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1张

昆明市

品读唐朝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

(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答案:D

四川攀枝花市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按要求赏析填空(3分,每空1分)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诲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

] 和 。

(2)作者采用 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答案:(1)叶的茂盛 花的凋零 (2)委婉含蓄

新疆乌鲁木齐市

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女唱黄鸡。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答案:C

四川省课改区毕业卷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答: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1、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2、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莆田市 ( 课改区 )

品读《天净沙·秋思》 , 填空答题。 (5 分)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7 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 , 写了十种景物 ,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

答案:" 秋思之祖 " 〈 1 分 〉 思乡 (2 分)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2 分)

天津市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咖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艾青《黎明的通 知》)

诗句表明“黎明”将降临到人类居住的地方,把光明和希望带给渴望着它的人们。

B.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诗经·君子于役》)

此句细腻地表这了恿夫乏妇对丈夫丧有归姻的无素,负能。-—他症轩证不曼饥渴。词句 中虽无一个“怨”字,但是“哀怨”之声可闻。

C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

诗人不耐孤独,邀月携影,高歌起舞,开杯畅饮,体现了放旷通达的性格。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这里描绘了沙场征战的场面。日行“八百里”,写出了行军速度之快;“五十弦翻塞外声”, 写出了军乐的雄壮。

答案: D

南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3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1分)②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

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2分)

湖北省咸宁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 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

答案:“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只要意思相符即可)

四川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⒈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2分)

答:

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言无二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2分)

答:

答案:⒈(2分)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出“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可计2分;不够准确的酌情扣分。)

⒉(2分)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意思相近计2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宿迁市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4分)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 、 、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答案:(1)桂花、(春)山(涧)、(明)月、(山)鸟(共1分,写出3个即可,但写人或夜,此题不得分);幽静(1分,能体现“静“即可) (2)①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②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共2分,答出心境、环境各1分,意思对即可)

河池市

(一)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 7——8题(6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3分)

答:

答案:7、D

8、开放题。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评分标准:能抓住“乱花”、“浅草”进行赏析的给1。5分;能抓住“浅欲”、“才能”或“迷”、“没” 进行赏析的给1。5分。能全面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赏析,语言通顺的给3分。答得不完满的酌情扣分。

广西玉林市

下列对所选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答案:BC

无锡市

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赠从弟①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释]①从弟:堂弟。②罹(lì):遭受。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答案:C (2分)

济南市(课改区)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3分)

5、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分)

答案:4、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5、对故乡无限依恋(对故乡思念)

温州市

欣赏比较下面两首古诗,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甲 乙

绝句 宋·志南 渭城曲 唐·王维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 甲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都写了春天的景象。

B. 甲诗“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沾”字点出了纯雨的细小迷蒙。

C. 乙诗中的“客舍”是旅店的意思,古人又有折柳赠别的习惯,所以诗中“客舍”、“柳色”点出送别的题旨。

D.甲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游春时的喜悦之情。

答案:D

湖北省宜昌市

边的古诗、联、文,表现了古代的高雅之士对自然之美、环境之美的热爱和追求。请借助工具书,认真阅读下边几段材料,然后答题。(本题共7小题,计14分)

材料1

书湖阴先生壁①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材料3

对 联

屋后松竹添秀色

门前梅兰

材料2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a)林间自在啼。

材料4

养鸟有道 □郑板桥

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尔。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zhōu jiū),如《云门》、《咸池》之奏;及(b)披衣而起……见 (1) 扬翚振彩③,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 (2) 乐而已。大率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

注释①这是作者题在湖阴先生居室墙壁上的一首诗。 ②排闼(tà):意思是推门(而入)。

③扬翚(huì)振彩:扇动五彩翅膀。

1 材料1前两句诗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人勤。请你也用2个字概括后两句诗的内容。(2分)

2 请在材料3下联中的横线上,填写能够与上联相对应的3个字。(2分)

3 将材料4中加波浪线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用2个逗号把它断开。(2分)

4 文言文中“之”、“其”、“而”、“以”……这样的词语很多,多读便能读顺口、读明白。请你凭语感,在所给的文言词中,选择2个分别填入材料4的⑴、⑵处,使文句通畅。(2分)

5 根据上下文,分别写出材料2和材料4中加点的“及”字的意思。(2分)

6 用名人名言、诗文名句对文章进行概括,是一种读书方法。请你在材料2中选择恰当诗句对材料4进行概括。(2分)

7 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你举出一个这样的句子。(2分)

1、(2分)评分说明:能用2个字概括出后两句是写自然环境美的意思即可。答案示例:“景美”或“景秀”、“境美”等,答案不必强求与“人勤”二字对仗。

2、(2分)评分说明:不考虑平仄因素,基本能对上即可;第1个字为动词即得1分;所填内容基本符合对联意境即得全分。答案示例:“吐幽香”、“着新装”等。

3、(2分)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评分说明:对一处得1分。

4、(2分)(1)其;(2)之。评分说明:对一个得1分。

5、(2分)及(a):比得上;及(b):等到。评分说明:意近即可。

6、(2分)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评分说明:只写出后一句得1分。

7、(2分)评分说明:本题答案不唯一。考查的核心能力点:记诵积累。答案示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盐城市

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3分)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①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1分)

②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2分)

答案:①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或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如两题都做,以答得较好的一题给分。) ②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炼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能指出抓住特点写景(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或采用什么修辞手法(如对偶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如“合”“斜”)等,给1分;说出其妙处或表达效果的给1分,共2分。 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苏州市

阅读《卜算子 咏梅》这一首词,完成11~13题。

风雨送春归, 俏也不争春,

飞雪迎春到。 只把眷来报。

已是悬崖百丈冰, 待到山花烂漫时,

犹有花枝俏。 姥在丛中笑。

1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2分)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答]

1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2分)

[答]

13.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十算子 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分)

[答]

答案:11.D(“线索”与“反衬”的说法均错误)

12.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恰当,分析具体即可。例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

13.这些诗文视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经历不同、情感不同、反映的价值观不同,作品也就不相同。如,同是咏梅,同是借物抒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积极乐观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

之情;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是寂寞凄凉的,抒发的是孤傲清高之情。

同是写荷,《爱莲说)借莲言志,赞美坚贞刚正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芙蕖》则强调莲的实用价值:可鼻、可口、可用。(举例时讲出其中的一点,或举出另外的作品均可)

荆州市

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答案:①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②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与此相近的表述即可)(2分,每对一处给1分)

襄樊市

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答案:D

辽宁省十一市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10~12题。(8分)

献给毕业班老师的歌

有多少欣慰,

有多少鼓励,

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

带着多少叮嘱,

带着多少期望,

您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

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

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您用颤抖的声音鼓励着我们:

去吧——

勇敢的孩子,

向着明天,

谱写新生活的赞歌!

(节选自《献给老师的花束》,作者徐鲁,有改动)

10、请写出这首诗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3分) 、 、

11、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2分) ( )

A.急促 B.高亢 C.舒缓 D.低沉

12、请从诗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从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说明理由。(3分)

答案:10、刻,车,歌。每字1分,计3分

11、C, 2分。

12、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如“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理由:这句诗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对学生的浓厚感情,1分;同时也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1分;计3分。

辽宁省(课改实验区)

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答案:C

湖北省黄冈市(课改区)

欣赏下列诗歌,完成6——8题。(7分)

甲 乡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6.“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 、 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2分)

7.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2分)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8.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3分)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答案:6.坟墓 海峡(1分,每空05分)家国之思(1分,意近即可)

7.最欣赏的句子示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理由:“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2分,句子05分,理由15分,若赏其他句子亦可。品析言之有理、意准确即可,只选句,不品析不得分)

8.“我”的心理活动示例:妈妈,原谅不孝的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想念你呀!“断肠人”的倾诉示例:回家的感觉真好!(3分,每处15分,意近即可)

扬州市

古诗鉴赏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②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一,1)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2)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3)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4)祥见:http://baikebaiducom/view/40582htmltp=0_11(赏析)

译文: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归期漫漫真是久长。

哪年哪月才能归来,

家鸡进窝真是匆忙。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

牛羊纷纷走下山岗。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教我如何停止思量!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没日没月真是漫长。

不知何时才能相会,

家鸡进窝已经安顿。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

纷纷下坡是那牛羊。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愿他没有饥渴情状。

二1)甲: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因而形象模糊的挂图,算式清晰但无解的代数题,琴声如同房檐淅沥的雨滴、拨动的念珠,有桨有橹却达不到河的彼岸,让人想到感情美好但又虚幻,绵绵不断但又无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391971htmlsi=1)

乙: 诗人写了月升月落,花开话谢,风雨中摇曳的枝条,烛光中诗人闪烁的泪光来抒发诗人的思念

王风

王风

这里的“王”,是“王畿”的简称,即东周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大致包括今河南洛阳、偃师、巩县、温县、沁阳、济源、孟津等地。“王风”就是采集于这些地方民歌。“王风”共10篇,计为: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车、丘中有麻。

东周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原来的宗主地位,对诸侯国非但无力控制,而且要受到强大诸侯国的欺凌,领土日见萎缩。然而在春秋之初,周王朝还不免要摆出一副天子的架势,对所谓“无礼”的诸侯国进行征伐,但无不以以失败告终。

正因为东周王朝前期征伐频繁,又加上大贵族生活奢侈,所以不得不加重对自己统治区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在沉重的兵役、劳役负担之下,人民普遍地感到世道江河日下。“王风”10篇,大部分就是反映人民的这种痛苦 和怨恨。

黍离

原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1),中心摇摇(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3)。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靡靡:行动迟缓的样子。

(2)摇摇:心神不安的样子。

(3)何求:寻求什么。

(4)噎(yē):食物堵住喉咙。

译文

看那黍苗茂又繁,高粱逐渐发新苗。迈着步子慢腾腾,心中忧伤神不宁。知道我的人,说我忧伤难过。不知道我的人,说我在企求什么?高高在上的青天哪,你可明白我的心思?

看那黍离苗又繁,高粱穗子在成长。迈着步子慢腾腾,就像喝醉酒一样。知道我的人,说我忧伤难过。不知道我的人,说我在求什么?高高在上的青天那,你可明白我的心思?

看那黍离苗又繁,高粱穗子串串红。迈着步子慢腾腾,心内如噎一样痛。知道我的人,说我心里忧愁。不知道我的人,说我在求什么?高高在上的青天那,你可明白我的心思?

解析

这是一篇写国家兴亡的诗篇。周幽王残暴无道,犬戎攻破京城,受虐受迫的人民,生活举步维艰,还要受到战争的苦难,诗人看到满地的庄稼想到朝廷的局面,不仅悲怆不已。“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既是在呼吁上天,也是在控诉朝廷统治者的统治。他也曾经上朝发表意见,可是却不被君王理解,所以发出感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感慨。全诗用重叠的语句委婉的诉说自己的对朝政的不满,回环反复的吟唱出自己的故国之思和悲怆的忧国之心。“黍离”也成为以后感叹亡国借景抒情的典故。

君子于役

原文

君子于役(1),不知其期。曷(2)至哉?鸡栖于埘(3)。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4)。曷其有佸?鸡栖于桀(5)。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6)。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释

(1)役:指的是徭役或者是兵役。

(2)曷:什么时候,为什么?

(3)埘(shí):鸡窝。

(4)不日不月:不知道归期。

(5)桀:指的是木桩。

(6)括:指的是牛羊们都聚在一起。

译文

丈夫去远方服役,不知归期是何年。现在他到何处了?鸡已经进窝了。

太阳西下天将晚,牛羊下山进村院。丈夫去远方服役,叫我怎能不想他。

丈夫去远方服役,没日没月没期限。不知何时才团圆,鸡已纷纷上了架。

太阳渐渐落下了,牛羊下山回家了。丈夫去远方服役,但愿不要饿肚肠。

解析

这是一首怀念在远方服役丈夫的诗歌。诗人高适曾经说过“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就表现了相思之苦。诗中并没有着力描写妇人的情感变化,而是描写最普通的静物,用夕阳、鸡、牛羊来将女子的深情寄托其中,在平凡中感受那此起彼伏的深情。

全诗虽然短,但情景交融,用最平凡的事情来诠释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也成为无数诗词竞相模仿的对象。如曹植的《赠白马王彪》“原野和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再如晋朝潘岳的《寡妇赋》:“时暧暧而向昏兮,日杳杳而西匿。雀群飞而赴楹兮,鸡登栖而敛翼。”都用最普通的景物来描述自己的感情。

君子阳阳

原文

君子阳阳(1),左执簧,右招我由房(2),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3),右招我由敖(4),其乐只且!

注释

(1)阳阳:得意快乐的样子。

(2)由房:游乐。

(3)翿(dào):羽毛做成的舞具。

(4)敖:同“遨”,即遨游。

译文

夫君得意喜洋洋,左手拿簧高声唱。右手招我去游乐,尽情歌舞真快乐。

夫君快乐乐陶陶,左手拿翿把舞跳。右手招我去游玩,尽情歌舞真快乐。

解析

这首诗描写夫妻二人相邀游玩的快乐生活。这在诗三百里面,算是较为独特的题材,与其他描写征夫愁弃妇怨的诗歌不同,写夫妻的恩爱生活,这样的作品即使不是独一无二,也属凤毛麟角。这首诗节奏轻快,内容概括,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幅夫妻游乐歌舞的幸福生活场景。通过妻子的口吻将这种快乐传达给每一位读者,用意单纯,感人至深。

扬之水

原文

扬(1)之水,不流束薪(2)。彼其之子,不与我戍(3)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4)。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5)。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注释

(1)扬:悠扬,形容缓慢的样子。

(2)薪:柴火。束薪,一捆柴薪。

(3)戍:守卫。

(4)楚:灌木,即荆条。

(5)蒲:蒲柳。

译文

小河沟的水向东流,冲不走成捆的柴火。那位远方的人儿,不能和我驻守申国城。想念你啊想念你,何时我才能归故里?

小河沟的水向东流,冲不起成捆的荆条。那位远方的人儿,不能共我守卫甫国城。想念你啊想念你,何时我才能归故里?

小河沟的水向东流,冲不起成捆的柳枝。那位远方的人儿,不能与我守卫许国城。想念你啊想念你,何时我才能归故里?

解析

这是一首远戍在外的战士想念妻子的诗歌。据《毛诗序》说:“《扬之水》,刺平王也。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春秋时代,周天子的权威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变得强大,周平王的母亲是申国人,申国常受楚国的侵扰。因此周平王为了母亲故国的安全,就从周朝抽调部分军队,到申国战略要地屯垦驻守,防止楚国侵扰。这些周朝士兵远离故乡,去守卫并非自己诸侯国的土地,心中的不满,当然有所流露,形成诗歌,就是《扬之水》。

全诗三章,各章基本相同。诗歌文字淳朴,真切地表达出下层人民出身的士兵的真实情感。士兵最后说出了自己心里的话:“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在家的亲人平安吗?何年何月我才能与家人相聚呢?夫妻之情,故园之思,远戍之苦,不平之鸣,都融化在这两句问话之中,深深地震撼了读者。

中谷有蓷

原文

中谷有蓷(1),暵(2)其干矣。有女仳离(3),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暵其脩(4)矣。有女仳离,条(5)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湿(6)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7)。

注释

(1)蓷(tuī):植物名,又叫益母草。

(2)暵(hàn):干旱,指植物干枯的样子。

(3)仳(pǐ)离:分离。

(4)脩(xiū):干枯,干燥。

(5)条:失意的样子。

(6)湿:干燥。

(7)何嗟及矣:意思是懊悔不已。

译文

山中一棵益母草,根和叶儿都枯槁。

有个女子被抛弃,一声叹息一声号。

一声叹息一声号,嫁人艰难何人知!

山谷一棵益母草,根和叶儿都干燥。

有个女子被抛弃,长长叹息唉声叫。

长长叹息唉声叫,嫁个恶人真懊恼!

山谷一棵益母草,根叶干黄似火烤。

有个女子被抛弃,阵阵抽泣眼泪掉。

阵阵抽泣眼泪掉,追悔莫及向谁告!

解析

这是一首被弃妇女的哀怨之歌。全诗三章,每章的意思相近,反复吟咏,突出主题:女子遇人不淑,最终痛苦、悲伤、愤怒。女子择偶不慎,嫁了个忘恩绝情的丈夫,最终被抛弃,落得个自怨自艾的下场,也表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卑微。诗歌每节开头,都用山谷中的益母草起兴,枯萎在山中的益母草,比喻女子被弃的惨痛遭遇。每章句尾的一声声叹息,都让人同情不已。

兔爰

原文

有兔爰爰(1),雉离(2)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位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3)。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4)。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5)。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6)。

注释

(1)爰爰:自由自在的样子。

(2)离:通假字,通“罹”遭受。

(3)无吪(é):不动的意思。

(4)罦(fú):装有机关的网子。

(5)罿(chōng):捕鸟的网子。

(6)无聪:不想听到。

译文

野兔子自由自在的,野鸡却落进网来。听说在我小的时候,没有战乱没有灾难。从我慢慢长大以后,遭遇种种灾难忧愁。希望睡着不愿醒来。

野兔子自由自在的,野鸡却落进网来。听说在我小时候,没有徭役没有灾难。从我慢慢长大以后,遭遇种种灾难忧愁。希望睡着不愿醒来。

野兔子自由自在的,野鸡却落进网来。听说在我小的时候,没有劳役没有灾难。从我慢慢长大以后,遭遇种种祸端灾难。希望睡着不愿醒来。

解析

这是一篇在战乱时写的诗歌。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写了“我生之初”和“我生之后”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各种徭役、赋役的灾难。他希望自己长睡不醒,没有知觉,来躲避这些灾难。这也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被压迫被扭曲的心理。可见当时人民受的困难有多深,才让他们产生了求死不想活的情感。

葛藟

原文

绵绵葛藟(1),在河之浒(2)。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3)!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4)。终远兄弟,谓他人昆(5)。谓他人昆,亦莫我闻(6)!

注释

(1)葛藟(lěi):藤类蔓生植物。

(2)浒:水边。

(3)有:通“友”,亲近,友爱。

(4)漘(chūn):河岸,水边。

(5)昆:兄,哥哥。

(6)闻:通“问”,问候。

译文

延绵不断葛藟藤,生在河水岸边上。远离我的兄弟们,称呼他人为父亲。

虽然称他为父亲,他却不把我关心。延绵不断葛藟藤。长在河水岸边上。

远离我的兄弟们,称呼他人为母亲。虽然称她为母亲,她却从来不帮忙。

延绵不断葛藟藤,长在河水岸边上。远离我的兄弟们,称呼他人为哥哥。

虽然称他为哥哥,他却从不关心我。

解析

这是寄人篱下的人所唱的一首悲歌。朱熹《诗集传》云:“世衰民散,有去其乡里家族,而流离失所者,作此诗以自叹。”得其旨矣。诗凡三章,章六句。以长在水边的葛藟起兴,反喻流浪者在外低三下四的悲惨生活。没有父母和兄长的疼爱,远离自己的亲人,无限酸楚凄凉之情跃然纸上。诗人直抒情事,语句简单却感人至深,表现了飘零的悲苦和世情的冷漠。

采葛

原文

彼采(1)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2)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注释

(1)采:采集。

(2)三秋:三个季度、三个月。

译文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一天没看见她,就像隔了三个月一样。

那个采萧的姑娘啊,一天没看见她,就像隔了三秋一样。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一天没看见她,就像隔了三年一样。

解析

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诗歌。也有人认为是怀念友人的诗歌,不过相比较而言,还是前面的理由更加容易让人信服。在古代中“采葛、采萧、采艾”是女子的事情,可见诗人所描写的一定是一名女子。一日不见如隔三月、如隔三秋、如隔三岁,都写出了男女之间的相思之苦。如果是朋友的话是不可能有这种炽烈的情感的。全诗层层递进,尽显了男女之间那种不言而喻的挚爱和相思。其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也成为千古名句,也成为诉说相思之苦的常用语。

大车

原文

大车槛槛(1),毳(2)衣如菼(3)。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4),毳衣如璊(5),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毂(6)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7)日。

注释

(1)槛槛(kǎn):车辆行驶的声音。

(2)毳(cuì):毛织的衣服。

(3)菼(tǎn):芦苇的一种,也叫荻,茎较细而中间充实,颜色青绿。

(4)啍啍(tūn):车行迟缓的样子。

(5)璊(mén):红色美玉,此处喻红色车篷。

(6)毂(gǔ):活着。

(7)皦(jiǎo):同“皎”,意思是明亮。皦日,即白日。

译文

大车奔驰声隆隆,青色毛衣如荻苗。难道我不想念你?怕你不敢来相见。

大车慢行声沉重,红色毛衣如美玉。难道我不思念你?怕你不敢同私奔。

活着居室两不同,但愿死后同墓葬。如果你还不信我,白日作证在天空!

解析

这是一首爱情诗。一女子与赶车的男子相恋,对天发誓,要跟随夫君生死与共。这首诗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勇敢,让人钦佩。这首诗短短四十八个字,将环境气氛与人物心情相结合相衬托,把故事按情节发展来安排诗章,以心理推想取代完整故事结局,颇具特色。千年之下,读者感受到的,是这个爱情盟约带来的伟大力量。

丘中有麻

原文

丘中有麻,彼留(1)子嗟(2)。彼留子嗟,将(3)其来施施(4)。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5)。

注释

(1)留:一说留客的留,一说指刘姓。

(2)子嗟:与下二章的“子国”、“之子”一说均是指女子的恋人。

(3)将(qiāng):请。

(4)施施:高兴的样子。

(5)佩玖:黑色美玉。

译文

那土坡上一片大麻,那里有小伙留下。那里有小伙留下,还会见他缓缓的步伐。

那土坡上一片麦田,那里有小伙留下。那里有小伙留下,还会与他再来野宴。

那土坡上一片李树林,那里有小伙留下。那里有小伙留下,他赠与我黑色美玉。

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甜蜜爱情。通过姑娘描述回味自己与情郎的恋爱过程,赞扬了古代人民单纯而又大胆热烈的爱情。诗分三章,通过两人约会的地点的不断变换,从大麻地里、小麦垅头到李子树下,感情也逐渐升温。最后,二人以美玉定情,以玉的坚贞纯洁牢固,表示两人的爱情的永恒。可以想象,二人日后定会结婚生子,组建一个崭新的家庭来延续这份美好的爱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50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