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的性格、品质、成就、地位

朱光潜的性格、品质、成就、地位,第1张

朱光潜(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笔名孟实、孟石。安徽省桐城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1897年出生,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学,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1986年3月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9 岁。

朱光潜是一位以救国兴邦为己任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旧中国的漫长岁月中,尽管道路有过曲折,但他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在复杂的斗争中,辨明了方向,看清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解放前夕的关键时刻,断然拒绝国民党当局的利诱威胁,毅然决定留在北京。他在与广大人民一起迎接解放的日子里,曾兴奋地说:“我像离家的孤儿,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恢复了青春。”解放后,他始终不渝地拥护中国***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对党赤诚相见,肝胆相照。尽管他曾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从未动摇过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决心。粉碎“四人帮”以后,他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精神振奋,老当益壮,积极翻译名著,撰写文稿,发表演讲,指导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和教育领域驰骋不懈。1983年3月,他应邀去香港中文大学讲学,一开始他就声明自己的身份:我不是一个***员,但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就是他对自己后半生的庄严评价。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6 治学精神

1、自我解剖 不断批评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批判和美学辩论中,朱光潜勇于解剖自己,严肃批判了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特别是他自己曾经宣扬过的唯心主义。作为一位成就斐然的名教授,他的这一行为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以后,他不断地批判自己,不断提出新的 观点和新的问题,堪称学者的楷模。

2、寻求真理 学风端正

朱光潜通过批判唯心主义认识到以往自己是在“迷径里使力绕圈子”,以后开始学习马列主义原著。他在近六十岁时开始自学俄语,并用各种文本(中、德、俄、法、英)进行比较研究,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他提倡独立思考,从不人云亦云,晚年的《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就是他治学精神的具体表现。

3、“三此主义”忘我精神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 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4、《谈读书》节选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还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到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中国学生们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欢喜煞有介事的谈一点学理。他们――包括你和我自然都在内――不仅欢喜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青年必读书”,老早就读些壮年必读书。比方中国书里,我最欢喜《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中的《书笺》、《世说新语》、《陶渊明 集》、《李太白集》、《花间集》、《张惠言词选》、《红楼梦》等等。在外国书里,我最欢喜溪兹(济慈)、雪莱、考老芮基(柯尔律治)、白朗宁诸人的诗集,苏菲克里司(索福克勒斯)的七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孟列德(哈姆雷特)》、《李尔王》和《奥塞罗》,歌德的《浮士德》,易卜生的戏剧集,杜(屠)格涅夫的《新田地(处女地)》和《父与子》,妥斯套夫斯克(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福洛伯(福楼拜)的《布华里(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小说集,小泉八云关于日本的著作等等。

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淹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总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见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赘,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者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者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读的书当分种类,一种是为获得现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识,一种是为做专门学问。为获常识起见,目前一般中学和大学初年级的课程,如果认真学习,也就很够用。所谓认真学习,熟读讲义课本并不济事,每科必须精选要籍三五种来仔细玩索一番。常识课程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书也不过五十部左右。这不能算是过奢的要求。一般读书人所读过的书大半不止此数,他们不能得实益,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而阅读时又只潦草滑过。

常识不但是现世界公民所必需,就是专门学者也不能缺少它。近代科学分野严密,治一科学问者多固步自封,以专门为藉口,对其他相关学问毫不过问。这对于分工研究或许是必要,而对于淹通深造却是牺牲。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即动其余,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学问在表面上虽可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开。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比如政治学须牵涉到历史、经济、法律、哲学、心理学以至于外交、军事等等,如果一个人对于这些相关学问未曾问津,入手就要专门习政治学,愈前进必愈感困难,如老鼠钻牛角,愈钻愈窄,寻不着出路。其他学问也大抵如此,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我们只看学术史,凡是在某一科学问上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于许多它科学问有深广的基础。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

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的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作进一步作高深研究的准备。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丢手。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者所常用的方法,对于初学不相宜。不过初学者以科目为中心时,仍可约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微意。一书作几遍看,每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苏东坡与王郎书曾谈到这个方法: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并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一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

朱子尝劝他的门人采用这个方法。它是精读的一个要诀,可以养成仔细分析的习惯。举看小说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写,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辞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

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所形成的那个系统了。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它的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就如拈新字贴进字典里去,是人旁的字都归到人部,是水旁的字都归到水部。大凡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记忆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读过的书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原本枝叶都放在脑里储藏起,在事实上往往不可能。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把脑所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入某一门某一类,时间过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这是一个极合乎科学的办法,它不但可以节省脑力,储有用的材料,供将来的需要,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

7 美学思想

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美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在康德开始的近代美学研究后,朱光潜将审美同情与道德同情的质的区分作出揭示,指出审美同情消除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把一瞬间的经验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主体‘迷失’在客体中”,也就排除了理性的审美同情中的地位。

他和梁实秋等人都与当时的主流文化不一致,但他们对西方传统的借鉴有古今种种的不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文艺心理学》比较系统地表述了这些美学思想,在当时文学青年中影响较大。《文艺心理学》被一些大学作为文艺理论的教材。朱光潜对文学更直接鲜明的态度在《文学杂志》发刊词《我对本刊的希望》中表露着,他提倡“自由生发,自由讨论”,“不希望某一种特殊趣味或风格成为‘正统’“,”殊途同归地替中国新文艺开发出一个泱泱大国“。这是当时一批立足于独立自由的人文主义立场上的文学家的心声的集中体现:奉行严谨而超脱的风格,强调文学表现人生和怡情悦性的功用,维护文学的独立自足性。他是以一种学者的姿

(一)

朱光潜在《美学》的开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三个人行至半路,偶遇一棵松树。

木商所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植物学家所觉到的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而唯有画家,什么事都不管,见到的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木商心里盘算着怎样用它架屋置器,怎样卖它,用它,砍它;植物学家将它归到某科某类里去,思考它和其他松树的异同点,思考它怎样活得这样老;而唯有画家,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他苍翠的颜色,它的盘曲如龙蛇的线纹以及他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毫无疑问,木商和植物学家都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以一种实用的态度和科学的态度,去打量、考虑这课千年古松,正是画家抛开所有的欲望和执念,把注意力放在古松身上,以偏重直觉的心理活动方式,欣赏古松的劲拔苍翠,岁月悠悠。

唯有画家这种以直觉品味与世界绝缘的一个单独意象的态度,才叫美感

“ 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吗,人事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

美感就是如此一种“无所为而为”的活动。

当画家遇上一棵古松,他忘记了他的妻子在家等柴烧饭,忘记了松树在植物教科书里叫做显花植物,忘记了他家里那幅未完成的画作,古松以外的世界他都视而不见了,他的所有意识已经全被这棵古松占去,这便是不求达到任何目的的,“无所为而为”的活动,这便是美。

说到美总会提到艺术,总会有人推说欣赏不来,其实我们不是没有遇上那棵所谓“有故事的”古松,而是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是个画家。

(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故事”已经成了文艺青年的标配。

喜欢一首民谣,一定要听出“背后的故事”才够味儿;抽根烟,一定要讲出个让你喜欢上某个牌子香烟的“故事”;喜欢一座城市,一定要和某段刻骨铭心的回忆或是肝肠寸断的历史故事联系;遇上一首很火的流行歌,也一定要说出自己不喜欢的原因,才显得自己不染凡尘。

解忧邵帅在2019年发行了一首《写给黄淮》,在这首歌人气值不断攀升的时候,邵帅也被不断地问及,“黄淮是谁?”

之前文学理论课的老师讲到过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

又有桂花,又有春山,究竟是秋还是春?

有专家考证,“桂花”有一品种叫“春桂花”,专门开在春天,因此诗中的桂花并非我们所想的秋桂。

其实这一解释并没能真的解决问题。

桂花花瓣极小,才有落地无声之感,才能与后句的“月出惊山鸟”之静遥相呼应。而“春桂花”花瓣大而饱满,是不存在落地无声的静感的。

由此可见,艺术是创造的产物,和现实世界是不能对等的,艺术的真实,追求的是诗意的情感的真实。王摩诘因为静而看见桂花,并非是看见了桂花才沉浸于静中。

同理,邵帅是因为想传达这种无奈的情绪才写了《写给黄淮》,黄淮不一定非要具体到某个人身上。

对此,解忧邵帅的回答也很清楚,“别再问我黄淮是谁,黄淮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一个地方,也可能是心中的某种寄托,可爱而不可得,遗憾又或者怀念下的依恋,以患得患失的梦为食物,以可有可无的人做食客。别再问我黄淮是谁,是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无关任何具体人或物。”

我们不必把艺术和人生处处对等,也不必非得找出好多条理由才敢说我喜欢某样东西。艺术和人生,并没有离的那么远。

“ 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鼓励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东西上面去。”

我们从一首歌里听出一个故事,从一副画中看出一段感情,无非是在欣赏美时发挥了联想的作用,而联想却是妨碍美感的。

“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都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去。”

诚然,我们并不否认好的故事会给这首歌多添几分韵味,但当我们把重点过分地放在歌曲背后的故事上时,不免会遗忘这首歌本来的节奏韵律,那么你究竟是被它的韵律节奏打动,还是背后的那个故事?

若是后者,所有的歌手都去当作家不就好了,音乐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不认识黄淮,一样可以喜欢这首歌;听不出歌词背后的故事,就别为难自己。

喜欢一件东西真的没那么难,拥有让人泪流满面的力量,就值得被爱。

“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

欣赏艺术,只需要做自己心灵的主宰。

(三)

朱光潜在最后一章《人生的艺术化》中提到, “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沉浸于各式各样的自律生活Vlog里,买视频里的同款桌布,同款水杯,甚至是同款i pad。事实上,浪费了不少钱,自己的生活质量除了没有提高,还陷入了因为手忙脚乱而产生的懊悔和自我怀疑中。

其实,文章的妙处在于“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

“在什么样的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表现出怎样的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对vlog生活的盲目模仿,把他人的生活节奏生搬硬套到自己身上,好像是主修美术的学生非要被拉去上体校,变得手忙脚乱而苦不堪言了。

除了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风格,“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还要培养独立的人格和严肃主义的人生。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下狱不肯脱逃,临刑时还叮咛嘱咐还邻人一只鸡的债,是苏格拉底生命史中应有的一段文章,否则他便失其为苏格拉底。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他一副图画会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生命,可是要真正称得上生命史,必须有一份自己独立的思考,有一份自己的坚守和信仰,必须要成为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最清醒也最容易泪流满面的人。

我们说,欣赏艺术可以靠直觉,于艺术的人生来说,必须明白那个“他之所以为他”,“我之所以为我”的道理所在。

人格是生活中“刚”的一部分,而“柔”的那一半,我们似乎已经失去了很多。

2021年1月25日,短视频博主李子柒以1410万的YouTube订阅量刷新了由她创下的“最多订阅量的YouTube中文频道”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而她如此受欢迎的背后,反映的正是当下社会人们对于慢节奏生活的确实和对生活美的向往。

随着十点读书等主打阅读的公众号兴起,“拆书稿”这类把一本书拆成一篇概括的文章越来越火爆。“全民阅读”的背后,是现代人越来越急切的获取心。

朱光潜在书的末尾写到,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

图书馆借来的书里藏着半片做书签的作业纸,夏天夜晚的风里总是混着烧烤香,昨天上课迟到了五分钟,刚刚和同学约好下课一起去吃草莓圣代。

慢点走,你期待的一切都藏在生活里。

哦 这个容易 谈美呢,是朱光潜关于美学的代表作,当时美学分四大流派,主观、客观、主客统一还有实践美学,朱光潜呢通过具体的实力,阐述了一种主客观相统一的美学,这是普遍给出的结论,而书简,是老年时期对于读者对于美学的一种解答,是书信体的。

不过我看来这个主客观的统一,实质是倾向主观的,用哲学的话说就是有点唯心。

至于你说的读后感,可以先总结一下,书的大致内容,第二部就某个观点或者社论,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和自己的感想。

举个例子说吧,对于松树,商人看到的是实用、科学家看到的是生物属性,而美学家看到的是美,实质是境界的一种提升!

O(∩_∩)O~!欢迎追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59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