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空间形态对旅游体验的影响

博物院空间形态对旅游体验的影响,第1张

博物院空间形态对旅游体验有以下影响:

1、观众游览的流线性:博物馆的空间形态会影响游客游览的流线性,即游客在博物馆内的游览路径和路线。一个设计合理、布局合理的博物馆能够引导游客沿着特定的路线进行游览,从而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

2、展品展示效果:博物馆的空间形态对展品的展示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博物馆的空间设计需要考虑展品的大小、形状、颜色、材质等因素,以便展示出最好的效果。

3、观众情感体验:博物馆的空间形态也会影响游客的情感体验。例如,博物馆可以通过空间的设计来创造出一种气氛,增强游客的参观体验。同时,设计合理的休息区、咖啡厅等功能区也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休息和体验环境。

4、参观效率:博物馆的空间形态也会对游客的参观效率产生影响。例如,游客需要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进行参观,博物馆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游客的步行时间、展品的数量等因素,以提高游客的参观效率。

随着现代意义上博物馆的出现,博物馆展示的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19世纪以来,我们现在熟知的博物馆展示方式出现,即:以正在经历的时间为终点,顺着 历史 发展的时间线来安置展品。这种普遍的展示方式的出现,与殖民主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无关系。20世纪,博物馆展示方式除了时间元素之外,空间也变得重要起来,博物馆展示开始注重文化与场所及民族的关联性,也就是说,在博物馆展示过程中,文化被看做是某一民族特有的、区别于其它民族的特别的东西,这种观念的出现则与全球化发展密不可分。 总而言之,博物馆展示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在展示过程中,叙事性表达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博物馆所展示的内容都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通过构建展览内容与展示空间的关系,使观者得到更好的参观体验。

在博物馆展示环节中,同样有很多元素的加入。其中,“展品”是博物馆展示最重要的要素,同时也是向观者传递文化价值的重要媒介。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博物馆,无论展示过程是遵循 历史 顺序、时代顺序还是其它逻辑,“展品”都是此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博物馆“展品”一般都具有一定 历史 和丰富内涵,所以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

“展品”在被博物馆按照展览的主题内容选择之前,只能称之为“物品”,物品在博物馆中是“带观者回归 历史 ”的表征。关于博物馆展示中“物品”到“展品”的转变,艾塞克斯大学艺术史系教授彼得·弗格曾提出,物品是按照特定的目的被选择出来,然后在空间内进行展示的。这就说明,在博物馆按照展览主题主旨选择所展示的物品时,物品本身的意义就被弱化甚至被改变了,这一观点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异化”。

大部分博物馆展览的例子很好的说明了“物品”向“展品”的过渡。 在博物馆展示中,物品会保留自己部分本来含义,大多则是与展览主题内容相互碰撞,衍生出新的意义与体验,并且这种新的意义与体验,重要程度往往高于物品本身的真实性。 也就是说,相比于展品本身所承载的含义来说,博物馆展示注重的是展品与展览空间、展览内容及展览主旨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在这一基础上,博物馆往往会增加展示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扩大展品的背景,达到再现另一种真实的目的。

这种说法在博物馆展示中也有很明显的表现,在早期的博物馆中,观者的话语权是非常低的,博物馆开放更明显是为了迎合精英阶层的审美,但是在当今 社会 ,博物馆展示面向的是普通民众,展示的各个环节都是人为构建的。 首先就是展品,前面提到,展品会根据特定的主旨,以引起观者观念和 情感 的波动,这种再现的、特殊的真实本来就是被设计的,选择布置产品都包含着策展人的精心安排。 除了展品之外,博物馆的场馆设计、灯光布景、展品背后墙的颜色,甚至是路标引导、介绍手册等,都是专门人员有意识地构建的文化景观,这样才能达到给予观者“作品本身不能阐释的东西”的目的。

前面提到,博物馆展示是人为构建的产物,展示中的每一环节都是“被安排”的场景,那么除了展厅中能看到的元素,博物馆展示的背后是否有其它元素的参与呢?答案是肯定的。 从更深的层次来说,展示的大方向与效果,与组织方、赞助商与媒体等外界因素息息相关,从这一角度讲,博物馆展示所展现的内容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表达。

通常来说,博物馆展示作为文化的一种表达,不仅承载着 历史 与艺术,更重要的是作为过去与现代发展的链条而存在,在传递观念的过程中,同样被赋予了符合现代型的全新的意义。 正如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系教授苏珊·沃格尔在的《展览文化: 博物馆展览的诗学和政治》中所提到的:

因此,可以说博物馆展示的 历史 是特定视角下的新的 历史 ,往往与国家意识形态有很大的关系。 像中国文字博物馆坐落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除了展示甲骨文的 历史 之外,还承载着中国汉字文化的科普工作,同时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就是博物馆展示的又一内涵:属于文化但不限于文化,是主观色彩之下的意识形态的象征之一,有着向观者传达特定观念的特殊价值。

随着博物馆文化内涵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展示的目的更偏向于满足普通大众的审美需求,因此,博物馆展示需要注重展品的 历史 性和艺术性,结合各种表现方法,提升展品的艺术形象,吸引更多的观众,阐释展览主题。 在此背景之下,博物馆展示的方式与手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得多样化。

数字媒体的发展程度,从各个行业的应用频率就可见一斑,新技术的出现同样应用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博物馆内各种影音设备的使用,这些设备可以帮助观者更好的观看了解文物, 目前博物馆展示中常用的新媒体技术主要有几大类:多点触控、全息投影及虚拟现实。 多点触控就是指观者可以操作控制计算机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这种方式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展厅内常见的触摸台;全息投影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运用投影技术叙述场馆展厅的主题和 历史 脉络,相比于单纯的文字资料,这种方式往往更直观、更生动,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甲骨学堂展厅,最前方即是巨大的投影,让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对甲骨文 历史 的 情感 共鸣也会更强烈;虚拟现实同样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使观者在真实世界中感知到虚拟的数字信息,增强观者的感官体验,展厅内最常见的就是文物旁边的二维码设置,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这件文物的相关信息就会展现在观者眼前。

何为“互动”,简单解释即为相互联系、彼此作用。 现在的博物馆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越来越注重“人”的参与,所以博物馆展示中互动装置的设置便由此诞生。 互动装置的构建模式可以让观者增强展览中的参与度,从而产生对展览相关内容的兴趣,是个人与展览信息沟通的重要桥梁,目前博物馆展示的互动装置设置主要有情景再现和空间互动的形式。

前文提到,博物馆展示最重要的就是叙事性表达,叙事性表达能够摆脱博物馆展览的单一性,从而使展览向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发展,情景再现便是提高展览叙事性的途径之一,通过人为参与,在展厅内尽可能的还原 历史 场景,营造文物当时的氛围,这种再现方式便是以观者为主体,围绕着观者的目光展开,使得观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空间互动的不同之处就是场馆内不会有文物的陈列,而是完全靠虚拟技术构建抽象化的空间,创造出与展览主题相关的场景,增强观者的感官体验与 情感 升华。例如很多博物馆内设置的互动与影像厅,观者在这样的展厅中的参与度会有很大的提升,在互动的过程中会加深对文物的认识与 情感 。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种新型设计手段,还有其它一些博物馆展示的新模式如生态博物馆等,都是为增强博物馆的叙事性而设计的比较普遍的方式。 总之,新设计手段的应用,使博物馆的展览变得更有趣味性和诱惑力,将“观者”这一 主体 带入到一个新的信息文化世界,并且依靠“虚拟真实”的场景影响人们的感官和思想。

关于博物馆深层次的内涵解读,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总结。 即无论是展品再现真实、展示的人为构建性还是展览的特定视角,归根结底都与博物馆的叙事性表达相关,也正是在注重叙事性的背景下,旧的博物馆展示应用模式已经改变,新的设计手段才展现出来。

人体工程学应用:根据人体工程学研究成果和长期博物馆观测经验和JCJ66要求,在展陈工程形式设计中宜参考下列要求:

1,通常以距地面 15m 高为展陈基准视平线。儿童、青少年为参观主体的陈列展览宜将视平线设定为距地13m高度;

2,以基准视平线上下30度,左右60度为最佳观察区域;

3,以视力10为准,观察距离1m~15m。

(由此可计算出:最佳观看内容区域最低点距地1m,最高点距地2m)

4,以基准视平线向下45度区域为实物展品的最佳观察范围;

5,适合成人观众向下观察的平置展品摆放高度宜为 11m~13m ,适合儿童青少年观众的摆放高度宜为09m~11m;

6,地面材料应以无眩光、无噪声、防滑、耐磨、易清洁材料为宜;

7,参观通道不应有台阶或门槛,符合无障碍要求;

8,展陈区域应以300㎡为标准设置观众休息坐具;

9,裸展的展品如需防止观众触摸,格挡距离应大于1m;

10,大面积立面玻璃应有安全技术处理,并有防碰撞提示手段;

11,展览空间的光环境照明,应避免亮区和暗区过大反差或突变造成观众视觉不适。

12,为保持陈列展览环境的安静,讲解宜采用耳机式语音导览设备;

13,局部音响设备应采用定向式扬声技术;

14,设计中注重运用造型、色彩、明暗和音效等要素影响观众的情感。

作为解构主义的经典代表作,这部作品外观的创作灵感就充满了解构意味:看似随意折叠弯曲的外形实则为解构变形的大卫之星(Star of David,图1)--这一著名的犹太符号,它曾经是深植于每个犹太人身心的印记,而现在扭曲变形后,深深地留在了柏林的土地上,像一道伤疤一样难以磨灭。

图1,结构的大卫之星

图2,俯瞰柏林犹太博物馆

从整个建筑平面来看(图2),一条是曲折而连贯的锯齿状外部形体线,另一条则是断断续续而又笔直贯穿的内部切割线,李伯斯金将这座建筑称作为“Between the lines”,他所指的线是两条不同思想、信仰,包含不同内容和组织关系的两条线。就展览空间而言,一条是水平的展示空间,另一条是竖向贯穿的巨大虚空间(VOID);从内容上,一条是与犹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犹太历史,另一条则是象征在灾难里分崩离析却无法忽视的犹太人灵魂;而从观者感情角度来看,一条是还能触碰到的悲恸,另一条则是不在灾难现场的庆幸。在这个过程中,时间与历史、命运与思考、文化与情感、以及纪念与期望融汇一体,两条线在柏林城市中既是有形的城市轨迹,又在无形中与柏林的历史文脉紧密联系。

图3,柏林犹太博物馆建筑外墙

整个建筑的外墙由镀锌铁皮组成各种不规则形状(图3),这些造型由表及里,一直渗透到博物馆内部,以至于整座建筑所有的线、空间都是琐碎而不规则的,犹如一道道伤痕刻在了建筑上。虽然参观者在建筑中看不到有关于犹太人受难的场景和资料,但从对建筑的处理上也可见一斑。

而立面上的灵感一方面是来自于当时一些犹太人在柏林的住址分布,他们曾真切的活在这座城市,之后又经历磨难。李伯斯金将这些人的住址分布于建筑立面,用线及几何图形相结合,相互牵连,留在墙上变成斑驳参差的窗洞,而这种非理性的阵列也是犹太人在这座城市中存在过的印记。

另一方面,熟谙音乐哲学的李伯斯金,将作曲家阿诺德·格未完成的歌剧《摩西与亚伦》的脚本解构处理,以歌剧为例证--表达歌曲的存在导致歌词意思不明,相反,歌曲不存在,歌词意思逐渐清晰明了的非理性意味,并最终融入立面表达。

若要深层次的探讨李伯斯金的设计思想,则不得不说他从康德的“二律背反”以及本雅明的《单行街》中提取到更加晦涩难懂、形而上学的思考方式,并最终运用到了博物馆外立面之中,这也使整个建筑由内而外充满了独特的哲学意味。

来源于网络,文字内容来源于:设计师 RYAN志阳 

引用原文:博物馆中的空间情节化表达

贝聿铭,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

人物简介:

贝聿铭,男,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21世纪到来后,贝聿铭再次回到中国。苏州博物馆作为封山之作,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结合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汇在这座建筑里,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视觉之美。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

2009年,贝聿铭还参与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设计。贝聿铭去了埃及和中东的其他国家寻找的伊斯兰教文化的最佳表达,他发现无论是叙利亚大马士革的伊斯兰建筑物,还是土耳其的建筑物,都有着其他宗教的痕迹,不再是纯粹的伊斯兰表达方式。

扩展资料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

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投资达339亿元,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建筑特色

苏州博物馆新馆其特色体现在: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

在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首先,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设计独特。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这样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三维造型效果,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

屋面以及其下白色墙体周边石材的运用,使建筑的整体风格达成了统一。就屋面而言,如果用传统的小青瓦,易碎易漏,需要经常维修,其坚固性、工艺性以及平整度都难以达到新馆建筑的要求。为了使材料和形式协调,采用深灰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这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

参考资料:

贝聿铭_苏州博物馆—

博物馆展柜作为陈列展示中的重要设施,原本主要是用来保护文物免受破坏和盗窃,到了16世纪,博物馆逐渐对外开放,博物馆展柜的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到现在,展柜成了影响展示效果的重要部分,如何让展柜更贴合文物的展示要求,成为博物馆和展柜厂家都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介绍博物馆展柜需要符合的一些要求。

一、展柜样式要符合文物的实际需求

不同的文物有着不同的形态、颜色,如果采用统一样式的展柜则会使展览显得过于枯燥,为了避免使展陈显得单调,应该要为文物量身定制展柜,例如,古董花瓶可采用能进行360°浏览的独立柜;古籍类文物可采用桌面柜;展示面积较大的文物可采用沿墙通柜。为不同文物采用与之搭配的展柜,既丰富了文物的陈列形式,又能科学地利用展厅空间。

二、灯光要对文物和观众友好

人类的记忆、情感通常是由“感官”产生的,博物馆展柜内的文物展示需要一些点缀才能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展柜灯光则能很好地扮演气氛营造者的角色,通过它的渲染,能使参观者感受到某个年代的气息,并与历史相联系的文化相交融,引起参观者的共鸣。当然,灯光的设计仍然是要把文物保护作为前提的,如采用防紫外线冷射光源,贴合文物属性的光照度。在不会造成视觉障碍的前提下,通过控制照度、射角等引导观众视线,并运用美术构思渲染气氛。

三、设计简约而安全实用

现代博物馆展柜的样式特点是简约,但样式简约并不意味着功能和安全性受到削弱,它只是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一种视觉特点。现代博物馆展柜必须要求结构牢固,并能防火、防盗,展柜应该采用超白夹胶玻璃,能同时兼顾展示性和安全性。为不同类型的展柜设计合理的柜门打开方式,能方便取出和放入文物,且不会对展览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

四、展柜要对文物、参观者和环境友好

展柜在对文物友好的同时,还要尽量降低对环境和参观者的影响。展柜所采用的材料要经过检测,确保不会对文物和参观者有害(例如产生对文物有害的气体,以及刺激性气味等)才可使用。此外,为了防止外部环境影响柜内的温湿度变化,以及防止有害气体的入侵,展柜必须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并配备恒温恒湿系统。

一、后现代风格设计理念

1、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历史的装饰主义。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运用了众多隐喻性的视觉符号在作品中,

强调了历史性和文化性,肯定了装饰对于视觉的象征作用,装饰又重新回到室内设计中,装饰意识和手法有了新的拓展,光、影和建筑构件构成的通透空间,成了大装饰的重要手段。后现代设计运动的装饰性为多种风格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使不同的风貌并存,以这种共用关系贴近居住者的意义和习惯。

2、主张新旧融合、相容并蓄的折衷主义立场。后现代主义设计并不是简单地恢复历史风格,而是把眼光投向被现代主义运动摒弃的广阔的历史建筑中,承认历史的延续性,有目的、有意识地挑选古典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东西,对历史风格采取混合、拼接、分离、简化、变形、解构,综合等方法,

运用新材料、新的施工方式和结构构造方法来创造,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形式语言与设计理念。

3、强化设计手段的含糊性和戏谑性。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师运用分裂与解析的手法,打破和分解了既存的形式、意向格局和模式,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和多义性,将现代主义设计的冷漠、理性的特征反叛为一种在设计细节中采用的调侃手段,以强调非理性因素来达到一种设计中的轻松和宽容。

二、后现代风格设计要素

由曲线和非对称线条构成,如花梗、花蕾、葡萄藤、昆虫翅膀以及自然界各种优美、波状的形体图案 等,体现再墙面、栏杆、窗棂和家俱等装饰上。线条有的柔美雅致,有的遒劲而富于节奏感,整个立体形式都与有条不紊的、有节奏的曲线融为一体。

后现代风格是对现代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 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和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 征、隐喻等手段。

大量使用铁制 构件,将玻璃、瓷砖等新工艺,以及铁艺制品、陶艺制品等综合运用于室内。注意室内外沟通,竭力给室内装饰艺术引入新意。

三、后现代风格设计特点

1 隐喻的和装饰的设计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全然屏弃的古典主义异常关注,

他们不搞纯粹的复古主义,而是将各种历史主义的动机和设计中的一些手法和细节作为一种隐喻的词汇,采用折衷主义的处理手法,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后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体现了对于文化的极大的包容性,这里即包括传统文化,也包含现行的通俗文化: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的歌德式艺术、文艺复兴、巴罗克、洛可哥以及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艺术、卡通艺术等等任何一种艺术风格。运用的手法更是不拘一格:借用、变形、夸张、综合甚至是戏谑或嘲讽。汉斯·霍莱恩设计的玛丽莲沙发就综合了古罗马、波普艺术和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

2 想像的和情感的设计

后现代设计将诗意重新带回我们的生活。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设计并不只是解决功能问题,还应该考虑到人的情感问题。安德勒·伯兰滋将许多非设计师者的所知道的东西上升为理论。例如,“我们对产品的选择受到我们记忆和联想、我们的愿望和我们朋友的影响,也受到我们在电视和博物馆中所看到的东西的影响”。(《1945年以来的设计》)。1987年,他设计了一系列名为“家养动物”的家俱,把西欧人对意识的兴趣与北美人对某些宠物的兴趣融为一体。这些设计是非常有亲和力的,即不是设计适应人,也不是人适应设计,而是二者亲切、自由的对话。

3 仪式化的特征

后现代设计中这种仪式化特征主要是针对过分强调功能而使生活变成了一种机器运转般毫无感情禁色彩的动作而引发的一种设计倾向。

吃饭不仅仅是一个吞咽的过程,更是一种气氛:环境、餐具、食物的颜色和味道,包括进餐的动作,都是仪式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感受过程、感受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与物的交流、对话。

选择一件设计不仅是为了用,而且是为了寻找自我的象征性。安德勒·伯兰滋出版了一本名为《家养动物》的小册子,在书中他声认为我们现在的住宅几乎无法居住,因为我们要在那里度过更多的时光;我们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周围环境得到的仪式的、神话创作的以及不可思议的特征。安德勒·伯兰滋的话是十分隐晦的,但是他至少说明房子仅仅用来居住是远远不够的。这种观点导致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仪式化特征。消费者对设计的选择与使用过程更多地体现一种信仰,并以此将自己与其他人区分开,归属到特定的社会团体中。日本设计近些年受到西方的普遍关注。“在日本,艺术与功利,神圣与凡俗之间是没有区别的”(《1945年以来的设计》)。

4 轻松的生活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通俗化特征将轻松愉快带入日常生活,使每天的行动不再象举行宗教仪式般严肃刻板。现代主义是设计的理想主义,而后现代则强调人们生活在“现在”,后现代设计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物质的特征。享乐主义高于一切,快乐是最重要的原则,“好的生活比好的形式更重要”(1945年以来的设计)。与严肃冷漠的现代主义“黑匣子”(BLACK BOX)相比,后现代设计中大量运用夸张的色彩和造型,甚至是卡通形象,唤起我们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再次感受童贞和无拘无束的快乐。这种设计表面上看起来好象是一种简单的借用,或者是奇思怪想的任意组合,没有章法,不考虑实用,是设计师的一些很主观的设计。但透过这种现象,我们看到这样做给现代主义或我们目前的生活带来了有价值的东西:生活,真实而感性的生活,不是高尚的品位,幽雅的举止,而是光着脚在沙发上吃著苞米花看电视,和孩子在地板上嬉戏,扭著 在厨房煎鸡蛋。盖当诺·佩西色彩鲜艳的纽约的日落沙发将大自然的风景引入室内, Ettore Sottsass在1981年设计的滑稽可爱的Cas lanca餐具架和ALESSI公司装饰著小鸟的鸣唱水壶使厨房油腻的操作过程多了一些轻松幽默的气氛。从这方面来看,后现代设计将人们从简单、机械的枯燥生活中解救出来,重新回到真实的生活中。使人这一概念变得更加感性和人化,而不是机器。

5 有爱心的设计

这句话其实也可以说成是另外的功能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所宣导的功能主义的一个丰富和超越,即将理性的、逻辑的功能发展为既有生理的功能,又有心理的功能的新功能主义。斯图普创造了一个短语,叫“没有原由的困难”,即人们可以将东西放在他喜欢用的地方而不是应该放的地方。比如,把电话放在办公桌附近的窗前,接电话时可以顺便看看窗外的风景,放松一下心情,虽然这有点不方便。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实质上是对人的一种更加体贴的设计:人不是一个工作的机器,而是一个有工作能力,但同时需要生活、需要关怀和体贴的有智商的情感动物。

6 卖点的设计

后现代设计并非设计师孤独的尝试。市场给了他们最有力的支援,同时设计师的名望也是利润的来源。当60、70年代波普、朋克文化、 文化以及女性主义兴起时,市场就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设计师也应这群新人类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而大胆地进行各种后现代主义尝试,文化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设计突破功能主义的束缚而自由的发展。市场与设计师相互依赖,甚至设计师个人的学术性、主观性、观念性的尝试也一样可以成为商家的卖点。后现代主义几乎成了一个市场推销员,“制造者不仅仅将其视为因抄袭、打折等竞争氾滥而日趋饱和的市场上表现独特而有吸引力的手段,而且是可以另起炉灶的方法”。

这种观点导致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仪式化特征。消费者对设计的选择与使用过程更多地体现一种信仰,并以此将自己与其他人区分开,归属到特定的社会团体中。日本设计近些年受到西方的普遍关注。“在日本,艺术与功利,神圣与凡俗之间是没有区别的”(《1945年以来的设计》)。

4 轻松的生活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通俗化特征将轻松愉快带入日常生活,使每天的行动不再象举行宗教仪式般严肃刻板。现代主义是设计的理想主义,而后现代则强调人们生活在“现在”,后现代设计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物质的特征。享乐主义高于一切,快乐是最重要的原则,“好的生活比好的形式更重要”(1945年以来的设计)。与严肃冷漠的现代主义“黑匣子”(BLACK BOX)相比,后现代设计中大量运用夸张的色彩和造型,甚至是卡通形象,唤起我们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再次感受童贞和无拘无束的快乐。这种设计表面上看起来好象是一种简单的借用,或者是奇思怪想的任意组合,没有章法,不考虑实用,是设计师的一些很主观的设计。但透过这种现象,我们看到这样做给现代主义或我们目前的生活带来了有价值的东西:生活,真实而感性的生活,不是高尚的品位,幽雅的举止,而是光着脚在沙发上吃著苞米花看电视,和孩子在地板上嬉戏,扭著 在厨房煎鸡蛋。盖当诺·佩西色彩鲜艳的纽约的日落沙发将大自然的风景引入室内, Ettore Sottsass在1981年设计的滑稽可爱的Cas lanca餐具架和ALESSI公司装饰著小鸟的鸣唱水壶使厨房油腻的操作过程多了一些轻松幽默的气氛。从这方面来看,后现代设计将人们从简单、机械的枯燥生活中解救出来,重新回到真实的生活中。使人这一概念变得更加感性和人化,而不是机器。

5 有爱心的设计

这句话其实也可以说成是另外的功能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所宣导的功能主义的一个丰富和超越,即将理性的、逻辑的功能发展为既有生理的功能,又有心理的功能的新功能主义。斯图普创造了一个短语,叫“没有原由的困难”,即人们可以将东西放在他喜欢用的地方而不是应该放的地方。比如,把电话放在办公桌附近的窗前,接电话时可以顺便看看窗外的风景,放松一下心情,虽然这有点不方便。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实质上是对人的一种更加体贴的设计:人不是一个工作的机器,而是一个有工作能力,但同时需要生活、需要关怀和体贴的有智商的情感动物。

6 卖点的设计

后现代设计并非设计师孤独的尝试。市场给了他们最有力的支援,同时设计师的名望也是利润的来源。当60、70年代波普、朋克文化、 文化以及女性主义兴起时,市场就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设计师也应这群新人类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而大胆地进行各种后现代主义尝试,文化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设计突破功能主义的束缚而自由的发展。市场与设计师相互依赖,甚至设计师个人的学术性、主观性、观念性的尝试也一样可以成为商家的卖点。后现代主义几乎成了一个市场推销员,“制造者不仅仅将其视为因抄袭、打折等竞争氾滥而日趋饱和的市场上表现独特而有吸引力的手段,而且是可以另起炉灶的方法”。

说到博物馆,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故宫、国博啊这种大型博物馆,但平时这类博物馆都逛得差不多了,还是去点儿新鲜的吧,这10个适合带娃去打卡的“宝藏博物馆”,既能带娃增长见识,也能感受一下博物馆里的奇妙之旅!

01、 中国西瓜博物馆

开放时间:夏季8:00-17:00 冬季8:00-16:30

票价:成人20元

地址:北京市大兴庞各庄镇政府院内

西瓜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庞各庄镇的西甜瓜示范园区内,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是世界少有的以西瓜为主题的博物馆。这个奇特的博物馆受到了英国《每日邮报》的推荐,可见其在水果界的影响力。

西瓜博物馆的整体外部造型就是一个巨大的“飞翔的西瓜”,堪称西瓜之最。走进博物馆,大小各异、品种不同的蜡质西瓜,逼真的效果不禁令人想大吃一顿。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了解西瓜的 历史 、西瓜文化以及历代有关西瓜文化的艺术作品。

02、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三至周日开放

票价:学生票为2元,成人票为5元,离休老干部凭离休证可免费参观。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北大街甲6号院清水苑内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位于东直门北大街清水苑社区内,博物馆所在地是北京 历史 上第一座水厂——东直门水厂的位置。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给水专业博物馆,是世界十二大不可思议博物馆之一,为什么是不可思议博物馆呢?

在这片苏州园林般的白墙灰瓦间,耸立着两个典型的欧式建筑:绿顶圆亭,名为来水亭。另一座巴洛克式建筑过去是蒸汽机房,目前为博物馆主展馆。馆内共陈列各种与水有关的实物130件、模型及沙盘34 件、110幅,全方位地反映北京自来水100多年的发展 历史 。展馆内还借助声、光、电、模型,反映了自来水复杂的生产工艺、地下自来水管网的分布状况以及严格的水质监测手段等。让孩子通过参观真正理解“自来水来之不易”和“自来水不自来”的道理,强化孩子们的节水意识,是一个很好的“珍惜水资源”教育场所。

03、 北京警察博物馆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票价:免费 需提前预约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36号

小朋友好像天生对警察叔叔们有种既敬又惧的感觉,带孩子去警察博物馆,可以让孩子更直观的了解警察叔叔们。坐落在北京东交民巷的这座北京警察博物馆,曾是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旧址,西洋古典式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文物。这里全面介绍了人民警察的成长历程,藏有自明代至今与警察相关的仲裁藏品7000余件。馆内还设置了寓教于乐的可操作性项目,比如仿真射击训练、交通道路情况实时显示、消防逃生自救训练等,是喜欢警察、枪支,梦想当福尔摩斯的小孩们的必游之地。不过,由于疫情的影响,警察博物馆暂停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04、 观复博物馆

开放时间:周一:9:00—16:00(15:00停止售票);周二—周日:9:00—17:00(16:00停止售票)

票价:100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由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创办。整个博物馆面积不能算很大,但是展品密度极高,分为了陶瓷馆、家具馆、工艺馆、门窗馆和油画馆五个展区,展馆侧重开放形式,强调人与 历史 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博物馆还为小朋友们开设了“观复猫”系列,进入大铁门就是观复猫活动区域,可以看到全套的猫豪宅,猫休息室,猫 游戏 室,猫水池……博物馆里处处都是观复猫儿们的卡通贴画装饰,妙趣横生~家长们不妨带着孩子一起看,用漫画消化孩子本不喜欢的枯燥 历史 知识。

除此之外,上海、天津、厦门都设有观复博物馆的地方馆!

05、 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票价:成人20元,儿童免票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1号北侧

如果你家也有一个喜欢“托马斯”,对火车、铁轨着迷,关于火车有“十万个为什么”的小朋友,那么,就一定不能错过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有三个馆,分别是正阳门馆、东郊馆、詹天佑纪念馆,今天主要推荐的是东郊展馆。

东郊馆建筑面积20500 ,分为机车车辆展厅、综合展厅,荟萃和展出了中国铁路不同时期、类型及制式的机车车辆百余台。尤以中国现存最早的“0”号蒸汽机车及以革命领袖名字命名的“毛泽东号”、“朱德号”机车堪称中国铁路文物中的“瑰宝”。除了这些常规的火车展览外,还有高铁机车和窄轨小火车,里面有一条通道播放托马斯小火车的动画片,孩子们特别喜欢,而且展馆外也有很多小孩玩的游乐设施,带娃来这里既能了解火车的发展 历史 还能轻松遛娃且大人小孩儿都不会太累。

06、上海儿童博物馆

开放时间:9:00-17:00 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日除外)

票价:免费,限流,需提前预约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宋园路61号

上海儿童博物馆,是全国首家面向适龄儿童的专业博物馆,也是上海最专业的儿童博物馆!整个环境设计就非常儿童,有专门低龄儿童区。馆内由航天馆、航海馆、玩具馆、展示厅、球幕**厅和多功能厅组成。是一个融思想性、知识性和 娱乐 性于一体的校外教育基地。

馆内有超多儿童喜欢玩又能学习到的项目,在常设展示的基础上,策划和培育了多种类的常态展教活动,如动手做课堂、家庭教室、生日会等,由专业资质的老师精心打造绘画或手工劳作,带领孩子与家长共同完成属于自己的DIY作品。孩子可以从中学习科普小知识,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培养耐心与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家长也可以借与孩子亲密互动的机会实施 情感 教育。

07、 上海玻璃博物馆

开放时间:六月,周二至周五 10:00 – 17:00周末和节假日 10:00 – 18:00。七、八月,周二至周四 9:30 – 17:00,周五至周日 9:30 – 18:00

票价:单馆票: 80,三馆联票: 120园区通票: 180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西路685号

上海玻璃博物馆前身为上海玻璃仪器一厂,于2011年建成开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安兵马俑被CNN并称为中国最不容错过的三大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带孩子透过玻璃看 历史 ,可以 探索 玻璃的科学,也可以徜徉在流光溢彩的玻璃世界中,全方位体验玻璃的艺术,让孩子对普通的玻璃拥有更为系统的科学认识和更高层次的艺术理解。

上海玻璃博物馆儿童馆是国内首个专门为儿童设计的互动博物馆,通过互动 游戏 手册的指引,小朋友能通过妙趣横生的互动体验,学到宝贵而又深刻的文化知识。而且, 还可以凭门票免费观看吹玻璃表演,震撼神奇惊艳!

08、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开放时间:09:00-17:00(周一闭馆)

票价:50元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滨江大道二段185号

我们大多逛的博物馆都是地上的,水下博物馆你一定没体验过吧!重庆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位于长江江心处,乘一道91米长的电梯,下到长江水下40米处的江心,赴一场与“石鱼”的千年之约——这听上去很魔幻,但正是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为来访者创造的奇异体验。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世界首批水下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 在这里,深入江底的探险感只是附赠的体验,真正的主角是一道没于长江江心的千米石梁——白鹤梁!白鹤梁上保留着自唐代以来古人留下的160则文字题刻,11组石鱼题刻,延续时间跨越唐宋元明清。这些题刻其中82则文字题刻、2组3尾石鱼水标均带有水文观测价值,已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水文、气候重要的标尺性数据。

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白鹤梁题刻将永沉江底,为了让后人能观赏这一文物,国家投入 2 亿建设了这座位于重庆市涪陵城北长江中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白鹤梁也被誉为“中国现存最早和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水位观测站”。

09、自贡恐龙博物馆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无休闭馆日。每天8:30至17:30均可参观(17:00停止售票)

票价:42元/人,学生票22元/人,12米以下儿童、老人、军人、残疾人及全国医疗工作者免费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燊海井路4段268号

家有喜欢恐龙的小朋友,怎么能错过这座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的自贡恐龙博物馆呢!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就地兴建的一座大型遗址类博物馆,是中国继半坡遗址和秦始皇兵马俑坑之后,又一大型现场博物馆,也是我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馆藏化石标本几乎囊括了距今201-145亿年前侏罗纪时期所有已知恐龙种类,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价为“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

10、 广州地铁博物馆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五10:00-16:00 周六至周日09:00-17:00

票价:预约免票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万胜围地铁站A出口南侧万胜广场C塔裙楼负一至三层

名为博物馆,但称之为地铁主题的科普游乐园更恰当一些,新媒体交互技术在展览空间大量应用,观展气氛轻松愉悦,很适合家长带孩子来消磨时间。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通过大型弧幕投影与车头模型影像的配合,以裸眼3D特效 科技 ,向观众呈现一个大气、现代、 科技 、人文的广州地铁整体形象,并透过广州地铁的成长洞见城市的发展,彰显城市的独特气质。

坐地铁就坐得多了,地铁你有开过没?博物馆的二楼仿真搭建了一辆可供“驾驶”的地铁,模拟驾驶舱以3D映像技术高度还原地铁驾驶场景,小屁孩们在这里可以亲自过一把地铁司机瘾。而且为了改变人们对地铁空间幽暗冰冷的固有印象,博物馆的装修风格和标识设计采用大量纯色亮色,有意迎合儿童的审美,但展览模型比例和文字说明仍十分严谨专业。

#博物馆# #北京# #上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023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