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筑基班基本功训练营练习共情,深深地感受到“共情是一辈子都要修炼的”基本功和技术。理论上“关于共情”就那么多(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一书,专门有一个单元讲“共情”,从共情的意义、共情时注意或掌握的要点,以及缺乏共情的后果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全面又经典,非常受用),然,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上,似乎又无从下手,看似简单平常的生活场景(如,今早S老师的分享的故事),但要走进来访者的世界,尝试着理解、体会她此刻、当下的想法、感受、需求还是蛮难的。毕竟“我”与S老师不是一个人,共到情或共不到情是从我的角度试着走进S老师的世界,感受、体验如果是我正经历着与S老师同样的事情,会怎样,希望得到“听者”的反馈是什么?所以,现场当着十几位老师的面共情,此时的共情非常难、非常具有挑战性,毕竟每个人在乎的“点”不同的,期待被看到的“点”亦不同,但通过这样的训练,收获、感悟、成长也是最大的。如,听到其他老师的共情以及S老师的反馈,让我学习到:一是共情要关注细节(语言背后的态度、情绪、状态等)、细微(心理活动)之处;二是练习共情时,可以角色体验每一个故事中的“人”,不止是讲述故事的人,这样,可以打开更多的视窗,让讲述故事的人看到更多的角度、可能性,在共情互动中“悄无声息”地扩大知觉,转变“感觉”(从着急、无助的苦恼到轻松、带着力量、自信和希望)状态。三是咨询中的共情,要把握的是对来访者本人的共情,让来访者感受到咨询师与他是一伙的,理解、看到他的不易、努力、情绪和感受,在咨询师这里得到支持、安慰和鼓励,获得能量、提升信心、拥抱希望;四是把握不准时的共情小技巧:可以邀请、请教来访者,如:你的感受是……、你的心情是……、这会给你带来……注意“是”要尽量慢、拖长音,旨在让当事人自己说出来。五是重新建构式共情。重新建构式共情是深层的共情,是在带着建构解决之道之耳倾听的基础上,在了解了来访者的脉络、知觉的基础上,在建立了共同理解基础上的共情。朱老师建议可以反复研读《尊重与希望》这本书上的案例,跟着大咖老师学习深度共情。如,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让你这么做,但我相信你一个有一个重要的理由,能说说吗?又如,听起来,你似乎并不是不喜欢上学,也不是不能够上学,那么,你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才会选择不去学校?
说一千道一万,共情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反复实践的功力,实践的同时结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一书关于“共情”的内容和SFBT特有的共情形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出自己的“共情”特色。 想起刘老师讲共情是如同而非就是。如同是把自己放到来访者的位置,感受在她的处境中的内心的活动、情绪情感的变化、当下的需求等;如同就是指能进能出,能适时进入来访者的世界感同身受,同时也能适时地撤出来回到咨询师的位置。
共情因人而异。因人而异是有的人希望多共情,共情意味着被理解、被看到,在如今焦虑压力充斥着每个人,能够被理解是非常难得的,也是非常稀缺的。而有的人则排斥被深层共情,对共到情感觉被看穿,像透明人一样赤身裸体地被“观赏”,所以即使作为咨询师看到了多个共情的点,也不要都讲出来,先说一个,看看来访者的反应,再决定是否再次共情。所以共情不能一视同仁,共情“度”要与来访者的性格特质、问题的严重程度、情绪激烈程度匹配。
共情也要接地气。结合来访者所在地的地域文化、民风民俗民情、语言习惯、方言特色等。想起张爱萍老师分享的“一字共情”,特别的形象,特别的有画面感,也特别的有代入感。当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孙子,在放学回来的路上给奶奶抱怨学校的各种不好,在孙子抱怨完后,奶奶一个“咦”~用河南方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就足以走进孙子的内心,共情到孙子。奶奶简单有传神的一个“咦”胜似一箩筐的大道理。这样的共情是不是很接地气,有非常有效。又如,陕西西府地区的“娘娘”(发nia nia),也是一个极具共情力的词。“娘娘”在不同的情景中有喜欢、惊喜、赞叹、惊诧、害怕、淡定等之意。
当然,理论上、听他人的共情都相对容易些,只是搁在自己身上,用好共情实属不易,共情也并非一蹴而就,好在有朱老师组织的“基本功特训营”,与老师们一起练习提升。
你好,我是张滴滴,一名心理咨询师,欢迎关注,一起用心理学美好生活。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是有匹配度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一个咨询师,他所习惯的咨询、治疗方式和流派,他的风格和个性特点,是不可能与所有来访者的情况匹配的,而这一点,是由来访者的感受所决定。
当然,初次来访的几项重点,做到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来访者产生安全感,促进良好的咨访关系。
其一、虽然我们有时候会使用面质的方式,但在咨询中,无论是咨询目标还是治疗方式上的分歧,都是要以尊重来访者需求为原则。
其二,良好的接纳和倾听是建立咨访关系的前提,不以自我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对方,做一个观察者,而不是批评家。
其三,在初次咨询时,清楚的向来访者说明咨询中的保密原则,也同样有利于倾诉中的安全感增加。
除了以上三点,我们说在咨询中可能会有移情的部份,正确看待移情(爱情类移情除外),也有利于良好的咨询关系。正移情可以让来访者对咨询师增加信任感,负移情有利于抓住来访者情绪,找到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实在匹配度不佳,及时转诊,也是为来访者负责,不担误进程的职业操守。
无条件接纳你,让你如沐春风,就像又回到童年一样:你是个任性的孩子,什么都可以说,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无拘无束,童言无忌。
本质上,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的“内在小孩”,渴望被爱,时时刻刻需要被关注、被满足。所以你向咨询师投射了你受伤的“内在小孩”,咨询师接纳了你,向你投射了你“理想父母”,抚慰着你“内在小孩”的深层恐惧和缺乏安全感,通过回到童年的感觉,觉察自己的情绪,用爱去疗愈内在的恐惧,帮助“内在小孩”的成长,提升你的自尊与自我价值感,逐步走出痛苦的阴影。
具体来说:
1、双方建立良好的安全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核心,有是基石,没有这点,就没有一切。
2、尊重:平等、礼貌、信任、真诚、保护你的隐私、无条件接纳你。
3、热情:认真倾听你的内心。
4、真诚相待。
5、共情:体会你的内心世界,理解你的痛苦
6、积极关注:辩证、客观看待你。
我不是心理医生,也不是大学毕业!
但是我觉得心理医生就好比是患者的内心!指望病人自己讲述不如你来引导他说!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我觉得一名好的心理医生要做到观猜说慰!
观:眼神,脸色,心态,行为举止。
猜:经历,身世,感情,心结。
说:用“观猜”来引导话题。
慰:用你们的专业知识抚慰心灵。
心病自然用心医!药物只是辅助手段!用你们内心的光明照亮患者内心的黑暗!
患者即便面对你们也很难打开心扉,打不开的心扉才是心病!如果都能主动给你诉说那说明他们压根就没病!
谢谢你的邀请!
老左心理工作室非常愿意回答你的提问。
心理咨询师做到哪点,你(来访者)才能信任他!才会诉说真情?
你的问题,我从两个方面进行解答。
第一,我们知道,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咨询技巧,与来访者形成心理意义之间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存在着心理深层次的互动,还来访者的心理行为问题不仅能够得到解决,可能在认知、 情感 、行为等心理要素方面也会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一切都取决于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
第二心理咨询师只有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来访者,把求助者当做一个有自主性和独立人格的个人看待,完整的接纳他这个人;从 情感 情绪上让来访者感到咨询师对他的关注与友爱,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会谈和倾听中;以真诚的态度和行为对待来访者,不带假面具,不以专家的身份出现;从来访者的角度,而不是心理咨询师自己的参照框架去理解来访者,让来访者感受到心理咨询师能够感受到他的感受,理解他的心理行为问题;同时能让来访者感受到温暖、关怀、非评价性的态度,即心理咨询师传递出我愿意支持和帮助你、我重视你、我在意你的信息;不评判、不指责、不评价来访者的心理行为问题,来访者才能信任你,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之间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曾经说过,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之间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基础,是来访者要不要心理咨询的基本条件;同样,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来访者才会把他的心理行为问题倾诉。
第一点能在两三分钟的陈述中找到你的根源,第二点,取得你的认可后,确定需要改变的方向,制订出疗愈方案。第三点,一个小时左右,至少一个心理卡点突破了,消失了。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心理疗愈师,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认可呢?
做为一个咨询师要人格高尚,真诚,尊重、平等接待来访者。首先就要告知来访者咨询的保密原则,然后根据你观察的情况,选择一种适合对方的方式,进行构通,多倾听,适时共情回应,不评判,让来访者感觉到在你这里是安全的,放松的,是你引领来访者 探索 自己的内心,自己领悟,不是你去帮他分析问题。如果感觉你和对方确实不匹配,做到及时转介。
心理咨询师做到哪点?你才能信任他!才会诉说真情?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有关技术理论知识,遵循心理学有关设置规定,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业内叫来访者),消除症状,摆脱痛苦,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优化个新,完善人格的职业。
心理咨询师为了咨询达到预期效果,也学过很过交流,谈话,倾听,众多方法技巧,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但在实际接个案,做咨询的过程中,好很多时候感觉来访者不相信自己,不认可,终止咨询关系,很难做一个完整,达到预期效果,来访者康复的个案,非常苦恼,不知道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心理咨询师要取得来访者的信任,不然来访者不会说出自己的经历,更不会积极配合,那怎么才能让来访者信任配合,说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呢?
作为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包括失眠,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机制,发作特点和规律,给出科学,能具体操作的方法,方案。来访者觉得你能懂他,能说到他的心里,他肯定会积极配合。
但确实有例外,现在一些娇生惯养的孩子,很认可咨询师,也能理解,觉得对,但就是不懂,不思考,所以效果不好,这种情况,把父母急的团团转,也无济于事。
作为心理咨询师,自己也接受过一些心理咨询,我的体验是:
(1)专业,心理咨询师给我的感觉是专业的,在资质上受过良好的训练。
(2)人格,和谐的人格状态是能被感受到的,能给我舒服的感觉,创造安全的空间。都说舒服的感觉是情商高的表现,是向下兼容。
(3)真诚,尊重,而不高高在上的指责教导。
1在跟心理咨询师见面前,请让其先提供他/她的本科专业是什么。
2请其提供他自己的个人成长时长及被督导时长。通常各100个小时以上,才算合格。
3职业受训背景,跟第一个不相同。这个主要是受训流派及相关经验。
4见面后,看他/她有关特别提及伦理方面的注意事项。无伦理,莫咨询。
5你个人对他/她的好感度。咨询师再资深专业,如果彼此不合缘,也会是无用功。
6之后才是其他朋友说的共情、容纳这些。
首先要确认对方够不够格。其次才看优不优秀。
1高品质的咨询关系是双向的滋养。
一次好的深度谈话,是受到对方邀请,并肩走进他的心灵花园做一次理性且又满怀 情感 。通过自己的敏锐、觉察、技术和语言与他人碰撞出一段有营养有深度的关系,在关系中改变他人,滋养自己。在这种深度谈话中,会收获到“心流”。当完全沉浸在一段深刻关系中,在陪伴对方踏入他心灵花园的一刻,略带紧张,诚惶诚恐,砥砺前行。然后,开始去体验一段人世间最微妙的 探索 之旅。深度交互的碰撞与感应,如琴瑟和鸣;人格 探索 的魅力与艰涩,如破土前的喷薄欲出。创造性的思维就出现在这适度的紧张和高度交互性的言语刺激之间,带来无以言表的美妙体验。碰撞产生的洞见,如蜻蜓振翅;交互产生的言语,如行云流水。兴奋和充实感随之产生,甚至会伴随有如高潮体验般的心悸和眩晕。
2心理咨询师是所有行业中最不能像专家的专家,因为在那一个小时里,不能有任何一秒钟是属于咨询师的表达,所有的内容都必须是对方想要的,哪怕他想要的就是沉默。在这种关系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先进的脚手架,这个脚手架装有最柔软的安全防护,甚至装有很多反射镜可以帮对方看见死角,对方完全可以放心地靠着你,甚至有时可以忽略你的存在,才能轻松地去搭一座桥,那座桥能助他达到另一个自我高度。
3来访者通常无法将自己内心深层的伤痛关系用语言清晰表述出来,所以他只能用行为让与他交往的人也感受同样的伤痛,以期寻求理解,这就是移情。这一切都在咨询关系中每时每刻潜意识得发生着。而所谓的一对一的深度帮助,就是通过咨询师的深刻觉察,意识到对方带给你或者他周围人的此类潜意识的移情行为和语言,然后帮助他表述出他的需要。改变,或许就从真正被看到需要的那一刻发生。
4长程的一对一咨询,很多时候更像和小孩子捉迷藏。你明知道小孩子藏在哪里,你还要不停地四处找,不能直接揪出他;你要假装在附近绕圈圈,制造出一些快要找到的紧张气氛,否则小孩子会觉得 游戏 玩得不痛不痒,还会无聊地大叫“我在这儿”。咨询的进程也是如此,心知肚明的核心问题,不见得一上来就直击目标,对方没做好准备,也不会接受。你要迂回,但又不能离题太远,让对方觉得你根本无法理解他。你要始终从各个维度一下一下地啄开他那个伤疤附近的硬壳,让他不至于疼到跑掉,却又始终有些异样的微痛感。当有一天他做好准备时,你要敏锐地感知到他那一丝丝想要被你击破核心的渴望,精准地拿下,让对方有一种快乐被俘的感觉。很多待人做事的道理,似乎谁都明白。但是区别在于,说与不说,怎么说,何时说,说得让人接受,这就是专业人士和普通朋友的区别。
5高品质的咨询关系是人格的赤诚交往。咨询师能够传递出对方在人格基底层需要的那些力量。比如无条件的爱,高品质的陪伴,稳定且有力量的关注。这些传递如果建立在技术上,可以拆分成“共情”术,“倾听”技术,“分析”技术等。虽然通过技术也可以传递,但对方接受到的仅停留在意识层面——无懈可击,但也无动于衷。只有你活在那种状态中,活在自信,活在真诚,活在力量中,你才能真的传递至对方的人格层面。
6思想在一张一弛,一松一紧,一深一浅之间总能自由与跳脱。咨询师陪伴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被咨询者需要有思考的心智成长,同时也需要有 情感 的烟火生活。雅中带俗,可以资智,俗中带雅,可以处世。
爱情,有没有最优答案?
或许是情感教育的缺失,现代人苦于在现实中摸索婚姻的“长寿秘诀”,但却常常无功而返。2019年,中国的离婚率高达63%,超过一半的家庭离婚,其中6452%的夫妻离婚原因是“性格不合、争吵矛盾多”。
一段亲密关系中可能产生的各类问题,正在困扰着无数人,但也有人专门以解答情感困惑为生。
出生在改革开放的七十年代,周小鹏是“打拼的一代”。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生活就是生存。与在丰厚物质资源中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不同,70、80后一代作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是大多数家庭的“砥柱”,他们正承载着大多数的压力,也为社会贡献着巨大的财富。
时代背景的造就,家庭、事业的重担,让摆在许多中年人面前的,只剩生活留下的一地鸡零狗碎。但周小鹏却打破了世俗对中年人的定义,她用自己的实际经历证明, 45岁的女人,依然可以活得精彩。
以下是关于周小鹏的真实故事:
她是中国著名的婚恋情感咨询师,也是百万女性的闺蜜红娘,参加《爱情保卫战》等多个情感节目。
粉丝的每一个案例,她都倾耳倾听。
每天她都会通过好看视频后台收到无数封求助咨询,从中寻找引发共鸣的问题,创作短视频进行解读。目前她带领工作室修复的婚恋关系,超过100000例。
失恋一个月,成了“心理咨询师”
也许没有人能想到,如今意气风发,在外人眼里看起来很“酷”很“飒”的周小鹏,也曾因为失恋一蹶不振。
二十多年前,男友无理由的突然离开,让她茶饭不思,暴瘦十几斤。人生一帆风顺且自尊心极强的她,不知道“被分手”这样的事情能与何人说。
当时市场上也缺乏情感咨询机构,周小鹏只能把所有的伤心、绝望都和自己一起,关在屋子里。
一连十几天,周小鹏足不出户、暴瘦数十斤。无奈之下,母亲只能找来了自己读心理学的学生。或许这种情感上的问题,更适合用专业的、不会带入个人感情色彩的陌生人帮忙解决。
那天下午,她走入周小鹏的房间,从白天聊到了黑夜。母亲不知道他们具体聊了哪些话题,但女儿出门后,半个月来第一次脸上又露出了微笑。
也是那一次,周小鹏意识到了心理学对于和她一样处于情感困惑的女性来说,有多么重要。曾经痛得多深,她就有多么想帮助和她一样的人走出困境。
2006年,走出失恋阴影后,周小鹏迎来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她正式辞掉了原先医务室的工作,从医人到医“心”,考入北京的中科院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学习。
从那以后,她“开挂”般的人生正式开启。
周小鹏放弃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只身从四川来到北京,开始从事心理咨询,个案咨询时间累积超过5千小时;加入百合网后,她依靠自身的专业性成为百合网首席婚恋咨询师。
从业十多年来,受到周小鹏帮助的恋人、家庭不在少数。咨询者们每一次的感谢,都让周小鹏在婚恋心理咨询这条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让心理咨询,更好地“走出去”
因为有过切身之痛,周小鹏对前来咨询的人耐心认真,有悲悯情怀与同理心,用理性和温柔抚平情感的褶皱。
困难的是,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周小鹏无法走到每个人身边,开解他们的心事。这也让她意识到,传统心理咨询师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故步自封。
大多数咨询师都是等着有问题的客户自己上门。但实际上,有些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况需要专业咨询帮助、有些配偶不愿配合共同参与讨论。
这时候,更需要咨询师主动走出去,找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周小鹏早在5年前就开始做直播咨询,直播间里她会邀请情感专家、心理咨询师、律师,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如今她开始用短视频作为出口,将自己的专业展示给更多需要情感咨询的用户。
在好看视频上,周小鹏把自己的经验、阅历和十几年从业积累,浓缩成一个个短视频作品:《男人背叛家庭,女人应该如何正确挽回?》、《夫妻结婚多年后“无话可说”怎么办?》《为什么很多婆婆不帮忙带娃?》……
每一天,她都在后台私信中为数十万粉丝提供情感咨询、决策支持,帮助他们处理感情中遇到的问题。
“在网络平台每天发,你说得越多,大家看得越多”,周小鹏认为,网络平台,可以强化、引发一些好的行为,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将好的价值观内化成个人的想法。
在周小鹏看来,现在有很多70、80后已婚人群更需要得到情感咨询的帮助,她认为很多娱乐化属性的平台并不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对比了很多主流视频平台之后,周小鹏将自己的创作主阵地放在了好看视频上,”很多人在遇到家庭矛盾、感情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会想到去百度上找答案,这或许会是更适合的渠道”
除了整合私信,解答大多数人遇到的婚恋问题,周小鹏也开始学习平台运营、内容创作、网络运营这些新鲜又陌生的领域,精益求精。
她也是好看视频上最早一批做心理课程的咨询师,最早参与知识付费,在平台流量和情感咨询小程序服务加持下,线上课程卖出了6万份,只要能和心理学沾一点边,她都把自己的触角伸过去。
在周小鹏的精心运营和平台的流量支持下,在好看视频上她有了超过60万粉丝。
这些粉丝大多是周小鹏的同龄人。许多70、80后正承担着来自生活、工作各方面的压力,有大龄未婚的人陷入恐婚焦虑,已婚的人在家庭关系和亲子教育上争执不休,形同虚设的夫妻关系中的冷暴力…… 现实中多数人遇到情感问题不会第一时间想到去做心理咨询,一个个短视频案例成了他们解决感情问题的第一道”防线”。
站在平台的肩膀上,做幸福的摆渡人
通过短视频让心理咨询”走出去”的周小鹏,也通过平台收获了一群宝藏”粉丝”。
“虽然是在线上,但我和粉丝的距离,比以前在办公室里一对一咨询时更近了”,周小鹏说,许多通过好看视频接触到的粉丝,甚至会跨越几千公里的距离与她见面。“这是在传统心理咨询行业绝对不会发生的事情。”
有个四川的全职妈妈,不远千里赶到北京,她的眼神中带着憔悴、疲惫、焦虑,婚姻已经亮起黄灯。
她在好看视频上看到周小鹏的视频,感觉她和自己所看过的其他婚恋咨询师都不同,周小鹏倾听时恬静优雅,愤慨时拍案而起,说话一针见血,直戳要害。
她和周小鹏诉苦,说刚结婚时老公脾气很好,没想到几年过去,脾气见长,常冲她发火。公婆没有从中调解,她觉得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家庭却不受人尊敬和认可,迷茫自己的未来。
周小鹏老师听完她的故事后,问她:你觉得自己错在哪儿了吗?这位妈妈很诧异,这难道不是明摆着对方的问题吗?
成年人沟通方式,需要表达、共情、共赢。接着周小鹏指出了这位妈妈在和家庭相处时,没有表达过自己的情绪、只发现问题却没有想过如何解决。
周小鹏给出了帮助她和丈夫建立沟通机制的方法——让她看到吵架背后的不满和需求,教她“需求表达模型”,用合理的方式沟通。
他们聊了很长时间,从咖啡馆出来,这位全职妈妈不再那样彷徨无助。
很多时候,深陷情感困扰的人往往不是寻求一个直白的答案,而是需要倾听和引导。当周小鹏用专业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换一个思考方式,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
短视频为周小鹏打开新的窗口,连接了上千万的用户,也让周小鹏感受到了更深的责任。
对周小鹏来说,人品和价值观才是这个行业最大的底线。现在的心理咨询行业鱼龙混杂,很多人认为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就是一张资格证书,实则不然。
“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假如咨询师本人存在没有化解的心理问题,他在做咨询时这些问题就会投射到来访者身上,干扰他正常的工作。”
入行多年看到了太多“伪咨询师”带来的负面效应,周小鹏在创作作品时有着更强烈的责任感。”拿到证书只是起点,做好这一行需要站在更高的格局上。”
在周小鹏描绘的未来图景中,她期望借助更加优质、专业的短视频内容创作,为社会带来更大价值,让更多深陷情感囹圄的人能够从中收益。
这是一个45岁女人对这份职业的坚持和态度。
四十不惑,无畏前行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可以说是周小鹏的真实写照。
虽然她有很多标签,但她还是最喜欢把自己定义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咨询师”,好奇心激发人们产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因为好奇,周小鹏和丈夫开房车旅游,穿越无人区,徒步新疆,感受宇宙之浩瀚,体悟众生之渺小;
因为好奇,周小鹏没有故步自封,在传统的心理咨询领域创新开直播、做短视频,服务更多有感情困惑的人。
这也让周小鹏对自己的工作更有使命感、责任感,她希望通过自己媒体人和公众人物的身份,给大众更理性客观的婚恋指导。
她坦言,就像《三十而已》中的经典台词:“生活就是鸡零狗碎”。她就负责把鸡零狗碎的矛盾归类,教会他们面对感情问题的态度、解决家庭与婚姻中的问题。
从业14年以来,周小鹏修复了无数的家庭情感矛盾,但她仍不满足。但她仍不满足,她希望可以解决更多的家庭问题,每一个小家的问题解决了,社会的问题才会渐渐解决。
共情,对于一个稍有了解心理咨询的人而言,绝对不是一个陌生的词。
共情,英文写法“Empathy”,翻译成中文,在不同的流派里会有不同的称呼,也被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感、投情等。 这个最初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的著作中。不管是人性观还是心理失调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似乎都极为对立的两个理论流派,却在对共情的理解和应用上,逐步趋于一致。
事实上“共情”这个词起源于美学,1873年,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舍尔把他父亲提出的“审美的象征作用”改造成了一个新的概念,是德文,用来描述观察者从艺术作品中感受到的情绪;1897年,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将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用于描述一种将感情投射到自然界和无生命客体上的个人体验;直到1942年,罗杰斯的研究最终奠定了以“共情”为门派神器的人本主义流派,共情开始真正在心理咨询界流传开来。
共情的发展道路上并不是一经提出即得到充分认可的,各个流派有各自的主意,甚至可以说起始受到了不少质疑。我们追踪精神分析始祖弗洛伊德对于共情和满足的立场,可以看到,从他1912年强调的如同外科医生般的冷漠情感,到他1913年倡导的同情的理解,以及他在1921年对于共情的拥护,认为其是唯一的理解另一个人精神生活的方法,这位伟大的精神分析家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调整过程。
而将共情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治疗方式,仍然是众多心理咨询流派会激烈探讨的内容,而人本主义相信作为个体的人具有自我完善的天性,这种天性可以让人从心灵的废墟中站起来,只要他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认同,所以共情的疗愈作用是巨大的。
『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样的能力,但没丧失“好像”这一特质。』这句简单的定义描述,几乎涵盖了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大部分内容,而在操作体系里,罗杰斯所给予的呈现并不太多。或者,可以这么说,罗杰斯是一位天才的心理咨询师,他做到了将平凡的操作内化为精准的理念,并外化成治疗的行为。遗憾的是,这种理念在大多数不具备他的这种天赋的咨询师手里,就变为非常艰难。这让我想到了苹果公司的乔布斯,这是一个能将苹果的腐朽化为神奇的人,他是苹果的拯救者,却也可能是苹果的掘墓人,因为他太过于聚集神奇于一身,却又很难将内心的神奇转化为多数人可以实践的平常,于是他在苹果就在伊甸园,他不在苹果就跌落凡尘。
罗杰斯出于精神分析也曾经是一个出色而“冷酷”的精神分析师,精神分析后来从孩子身上发现了客体关系,罗杰斯却从孩子身上发现了人本主义,在罗杰斯创出人本主义的初期,遭到强烈反对的恰巧是精神分析学界,不同的精神分析师对这个时代的人本教在多个角度进行了质疑。抨击的强度甚至到了罗杰斯一度绝口不提“共情”,每言只说“真诚一致”和“无条件积极关注”。
心理学界也充满了自恋混合的扩张性,崇尚人本的罗杰斯是一个生活中温文尔雅的人,对周围人的怀疑并不太在意,大多平静对待,学术争鸣可以,随便骂也行,回批的很少。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你不碰人,往往人家要来撞你,因为你够份量。当你受到别人的攻击时,沮丧、愤怒之余,不妨也想一下,为什么人家要攻击你,因为你够份量,攻击你是件有意义的事。你不够份量时,你得到的待遇是“懒得搭理你”。
在众多的学术论战中,也不是所有的抨击,罗杰斯都无动于衷,就有那么一个人的观点他每闻必应,这个人就是海因兹·科胡特,最终这两个人成为一对老冤家。在功成名就后的罗杰斯因为个案失败躲起来的时候,整个心理学界一片哗然,唯独这个叫科胡特的家伙居然敢用自己的人格去担保罗杰斯在个案咨询中的行为和操守。
1945年到1955年期间,这一对老冤家当时住在同一座城市,都曾任职于芝加哥大学。针对科胡特的回应之鲜明“野蛮”,在试图解读人本教的看家绝招——共情时,和其他同时期的反应形成鲜明反差。罗杰斯当时的回应至少在其个人生平中是极其少见。与科胡特的强烈对决,无疑多少戳到罗杰斯痛处。科胡特并未采用当时精神分析界的一致反对的做法,反倒是对共情本身充满了兴趣。用罗杰斯的原话说就是“充满了冷冰冰的观察、非人性的冷漠”。这也不无道理,科胡特的观察就是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精神分析师的视野。
科胡特并未在套用精神分析的视野去批驳人本主义的弊端,而是试图用精神分析的视野去理解人本主义。双方都没理解错,交错的只是大家都对同一个东西感兴趣了。这或许可以看成心理学大师的相同之处,至少在某一深度上来说,科胡特对同时代的人本主义充满兴趣,试图弄清那是什么。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认同。
认同,也是共情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罗杰斯首先是被科胡特“共情”到了,然后才愿意去“搭理”他并和他“吵”得不可开交。时至今日,已经无法追根溯源去探究当时的科胡特和罗杰斯论战的具体内容了,不过我们可以隐约推测,科胡特提出的焦点恰恰是罗杰斯的痛点,那就是共情的落脚点,也是精确击打点。这就是科胡特在自体心理分析中提出的“神入”(英文写法依然是“Empathy”)。
科胡特所说的“神入”是指对于来访者的科学观察,进而基于这一观察对其自体的三个极进行精准性共情,一种中性的、理性的、目标明确,强调经验的共振。科胡特强调了允许一个个体了解另一个个体的体验而不失其客观性,是经验的共振,是自然而然发生——不是把神入等同于一个训练行为。
罗杰斯在“共情”上较多是更感性和更无规则性的共情,有时候所谓的“共情”有可能是来自心理治疗师自身情结的反移情投射,他的共情似乎更多是呈现一种主动和主观色彩的,带着明显的主观性(不过罗杰斯的勇敢之处在于共情必须要与来访者进行反馈确认,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共情的准确性);而科胡特的“神入”更强调客观和准确,在大量观察基础上,分别向三极自体(镜映移情、理想化移情、孪生移情)投注。他们两者的关系其实是非常紧密的,甚至可以说是可以分别引申为一体的。
或者说,科胡特的“神入”和罗杰斯的“共情”是融合的,就如同它们所用的英文单词都是Empathy一样,“神入”是深度的精准性的共情,“共情”是初级的广泛性的神入,它们的关系也许可以用下面这个图来大致说明。
换言之,共情的变化就在于是在感受中加了观察的意味,而神入则是在观察中增加了感受的含义。假设是在一场理想的、有深入治疗意义和探索的心理治疗中,经常会是共情出现在前半段,而神入隐藏在治疗的后半段时间内。
罗杰斯和科胡特的后半生,加上之前职业生涯经历,让他们能更客观看待共情或神入的优势与弊端,并不因为拥有缺点而放弃,而是将其逐步改进,丰富滋养心理治疗双方的内心世界。
无论如何,共情或神入不失为我们目前了解另一个个体最好,或者说世界已知的、最自然人际理解方式。
共情,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共鸣。心理学家西蒙·拜伦-科恩称之为“万能溶剂”,浸泡在共情中的所有难解之结都会溶解。好像人类天生就有感知他人情感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共享他人感受,预测他人行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共情能力是每个人天生具备的,也就是说除了极端人群如自闭症患者,大多数人可以基本理解他人的情绪。周周也明白,所以她一直以来都尽量避免去看一些情绪大起大落的**,因为特别容易和剧情人物深度共情,然后好几天都沉浸在情绪里走不出来。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共情能力是“灵丹妙药”,可以拯救人与人之间日益孤立的“原子化”社会。
共情能力强到底好不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共情,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共鸣。
心理学家西蒙·拜伦-科恩(Simon Baron- Cohen)称之为“万能溶剂”,浸泡在共情中的所有难解之结都会溶解。
好像人类天生就有感知他人情感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共享他人感受,预测他人行为。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共情能力是每个人天生具备的,也就是说除了极端人群如自闭症患者,大多数人可以基本理解他人的情绪。
周周前几天刚看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看完正好是黄昏。
她很长一段时间都恍惚不知身在何处,有了和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沧桑感。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时常还会忽然想起里面剧情的片段,然后暂时发呆沉浸其中。
我最近看到一个词叫沉浸感,终于找到一个精准的词来形容她的状态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确也是一个感性,且有同理心的人。
周周也明白,所以她一直以来都尽量避免去看一些情绪大起大落的**,因为特别容易和剧情人物深度共情,然后好几天都沉浸在情绪里走不出来。
01
几个月前,我接了一通朋友电话,她爷爷凌晨去世了。
上次放长假还去她家里坐了坐,爷爷给我们炖了梨水汤,说换季了要润润嗓子。好像刚满八十岁,身子骨看起来还挺硬朗的。听说是后来出门滑了一跤,加上一些老病根子,脑溢血,当晚就走了。
朋友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出奇的冷静,听到消息我也愣住了,所有话都梗在嗓子眼,说不出一句话来安慰她。好像这种时候,说什么都不顶用。我没办法去感受她此刻是种什么心情,但其实我清楚的知道她这会儿一定很难过。
我一定要说些什么,但这个时候,我什么都说不出来,我没能好好安慰她。这件事过后,我时常觉得自己亏欠她,对她总怀揣着愧疚心理。
后来我才慢慢意识到,共情力对你的人际关系处理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好像我们从小到大的书本都不会告诉你共情的重要性,也没有任何一个测验能让你知道你的共情力及不及格。
02
老张刚刚结束一场心理咨询的工作,来访者是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女儿,这位女儿静坐在他面前,平静的讲述着自己遭受校园霸凌,甚至被猥亵的残忍经历。
老张像完成过去的工作那样,和她聊了好久好久。
但和往常不同的是,当小女孩走出咨询室的时候,老张瘫坐在靠椅上,陷入了长时间的自我挣扎。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老张的反应大概是常见的。
他属于极具共情力的那一类人,因此他的情绪一旦进入到别人的痛苦里,他便难以停止感受,更难以从中走出。
老张说:
“有人曾经问我最厉害的心理学是什么?是那种打一个响指就能让人进入睡眠的心理大师吗?我想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催眠你,除了你自己。催眠师只不过引导你进入你的睡眠,任何人都无法催眠一个不想被催眠的人,因为,人只能给自己催眠。
同样,人也只能自我疗愈,心理咨询师只不过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共情能力,没有共情,就没有疗愈。”
好像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们,更像是情绪领域的急救人员,他们不断地奔向所有人都想避开的“创伤现场”。
他们每天都必须非常努力地去理解别人曾经受过的痛苦,甚至将自己代入进校园霸凌或者虐待性的亲密关系中。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竭力寻求共情的过程,但也必须承认的是,这会让他们长久的处于一种强烈的精神疲惫,也就是“共情耗竭”。
03
所以 ,共情能力太强的人会怎么样?
1 负面情绪加重,难以消化
因为共情能力过强,身边的人会觉得你特别善解人意,能从你身上获取到自己需要的安慰或鼓励。
大家向你倾诉心中的苦楚,你也总能够感同身受,却因为担心自己情绪的释放会影响他人而选择默默消化。久而久之,负面情绪叠加,自己反而陷入情绪的低谷之中。
2 能够迅速察觉出他人情绪的变化
你仿佛能感受到某种“情绪磁场”,只要他人的情绪有丝毫不对,你都能够迅速察觉到。尤其是像悲伤、愤怒、失望这样的负面情绪。
即使对方表面上无波无澜,嘴上说着“我没事”,你也能感觉到他们平静表象下暗自汹涌的情绪。
3 不自觉地扮演老好人的角色,轻易原谅他人对自己的伤害
强大的共情能力让你去试着理解伤害你的人,甚至能为他们找出很多理由,“他可能也有自己的难处”。明明自己气还没完全消,却习惯性地选择原谅。
深受这些情绪的影响,你总试图确保周围每个人都开心。为此,你会不自觉地取悦他人,甚至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只是为了安抚他人的负面情绪。有时,你可能自己都分不清是出于对他人的关心,还是因为他人的情绪对你影响太大。
4 常常觉得自己“过于敏感”
当身边的人陷入负面情绪之中时,你时常会觉得自己的情绪比他们还要强烈。甚至在看影视作品时,你也总“入戏太深”,长时间无法从剧中人物情感中抽离出来。看到他人陷入负面情绪,你总想伸出援手,觉得自己能为他做点什么。
04
如何避免“沉浸感太强”的共情伤害?
1 如果不能产生直接影响,就尽量让自己隔离负面信息。
2 力所能及去帮助别人,你并不需要拯救全人类。
3 勇敢的去表达自己,不要把深厚的感情埋藏在自己的心里。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共情能力是“灵丹妙药”,可以拯救人与人之间日益孤立的“原子化”社会。
可一旦共情力过剩,将自己长久地卷入他人的情绪之中,很有可能在为他人分忧解难时,让自己难以抽离,同时陷入痛苦之中,甚至影响自己的判断。
当然不得不承认,共情能力强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天赋。
但这种天赋带来的弊端就是对情绪太过敏感。因此,共情力较强的人,尤其要主要区分“识别”和“认同”这两者之间的度。
在生活里,你识别出对方的情绪,并且理解了他的情绪,就足矣了,但我们往往强迫自己去认同、去同情别人。
我们如果时常不由自主地去认同某种行为,并且无法感觉到边界感,不能清楚地区分“他”和“我”是在过着两种不同的人生,不明确两个人都是独立的。
最后,无论是敏感还是钝感,感性还是理性,这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特别的礼物。
你就是你,请勇敢的接受自己是谁,享受你的天生才能和天赋。
今日话题
你有过“共情力”太强的表现吗?
素材来源于网络
Soul星人类观察室
专注时下年轻人 情感 | 社交 | 心理 话题
愿你的世界总有温暖相伴
共情能力强到底好不好相关阅读:
共情能力太强,其实是一种“硬伤”
共情又叫“移情”,意思是一个人善于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立场和处境来考虑问题,故而很能体察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
粗略一点来讲,就是特别“善解人意”。
按理说,这分明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尤其是在各种思想百花齐放、各种观点激烈交锋的网络时代,这种共情能力更是有助于在多元割裂的时代氛围中消解冲突和分歧、起到很好的弥合作用。
甚至哪怕仅仅是在个体社交活动当中,共情能力都可谓是种肉眼可见的“长项”。譬如备受世人推崇的“高情商”,便通常是建立在共情能力的基础之上。
因而共情能力强的人似乎也像是一块“香饽饽”,属于到哪都受欢迎的类型。
然而事实上,共情能力太强,于人于己都未必是件好事。
首先,对于他人来说,共情能力太强的人非但不是一种帮助,反而很可能是一种“添乱”。
很多人难免想当
然地认为,一个人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能够将心比心地代入他人的情感,那么他们必然也是温暖的、值得信赖和依靠的。
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因为一个人无论再怎么善于“共情”、再怎么理解你的境况和心情,但他终究是个跟你不一样的、独立的个体。他可能会“懂”你,但却未必会作出跟你一样的、或是符合你期待的“反应”。事实上,他只会、也只能作出符合自身惯例的“反应”。
比如有一对关系很铁的闺蜜。其中A与同事发生了一点不愉快,心里又气又难过。闺蜜B知道了,也很生气,转身就去找A的同事理论。结果由于她的态度表现得太过蛮横嚣张,俩人竟几乎动起手来。最后因为关系弄得太僵,A也没办法再继续与那个同事一起正常共事,于是只好被迫离职。
俗话说:关心则乱,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了。
一个人太能共情、在别人的事情上太有代入感,很可能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逾越”的举动,按照自己的行事做派去越俎代庖地处理别人的事情。
在他自己看来,这或许可以称之为热心。但在他人看来,却未免有些热心过度、甚至有些太自以为是了。
其次,对于一个人自己而言,共情能力太强非但不一定有益,甚至更可能是有害的。
1、共情能力太强的人往往容易情绪化。
能够精确洞察和感知他人的所思所想,这样的人无疑是细腻的,同时也无疑是敏感的。若非如此,他们也绝不可能做到与他人“共情”。
然而一个人的“触觉”一旦太过灵敏、太善于捕捉与获取到来自“外界”的信息,那么他被这些信息干扰的可能性也就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因而也更容易因此产生情绪上的变化和波动。
反之,一个对外界感知能力较弱的人,即使接收到干扰力或者破坏力十分强大的信息,情绪上往往也不太会受到过多的影响。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和史湘云。众所周知,“林妹妹”向来机敏聪慧、多愁善感,而“呆湘云”则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正因为如此,这俩人即使同样无父无母、寄人篱下,心态和做派却是大相径庭。
正如史湘云亲口对“林妹妹”所说的那样:“我和你一样,可我就不像你那么心窄。”
一个人心思细了、自我的天地就小了。于是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就很容易被误判为惊天动地。如此“声势浩大”,天长日久,岂有不心累之理?
2、共情能力太强的人容易被别人的负能量“带偏”。
共情能力太强的人,遇到积极阳光的人是一种幸运,因为可以尽可能地感知和分享他人的“正能量”。
然而生活中也总是不乏有一些充满“负能量”的人,倘若不小心与之“共情”,则很容易被诱离原来的心理航线,甚至“误入歧途”,被对方的心思、情绪所裹挟和辖制。
比如对方是一个暴躁武断、喜怒无常的人,此时就算是一个原本温文尔雅的人与之共情,也难免不被“同化”,很快也变得焦躁易怒起来。
因为共情能力太强,则极有可能丧失对于他人情感所应有的防御力及免疫力,因而也就不得不随时面临被他人情绪感染的危险,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者趁机伤害和利用。
比如近几年被大家谈论得比较多的“PUA(全称为Pick-Up Artist,pick up,原意是“搭讪艺术家”,现主要是指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邪恶的情感操纵。)”,通常便是一些共情能力太强的人更容易“中招”。
“PUA专家”:“你太糟糕了!”
共情者:“是的,我太糟糕了!”
“PUA专家”:“你不配!”
共情者:“是的,我不配!”
“PUA专家”:“你得听我的!”
共情者:“好的,主人!”
太过善解人意的“共情者”们,往往就是这样一步步失去自我而不自知的。
3、共情能力太强,有时其实是一种“不智”的表现。
理性和感性,很多时候体现为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感情过于丰富、过于细致、过于“泛滥”,理智则容易被湮没、被切割。
一个共情能力太强的人,其关注重心通常在于情感层面,其行为驱动力也通常在于情绪、情感,而非客观理智的分析判断。因此他们的情绪总是快于他们的思考,他们的行动也总是快于他们的大脑,从而在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上表现得极其莽撞和冲动。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三国时期的刘皇叔刘备先生。说起这位刘皇叔,真可谓“成也是[情],败也是[情]”。
一开始,“桃园三结义”让他一举获得关羽、张飞两员猛将,从此走上“创业”之路。后来,他“三顾茅庐”、以情感化诸葛亮,更是如虎添翼,一路高歌猛进。
然而,就在其事业发展的紧要关头,因为关羽的意外被害,刘备顿时便丧失了原有的淡定。加上张飞的悲恸控诉,更是激得他干脆不顾一切地御驾亲征。
然而逞一时之气的结果就是,蜀军大败而归,从此锐气大挫,更为以后的消亡埋下了诸多隐患和伏笔。
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共情能力太强,便蒙蔽了理智的“视线”,使人难以洞察事物的实情,从而也远离了事物的真相,犯错失利必然也是在所难免。
共情的力量:情商高的人,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 心理学百科拥有情商的核心能力情商的核心
聊一聊:你是一个善于“共情”的人吗?你对“共情”这件事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首先需要具备倾听的能力,同理心倾听是情感咨询师的必备条件之一,之后需要掌握移情的能力,发现咨客的真实情感,找到其正真的需求/诉求,并能够帮助正确的赋意、架构正向的认知。
职业概况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恋爱、择偶、组织家庭、养育子女的过程。当前,人们对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但是,面对恋爱挫折、婚姻动荡、离婚率攀升、家庭暴力、青少年成长危机等等现象。
许多人产生了困惑,出现了种种忧虑。不少遇到婚姻家庭问题困扰的当事人却求助无门,甚至为此酿成个人生活悲剧。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将危及个人成长、家庭幸福,进而影响社会安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