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皇泽寺的作文360字

写皇泽寺的作文360字,第1张

皇泽寺位于广元市城西一公里的嘉陵江乌龙山脚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的祀庙,它建于北魏晚期,依山取势,古朴典雅,气势巍然的古建筑寺院。一跨进皇泽寺大门,那一排排苍天大树,枝繁叶茂,挡住了灼热的阳光,使人倍感清凉,草坪里绿草如茵,花坛中火红火红的石榴花在笑迎客人。则天殿中高1。8米的石刻金妆像,表现的是武则天晚年时期的形像,这是全国唯一的,陈列室陈列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北魏时期至清代的丰富摩崖石刻造像,现存有五十二个窟龛,一千二百余尊造像,分布在“则天殿石龛”、“迎辉楼石龛”、“大佛楼石龛”、“中心柱石龛”“玉佛亭石龛”中,造像精美,每尊形态各异,都那么栩栩如生,是国内同时期佛教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品,十分珍贵,被专家们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站在皇泽寺的观景台上,向东眺望,那滔滔的嘉陵江奔流不息,对岸是漂亮繁华的广元城区。我被外公外婆对广元那种割舍不断的深深情感所感动,也被广元人民在5。12特大地震面前所表现出的战天斗地大无畏精神,知恩感恩的精神所激励。

由此而产生对广元的留恋之情。

1 禹庙的文言文翻译

禹庙赋——陆游 世传禹治水,得玄女之符①。

予从乡人以暮春祭禹庙,徘徊于庭,思禹之功,而叹世之妄②,稽首作赋。其辞曰:呜呼!在昔鸿水之危害也,浮乾端,浸坤轴。

裂水石,卷草木。方洋徐行,弥漫平陆。

浩浩荡荡,奔放洄伏。生者寄丘阜,死者葬鱼腹。

蛇龙骄横,鬼神哭器③。其来也组练百万、铁壁千仞。

日月无色,山岳俱震。大堤坚防,攻龁立尽④。

方舟利揖,辟易莫进。势极而折,千里一瞬。

莽乎苍苍,继以饥馑。于是舜谋于庭,尧咨于朝。

窘羲和,忧皋陶。伯夷莫施于典礼,后夔何假乎箫韶⑤。

禹于是时,惶然孤臣。耳目手足,亦均乎人。

张天维于已绝⑥,极救命于将湮。九土以奠,百谷以陈。

阡陌鳞鳞,原隰畇畇⑦。仰事俯育,熙熙终身。

凡人之类至于今不泯者,禹之勤也。孟子曰: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

天以水之横流,浩莫之止,而听其自行,则冒汝之害,不可治已。于传有之,禹手胼而足胝,宫卑而食菲,娶涂山而遂去肾,不暇视其呱泣之子,则其勤劳亦至矣。

然则孟子谓之行其所无事,何也?曰:世以己治水,而禹以水治水也。以己治水者,己与水交战,决东而西溢,堤南而北圮。

治于此而彼败,纷万绪之俱起。则沟浍可以杀人,涛澜作于平地。

此鲧所以殛死也。以水治水者,内不见己,外不见水,惟理之视。

避期怒,导其驶,引之为江为河为济为淮,汇之为潭为渊为沼为沚。盖于性之所安,而行乎势之不得已。

方其怀山襄陵,驾空滔天,而吾以见其有安行地中之理矣。虽然,岂惟水哉。

禹之服三苗,盖有得乎此矣。使禹有胜苗之心,则苗亦悖然有不服之意。

流血漂杵,方自此始,其能格之干羽之间,谈笑之际耶?夫人之喜怒忧乐,始生而具。治水而不忧,伐苗而不怒,此禹之所以为禹也。

禹不可得而见之矣,惟淡然忘我,超然为物者,其殆庶乎⑧。注释 ①玄女:古代传说中的女神,亦称九天玄女,授禹以治水之符。

②妄:乱,无序。? ③器: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与“道”是一对哲学范畴。

《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 ④龁(hé核):咬。

⑤羲和,皋陶,伯夷,后夔(kuī葵),都是尧舜时期辅佐大臣。? ⑥天维:上天赖以固定的绳索。

⑦隰(xí席):新开垦的田地。畇畇(yún云):平坦整齐貌。

⑧殆(dài怠):大概。庶:几乎,差不多。

2 翻译、禹庙文言文

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多石少土。

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

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突走连结,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形状毅然,若壮夫离立,相持不相下。宫门西南,一石峰危出半流。

整体的是: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皆峦危峰,横出天汉。

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神禹疏凿之劳,于此为大。

由东南麓穴构木,浮虚架水为栈道,盘曲而上。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多石少土。

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

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突走连结,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形状毅然,若壮夫离立,相持不相下。宫门西南,一石峰危出半流。

步石磴,登绝顶。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为之。

倚阁门俯视,大河奔湍,三面临激,石峰疑若摇振。北顾巨峡,丹崖翠壁,生云走雾,开阖晦明,倏忽万变。

西则连山宛宛而去。东视大山,巍然与天浮。

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烟村雾树,风帆浪舸,渺茫出没,太华、潼关、雍豫诸山,仿佛见之。盖天下之奇观也。

下磴,道石峰东,穿石崖,横竖施木,凭空为楼。楼心穴板,上置井床辘轳,悬□汲河。

凭栏槛,凉风飘洒,若列御寇驭气在空中立也。复自水楼北道,出宫后百步余,至右谷,下视窈然。

东距山,西临河,谷南北涯相去寻尺,上横老槎为桥,□步以渡。谷北二百步,有小祠,扁曰后土。

北山陡起,下与河际。遂穷祠东。

有石龛窿然若大屋,悬石参差,若人形,若鸟翼,若兽吻,若肝肺,若疣赘,若悬鼎,若编磬,若璞未凿,若矿未炉,其状莫穷。悬泉滴石上,锵然有声。

龛下石纵横罗列,偃者,侧者,立者,若床,若几,若屏,可席,可凭,可倚。气阴阴,虽甚暑,不知烦燠;但凄神寒肌,不可久处,复自槎桥道由明德宫左历石梯上。

东南山腹有道院,地势与临思阁相高下,亦可以眺望河山之胜。遂自石梯下栈道,临流观渡,并东山而归。

时宣德元年丙午,夏五月二十五日。同游者,杨景瑞也。

作者简介:薛瑄(1389-1464)河津(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字德温,号敬轩,明学者、文学者。明成祖永乐十九年考中进士,历仕几朝,官至礼部右侍朗。

宣宗时授御史。因性刚直,不阿谀权贵,忤逆宦官王振,下狱论死罪,不久获释。

英宗时拜礼部右待郎,兼翰林学士,入阁参与机要政务,能诗善文,风格淡雅。卒谥“文清”。

学宗程朱,属河东学派,有《薛文清集》、《读书录》等著作。 题记:龙门:山名,又称禹门,如今山西省河津县与陕西省韩城县之间,形势险要,横跨黄河两岸,如同门阙。

黄河中流从,故名龙门。相传大禹导河至此,凿以通流。

两岸悬崖壁立,东西对峙,黄河奔流其间,波涛汹涌,出龙门一则一泻千里,气象十分壮观。 本文以奔腾喧豗的黄河为背景,状写龙门的奇崛险峭,赞颂了神禹的疏凿之功。

作者用奇峭粗犷的笔触,勾勒出临思阁纵览所见景象的浩茫,气势的宏伟,境界的开阔。而对石龛等诸石形状的描写,却又极细腻、生动。

这是一篇用大笔写大景的游记。作者着眼的不是一草一木、一水一石,而是景物的概貌,用大刀阔斧的写法,几笔便勾勒出来,不在形的惟妙惟肖,而在神韵和气势。

例如“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烟村雾树,风帆浪舸,渺茫出没”,全是概括性很高的描述,但丝毫不给人抽象的感觉,反觉形象突出,画面完整,气势磅礴。与此相应,作者文笔遒劲,字字句句如刀刻一般。

这些都给本文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特色。

3 翻译《禹庙》全文

大禹之庙座落在空寂的山里,秋风萧瑟,斜阳残照在大殿上。荒芜的庭院里挂满了橘子和柚子,古屋的墙壁上还残留着龙蛇的画像。云雾环绕在大禹开凿的石壁之上,大江波涛之声阵阵沿着白沙之道向东奔腾。我早就听说大禹乘四种交通工具治理洪水,他开凿石壁,疏导水道,使长江安然流入大海。

本文来自: 八斗诗词大库 poem8dou) 详文参考:/poem/10/poem_51570s

4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禹庙杜甫禹庙空山

1。

(1)“嘘”、“走”二字特别传神。(2分)不但把云气水声拟人化,而且动静结合(1分,手法答对一种即可给分),描写了云雾在长满青苔的古老的山崖峭壁间缓缓卷动,江涛澎湃,白浪淘沙,向三峡滚滚奔流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让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大禹治理山河的伟大气魄,迭合到一起了,令人感到无限的力与美。

(或者:用这大自然的气势磅礴景象衬托出大禹治理山河的伟大气魄(1分)2。(2)这首诗主要赞美了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2分)。

荒凉意象与全诗情感基调不矛盾:山虽空,但有禹庙之峥嵘;秋风虽萧瑟,但有落日之光彩;庭虽荒,但有桔柚垂枝;屋虽古旧,但有龙蛇在画壁间飞动。 诗人采用了反衬手法,以冷落荒凉的真实之景,有力地表现了大禹的气魄与功绩。

(2分)解析1。试题分析:“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云雾团团,在长满青苔的古老的山崖峭壁间缓缓卷动;江涛澎湃,白浪淘沙,向三峡滚滚奔流。这里“嘘”、“走”二字特别传神。

古谓:“云从龙”。从迷离的云雾,奔腾的江流,恍惚间,我们仿佛看到庙内壁画中的神龙,飞到峭壁间盘旋嬉游,口中嘘出团团云气;又仿佛看到有个巨人,牵着长江的鼻子,让它沿着沙道驯服地向东方迅奔。

……在这里,神话和现实,庙内和庙外之景,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大禹治理山河的伟大气魄,迭合到一起了。这壮观的画面,令人感到无限的力与美。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这首诗,诗人歌颂英雄,感情基调昂扬、豪迈,但禹庙之景却十分荒凉:山空,风寒,庭荒,屋旧。

这些景物与感情基调不协调。诗人为解决这个矛盾,巧妙地运用了抑扬相衬的手法:山虽空,但有禹庙之峥嵘;秋风虽萧瑟,但有落日之光彩;庭虽荒,但有桔柚垂枝;屋虽古旧,但有龙蛇在画壁间飞动……。

这样一抑一扬,既真实地再现了客观景物,又不使人产生冷落、低沉之感;加以后四句声弘气壮,调子愈来愈昂扬,令人愈读愈振奋。由此可见诗人的艺术匠心。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文言文:禹庙作者写禹庙的用意何在

杜甫写的禹庙,建在忠州(治所在今四川忠县)临江的山崖上。

杜甫在代宗永泰元年(765)出蜀东下,途经忠州时,参谒了这座古庙。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开门见山,起笔便令人森然、肃然。山是“空”的,可见荒凉;加以秋风瑟瑟,气氛更觉萧森。

但山空,那古庙就更显得巍然独峙;加以晚霞的涂染,格外鲜明庄严,令人肃然而生敬意。 诗人正是怀着这种心情登山入庙的。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庙内,庭院荒芜,房屋古旧,一“荒”二“古”,不免使人感到凄凉、冷落。

但诗人却观察到另一番景象:庭中桔柚硕果垂枝,壁上古画神龙舞爪。桔柚和龙蛇,给荒庭古屋带来一片生气和动感。

“垂桔柚”、“画龙蛇”,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含着歌颂大禹的典故。 据《尚书。

禹贡》载,禹治洪水后,九州人民得以安居生产,远居东南的“岛夷”之民也“厥包桔柚”——把丰收的桔柚包裹好进贡给禹。又传说,禹“驱龙蛇而放菹(泽中有水草处)”,使龙蛇也有所归宿,不再兴风作浪(见《孟子。

滕文公》)。这两个典故正好配合着眼前景物,由景物显示出来;景与典,化为一体,使人不觉诗人是在用典。

前人称赞这两句“用事入化”,是“老杜千古绝技”(《诗薮。内篇》卷四)。

这样用典的好处是,对于看出它是用典的,固然更觉意味深浓,为古代英雄的业绩所鼓舞;即使看不出它是用典,也同样可以欣赏这古色古香、富有生气的古庙景物,从中领会诗人豪迈的感情。 五、六两句写庙外之景:“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云雾团团,在长满青苔的古老的山崖峭壁间缓缓卷动;江涛澎湃,白浪淘沙,向三峡滚滚奔流。这里“嘘”、“走”二字特别传神。

古谓:“云从龙”。从迷离的云雾,奔腾的江流,恍惚间,我们仿佛看到庙内壁画中的神龙,飞到峭壁间盘旋嬉游,口中嘘出团团云气;又仿佛看到有个巨人,牵着长江的鼻子,让它沿着沙道驯服地向东方迅奔。

……在这里,神话和现实,庙内和庙外之景,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大禹治理山河的伟大气魄,迭合到一起了。这壮观的画面,令人感到无限的力与美。

诗人伫立崖头,观此一番情景,怎能不对英雄大禹发出衷心的赞美,故结句云:“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传说禹治水到处奔波,水乘舟,陆乘车,泥乘?,山乘?茫俏ء八脑亍薄H椭赴涂ぁ 投¡ 臀鳎ń袼拇ㄖ蚁亍⒃蒲簟€现械鹊兀4Ë嫡庖淮؛蠊笥碓渫ㄈ亢笫伎匚ق降亍U饬骄涫º芎睿馑际撬担河戆。

戆。以缇投拍愠怂脑亍⒃淙俊⑹璩そ⒖厝偷挠⑿凼录#唤裉烨琢傧殖。

慷靡偶#椒⒕磁迥愕奈按罅耍? 这首诗重点在于歌颂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长期战乱,象洪水横流,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山“空”庭“荒”,正是当时整个社会面貌的真实写照。

诗人用“春秋笔法”暗暗讽刺当时祸国殃民的昏庸统治者,而寄希望于新当政的代宗李豫,希望他能发扬大禹“乘四载”、“控三巴”的艰苦创业精神,重振山河,把国家治理好。 在抒情诗中,情与景本应协调、统一。

而这首诗,诗人歌颂英雄,感情基调昂扬、豪迈,但禹庙之景却十分荒凉:山空,风寒,庭荒,屋旧。 这些景物与感情基调不协调。

诗人为解决这个矛盾,巧妙地运用了抑扬相衬的手法:山虽空,但有禹庙之峥嵘;秋风虽萧瑟,但有落日之光彩;庭虽荒,但有桔柚垂枝;屋虽古旧,但有龙蛇在画壁间飞动……。这样一抑一扬,既真实地再现了客观景物,又不使人产生冷落、低沉之感;加以后四句声弘气壮,调子愈来愈昂扬,令人愈读愈振奋。

由此可见诗人的艺术匠心。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小题1:“嘘”、“走”二字特别传神。

“嘘”字写云雾,在长满青苔的山崖峭壁间缓缓卷动;“走”字写江涛澎湃,白浪淘沙,滚滚奔流。这大自然的气势磅礴景象衬托出大禹治理山河的伟大气魄。

小题2:这首诗主要赞美了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荒凉意象与全诗情感基调不矛盾:山虽空,但有禹庙之峥嵘;秋风虽萧瑟,但有落日之光彩;庭虽荒,但有桔柚垂枝;屋虽古旧,但有龙蛇在画壁间飞动。

诗人采用了反衬手法,以冷落荒凉的真实之景,有力地表现了大禹的气魄与功绩。 小题1:试题分析:先理解颈联的含义,大禹当年开凿的石壁上云雾缭绕,波涛之声从远处阵阵传来,江水沿着白沙道向东奔流。

然后联系此联所运用的拟人手法理解本题。点评:本题是一道很规范的炼字题,但答案不很规范,建议答案按“解词+释句+手法+作用”的格式组织,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的题目中已经给了考生以很多的提示:主旨是赞美大禹,意象是荒凉的。综合二者即可得知是反衬的手法,然后顺着此思路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点评:本题最大的特点是题目中暗示了答题的方向和思路,个人认为此种命题方式不妥,降低了鉴赏的难度,至让学生在不理解诗歌内容的情况下也能按套路答题。 。

《绝句》、《山行》、《江畔独步寻花》、《登高》、《江南逢李龟年》、《对雪》、《野望》、《春夜喜雨》、《望岳》、《月夜忆舍弟》、《春日忆李白》、《寒食》、《春望》、《登岳阳楼》、《赠李白》、《旅夜书怀》等。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扩展资料: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参考资料:

--杜甫

描写夕阳的优美句子

1、曾经夕阳西下只是一件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如今我却被它感动了,我是被它的美丽所感动吗不,我是被它的精神,它的实质,它的那一种不被人们所认识的又难于言表的一种东西。

2、在飞机上俯瞰夕阳,夕阳射出的金光和徐徐游移的云海交织一起,是那么的富丽堂皇,美不胜收,让人惊叹!使人情不自禁地纷纷拿出相机,按动快门,想以此留住这美丽的永恒。

3、夕阳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丝的夜色,走得从容不迫、坦然自若、像模像样。它是一杯离别的老酒,饮醉了天边的彩霞,泛起了酡红的笑脸,它是一首悲壮的老歌,放浪开怀的歌喉萦绕在天地的尽头。荡漾着如歌的岁月。它是一幅古老的油画,瑰丽辉煌的色彩,透着绵延无尽的凄美,充溢着火红的年华。

4、夕阳很美,很柔和,真的,一天最美好的一刻却是那么的短暂,抓住了也就把能余温保存,到夜晚,甚至未来。

5、夕阳的美在于它不过于的绚灿,在于它和谐、宁静、柔美,如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含羞微笑的容颜,让人感觉美丽后面的心悸和动人。

6、夕阳的美丽是因为它回忆着过去美好而幸福的日子而露出笑脸,让我们把握好现在的大好时光,奋斗吧!在年老时也就可以微笑着回忆过去,微笑着面对夕阳,慢慢地去读懂,去领悟夕阳红。

7、夕阳不只是夕阳,它所包含的意思有谁能懂多少,而我呢,只读懂了它的一小部分,夕阳有时并不代表着死亡,有时也代表着希望。

8、夕阳,多少诗人对你抒发情感,惋惜你的短暂!多少画家对你的美丽尽收眼底,流于笔端!可见你的魅力不容估量。

9、我喜欢夕阳,它如诗如画,却又含蓄缅典,让欣赏的人常常陶醉其中,忘记了空间的存在,忘记了尘世的喧嚣,忘记了心境的烦躁,忘记了

10、天转晴已是黄昏时分。夕阳透过厚厚云层照射下来,余晖映红了半边天,彩虹随即出现,夕阳与彩虹交相辉映,美丽异常。老人走了,但人们看到了他如夕阳的美丽品质。可是,他太孤独

11、暮色苍苍,起身凝视远方葱苍茂密的树,它们似乎都带着凄清的秋色,沉浸在日落后萧瑟里。一景一情,如此静穆,祥和。岁月悠悠,物是人非,夕阳西下,一切无法从头。忽见一鸟归巢去,不免想起古人的感叹。眼看天色渐黑,不如归去

12、黄昏,天际挂夕阳。凤凰展翅般的云彩还托着那一轮即将落暮的残阳。虽然郊外荒凉,但仍不是我梦中清静的地方。

13、归鸿远去,炊烟与小儿同归。趁着夕阳没有落尽,我掏出所有的思念,抛撒空中,把这个夕阳染得血红。如那传说中的火凤凰。我希望这只火凤凰能飞到你的身旁,把我的思念如天空散羽般降在你的身上。

14、此时,夕阳娴熟地、井然有序地调整和变幻着自身的色彩结构和光亮的强弱,由金黄逐渐变成绯红,并且以最温柔、优美的姿态和日落黄昏般的速度向地平线步步逼近。它披着满身的落日红,散发着恬静、柔和、温馨、舒适的光辉,朱霞烂漫、红红火火,慰为壮观。

15、傍晚时分,西下的夕阳迸发出万缕金光,横扫大地,光彩夺目,一身灿烂。此时,心中总有一种异常的躁动和不安,浑身热血奔腾,激情澎湃,内心的惊魂被大自然无与伦比的惊奇和超然物外的力量所震撼,整个生命似乎被流光溢彩神秘地笼罩着、影响着、充盈着、触摸着、指引和感召我去思考、感悟,去寻找一种值得敬畏和朝圣的精神力量。

16、傍晚时分,踩着夕阳的余辉,漫步在野外,会让人赏心悦目,遐想万千。在大海边看夕阳,遥望泛红的天空映照在宽广无垠、湛蓝的大海上,红蓝相间的海面,时而浪花叠起,时而波光粼粼,象无数闪烁的星星璀璨、绚丽。

描写夕阳的优美句子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傍晚,太阳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变成一个金灿灿的光盘。那万里无云的天空,蓝蓝的,像一个明净的天湖。慢慢地,颜色越来越浓,像是湖水在不断加深。远处巍峨的山峦,在夕阳映照下,涂上了一层金**,显得格外瑰丽。过了一会儿,太阳笑红了圆脸,亲着山峦的头,向大地、天空喷出了红彤彤的圆脸,这就是美丽的晚霞。太阳显示了自己的美容,快活地一跳,消失在西山背后了。

3、傍晚,晚霞烧红了天空。海边沙滩上人来人往。人们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捡贝壳,有的在嬉戏,欢声笑语像海浪一样一阵高过一阵。清凉的海水洗去了人们一身疲劳,一身炎热,使人感到轻松爽快。

4、傍晚的空气中总有着一种炊烟的味道,夹杂着从各个温暖的餐桌上的菜肴,混和成一种特殊气味。这种味道,不仅是嗅觉经验,还是一种触觉、一种心理经验。它总是暖的、踏实的、团圆的。

5、傍晚的天空并不阴暗,而是有一种明丽的蓝色,群山在夕阳的照射下,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红晕。

6、傍晚总是没有分界的感觉。天,要黑不黑;灯,该开或是不开窗帘要拉上或是不拉

7、俯瞰小镇的黄昏,宛如天河里坠落了一弯金色的月亮,亲吻着故乡的田园,从炊烟袅袅的村寨里,不时地传几声狗吠鸡鸣,仿佛是一个遥远、朦胧的梦。

8、黄昏,夕阳洒在河水上的光,像是许多金针银线,随着水波晃动着。

9、黄昏,一弯新月悄悄升起,在它的周围,还有几颗星星发出微弱的光亮。

10、黄昏是美丽的,晚霞如同一片赤红的落叶坠到铺着黄尘的地上,斜阳之下的山冈变成了暗紫色,好像云海之中的礁石。

11、黄昏已经谢去,夜幕早已铺开。高高的法国梧桐,被刺眼的白色路灯照亮。在黑色的夜空里镶了一圈又一圈攫绿,有时被拂过的夜风飘动,发出轻轻的沙沙声,只那么一阵,就消失在无限的宁静之中。

12、昏暗的暮霭,渐渐低压下来,天地缝合了,无边无际的麦田由碧绿变成了湛蓝和暗灰。

13、落日留下长长的影子,一片血红。天色很快就暗下来了,葡萄色的黄昏,紫色的黄昏。笼罩在柑橘林和狭长的瓜田上;太阳是榨过汁的葡萄紫,夹杂着勃艮第红。

那些描写夕阳的优美句子

1、 自然之大美从来都孕于宁静之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落日晚霞中是壮美的宁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落日晚霞中是宏阔的宁静;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那落日晚霞中是凄楚的宁静;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那落日晚霞中是惜别的宁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落日晚霞中是思乡的宁静。泰戈尔笔下的宁静是宗教的宁静,即便是乔治。桑笔下的落日晚霞,说到底传达的不也是一种宁静吗虽在冬日,却无法压抑的喜悦和躁动的宁静。

2、 一轮橙日静卧于远处墨色的群山之间,云蒸霞蔚,燃亮了一片秋空。乔治。桑描写落日在严冬的傍晚披着紫红色的长袍坠落,此刻却是不敢苟同,倒是更喜欢泰戈尔的句子:夕阳坠入地平线,西天燃烧着鲜红的霞光,一片宁静轻轻落在梵学书院娑罗树的枝梢上。

3、 近处的一片片水塘如一面面透明的明镜,用清凌凌的波光倒影着橙红而浑圆的落日,颇有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的意境,掉入水中的红日与天上灿烂的落日交相辉映,如贝多芬的那曲让人血脉喷涨的《英雄交响曲》,在天地中央以铺天盖地的金色,一遍又一遍地弹奏着自然的最强音

4、 夕阳,从绚丽化为淡然,由七彩归于苍茫,已

5、 走过洒满金色阳光的平原,我来到山岗上,局高临下观望大海和落日。望着大海的湛然和辽远,我的心胸也随之涌生豪迈!夕阳,更是蔚蓝海面上的魅力点缀,明早,也将为大地剖析一轮新生的希望。眼前,是一幅多么玄妙壮阔的天然巨画呀,绚丽得令人永看不厌。它的深哲,它的伟美,它那包罗万象的浩瀚与我此时的心胸通融,渴望它太过短暂的大美能永驻我的心间。

6、 落日,是美丽的,在我的眼前正一点点的下沉,斜阳也随之渐渐隐去,到最后只剩下一抹落日的余晖,遥远的苍穹因这即将褪去的一抹余晖而显得生动了起来。

7、 人们常说,日出代表希望。可是很少人谈及到日落。其实当太阳沉下去西落的时候,带给我们的,又何尝不是一种希望呢明天他会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东方。就因为我们知道会有希望,所以变得更努力,更认真,这不能不说是日落的功劳。日落之伟大,他从不言语,因为智者无言。

8、 我漫步在这条长街上,正是黄昏,而它的尽头,就是汾河,汾河像一条玉带,盘在城市的腰间。落日的江芒洒下来,建筑、街道、行人都在一片金色中。

9、 没有什么如宁静一样,更能给人带来美;没有什么如宁静一样,更能让人听懂心灵的声音;没有什么如宁静一样,更能让人拥有精神的力量。恰如此刻的落日晚霞。此刻,宁静就是笼罩天地的这片霞光,落在叶上,它是那片暖暖的绿;落在花上,它是那层幽幽的香;落在水里,它是那簇金色的羽。它落在房上,落在路上,落在沙滩上,落在田野上。

10、 在地平线的浅浅的那端,浅的像略带白发的老人深深被岁月像压制起义军那样凹下去的眼角的皱纹。那是落日,真正意义上的落日。

11、 傍晚,当小车穿越江汉大平原时,西边天幕上大片七彩的彩霞如成千上万只彩蝶翩翩于碧蓝的天幕,而一轮浑圆而金红的落日此时正雄浑地立于这群彩霞的中央,潇洒而透着无与伦比的光芒,在地平线的尽头,就这么从容而自由地展示沉没前令人惊叹的一瞬,而苍茫大地上的万物,也被这轮落日的余晖镀上了金黄的色彩,整个大地透着金辉的光芒。远处更远处的群山隐没在这金黄的光辉中时隐时现,落日下远方的城市如苍茫的海市蜃楼,在傍晚的薄雾中闪现着如梦似幻的神话。

12、 在我住的那个地方四周被一座座的小山围着。每每落日下山的时候我总会依着窗子观看落日,看着落日一点一点的被小山吞噬而她却没有任何的不甘没有任何的怨言只是一寸一寸的下山仿佛一位垂暮的老人对子女的最后的唠叨。眨眼工夫太阳就不见了,又像是老人对子女的操劳一辈子后释然的解脱,微笑着离去。

13、 日落带来希望之美,也赋予伤悲之美。苏轼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日出和日落的轮回。我们会遇见成功,也会碰到失败;我们会胜券在握,也会毫无把握;我们会有看到葵花灿烂的时候,也会有收获荒草一片之时。日落教给我们的是适时的悲伤,而后更加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

14、 在渐渐沉落的夕阳下,山峰显得越来越高大、雄壮、沉稳;白云更是显得宁静、浓融、纯净,夕阳慢慢地与山与天与云融为一体,变成黑蓝色版画,随着波光的消逝,由远而近地又化入夜色之中。

15、 夕阳最后沉落了,云山与夜色融为一体,分不清是山和天空投入了夜的怀抱,还是黑夜闯进了山与天的世界。依旧清晰的是那巨幅壮观的大自然画面,依然是清凉的是山那边吹来的袭袭微风。此时,无论巨大或微小的形象,无论辉煌或平淡的色彩,都回归到一个原始状态,一个酝酿新的形象和色彩的状态。

16、 须臾,落日已经全部壮丽沉没,就连留下的些许的霞光,也绝无先前的绚丽。远处的沙梁、胡杨、梭梭、红柳,丘陵已经完全沉浸在一片夜色中,这时眼前的茫茫戈壁,便如一幅抽象的水墨画。没有了具体的线条轮廓,并尽可展开你丰富的想象空间。你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让思维随轻拂的夜风处于完全自然的游离状态,全身心融于深秋的无边夜色!

17、 倾尽一天爱的余晖,无阻的洒向海面,洒向旷野,洒向我殷殷的眼目情结里!今晚,我的灵魂能随这夕阳的余晖安睡在这大海的故乡么

18、 遥望夕阳一点一点下坠,感伤的情节便油然而生。让我想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朝诗人李商隐写的这两句看似平淡的诗,就连我那不识字的老母亲,也能朗读,还能懂得其中的含义!这经典的诗句,让我喜来又让我悲!夕阳无限好,夕阳之美,无容置疑,每当观看夕阳,可也是我最痛惜和伤感的那一刻。只是近黄昏!仿佛满天云霞回光返照于人间,常为眼前摄入的此此情倒抽一口冷气,心里遂生大悲大怯、阵阵失落感;也让我体会到了那黄昏般凄凉的心情。

19、 海边观日落别有一番韵味,心里少了白天的浮躁,多了一丝的平静。是谁说过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替夕阳感到不平,黄昏又如何只要有一颗年轻而又有追求的心,永远都不会有迟暮的遗憾,年轻之可贵不就是因为那颗活跃跳动的心吗夕阳的美丽不是也藏有一份活力吗连郭沫若也抵挡不住她的美丽,把夕阳比之新娘,把海水比之新郎,从而有了《日暮的婚筵》。

20、 无意的回首间,一片灿烂阳光迎面射来,好象要透过我身体一样。这时的夕阳,已在远山之后,它正将金色光芒超过起伏的山恋,穿过千叠的云层,投向了东方。顿时,我三步并两步地快跑奔至附近的排云亭,这里挤满了人群,我急忙找了一块立足之地眺望,只见那夕阳,放射出万道金光,天空流云溢彩,群山的脉络变得格外分明,茫茫云海好似披上了桔红色的缕纱,在群山峻岭中升腾,这时的山与云,云与天,在夕阳的照耀下,好似一副不是画卷胜似画卷的天然国画,真是气势磅礴,伟岸绝世。

21、 最远处那戈壁连绵起伏的沙梁,在夕晖尽染中,宛若被定格的金波荡漾的海面。晚风中摇曳的芦苇,就像没来得及起锚远航被搁浅在滩涂的帆影。深秋乌尔禾的胡杨林将夕阳剪成无数缕金丝,在尽情重叠着那场酝酿千年的金色梦幻!

22、 只见大海的尽头,一轮红得如透明的硕大金橘般的落日在傍晚的海平面上卓然而立,薄薄的轻雾托起了这片浑圆的金红,仿佛天地之间的交界处就只剩了这轮硕大的红日。天是碧蓝如洗的湛蓝,落日下的海水,也是那么碧蓝如洗,这轮红日仿佛吸天地之灵气,在海天一色的湛蓝中由橙红渐渐演变成金红而海上的岛屿则在这片赤色的世界中成模糊的背影,映衬着背后的那轮浑圆的红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的《暮江吟》读出的是落日的那份寒意与落寞,而在厦门的海滩上,落日的壮美却是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关于描写夕阳的优美句子

导语:夕阳是美丽的,小时候的我们可以在每天放学走在路上,看着夕阳一点点沉下去,但是现在,我已经忘记了上一次看夕阳是什么时候了。

1、 暮色暗淡,残阳如血,黄河边上如镶金边的落日,此时正圆,光芒四射,刺人眼膜如梦似幻,好不真实。最后一丝残阳打在地上与暗淡黄的沙漠融为一体,金光璀璨,吞天沃日。

2、 渐渐的,夕阳收敛起他最后的光芒,还来不及说一声再见,便垂下头去,合上了双眼,静静地睡去了。再看原先的那群追随者,也适时收敛起兴致,变幻成暗云,等待夕阳的再次到来。

3、 阳从西山上斜射过来,地面的一切都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

4、 此时,太阳的脸是鲜红鲜红的,它的光像是被谁掠去了似的,不再耀人眼目,而是十分柔和明亮。它向西缓缓地退着,像个俏丽的少女一样温存、恬静我站在窗前,凝望着那朵毫无瑕疵的白云,或许是在蓝天的衬托下吧,她显得出特有的纯洁与端庄,正如同淑女般漫步在天空中。忽然,她一下子涨红了脸,变得是那么的羞涩而又妩媚。

5、 夕阳或许是受了鼓舞,越发的精神了。他周围的一切也因此变幻出无穷的魅力。那一排排**的屋顶变得金灿灿的了,那家家户户窗户上折射出的光汇聚在一起,给小区洒上了一层特殊的光,仿佛将人带入了仙境一般;小区里那一片树林也好似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油,愈加翠绿诱人了。沿着小区尽头流去的那条小河,此时也有了别样的感觉,静谧而不乏温馨

6、 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7、 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8、 夕阳由浅转深、由淡转浓,印羞了那一片天空

9、 是谁惊动了她我回头望去,只见一轮红日正在缓缓滑落,将西边的天空染得通红。哦,是夕阳。瞧,那夕阳边的云霞,好似得到了夕阳的赏赐,变得欣喜异常,时而围坐一团,倾诉衷肠;时而围着夕阳跳起了探戈;更有自我陶醉的,远离他人,自我欣赏看得出他们的心情都不错,脸儿也都是红红的,泛着金光。

10、 夕阳已经悬在半空中了,就像圆盘一般。它照在人脸上,人的脸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子;它照在水面上,河水就浮光跃金,似乎一颗颗神奇的小星星闪闪发光;它照在绿树上,绿树就好像擦上了一层油,显得更加翠绿了。渐渐地,夕阳在我的视野远去

11、 太阳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强光从树梢头喷射出来,将白云染成血色,将青山染成血色。

12、 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13、 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

14、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15、 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

16、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

17、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18、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19、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20、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21、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22、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23、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24、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25、 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26、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

27、 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28、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29、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30、 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

31、 小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32、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33、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34、 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35、 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36、 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描写夕阳的优美诗

1、西江怀古

作者:杜牧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2、乐游原/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送方尊师归嵩山

作者:王维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4、送人适越

作者:贾岛

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迁客蓬蒿暮,游人道路长。

晴湖胜镜碧,寒柳似金黄。若有相思梦,殷勤载八行。

5、题扬州禅智寺

作者: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6、村居

作者: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7、羌村三首其三

作者: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8、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晚发五渡

作者:岑参

客厌巴南地,乡邻剑北天。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

芋叶藏山径,芦花杂渚田。舟行未可住,乘月且须牵。

10、山村即目

作者:丘逢甲

一角西峰夕照中,断云东岭雨蒙蒙。

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

11、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12、夕阳

作者:郑谷

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

僧窗留半榻,渔舸透疏篷。莫恨清光尽,寒蟾即照空。

13、黄子陂

作者:司空曙

岸芳春色晓,水影夕阳微。寂寂深烟里,渔舟夜不归。

14、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5、暮秋山行

作者:岑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16、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作者: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7、南陂远望

作者:储嗣宗

闲门横古塘,红树已惊霜。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

孤烟起蜗舍,飞鹭下渔梁。唯有田家事,依依似故乡。

18、惜花

作者:来鹄

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

为惜红芳今夜里,不知和月落谁家。

1 描写路的诗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遥瞻前方万里路,福星高照到天涯。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生思破红尘路,剑藏庐轩隐迷踪。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2 描写人生的路的诗句

说到路,人们自然容易想到人生之路。这首诗就是写人生之路的。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诗分四节,第一节写诗人站在林间交叉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都很向往,但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一条;而一旦选定了一条,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这是多么无奈又无助。这样的开头,自然使人联想到人生之路:自然之路是可以回头的,只是浪费时间,但人生之路如射出的箭,无法收回,因为时光不会倒流。所以诗人望着那一条消失在丛林深处的小路,陷入了深思。在这沉思的过程中,他心里也许已经作出了决定。第二节,诗人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这条路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那种留下很多旅人足迹的路。诗人也许知道,这样的路是平淡的,没有挑战性的。第三节,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小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可这时候诗人心中对于另一条路也是非常留恋的,他知道只能选择一条路,却舍不下另一条路,因为他虽然作出了选择,但心中仍有踌躇,万一这一次的选择是一个错误,将“难以再返回”了。这里诗人写出了常人都有的一种心理。最后一节,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在一个小树林中,选择了其中一条路,从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路。这里,诗人并没有沿着第三节的诗意写下去,没有告诉读者他选择的那条路结果怎样,而是写未选择的路,留下想像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是的,人生的道路,结果谁料得到呢?诗人显然有宿命的意味,带着一丝惆怅。但这样写似乎更接近生活本真状态,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诗人虽然写了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题目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要写未选择呢?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这样写来给这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

3 选择的路诗

《未选择的路》

**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4 关于路的诗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世路如今一贯,此心到处悠然。----张孝祥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5 形容道路的诗句

1、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刘禹锡《九日登高》

2、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曹松《山中》

3、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白居易《初入太行路》

4、开目不见路,常如夜中行。——曹邺《偶怀》

5、来去腾腾两京路,闲行除我更无人。——白居易《京路》

6、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李商隐《桂林路中作》

7、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陆龟蒙《归路》

8、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白居易《冬日平泉路晚归》

9、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崔涂《题授阳镇路》

10、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贺铸《横塘路》

11、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如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洪应明编《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12、荒村倚废营,投宿旅魂惊。断雁高仍急,寒溪晓更清。——李商隐《淮阳路》

13、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崔涂《晚次修路僧》

14、南见青山道,依然去国时。已甘长避地,谁料有还期。——司空曙《望商山路》

15、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白居易《板桥路》

16、出门行路难,富贵安可期。淮阴不免恶少辱,阮生亦作穷途悲。——戴叔伦《行路难》

17、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戴叔伦《游少林寺》

18、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白居易《商山路有感》

19、柳脸半眠丞相树,佩马钉铃踏沙路。断烬遗香袅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李贺《沙路曲》

20、山川函谷路,尘土游子颜。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白居易《出关路》

6 关于“路”的诗句有哪些

1、此地无驻马,夜中犹走轮。所以路旁草,少于衣上尘。——聂夷中《横吹曲辞·长安道》

2、汉宫若远近,路在沙塞上。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戴叔伦《相和歌辞·昭君词》

3、别来花照路,别后露垂叶。歌舞须及时,如何坐悲妾。——李暇《相和歌辞·怨诗三首》

4、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举头惟见月,何处是长安。——张祜《琴曲歌辞·昭君怨二首》

5、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天寒猎兽者,走上樊姬墓。——刘禹锡《杂曲歌辞·纪南歌》

6、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辍,知在此塘中。——崔国辅《杂曲歌辞·小长干曲》

7、筑城须努力,城高遮得贼。但恐贼路多,有城遮不得。——元稹《杂曲歌辞·筑城曲五解》

8、九衢冠盖暗争路,四海干戈多异心。——沈彬《纪事》

9、和风起天路,严气消冰井。索索枝未柔,厌厌漏犹永。——陈叔达《初年》

10、为向东溪道,人来路渐赊。山中春酒熟,何处得停家。——王绩《山中别李处士》

7 描写路的 诗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杜甫年谱

712壬子睿宗太极一(玄宗先天一),杜甫生于河南巩县。

717丁巳玄宗开元五,杜甫六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

718戊午玄宗开元六,杜甫七岁。始作诗文。

720庚申玄宗开元八,杜甫九岁。始习大字。

725乙丑玄宗开元一三,杜甫十四岁。壮游诗曰:「习年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从,以我似班扬。」原注: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

726丙寅玄宗开元一四,杜甫十五岁。百忧集行曰:「忆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730庚午玄宗开元一八,杜甫十九岁。游晋,至郇瑕(今山西猗氏县),从韦之晋、寇锡游。

731辛未玄宗开元一九,杜甫二十岁。游吴越。

732壬申玄宗开元二0,杜甫二十一岁。游吴越。

733癸酉玄宗开元二一闰三月,杜甫二十二岁。游吴越。

734甲戌玄宗开元二二,杜甫二十三岁。游吴越。

735乙亥玄宗开元二三闰十一月,杜甫二十四岁。自吴越归东都,举进士,不第。

736丙子玄宗开元二四,杜甫二十五岁。游齐赵。交苏源明。

737丁丑玄宗开元二五,杜甫二十六岁。游齐赵。

738戊寅玄宗开元二六,杜甫二十七岁。游齐赵。

739己卯玄宗开元二七,杜甫二十八岁。游齐赵。

740庚辰玄宗开元二八,杜甫二十九岁。游齐赵。

741辛巳玄宗开元二九,杜甫三十岁。归东都。筑陆浑庄,于寒食日祭远祖当阳君。

742壬午玄宗天宝一,杜甫三十一岁。在东都。姑万年县君卒于东京仁风里。六月,还殡于河南县,公作墓志。

743癸未玄宗天宝二,杜甫三十二岁。在东都。

744甲申玄宗天宝三,杜甫三十三岁。在东都。五日,祖母范阳太君卒于陈留之私第。八月,归葬偃师,公作墓志。是年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尝渡河游王屋山,谒道士华盖君,而其人已亡。

745乙酉玄宗天宝四,杜甫三十四岁。再游齐、鲁。是时李之芳为齐州司马。夏日,李邕自北海郡来齐州,公尝从游,陪宴历下亭及鹤山湖亭。旋暂如临邑(属齐州)。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公赠白诗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者是也。俄而工将西去,白亦有江东之游,城东石门一别遂无复相见之日矣。

746丙戌玄宗天宝五闰十月,杜甫三十五岁。自齐、鲁归长安。从汝阳王琎、驸马郑潜耀游。

747丁亥玄宗天宝六,杜甫三十六岁。在长安。

748戊子玄宗天宝七,杜甫三十七岁。在长安。屡上诗韦济,求汲引。与书家顾诫奢订交,约当此时。

749己丑玄宗天宝八,杜甫三十八岁。在长安。冬日,归东都,因谒玄元皇帝庙,观吴道子所画壁。

750庚寅玄宗天宝九,杜甫三十九岁。来长安。初遇郑虔。

751辛卯玄宗天宝一0,杜甫四十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秋,病疟。友人魏君冒雨见访,因作秋述贻之。病后过王倚,王饷以酒馔,感激作歌赠之。是年,在杜位宅守岁。

752壬辰玄宗天宝一一,杜甫四十一岁。在长安。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暮春,暂归东都。冬,高适随歌舒翰入朝,与公暂集,俄复别去,公有诗送之。

753癸巳玄宗天宝一二,杜甫四十二岁。在长安。首夏,同郑虔游何将军山林。次子宗武约生于此年秋。

754甲午玄宗天宝一三闰十一月,杜甫四十三岁。在长安。进封西岳赋。自东都移家至长安,居南城之下杜城。因田梁丘投诗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岁中,张�自卢溪召还,再迁为太常卿,公复上诗求助。又进雕赋,表中词益哀激。秋后,*雨害稼,物价暴贵,公生计益艰,遂携家往奉先,馆于廨舍。

755乙未玄宗天宝一四,安禄山反。杜甫四十四岁。在长安。岁中往白水县,省舅氏崔十九翁。九月,同崔至奉先。十月,归长安,授河西尉(河西县故城在今云南河西县境),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又赴奉先探妻子,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岁暮,丧幼子。

756丙申肃宗至德一(玄宗天宝一五)七月改元,安禄山称大燕皇帝。玄宗奔蜀。杀王国忠、杨贵妃。杜甫四十五岁。岁初,在长安。五月,至奉先壁难,携眷来往白水,寄居舅氏崔少府高斋。六月,又自白水取道华原,赴鄜州(今陜西鄜县)。至三川县同家洼,寓故人孙宰家。闻肃宗及位灵武,即留妻子于三川,孓身从芦子关奔行在所。途中为贼所得,遂至长安。九月,于长安路隅遇宗室子弟,乞舍身为奴,感恸作哀王孙。

757丁酉肃宗至德二闰八月,安庆绪杀禄山。张巡、许远战死。郭子仪复东京。史思明等降。杜甫四十六岁。春,陷贼中。在长安时从赞公苏端游。四月,自金光门出,间道窜归凤翔。五月十六日,拜左拾遗。是月,房管得罪,公抗述救之。肃宗怒,诏三司推问,张镐、韦陟等救之,仍放就列。六月,同裴荐等四人荐岑参。闰八月,墨制放还鄜州省家。于是徒步出凤翔,至邠州,始从李嗣业借得乘马。归家卧病数日。作北征。十一月,自鄜州至京师。

758戊戌肃宗乾元一(至德三)二月改元,复以载为年,史思明反。杜甫四十七岁。任左拾遗。春,贾至、王维、岑参皆在谏省,时共酬唱。时毕曜亦在京师,居公之邻舍。四月,玄宗亲享九庙,公得陪祀。六月,房管因贺兰进明谮,贬为邠州刺史。公坐管党,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是秋,尝至蓝田县访崔兴宗、王维。冬末,以事归东都陆浑庄,尝遇孟云卿于湖城县城东。

759己亥肃宗干元二,史思明称燕王。杜甫四十八岁。春,自东都归华州(陜西华县),途中作三吏、三别六首。时属关辅饥馑。遂以七月弃官西去。度陇,赴秦州(甘肃天水)。是时有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寄李白二十韵。又有寄高适、岑参、贾至、严武、郑虔、毕曜、薛据及张彪诗。时赞公亦谪居秦州,尝为公盛言西枝村之胜,因作计卜居。置草堂,未成,会同谷宰来书言同谷可居,遂以十月,赴同谷。途经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皆有诗。至同谷,居栗亭。贫益甚,拾橡栗,掘黄独以自给。居不逾月,又赴成都。以十二月一日就道,经木皮岭、白沙渡、飞仙阁、石柜阁、桔柏渡、剑门、鹿头山。岁终至成都,寓居浣花溪寺。时高适方刺彭州,公甫到成都,适即寄诗问讯。

760庚子肃宗上元一(干元三年)闰四月改元,杜甫四十九岁。在成都。春,卜居西郭之浣花里。表弟王十五司马遗赀营造,徐卿(疑即知道)、萧实、何雍、韦班(应物侄)三明府供果木栽,开岁始事,季春落成。时韦偃寓居蜀中,尝为公画壁。初秋,暂游新津,晤裴迪。秋晚至蜀州,晤高适。冬,复在成都。

761辛丑肃宗上元二,史朝义杀史思明。杜甫五十岁。居草堂。开岁,又往新津。二月,归成都。秋,至青城。旋又归成都。是时多病,生计艰窘。始有迁地吴楚之念。冬,高适至成都,尝同王抡过草堂会饮。

762壬寅肃宗宝应一四月改元,帝及玄宗崩,太子豫及位。诗人李白死(701-762)。杜甫五十一岁。自春至夏,居草堂。与严武唱和甚密。武时有馈赠。七月,送严武还朝,以舟至绵州,抵奉济驿,登陆,遂分手而还。会徐知道反,道阻,乃入梓州。秋末,回成都迎家至梓,然颇有东游之意。十一月,往射洪县,到金华山玉京观,寻陈子昂读书堂遗迹。又访县北东武山子昂故宅。旋复南之通泉县,访郭元振故居,于庆善寺观薛稷书画壁。又于县署壁后观稷所画鹤。

763癸卯代宗广德一(宝应二)七月改元闰正月,李怀仙杀史朝义。杜甫五十二岁。正月,在梓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便欲还都,俄而复思东下吴楚。间尝至阆州(四川阆中),因游牛头、兜率、惠义诸寺。既归梓,又因送辛员外,至绵州。自绵归梓。又往汉州。夏,返梓州。初秋,复别梓赴阆。九月,祭房管。秋尽,得家书,知女病,因急归梓。十一月,将出峡为吴楚之游,于是命弟占归成都检校草堂。

764甲辰代宗广德二,杜甫五十三岁。春首,自梓州絜家东荍出峡,先至阆州。会朝廷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以行程既定,不赴召。二月,离阆东去,闻严武将再镇蜀,大喜,遂改计却赴成都。三月,归成都。六月,严武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秋,居幕中,颇不乐,因上诗严武述胸臆。遂得乞假暂归草堂。是时,曹霸在成都,公作丹青引赠之。弟颖往齐州。岁晚,因事寄诗贾至。是年与严武唱和最密。

765乙巳代宗永泰一闰十月,杜甫五十四岁。正月三日,辞幕府,归浣花溪。自春徂夏,居草堂。五月,携家离草堂南下。至嘉州(四川乐山)。六月,至戎州(四川宜宾)。自戎州至渝州(重庆)。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入秋,至忠州(四川忠县),居龙兴寺院。九月,至云安县(四穿白帝城)。因病,遂留居云安,馆于严明府之水阁。

766丙午代宗大历一(永泰二年)十一月改元,杜甫五十五岁。春,在云安。时岑参方为嘉州刺史,寄诗赠之。春晚,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日,移寓西阁。秋后,柏茂琳为夔州都督,公颇蒙资助。是年多追忆旧游之作。

767丁未代宗大历二,杜甫五十六岁。在夔州。春,自西阁移居赤甲。三月,迁居瀼西草屋。附宅有果园四十亩,蔬圃数亩,又有稻田若干顷,在江北之东屯。弟观自京师来。秋,因获稻暂住东屯。适吴司法自忠州来,音以瀼西草堂借吴居之。是时,始复动东游荆湘之意。十月十九日,于夔州别驾元持宅观李十二娘舞「剑器」。本年冬,仍复多病。秋,左耳始聋。

768戊申代宗大历三闰六月,杜甫五十七岁。正月中旬,去夔出峡。临去,以瀼西果园赠南卿兄。三月,至江陵。夏日,暂如外邑。留江陵数月,颇不得意。秋末,移居公安县。遇顾诫奢、李晋肃(贺父)及僧太易,留憩公安数月。岁晏,至岳州。

769己酉代宗大历四,杜甫五十八岁。正月,自岳州至南岳,游道林二寺,观宋之问题壁。宿青草湖,又宿白沙驿。过湘阴,谒’湘夫人祠。更溯流而上,以二月初抵凿石浦,宿之。又过津口,次空灵岸。宿花石戌,次晚洲(在湘潭)。三月,抵潭州(湖南长沙)。发潭州,次白马潭,入乔口。至铜官渚,阻风。发铜官,宿新康江口。次双枫浦,遂抵衡州(湖南衡阳)。夏,畏热,复回潭州。时苏涣居江侧,忽一日,访公于舟中,公请涣诵诗,大赏异之,遂订交焉。终岁在潭州。

770庚戌代宗大历五,杜甫卒(712-770)。杜甫五十九岁。春,在潭州。正月二十一日,检故帙,得高适上元二年人日见寄诗,因追酬一首,寄示汉中王瑀及敬超先。暮春,逢李龟年。四月,避乱入衡州。欲往郴州依舅氏崔伟,因至耒阳,时属江涨,泊方田绎,半旬不得食。聂令驰书为致牛炙白酒。盛夏回棹,秋至潭州,小憩,遂遍别亲友,溯湘而下,将出沔鄂,由襄阳转洛阳迻逦归长安。冬,竟以寓卒于潭岳间,旅殡岳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还说他母亲是看花时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做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应驱逐出京。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谕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十岁致仕。比起前期来,他消极多了,但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请命的诗人,此时的一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 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父亲白季庚及外祖父都是诗人,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读书十分刻苦,终成诗人。但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样,也嗜酒成性。 张文潜在《苕溪鱼隐丛话》中说:陶渊明虽然爱好喝酒,但由于家境贫困,不能经常喝美酒,与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鱼、耕田的乡下人,地点也在树林田野间,而白居易家酿美酒,每次喝酒时必有丝竹伴奏,僮妓侍奉。与他喝酒的都是社会上的名流,如裴度、刘禹锡等。

他在67岁时,写了一篇《醉吟先生传》。这个醉吟先生,就是他自己。他在《传》中说,有个叫醉吟先生的, 不知道姓名、籍贯、官职,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与酒徒、诗宇航局、琴侣一起游乐。事实也是如此,洛阳城内外的寺庙、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游过。

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旁边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白居易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又据《穷幽记》记载,白居易家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请宾客,有时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装有美酒佳肴,随船而行,要吃喝时,就拉起,吃喝完一只再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为止。

如此说来,与陶渊明的苦况,当然不同。

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这个数字不算小。

他喝酒时,有时是独酌。如在苏州当刺史时,因公务繁忙,用酒来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来解除九天辛劳的。他说: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如果没有九天的疲劳,怎么能治好州里的人民。如果没有一天的酒醉,怎么能娱乐的的身心。他是用酒来进行劳逸结合的。

更多的是同朋友合饮。他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一诗中说;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在《赠元稹》一诗中说: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在《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一诗中说;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一诗中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白居易逝世时,时年75岁。葬于龙门山。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河南尹卢贞刻《醉吟先生传》于石,立于墓侧。传说洛阳人和四方游客,知白居易生平嗜酒,所以前来拜墓,都用杯酒祭奠,墓前方丈宽的土地上常是湿漉漉的,没有干燥的时候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谕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谕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谕,所以他主张: “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 “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还是“为君”而作。他也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中 “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己。

闲适诗和讽谕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谕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127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