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钟南山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事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
他以令人景仰的医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他就是钟南山!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年近耄耋,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
在抗击“非典”和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人。
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时他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他就是钟南山院士,他是为中国请命之人,是载入中国史册之人,他所做的一切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
双发间,沧桑显,眼眸中,丝血连,权杖之年,武汉危机赴前线;身渐衰,骥伏,凌云志,盖世学,冠世疫战,“刀光剑影“如星火。纪元初,崭头角,排重议,猎杀病毒本源见,妙手挽生命陨落,解疫寻破解之锁。
侠之道,为国为民天下先,这是你的信条;剑之骨,斩断阴霾破流言,这是你的家国。你让自己在古稀绽放,铁马横戈,气吞胡虏,17年望中犹记,一人,一队,护中国!
二、张定宇
自疫情爆发以后,所有医务人员接到通知就返回了岗位,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夏造卫生院院长许小东,在基层卫生院工作十几年来都没有享受过春节假期,因为是院长,他要带班值守,好不容易得到许可春节休个假,就碰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
好歹春节在家吃了顿饭,大年初一又匆匆赶回工作岗位,这一回来,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他每天要带领医务人员上门对武汉返乡人员及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登记,安排人员参与监测点的体温测量,要制定诊疗方案、医院场所消杀、物资储备统计、工作表格上报、应急事件处置……
他说:“不是我不想回家,实在是走不开啊,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党员,疫情当前,岗位就是战场,我一刻都不会离开。”
三、刘丽
国家有难,有召必回,这是作为军人的天职所在,救死扶伤,冲锋在前,这是作为医者的仁心所在,不为沾襟,逆行疫场,这是作为母亲的至爱所在。刘丽,这位平凡的护士,为了心中的信念,勇敢逆行,留下美丽。
四、肖思孟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身着白色防护服,剪去乌发奔赴救急,褪去一身华裳,舍去儿女情长,毅然走进防疫前线。在茫茫黑夜中,你就是夜里唯一的光,极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照亮他人,医者无惧,医者仁心,感谢你热忱依旧,救死扶伤,不负使命!
五、所有的白衣天使
临危不惧神圣的写照,你们用生命换来生命,良心远比技术重要,救死扶伤勇敢执着,拥有着高于常人的品质。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对生命负责,坚守医德,无私无畏的付出,让我们知道了兄弟的含义。
忠于职守,彰显了白衣天使的本色,中华民族之所以有你们才变得富强,你们用爱传递了力量。在抗击疫情的前线,总是有你们的影子。三更灯五更鸡碗中粥为他人温,坎坎伐檀肃肃抱薪心中火为战疫燃。
见证了太多悲欢离合,你们誓要守护病人眼底笑意。四十余天的守望,守望奇迹与痊愈,守望日出的明天;四十余天的祈祷,祈祷患者越来越少,祈祷家人不再分离。满身疲惫未压弯你们的背,哭号悲鸣未熄灭眼中的光。
你们说自己做着微不足道的事,我们却认为你们是无可置疑的天使英雄。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澳洲的山火延续了几个月,美国的流感肆虐,如今新型冠状病毒也席卷全球。虽然中国的病情向好发展,但是韩国,日本的病情仍在蔓延,不容小觑。中国在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带头,大家一起支援武汉,共同抗击疫情。其中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接下来小编来回忆一下那些感人至深的画面。
第一个小故事来自于支援武汉的护士。自从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许多人员主动请缨支援武汉。其中就有这样的一个护士,默默无闻付出着,具体名字采访并没有透露。记者采访这位小姑娘问她家里人知不知道她来支援,她说不知道。随后记者让她给家里人报个平安。她说:“我不想哭,一哭我的护目镜就不能用了,我就得浪费这套防护服了”。顿时,小编真的心酸,这才是比我大一岁24岁的小姑娘啊!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孩子,她已经肩负起一个大人的责任了。疫情面前,她顾得不是个人的小家,而是我们的大家。当然不止这一个医务人员感动我们,所有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都是最棒的!
第二个故事来自于那些支援湖北的企业。其中就有这样的一个河北企业特别让小编感动。这家口罩生产企业的口罩本来是提供给国外的,并且已经签订合同了。但是在疫情来临后,这家企业选择了违约,把生产的口罩用于支援湖北。要知道,企业如果违约的话,可是要承担违约金的啊!这背后就是中国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从疫情发生时的口罩告急,再到可以基本维持武汉的使用,再到完全可以保障一线工作人员的使用,这些努力的背后就是中国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疫情尚未结束,但是相信只要大家万众一心,一定能够战胜病毒!
天才的插画师——医生·韦尔乔
谈起《读者》这本书,我想大部分人都不陌生。在我出生以前,我爸就开始购买、订阅这本人文气息浓厚、内容丰富的刊物。甘肃有这么几个一“一碗面——牛肉面,一条河——黄河,一座城——东风航天城,一本书——《读者》”,这其中最广为人知、很早就行销海外的《读者》杂志。
作为一本颇受欢迎的期刊杂志,这里面不仅有很好的文章,还有许多高水平的插画、油画、摄影、艺术品欣赏。从最开始学龄前儿童翻阅书本插画的愉快,到后来识字、读书、学习这里面的文章写作,翻、看、阅读《读者》这一过程一直从我三四岁持续到高中毕业。
小时候很喜欢看《读者》杂志里面的插画,大部分都是黑白线条的画作。但这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画家韦尔乔的作品。他的画作充满了禅意、哲学的气息,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气韵悠然、充满哲思的画作。
大部分孩童都有一个飞翔的梦,以为云朵上住着仙人。在我很小的时候,看到韦尔乔笔下的插画,我立刻以为这就是云朵上世界的样子,飘渺、悠远、氤氲,它被韦尔乔医生看似简单的笔触具象化了。
韦尔乔本人并不是专业的画家,而是一位供职于哈工大医院的心脏内科医生。很多时候他的画作都是在处方上画出来的,有时候则画是在废弃的诊断书上面。因为是医生,他会在插画上写拉丁文,很多人看他的名字都会以为他是个外国人。不过韦医生的英文可真是好极了,他经常拿着一本写满复杂医学术语的大书让同事考自己,因为他都记得,他甚至可以和别人用英文探讨戏剧理论。
韦尔乔画作的色彩很简单,线条简洁流畅,也许是出于医生的本能,他能很到位地描画人体形象。
他的画作既有中式山水的写意和禅蕴,又有西方抽象派画作那种无序中的深刻洞察力。
《读者》杂志社曾经举办过插画设计比赛,我记不清韦尔乔画作得了什么名次,但我记得很清楚《读者》刊登了对韦尔乔的采访,那时我才知道这个画家原来是一位医生。
韦尔乔说自己值班或者有空的时候就随手拿过一张处方纸作画了,很随意,想到什么画什么。他从小就喜欢自己随意画上两笔,后来做了医生这个爱好还是延续下来了。他很感谢与《读者》杂志的合作以及读者们的喜爱。
也许是因为医生的职业生涯,韦尔乔的画作中总以一种悲天悯人的关怀和温暖。有时候寂寞孤独的画面中会出现一两个细节,让你觉得温暖惬意。
2007年的时间我刚上高一,似乎有一段时间没看到韦尔乔医生的插图作品了。后来《读者》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写的是这位天才画家韦尔乔已经去世了。
文章中写道:韦尔乔的了肺癌。
韦尔乔自己说他曾用一种刺激性极强的腐蚀液去增添画作晕染的效果,用这种方式作画也极大损害了他的健康。
但他依然为此而着迷,那些氤氲渲染在纸面上的墨水、迷幻的线条、充满悲悯心的图形都让他难以放弃。
看韦尔乔的画作的过程是令人沉醉的,最初被那简洁流畅的线条吸引,后来被那种悲悯、忧郁的气质打动,再后来你觉得这画作的氛围竟有些熟悉,直到最后你觉得自己如同一个行走在莽莽荒原或者无边星空下的旅人,渺小而又充满激动。
十三年前出版的韦尔乔《梦游手记》已经绝版,今天想要再看到可能要再费些力气。韦尔乔毫无疑问是一个天才,但他不孤僻,甚至有些好玩。
他的画作里很多禅意的内容,后来韦尔乔生病,他也皈依了佛教,可能这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
今年8月29日是韦尔乔医生去世十周年,作为从小就喜欢韦尔乔插画的读者,也是很凑巧在想写些什么的时候发现这位天才插画师已经去世十年了。
但是这十年我还是会翻看韦尔乔的作品,他画作中这样的透彻和领悟即便在职业画家中都不多见,我想应该是医生的身份给了他更多的理解和不同的视角吧。
求关于唐医生的一切海报吐血整理资源嘛,高清免费谢谢!!点击资源-可查看全部原图,免费下载,加入相册不定期更新
该剧讲述了安和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唐佳瑜携一众同仁,解决了34个高难罕见的心脏病例,并成功研发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故事
想做一个抗击疫情的海报,大家有没有好的创意?对于抗击疫情人们总是在宣传病毒的严重性,人人戴口罩,医生穿着防护服,都俗了,看腻了,我认为要做一个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友爱,手拉手心连心,互帮互助,体现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国风范!
2012年,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杨飞云老师的油画《静物前的姑娘》被拍出了3450万元的高价,这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轰动。油画拍出的天价让人咂舌,但更吸引众人目光的是油画背后的故事,原来油画中的女子正是作者杨飞云的妻子佟芃芃,而且这幅油画的创作时间就在他们的新婚之夜。新婚之夜创作出尺度这么大的作品,这也是《静物前的姑娘》能拍出高价格的重要因素。
从油画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佟芃芃是一位标准的东方美女,整个人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古典美,这时她只有24岁。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的丈夫杨飞云大她9岁,两个人相识的时候,佟芃芃只有12岁,而这时的杨飞云已经成年立业,成了当地一位美术老师。但9岁的年龄差并没有成为阻碍,对画画的共同爱好让两个人越走越近,相知并相恋。
在当时的大环境之下,想找到一位女模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佟芃芃为了支持杨飞云的事业,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给他当起了人体模特,可见她是一位很伟大也很有勇气的女性。而杨飞云也没有辜负他的厚望,在他的作品当中都很好地体现了佟芃芃独特的气质和优雅的神态。1988年,相恋多年的两个人终于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尽管两个人并没有办结婚仪式,也没有鲜花与掌声,但有什么是比与相爱的人在一起更重要的呢。本来洞房花烛之夜是我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时刻,或许此刻的妻子太美了,杨飞云忍不住想用油画留下这最美的时刻,于是这幅引人注目的作品就诞生了。油画有价,艺术无价,而更让我们羡慕的是杨飞云与妻子佟芃芃的感情,他们这种敢于为对方牺牲又互相成就的关系,真的太让人敬佩与艳羡了,这也是一段非常成功的婚姻关系。
疫情狙击手张定宇的故事:
1、张定宇爷爷,现年56岁,1986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武汉第四医院医务处副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武汉血液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 2013年12月起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他是一名临床医学博士,更是一名优秀的***党员。
2、第一是反应迅速:2019年12月29日,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密切接触的首批七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
这引起了张定宇的高度重视。张定宇反应非常迅速,对病毒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张定宇从事传染病工作多年,职业敏感让他深感这病不简单。他一边叮嘱医务人员加强防护,一边率先让人采集7名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去检测。
在这批药管中,他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
没过多久,很快,病情在周围附近开始蔓延。
3、第二是意识清楚:张定宇对同事们说:“我们已经处在世界的暴风之眼,一举一动都被别人关注着,我们要尽心尽力保护武汉的人民。”他清楚地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率先对新冠状病毒这一目标进行了定位分析,做出了清楚的判断。
从此,张定宇便开始了对病毒的斗争。经常是凌晨1点左右睡觉,清早5点起床,这已经成为张定宇的家常便饭。
但天不遂人愿,我们敬爱的张大夫却患有渐冻症。他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感染的妻子,用羸弱的身躯,只为多救几个人。
4、第三动作快速:张定宇无法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此刻的他,正在用渐冻的生命,与死神竞速,与自己的狙击目标赛跑,时间对这位狙击手来说,意味着必须用秒来计算。
2月2日,他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时说自己的年龄,“应该往小了说,因为我愿意多做点事情,想让自己的时间长一点。”张定宇的双腿渐渐开始萎缩,但内心的力量不容置疑。
张定宇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5、一个目标,对敌情实施精准打击:
今年57岁的张定宇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不顾自身绝症在身,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2020年1月31日,湖北省委授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同志“全省优秀***员”称号。
2020年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三篇
一面面迎风招展的鲜艳党旗,一封封按满红色手印的请战书,一辆辆千里驰援的大卡车,以及宅在家里的普通民众,都在为抗击疫情做贡献。这,就是中国样子。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三篇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故事一:儋州一位支援湖北医生妻子的独白:你赴前线抗疫 我在后方护家
2020年1月24日,天气晴朗,心情有点压抑。支援湖北医疗队名单出来了,松了一口气,没有我和他的名字。但又有些失落,到前线去,应该是所有医护人员最大的愿望。
全省乃至全国都在不断增派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有医生、护士、感控人员、检验技术人员、影像师……但需求量最大的是护士,其次是医生,我和他都是医生,我们时刻准备着。
2020年1月27日,正月初三,医院最新的支援湖北医疗队名单出来了,“李材忠,重症组”。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真的见到名单的那一刻,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所有的不安与恐惧向我袭来。对于大家来说,他是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对于我们这个小家来说,他的身份是丈夫、是爸爸,是我们的整个世界!
当时,我第一时间就跑到办公室去找他。他微笑地看着我,平静地说:“你知道我们应该去帮忙,所以彼此都没通知对方就报了名。我是党员又是搞呼吸的,冲到前线是理所应当的事。我们是医务人员,应不忘医者初心,治病救人,义不容辞。别担心,我会保护好自己。” 李材忠到达前线后给妻子周仕群发回来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同作为一名医生,我理解他;作为一名妻子,我更要支持他。
2020年2月19日,最新通知下来了,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21日出发。我当时反复对他说:“老公,去吧,除了支持你,还是支持你!但请你千万要保护好自己!”我连夜替他打理行李,肉罐头、鱼罐头、麦片、士力架、水杯、茶叶……凡是能想到的,我都统统给他准备了,准备衣物、洗漱用品、保湿霜、纸巾等必备物资。睡到半夜想起来袜子备得不够多,赶紧起来网上买。但愿都用不上,但又希望带它们上战场。
巨大的箱子、巨大的背包,被塞得满满的。后来到了武汉,他说我准备的物资比臭美的女护士们还多,东西取得出来,但是临时搬家的时候却塞不回去了,只能用袋子提着。 儋州市人民医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期待你们凯旋归来!
孩子他爸,虽然我们不在你身边,但我们的心却紧紧绑在一起。你尽管放心在前线救治病人,我负责坚守后方,照顾好家人。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再相聚!
等到孩子们长大的那一天,
我要告诉他们,
在2020年那个令人难忘的春天,
无数个身穿白大褂的医护工作者,
奋斗在抗疫一线,
为大家筑起一道道防病毒的“隔离墙”。
他们的爸爸,正是其中的一名“逆行者”!
我要他们知道,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不过是有一群人在为大家负重前行。
要学会以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人,
以热情之心拥抱生活的每一天,
以敬畏之心与一切生命和谐共生……
篇二:白衣天使“白大褂,白大褂在哪里快救救她……”日前,一位年迈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被紧急送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听到呼救后,医务人员赶紧跑过去,迅速把病人推进病房开始抢救。几个小时后,老人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
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主任余亭告诉记者,现在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比以前好了很多,已有不少患者好转出院。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大部分病人都能顺利挺过去。全国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减轻了当地压力,收治率和治愈率正在提高,病亡率在下降,他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看着一位位患者战胜病魔,带着笑容离开医院,我们感觉最难的时刻正在过去,真正的春天即将来临。”余亭说。
“是你们救了我的命,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前些天,一位82岁的重症患者在金银潭医院经过14天的救治,好转出院了。出院那天,老人激动地拉着主治医师的手说:“是你们救了我的命,我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又回来了,谢谢你们。金银潭必胜,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对于这些积极的变化,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任杜荣辉深有同感。她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武汉肺科医院共收治约400个重症病人,已有224个病人出院,病房里一些病人的病情也在逐渐好转。“据我观察,现在的门诊量明显少了,而且新增的病人也少了,我们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效果很明显。”杜荣辉说。
2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带领的医疗队来到武汉,入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开始救治重症患者。康焰介绍,这段时间,他们收治的病人中有的是高龄患者,有的抑郁、悲观,经过他们精心救治及心理疏导之后,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都有了很大改善。
要阻止轻症变成重症或危重症
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也要清醒看到,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杜荣辉认为,阻止轻症病人变成重症病人,阻止重症病人变成危重症病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病人刚进医院时往往缺氧很严重,我们一般会对其进行氧疗。”杜荣辉说,病人用了呼吸支持、氧疗以后,其血氧饱和度可能会达到93%,正常人基本上是98%左右,但当病人要进行喝水、上厕所,或者洗发、洗脸等行为时,他的血氧饱和度可能就会掉到70%或80%,如果时间稍长,就会影响他的心脏、肝脏、肺等器官,导致病情恶化。而这些问题会很容易被忽略。
杜荣辉提醒,对病人要勤于观察,做好护理工作,尽量要求病人最好是“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因一些不必要的动作而导致血氧饱和度大幅下降。同时,要让“床等人”,不能“人等床”。要抓好落实,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收治患者,把疑似病人送至隔离点,把轻症病人送到方舱医院,把重症和危重症病人送到定点医院,避免病人因到处寻找床位、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加重病情。
“对病人的评估要提前,在病人处于轻症的时候,就要筛查出那些可能发展为重症的患者,并进行提前干预。”康焰表示,目前没有一种针对病毒的特效药,病毒最终被消灭,依靠的是人体的自我免疫力。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机体有一个正常的、稳定的功能尤为重要。对病人进行呼吸支持、循环功能支持等,目的就是保证机体能够正常工作,保证病人的免疫功能稳定,从而让病人能够渡过危机。
“我们是白衣战士,要冲在最前线”“我和你妈妈都不需要你担心,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啊,你不能倒下啊,要搞好工作啊……”每次打电话,余亭的父亲总会这样反复叮嘱他。
从去年12月29日到现在,余亭始终坚守在战“疫”一线,平均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没休息过一天、没回过家。由于长时间绷着弦,随时准备收治病人,余亭显得有些疲惫,他说:“有时候自己在回答一些问题时会反应不过来。”他的妻子是金银潭医院的一名护士,也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夫妻二人除了在电梯里偶遇时会当面说几句话外,平时基本都是靠电话或视频来沟通。
其实,像余亭一样,大量医务人员都在承受着压力。“病房里的床位住得满满当当,每个病人我们都会耐心救治。”余亭说,他们每天要穿着防护服进入病房,出来时经常会全身湿透。有的医生护士住在值班室,有的住在附近酒店,以便在有紧急任务时能迅速集结。这段时间,余亭经常会给病区里的医生护士们加油鼓劲:“我们身体上都很疲惫,但是心理上一定不能‘累’,心理防线一定不能‘垮’。”
“我们是白衣战士,要冲在最前线。”杜荣辉告诉记者,她从1月3日开始就一直在肺科医院里救治病人,没有休息过,现在是战“疫”状态,医护人员就算疲惫也会始终坚守岗位。“国家调动一切力量,全民参与,让我们很感动,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的。”她说。
篇三:一封寄往前线的家书“亲爱的老婆:你在武汉辛苦了!视频看到你在那边没事,真好!你专心坚守自己的岗位,我和爸妈做你坚强的后盾……也请你照顾好自己,我们等着你们尽快打赢这场防疫战,早日回家团聚!”
2月10日,是第二批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入驻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的第四天。“90后”护士马玉洁收到了丈夫满怀深情的信,信息虽简短却饱含牵挂。
马玉洁是故城县人民医院ICU重症室的一名护士,她的丈夫曹子岩是该县的一名交警,两人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女儿三岁,儿子仅一岁。
“大年初二,玉洁跟我说,她想向单位请战,去湖北抗疫。”曹子岩说,那时,新冠肺炎疫情日渐严峻,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号角刚刚吹响。“她说,病房是医务人员的战场,救护伤患是她的责任。大疫当前,外表柔弱的她,骨子里满是坚韧和担当,纵然不舍我也必须支持她去。”
2月5日13时20分许,正在单位值班的曹子岩接到了马玉洁的告别电话:“我的请战被批准了。作为故城县第一批参加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我们一会儿就出发,你要照顾好爸妈和孩子。”“家里你放心,只管照顾好自己……”“通知我开会呢,我先挂了。”未等曹子岩把话说完,妻子已经匆匆挂断了电话。几乎是一瞬间,七尺男儿红了眼眶,轻轻呢喃,“一定要平安回来。”
抵达武汉后,马玉洁和队友们经过紧张的培训,在元宵节当晚便投入到了战“疫”一线。“方舱医院原本是体育馆,里面分隔出一个个病区,摆满了床,触目所及都是人。”尽管已经提前获知了院内的情况,但眼前的情景还是令马玉洁深感震撼。来不及多想,队友们迅速按之前的分组顺序进入工作岗位,“八九个人为一组,负责护理照顾区域内250张床位上的病患。”
抽血、取咽拭子、测体温……自打进入医院后,马玉洁和她的队友们没有停歇过。“护理站设在靠墙的一侧,就是一张桌子,上头摆放着体温计、胶带等物品,紧挨着护理站堆放着药品和供患者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和食物,没有给护士们安排座位,当然,有座位我们也没有时间坐。”马玉洁说。
换完班静下来时,马玉洁不免想念家人,尤其是两个孩子。读完了“与妻书”,马玉洁潸然落泪,“来了这边都没敢跟他们视频过,实在忍不住了就看看他们的照片。爸妈、老公,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孩子们,你们听话,等着妈妈回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