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乐林》表达了作者一、一、一的情怀

《林中乐林》表达了作者一、一、一的情怀,第1张

是《林中乐队》吧。

《林中乐队》围绕中心句“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欣赏人类音乐的起源一一自然界天然的音乐。

表达了作者(各唱各的曲子,各有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的情怀。

具体地介绍了森林里各种声音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乐器。供参考。

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 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

这首诗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她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

《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

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原文: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赏析:

户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慢慢而来。也不知有啥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笔挺。

嘴巴紧锁,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得意洋洋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招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形,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歌唱的气派,多么松懈、猖狂。

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态,又是多么专心啊!这从动到静的改变,写得既俄然又天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至于下一步的动态,小牧童如何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领会、去遥想、去考虑。

作者介绍: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

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

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

《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这首诗很有画面感,月光下树林一片恬静,片片绿叶闪着银光,如只只萤火虫在闪动,又似颗颗珍珠散落其间,有种童话的感觉。不禁让我想起**《阿凡达》里男主人公初次闯入原始森林时看到的那幅梦幻的画面。最后的“叮咚叮咚”让画面静中有动,动中更显静,既看到画面、又听到声音,妙不可言!

林中月夜展现了幽深、清凉、孤寂的情景。如同在夜晚,漫步在公园里,见月光透过密密的树叶,许多萤火虫也聚集在此,银色的光,像一个个小灯笼。月光被树叶打碎了,洒了一地,像碎了的镜子。凉的风掠过皮肤,带着草的香气,稀疏的几个猫影,在黑夜里晃动,在林间穿行,好像一些蓝幽幽的精灵。一切都像写在心里,听见露珠“叮咚”滴落的声音,所有的叶子都在睡梦中,那样宁静那样美,简单又美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877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