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什么是化用,杜甫的描写秋天的诗名字是什么?

还有什么是化用,杜甫的描写秋天的诗名字是什么?,第1张

“化用”,也称作“借用”、“套用”,所谓“化用”即将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灵活运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作者对素材积累的浓缩与升华,是作者情感酝酿的奔突与发展。化用,是取我所需的一种重新整合形式,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现代与古代的界定,写作者似信手拈来,却深思熟虑。这既是语言的创新,又是思想的提升。

杜甫的描写秋天的诗

登高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兴八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汉魏六朝散文·郦道元·江水·三峡》原文鉴赏

江水又东,经广溪峡1,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2。

江水又东,经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3。江水历峡,东经新崩滩,其间道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4。

自三峡七百里中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6。重岩叠嶂7,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8,不见曦月9。

至于夏水襄陵10,沿泝阻绝11。或王命急宣12,有时朝发白帝13,暮到江陵1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5,不以疾也16。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7,回清倒影18,绝瓛多生怪柏19,悬泉瀑布,飞漱其间20,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21。

每到晴初霜旦22,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4,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25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26,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崟27,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28。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20,虽途迳信宿30,犹望见此物。故行都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31:“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陕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象类32。林木高茂,略尽冬春33。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泛泛不绝34。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35,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36,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37,奇构异彩,固难以辞叙38。林木萧森39,离离藯藯40,乃在霞气之表。仰嘱俯映,弥习弥佳41,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警知己于千古矣42。

注释 1广溪峡:即今瞿塘峡,在今四川奉节东。2郭景纯:即郭璞,字景纯,东晋人,长于辞赋,注《山海经》。后:君主。夏后:夏禹。3杜宇:古代传说中蜀国的一个帝王。4巫峡盖因山为名:巫峡以巫山而名。巫峡以巫山而名。巫峡巫山均在今四川巫山县东。5自:有“在”的意思。七百里:为古制,现今计算约二百里。6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接的山,一点没有中断的地方。7嶂:像屏障似的高山。8停午:中午。夜分:半夜。9曦:日光。曦月:日月。10襄:上。陵;大的土山。这句说,夏天水涨,大水凌驾于高山之上。语本《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11沿:顺流而下。泝:逆流而上。12或:有时。王命:王朝的告示。宣:宣布,传达。13白帝:城名。在今四川省奉节县。14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15奔:奔星,流星。《尔雅·释天》注:“流星大而疾曰奔”。又,奔:指奔驰的快马。御风:驾风。16以:据赵一清《水经注列谈》“以”当作“似”。17素湍:白色的急流。18回清:回旋的清波。回清倒影:清光物影倒映其中。19绝:高峻的山峰。20漱:喷射的意思。21良:甚。水清,树荣,山高,草茂。22霜旦:下霜的早晨。23属引凄异: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24哀转久绝:悲哀宛转,很久才消失。25袁山松:东晋时人,博学能文。官吴郡太守,曾著《后汉书》百篇。《四库水经注集释订讹》作袁崧。26峻峭:急速。27嶔崟:高峻。28成就:指人和牛的开头形状,色彩。29江湍:长江的急流。30信宿:犹两晚。再宿曰“信”。31《宜都记》:晋袁山松有《宜都山川记》,此《宜都记》或系指此。32其石两句:这两句意思说,林木高大茂盛,一年四季都是如此。33略尽:历尽。34泠泠:这里形容猿声充塞山谷,绵延不尽绝。35书记:书本记载。临惧,言登临此境者心怀恐惧。36跻:登。37崿:山崖。38难以辞叙:很难用言语来叙说。39萧森:树木高长竦立之状。40离离藯藯:繁荣茂盛之状。41弥:愈。习:亲近熟悉。42亦当句:言千古以来山水之神乃逢此探幽索胜之人,亦当惊以为知己。

今译 江水又向东流,经过广溪峡,这地方是三峡的开头。峡中有瞿塘,黄龛两个滩涂。这个峡就是过去大禹开凿以便沟通长江,也就是郭景纯所说的“巴东的峡,为夏禹所疏凿”的那个。

江水又向东流,经过巫峡,这便是杜字开凿以便沟通江水的那一条峡。江水穿过峡谷,向东经过新崩滩,这一段首尾长一百六十里,之所以称之为巫峡,是因山得名的。

在整个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山相联,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层层的岩石,重叠如屏的山峰,遮天盖日。如果不是正午或者半夜时分,是不能看见太阳和月亮的。

到了夏天,江水猛涨,淹没了山陵,这时沿江溯流而上是不可能的。偶尔皇帝发布紧急命令,顺流而下,有时居然可以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便抵达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路,就算你能驾着流星乘风飞翔,也不会有这么快的。到春冬两个季节,素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耸入云的山峰上长着很多奇形的古柏树。挂在高山上的泉水瀑布在中间飞舞倾洒,那种水清、山高、树荣、草茂的景色,实在是乐趣无穷。

每到天气刚刚睛朗的降霜的早晨,林木中已生许多寒意,涧中泉水给人以肃杀之感。常常可以听到在高峰之上有猿猴哀鸣,一声接着一声,扯着长音,格外地凄冷;更还有空无人迹的幽静的山谷,传来激荡的回音,悲哀婉转的声浪,很长时间才能消歇。所以渔歌中歌唱道:

巴东地方有个三峡,

顶数那个巫峡最长,

猿猴哀嚎只三声哟,

人已流泪湿透衣裳。

江水又向东流,流过狼尾滩而又途经人滩。袁山松解释说:“这两个滩相距有二里,人滩的水势特别迅速,南岸有块青石,夏天水涨淹没有江中,待冬季时水位低又露出江面。那块石头高大峻拔,在数十步大小的范围里全然量现出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些明显的,似乎连须发都很齐备,因此被叫做人滩。

江水又向东流去,流经黄牛山下,有个滩子名叫黄牛滩。在南岸有几层山岭重重叠立在那里,在最外一层山的高崖中间有块石头,它的形状颜色很象个人背着柴刀,牵着耕牛,人色黑,牛色黄,形状色彩非常清楚。这个地方既然是人迹罕至之处,也就没有办法仔细考察了。这座山岩已经很高,再加上长江流急曲折,虽然路过这里的船从这里出发已驰行了两夜,但还是能看到这个黄牛。因此路过这里的人便留下了这样的歌谣:

早上出发自黄牛,

晚上住宿在黄牛,

走了三天又三夜,

可这黄牛却依旧。

这是说这段水路的曲折,虽然走出很远,但向来路一看,却好象仍在老地方一样。

江水又向东流,经过西陵峡。《宜都记》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而两岸高山重重地屏障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林木高大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的叫声非常凄清,山谷间传遍回声,此伏彼起。所说的三峡,这是其中一道。山松说:时常听说峡中水流很快,书上的记载与口头的传说都是讲登临此地令人非常恐惧,以此来告诫游人,没有人称道这山水之美的。等我亲自来登临这个地方,一到就感到非常欢喜。这时我才相信耳听不如亲眼所见的说法。那种重迭的山崖、挺秀的高峰、奇异的构造、特别的形态,实在是难以用语言来叙述它的美妙。林木高大森密,繁荣茂盛,而是在霞光雾气之外。抬头欣赏那高山远树,俯身玩赏江水倒影,越熟悉这风光越觉得美好。在此盘桓一两天,不觉就会流连忘返。我所亲身经历过的风景,从未见过有如此美妙的。自己既然很高兴地得以饱览这里奇异的景色,山水如果有灵的话,也该为之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我这个知己了吧!

集评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郦道元叙山水,峻洁层深,奄有《楚辞》《山鬼》、《招隐士》胜境,柳柳州游玩,此其先导耶

总案 刘熙载对郦道元文学成就的评价非常有趣而且警辟。它实际上,一,指出郦的《水经注》在文学史上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这就是上承《楚辞》,下开“柳文”。二《水经注》的文学成就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材上的,一是艺术风格上的。

先说艺术风格上的,这也是刘熙载说的“奄有……胜境”。《楚辞》本有许多方面可以继承,看《文心雕龙·辩骚》可知,但刘为什么特标出《山鬼》等篇,这实际上便已指出郦文有烟水迷离中诡奇幽深的风格,这一点《山鬼》已启先声,而郦文颇得神髓。

再说题材上的。把自然山水专门作为描写对象,换言之,成为“模山范水”的专业作家,郦道元是第一人,自然山水可以如此这般的大事描写,可以情景兼具地这般描写,这些无疑给了柳宗元深刻地启发。

当然,话说回来,郦把《水经注》并非当作“纯文学”来创造的,他首先是进行地理学的著述,但也正因此,从文学成就来看就难能可贵,《水经注》之所以被当代地理学者看作是“人文地理学”,除了它具有风土民情,历史掌故的大量记载外,更在于那渗透在字里行间浓郁的诗思情愫,这一点终使它进入文学大国而无愧色。

在郦文之前,文苑中并非没有写山水风光的大家,如汉大赋,魏晋南北朝的山水诗,但与郦文不同在一,体裁不同,郦是散文,二,悬想虚拟多于实写。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主要成就在于将主观的情愫引入客观的描写,使自然界变成“有情宇宙”,而从如下文字中:“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难道便听不到这种声音吗

1 高中语文的那些(表现手法)有那些,文言文怎样自己翻译,怎样学会

先跟你说说表现手法吧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

现在可知的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等等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现在可知的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仗(又名对偶、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

有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2 高中语文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3 高中语文的阅读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有哪些

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 1、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2、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

4 求一篇高中语文的课文或古文的品读要从遣词炼字、表现手法、修辞手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题解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可惜严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句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首联两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且句中自对,无一虚设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风急”,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 “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当地民谣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悲凉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语言极为凝炼,乃千古名句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我常恨鬓如霜白;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楚辞》般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潦倒”,犹言困顿衰颓,狼狈失意 新停浊酒杯:一般解释为戒酒,不妥“停”是表示某种动作状态延续途中的一时中断,这一句是说,我一人登台,独饮浊酒,无亲朋相伴,慢慢举起销忧解愁的酒杯,停在嘴边——我的身体已承受不了啦,至今饮酒不断、未曾有过停杯体验的我,不禁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愕然新,指初次出现“浊酒”是相对于“清酒”而言,是一种带糟的酒,就像今天的米酒,古时称之为“醪” 评解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写景而言,有工笔细描(首联),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有大笔写意(颔联),传达出秋的神韵抒情则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难怪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

5 高中语文,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有什么

(三)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一、渲染和烘托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

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

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

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

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二、对比和衬托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

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

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凸显出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通过比照,以去年的欢快衬托(反衬)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对比则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

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都是通过对某些事物(或形象或情感)进行对照来完成。

但是对比仅限于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而衬托还可以是相似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对比通过对照落脚点不在于相互对照的任何一方,而是从对照中昭示某种情感认识;衬托通过对照落脚点在于凸显相互对照的某一方。

三、衬托和烘托 衬托前面已经介绍。不论哪种衬托,强调的都是两个事物通过比较而使其中一个更加凸显。

落脚在一个“衬”,特别强调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如前面举过的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把“人面桃花相映红”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种相对的情景进行对照,表达内心的怅然落寞。

通过这两种同“质”的事物的对照,用去年今日的欢愉来衬托凸显出今年今日的感伤。 烘托前面也已经作了介绍,它强调的是对一种事物从侧面着意进行描述或铺排,来使该事物形象更突出。

落脚不一定是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而强调侧面地对该事物进行“烘”。如前面所举的孟浩然《早寒有怀》,前两联描写景物,渲染出一种意境氛围;后两联抒发自己那种思乡的愁绪和前途渺茫的愁苦。

虽然意境格调和心情有一种内在的相似性,但两者不是同“质”的相近或相对的事物,不存在通过对照凸显一方的关系,所以不是衬托。寒冷凄飒的意境氛围,对于作者的心绪情感而言就好像一种外在的侧面修饰装点,这种意境氛围就散发着作者心中的忧思和迷茫,虽然看似写景,但实是在从侧面从外沿描写作者情感。

所以景物描写意境渲染对于作者的情感表达是一种烘托。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

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

6 高中语文所有表现手法及其含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高中语文课本所选诗歌表现手法总汇:以动写静、写乐景写豪情《沁园春· 长沙》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上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对比手法的运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寄托和象征《死水》;反讽手法的运用绘画美的语言色彩;写实和象征交织;舍其形而传其神《老马》;象征的新颖《祖国啊,我亲爱的的祖国》;深刻的哲理《山民》;反讽和渲染作用《山民》;回忆和对比《卫风》;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重章迭韵,反复呤唱《无衣》;移情《离骚》;铺陈排比的手法、起兴和尾声《孔雀东南飞》;今昔对比的描写《越中览古》;用写景寄予感慨《石头城》;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登高》;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蜀相》;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融情入景的写法《雨霖铃· 寒蝉凄切》;虚实相生《雨霖铃·寒蝉凄切》;烘托和映衬《念奴娇· 赤壁怀古》;鉴赏诗歌的情致理趣《鹊桥仙》;清新的,细腻的风格《一剪梅· 红酥手》;词中用事《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扬州慢 ·淮左名都》注意区别: 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

7 高中语文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请列表现手法(后面紧跟它的作用),

修辞手法:比喻: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繁冗为简洁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章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排比:结构紧凑,文章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借代:生动活泼,使评议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中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白描: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细节描写:突出事物的主要特点,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便于表达感情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等。

8 请教一下高中语文的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阅读题怎么答

文言文的阅读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而平时对文言文的阅读又有以下几点:①文言实词虚词用法;②通假字;③古今异义字词;④特殊句式。做好这几方面,然后平时在多看些,就没什么问题了。

至于古代诗歌阅读中涉及到的较常见的表现手法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对比。有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所谓纵向对比就是古今对比,比如:宫女如花满春殿,止今唯有鹧鸪飞。这种对比的作用主要是怀古伤今。横向对比就是今对今的对比,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对比多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控诉之类的。不过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只是我说的情况出现得多。②想象。也就是虚写,以表达出使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多是表达诗人思念之情。③比喻。这种手法比较容易掌握,所以不多说明,不过应该答到“生动形象”四个字,因为这是比喻就有的共性。④拟人。若是所拟对象较有生机或力量,则是人感情一般叫积极;若所拟对象较萧条无力,则诗人感情一般较消极低落。⑤反衬。作用一般是烘托出所咏之物的特点,从而表达作者的感情,具体事例较多,故不一一举例。⑥对偶。这种手法容易判断,且作用上多起使结构严谨之用,对表达诗人感情一般没什么作用,所以考察较少。因考虑到平时较少考察和看到,故还有一些手法没有列出。

以上都是我在平时语文考试中总结出来的,较为实用,针对性相对较好,没有生搬,绝对是经验之谈。我语文一般都是全班第一,而且考过年段第一。希望我的答案能对你有一些帮助。

人教版必修三首杜甫诗分别有《秋兴八首(其一)》、《登高》和《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它们原文及注音如下:

1、《秋兴八首(其一)》

qīu xīng bā shǒu (qí yī)

(táng) dù fǔ

(唐)杜  甫

yù lù diāo shāng fēng shù lín, wū shān wū xiá qì xiāo sēn。

玉  露  凋  伤  枫  树  林,巫  山  巫  峡  气  萧  森。

jiāng jiān bō làng jiān tiān yǒng, sài shàng fēng yún jiē dì yīn。

江  间  波  浪  兼  天  涌,塞  上  风  云  接  地  阴。

cóng jú liǎng kāi tā rì lèi, gū zhōu yí jì gù rén xīn。

丛  菊  两  开  他  日  泪,孤  舟  一  系  故  园  心。

hán yī chù chù cuī dāo chǐ, bái dì chéng gāo jí mù zhēn。

寒  衣  处  处  催  刀  尺,白  帝  城  高  急  暮  砧。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2、《登高》

dēng gāo

(táng) dù fǔ

(唐)  杜  甫

fēng jí tiān gāo yuán xiào āi, zhǔ qīng shā bái niǎo fēi huí。

风  急  天  高  猿  啸  哀, 渚  清  沙  白  鸟  飞  回。

wú biān luò mù xiāo xiāo xià, bú jìn cháng jiāng gǔn gǔn lái。

无  边  落  木  萧  萧  下, 不  尽  长  江  滚  滚  来。

wàn lǐ bēi qiū cháng zuò kè, bǎi nián duō bìng dú dēng tái。

万  里  悲  秋  常  作  客, 百  年  多  病  独  登  台。

jiān nán kǔ hèn fán shuāng bìn, liáo dǎo xīn tíng zhuó jiǔ bēi。

艰  难  苦  恨  繁  霜  鬓, 潦  倒  新  停  浊  酒  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yǒng huái gǔ jì wǔ shǒu (qí sān)

咏  怀  古  迹  五  首(其 三)

(táng) dù fǔ

(唐)  杜 甫

qún shān wàn hè fù jīng mén, shēng zhǎng míng fēi shàng yǒu cūn。

群  山  万  壑  赴  荆  门, 生  长  明  妃  尚  有  村。

yí qù zǐ tái lián shuò mò, dú liú qīng zhǒng xiàng huáng hūn。

一  去  紫  台  连  朔  漠, 独  留  青  冢  向  黄  昏。

huà tú xǐng shí chūn fēng miàn, huán pèi kōng guī yuè yè hún。

画  图  省  识  春  风  面, 环  佩  空  归  月  夜  魂。

qiān zǎi oí pā zuò hú yǔ,fēn míng yuàn hèn qǔ zhōng lùn。

千  载  琵  琶  作  胡  语, 分  明  怨  恨  曲  中  论

译文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扩展资料:

赏析

1、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

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2、这是组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

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

3、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1 求巫山巫峡文章原文第一段繁体字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

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

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

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神孟涂所处。

《山海经》曰:“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於巴,巴人讼於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

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

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阳。 精魂为草,寔为灵芝。”

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为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

故为立庙,号朝云焉。”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郦道元:南北朝时北魏人,地理学家,文学家。 《水经注》是郦道元对《水经》的补充修订。

在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有重要价值。许多篇章也是文学性很强的游记散文。

《巫山、巫峡》通过描写巫山巫峡的地理特征、奇异风光,展现了祖国山河的雄奇美丽。 《水经注》对于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和世界地理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水经注》中山川景物的描写,还被作为文学作品受到后人高度评价。 《巫山巫峡》共有两大段文字,风格很不一样,这是因为它是由好几种材料汇编而成,第一段明确提到引文就有郭仲产的《荆州记》,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及郭璞的注,还有宋玉的《高唐赋》。

这一段文字主要是汇编了与巫山有关的神话故事。第二段完全可以独立成篇。

它的结构、语言风格和第一段都不同,这一段是真正的山水游记,句式整齐,基本是四个字一句。语言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我们读了这样的散文更加觉得祖国河山的美丽、可爱。

参考资料:

-水经注·三峡。

2 文言文(过巫山)的翻译

过巫山二十三日,过巫山的凝真观,拜谒了妙用真人的祠堂。

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堂正对着巫山,峰峦很高冲入高天,而山脚则直插入江水中,议论的人都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

可是十二峰并不能全看见,能看到的八九个山峰,只有神女峰纤巧修长,陡起而变幻多姿,确实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祠中主持祭祀者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朗明的时候,就能听到优美的管弦音乐,在峰顶上来回走,能听到山上的猿啼鸣,到天明才渐渐停止。”

在庙的后边,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平坦。传说“夏禹遇到神女,神女就是在这个地方把符书送给禹。”

在石坛上看十二峰,就像屏障一样。这一天,天空晴朗,看四周围没有丝毫云烟,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白鹤在那里跳舞、散步,很久也不散去,也是很奇异的一个现象。

真人祠以前有数百只乌鸦,迎送来往的船只。在唐代夔州刺史李贻诗中就已经说过“群乌幸胙余”。

快到乾道元年,乌鸦忽然不来了,现在一只也找不到,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把船停在清水洞,洞很深,后洞在山的那一边,只是洞内很昏暗,水在中间流过,很少有人能进去。

天旱时求雨,很灵验。

3 文言文(过巫山)的翻译

翻译: 二十三日,经过巫山的凝真观,参拜了妙用真人的祠堂。

妙用真人就是世上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堂正对着巫山,峰峦很高冲入高天,而山脚则直插入江水中,议论的人都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

可是十二峰并不能全看见,能看到的八九个山峰,只有神女峰纤巧修长,陡起而变幻多姿,确实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祠中主持祭祀者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朗明的时候,就能听到优美的管弦音乐,在峰顶上来回走,能听到山上的猿啼鸣,到天明才渐渐停止。”

在庙的后边,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平坦。传说“夏禹遇到神女,神女就是在这个地方把符书送给禹。”

在石坛上看十二峰,就像屏障一样。这一天,天空晴朗,看四周围没有丝毫云烟,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白鹤在那里跳舞、散步,很久也不散去,也是很奇异的一个现象。

作者简介:陆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

绍兴三十二年进士,官至宝章阁待制。中年曾在川陕一带参加军旅生活,先后九年。

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南宋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放翁词》。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

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陆游曾经请求废除凌迟,《请除凌迟刑》云:“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明尤存。

感伤致和,亏损仁政,实非圣世所宜遵”,但未被朝廷接受。

4 文言文解释;过巫山

原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1],谒[16]妙用真人祠[2]。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3]。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4],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5],皆无此奇。然[17]十二峰者不可悉见[6],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7],宜为仙真所托[8]。祝史云[9]:“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10],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11]。”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12],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13],四顾无纤翳[14],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15],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有乌数百。送迎客舟自唐夔州刺史李贻诗已云“群乌幸胙余”矣。近乾道元年,忽不至,今绝无一乌,不知其故。

泊清水洞,洞极深,后门自山后出,但黮然,水流其中,鲜能入者。岁旱祈雨,颇应。[

翻译

二十三日,过巫山的凝真观,拜谒了妙用真人的祠堂。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堂正对着巫山,峰峦很高冲入高天,而山脚则直插入江水中,议论的人都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可是十二峰并不能全看见,能看到的八九个山峰,只有神女峰纤巧修长,陡起而变幻多姿,确实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祠中主持祭祀者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朗明的时候,就能听到优美的管弦音乐,在峰顶上来回走,能听到山上的猿啼鸣,到天明才渐渐停止。”在庙的后边,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平坦。传说“夏禹遇到神女,神女就是在这个地方把符书送给禹。”在石坛上看十二峰,就像屏障一样。这一天,天空晴朗,看四周围没有丝毫云烟,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白鹤在那里跳舞、散步,很久也不散去,也是很奇异的一个现象。

词语解释

[1]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巫山县东大宁河口至湖北巴东官渡一段长江称为巫峡。由于长江横切巫山主脉的石灰岩层,峡谷特别曲折幽深,高峰均在海拔一千米以上,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就并列在这段江边。凝真观:即神女祠,在巫山飞凤峰下。据《元一统志》说:“唐仪凤(高宗的年号)初置神女祠,宋宣和(徽宗的年号)改曰凝真观。”

[2]妙用真人:后世为巫山神女所加的封号。

[3]巫山神女:据晋人习凿齿撰《襄阳耆旧传》说:“赤帝(古代传说的五天帝之一)女曰瑶姬,未行(未出嫁)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楚怀王游于高唐,昼寝,梦见与神遇,自称是巫山之女,王因幸之,遂为置观于巫山之南,号为朝云。”(据《文选·高唐赋》李善注引)

[4]“峰峦”二句:写巫山峰峦的高危峭直。“霄汉”,云霄和天河,指天空。

[5]议者:议论的人。太华:即西岳华山,在陕西华阴境内。衡:即南岳衡山,在湖南衡山境内。庐:即江西庐山。

[6]十二峰:即巫山十二峰,据《方舆胜览》载,它们的名称是: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都在长江北岸。不可悉见:谓从江上远望,不能把十二峰全部看到。苏辙《巫山赋》说:“峰连属以十二,其九可见而三不知。”

[7]神女峰:即望霞峰。纤丽奇峭:纤巧修长,陡起而变幻多姿。

[8]“宜为”句:谓确实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仙真,指巫山神女。托,转身,化身。

[9]祝史:祠中主持祭祀者。

[10]丝竹之音:指优美动听的管弦音乐。

[11]达旦:直到天明。

12]“夏禹”二句:这是关于巫山神女的另一个传说。据《禹穴纪异》、《墉城集仙录》所记,神女从东海游玩回来,路过巫山。当时夏禹正为治水而驻扎在巫山下,于是神女命令侍女把“玉篆之书”(即本文所说的“符书”)送给夏禹,并派她的一些部下,帮助夏禹。

[13]天宇晴霁:天空晴朗。

[14]无纤翳(yì):没有丝毫云烟。

[15]鸾:旧时传说凤凰一类的鸟。

[16]谒:请见,拜见。

[17]然:不过,但是。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问的

5 郦道元《水经·江水注》文言文《巫峡》的翻译急

从三峡全长七百里中看,两岸山都是相连的,没有中断的地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把太阳光和天空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晚上,绝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天洪水暴涨满上山冈的时候,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被阻绝了有时皇帝的诏书急需传达,那么,从白帝到江凌,虽有一千二百里之多,早上出发,晚上便到,即使乘飞奔的马,驾者烈风也没这样快每当春冬的时候,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谭,回旋着清波,倒影着两岸的景色高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怪的柏树,悬崖上流下的瀑布,飞花四溅,在山峰和树林之间飞溅,水清、树荣、高山、草盛,确有许多趣味到秋天初晴下霜的早晨,树林萧瑟冷静,山涧寂静,猿猴啼啼的长叫,持续有很久,凄惨的声音异常,在山谷久久回荡,所以打渔的人说:"巴东三峡巫峡最长,听见猿声后,眼泪沾湿了衣服。

原文: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秋霜已使枫树林零落凋伤,巫山巫峡一派萧森气象。    巫峡涌起吞天的骇浪, 巫山风云漫卷大地一片苍茫。    我已在此地见菊花开过两次,  能不令人热泪浪浪  一叶扁舟,永远系挂着我那归乡的热望。  唉!时下家家户户都忙着   剪裁缝制冬天的衣裳。    高高的白帝城里传来匆匆捣衣的音响,  伴着暮色斜阳。

释  1玉露:白露,秋霜。巫山巫峡:巫山在今四川省巫山县境,属巴山支脉,绵延一百六十里。长江流经其间,称为巫峡。萧森:萧瑟阴森。 2江间:指巫峡。塞上:指巫山。  3丛菊两开:指作者在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离开成都,秋居云安,翌年秋又淹留夔州,前后近二年,故见“丛菊两开”。一系(音 ji):永系,紧系。故园心:指返回故乡的愿望。诗中“故园”指长安和洛阳。   4刀尺:剪裁衣服用的剪刀和尺子。砧(音 zhen):捣捶衣服用的石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79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