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_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_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第1张

  近年来,由于学习压力过大,精神负担过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增多,如精神压抑、焦躁不安、情绪失常等。具体表现为:失眠多梦、郁郁寡欢、脾气暴躁、妒忌猜疑、消极悲观、自暴自弃,有的还离家出走、精神分裂、轻生厌世,等等。那么,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心理健康呢

一、培养学生接受自我、悦纳他人的品质。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没有非份期望,不会提出苛刻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如某位学生由于身体肥胖的原因,体育项目一项都无法完成,但他从不自暴自弃。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只要我参与了、运动了,我就是成功的。心理健康的人也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小集体中能融为一体,乐群性强。既能在与挚友间相聚之时共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无孤独之感。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多开展一些集体性运动项目,加强人际交往,促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锤炼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从中学生心理发育特点来看,他们对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比成年人弱。而且每个学生对失败挫折心理压力的承受力各不相同,受到遗传、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要区别对待,特别是对心理承受力比较弱的学生,在实施心理辅导和制定目标时,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实际能力。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场地和器材设备。如对正规的竞技项目的器材设备的规格等进行适当改造,或增设一些新的器材设备,并通过改变规则、动作要求与组合等,增加学生完成动作的可能性,提高参与运动的乐趣,使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后最终完成教师设置的目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这才真正达到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

三、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内心世界复杂多变,教师应多方面、多角度地帮助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使他们不管有什么事,都能向老师倾诉,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这样既可以保持学生个性,又可以锻炼、发展自己。那么,如何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 与学生民主平等相处。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主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多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合作交流,努力消除他们畏师威的精神负担。课堂上,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质疑教师权威的权利。发展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心理条件。

2 多参与学生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四同”,即“同学、同玩、同乐、同忧”。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例如,游戏可以和学生一起做,长跑可以陪学生一起跑,比赛可以和学生一起参加……教师参加学生的活动,一方面以身作则,能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另一方面多与学生交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 理解、尊重并宽容学生。体育教学常受场地、器材、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干扰,严格规范的课堂纪律既能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也能防止运动伤害。但是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课堂纪律过分严厉会影响他们个性的自由发挥。所以,在遵守课堂常规的同时,教师应对课堂纪律实施弹性管理,松紧有度,多给学生自由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多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调动课堂气氛。教师还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少些斥责,多些理解和宽容,多运用表扬鼓励的办法,帮助每个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

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在互相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体的心理关系称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离不开群体背景,受认识倾向调节。并有相应的情感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广交朋友,扩大生活领域,学会与他人共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护和发展自己,丰富自己的生活情趣。自我调节能力是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教师应在课程教学总目标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定学习目标。自选学习内容,自主进行学习。同时。协助学生发展稳定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防止情绪波动过大,避免心理失衡。

五、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体育锻炼相辅相承,但不可以互相取代,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俄国著名心理学家巴浦洛夫说:“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个性与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增进身心健康。

总之,体育教学对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都能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武威第十九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李彩英)

一个孩子对其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学校生活,学校里接触最多的是老师。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就成为老师的肩负重任。常言说的好:上梁不歪,下梁方正。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对学生表现积极的情感,才能培养出学生的积极情感,所以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养成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的习惯。

  

教师,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不仅要有学富五车的知识

,旁征博引的口才等内在美的素质,以此来吸引学生,还应首先以自己外在的形象美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启迪学生美的向往,对美的追求。教师的外在的形象,包括教师的神态、表情、服饰等。

  

教师面对的是一些涉世不深、思想和情感方面都很单纯的孩子,教师的表情、言谈举止是最现实、最生动、最有力的教育手段。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力求把我们要教给学生的知识,通过言谈举止,神态上的喜怒哀乐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的情感通过自己的神态得到启迪,得到升华。当一个平时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回答出一个问题时,老师喜形于色的一句称赞,不仅是对回答问题学生本人的鼓励,同时,老师的神态,表情也是对每一位在座的学生的感染和鼓舞。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师的服饰问题日趋重要。在调查“你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是什么样”的问题时,教师的着装与师德联系在了一起,被排在首位。教师的服饰应该展示出教师的个性。教师一方面面对是知识文化,一方面面对是社世不深的学生心地纯洁界的学生这就对我们的服饰有一定的规范性,要对学生有走促进作用。

因此,教师 服饰的款式,不应追求时髦。教师的服饰美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面对的是一些未成年的少年儿童,他们生活经验少,判断能力差,模仿力却极强,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教师在着装和服饰上切忌薄漏透,但也不应过于古板,一面对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压抑感。因此,教师更需要庄重,真实朴实。举止端庄,文雅适度是就教师为人师表的一种表现,举手投足,都应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文明礼貌。

  

第二,要热爱学生。在学校里,学生搭补费时间是与教师一起度过的,教师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人物。许多学生多老师的热爱甚至超过了热爱父母。他们渴望的到老师的爱护,关心,希望老师态度平和,热情。更希望老师能象父母一样的喜爱,亲近和关怀自己。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有很多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给学生以生活上的关心,爱护,并随着交往的深入而成为学生亲密的朋友,甚至充当“父母 ”的角色,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有困难是竭尽全力 帮助,有思想矛盾时循循善诱以化解,从而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2、对学生个体存在价值和个性发展愿望的肯定,也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从“心理保健医生”的角度。深入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愿望,理解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民主和诚挚。

  

3、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怀着依赖和鼓励的态度,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严格要求和有效支持,把“权威”和“导师”的作用,既运用表情,手势,语言等方式“无意识”地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进步,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一定有发展前途!通过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到教与学的同步发展。

  

师爱能够激起学生吸取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同步发展。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初中阶段(11、12岁--14、15岁,属少年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一方面身体外形发生了巨变,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另一方面性生理达到了成熟水平,使他们产生了性驱力(俗成性冲动)。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理性发展未臻成熟水平,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就失去了平衡,从而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和冲突。初中生这些心理发展特点给我们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初中生思维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种形式。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人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

初中生正处于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属于典型的抽象逻辑思维。[1]

根据朱智贤、林崇德的观点,初中生思维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这两个特点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同时要采用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

(一)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有主导地位,但是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这说明初中生能够通过假设进行思维,从而使他们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的抽象思维过程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应的,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自主学习方式,它可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两种形式。接受式探究就是学习者从现成观点或结论中自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式(如学生直接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搜集或直接向有关人士询问等);发现式探究就是学习者在观察、实验、调查、解读或研讨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而自主获得信息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的过程大概有这几步:

第一步,提出问题

第二步,明确问题

第三步,提出假设

第四步,验证假设

第五步,解决问题

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一般由第一、二步、第五步就可以解决了,而对于抽象的问题的解决则往往要经过这五步。

在认知心理学上,所谓问题是指个人在有目的的追求而尚未找到适当手段时所感到的心理苦境。而西蒙则通俗地指出,当一个人接受一项任务,但又不知道如何去完成它时,他所面临的就是一个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可分为:结构性问题(指按定程思维即可求得答案的问题)、非结构性问题(指情境不明因素不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和争论问题(指带有情绪色彩的问题)三大类。

能够发现、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爱因斯坦说:“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尔 G 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肯尼思 吕 胡拂明确指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环境和条件,使学生愿(提)问、知(提)问、好(提)问、乐(提)问,甚至可以采用问答法进行课堂教学。所谓回答法就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回答的形式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上成相对独立的“自问自答课”、“自问他答课”、“他问自答课”、“他问他答课”等。

在课堂教学中,要是探究的问题完全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那当然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等到学生能够自己提出好的探究问题之后才能组织探究式学习活动。相反地,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切实可行而且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并通过引导优化和集中学生的问题,使得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果这样的程度也不容易达到,就完全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的问题,根据别人提出的问题,学生也完全可以进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而且只要学生真正深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他们就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实际上,真正的学生探究活动整个地就是由问题引导的,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自然地进行,而不必刻意追求一开始问题就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虽然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偏重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理论思维还不成熟,他们的抽象思维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不然就会出现理解、判断、推理上的困难。

所以,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进行直观教学。所谓直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实物、模具、、投影及教具进行直观演示与组织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操作等形象生动的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等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具体鲜明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比较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并使能力得到较好发展。

直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要素,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情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做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直观教学,正是通过从实际生活或能直观感知的、文字、声音、图示等多种信息来创设学习情景,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另外,针对初中生“归纳推理水平高于演绎推理水平”的特点,我们应更多的采用归纳法进行课堂教学。所谓归纳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个别的、特殊的情况加以观察、分析,从而导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二)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但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2]

初中生由于逐步掌握了系统知识,开始能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同时由于自我意识的自觉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常常不满足于教师、父母或书本中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喜欢独立地寻求或与人争论各种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这样,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水平。有人说,从少年期开始,孩子进入了一个喜欢怀疑、辩论的时期,不再轻信成人,如教师、家长及书本上的“权威”意见,而且经常要独立地、批判地对待一切。

当然,初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是很不成熟的,主要表现在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其思维片面性主要表现为思想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回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而不计其余,往往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在日常学业活动中,表现在他们在显示出很高的创造力的同时,又暴露出缺乏严谨的逻辑性及全面性,对问题的最后处理结果常常是虽很有新意,但并不准确;表面性主要表现为在分析问题时,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表现在他们往往把已经掌握的规则或原理,不恰当地运用到新的条件中去,以致产生公式主义和死守教条的毛病。

针对初中生上述特点,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但同时要适时启发、引导,以克服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性和表面化。具体说,就是在教学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复射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指向于多种答案。其操作特征是大胆假设,思路广阔,灵活多样。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必须以发扬教学民主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营造“标新立异、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氛围;同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

二、初中生情感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初中生的情绪情感有三大特点:

1、情绪活动两极化

初中生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比较强烈,具有明显的两极性,主要表现在: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初中生的情绪表现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有人曾用'疾风暴雨'一词来形容这时期个体情绪强烈的特点。同样一个刺激,在他们那里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强度相对大得多,甚至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但初中生的情绪有时也表现出温和、细腻的特点。他们的情绪表达已不很开放和充分,并能适当控制某些消极情绪,或对某种情绪予以文饰,以相对缓和的形式表现。同时,情绪表现也变得越发丰富和细致。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初中生们尽管在表面上情绪表现的强度很大,但情绪的体验不够稳定,就是说他们的情绪反应来得快,平息得也快,维持的时间相对较短。同时,由于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初中生在情绪表现上已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在某些场合,可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中不予表现。但有时为了从众或其他一些想法,将某种原本的情绪加上一层表演的色彩,失去童年时那种自然性,带有了造作痕迹。

2、反抗情绪强烈

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大约存在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出现于2岁到4岁之间,这时期儿童的反抗主要是指向身体方面的,即反对父母对他们身体活动的约束。第二反抗期则出现于初中阶段,这时的反抗主要是针对某些心理方面的。

这种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其反抗方式是多样化的,有时表现得很强烈,有时则以内隐的方式相对抗。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情绪出现的第一个原因,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便产生了反抗心理。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导致初中生反抗性出现的第二个原因。生理学的调查表明,在青春期刚刚起步时,个体有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性明显增强,但性腺的机能尚未成熟,两者尚不协调。其结果表现为,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使初中生对于周围的各种刺激,包括别人对他们的态度等表现得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

独立意识是初中生产生反抗情绪的第三个原因。初中生迫切地要求享有独立的权利,将父母曾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教师及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为了获得心理上独立的感觉,他们对任何一种外在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倾向。

3.心态不平衡

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反抗性与依赖性:由于初中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

但是,在初中生的内心中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他们还是需要成人帮助的,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

闭锁性与开放性: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渐渐地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加之对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满意,又增加了这种闭锁性的程度。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因此,初中生在闭锁的同时,又表现出很明显的开放性。

勇敢和怯懦:在某些情况下,初中生们似乎能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这时的勇敢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初中生们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懦。例如,他们在公众场合,常羞羞答答,不够坦然和从容,未说话先脸红的情况在少男少女中都是常见的。

高傲和自卑:由于初中生尚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估价,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这样就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自信程度把握不当。几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材而沾沾自喜;几次偶然的失利,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透顶而极度自卑。这两种情绪往往交替地出现于同一个初中生身上。

针对初中生的情绪情感特点,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以生为本、情感教学。

“以生为本”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客观实际和主观愿望,做到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著名人本主义思想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其主要职责是①创造一种真诚、接受、理解的学习氛围;②提供一些供学生随意支配的学习资源;③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澄清学生所考虑的问题和希望做的事情,以及帮助组织已被学生认可的经验。[3]所以,“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要允许学生学习,满足他们自己的好奇心”(rogers,1983)。换言之,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这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这是认知学派所关注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简言之,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中心,提倡学生中心。[4]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基本原理概要如下:①先决条件是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置学生于教学主体的地位;②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学习的责任;③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料;④学生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⑤教师创造促进学习的气氛或情境;⑥把注意力放在促进连续的学习过程上,学习的内容屈居第二;⑦在学习纪律上,用学生自律代替他律;⑧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的办法,以代替外来评价;⑨在这种促进生长的教学中,使学生的经验、个性、创造力不断得到发展。[5]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案”为“学案”,努力培养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策略的迁移能力,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不需要老师讲授了,而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所讲有所不讲”,具体应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会的不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

“以生为本”是情感教学前提和基础,是根本,“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6]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三条原则:一是乐情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怀着快乐-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二是冶情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三是融情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师生人际情感在学教过程中积极交融。

三、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国外有人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我中心期(出生八个月—3岁),第二个阶段是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第三个阶段是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显然,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属于客观化时期,或者说客观化向主观化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初中生能比较客观地对自己和别人作出评价,同时随着个性的逐渐形成,开始能够以他自己的倾向和价值观、世界观去对待社会,处理问题。

自我意识的基本心理成分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其中,自我评价水平是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它直接影响着自我体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力度,带有主导和先决的性质。

自我评价是指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最初,儿童从成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进行模仿,依从别人的评价,他们一般是先评价别人后评价自己,先对外部后对内部进行评价。到了初中阶段,学生逐渐摆脱成人评价的影响,而产生独立评价的倾向。上初中之前,学生的道德判断中往往着眼于行为效果,到了初中则转向注重内部动机的判断。同时,随着道德观念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初中生开始能够较全面的评价自己的行为,能将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动机联系起来,比较深入地分析自己的个性品质并能初步分析这些个性品质优掠的基本原因。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初中生还能做出效果和动机的辨证判断。

另外,初中生评价能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关于这一点在其他年级的学生中是少见的。他们开始时将同龄人的评价和成年人的评价同等对待,慢慢地就表现出更重视同龄人的意见而忽视成年人的意见。

针对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自评互判、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所谓自评互判(简称评判法)就是在学习目标指引或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途径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行为。

罗杰斯认为,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就会得到促进。就是说,只有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标准、学习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时,他才是在真正地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的方向真正地负责。[7]。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有意识的上成“自评课”,就是让学生自学(阅读)课文后谈谈或写出自己收获、感受等。这是一种自主学习。

同时,根据初中生“十分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的特点,我们也可有意识的上成“互评课”,就是让学生先读书后互相考问。这既是一种自主学习,又是一种合作学习。

当然,我们也完全可以上成“自评互评课”,就是让学生看书后自命试题,然后交换考评。这既是一种自主学习,又是一种合作学习,更是一种探究学习。

在这里,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提倡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的教学。它的理念仍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自由为基础的。其目的不仅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从而养成其团体精神。

另外,根据“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自我控制的动力由主要来自外部的力量变为以内部自立控制力量为主的转折期;是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期”的特点,我们要特别重视初中二年级的教学和管理。

希望你可以想明白确

快过年了 。过年好哈。

一、文道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注重知识,但不“唯知识”教学,是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的重要特点,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培养儿童掌握语言工具外,还要充分挖掘教材思想道德方面的内涵,去影响学生,促进儿童的心灵向美好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结合课文,加强情感教育。情感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教育家布卢姆把人的情感比喻成“潘多拉魔盒”,他强调正是在这个“盒子”里可以找到那些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性质的力量。小学语文教学应当用教材中所蕴含的高尚的思想道德之美去感染学生,去打开这个“盒子”,去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

2表演“课本剧”进入角色,体会情感。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针对这一特征,把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有趣的童话、富有哲理的寓言、感人肺腑的故事让同学们自编、自演,通过“演”与“看”,使同学们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

3把生活与学习相结合,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文章,只有熟悉现实生活,才能使文章中的描写变为真的情、实的景。因此,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生活,对周围的一切敢爱敢恨,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与课文结合起来。

二、注重基础,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对小学生来说,就是使学生能认好字,写好字,读好课文,听懂别人的话,说明白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要提高儿童的科学文化素质,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学习兴趣不仅能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

2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个性发展。为此,教师要把时间交给学生,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产生读书、思考的积极性和大胆质疑、探究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才能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有不同意见时也敢于和同学、老师争辩;并能发现和纠正别人的不足和错误;能从与别人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创见。

三、挖掘情感,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义不容辞地要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服务。首先,要借助教材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要让学生借助语言信息去感受生活之美、自然之美、人情之美,也就是要在语文课上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能力的训练,做到触词生景、触词生情。读到文字,眼前便出现与之相对应的生活画面,“身临其境”地去体味感受。其次,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想象力发挥出来,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当出现分歧时,就引导学生去讨论、辩论,把学生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学生才会学得主动,并会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身心素质。

四、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常常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劳动意识非常淡薄。小学语文教学要提高儿童的劳动技能素质,首先就应借助教材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同时,素质教育又是一种强调实践的教育,学生的各种素质必须在亲身的实践中才能获得发展和完善,离开实践这个中介,任何发展都不可想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让学生制作一些教具外,还应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五、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人格精神的培养

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我们,应该力求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重视修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人格教育呢?我通过以下途径和思路进行了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冶炼教师人格修养

语文教师要以顽强的意志、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乐观自信的上进心、宽以待人的包容心等健康的心理品质;人本思想、开放的大语文观、终身学习等先进的教育观念;严谨的治学态度、过硬的教学本领、扎实的语文功底等学习品质,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并自觉地“向师”“亲师”“学师”,逐步健全人格。

2、挖掘教材中蕴涵人格教育的内容

教材是学生形成人格、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依据和来源之一。教师应自觉把这些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让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取法乎上,见贤思齐,形成健康的人格。

3、探索课堂教学中人格教育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渠道,也是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

(1)创设民主平等、充满活力的课堂,让学生敢说,想说,乐说,会说。心理学认为内化的必要条件是要创造特殊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在一种心理场的影响下,去感受课文的内容,以产生强烈的情境感应效果。

(2)重视“合作教学”,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教互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教学的价值,不仅在于学生通过合作获得了哪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有合作价值内容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宽容、谦虚、互助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培养、提升。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孩子们合作,在完成小课题的研究中品尝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见仁见智的开放性题目中启迪思维;在充满竞争力的小组赛读中增强语感。

(3)优化课堂教学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就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为他们的发展和创造提供最大的开放性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课堂上能尽情地展示自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尤其对于学生灵机一动的想法,不要不屑一顾;对于出人意料的想法,不要有先入之见;对于不恰当的想法,也不要轻易否定。要让他们把各种想法都轻松自然地表达出来,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十足地表现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才能造就,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充分发展。

(4)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课堂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学法指导,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学习的本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丰盈自己的人格。如采用辩论、演课本剧、朗诵大赛、词语揣摩、背功大比拼等教学形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

4、改进语文课外活动人格教育方式

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不能停留于课堂。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而学生往往对直接的人格教育灌输不感兴趣,甚至有逆反心理。如果在活动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教学,学生将在活动中自觉地发展完善自己的人格,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获得经验。

5、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中养成人格

把健康人格的养成有机地融合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听说教学中养成学生的健康人格。

(1)倡导个性阅读、整体感悟的阅读教学法。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每个主体的差异又决定了他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2)倡导生活作文教学法。叶圣陶老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把作文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做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等生命需求之中。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更全面地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教学中,竭力把握每个有利时机,自觉地、有意识地站在育人的高度教书,这对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3)重视听说教学。听说是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听说能力,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听说活动既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交际行为,学会听说,除了可以增长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涵养,陶冶情操,增强社会交际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拓展延伸、朗读训练、词句感悟、生活体验等多种方式加强听说能力的教学训练,逐步训练学生克服听说过程的各种心理障碍,改变不良习惯,培养健康的听说心理和优良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总之,语文教学要竭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让视野开阔起来“做人事”,让感情丰富起来“懂人情”,让思想深刻起来“有人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862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