑郁和躁狂的两级或交替发作。
与单纯的抑郁症不同的是,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发作通常比躁狂发作次数更多,时间更长,对患者的伤害也更大。
严重的抑郁发作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职业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还会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自杀。
由于抗抑郁药物的单药治疗可能引起患者从抑郁向躁狂转换,并且在随访研究中表明,持续使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出现快速循环和抑郁复发的概率大大增加。
不仅如此,截止到目前为止,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都不足以支持抗抑郁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抗抑郁药物是否应该被使用于双相情感障碍一直饱受争议。
根据近年的文献研究和综述文章,研究者对双相情感障碍中抗抑郁药的选择和安全性进行了综述。
结果表明,在适用人群方面,抗抑郁药物应该尽量避免在混合抑郁患者、已有躁狂症患者和已经出现快速循环的患者中使用。
在药物的选择中,SSRIs和安非他酮应该优于其他类型的抗抑郁药物,而三环类几乎不作选择;其中在 SSRIs 中,氟西汀单药治疗对II型双相情感障碍中的重度抑郁发作有较好的疗效,而与奥氮平联合用药适用于 I 型双相情感障碍。
总体来说,在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应用方面,抗抑郁药物还是以 新型的 SSRIs 和 安 非他酮类药物 为主,并且最好用于 II 型双相情感障碍中的病情稳定患者,特别是已经使用抗抑郁药物并且没有出现转躁的患者。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抗抑郁药还是作为心境稳定剂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辅助用药,从而最大可能地避免单药治疗引起的转躁。
冲动可能代表自身行为激活和抑制的失衡。
研究指出冲动是诊断躁狂发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躁狂发作期,冲动可增加诸多具有破坏性行为风险,说明冲动与躁狂症密切相关。
在急性躁狂发作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表现冲动行为增高,因此 冲动 是双相情感障碍发病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表现。
自知力是指患者对自身精神状态认识的一种能力,包括是否能够辨识或察觉自身有病、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是否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能否指出自身现在和既往的表现及体验是否为病态等。
文献报道,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 自知力 损伤。
研究结果显示,冲动组对疾病、住院、服药、疾病复发及求助方式认识得分和总分均低于非冲动组,提示双相情感障碍发生冲动攻击行为患者各项认知力水平较低。
经相关检验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疾病、住院、服药、疾病复发及求助方式认识得分和总分与冲动攻击行为 MOAS、BIS-11评分呈负相关。
即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力水平越低,冲动攻击行为 MOAS、BIS-11 评分越高。提示认知力下降可能诱发冲动攻击行为。
进一步经回归分析证实上述猜测,结果证实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疾病、住院、服药、疾病复发及求助方式认识低下均可能是诱发冲动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研究证实认知力下降参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发生。
可见,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早期应关注其自知力水平,并对出现自知力水平下降的患者引起重视,给予合理干预,帮助其自知力水平提高,这可能对降低冲动攻击行为发生率、帮助双相情感障碍病情控制有积极意义。
由此,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自知力水平与冲动攻击行为密切相关 ,且自知力水平低下可能是诱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性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可根据自知力水平变化,及时对其进行攻击性防御。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精神共病与躯体共病中,主要以双相情感障碍躯体共病的问题较为突出,共病具有治疗周期长、治疗较为困难的特点,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自杀的风险,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明确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其精神及躯体的共病率相关因素,有研究结合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国际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价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精神及躯体的共病率相关因素。
得到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的精神共病率为33%, 共病焦虑障碍 是较为常见的,其共病率为24%(=4203,P< 005)。
双障碍患者的 躯体疾病共病 率为 16%,其中主要以头疼和偏头疼为主,共病率为 10%( =3458, P < 005)。
患者中出现共病的病例中,存在吸烟史、饮酒史和心理障碍家族史等因素,而且存在的共病的患者中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没有出现共病的患者组(P< 005),且性别同样会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共病率造成影响(P< 005)。
由此可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精神及躯体共病率影响因素较多,治疗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考虑药物质量,还需要重视导致共病的其他因素分析。
社会角度谈躁郁
年龄 是影响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重要因素和高危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风险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风险随着年龄增加逐渐下降,而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则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上升 。
提示在日常的临床护理中,应更加关注病程较长、年纪较大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年纪较小、起病时间较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倾向。
对<35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5岁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投入更多的护理精力和给予更多的护理资源,定期进行自杀风险测试,动态关注其自杀风险的变化,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尚处于发病机制未获完全明确状态,遗传、社会、生物学及心理学等诸多因素均与之呈现相关性,以躁狂与抑郁交替反复出现为主症,抑郁发作次数可达躁狂发作次数数倍之多。
药物干预为该类情感障碍者首选疾病控制策略,但双相情感障碍者用药低依从性普遍存在且不易扭转。
特别是居家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者其用药低依从性问题尤为突出,成为该类情感障碍者疾病控制瓶颈所在,故向双相情感障碍者提供积极见效的院外用药指导督促支持具备重大的意义。
延续护理 指借助于系列化的护理行 动设计与实践,使护理对象自医院至家庭均有机会获得具备连续性特征的专业照护支持。
不同的延续护理策略可指向差异化的延续护理效果与结局。
常规式定期化电话延续护理干预,以健康疾病控制知识的传播与护理对象疾病控制现状的了解为主,将家庭照护者置于护理支持的从属地位,忽略了家庭照护者在家庭疾病控制活动中的重要角色与职责,未能充分发挥家庭照护者特殊疾病控制功能。
有研究采用家庭核心化延续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者家庭施加干预,高度重视家庭照护者在情感障碍者家庭疾病控制中的重要地位,及家庭亲情支持在情感障碍者疾病控制过程中的独特效用。
将家庭照护者与护理对象本人同时纳为延续护理主体进行干预,关注家庭环境与氛围、家庭功能与关系在双相情感障碍者居致力于让家庭照护者与护理对象本人均充分参与家庭疾病控制过程之中,认知到遵医嘱用药与按时复查重要价值所在。
构建治疗协同化家庭体系,充分发挥家庭照护者治疗协作者与治疗督导者作用,形成高效和谐、互动通畅、支持充分的家庭疾病控制核心单元,使护理对象治疗行为与家庭照护者照护行为间和谐共振、共同进步,自源头控制与消弥双相情感障碍者用药与复查依从性负面影响因素,促成其按时足量用药行为与按时复查行为。
生活质量系个体生活状况的综合性反映指标,亦是对护理对象行全面健康评价与监测的重要手段。
家庭核心化延续护理 在双相情感障碍者中的应用,扩大化了居家疾病控制管理队伍,引领家庭照护者深度有效参与双相情感障碍者疾病控制管理过程,家庭照护者与护理对象本人在疾病控制实践中同步成长。
双方发生情感碰撞,增进彼此理解与接纳度,修复家庭关系,重建与促升家庭功能,增进用药与复查依从度,使双相情感障碍者同时获得生理症状改善与心理情感有效支持,在和谐关爱家庭氛围中康复,促进心理与社会、环境与生理等各领域生活质量的提升。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主要是消极情绪,有许多不良心理,如悲观和绝望。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学中的常见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躁狂症和抑郁症交替出现,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有必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
研究表明,给予 合理的心理护理 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躁动情绪和抑郁情绪。
心理护理的应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在一项研究中,对照组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心理护理组双相情感障碍在常规护理同时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
结果显示心理护理组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评分、双相情感障碍改善的时间、双相情感障碍从就诊到病情稳定出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均更好,且患者满意度升高,P<005。
综合文献以及研究结果,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 减轻躁狂、焦虑和抑郁 。
认知药物以及社会角度对于躁郁的研究和进展,都更好推动了人类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问题解决,也更好地说明了人们在追逐美好的幸福道路上不断前行。
我们了解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
参考文献:
[1]王嘉薇,尚靖,陈嘉抗抑郁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1, 36(03): 628-632
[2]徐丹,周广玉,夏海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知力水平与冲动攻击行为的相关性[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1,40(01):79-82
[3]沈妃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精神及躯体的共病率相关因素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79):109
[4]王维婷,李刚,张雪,赵艳丽,谭淑平,郭巍,李丽娜不同年龄阶段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风险及精神护理差异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21,19(07):448-451
[5]郑妙玲,郑桂珍,黄妮娜,郑桂彬,吕小霞,沈后荣,陈淑娴,钟志兰,王秀艳家庭核心化延续护理支持在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21,19(24):3395-3397
[6][1]张娟双相情感障碍实施心理护理的价值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1):202-203
排版:华努力
校对:喵君姐姐、咩咩
珠海市一位15少年陈平(化名)已经患有四年的躁郁症,发病时他会打砸家里的一切东西,咬人,他的母亲李文丽为了照顾他从一个颇有些名气的女强人变成家庭主妇,连续四年的看病花费也让他们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
母亲李文丽透露,2013年5月,读小学五年级的陈平(化名)突发高烧,治愈后突然变了一个人。他经常发呆,要么每天昏睡,很长时间不吃东西,要么变得很狂暴,用东西打父母。但当意识恢复清醒,陈平总是感到懊恼,每次事后都会通过打扫卫生、给父母做菜来弥补。“我做了什么,清醒之后都还记得,但当时控制不住,”陈平(化名)好几次央求父母,生个弟弟或妹妹,这样以后就能代替自己更好地陪伴父母。躁郁症的危害极大,它是世界排名第六的精神类疾病,其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
躁郁症又叫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该病高发于15-19岁的年龄段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诊断率、低治疗率的特点。从首次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达10年。它的误诊率极高,37%的双相障碍会被误诊为抑郁。
那么为引起躁郁症的病因有哪些呢?
1、遗传因素
遗传学因素在心境障碍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同双相障碍的关系更为密切。家系研究中,患者的生物学亲属患病风险明显增加,同病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几率越高。
2、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去甲
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多巴胺(DA)功能活动异常,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存在功能活动异常,因作用于此神经递质的抗癫痫药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有效治疗躁狂症和双相障碍。
②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
③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本病的起病有一定影响,多数患者是在心理刺激的影响下诱发起病,如父母责骂或受惊,工作压力大、遭领导批评以及与亲人争吵等。
那么改如何预防躁郁症?
1、给予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和有规律的生活可以防止此病的发作。躁郁症患者经常因为精神兴奋而睡不着,长期的失眠会加重他们的病情。
2、给予关爱
家人的关爱对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有自杀倾向的病人。
3、注意季节变化
本病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深秋和冬季是忧郁症状的高发期,要提防病人出现意外伤害;而夏季是狂躁的高发期,家人亦应加强关注。
4、针灸
针刺疗法可以增强活力或放松身体,主要靠针刺穴位掌握。涂油按摩也可以放松或增强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