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新冠疫情下出现的恐慌焦虑情绪?

如何缓解新冠疫情下出现的恐慌焦虑情绪?,第1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十分严峻,而且伴随着传统节日春节而来,影响比较广泛。一场疫情来临时,我们通常都会感到恐慌、焦虑,特别是身处疫区的战友更是如此。这是特殊情况下的正常心理反应,随着疫情的控制会逐步缓解。但如果反应过度,恐慌和焦虑持续存在,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导致不理智的行为。

  1、疑病,担心自己被传染患病。有些出现低热的病人因担心去医院看病被留下而不敢就医。有些感到被“新型冠状病毒”包围,听到各类疫情信息就莫名紧张,有些患有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因此导致病情加重。有些怀疑自己患了“肺炎”,多次到医院就诊,要求医生尽快给予确诊和治疗。

  2、紧张焦虑情绪。如感到心神不安、坐卧不宁,有失控感,容易发脾气,不能控制地关注各种相关信息。总担心“肺炎”会降临到自己和家人的身上。尤其是我们的许多官兵家人在远方,会特别担心,对疫情控制需要多久没有确定感。

  3、抑郁情绪。感到悲观,精神振作不起来,易哭泣、心情不愉快,觉得没意思,没有兴趣,食欲不振或暴食,有些出现体重下降。

  4、睡眠障碍。表现为难以入睡和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规律紊乱,质量差。

  5、强迫症状。主要是反复洗手,难以自我控制。有的出现强迫性思维,反复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严重后果,并为此感到痛苦。

  6、躯体症状。当人处于较大压力时,不良情绪往往会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这类症状往往包括躯体疼痛、头晕、乏力、口干、低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各种表现。

  7、压力相关的躯体疾病。持续的情绪压力会导致多个系统出现问题。如呼吸系统表现为哮喘发作,气道内异物感、胸闷、干咳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发病或病情加重。内分泌和代谢系统表现为代谢紊乱,血糖不稳,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心血管系统表现为长时间压力后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消化系统表现为各种胃肠道症状如打嗝、腹泻、便秘、消化道溃疡等。

  自我心理调节和干预的几条建议

  1、改善认知。

  了解重大疫情出现时正常的心理反应和躯体反应,情绪与躯体症状的关系。积极调整心态,一方面会减轻躯体化症状,一方面有助于自身免疫力提升。

  2、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

  心理健康离不开身体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健康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保证正常的睡眠规律,均有利于身心健康。

真诚的道歉。你可以这样说:尊敬的领导:您好!首先,请接受我对您真诚的道歉。其实,几年来,我对您一直是很尊敬的,您是我的领导,也是我教研的导师,我非常感激您。业务学习的不欢事情发生后,这几天,我的心情一直不好,总是在为自己的冲动懊恼不已。后来曾主任、徐校长又相继找我谈话,虽然都是安慰我不要往心里去,不要有思想负担,要注意和领导沟通的方式,但我感觉如硭在脊,还有老师们那惊讶好奇的“问候”和眼神,让我觉得很不是滋味。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冲动时为生气而累,冲动后为自责而恼。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刻骨铭心的。

与自然灾害不同,新冠疫情已经持续近两年,对人的心理带来一次又一次冲击。疫情下,如何找到释放压力的更好方式?

远离焦虑,找到更好的自己⑤不逃避不恐慌,找到支撑自己的平衡点

阅读提示

近日全国多地散发的新一轮疫情让每个人又紧张起来。疫情终将离去,但在这期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远离恐慌和无措,特别是如何应对因疫情产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值得关注。对于个人来说,积极应对,做好自身防护,保持警惕,不必过于担心忧虑。疫情常态化下,保持平常心,困难总会过去,生活依旧可以美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全国多地散发的新一轮疫情让每个人又紧张起来。与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不同,那些灾难在瞬间发生,是短时的。源于去年初的这次新冠疫情,却以漫长的方式,一次次给人的心理和精神带来冲击。

据统计,2020年,因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新增5320万抑郁障碍患者和7620万焦虑障碍患者。而在疫情期间,我国青少年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如何远离恐慌和无措,特别是如何应对因疫情产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值得关注。

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或将持续多年

“现在我一听见有新发病例,就非常紧张,晚上睡不着,白天也坐立不安,生怕自己和家人被感染上。我该怎么办?”自从去年疫情暴发,刘娟就成了心理热线的常客,夜里睡不着觉,她就会不由自主地拿起电话,听到专业人士的声音才会感觉踏实。

据心理咨询师王珏介绍,现阶段,人们对疫情会有两种心理反应,一种是无反应,就是反应淡漠、不在乎的心理。因为疫情持续时间长,长期与疫情斗争会出现心理耗竭、倦怠、疲劳,就没有强烈的反应了。

另一种是出现过激的反应,对疫情的反复特别紧张、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的情绪反应。特别是被隔离的人员会出现忐忑不安、心神不宁,导致饭吃不香、觉睡不好,情绪变得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怨天尤人。

调查显示,三成受访者在疫情期间出现过强烈压力和抑郁症状,38%的人表示对沟通需求增加,26%的受访者对情感支持的需求增加。去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新冠疫情对人类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将会持续多年。

由于此次疫情带来的恐慌是广泛性的、长期的,如果恐慌不消除,其带来的危害不亚于疫情直接带来的伤害。专家建议民众尽量关注政府及官方媒体发布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减少因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必要的恐慌。

昨天,后台收到这条消息:

“KY,我今天感觉嗓子不舒服。现在无法呼吸,全身麻木,很难受,快要窒息了。我是心脏病发作了还是被病毒感染了?我想我要死了。真的,要不要打120送我去医院”

看到这样的新闻后,我们怀疑这位朋友患有极度焦虑,导致恐慌发作。

惊恐发作是一种突然而强烈的恐惧,通常持续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常见的表现包括心悸、出汗、颤抖、气短、麻木或感觉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NIMH,2016)。

于是我们马上联系她,告诉她不要去医院,然后一直和她聊天安抚她的情绪,同时指导她在网上做一段时间的正念冥想。果然,大约20分钟后,她说大部分症状都消失了,感觉好多了。

在目前的疫情下,虽然类似惊恐发作的极端心理反应比较少见(一般只发生在有高度焦虑问题的人身上),但还是有很多不良心理反应比较常见。

今天的文章,就来为大家普及一下,面对疫情,人们会有哪些不良心理反应,以及如何应对。

心理压力和情绪反应

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务人员需要面对一系列特殊的心理压力,包括:

害怕自己被感染。

过年不能回家,和家人失散了。

艰难的救援工作

临时调动工作地点,临时换班

面对危重病人的痛苦和死亡。

王萍,2004年

这些心理压力会带来一系列的情绪应激反应,使人容易发脾气,容易激动、烦躁、紧张、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

在情绪反应的同时,TAs还可能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头晕、呼吸困难、心动过速、身体颤抖、厌食、入睡困难或突然觉醒等。

因为人手不足,ICU医生去发热门诊排班。昨天确诊一个病人后,我不敢回家,因为感染风险太大,不能让家人牵扯进来。其实我特别担心,但是病人太多了,我们没有精力照顾自己。我们只是在工作中不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感觉手在抖。

3354匿名,女,35岁,ICU医生。

过度劳累和精神崩溃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长期参与高强度、高压力的医疗工作,休息严重不足。倦怠也可能发生,他们在情绪上、精神上和身体上都极度疲惫。由于这种疲惫在短期内无法缓解,ta们可能会对目前的救援任务感到愤怒和无力,进而对医疗感到疲惫和无意义(怀疑自己的职业和生活选择)。

这些负面情绪反过来很可能会加重目前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ta们精神崩溃,表现为哭闹、砸东西、对自己或他人施暴等。

同时,医务人员也需要面对公众会遇到的心理挑战。这部分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KY提示时间:医务人员如何规范自己?

考虑到医疗战线压力大,时间短,这里推荐几种随时随地都可以用的心理调节方法。

1《蝴蝶拥抱》

也被称为“自爱的拥抱”,由创伤工作者露西阿蒂加斯(LucyArtigas)创立,用于创伤中的自我安抚。

2012阿蒂加斯贾雷罗。

2着陆技术(接地技术)

着陆技术经常被用来处理强烈的负面情绪。通过检查我们的触觉、环境和转移注意力,我们可以从情绪漩涡中回到此时此地。

KY成立了专业的心理服务团队,为大家提供免费的心理援助。详见文末海报。团队所有专业人员都接受过定期培训和专业督导,2015年至今已服务超过30w人次。

疾病、焦虑和惊恐发作

信息传播迅速,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疫情和肺炎症状。同时,人们更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慌,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感染者。

在焦虑中,有些人可能会出现“疑病症”的症状,过分关注自己是否生病。比如经常量体温,如果稍微升高,就怀疑自己被感染了,要反复去医院检查。目前因为疑似患病而去医院检查是绝对不理智的。——不仅会抢占医疗资源,影响他人,还容易让自己有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焦虑往往会引起气短、胸闷、肠胃不适,而这些身体反应又类似于肺炎某些症状的描述,使人加倍焦虑。

所以在“疑病-焦虑-身体反应-更焦虑”的负面循环中,人可能会产生更强烈的应激反应,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惊恐发作。

人在惊恐发作时,会感到完全失控,感到“好像要死了”,害怕自己得了严重的心肺疾病。但事实上,恐慌症发作不会带来生命威胁或导致心脏问题(PorterKaplan,2011)。

如果您可能有惊恐发作或其他焦虑症状,我们建议您不要去医院。在疫情蔓延的时候,盲目去医院,对别人和自己都没有好处。

我有焦虑症状,如何缓解?

1轻柔呼吸法

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轻柔的呼吸。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深呼吸很难,但你可以通过几次尝试来掌握它。

2挑战导致焦虑的想法

同情疲劳和二次创伤

说实话,我觉得有点看腻了。比如我和家人一起看新闻发布会,我能感觉到自己心不在焉。看到捐款信息,不要像以前那样主动转发;看到朋友圈里都是疫情的信息,觉得很烦。

——CZ,男,32岁,现住江苏南京。

从年前到现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疫情,我们的情绪不自觉地被卷入其中。但是渐渐的,我们在忍不住刷新闻的同时,开始莫名其妙的觉得无聊,不想参与转发或者讨论。

这时候我们可能会自责:那么多人都在努力抗击疫情,我却不想再关心了。是我太冷漠了吗?

其实不是冷漠,而是我们陷入了“同情疲劳”。

疲劳又称“二次创伤应激”,是指短时间内高强度接触不幸信息而产生的紧张、冷漠、愤怒的心理状态。

它就像是大脑的一种保护机制,在我们情绪疲惫的时候提醒我们:你累了,该休息一下,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了。

所以,如果意识到无法加载更多的信息,就需要放下手机,主动隔离疫情信息。如果你放不下手机,那就只能专注于某个可信的来源,直到情绪稳定。

同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自我保健,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记住,只有照顾好自己,才会有余力去照顾别人。

面对疫情,很多人渴望做更多。然而,事实上,应对疫情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一线医护人员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应对困难,我们照顾好自己,和身边的人互相关心支持,尽好自己的本分。

疫情过后,我们仍然需要面对一种常见的负面心理状态,——“幸存者负罪感”。

幸存者负罪感是指一个人认为他或她在创伤事件中幸存下来是错的。我们因为自己的生存而感到迷茫和愧疚,甚至宁愿自己遭受不幸。

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约瑟夫认为,幸存者产生负罪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A别人生命垂危,自己却安然无恙;

B觉得自己做不了什么,比如看到那么多人的生命受到威胁,却无能为力;

C做过某些事情,比如离开疫区,担心传染他人,或者觉得自己“抛弃”了家乡的人。

参考资料:

Artigas,LJarero,I(2012年年)。蝴蝶拥抱。在m。卢伯(编辑。),对人为和自然灾难实施眼动脱敏再加工早期精神健康干预:模型、脚本协议和概要表

费格雷(1995年)。同情疲劳是继发性创伤应激障碍:概述。同情疲劳。

马根,s利兹,B(2016年)。退伍军人管理局定义的战争背景下的道德伤害

镍氢电池(2016)焦虑症。

波特,RS卡普兰,JL(2011年)。默克诊断和治疗手册。默克夏普多姆公司

萨默塞特和雅芳强奸和性虐待支持组织。(2017)自助指南SARSASorg

史密斯,硕士,西格尔,硕士,西格尔,J(2016)如何停止担忧?帮助指南,与哈佛健康杂志合作。

艾德蒙伯恩(2009)心理医生为什么没有告诉我。(邹枝玲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汪萍。(200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护理与心理干预。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一些人不免出现恐慌、焦虑、紧张等情绪,你是否也被这种负面情绪包围了呢?有什么样的心理调适方法能够摆脱负面情绪?下面,小北来传授你一份“心理秘籍”。

适度关注疫情,提高控制感和信任感

虽然我们会通过收集信息来减少不确定性以提高控制感,但疫情早期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过度关注只会适得其反。网上夸大或不实的信息传递更多的是恐慌,让人更加焦虑、更加感到失控,受到次级伤害。

要学会信息管理:一是要信任国家和权威,关注官方平台发布的信息;二是要对疫情关注适可而止,可增加对其他感兴趣信息的关注或增加活动;三是要理性甄别信息,提高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更不要随意传播无法确定真实性的信息。

识别、面对和接纳负面情绪

在疫情影响下,我们会出现负面情绪十分正常也可能是必要的。例如焦虑、恐惧的情绪可以使我们提高警惕、避开危险、预防威胁,但我们应留意和识别负面情绪的失控。

如果我们的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持续存在而难以调整,甚至不断加重、泛化而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就需要重视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在向疾病方向发展,此时我们要直面、接纳而不是否认、忽视这些负面情绪,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

接受疫情所致变化,关注积极方面

疫情不仅影响我们的心理状况,也切实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很多人因疫情导致生活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原本比较固定的工作和学习方式受影响较大,有人也会因变化而不适应。其实,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变化是普遍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及时调整原来的节奏和计划来适应变化,并积极做好这种改变在将来一段时间都持续存在的准备。

另外,有的变化本身是中性的,只是打乱我们原本的习惯而使人感到不适,要学会发掘和关注变化中的积极方面。毕竟危机也是机会,我们可借此重新安排生活,让生活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积极寻求资源

在疫情的压力下,我们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政府和社会机构也提供重要保障,这些都是帮助我们维护心理健康、保持平衡的重要资源。当我们有负面情绪或有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时,要积极向他们需求帮助。

如果我们心理受到了严重影响,可以向专业机构寻求心理援助,目前全国各地已建立起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心理援助系统,可关注国家或当地的心理干预网络平台和热线电话,也可直接去医院专科就诊。

责无旁贷与乐于助人的精神

抗疫战役的阶段性胜利依赖于全民的同心协力,不论是一线奋战的英雄,还是捐赠防护用品的热心民众,乃至注意佩戴口罩、认真汇报行程的你我,都在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正是这种责无旁贷的抗疫精神,使我们有最终战胜疫情的底气,而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使我们对生活的体验更有价值和意义。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生活开始回到原有的节奏,针对广大普通人群复工后可能会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的心理专家有以下建议。

1

Q:

复工后对工作提不起兴趣、不想开工怎么办?

A:

对工作提不起兴趣、不想开工是拖延的表现,是把重要的和有时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时间去做的不好习惯。为了克服在职场中常出现的拖延行为,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1)增强对未来的实感

人们对于未来的时间是没有实感的。但如果换一种计时方式,可能会让人们更好地体会时间的流逝,用“天”来衡量时间,会让人觉得未来更加紧迫。因为天比星期,月或年更短。因此,也有研究者建议用倒计日甚至是倒计钟来帮助人们更好的体会时间的流逝和任务的到来。

(2)克服失败恐惧,实践“立即行动”哲学

拖延有很多原因,比如逃避压力、害怕失败的焦虑、认为不是最好就是失败的完美主义。“立即行动”哲学,就是以合理的方式、合理的时间去做合理的事情,拒绝那些拖拉冲动,找出容易做的事立即行动。

(3)挑出最重要的事情

一般来说事情都是由最重要的几个因素决定的,把这些因素挑出来,可以让你的决策既快速又有效。同时你也可以为每一个小任务的完成设定小奖赏。但这个奖赏也必须要分清楚,是不是对自己已完成的成就的过度满足。

2

Q:

因疫情影响担心今年业绩受影响怎么办?

A:

首先,疫情对今年的业绩会产生影响,而且不同行业和领域差异较大。国家及各省市出台了延期复工、限制人员流动等一系列政策,确实对企业短期业务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这是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必须的措施。对此,任何企事业单位都应该响应国家号召,合理应对特殊时期的具体情况。其次,凡事要看两面,福祸相倚,在全国各行各业普遍面临疫情挑战之时,新的变革和机遇或许也蕴藏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

3

Q:

回到单位,感觉和同事比以前疏远了怎么办?

A:

有这样的感觉,并不是因为彼此之间有了间隙,而是疫情中隔离措施造成了同事间的人际距离增加。同时,工作场所的防疫措施(戴口罩、工位隔离等)会进一步增加人际距离。除此之外,由于担心疫情而产生的焦虑、无助等消极情绪,也会削弱人际交往的意愿,让我们与同事之间的人际距离更加遥远。人际距离的增加会让同事之间产生一种疏远感,过于远的人际距离会削弱员工的工作热情,造成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下降。

与同事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增强人际信任感,从而抵御人际距离增加导致的消极影响。在与同事沟通中,以下方法可以有所帮助:找到共同关注的话题、模仿对方肢体语言、掌握倾听的艺术。

4

Q:

为什么有些同事看起来很平和,而我却总焦虑、烦恼?

A:

这次疫情影响范围广,让我们许多人感到焦虑、烦恼,甚至无心工作,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而身边有些同事却可以很平和地应对,令人羡慕又疑惑。这些同事,是真的没心没肺,不关心自己的和他人的安危吗?当然不是。这一现象源自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又称为心理弹性,是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所表现出良好适应的能力。简言之,心理韧性强的个体,能更好地应对应激性事件,通过自身的保护性因子,获得良好的适应,保持身心健康。相关研究指出,心理韧性是个体的天生潜能,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挖掘和培养的。主要有以下策略:

(1)“我有”、“我是”和“我能”策略

由国际心理韧性研究计划提出。其中“我有”是发现自己拥有的外界支持与资源,发展安全感和受保护的感觉;“我是”是发现个人的内在力量,包含个人的感觉、态度及信念;“我能”是发现和培养人际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如创造力、恒心、幽默、沟通能力等。

(2)情绪控制和表达策略

一方面,可以通过回避、注意转换、认知重评等方式,控制自己对应激性事件的情绪反应,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如:少看或尽量不看疫情相关的报道(回避)。另一方面,可以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自我反省;或者通过唱歌、听音乐、跳舞、画画、诗歌、哭、跟朋友聊天来表达情绪,舒缓自己的心理压力。

(3)运动策略

日常生活中,可以坚持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游泳、瑜伽、太极拳等,一方面强身健体,另一方面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此外,还可以和家人、同事、朋友一起参与一些集体运动的项目,培养彼此间的默契,增强自己的安全感。

(4)建立支持系统策略

首先,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家庭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积极的互动;其次,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同事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培养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最后,可以寻求社会上相关组织、机构的支持和帮助,进行心理疏导,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

5

Q:

疫情导致工作改变所引起的焦虑需要治疗吗?

A:

疫情导致很多人的工作受到明显影响,如推迟上班、返工后面临工作任务的加重,这些影响均易导致产生对工作的焦虑。这些焦虑情绪需要评估后决定是否给予治疗。根据现实事件对当事人的情绪反应、行为、认知、社会功能、持续时间各个方面的影响,评估其属于正常反应还是病理性反应。如果是正常反应但当事人有情绪困扰,并愿意主动求助,可寻求心理咨询帮助释放情绪;如果评估结果是病理性的,则需要心理治疗,甚至药物治疗。

素材来源 | 健康南京

编辑 | 冯秋璐

发布 | 徐雅莹、游堃

审核 | 王馨

因为相处时间太长。

疫情期间每天24小时的密切相处犹如一把高倍镜,把这种固有的沟通不畅及其引发的不快情绪放大、再放大,人的脾气当然也就随之一长再长。

情绪低落、失眠暴躁 居家的我是病了吗?

进入5月天气热了起来,住在上海杨浦朋友家的苗苗这周终于能下楼走走了,原本是来上海探亲,一来就是两个月。

“之前每天憋得喘不过气,还经常莫名其妙发脾气。”烦躁的情绪已经困扰了苗苗很久。“好想看花,想坐车,想出去。”

隔离在家的许多人都有和苗苗类似的想法,从外地回到北京朝阳的田辉一个月都在居家办公。“开始的时候作息很混乱,每天睡不着,感觉做什么都很无聊。”田辉在最初隔离的日子里,每天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朋友、家人打电话,“什么都聊,就是单纯想说话。”

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杨艳杰表示,这是突然公共事件中人们出现的“应激反应”,它包括疫情本身带来的情绪性应激反应,如抑郁、焦虑、恐惧等;“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人们被要求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时,其活动空间被固定,行动被限定,社交受影响,也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3月2日,世卫组织发布报告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增加了25%以上。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与长期居家隔离,在担心被感染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不少人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急躁、恐慌等负面情绪。

疫情影响人类心理健康20年?

杨艳杰表示,在应激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出现短暂的情绪反应,比如轻度的焦虑、恐惧或是抑郁。

焦虑的主要表现包括焦躁不安,紧张,过度担心,严重者会出现胃胀胃痛腹泻、心动过速、胸闷气短等症状。抑郁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失去目标感、甚至失落、绝望;而恐惧则主要包括过度警觉,害怕,非理性行为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抑郁或焦虑情绪并非是患有精神疾病。目前大部分居家隔离的人出现的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只是一种症状,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

有人说“疫情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要持续20年”,对于这一说法,杨艳杰表示,一般来说多数人的应激反应都是轻微、短暂的,随着突发公共事件的态势转好或者结束,这些症状也会减轻或消失,多数人是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慢慢恢复的。

专业提醒,当然也有少数人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如果出现心境低落、兴趣下降、心慌烦躁、失眠或者反复出现自杀意念等,持续时间达到两周之久,通过自我运动、放松等方式无法缓解,可能出现了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等,需要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诊治,接受心理治疗或者药物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32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