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第1张

  以一名曾经当过兵的人来看近段时间被炒特热的《金陵十三钗》**我看后一点也不感到震撼!把《金陵十三钗》与《南京大屠杀》两者比较我个人认为后者虽然没有前者叫座但是对中国的国民教育和现今日本人民对历史的反省要优于前者!

 也许老谋子和原作者(编剧)是想借这个来讽刺当年的国民党军队,侵华日军攻打中国占领南京首都蒋介石他们不抵抗连那些妓女都不如;他们也把开始酒色的老外后来转型了、把无良知的汉奸后来悔改了,可是我试问老谋子和编剧难道妓女就不是人她们在危急关头的救人热情和激情就一定要用本身就带有创伤肉体作为反抗侵华日军的武器吗?你们这是在表扬还是侮辱她们。。。

 不可否认这部片子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毕竟是老谋子的团队斥巨资和花费四年时间来拍摄的。但是要想把脱离了历史的现实用艺术表达形式向观众叙述一个看似低级趣味,但却又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好**还需要老谋子的团队在追求票房目标的同时再多动一番脑筋!必定艺术来源于生活。最后,再次为以玉墨为首的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日本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她们没有贪生怕死,她们为了使自己的同胞免遭蹂躏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而致敬!

(前两天在某APP看到一个关于老谋子的提问,想起来多年前还写过这篇文章,找出来,大家一起再回味一下)

 北京时间1月16日(美国时间1月15日),第69届美国**电视金球奖颁奖典礼在好莱坞贝弗利山希尔顿酒店举行,伊朗**《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获最佳外语片奖,中国导演张艺谋的影片《金陵十三钗》第五次金球梦碎。

北京时间1月19日(美国时间1月18日),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名单出炉!评委会公布了第一轮从全球63部报名角逐最佳外语片的**中“63进9”的评选结果,这9强将有资格进入第二轮“9进5”的PK赛,争夺最佳外语片提名的5个名额。被寄予厚望的《金陵十三钗》在首轮评选中就败下阵来,而许鞍华的《桃姐》也止步9强,但中国台湾的《赛德克·巴莱》入围,代表华语片竞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另外入围的8强分别是:比利时《顽固分子》、加拿大《拉扎老师》、丹麦《超级德比》、德国《皮娜》、伊朗《一次别离》、以色列《脚注》、摩洛哥《奥马杀了我》、波兰波兰《黑暗弥漫》。

1月16日和1月19日对于影迷而言,这是两个令人多少有些沮丧的消息,其实尘埃落定之后,也许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和冷静地审视**《金陵十三钗》,各种评论分析已经说的很多了,这里不作赘述,只是有人说这是张艺谋近几年最好的**甚至是十年以来最好的**,确实不敢苟同。不过为了打开北美市场,为了冲击奥斯卡,无论在角色选取、戏份安排、**对白还是冲突设计中,张艺谋的确都用足了心思,但是应了中国先贤的一句古话“过犹不及”,这些努力导致影片很多方面不够和谐,没有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使**效果大打折扣。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相对于目前中国的**创作生产和**市场营销,这还是一部可圈可点好**,但是好**未必就能获奖,好的中国**未必就适合美国人的口味和预期,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看看《金陵十三钗》参加国际**奖项的竞争优势吧,首先,关于6亿元投资的去处,在各种媒体上可见影迷和剧组人员的口水仗,我们且认为6亿元全部投资得物有所值,但是就算是国内迄今投资最大的制作,你赶得上《变形金刚》和《阿凡达》的视觉效果吗?其次,号称是张艺谋的首部战争史诗**,史诗其实怎么看也谈不上,那就战争吧,战争题材怎么了,你赶得上《拯救大兵瑞恩》的真实和残酷吗?再次,还有就是标榜的人性救赎,那又怎么样呢,赶得上《辛德勒的名单》的深刻和震撼吗?所以嘛,张大导演是“只因身在此山中”啊,再加上一帮拿钱昧着良心的“水军”和影评人在旁边抬轿子,老谋子能不心旌摇荡和飘飘欲仙吗?但是,自从他带着《金陵十三钗》踏上美国本土,老谋子就一个冷战清醒了,看看新闻自由的舆论背景下,美国媒体的真实评价吧:

《好莱坞报道》影评人麦卡锡一针见血地说:"不可否认,在和平时期品行不端的人身上,当他们被号召从事伟大无私之举时,会显露出之前所隐藏着的高尚情感和道德。但不管从现实世界或**本身来说,关于这一巨大转变的环境和方式都是不真实和不可思议的,其中的谋算和衡量被略去了,让最终结果的可信度,或者说,它所应该具有的力度大打折扣。"

别以为外国影评人就高明多少,在中国国内对于《金陵十三钗》的比较客观的评价也很多,“ 一边是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和犹太人的哀歌,一边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和中国人的视觉欢宴,它们构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令我们感到汗颜。我们将抱着自己的良知无眠,犹如抱着一堆荒诞的现实 ” 。 这段话出自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 。

其实,这部影片在还没有与美国大多数观众见面之前,就已经被人家看低了。张艺谋怎么了?就是中国内地最著名的导演而已,就是几次冲击奥斯卡也一无所获的导演而已;二战中的中国南京发生的故事又怎么了?看过了《拉贝日记》看过了《南京南京》,美国人可能更爱看《巴顿将军》和《美国队长》;克里斯蒂安 · 贝尔又怎么了?他是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但他主演的是什么片子,那是美国派拉蒙公司出品的《斗士》,这回是什么,是中国新画面的《金陵十三钗》,本质就是不一样的;而且他的个人影响力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效应已经慢慢减弱了很多很多。选择贝尔只是增加了影片的成本,让美国人多赚了很多钱罢了。如果美国人因为银幕上有贝尔就蜂拥进影院甘心掏腰包,那就不是美国人,同样,如果这样就能捧回金球,如果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就因为片子找了个美国男演员主演就把奥斯卡奖颁《金陵十三钗》,那就不是美国了,如果就这么被这种低级的技巧绑架了,以后奥斯卡还怎么在**圈中当老大呀!

就这些吗?当然不是,还有更讳莫如深的原因,不说可能大家都会知道。中国越来越强大,**市场利润越来越丰厚,国内影迷对好莱坞的**也越来越青睐,国内**机构对好莱坞的制作技术和制作力量越来越依靠,这对美国的**工业和文化扩张是个有利机会,按照常理应该顺水推舟满足国人这点可怜的奢望,但是美国人就是美国人,就是就不随了你中国十几亿人口的愿望,就是要让你恨着还得跟着人家走!你想要啥就给你啥,那以后怎么当老大呀,这就是人家高明的地方。

反过来再想想,要是金球奖真给了《金陵十三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国人一定会说:“金球奖就这水平”!所以,选择让你中国人远隔重洋的抱怨一下好,还是选择遭受美国本土新闻媒介的各种评论,就不言而喻了。再说了,“这么好的片子都没上,金球就是水准高,人家就是牛,咱就是有差距”还是“这都能得奖,金球也不咋地嘛,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一级水平”,你猜美国人更喜欢听到哪种声音,哈哈 

还有,这次打败《金陵十三钗》的是一部伊朗**,伊朗是什么国家?是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掐着美国经济脖子的厉害角色,再说人家送的**《内达和西敏:一次别离》堪称一部“朴素”的**,刚好是描写人性冲突的小成本制作,镜头对准的是普通的伊朗民众和伊朗家庭,大部分为手持拍摄,全片没有配乐,这些非常适合评委的口味,而且顺水推舟给个奖项,对内对外,对经济、对政治、对文化都有利而无害,谁也不能说长道短,因此命中注定这结果就是这样了。

一切,都是 有 缘由的。

回过头来再说奥斯卡,你金球都看不上的东西,我们奥斯卡当然也不能捡了,不然我们成了什么了?究竟是不是这样,看看国内媒体的记者在参评金球奖失利之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为公布之前的头头是道的分析:

记者对比近10年的金球奖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及获奖名单发现,两者的提名平均重合率仅为40%,甚至有几年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获奖重合度也与提名一样,只有40%,是金球奖与奥斯卡重合度最低的奖项之一。

也就是说,即使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未能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并不会对他的奥斯卡之路有影响。因为现在只有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一次别离》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名单的几率最高,高达80%,而其他影片的可能性皆是相同的40%。

从外媒的预测情况来看,《金陵十三钗》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关注度较高的一部,也被不少主流媒体看好能够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看明白没有,可能性绝对是有的,但是不确定性更强,其实文字背后透露最主要的信息是《金陵十三钗》入围与其他热门影片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入围提名几率很小。而1月19日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点,无情的粉碎了国人的这点希望。

回过头想想,即使奥斯卡给了个提名,那也是想让中国十几亿观众关注一下大洋那边的事情,提高一点关注度和收视率,同时也看看还有哪些好片子中国观众没看上,好获得进口的机会再赚一笔。而且,最悲惨的事是如果真入围了,碰上伊朗的《内达和西敏:一次别离》,那是断无获奖的任何可能了。所以,为什么张艺谋和男女主角都没有出席金球奖的典礼,其中的缘由就很耐人寻味了。而一向高调的 张伟平 在金球失利之后则 低调地表示: “ 竞争对手很强劲,我们的**能够入围就已经是一种胜利 ”,看看人家的文学水平,明明是败了,却淡定的说是胜利了。高,实在是高!不过,这次奥斯卡连63进9都被淘汰,不知张先生该如何胜利了。

其实“奥斯卡情结”归根结底,我们国人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老拿不到奥斯卡奖。这里头原因多了去了,想获奥斯卡奖难不难?的确很难,但是其实也不难!笔者认为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奥斯卡小金人花落中国就指日可待。

第一,把现在每年进口的好莱坞**配额缩减到目前的五分之一,最好一年就那么两三部,而且一定要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青睐的那种非主流的小成本制作的**,并且一定要把中方参与引进发行的公司机构的分账比例提高到目前的两到三倍;

第二,对于网络和音像市场的管理,采用抓大放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让国人能以目前影院**票价的十分之一,甚至不花钱通过影碟或者网络看到最新最全的好莱坞巨制,让这些**不但在中国院线挣不到一毛钱,还能让我们的民族盗版工业生产影碟返销到欧美及全球市场,挣他们的钱;

第三,**主管机构千万别报送所谓国际知名的国内著名大导演的作品,张艺谋的不要、冯小刚的不要、陈凯歌的也不要、自以为是特拿架子胡乱花钱的都不要,但是姜文倒是可以考虑一下,他属于不尿老美的这样才行;或者就是报送他们想要“培养和扶持”的那些年轻后辈的作品,比如贾樟柯、王全安的等等,可能会更有戏;

第四,其实,我们的东西好坏心知肚明,坏的我们就不送了,丢不起人,好的也不送了,咱也不争那个奖项,就是寒碜你,就让你这所谓的国际奖缺少明显的中国和东方色彩。而且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国内各大媒体也不关注你,也不转播,大家也不看,爱谁谁去,这样能连着好多年,就有戏。其实我们就是想为了平心静气好好的提升内功,好好的做好的**。到头来,兴许好莱坞就会找上门来特别诚意的邀请,还会送个小金人许个什么奖项的,也绝对是有可能的。

不过这第四点对中国**、中国**市场、中国**官方管理机构,乃至中国影迷、中国媒体都太难了太残酷了,基本不可能做到,因此还是多在一二三条上想想吧。

哪天我们也许真能在奥斯卡上拿个什么奖。

这很重要吗?很重要!

真的很重要吗?

………

金陵十三钗指的是《红楼梦》中的十二位侠肝义胆的妓女,加上一个小男孩(男扮女装顶替第13个女子),共计13人。他们都是出自南京秦淮河畔的风尘人家,因此被称为“金陵十三钗”。

这十二位妓女分别是:秦可卿、宝钗、黛玉、妙玉、巧儿、迎春、探春、惜春、湘云、熙凤、李纨、巧姐和晴雯。这些人物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和命运,其中不少人最终悲剧收场。

金陵十三钗因为出自风尘人家,因此被视为低贱的职业,但他们在《红楼梦》中却展现出了高尚的品质和情感,成为了小说中备受赞誉的人物形象。

影片的惊艳之处就是巧妙的用光影向观众展示了闻名于时的秦淮风采 娼女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从侧面恰到好处的勾画了我国遗失已久的文化底蕴 国难当头政要巨贾们纷纷离邦避难 留下了无法离开的人们 十几个秦淮河畔花船上的娼妓 一群国军军官教导队的溃兵 一个外冷内热浑浑噩噩的殡葬师 一群教会学校讲英文的女学生 命运召唤他们走到了一起 在那般的时局下大家为了生存不惜一切 也为了生存苦苦的支撑着自己的底线 一如影片的题目 其中最为让人瞠目的便是那十几个妓女的表现 她们泛舟秦淮河畔 历经世态炎凉 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客尝 在利来利往的芸芸众生眼中她们象征着堕落肮脏和俗不可耐 古语有云:商女不知亡国恨 。在众生的眼中它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平反的 。无论是在哪一个社会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工作就要穿上不同的服饰加以装饰 令人瞠目的是工作中不穿衣服的妓女们比他们更加的真实更具有人性的光芒 就连她们泼辣的话语也让人回想到早已作古的圣贤教诲 “女人们钻老鼠洞保命是应该的 当兵的多在这里算什么”“我们就是干这个的 我们什么样的男人没见过? 只要我们能活着回来就能凑活的活下去 这事你让小女娃怎么对付啊 就算她们活下来 她们还活的下去吗。”真正有勇气的人竟是一般娼女

在金陵这个修罗场中适逢此情此景乃国之大不幸 人性之大不幸 文明之大不幸。然大不幸者必有大悟,亦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影片的第二大亮点 便是鲜明的显露了人性的愚昧 反而是上班时见不得光衣不遮体的妓女们更有点真情谊。

最后谨以当年柏林广场上的一段祭奠犹太人的墓志铭收笔以酬一观 :法西斯蹂躏了犹太人我看到了与我无关我走开了 法西斯暴虐了犹太人我看到了与我无关我走开了 有一天法西斯找到了我 别人看到了与他无关他走开了。

小伙伴们对《金陵十三钗》这部剧不陌生吧?最后结尾的时候我们看到有十二个打扮的光鲜亮丽的漂亮女子给乔治一块到日本人所住地方。这里不说你们应该也明白,它不仅仅是表面的出席圣诞晚会,当约翰和他那些女学生携手要离开这个魔鬼般的城市南京的时候,**就嘎然而止。到这里不知道这些演员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呢?

我最喜欢玉墨这个角色,也只有她自己活了下来。她逃出来之后,改变了自己的容貌,这之后他更是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他踊跃的站到了国际法庭上去揭露那些丑恶的日本人。这里面也有唱诗班女孩,这几天所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永生难忘,也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倪妮,1988年8月8日生于南京,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语言传播系,2011年,因出演战争史诗**《金陵十三钗》女主角玉墨一角而进入演艺圈。倪妮近两年风头正火,参演多部影视剧,并且获得最受欢迎女演员、最佳女演员、最具人气女演员等多项大奖。2016年3月,倪妮和井柏然恋情爆光,双方经纪人承认恋情,可谓是爱情事业双丰收。不由得感慨好导演是可以引导人表现出真实的情感的。

女孩们为了保护约翰他们,而他们清楚去赴日本人的晚会后,有什么样的恶劣后果,所以不想让这些女同学再承受他们当年所承受的那种非人的苦难,女同学们毫不犹豫的选择帮他们引开鬼子他们也舍身拿自己的生命去保护那些女同学,可以折射出人性中的善良与光辉形象。大家喜欢哪个角色呢?

小说我已经读过了,从汉王书城下载用电纸书看,效果还真是不错,不过这些就先不说了,呵呵! 说说这本书吧,当我刚刚入手的时候,其实并没所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但是当我渐渐的深入阅读,慢慢的去体会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我发现哪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哪一个个张扬的个性,让我如此沉醉! 英格曼神甫的仁慈以及他对上帝的虔诚,书娟的坚持,赵玉墨的领导能力,和她虽然身体堕落但是灵活却逐渐升华的。等等。 我不得不说文字的魅力是伟大的,虽然寥寥几笔,但是它带出的是更加磅礴的气势,让人心旷神怡的无尽遐想,这些也许是**无法企及的! 现在我还是经常会翻开这本书,细细的研读,因为里边真的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去认真思索,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虽然现在身处太平盛世,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些高尚的灵魂,不能丢弃那些让我们无比强大的“力量”,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伟大的祖国还不是十分强大,还需要我们去为之拼搏,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是由十三万万个体组成的大集体,是一个不能失去任何一个小个体的整体!

就**本身而言,很一般。

战争场面没有达到宣传中的史诗级别,后期巷战描写的过于做作,本来我看到佟大为饰演的国军指导员含着泪水却坚定视死如归的眼神的时候很感动,可是后来他就变成了007,一个人干死了那么多鬼子,鬼子是该死,但鬼子不是SB,敌人是很凶残的,难道打死的那一堆鬼子入伍前是A片演员?狙击手打了那么多枪,那么多狡猾的鬼子连个弹道都算不出怎么可能呢?这样的剧情一安排反倒降低我方军人的形象了,降低了**的可信度。史诗战争**马上变成香港枪战动作大片了。

至于后来教堂里的故事除了画面美外,其他的真是。。。。失足妇女和美国人从开始的流里流气到后面的大义凛然转换的太突然,基本没有交代。给人的感觉他们进教堂的时候都是有说有笑的,好像南京还没开战,她们去教堂是在躲扫黄打非呢。后来日本人闯进来杀人强奸他们才突然转换思想要救学生们。还有那两个回去取首饰和琴弦的,导演的意思是她们进教堂之前遇见的日本人还挺客气的是吧,怎么可能还敢再出去呢,哎,这样说不过去的地方太多了,就是这些说不过去的东西加起来,一部史诗战争片就没了。

不说《拯救大兵》了,不知道大家看过《帝国的毁灭》没有,同样是战争、死亡。最震撼的镜头角色们往往没说什么话(母亲亲手杀孩子们的片段;医生和家人同归于尽;将军宣布投降后崩溃晕倒在地),他们饰演的可是反面角色,都能让人动恻隐之心。

所以我觉得这部**唯一的亮点就是佟大为饰演的教导大队指导员,虽然后面导演把他包装成了终结者。还有就是画面很唯美,但美过头了,房子爆炸的碎片像礼花一样色彩绚丽,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坦克爆炸的特效也太假了。

总之,**没有把这个宏大的战争场面反映出来,细节除了画面其他都的都很肤浅。感觉导演的强项还是导演奥运会之类的文体项目。

最后,向在南京保卫战中英勇抗战,壮烈牺牲的五万多位国军将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是英雄。为无辜伤亡的平民百姓默哀。。。。

中国的抗日叙事已经汗牛充栋,《金陵十三钗》的突破在于人物谱系的多元化,在这部影片的肖像学图谱里,能够看到多国**二战叙事的基因,也能看到以往抗日叙事的延伸和进化。创作者花费心思利用既有的肖像学传统,颇为讨巧地将种族、阶层、性别等多重冲突编织在一个关于反抗与拯救的故事当中。最难得的是,叙事折射出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现代性状况,这一点恰是以往很多抗日叙事所忽略的。

《金陵十三钗》以一名白人男性作为主人公,将故事空间设置在代表西方/现代文明的教堂,两组对位的女性人物——女学生和妓女,分别以教育/正途和商品化/邪路的方式融入中国现代化进程,而她们的现代性体验因日本攻入南京这一灾难而中断了,这恰是中国国家命运的缩影——初具雏形的现代化进程被侵略战争破坏,在当时唯一能够依赖的便是居高临下的盟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男主人公。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次现代性创伤,各民族-国家的现代性状况有意无意地通过二战叙事反映出来。相比之下,中国大多数抗日叙事往往带有浓厚的“前现代”痕迹,是千篇一律的“复仇叙事”,运用的是一套高度本土化的肖像学,英勇的游击队战士、凶神恶煞的鬼子、农村空间等等,与其它国家的二战叙事没有构成有效的呼应和交锋。近年来《南京、南京》、《风声》、《拉贝日记》等影片试图跳脱这种模式,开创新的肖像学传统。与之前的尝试相比,《金陵十三钗》的话语模式是更为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通过详细梳理该片的肖像学谱系,能够发现本片与美国、日本等国家二战叙事的对话关系,而这种对话恰是建立在国族现代性体验之上的。纵观世界各国的二战**,将女学生作为战争受害者的叙事模式在反法西斯阵营的**中并不多见,反而是战争加害国日本津津乐道的主题。最典型的便是“姬百合”神话,《姬百合之塔》(1953)是日本战后最著名的反战**之一,由今井正导演,水木洋子编剧。自1953年之后,曾经多次被搬上银幕,除了1987年今井正自己重拍的版本,还有1962年版、1968年版、1995年版、2007年版等等,每一版都启用一批当时代最受欢迎的少女偶像们来出演。故事讲述了美军登陆冲绳时,一群冲绳本地的女学生被军方组织起来,称为“姬百合部队”,与军队一起行动,承担医护任务。在美军和本国军队的双重威胁之下,女学生们倒在了冲绳的海边。今井正的版本创造了一种“无辜者叙事”模式,将主人公们作为纯洁的化身,看着这些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女,被战火无情吞噬,人们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怜惜之情,深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恐怖。《金陵十三钗》中的教会女学生与《姬百合之塔》中的女学生年龄相仿,形象也略有相似,可以放在同一个肖像谱系中来比较。《姬百合之塔》中的女学生是单质的、平面化的,她们作为一个整体,除了最核心的主人公(也是最重要的少女明星),几乎分辨不出个体。《金陵十三钗》亦然,比起风姿各异的妓女群像,女学生们显得面目模糊,连主人公书娟也不甚清晰,她们的蓝布长衫和“姬百合”们的水手服具有同样的符号功能,是战争年代纯洁无辜的受害者的标签。女学生身份究竟负载了怎样的文化意义?为何在日本二战叙事中如此盛行?中国**此番运用女学生形象,与“姬百合神话”蕴含的创伤感是否有共通之处?《姬百合之塔》反复强调女学生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细节包括她们在战火中举行了毕业典礼;她们的老师念念不忘自己关于英国经济的研究手稿;在生命的最后一夜,少女们唱的歌曲是《故乡》(《金陵十三钗》中日本军人也唱了同一首歌),歌词诉说的是在外求学的游子对乡土的怀念,流露出一种典型的明治意识形态,即为了追求现代文明和进步,远离故乡,功成名就之后内心泛起怀旧之情,这种意识与片中少女们的身份是符合的,她们是现代人/文明人的代表,代表着“正常的”现代化途径(教育),而军人代表着以战争为手段的“非正常的”现代化。《姬百合之塔》并没有强烈指责敌人/美国,灾难的主要责任在于陷入非理性狂热的本国军队,这符合日本战后的主流观点——明治维新以来取得的现代化成果因为军方的孤注一掷而血本无归。再看《金陵十三钗》,书娟们受过西方文明的洗礼,会说流利的英文,演唱赞美诗,她们不同于以往抗日叙事中的中国受害者形象,日军“三光政策”下的农村受害者们完全是前现代的,而书娟们是中国初萌的现代性的象征——脆弱的、容易夭折的,必须依靠西方的扶持才能幸存。书娟的父亲会说英文和日语,可推测出其买办身份,其他少女们的出身很可能与之类似。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抗日战争之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一阶层推动的,因为其浓重的殖民地色彩,在以往的抗日战争叙事里,相对于农村底层民众,这一阶层的状况往往被忽视,直到近年,人们才开始重新评价洋行买办们在20世纪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同样作为纯洁无辜的战争受害者,“姬百合”和书娟们都隐喻着本民族“正常的”、渐进的、改良性的现代化进程,最大的不同在于,日本女学生是日本现代教育制度的受益者,虽然教育模式学自西方,但已经经过了日本式的改造,这与日本战时的现代性状况是一致的。西方势力已经被驱逐出境,“姬百合”神话中只有受西方现代文明影响的教师/日本知识分子,并没有西方异族导师的存在。而书娟们要直接依靠西方文明的代言人约翰,与当时贫弱的中国无力抵抗日本,必须仰仗美国援助的状况相符。将两组女学生对比,侧面说明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落后于日本的事实,两国同时期不同的现代化状况决定了,“姬百合”们把西方看作敌人,书娟们把西方视为拯救者。然而除去这一差别,当东亚最重要的两个国家选择女学生作为战争创伤载体时,无形中印证了一种共同的现代性体验,无论先进后进,东亚的现代性不可避免暗含着对西方的从属和仰视,代表东方的不是成熟的男性,而是未成年的、学习中的女性。女学生代表着靠西式教育培植出的现代性,这是社会中上层的特权,妓女们则象征着底层的现代性萌芽,她们融入现代化进程的方式是将自身商品化。比起被西方的文明传播者/教会(神父)以西方女性为模板塑造成型的女学生,妓女们的现代性是自发的、杂糅的、带有浓厚的本土色彩,正如她们的兼具东西方特色的外表:烫发、胸罩、丝袜和旗袍、琵琶。西方拯救者/约翰看待女学生(书娟)和妓女(玉墨)的眼光是不同的,书娟们与西方的少女在约翰眼里没有本质的区别,她们是单质的、纯洁的孩子,“无性”的天使,绝对的“善”的化身。妓女们才是东方主义视角下的殖民地风景,阴性的、色情化的,是白人男性的欲望对象。女主人公玉墨的特殊之处在于她曾经是一名女学生,她是近代中国两条并行的现代化路线的交汇点,她流利的英文和风情万种的举止将两个群体的特质熔铸为一体,是最能满足西方幻想的东方形象。与西方流畅沟通的能力和异域女性的神秘魅力,且作一番不甚恰当的联想,当年宋美龄游说美国国会支援中国抗战,不也是凭借类似的特质吗?仗义舍身的妓女形象已经成为战争叙事的套路之一,因为性放荡而遭社会共同体鄙夷的女性,通过献身拯救“纯洁的”女性而洗脱了道德污点,成了撒玛利亚式的“圣妓”。只要涉及战争中的性暴力,该桥段可以为任何国家的战争片所用,中国抗日叙事中的例子有《南京,南京》,日本**中亦不乏献身苏联军队,拯救满洲移民妇女的慰安妇(如《人间的条件》、《流转的王妃》等),或慰安妇在日军侵犯战地护士时挺身而出的情节(《听,海神之声》)。“圣妓”桥段背后的逻辑是对个体社会价值的测算,在贞节的妇女与堕落女性之间进行权衡,《金陵十三钗》在此基础上引入了阶层和文化地位的差异,约翰问陈乔治:“一边是女孩,一边是女人,两边如何选择?”约翰代表了本片的观点,默认了如此测算的合理性。他尽管爱慕玉墨,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两股现代性潮流之间,“女孩”代表的“正常的”现代化是更值得拯救的,她们作为西方亲手栽培的现代性萌芽,有待成长和发展,是落后国家重生的基础。而“女人”是如杂草一般任意生长的畸形的现代性产物,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颓废性的缩影,只有通过自我牺牲实现其建构性的价值。通过刻画女学生和妓女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阶层之间的矛盾被弥合了,呼应着抗日战争对中国民族共同体产生的凝聚作用。本片中的中上阶层是西方化的,而底层更具东方色彩,女学生说英文,唱外国赞美诗;妓女们说色情笑话,唱江南情歌小调。中上阶层的禁欲与低层的纵欲构成了反差,女孩对女人既鄙夷又嫉妒,那种成熟的女性魅力是她们尚不具备的,和解呈现为对彼此文化价值的肯定。妓女们通过裹紧胸部、拉直卷发、洗尽红妆实现了和女学生的同化,进入了由中上阶层垄断的“正常的”现代性状态,想象着母亲看到自己成了“读书人”该有多高兴,弦外之音——为了重归纯洁和身份提升,牺牲性命也是值得的。另一方面,已经高度西化的女学生从妓女身上看到了民族传统文化之美,原生态的传统往往来自民间底层,她们用心聆听《秦淮景》,回忆着女人们一身红妆拥入教堂的情形。这一刻上层与下层的现代性融合了,女孩和女人共同象征着彼时中国的时代状况。日本二战**中也有一类代表底层现代性的人物——战败后专门以美军为服务对象的妓女“潘潘女郎”,玉墨们在服饰造型上和日本**里的“潘潘”颇为相像。日本战败之前,西方文明一直是由上层精英引入,自上而下向民间渗透,这种西方化是经由统治层精英提炼改造过的。当西方文化以占领者的姿态直接出现在普通日本人的生活空间里,潘潘成了西方文化在底层和边缘的代言人,通过她们,西方化向主流和中心渗透。《金陵十三钗》肯定女性以身体为资本求助于西方男性的行为,象征意义上,中国求助甚至乞怜于西方是现实情势所需,实际上也得到了西方的同情和怜悯。而日本眼中的二战是与西方的对抗(亚洲战场的侵略行径被刻意遗忘了),潘潘们代表的“非正常”的西方化是无奈而屈辱的。实际上,在东亚这一非西方世界当中,以妓女为代表的底层现代性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被否定的,人们更希望以“女学生”的方式实现现代化,《金陵十三钗》的策略是让妓女与女学生同化,而日本**中的潘潘则堕落到底。男主人公约翰是来自西方的拯救者,也是成熟的现代文明的化身,与女学生和妓女代表的前现代国家尚未成熟的现代性萌芽相对照,他修理卡车/现代文明符号的行为也佐证着这种身份。约翰属于大屠杀叙事中的“中立者”谱系,如《辛德勒名单》中的辛德勒、《拉贝日记》中的拉贝、《再见,孩子们》中的神父,乃至《卢旺达旅馆》中的旅馆经理,他们要么属于交战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国家,要么从事商业、医生、宗教等相对不受政治影响的职业,这类人物的身份便于周旋在屠杀的实施者和受害者之间,他们表面上是“中立的”,暗地里为弱者提供某种庇护。《金陵十三钗》中的约翰与辛德勒类似,他经历了从普通人到英雄的蜕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异族女性的本能欲望起到了推动作用,纯洁无辜者的惨死则唤起了人物心中的人道主义情感,《金》片中摔死在约翰面前的女学生与《辛》片中的红衣小女孩有类似的功能。这种“普通英雄”是很讨巧的叙事套路,自私、放荡等缺点反而让主人公的拯救之举更有人性光彩。值得注意的是约翰与中国女性们的关系,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除了活跃各地的游击队,主战场的正规军主要依靠美国扶持,这一点在中国的抗日叙事中很少被强调,《黄河绝恋》中虽然出现了美国飞行员,但他与中国女游击队员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平等的,算不得对战时中美关系真实状态的隐喻。无论如何评价《金陵十三钗》中“依靠西方获得拯救”的叙事内核(也是《拉贝日记》的叙事内核),不可否认该片是对于战时中国与西方关系更准确的影射,中国城市中上阶层的现代性是西方一手扶持起来的(以教会学校为代表),西方援助中国国民党/中上层(而非***/底层)反抗日本正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抗日叙事大多数描述***的游击战,叙事空间以农村为主,国民党、主战场、城市、西方等元素被屏蔽了,抗日神话的主题是中国民众浴血奋战驱逐了日本侵略者,仿佛没有依靠任何外力,这与日本的主流观点正好相反,日本至今不愿承认被中国打败,向中国投降被视为输给美国的后果之一。在日本保守倾向的二战**中,时不时鄙夷地提到中国躲在美国的裙子底下,且不理会日本保守派的极端言论,积贫积弱的中国在战时依靠西方“盟友”是现实的出路,《金陵十三钗》难得地反映了这种状况,并将之合理化。《金》片中,玉墨利用色相诱使约翰相助,但在两人的交锋中,她始终掌握主动,并没有丧失尊严。当约翰暴露出他心灵最柔软的一面,告知玉墨他为了给死去的女儿化妆才从事殡葬人员的职业,他此时已经从好色的、唯利是图之人,蜕变成了英勇的、人道主义的拯救者,玉墨委身于他的行为有两情相悦的成分在内,不再是赤裸裸的肉体交易。通过这套叙事策略,《金》片通过白人男性/成熟的现代文明拯救中国女性/未成熟的现代性萌芽这一图式,影射了战时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同时又竭力淡化中国仰承美国鼻息的弱势地位。本片中的日本军人形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野蛮暴力的底层士兵,一类是相对文明的军官。前者在中国抗日叙事中屡见不鲜,而后者很少出现。如果看其他国家的二战**,会发现许多彬彬有礼的“敌人”形象,如美国**《钢琴家》中弹钢琴的德国军官、《虎,虎,虎》中的山本五十六、《硫磺岛来信》中的栗林中将、法国**《海之沉默》中倾慕法国文化的德国军官等等,包括今年日本**《太平洋的奇迹》中的美国军官。在当下流行的战争片话语中(尤其是和平主义和反战话语),过度妖魔化敌人的处理方式显得呆板,人性化的敌人更利于表达战争的复杂性,这并非简单地美化敌人,有时是借敌人来肯定己方的价值观,有时是为了揭露敌人人性外表下的异化本质。中国战争片的状况与民族情感记忆有关,作为被压迫和欺凌的弱国,战争被视为民族解放的唯一途径,是彰显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舞台,残酷的现实决定了中国人的感情记忆中没有“反战”的土壤,“人性化”的敌人是很难被接受的,《南京,南京》就是例证。《金陵十三钗》中出现了一位貌似有“人性”的军官,日本军官长谷川会说流利的英文,尊重神职人员,能够弹奏风琴和演唱歌曲。如果对日本战争片有所了解,便会发现这套塑造人物的策略借鉴了日本**对本国军人的画像。在战后的日本**中,普遍存在一种精英主义的倾向,上层的军官更像是武士,气宇不凡,有高贵的尊严,参与的残暴行为较少,因为那样将有损武士的德行;相反,下级军人常常胡作非为,欺上瞒下,虐待新兵,滥杀无辜,与日本古装时代剧比较,会发现他们的形象并非武士,而是时代剧中猥琐、自私的农民。通过这样的转化,日本战争**将战争带来的屠杀和残酷,归结为参战者个人素质和品德的问题,战争的罪责被个人化和偶然化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128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