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周记,借物抒情。快点,谢谢。

初三周记,借物抒情。快点,谢谢。,第1张

紫藤萝瀑布

作者:宗璞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赏析

1诗意隽永的《紫藤萝瀑布》

散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充满诗意美的好文章这主要体现在意象的美好和意象的隽永这两个要素上

《紫藤萝瀑布》的意象,新颖独特,美丽动人你看,那开花的紫藤萝,"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它泛着银光,响着欢笑,吐着芬芳,溅着水花,不停地生长着,流动着……这是开花紫藤萝在整体上给作者的美感——壮美如果在局部,从一朵朵小花去看,就有所不同你看,那"张满了帆"的紫藤萝花帆是小小的,"舱"是尖尖的"帆"色上浅下深,过渡柔和;"船舱"贮满琼浆,闻之醉人这是紫藤萝局部给人的美感——优美作者诉诸视觉,听觉和嗅觉的成功描写,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壮美和优美相结合的,有丰厚意蕴的紫藤萝之"象"

"取象以传情"紫藤萝之"象"显然融进了作者的主观情志和审美感情从眼前实景到"忽然忆起"的表象,作者进行了"取象传情,即物明理"的思维过程如果说,紫藤萝整体上的"瀑布"状,形象地传达了作者激烈流动的思绪的话,那么,局部小花的"张帆"状,则暗示了作者拼搏进取,有所作为的愿望

意象之"意"和整个作品的思想内容密不可分所以散文的诗意美自然要求其思想内容的含蓄隽永

《紫藤萝瀑布》思想内容的含蓄隽永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作者把开花的紫藤萝描写得那么辉煌灿烂,并以"瀑布"喻之,这强烈的情感显然已超越了对其自然属性的喜爱 紫藤萝已成为壮丽人生或壮丽事业的象征歌颂紫藤萝,不仅意味着对既往的,可能因时代原因而"失去自我"的灰色惨淡人生的遗憾,而且意味着对现在的或未来的壮美人生的追求第二,在那"文化大革命"中,岂止花儿伶仃,好人也要"挂在树梢,察言观色",那可是个"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时代啊!今日可好,正本清源,拨乱反正,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治国方略,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你看,那紫藤萝的"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这是作者的心在欢笑,这是全国人民的心在欢笑啊!第三,作品起笔于"我不由得停止了脚步",驻笔于"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一"停"一"快"的呼应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内容是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们要汲取历史的经验,鼓起生命的风帆,并将这种个人的努力,融入千万人的群体奋斗中,才能组成"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紫藤萝瀑布》可谓含蓄隽永当然它的诗意美还表现在作者充沛细致的情感,精练流畅的语言等要素上,这里就不再谈论了意象的美丽丰富,思想的含蓄隽永是《紫藤萝瀑布》诗意隽永的个性所在

《紫藤萝瀑布》的诗意美,一如清风拂面,既明朗新鲜又耐人寻味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11原作者:吴天柱,有删节)

2谈《紫藤萝瀑布》的艺术魅力

这篇散文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立意的深刻

作为状物散文,自然景观与主观情绪的和谐统一至关重要文章写景不仅丰富多彩,氤氲生辉,而且精妙传神作品中对紫藤萝的摹写既具体又抽象,既写实又空灵, 它呈现给我们的与其说是一幅关于紫藤萝色彩的写生画,不如说是一幅关于生命勃发的写意图作者借助于辉煌的色彩所形成的气势与活力,极状了紫藤萝新生后的生命繁茂与蓬勃,至于对每穗花的形态描写,简直就是一首生命力的赞美诗了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这鲜活的生命带走了她心上关于生与死,手足情的焦虑与悲痛,带走了一切,使她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然而花的生命途径也并非一帆风顺,它和人一样,在历史的行程中遭遇着种种无可奈何的和人为歪曲的不幸 于是当作者从视觉描写转入到味觉感应时,就自然地从空间描画转入到时间的回顾,让人在紫藤萝命运的回溯中能感到历史的沧桑花开花谢连系着人生命运的浮沉,花荣花枯交结着时代社会的兴衰至此,紫藤萝已不再是纯自然生物,而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生命再生,象征时代更替,象征精神涅盘,象征美的不灭,象征心灵之花的重放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礼赞,是抒情主体的心灵之光对自然之象的烛照与感应,是她对生命活力的呼唤,是身心遭劫后寻求感奋勃兴的精神寄托,是人生在历史沧桑中解脱重负的心灵搏动

其次,描写的细腻多姿和结构的玲珑精美也是本文美的特质所在

文章的写景细腻而又有层次感,有色彩的摹画,有形态的绘制,有芳香的捕捉,从外象写到内质,从视觉形象写到味觉感应,用墨丰腴,笔致多变

文章篇幅短小,玲珑剔透结构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起笔到"不觉加快了脚步"收墨,前后呼应,首尾衔接,意脉流贯,结构严密,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以上便是《紫藤萝瀑布》艺术魅力之所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宗璞散文创作的非凡笔力

(《名作欣赏》19925,有删节原作者:徐家昌)

3浅淡《紫藤萝瀑布》的语言美

宗璞认为"美言"是好散文的必备条件她阐述说:"其实美言不在词藻,如美人不在衣饰,粗服乱头,不掩天姿甚至不只在容颜的姣好,而要有气质,修养各方面的因素"(《真情·洞见·美言》)可见作者的追求

宗璞文章的典雅,壑练素来为人称道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便是各种形式的比喻的广泛运用,最常见的明喻,暗喻,借喻不用说,这里仅就其特殊形式予以说明:

(1)凝缩的比喻

"紫藤萝瀑布""蜂围蝶阵""生命的长河"等,以最简洁的文字传达出最丰富的信息

(2)扩展的比喻

"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 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由帆而舱而引出花的河流,各比喻句之间不再是孤单独立的,喻体间的某种联系构成一种意境,扩展了想像的范围,增加了语言的内涵

(3)通感

紫藤萝"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调动沟通各种感觉,更真切,更完整,更具体地把作者的感受借文字传达给了读者

所有这些五彩缤纷的比喻构成一个绚烂多彩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目不暇接这些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不仅是为了追求语言的华美,也不仅是为了穷形尽相, 更主要的是这些精美的语言表现出了作者的一种情感态度我们揣摩文章,欣赏其语言艺术,尤其是比喻修辞时,应注意:其情感价值总是大于观感价值的

4《紫藤萝瀑布》美点寻踪

《紫藤萝瀑布》的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在对盛开的藤萝花的渲染作者对藤萝花的渲染,动人心魄我们眼前是何等繁茂的一树花!它们流光溢彩,铺天盖地,生机勃勃;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呈现出明净的色调,像瀑布从空中垂下,显示出磅礴的气势,紫色条幅上的点点银光显露出生命的欢乐在描写中,作者运用夸张,比喻,写出了曲线,写出了动感,还写出了光彩,欢快,生动与热烈这表明,美丽的藤萝花是全文的主体,作者是在写美,写生命,写活力,并在描写中表达出深深的情感

美在"淡紫色"在全文中的弥漫柔美的淡紫色弥漫全文,富有诗意和深意那亮丽而柔和的色彩,不仅仅只用于表现藤萝花当"我"在"辉煌的淡紫色"前"停住了脚步",当"我"在紫藤萝瀑布前" 伫立凝望",当"我"抚摸"装满生命的酒酿"的"小小的紫色的花舱",当"我""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加快了脚步","我"所感受到的, 所体味到的,所领悟到的一定不只是花色的艳美,是那花中闪现出的生命的美好,生命的欢乐,生命的灿烂,生命的辉煌震撼着"我"的心,让"我"感到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美在那充满生命力的"流动""流"字贯串全文,虚实相随它有时候写花的美感与动感,花之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有时候写花的美好给"我"心灵的抚慰,"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有时候写盛开的藤萝花给人们带来新,美,力,乐的感受,"紫色的瀑布……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们的心底";有时候则表现着深刻而又含蓄的寓意——"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美在那曾有过的一大株紫藤萝那曾有过的一大株紫藤萝,既给文章敷上了时代的色彩,又为作者的抒情议论预设了基础"10多年前"是让人忧虑的年代,家门外那株紫藤萝的生命是遭到扼杀了的作为"花",它遭遇的是消失生命的不幸而现在的紫藤萝则拥有灿烂与辉煌从它的身上,"我"自然地感受到时代的进步给人们带来的盎然生机,那是"流向人的心底"的切切实实的感受啊

美在卒章写志文中深深打动我们的,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那个抒情段,它点题精妙写花就是写人,写花就是写时代如果说用花的不幸写出时代的不幸,那么写花的"辉煌"就是写时代的进步,表现人们在时代进步中的意气风发,表现新时代里社会的繁荣昌盛

美文需要美读"美点寻踪",会让我们获得更加深刻,美好的感悟

(《语数外学习》20013,有删节作者:余映潮)

5 宗璞的人生之路和校园情结

宗璞走过的是怎样的一条人生之路呢翻开作家的履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与其作品中那股淡雅韵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书香之气。宗璞的经历,与大多数作家不同。她不像师陀、田涛等老一辈作家,是从中国的底层社会一步步艰难地爬到了知识的殿堂;她也不像巴金、谢冰莹,从旧的地主家庭中游离出来,流入城市,形成瞿秋白所说的一代“薄海民”(bohemian);她更不像新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知青出身的作家,在自己的青年甚至少年时代就离开书本,离开家人,在贫穷、愚昧与困惑中探索人生的价值。甚至生长于“文革”之后的一代年轻人,也很少有像她这样得天独厚的学养根基。她是一株冰清玉洁的兰花,有幸在远离贫困与肮脏的净土中发芽,成长,就象夏洛蒂所言,拥有一个“没有污点的,饮之不尽,令人神清气爽的清泉”般的纯净记忆。她的生活环境,基本上限于高等学府和高等学术研究机构,由于自小在和谐淳厚文雅的学术气氛中得到熏陶,因而奠定了一生的做人与做文准则。她确实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童年时代。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宗璞的作品中总有一种别人学不来的大家之气,冲和之态,甚至一种率真洁白的“学生腔”的原因所在吧。

宗璞童年所生活的大学校园中,教授的生活条件是极其优越的,绝无今日“脑体倒挂”之虞。生活的舒裕与地位的高贵,使得钻研学业的教授们能比较专心于书本的研究(当然抗战开始后又有了不同),他们的子弟也能在一个相对单纯、明净的天地中获得比同龄孩子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文化滋养。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使得他们过分地单纯,书卷气过于浓厚,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则免不了要经受更多的磨难与挫折。我手头正好有一本1990年出版的《清华校友通讯》,不妨拿来,随便撷取几段,为宗璞笔下的清远世界作一个更详尽的注脚。宗璞的同辈人,著名文史专家虞振镛的女儿,西南联大1943年学生虞佩曹在《水木清华——童年的回忆》中曾饱含深情地描写了清华校园在自己童年眼中的平静与清雅,以及清华人文景观的优越与独特。她说“那时清华只有附小(即冯友兰提到的宗璞就读的成志小学)及附设的幼稚园。马约翰是我们的校长。……后来由蔡顺理夫人教,她本人也是留美学生。”在这样条件下成长的孩子,的确有常人不及之处。而当时孩子们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水木清华的工字厅……里面典雅、阴凉,有一股楠木香味,单身教授吴宓、叶企孙先生曾在里面有过住所。”“我们住的南院是一个四周由房屋围绕着的大院……西式住宅一号是赵元任先生家……”。这种耳濡目染的文化气韵,在一点一滴中已深深地渗入了孩子们的灵魂之中。宗璞《南渡记》中所写的方壶小院,不就是这种充满清远文化气息的精英荟萃之地吗法国现代派女作家纳塔丽·萨马特说:“文学所描写的,永远只能是某种看不见的,每个作家所向往的——他独自一人感觉的现实。”作品中的生活、人物可以虚构,然而意境却总是忠诚地反映出一个具有敏感禀赋的作者童年时对周围景物的特殊感觉以及这种感受对其终生造成的影响。宗璞在一系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特有的意境之美,正如同一缕轻烟,又好似一丝馨香,着意体会时捉摸不出,只有亲身体会过这种生活的人,才能从那似乎非常平淡的描写中领略到作家实际极其浓厚的感情,那种对童年精神生活的无限追忆与留恋。这种非过来人不能写出亦不能读出的爱,正是宗璞“校园情结”的真谛所在。

可爱的小金鱼

我妈妈今天给我买了3只可爱的小金鱼。

3只金鱼颜色不同。其中一只是黑色的,两个眼睛鼓鼓的,像两个小皮球,嘴一张一合,尾巴一摇一摆,两边的鱼鳍像船浆,向前摇动着。我特别喜欢它那条油黑发亮的尾巴,像英语中的字母V,更像一位英勇善战的先生。

另一只是红白相间的鹤顶红。它的头部有红斑,嘴巴圆圆的像我们拼音中的字母O,吐出白白的泡泡。鱼鳞晶莹透明,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仙女披上了白纱,戴上了帽子。

还有一只七彩金鱼。它最顽皮,每次喂饲料时它总是第一个游过来,当另两只过来时,它会用尾巴攻击它们,直到把所有的饲料都吃到自己的肚子才停止攻击。

金鱼吃食时十分有趣,总是先把身子竖起,张开小嘴,飞快地向食物扑去,然后将食物吐出来又吞进去,真好玩。每当吃饱后,就在他们的小天地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三只小金鱼互相吐着泡泡,好像在述说它们快乐的心情。当我将手伸进鱼缸时,金鱼都躲在一个角落,好像很害怕;我的手转动时,它们也开始转动,生怕我抓住它们。

我一定要养好这几条金鱼,发现它们更多的秘密。

祝福你,小燕子

风,轻轻的吹着;草,慢慢地摇着。我漫步来到公园,哼着小调。

这时,我突然听到一阵“啾啾”的叫声。我低头一瞧,才发现是只燕子在叫。我抱起它,抚摸着它那黑珍珠般的小身子,望着它那明亮的眼睛,才发现它怕了。我对这只小家伙说:别害怕,我可不是坏蛋,我是来帮助你的。“小家伙好像明白了什么,侧着头,叫了两声。

“梁晨”茜茜姐、文静来了,她们叫到:“你在干什么?”我跑过去,轻声答到:“小声点,这小东西会害怕的。”“一只小燕子?咱们…”“嘘,别那么大声,咱们得把它送回家!”我坚定地说。于是,大家开始找起了燕窝。说的轻巧,可找起来就难了。茜茜姐侧着头,往树上看;文静紧跟着燕子;我呢,就更难了,抱着小燕子,抬着酸了的脖子……唉。反正是狼狈不堪。

突然,我发现一个“土窝窝”,难道这就是燕窝?仔细一瞧,呦,还有小燕子呢!这时,小东西也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像是说:“对对对,就是这,妈妈!爸爸!姐姐!哥!”可大家伙们一见我们就跑了个无影无踪,把它们的宝贝儿的安危抛了个九霄云外。我把同伴叫来,把小燕子放在土窝窝下面,躲在大树后面看着。只见一只母燕子叼了一只肥大的毛虫,落在地上,往小燕子的小嘴里塞。我又明白了一些小燕子与大燕子的关系。

我看见一只公燕落在小燕子的身旁,叫呀叫,好像在说:“孩子,爸爸可想你了。”全家团聚,我们笑得合不拢嘴。

这件事已经过了很久了,我一直想着。啊,小燕子,我祝福你,希望你能顺利长大,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花猫

今天我到婆婆家看见了一只小花猫,它的毛雪白雪白的,还有一小块一小块的棕色的毛,它真是可爱极了,而且跟我特别好呢,说来也有点奇怪,每当我抚摸它时她就会喵喵喵的叫,就像见到了它的主人似的,但是要是别人碰到它时它就变得很凶,有时还会咬人家呢。有时我跟它说话她好像听得懂似的,我说小花猫跟我来吧,它就喵喵叫的跟在我后面了。它还特别喜欢吃鱼,我今天喂了它好多鱼,每当我拿鱼给它吃时,它好像很感激似的,又是喵喵叫了几声才低下头吃。

我一直都很喜欢猫,因为猫会抓老鼠,为人类除害。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也能看清东西,而且它的耳朵很灵,再小的声音都听得见。猫的胡子还可以用来测量老鼠洞呢。猫还有抓子,用来逮老鼠。它的脚上有一块肉垫,走路轻声慢步的。

今天我要离开婆婆家跟小花猫说再见时,它还有点依依不舍的样子,用它明亮的眼睛看着我,紧跟在我身边喵喵喵的叫,好像是在跟我说再见了。

从今天开始我就更喜欢猫了。

离别总是伤感的,更何况这里记载着我满满的思念和浓浓的爱。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在多少个不眠之夜伏在电脑前写文章,数不清楚自己流着泪水写了多少篇文章。这里是我心灵的港湾,喜欢在这里流着眼泪述说自己的心情和忧伤。因此这里面的文章总是伤感的,每每重新再看也能流下感伤的泪水;在这里,我是如此的脆弱,纵使每每跟自己说,你要坚强!可是,在这,心灵的堤坝总会崩塌,然后是洪水泛滥。

在他人面前,我总可以笑得那么自如,那么灿烂,然而在这里,像镜子般反射出不为人知的一面。没人相信在我的笑容背后有着那么多的心酸和泪水,也许是因为自己伪装得天衣无缝,伪装成像个公主般的娇宠和幸福。

分手了,没有伤感,没有遗憾,因为曾经毫不保留地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爱。真正爱过同时被爱过的人又有谁会后悔呢?!这样的结局,很早我就已经预料到了,虽然曾经也憧憬过美好的将来,可是我明白自己还是清醒的。毕竟我们还太小,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事事难料。亦或许是自己在很早之前就不再轻易相信一辈子的许诺。“不要太相信许诺,许诺是时间结出的松果,松果尽管美妙,谁能保证不会被季节打落?”

朋友中对于我的分手,有理解的,也有不理解的;有觉得可惜的,也有觉得我自私的。我不在意别人怎么去看待,因为我知道有些事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去评判是非理智的。人往往只能看到事情的表面,因为他们无法深入体会。对于那些表示不理解的人,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尝试过等待的痛苦,没有尝试过面对着满街的情侣对于自己却只是一种奢望的痛苦,没有尝试过在受伤后需要人照顾时依旧只有自己独自疗伤的痛苦,没有尝试过在自己最孤独无助,感觉被世间遗弃的时候却如何也寻求不到那份安全感时的痛苦。我总告诉自己,没关系,你一个人也可以做到的!所以现在,我懂得了一个人坚强的面对所有!但对于这一切,我都不怨恨他,因为我明白他也是身不由己,所以依旧执着地等待,直到现在。

在诸多作文教学形式中,我独推崇于周记。把一周的思绪整理一下,把一周的心情抖落开来,用慧眼去发现,用慧心去体验,用慧笔去描述,那感觉,简直让人赏心悦目。

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这种作文教学形式。每逢周一,翻开案头上或大或小,参差不齐的一本本周记,心便融入其中,与我喜爱的学生们一同去体验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考试名次提前了,学习进步了,我与他们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成绩下降了,学习掉队了,我与他们一同总结经验,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与同学吵架了,班上发生了有趣的故事了,情绪上有波动了,思想上有包袱了……同学们都倾吐于周记中。在周记里,我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里,我不再是板着面孔的教书先生,而是学生们的知心朋友。被人信任的感觉真好!

1、源于生活——命题周记应时而生

周记的随意性很强,三五十个字也可称为一篇周记,学习任务紧张时,临时抄一篇也可凑数,怎样培养学生写周记的习惯呢?怎样教会学生去观察,去体验,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呢?由命题作文我想到了命题周记,把这一周发生的有目共睹的精彩故事进行命题,把它当作一篇命题作文去写,既锻炼了大家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命题周记便应时而生。

新学期开始了,班上竞选班长,于是,这一周便有了《关注竞选班长》的故事;要考试了,便有了《我在紧张的备考中》;考试结束了,到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时候了,便有了《我在考试中的得与失》;新年伊始,便有了《我的压岁钱》……这些故事就发生在同学们身边,是他们亲身体验到、亲身感受到的生活,因而同学们写起来便滔滔不绝,少则五六百字,多则上千字,洋洋洒洒,同学们分明并没有把它当作负担,反而很乐意用这样的形式来记录生活。

2、高于生活——自由命题周记引起的争论

命题周记写了近两个月,周记这种形式也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喜爱。然而,全班五六十个同学每周就那么一个故事,尽管很精彩,但毕竟有些单调。生活中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总拘泥于这一个素材未免太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了,能不能放开拐杖,让学生自己来为每周的周记命题呢?于是,我布置下去,本周是自由命题周记。“哗”教室里炸开了锅,有高兴的欢呼声,也有失望的叹息声。又一周的周记收上来了,同学们笔下的故事可真够精彩。可一篇《自由命题周记带给我的烦恼》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学生拿着笔不知写什么好,从早到晚,这一篇自由命题的周记就象一个沉重的包袱似的,压得他沉甸甸的,甚至于饭都吃不香。我把这篇周记拿出来让学生讨论,我告诉大家,把这种烦恼写出来也是一篇很好的周记。因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写作的很好的素材。我还让大家讨论命题周记与自由命题周记孰优孰劣,教室里热闹极了,大家各抒己见,最后达成一致:自由命题周记更有趣,自由想象的空间更大。这以后,大家对自由命题周记更有兴趣,取材也更宽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校内拓展到校外。妈妈坐火车不买车票,引起了孩子的不满,于是写下了《妈妈,你做得不对》;远方打工的爸爸写信回来了,

醵潦樾诺暮⒆有聪铝恕栋职值睦葱拧罚�⒃谥芗侵凶T柑煜滤�谐鐾獯蚬さ母盖酌且宦菲缴�话嗌下移鸫潞帕耍�感牡耐��聪铝恕独鲜Γ��霉芤还苷庵窒窒蟆罚还刈⒒肪澄廴镜耐��聪铝恕兜厍蚰盖卓蘖恕罚还刈ⅰ爸柿客蚶镄小钡耐��聪铝恕对·15晚会上》;甚至一些思想上的火花,一些学习上的感受,聪明的同学也用《学习犹如马拉松》记录下来;家长会后,基础差的同学用《今夜有暴风雨》来写下自己面对家长责骂的害怕与无助。

在周记的世界里,孩子们会用心去观察了:春天来了,新楼房里入住了一家新用户,上学和放学的片刻,孩子们都会停驻片刻,细心地观察燕子筑窝的情形;在周记的世界里,孩子们会用心地去感受爱了:在《母爱》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母鸡妈妈为保护幼仔,勇敢地同狗搏斗的伟大;在《妈妈的唠叨》中,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妈妈的每一句唠叨都是妈妈爱的语言;在周记的世界里,孩子们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了,第一次主持班会,一班之长写下了《招兵买马开班会》,详细地记载了为主持这次班会所作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在周记的世界里,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一座废弃在路边的老房子,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和联想,于是便编写了一部《老房子的悲剧》;在周记的世界里,孩子们的视野好宽,好广,甚至能容纳整个世界!

周记,拉近了我们师生间的距离;周记,让我重新认识了身边的这一群学生,在我眼里,他们不再是就读于初一的懵懂少年,而是热爱生活,关注世界的阳光男孩与快乐女孩。

3、品味生活—— 给孩子们最高的奖赏­­­­­­­­­­­,登台朗读周记

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写周记的习惯,高兴之余,我想,给孩子们什么样的奖赏呢?一支笔,一本书,太俗气了;口头表扬,又太轻微,没有成就感。我灵光一闪,,三尺讲台在孩子们眼里不就是三尺圣地吗?来自同学们的羡慕的眼光和热烈的掌声,不就是对他们最高的奖赏吗?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激情饱满地朗读自己亲手写的周记,那该多自豪啊!于是,我给孩子们最高的奖赏就是登台朗读周记。一时间,能够上讲台朗读周记便成了一种荣誉,一种渴望。孩子们都盼望着能够上讲台一展身手。优秀的同学把登台朗读当作一次鞭策,基础差的同学把登台朗读看作是一种渴望。迄今为止,,登台朗读周记的有作文高手,有中等生,,也有一些偶有精美之作的差生。讲台不再是作文高手的专利,而是人人可以攀登的高峰。

翻开同学们的周记,已有上万字了。更重要的是,在写周记的过程中,孩子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积极地参与生活中,并学会用自己的笔记下成长道路上的喜怒哀乐。是周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挑战自己的空间。

如今,在我们班上,再也没有同学怕写作文。他们积累了生活中的第一手材料,他们有丰富的情感,又何愁写不出精美的作文呢

我喜欢“周记”这一作文形式。“周记”为我的作文教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空间,我称它是作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31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