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饮料行业巨头经营理念最完全攻略。可口可乐是《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商业周刊》全球品牌100强首位。
本书以简洁、生动的笔调,全面剖析了可口可乐成长为一个世界级领导品牌的百年历程中的诸多成功因素,包括其出色的品牌管理,产品策略,广告策略、营销模式、分销渠道、终端管理、企业文化、员工管理、与百事可乐的竞争,以及化解危机的技巧和扩张策略,不仅有可口可乐在全球的发展情况,也有对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出色表现的分析,对于饮料行业的企业***、各级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以及研究企业管理的学者、学生都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
本书还大量采用了我们专为培训而设计的幻灯片,直观地展示了可口可乐在上述各个方面的独特内容,生动地讲述了可口可乐从一种在药店出售的提神醒脑的药饮成长为一种全球流行饮料的全部过程,从而使得读者不仅能领略到可口可乐作为饮料业巨头在运营过程中的智慧和知识,也能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
具有114年历史的“可口可乐”,是由药剂师彭伯顿在美国乔治亚洲家中后院里用一只断了一半的船桨在一个大铜锅上创制的。“可口可乐”这个典型的美国饮料,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著名品牌,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它那优美特别的斯宾赛体的草书名称,富有特色的商标图案,在铺天盖地的强大广告宣传攻势推动下,风靡全球,且经久不衰。
品牌管理是可口可乐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可口可乐公司的主要品牌不但具有明确的定位,而且定位通常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贯性。可口可乐还非常重视品牌的塑造与保护供并根据区域、文化的不同来管理品牌。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超级品牌,“可口可乐”永远是企业最有效的广告,是企业实力的最佳体现。
出色的营销手段是可口可乐百年畅销不衰的秘密之一。吸引人们眼球的广告和对分销渠道的管理是可口可乐营销手段的集中反映。可口可乐公司虽然早已是世界第一饮料品牌,但它仍然接二连三地发动广告攻势,去拉拢全世界的消费者。可口可乐每年在广告上的支出达6亿美元,为的就是使可口可乐的形象深入人心。
本书深层次透析行业巨头全方位解码企业标杆,20世纪全球最流行的三个词之一(上帝,她和可口可乐),世界上普及度仅次于“OK”的一个词语,全球约有98%的人认识可口可乐。
1请从品牌的内涵出发分析,为什么可口可乐能历经百年历史而不衰? 15分
可口可乐网络营销策划方案 ——网站营销 对可口可乐来说,争夺眼球是难上加难的事。它产品单一,风味百年一贯制,又在各种传统媒体上从不间断地大做广告,且遍街都能买得到。人们闭眼就能想出它的样子,回忆出它的滋味,何需睁大眼睛上网去找?看来它的网站将因无人光顾而不具备竞争力了。但且慢,可口可乐对任何广告向来以"无孔不入,一掷千金"著称,更何况对年轻人主宰的互联网呢?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正视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现实,那就是如何吸引顾客的眼球。 1网站定位:可口可乐定义为具有文化内涵的品牌而不仅是饮料来宣传。从其悠久历史出发,强调它与美国文化发展的难以割舍的血缘联系,重点定位培养各阶层顾客对可口可乐品牌的忠诚度上。 2网站特点:可口可乐给许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青春,蓬勃,朝气。就像它所带来的产品一样,火红,热烈。那红色的大胆运用,又是几个企业所能做到的呢。所以网站还是应该突出强调这一特点。以红色为底调,大面积绚烂。 3可口可乐客户在线调查表:可口可乐在网络营销上是极其认真的,它向全网渗透、扩张的意图也是强烈的,与网民交互中获得信息的欲望也是实实在在的。 ——网络广告营销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和塑造品牌的过程中遇到阻力,制作精良的传统电视广告、平面广告,很难吸引新生代的眼球,而成熟的品牌已经开始不断吸收各种新技术和营销工具,将品牌融入消费者的生活中。 可口可乐与电视媒体的合作:在中国市场,可口可乐一直扮演着品牌创新“领导者”的角色,即便在利用传统电视作为营销工具时,可口可乐便希望在推销时给消费者更愉悦的感觉。它成功地将品牌植入到游戏、歌曲和电视节目中。 可口可乐在整合营销上一直寻求突破和创新,在网络营销平台上的选择上也青睐于注重创新和互动的优秀媒体。 可口可乐与腾讯的合作:可口可乐发现,腾讯不仅拥有目前网络媒体中最庞大的年轻用户群,其不断完善的360度服务也已经深入到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用户的活跃程度,还是其资源平台例如秀、宠物、Qzone等都是非常独特和具有创新性的。
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为什么那么高
1、首先可口可乐最具价值的是其品牌和文化背景,关于可口可乐的故事在中学生英语阅读题中都会出现,可见其品牌传播手段是如何之高。也正是因为这种品牌背景文化的广泛流传使得人人熟知。2、市场占有率。可乐是现代人十分喜爱的饮料,而可口可乐市场占有率接近50%。3、好吧,其实除了可乐,它还持有众多知名商标,很多果汁,运动饮料,矿泉水都是旗下产品。依靠可乐建立起的营销网络输送其他产品也是给可口可乐公司提供了快速占领市场的利器4、除了市场差异化战略等老生常谈,可口可乐的广告包装甚至参与一些演唱会等,可口可乐刻意与流行文化契合,这对于上百年的品牌保持长久活力是一个关键点这对于国内有些动辄吹嘘自己的百年历史的品牌值得学习。5、最后要说的是:对于品牌价值的衡量,很难量化,就算量化也难有统一标准。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对于很多排名很可能是媒介公关的产物,也要理性看待。
可口可乐改变品牌未被顾客接受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1、不能忽略沉默的支持者口可乐公司在1985年宣布改变品牌配方时引起轩然 ,顾客们怨声载道,纷纷 ,新可乐一推向市场,那些曾经喧嚣的要求变革的声音消失了,但是那些一直沉默的、支持传统可乐的消费者发出了愤怒的吼声,可口可乐的销量一落千丈。这时决策者才突然发现,原来支持老口味的人才是真正的绝大多数。 能够倾听和重视反对的声音,向来被认为是成功的决策者必备的素质。但可口可乐公司这一次“百年失误”给了人们另一种启示:不能忽略沉默的支持者,尤其是沉默的支持者占绝大多数的时候,忽略他们的态度将可能令决策者付出惨重的代价。2、在美国可口可乐已经培养大量的品牌忠度较高的消费群体,消费群体对可口可乐已经建议了很强的品牌情感,而可口可乐改变品牌配方,导致大量的消费者的不满,所以不能忽略的品牌情感成份。
分析可口可乐成为知名商标的原因,其包装设计有何特点
铝罐设计:钻石罐、太空罐,弧形瓶发明,以及经典配色红白装。
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和文化是什么 20分
可口可乐的品牌文化
一、是长期的企业形象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是其成为世界最有价值品牌的基本战略。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都是世界上最早注重商标和品牌的企业。
二、是巧妙、大手笔的营销策略。有效、一致的广告和促销,注重包装和视觉形象,公司钜额的广告费投入以及在世界消费者心中的成功形象塑造,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
三、品牌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好的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可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品牌必须考虑消费者使用和接受品牌的日常经验、感受、想法、态度和心理需求。
四、树立品牌实际上是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个性。可口可乐品牌的所有者一直认为:“我们成功的原因在于我们创造出的友善的氛围,消费者实际上是想与可口可乐融为一体。”
品牌,是一种情感
在近年的品牌传播过程中,可口可乐始终围绕着这个品牌建设的基本套路,高屋建瓴,在严格遵守理性的“情感”基础过程中,不断地建设性地提出一些平常、通俗但越来越深入人内心的一些“情感驱动符号”,如:“要爽由自己”表达对生活的 、“春节带我回家”表达的天伦之乐,“没有一种感觉比得上回家”表达的亲情呼唤等等。
品牌,是一种情感。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与国内消费者一直进行情感沟通的过程:
1、战略规划支持情感沟通:本土化,“THINK LOCAL,ACT LOCAL”。本土化本身就基于更贴近本土风土人情的理念。
2、产品开发配合情感沟通:醒目系列产品。这个不只想着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发展,能让消费者早早地觉察到了可口可乐的亲和力。
3、产品突破迎合情感沟通:雀巢茶的绿茶口味的上市推广。在西式茶里没有绿茶的概念里,可口可乐打破了这种规矩。
4、大力捐助催生情感沟通:可口可乐希望学校,这种社会责任感,催生了人们对弱者的支持。
……
品牌,是一种情感。当不少企业还在卖产品、卖功能、卖个性或者不知道该卖什么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给产品添注一些情感,为什么不能用“心”去跟消费者沟通绩为什么不能从我们最容易忽视的爱情、亲情、友情、 、温情、离别之情、相聚之情、等待之情、期盼之情、师生之情、风土人情等等上来出发,甚至用一些最平常、最通俗、最朴实的话语表现出来呢?
文化,是为了建立情感
情感--品牌文化--企业文化--企业行为--企业理念
文化本身是能感受的,但是,却也是情感上的东西。很多品牌看似崇尚某种文化,但却没能说目的是要为了培养消费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最终这个品牌文化一定不成功。
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说,“没有一种感觉比得上回家”。其实,我们是不是也能从这里推而广之,“没有一种品牌建树的手段比得上去与目标群体建立良好的情感”呢?! 我这个是在网上找的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可口可乐的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可口可乐就是一种中药汤药,类似广东的王老吉凉茶,其现在也有凉茶的功效,只不过适合欧美人的体质。应该是容易让人上火,或者胃寒什么的。补的地方不一样。可口可乐是个会玩的公司,企业管理层有很多阴招,弄死很多对手
哪些道上混的人,靠著所谓弱肉强食的成功哲学,杀了很多其他对手,埋下了因果伏笔,将来是有果报的,某些新兴势力会东山再起,颠覆这些传统的老品牌,时辰未到,这个属于自然规律
可口可乐的发展史
1886年: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发明Coca-Cola。188年:亚特兰大药剂师艾萨坎德勒收购可口可乐股份。1893年:可口可乐公司成立。1904年:可口可乐公司产品销售首度超过100万加仑。1908年:可口可乐产品到达亚洲,在菲律宾开始销售。1923年:罗伯特·伍德夫成为可口可乐公司***。1927年: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天津及上海设立装罐厂。1928年:可口可乐公司支持奥运会。1930年:可口可乐公司开始赞助世界杯。1933年:上海可口可乐厂成为美国之外最大的装瓶厂。1935年:可口可乐海外部成立。1948年:中国成为美国本土之外第一个年销售量突破100万箱的市场。1955年:第一罐罐装可口可乐问世。1960年:可口可乐公司曲形瓶的设计获得美国专利注册商标,同年可口可乐公司将芬达果味汽水推向全球。1961年:可口可乐在美国推出雪碧类柠檬饮料。1978年:中美两国宣布建交的当天,可口可乐宣布为首家重返中国的国际消费品公司。1981年:可口可乐在北京建立第一家装罐厂。1992年:可口可乐销售量超过100亿标准箱。2000年:杜达夫先生担任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
可口可乐的经营特点是什么?
可乐是是世界三大饮料中饮用人数最多的,也是最知名的,并且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间的竞争也是世界上最激烈的商业竞争之一,要研究品牌竞争,可乐是最好的研究对象。
但是由于可口可乐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大力开拓市场,到这时早已声名远扬,控制了绝大部分碳酸饮料市场,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定势,一提起可乐,就非可口可乐莫属,百事可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不见起色,曾两度处于破产边缘,饮料市场仍然是可口可乐一统天下。但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上却还能和可口可乐一较高下,所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中国的调查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中国消费者的心态和特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掌握中国市场的特征。
一 公司背景
(1)可口可乐--世界最有价值品牌
1886年5月8日,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一间实验室里,药剂师约翰·S·彭伯顿试制出一种糖浆,他和助手给这种糖浆起名叫可口可乐(Coca cola)。
1888年,一位名叫阿萨·G·坎德勒的年轻人看到了可口可乐作为饮料的市场前景,遂购买了可口可乐的股份,掌握了全部生产销售权,并于1892年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坎德勒被称为可口可乐之父。
1923年,罗伯特·伍德鲁夫接任公司总裁,他的目标是使可口可乐走向全球。同时加强质量管理,改进和加强了可口可乐在全球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在伍德鲁夫的苦心经营下,可口可乐在全球得到推广,最终成为世界最有价值的品牌。
2000年世界最有价值品牌
排 序 名 称 价值(亿美元)
1 Coca-Cola 可口可乐 838.45
2 Microsoft 微软 566.54
3 IBM 国际商用机器 437.81
4 GE 通用电气 335.02
5 Ford 福特汽车 331.97
6 Disney 迪斯尼 322.75
7 Intel 英特尔 300.21
8 Mcdonald's 麦当劳 262.31
9 AT&T 美国电话电报 241.81
10 Marlboro 万宝路 210.48
11 Nokia 诺基亚 206.94
12 Benz 奔驰 177.81
13 Nescafe 雀巢咖啡 175.95
14 Hewlett - Packard 惠普 171.32
15 Gillette 吉列 158.94
16 Kodak 柯达 148.30
17 Ericsson 爱立信 147.66
18 Sony 索尼 142.31
19 American Express 美国运通 125.50
20 Toyota 丰田 123.10
(2)百事可乐--向强者挑战
但是,就在可口可乐如日中天时,竟然另外有一家同样高举“可乐”大旗,敢于向其挑战的企业,它宣称要成为“全世界顾客最喜欢的公司”,并且在与可口可乐的交锋中越战越强,最终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这就是百事可乐公司。世界上第一瓶百事可乐同样诞生于美国,那是在1898年,比可口可乐的问世晚了12年。它的味道同配方绝密的可口可乐相近,于是便借可口可乐之势取名为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于一九三四年在加拿大设立灌瓶厂,为美国以外的首家百事灌瓶厂,百事公司从此走向国际化.
百事可乐国际集团的公司组织分为六大业务单位,以地区为分界,每一业务单位均独立经营,有高度的自 ,这六个单位为百事可乐欧洲,百事可乐拉丁美洲>>
可口可乐的品牌效应
卖的好,就是品牌效应。优势很大,劣势很少,成功
社会营销是一种运用商业营销手段达到社会公益目的戒者运用社会公益价值推广商业服务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可口可乐社会营销案例,欢迎阅读!
可口可乐社会营销案例1:
“当我把产品卖给你的时候,我们的关系不是结束了,而是刚刚开始。”这是互联网时代特别看重的用户理念,即不仅卖产品,而是通过产品这个媒介,和消费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形成持续的互动,进而完成对品牌的传播。通常来说,手机、电脑、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更容易做到这一点,现实中也有不少好的案例。但对于快速消费品却是个天然难题。因为快消品产品相对简单、购买决策也简单(几秒钟),结束也快(用完就可以扔掉)。
在过去,快消品公司多是寄希望于通过高强度的广告投放等方式来增加消费者的频次,强化品牌形象。简单说,这种联系更多通过时间节点(特殊时刻,比如节日),空间节点(特定的活动场景)实现,但是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有没有一些新的节点可以挖掘,旧的节点有没有一些翻新的玩法不妨看看饮料大王可口可乐的一些玩法。
一、内容节点
说起可口可乐近年的营销案例,就不能不提去年火了一把的昵称瓶现象,关于这个经典案例的分析已经很多,这里只提一点。这个案例的传播内容算是可口可乐的原创吗其实不是,可口可乐所用的那些传播内容,比如“高富帅”,“屌丝”这些词汇,都是网络上早已有之的内容,这些词汇和“不明觉厉”这样的网络缩略语一样,都是当下网络时代的流行标签,也。可口可乐只是精选了其中具有“人格化”特征的词汇,并且这些词汇符合可口可乐自己的品牌文化,然后把它印刷到可口可乐瓶上。
真正创造这些词汇的,其实就是这个社会上普通的年轻人,他们也许就是可口可乐的消费者,是他们创造了这些词汇表达自己,可口可乐又把这些内容节点“还给了”他们自己。
关键是,看似如此简单的创意,为什么只有可口可乐想到并火了一把我想《哈佛商业评论》早在2011年的一篇采访解答了这个问题。采访中可口可乐公司CMO——Joe Tripodi指出,作为消费品公司,必须明白:消费者能够创造比你们更多的信息;是消费者而不是你拥有你的品牌。
换句话说,好的社会化营销案例,并不需要你去天马行空地想出一个石破天惊的点子,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内容节点,这些内容节点的创造者很可能就是你的消费者。快消品公司只要去虚心倾听消费者自我创造的“内容”,找到符合你品牌的内容节点去传播就足够了。就像Joe 指出的,可口可乐的作用应该是主持人,而不是广播者或者布道者。
与之相反的案例,是李宁公司著名的换标失败的案例,李宁想用“90后”这个内容节点完成一次品牌革命,但是,“90后”这个内容节点,并非李宁公司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体所主张的内容。换句话说,李宁恰恰忘了 是消费者而不是李宁公司拥有李宁这个品牌的事实。当一个品牌被创造并且存活于世许久之后,就像一个作家创造的人物,它已经有了独立的生命。读者不会轻易允许作者去改变这一切,就像福尔摩斯迷不允许柯南道尔杀死他们心目中的神探一样,当公司试图用另一种概念去强行替换之时,失败了。
二、情感节点
出去旅游的人一定都有这样的经历,很多旅游景点会发给你一些小册子,你每到一个景点,就给你盖一个章 ,用一种看似更正式的方式确认某某“曾到此一游”。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也是刷存在感的一种方式。这其实也是一种情感的引爆点,可以唤起人心中的美好情感感觉。
去年,可口可乐和啪啪展开了合作,把这一点搬到了移动互联网上。啪啪的特点之一是照片滤镜功。此前,啪啪水印滤镜只为李冰冰和周杰伦导演的**《天台爱情》开放过该特权服务。可口可乐为了配合昵称瓶的活动,在与啪啪的工作人员协商沟通后,决定订制推出可口可乐的专属水印,尝试从照片水印上做广告营销,让每一个人在拍照的时候刷到存在感,并透过啪啪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人人网等。结果,在水印滤镜上线的两周时间内,在啪啪上共有超过两万张被网友加上了可口可乐昵称瓶的水印滤镜。
在这个案例中,难点并不在于情感节点的发现,而在于如何将它“变现”。在过去,可口可乐可能更多会采用拍温情的广告形式来利引爆这种“情感节点”,但在此案例中,可口可乐想到了利用啪啪水印这种电子印记形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三、时间节点
在互联网时代堆时间节点利用最好的案例,首推阿里发明的“双十一”以及现在电商网站普遍采用的限时秒杀玩法。电商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时间规律,比如以前,节假日休闲时间是人们购物的高峰期,因为上班时间人们不可能离开办公室去逛商场,商家往往也选择此时进行促销。但电子商务改变了这一切,并形成了新的销售时间波峰与自己的节奏。
可口可乐最近和易迅合作,尝试搞起了下午3点的限时秒杀活动。选择这个时间,原因就在于可口可乐认为,下午3点是上班族比较疲惫、精力不集中的时段,在很多公司,下午3点正是下午茶歇的时间,这时候人们浏览电商网站去网上购物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四、空间节点
“消费者出现在哪里,我们就要出现在哪里。”可口可乐这等快消品公司通常会强调这一原则。因此,可口可乐、阿迪达斯这样的巨头会长年不惜血本地赞助诸如世界杯、奥运会等赛事。因为在赛场这样的特定空间内,消费者的关注度会几何级数的增加。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出门少了,却在网络的虚拟空间内“无处不在”。他们不仅会现场观看比赛,更会通过网络或者移动端分享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时候如何进行社会化营销,就很伤脑筋了。
2014年6月,巴西世界杯即将开幕,目前可口可乐的新营销策划还不得而知。但是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时,可口可乐总部携手FIFA国际足联独家拍摄了一部长达60分钟的《可口可乐2010FIFA世界杯经典进球庆祝动作回顾》在互联网上播放,这里面包括了94世界杯贝贝托的摇篮舞、90世界杯米拉大叔的角旗扭屁股。并独家重访这些创造历史的著名球员。问题是,这更像是一部世界杯进球集锦,可口可乐为何想到要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这又和可口可乐的品牌传播又有何联系
其中的一个镜头或许会让你有所感悟。原来,20年前的1990世界杯上,米拉大叔带领喀麦隆队杀入世界杯八强,这不仅是非洲球队首次杀入世界杯八强,也是迄今为止最好成绩。当年米拉大叔进球后喜欢跑到角旗区去扭屁股,因为某种阴差阳错,恰好当时场地边广告牌播放的广告是可口可乐!米拉大叔和可口可乐一起被电视镜头定格在历史里,可口可乐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一偶然出现的特殊时刻,于是新瓶装旧酒,重新利用,放在了纪录片的开头播放。2010年世界杯也是第一次在非洲大陆举行,可口可乐的纪录片可以唤起非洲人对20年前无限美好的记忆,传播获得了出乎意料的良好效果。
可口可乐社会营销案例2:
社会化到底会给品牌营销带来什么样改变这无需过度争论,因为改变已经在发生。社会化是不是意味着传统企业又会落后这也无需过度担心,因为传统品牌已经体现出的学习的能力和速度,实践的勇气和力度是不容低估的。今天,讨论社会化的重点不应该是社会化多么重要,而是这个重要的理念如何在公司内部落地,从战略,组织,流程,实践方面逐步适应社会化时代对于公司和品牌管理的要求。
可口可乐公司CMO——Joe Tripodi于2011年4月在哈佛商业评论的这篇文章(Coca-Cola Marketing Shifts from Impressions to Expressions)很好的阐释了从一个传统品牌的角度,如何把社会化理念落实到营销的策略和计划当中。从这篇文章中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可口可乐如何从品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社会化,而非仅仅从战术层面讲如何进行社会化营销。其中的核心观点,从消费者印象到消费者表达,很清楚的诠释了社会化对于品牌带来的本质性变化——我的可口可乐,我的体验,我的表达!在无处不在的社会化对话中,可口可乐需要扮演的是一个主持人、协调人的而非主导者的角色。
从消费者印象到消费者表达,并不仅仅是传播方式的变化,而是因为社会化的消费者体现出了很多以往不同的特点,从而要求品牌营销的思路和方法都要进行改变。在印象时代,通过问卷询问方式获取的知名度,使用率,认知度等衡量品牌健康的指标体系,在消费者表达的时代就未必适用。因此,从品牌建设效果衡量的角度,也需要一套适应消费者表达时代的指标体系。
正如Larry Weber 在Marketing to the Social Web中开篇所说的,在社会化时代,互联网不是一个渠道;品牌商是一个整合者,而不是广播者。marketer要以开放的心态重新思考过去的营销经验,但是,营销的本质没有改变。因此,少一些时间讨论社会化网络带来的那些技巧和概念,多一些时间思考如何从营销的本质出发,从战略的层面把社会化的理念落实到公司战略,品牌战略以及具体的执行计划中。这可能是品牌商社会化再造的重要出发点。
今年是可口可乐的奥运营销年。在中国,这是微博兴起以来的第一个奥运营销年,期待可口可乐在国内也呈现出精彩的社会化品牌营销案例。
以下为原文编译:
可口可乐品牌品牌营销的社会化转变
很多人都记得曾经的CMO的角色比现在简单,那时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从公司的消费者。在准备市场计划和预算的时候,关键衡量标准是消费者印象,即多少人会看到,听到或者读到我们的广告
那个方法如果现在说还管用的话只可能出现在电视剧《广告狂人》里面。现在信息从很多方向流动过来,消费者的接触点倍增。那些陈旧的,单一形式的做法已经让位于精准营销和一对一的沟通。也许,最重要的变化是消费者现在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自发创造关于我们品牌的内容,并通过自己的社交网络分享到整个互联网。这已经改变了我作为可口可乐CMO的角色,改变了公司和消费者建立紧密关系的方式。
短期来看,消费者印象还会是营销效果衡量的基石,因为这是被普遍用来衡量不同媒体广告效果的统一方法。然而消费者印象仅仅告诉广告主一个粗略的受众范围。从定义上来讲,印象是被动的,他们没法体现出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真正紧密联系(engagement)——这恰恰是我们努力所想最终达成的目标。拥有品牌知名度(Awareness)很不错,但是拥有支持度(Advocacy)才会把公司的生意提升到下一个层级。
因此,除了消费者印象,我们越来越多去跟踪消费者的自发表达。对于我们,表达代表了消费者或者说选民对可口可乐品牌联系的紧密程度。这可能是一个评论,一个”like”,上传一张照片,一个视频,或者转发帖子到他们的社会网络中。我们正在衡量这些消费者表达的效果,并且把从中学习到的经验通过全球各地的2700名营销人员在全球性或者地方性的品牌建设活动中广泛应用。
这是一个消费者被赋予权力、消费者和品牌关系非常紧密,消费者被网络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全新时代。在这个时代,致胜的关键是什么以下是我们目前学习到一些主要经验:
a) 接受消费者能够创造比你们更多的信息的事实。
在消费者自发表达的浪潮中,不用跟消费者去比。相反,花时间考虑植入一些能够触发消费者热情点的内容,例如运动,音乐和流行文化。我们估计在YouTube上关于可口可乐的内容有145亿次观看,然而只有2600万次观看的是可口可乐自己创造的内容。其他12亿次看的都是消费者创造的内容。从数量上,我们无法和消费者的创意产出相比。但是我们可以去激发符合我们要求的内容。
b) 创造流动性强(liquid)和关联性强(linked)的内容。
流动性强的内容是指引人入胜的、原汁原味的,入乡随俗的创意作品,这些作品因为这些特点能够在任何媒介中流动,很快就会无处不在。关联性强的内容是指和品牌战略以及生意目标联系在一起的内容。无论消费者在哪里看到这些内容,看到的都是支持到品牌整体战略的内容。当内容具备流动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就能够激发消费者表达,并具备潜力快速规模化扩散。
一个流动性和关联性的例子就是2010年的可口可乐世界杯营销活动——这是可口可乐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营销活动。超过160个国家使用同一个视觉识别体系、同一个池中电视广告、同一个数字化营销平台。所有的一切都由一个欢庆的主题联系在一起。
c) 接受是消费者而不是你拥有你的品牌的事实。
可口可乐第一次认识到这一点是在1985年推出新配方可口可乐的时候。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增长,这一点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可口可乐的facebook主页有超过2500万粉丝(注:现在是4273万粉丝)。我们的粉丝主页并不是由在亚特兰大总部的员工完成,而是由两位在洛杉矶的消费者发起的,他们用这个主页真诚表达他们对可口可乐的感受。如果是十年前,我们这样的大公司早就让律师发出了“请立即终止侵权行为”的信件。今天我们的做法完全不同,我们选择与他们合作共同创造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的facebook主页每周增长约10万个粉丝。
d) 建立一个能够让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在公司迅速分享的流程。
增加消费者的表达需要很多的尝试,而且总有一些尝试会证明无效的。因此要储备一系列的创意,这样可以迅速把成功的做法复制到其他市场,同时也迅速分享从失败中获得的教训。例如,我们快乐机器(Happiness Machine)视频在YouTube上非常成功。(注:观看次数近480万次,视频在文章最后)于是我们把他变成了一个电视广告,并且把这个低成本,病毒式的概念复制到其他市场。
e) 要像一个促进者、推动者、协调者或者主持人一样来管理社区,而不是去试图控制社区。
2009年,可口可乐推出了Expedition 206活动。消费者投票选出了3位他们中意的可口可乐大使,这三位大使会在有可口可乐销售的206个国家访问,并主持网上的对话,讨论什么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感觉开心。
在他们273,000英里的旅行中,大使们要写博客,创作内容。我们的角色则是协助他们的整个旅行。但这可不是一个小任务!我们必须放弃对内容的控制,这样可口可乐大使才可以自由的分享他们的体验。在这个消费者表达主导的时代,品牌商应该做的是去协助并参与到社区当中,而不是选择去控制。
f) 有问题要直言不讳的澄清,但是先让粉丝们有机会去帮助你澄清问题。
消费者的表达当然不是每次都会是正面的。因此,你必须参与对话,这样当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澄清问题。还有更好的是,我们发现粉丝们会在网上社区进行自发的监督和管理。当我们的Facebook站点遭到极端团队的攻击,他们发出针对可口可乐的负面帖子时,可口可乐的粉丝首先就会用支持可口可乐的正面信息在第一时间回应,同时挑战极端团体利用社区达到极端目的的做法。
Marketing自从彭伯顿在1886年调出世界上第一杯可口可乐以来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在2011年五月八号,可口可乐将和全球各地的粉丝们一起庆祝可口可乐的125周年纪念。届时我会很好奇会有多少消费者表达会被激发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会非常仔细的看这些消费者表达的内容,并把这些表达作为更好的衡量方法,衡量可口可乐能否成功的在未来125年内保持这个最有价值的品牌的地位。
可口可乐的品牌文化
一、是长期的企业形象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是其成为世界最有价值品牌的基本战略。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都是世界上最早注重商标和品牌的企业。
二、是巧妙、大手笔的营销策略。有效、一致的广告和促销,注重包装和视觉形象,公司巨额的广告费投入以及在世界消费者心中的成功形象塑造,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
三、品牌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好的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可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品牌必须考虑消费者使用和接受品牌的日常经验、感受、想法、态度和心理需求。
四、树立品牌实际上是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个性。可口可乐品牌的所有者一直认为:“我们成功的原因在于我们创造出的友善的氛围,消费者实际上是想与可口可乐融为一体。”
品牌,是一种情感
在近年的品牌传播过程中,可口可乐始终围绕着这个品牌建设的基本套路,高屋建瓴,在严格遵守理性的“情感”基础过程中,不断地建设性地提出一些平常、通俗但越来越深入人内心的一些“情感驱动符号”,如:“要爽由自己”表达对生活的激情、“春节带我回家”表达的天伦之乐,“没有一种感觉比得上回家”表达的亲情呼唤等等。
品牌,是一种情感。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与国内消费者一直进行情感沟通的过程:
1、战略规划支持情感沟通:本土化,“THINK LOCAL,ACT LOCAL”。本土化本身就基于更贴近本土风土人情的理念。
2、产品开发配合情感沟通:醒目系列产品。这个不只想着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发展,能让消费者早早地觉察到了可口可乐的亲和力。
3、产品突破迎合情感沟通:雀巢茶的绿茶口味的上市推广。在西式茶里没有绿茶的概念里,可口可乐打破了这种规矩。
4、大力捐助催生情感沟通:可口可乐希望学校,这种社会责任感,催生了人们对弱者的支持。
……
品牌,是一种情感。当不少企业还在卖产品、卖功能、卖个性或者不知道该卖什么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给产品添注一些情感,为什么不能用“心”去跟消费者沟通,为什么不能从我们最容易忽视的爱情、亲情、友情、激情、温情、离别之情、相聚之情、等待之情、期盼之情、师生之情、风土人情等等上来出发,甚至用一些最平常、最通俗、最朴实的话语表现出来呢?
文化,是为了建立情感
情感--品牌文化--企业文化--企业行为--企业理念
文化本身是能感受的,但是,却也是情感上的东西。很多品牌看似崇尚某种文化,但却没能说目的是要为了培养消费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最终这个品牌文化一定不成功。
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说,“没有一种感觉比得上回家”。其实,我们是不是也能从这里推而广之,“没有一种品牌建树的手段比得上去与目标群体建立良好的情感”呢?! 我这个是在网上找的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