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和界限不清,是造成你痛苦的根本原因

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和界限不清,是造成你痛苦的根本原因,第1张

    随着各种心理治疗理论、流派的不断出现,“原生家庭”这个概念越来越多的被提及。其实,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其本质就是人际关系问题。有的人夫妻关系不好,总是为小事争吵,要么就这样胶着的纠缠在一起,要么就结了婚又离婚,然后又结婚,又离婚;有的与领导和同事处不好关系,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明争暗斗,搞得自己无比郁闷,夜不能寐,影响情绪,常常为一点小事大动肝火;还有的融入不了社会,总觉得与社会格格不入,鹤立独行,成为同事、亲戚朋友眼中的“怪胎”。这样的人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困惑,内心也是十分痛苦的。

    按照心理动力学的观点,个体在成年以后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潜意识的支配,而潜意识的形成又是由婴幼儿时期的经历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你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你,包括你的个性、你的喜好、你的行为模式等等这些东西,是在你幼年的时候就已经固化下来了,所以我们中国古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我们都知道,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的,而婴儿最大的本能就是生存的本能,为了能够生存下来,他必须依赖于父母的照顾,然后才能逐渐和生活的这个环境形成一定的连接,而原生家庭,就是婴儿最早接触的环境。所谓“原生家庭” 指的是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组成新的家庭之前生活的家庭。与之相对应,新生家庭指的就是夫妻自己组建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父母。孩子长大了,就会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而组建自己的新生家庭,但如果在脱离原生家庭的过程中,与原生家庭关系混乱,界限不清,就会给几个家庭造成人际关系的混乱,给几个家庭的家庭成员带来痛苦。

一、过度保护的家庭

    这种家庭最大的特点就是父母包办了孩子的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升学、就业甚至婚姻等各方面都做了安排舍不得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和挫折。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社会化不足,做事没有主见,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更有甚者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无法自己料理,在组建自己的新生家庭以后,因为无法妥善的处理自己家庭内部的关系而不得不依靠原生家庭的帮助,造成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不清,原生家庭的父母常常会介入这个新生家庭的事物,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混乱,角色不清,特别是当这个新生家庭有了下一代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复杂和混乱,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会集中爆发出来,从而给每一个家庭成员造成痛苦和困扰。

二、结构不稳定的家庭

    这样的原生家庭,父母关系长期不和,要么整天争吵,要么父母亲之间关系冷淡,甚至因父母离异而造成单亲家庭。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安全感不足,对婚姻、家庭、爱情这些美好的事物充满了怀疑,潜意识里不信任自己的另一半,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拥有幸福的家庭和人生,而是不知不觉地延续着自己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造成新生家庭夫妻关系紧张,甚至有的在潜意识里根本就不愿组建自己的家庭,因而表现出不断的恋爱又不断的分手或者是结了婚又离婚然后又结婚然后再离婚。

三、关系混乱的家庭

    这样的原生家庭中,往往有一个过分严厉的父亲或者是过于强势的母亲,要么就是孩子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家庭的三角关系被打破,父母一切都听孩子的。这样的原生家庭往往会与新生家庭分离不清,父母无法从新生家庭中完全脱离出来,总是会不自觉的卷入新生家庭的事务中去,有的甚至还要做新生家庭的主宰,从而引发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矛盾,父子间、母女间、婆媳间、翁婿间充满了矛盾,还会影响新生家庭夫妻的关系,如果新生家庭再添了下一代,这种胶着和矛盾还会进一步升级,家庭关系中充满了控制与反控制,独立与反独立的斗争。

    很多原生家庭的父母会说:“我全心全意的对他(自己的儿子或女儿),怎么他还这么不领情,对我们越来越疏远”或是“我把我能给他(自己的儿子或女儿)的全都给他了,怎么还是养出这么一个白眼狼”!“我明明是为他好,怕他吃亏,怎么他就是不明白!”殊不知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他们总要离开父母去过自己的生活,去组建自己的家庭,如果原生家庭的父母们不了解这一点的话,还是把自己的孩子以及孩子的配偶看成自己的家庭成员,大事小事都要控制和干预,这样就会导致两个家庭界限不清,给家庭关系造成紧张,影响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最简单的例子,在养育新生家庭的后代这一件事上,如果原生家庭的父母(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过多的干预,同一件事,爸爸妈妈允许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允许,那孩子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孩子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更糟糕的是有的原生家庭的父母会将婆媳矛盾、翁婿矛盾等转嫁到孙辈头上,凡是孩子的父亲或是母亲认为好的,他们一概否认,甚至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所以口无遮拦,在孩子面前诋毁孩子的父母,他们这样做实际上是在以争夺对孙辈的控制权的方式来争夺对新生家庭的控制权,幼小的孩子就无形当中成为了这场争夺的牺牲品。

    所以,作为原生家庭的父母,一定要清楚,一旦自己的孩子组成了新生家庭,自己就应该分清自己与新生家庭的分界线,从新生家庭中抽离出来,不要过多干预新生家庭的事务,不必要求大事小事都要新生家庭与自己商量,否则就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要知道,自己与孩子毕竟是两代人,很多观念。看法、想法都是不一致的,这很正常,要从心里正真接受孩子的成长和独立,正真接受孩子总有一天要离我们而去这一事实,给予新生家庭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可以发表意见但不要偏执己见,更不要觉得孩子是自己辛苦养大的,就应该凡事都要听自己的,殊不知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农耕时代那种君臣父子式的大家庭已经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原生家庭中分离出许多的新生家庭,而作为父辈,要给予这些新生家庭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反之,新生家庭也应该在生活上多关心原生家庭的父母,理解他们对于孩子脱离自己家庭而带来的失落和焦虑,多同他们谈心、交流思想,避免让他们感到被自己遗忘,被社会抛弃。

你的孩子是否有过这样的问题:

“孩子聪明,但就是不好好学习,聪明劲没用在学习上。”

“放学到家就把自己锁屋里,谁也不搭理。”

“作业写5五分钟,找铅笔花15分钟,拖延大师第一名。”

“什么事也不和家长说,关心一下就炸毛。”

“起床磨蹭,吃饭磨蹭,睡觉磨蹭,做什么事都磨蹭。”

心理学家张国维曾说: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通常会有一个问题家庭。

在家庭治疗中,有一个词叫做“三角关系”。它指的是孩子出生后,父母和孩子形成的共同关系。

健康 的家庭,三角关系是流动的,没有敌对,没有联盟,彼此关爱,互相支持。

可如果父母之间矛盾重重,相互怨恨,孩子就会被卡在三角上,成为平衡矛盾的工具,引发更复杂的家庭矛盾。

家长如何保持家庭中“三角关系”的平衡?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这三种关系。

与自己的关系:

你选择什么样的情绪?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连续的,无止境的笑声从杨迪的手机传来,这是妈妈张佳丽收到杨迪的转账后,给杨迪发来的一段哈哈大笑的语音。

杨迪在节目中吐槽妈妈在家族群里发语音,全程15秒里不带任何喘息只有“哈哈哈”语音。

平日里的张佳丽随时随地都能笑起来。

付款时网络延时刷不上,她自己哈哈笑半天,老板也懵了;儿子挣钱了第一次给自己转账,她竖起大拇指,在电话里直夸儿子真厉害,笑声再次响彻办公室,同事们也跟着笑翻了

作为妈妈,张佳丽并非没有操心的事。

小时候的杨迪是班里的“开心果”,常常逗得老师同学们捧腹大笑,各类文娱活动也少不了他的身影,唯一就是学习成绩并不好。

有次杨迪 历史 考了9分,妈妈看到后抱怨说闭着眼睛都比儿子考得高,杨迪解释,题目太难了,她选择相信孩子,从来没有因为成绩责备过杨迪。

高三时,杨迪经常带着一群同学到家排小品,妈妈也从来不阻止,还会帮忙给同学们弄水果,她始终认为,不用这么严肃,孩子们玩得开心重要。

对于孩子,张佳丽永远是鼓励式教育,不管杨迪做什么,她都会说“好”“棒”。

事业上,张佳丽也没有停滞不前,努力提升学历。她和杨迪说,自己快乐最重要,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

即使和丈夫偶尔闹矛盾,张佳丽会和丈夫说,有什么情绪我们两个承受,不能在孩子和两方父母面前表露出来,把吵架的情绪带回家肯定是不行的。

自己的情绪选择自己消化,面对杨迪时,妈妈也不恼火,又是一张笑脸。

我们情绪是主观的,不可控的, 但我们的行为是可控,可以选择的。

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一个快乐的妈妈,是一个接纳自己,懂得取悦自己的妈妈。 对孩子表达爱的同时也传递了快乐的能量,孩子也能收获到愉悦的情绪。

如今的杨迪,凭借自成一派的搞怪风格受到广大网友喜爱。

从2005年短视频中的扮丑角色,到如今各大综艺节目的 搞笑 担当,一路走来,出生普通家庭,长相普通的杨迪身边不乏否定、质疑的声音。

曾有一次节目颁奖,杨迪被通知去领奖,但到现场后,主办方一直没有叫杨迪的名字,杨迪还纳闷自己到底有没有获奖。

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杨迪长得太“丑”了,没叫他上台领奖。最后,杨迪在后台收到了对他满是羞辱的奖杯。

杨迪在接受《人物》采访时说:“我妈对我影响太深了。她教会我人生没什么可愁的,凡事都有办法,都有路。活着就要乐乐呵呵,开开心心,哈哈大笑的。”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不过是百炼成钢,是一次次跌倒也能够站起来的勇气。

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给孩子最好的财富,就是给了他足够抵抗未来挫折的力量。

与伴侣的关系:你选择如何爱TA

有句话说:你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地爱TA的父/母亲。

关于父母秀恩爱,网友们分享了被“虐”的瞬间:

“一家四口拍照,p图只p自己老婆。”

“两人散步时会十指相扣走在前面,剩我在后面与夕阳相伴。”

“两人‘联手’打斗地主,对,是手牵手!”

“结婚30多年,一个在客厅,一个在卧室也要视频通话。”

父母之间彼此包容、相互扶持,彼此流动的爱意就如同源源不断的泉水,滋养着孩子。

蛋糕再好吃,听说一千遍也不及尝一口来得真切。 孩子在家庭中体验到爱与幸福,自然也学会了如何创造幸福。

一个不需要耗费精力去消化大人的情绪,能够用全部力量向上生长的孩子,又怎么会不优秀呢?

只是,许多孩子没有这样的幸运。

有网友无奈表示,自己思考了30年还是没有好办法改善父母之间的关系,又时时被他们的关系问题影响,被迫做父母之间的传声筒。

妈妈经常对她说:“等我死了,你爸爸再找个年轻的吧,他现在什么都无所谓。”

爸爸也不甘示弱,扯着女儿说:“我辛辛苦苦在外工作,你妈妈整天在家待着瞎说。”

父母互相诋毁的话语,让她无所适从。

孩子无法在父母之间做出权衡,最终选择自己承担焦虑与不安,被迫成了父母情绪的垃圾桶。

心理学中有一个“婚姻倾斜”的概念,是指家庭中父母一方有采用破坏性方式来支配家庭成员的倾向,而另一方却显得依赖和柔弱,对其逆来顺受。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这种倾斜关系视为正常,失去建立平等关系的能力,要么依赖,要么强权。

演员景甜曾在节目中透露,自己从小就看到父母吵架,尽管父母在疫情之后选择了离婚,但提到父母的婚姻,已经长大成人的她哽咽道:“那么小的孩子看到父母的争吵,真的是特别大的伤害。”

很多人都会有“为孩子好,不离婚”的想法。

事实上,伤害孩子的并不是离婚这件事本身,而是孩子被迫经历父母吵架的恐怖与害怕,感受到父母释放的负面情绪。

貌合神离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痛苦,留下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对子女最好的教育之一,是父母恩爱。但是当爸爸妈妈无法继续相爱,那么,好的离婚,胜过坏的婚姻。

夫妻之间无论感情好坏,都做到自我负责,不去侵犯到孩子的边界,孩子自然会有成长的空间。

与孩子的关系:

你选择如何与孩子互动?

儿子在学校运动会上,拿了一金一铜一个第五名,开心地回家了。

此时,他的妈妈傅首尔还在外工作。临睡前,儿子把奖牌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还嘱咐爸爸,一定要让妈妈看见呀!

傅首尔忙完工作,到家已是深夜,由于第二天一早还有行程,傅首尔给孩子留下一封信,表白“心意”。

在信中,傅首尔告诉孩子,看到他的金牌感到很骄傲,更为他在思维班里积极、乐观、专注的进步感到高兴。

与此同时,还给了孩子具体的建议,供孩子参考,最后,不忘夸孩子是最好的儿子!

傅首尔看到了 孩子的想要分享,期望得到肯定的情绪,同时,也以自己的理解,真诚地与孩子沟通。

父母在具体的事项中肯定孩子的进步,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被共情、被认可,内心也是欢愉的,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自然会变得越来越自信,愿意与家长沟通与表达。

傅首尔工作忙碌,与儿子相处的时间不多。但两人并未因聚少离多而关系疏远,母子俩的互动方式多种多样。

在一次《奇葩说》中,傅首尔在现场念了儿子给她准备的小纸条:“老妈,加油,我支持你!第二名也很好!”

妈妈在日常中看到孩子的情绪,孩子学会的也是理解家长,成为暖心的小天使。

空闲时间,傅首尔一家在家里办“家庭运动会”,套圈、打乒乓球、零钱大作战……最终得冠军的人,掌握家务分配权。

没有运动场?书桌也可以变乒乓球桌;不会打?爸爸妈妈现场教学。

拿冠军,姿势一定要帅!

颁奖仪式也少不了,新的一家之主诞生后,先奖励自己今天不写作业,安排爸爸给妈妈按脚

游戏 ,是孩子的第一语言。父母与孩子开心互动的过程中,不仅给了孩子快乐的童年,更拉近了孩子的距离。

对于亲子关系,傅首尔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容:“亲子关系就像内裤,每条都不同,样子不重要,最重要舒服。”

如果说教育的核心是亲子关系,那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看见孩子的情绪,同理孩子的感受,给孩子最需要的。不论什么样的亲子互动方式,让孩子感到愉快的才是最好的。

什么样的人最幸福?

哈佛大学曾有一项研究:什么样的人,最可能获得人生的幸福?

历经4代研究者,历经75年,跟踪了724个人的一生,最终得出结论: 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人更快乐和 健康 。

一个懂得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家长,一对能够管理好自己情绪的父母,自然也能够与孩子成为好朋友,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教育也就是自然而然会成功的事了。

文学大师马克 · 吐温曾说:

时光荏苒,生命短暂,别将时间浪费在争吵、道歉、伤心和责备上。用时间去爱吧,哪怕只有—瞬间,也不要辜负。

这一瞬间是荒芜枯燥还是丰富有趣,选择权永远在我们手里,关键在于我们选择如何自处,如何管理情绪,如何保持家庭中“三角关系”的平衡。

2021-08-03 18:06·尹建莉父母学堂

周末带娃参加了一节美术培训班的公开试听课,本想着如果孩子喜欢,我们就报名。

可最后,却因为上课的老师说了这么两句话,败兴而归:

“知道为什么你们画不好吗,因为你们的画意义尚浅。”

“下节课你们就跟着老师画……落笔要大气,还需要掌握好色彩的饱满平衡。”

连我女儿都忍不住在回家路上吐槽:这老师太无趣了!

要在拿笔之前就思考“画的意义”,要是没有意义,那就不用画了?

顾及着大气、顾及着饱满、顾及着平衡……自己的想法什么时候才能被顾及?

短短两句话里包含着大“坑”——开始前追求意义,开始后顾及规矩,没意义又不合规矩了,紧接着就是强行改造。

这样的事情多干几次,孩子的天赋、创意、兴趣通通就被扼杀了。

“雀鸟”入笼

类似这种用自身经验“教化”孩子,限制孩子自由发挥的情况,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次带女儿玩耍,遇见一个小男孩在搭积木,先是搭出一个房子,又在旁边摆了一个“半圆”,然后对旁边的奶奶开心地喊:“奶奶快看,这是我布下的‘陷阱’!”

奶奶瞟了一眼,上手就挪开了男孩摆的积木,要重新帮他摆:“陷阱是一个很深的井,怎么会是这样的?你堆错了……”

男孩立刻气哭,奶奶见状也不高兴了:“你哭啥,我这是帮你。你知道啥叫陷阱不?谁会把陷阱造在家门口,你这应该是水井,水井也挺深,还得有水……”

男孩气愤地对奶奶喊:“你走开,我不要你帮!”

后来隐约听见男孩碎碎念“卡梅利多”这个词,正巧女儿也看过这套绘本,就问了一句:你这个陷阱是捕鸟的吗?

原来卡梅利多(一只小公鸡)曾被困在一个捕鸟的陷阱里(一个倒扣的竹筐),小男孩是在用这个“半圆形”模拟“倒扣的竹筐”。

男孩很惊喜,瞬间就不哭了,挂着泪痕和我们一块玩起来。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玩得开心了,又叫:“奶奶……”似乎又准备说什么。

结果迎来了奶奶的怒怼:“叫我干啥,你不是让我走开吗,别找我呀!”

看着小男孩又快哭出来的表情,不由得一阵心塞,这样的情形在他身上反复上演几次,奶奶的“陷阱”,困住的就是孩子原本优秀的抽象思维能力。

不仅如此,在奶奶眼里,这孩子还会成为一个“好哭、不听话、暴脾气”的孩子,丝毫不会想到这些是自己亲手造成的,日后还会想尽办法“改造”……

“珍珠”蒙尘

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参加过一所小学的公益心理咨询活动。

她遇上了一个一年级小男孩,班主任对他的评价是:内向、不愿与人交流;不爱学习、成绩跟不上。

咨询的过程,班主任全程旁听,希望通过咨询,能让孩子有所反思和转变。

一开始,男孩盯着陌生的咨询师,不愿多说话,不过还是礼貌地回答着问题。

直到聊到男孩喜欢的自然课时,孩子却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孩子特别喜欢看科学、自然故事,蚂蚁、恐龙、吃虫的草……孩子讲得绘声绘色,手舞足蹈,一旁的班主任不禁感到诧异。

这样的孩子,谁说他不愿与人交流,不爱学习呢?

可看了一眼班主任老师后,小家伙却垂下了头,说自己学习不好,老是考不了双百……原来所谓的“成绩跟不上”,只是考不了双百而已。

咨询结束时,转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班主任老师——看着咨询过程中聪明可爱的孩子,想象着他沉默坐在教室里的身影,班主任感到了羞愧:

羞愧于没有足够耐心去发现孩子的闪光处;

羞愧于总是用狭隘单一、自以为是的标准做出评价;

更是羞愧于,自己一直认为“需要被改造的是这个孩子”。

花开百种,各有千秋,却非要进同一个模子里去印刻一下,出来的样子都标准化了,就是优质品,否则就是次品。

原本闪耀着珠玉光泽的孩子,被教条化的标准蒙上了一层灰;教育者及时醒悟还有机会拂去尘埃,否则,孩子将面临的,就是“被碾压、被粉碎”的困境。

“困兽”反噬

在孩子小的时候,单一、刻板化的条条框框是——月亮必须是圆的、河流必须是蓝的、好孩子是必须成绩好、活泼外向的……

及至孩子长大,这些固化标准就变成:男孩学文没出息、女孩学理太别扭、必须考好大学、考公务员……听我为你安排的路、遵照我的意愿过一生。

小问题时就不曾在意,不曾反思,最终出现了一个个有大问题的成年人。

比如曾经有个爆红网络的流浪汉。

他原本在一线城市审计局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博学多才又有一定 社会 地位,是许多父母眼里成功孩子的模样。

可是,他最终却放弃一切光环,选择当个流浪汉,因为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

小时候的他,喜欢画画,也非常爱读文史类书籍,还想读中文或国际政治专业。

但父亲对他的这些爱好极力反对,用自己的标准限制他、改造他。

最后在父亲强烈要求下,他选了审计,毕业以后进了审计局。

被迫走上一条自己并不喜欢的路,让他难以适应,于是毕业没几年,他就离开家,离开工作单位,开始一个人在外流浪。

以他的能力,自我负责,修正道路,过回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是不可以,可他选择现在这样流浪的生活,更可能是因为被困在“绝境”中太久,一种宁愿自我毁灭也要狠狠报复的心态——

“看啊,你的标准我可以达到,可我偏不如你所愿!”

有人曾问一个执教20多年的老教师:“你教了20多年书,感觉最悲哀的是什么?”

老师回答:“就是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了庸人。”

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有的孩子刚对某样事物表现出浓厚兴趣,就被大人武断地否定:没有意义,不合规矩。

有的孩子天赋初露头角,却因为大人眼界有限又急功近利,被磨灭了兴趣,走向另一个极端。

有的孩子可能在艺术、运动上潜力无限,却因为父母希望TA拥有世俗意义上的稳定工作、稳定人生而庸碌过一生。

擅长的不让做,不喜欢的却被逼着学,多少“千里马”还来不及跑,就先被“打折一条腿”,瘸着腿被牵上规划好的路,却忍不住自暴自弃。

当不了伯乐,也别当绊脚石

小时候听故事,大人总爱在结尾加一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XX道理……”

《龟兔赛跑》是“不要骄傲自满,坚持就是胜利”;

《狼来了》是“撒谎会失去信任”;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要有同情心,关怀弱者”

……

这些道理流传已久、正确无比、无可反驳,时间一长,遇到同样的事,我们脑海里自然蹦出那个已经成型的答案。

有时候我们限制孩子的思维、破坏孩子的天赋,真不是故意的,是我们自己可能已经被困住了,然后对着孩子刻舟求剑:

比如笃定“陷阱不能像水井”的奶奶;

比如认为“好学生一定要外向活泼、成绩双百”的老师;

比如坚持“写文章没出路,还是选个好找工作的专业更靠谱”的家长。

可尚未形成思维定式的孩子,总能发现不同的精彩和亮点,透过TA们的视角,我们会忍不住感慨“原来还能这样”:

《龟兔赛跑》里的乌龟,答应和兔子赛跑真是太过自信了,赢了是撞大运;乌龟要是没遇到一只骄傲的兔子,输的就是乌龟,还是得有自知之明。

《狼来了》里的小孩一定很孤独,没有家人陪伴,才会撒这么无聊的谎自娱自乐,所以大人要多陪伴自己的小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里的小女孩,为什么受挫了就要自怜自艾?她可以求救,挨家挨户去敲门,说不定就会遇到善良的好心人收留她,就能活下来。

打开思路,会发现孩子也像这些故事一样,从不同的细节、不同的切面,都自有精彩和意义。

那些最后幸福而成功的孩子,都不是靠死守一套教条支棱起来的,而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对于我们来说,比盲目铺路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时刻审视自己紧攥的评价标准,做一个不碍事、不挡路的大人。

尹建莉父母学堂:教育学者尹建莉创始,1000万家长信赖。0-18岁孩子的教育问题,这里都有解决方案。关注即赠限时免费 育儿 咨询专业服务。

作者介绍

碎碎,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记录我与这个世界的天马行空。

人的一生面临很多选择,如选择工作,选择伴侣等等,可有一项我们是没法选择的,那就是我们的父母。

父母带给了我们生命,也给了我们成长的环境,带我们成长的这个家庭就是原生家庭。心理学家曾说过:“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世界“,原生家庭不但影响我们的过去,还影响我们的未来。

那原生家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亲疏关系模式

亲疏关系,就是人们对亲密感的需求程度。夫妻间的"亲疏需求"是一致的,但外在表现就有差异,他们之中,一个表现为"追逐者",另一个表现为“疏远者"。

如果夫妻间为满足对方需求,随时转换"追逐者"和"疏远者"的角色,那么他们的关系就会发展良好。有些夫妻,一直扮演着同样的角色,无视对方的需求,这就会导致他们在亲疏关系上出现问题,并由此产生争吵,诱发更多的矛盾。

家庭分歧的处理方式

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分歧是不可能避免的,但面对分歧,人们都希望对方发生改变,顺从自己,另一方的回应决定了这个家庭是如何处理分歧的。基本的回应方式大概有四种,分别是:顺从、反叛、攻击和断绝关系。

顺从模式的基本要求是"不惜一切代价,维持和平",他们害怕冲突,否认差异的存在,不想去认真了解对方,了解自己,因此这样的夫妻关系也是生疏的。

反叛模式,夫妻中的一方是"权威人物",另一方是"反叛人物",权威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反叛人物就专门跟权威作对。

攻击模式,家庭中永远有一个“攻击者"和"反击者"。“攻击者"把自己的失落和挫折,归因于另一方,并且千方百计地改变对方,而对方则拒绝任何改变,还要进行"反击"。因此这样的家庭每天都在上演着“战争”。

直接断绝关系模式,婚姻关系中的一方与家庭断绝关系,这些人认为对方太强势,自己毫无地位,对目前这些关系也没有能力,因此是非常焦虑的,对感情困惑,这是一种消极逃避的处理模式。

功能过度和功能不足

所谓功能过度,就是过度负责,超过限度,而功能不足呢,就是不能负责。"功能过度者"觉得,自己必须担起重任,“功能不足者",喜欢找各种借口,证明自己不能担此重任。

如果一段关系中,“功能过度"和“功能不足"的角色是固定的,那这个关系就是不健康的,会互相依赖,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会加深这种过度和不足的程度,但这是一种很多见的模式。

三角模式

父母发生争执时,往往会把孩子拉进来,作为自己的同盟,用来缓解自己的焦虑,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一种很常见的三角关系,父母发生争执时,其中一方总会把自己的子女也拉进来,让子女变成他的同盟。如果孩子参与到父母的战争中去,就形成了三角模式。

原生家庭关系会影响一生,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我们下次再说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原生家庭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性格、价值观、恋爱观,以及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的角度都会收到一定影响。那么原生家庭对谈恋爱有哪些影响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恋爱观的下面八宝网小编带来介绍。

原生家庭对谈恋爱有哪些影响 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恋爱观的

原生家庭对谈恋爱有哪些影响

影响是很大的,客观来讲,原生家庭的影子会在你成家立业以后时不时影响你的生活,父母过得美满幸福的一般孩子幸福感很强,将来也会很好的面对婚姻,父亲对母亲的态度决定了女儿将来找对象的标准,也决定了儿子未来对儿子的态度,感觉如果一个家庭的风气都是和和气气的,温馨的,那么这种家庭环境会遗传的。

糟糕的原生家庭贵导致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没有体会过良好的亲密关系。而缺爱带来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对爱的怀疑。他们越是渴望爱,也就越怀疑爱。他们越将爱“神化”,也就距离爱越遥远。他们越是缺乏爱,他们就越把爱想象成最好最好的东西,不能有任何瑕疵。

原生家庭对谈恋爱有哪些影响 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恋爱观的

这种“想象中的爱”,会让他们变得挑剔,会去不断的对“爱情”进行考验,并极容易对爱情感到失望。认为在爱情中,只要有一个条件达不到,有了任何一点点瑕疵,就不是“真正的爱”了。并且缺爱导致的低自尊会再一次强化他们“我不值得被爱”的认知,使得他们更容易在行为上“破罐破摔”,让一段关系走向破裂。

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恋爱观的

原生家庭对感情的影响非常大。

比如,小时候没有被好好爱过,长大后会在亲密关系里补足自己被爱的体验,而这种缺失导致的问题却无法让我们拥有一段长期幸福的感情。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原生家庭对女性常见的负面影响有3种。

1、母亲强势,父亲懦弱。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孩子的性格可能也会变得强势。在关系里特别想要占据主导权,让伴侣服从自己,因为她们只见过这种相处模式,认为“父母的相处模式”是她所熟悉的,尽管从道理上她觉得太强势不好,但人总会觉得熟悉的就是安全感。

于是,她会很强势地让伴侣听自己的,伴侣如果不像父亲那么懦弱,就会奋起反抗,两个人就会不断地吵架、攻击,感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差,最终感情破裂。

2、父母很少爱自己(或者从小寄养在亲戚家)。

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能会缺爱,因此变得特别想要爱,性格上很可能会变得敏感,因为爱的缺失而缺乏安全感,特别害怕被抛弃。

原生家庭对谈恋爱有哪些影响 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恋爱观的

她们因为缺爱,一旦有人对自己好就特别害怕被抛弃,所以她们会表现出焦虑的特质,经常担心伴侣离开自己,每当伴侣不回应就会觉得天塌了,内心就会很恐慌,给他发很多信息,每次吵架的时候一旦伴侣用不说话回避矛盾,你的内心的恐慌就会被激发,变得很愤怒。

这样的两个人相处会非常累,因为伴侣要时刻照顾你的情绪,要一直维系你内心的安全感,时间一久就会很疲惫,就会因为心累而想要离开你。

3、母亲情绪很敏感,总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有很多这样的母亲,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她们的生活可能很不幸,于是经常对孩子说“如果不是为了你我就不会这样”,孩子的内心充满了很多的无力感和愧疚感。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性格也可能会很敏感,经常会发脾气,因为她们内心的无力感会让她们时常觉得愤怒,因此就难以控制自己的脾气。长大后她们在感情里,会很缺乏安全感、特别渴望爱,但也会因为脾气的难以控制而推开伴侣,伴侣总会被她的情绪刺痛。阴晴不定的情绪加上要被伴侣填补的安全感,会把伴侣越推越远,最终彼此分道扬镳。

我们在感情里呈现的很多特质,其实都是原生家庭影响的,而这些影响会干扰到我们的行为,做出破坏感情的举动,影响我们成年以后的幸福。

但是,我们谈原生家庭,是为了找到原因去解决问题。重点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把所有的情感问题都帅锅给原生家庭、甩给父母。

问题客观存在,需要我们理性去解决。需要看到原生家庭的问题的确已经存在而且属于过去,但我们解决的并非是过去的问题,而是过去的事“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及“对我们现在行为的影响”。

是的,原生家庭对我们的爱情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六个方面,具体来说:

1 家庭亲密关系:原生家庭的亲密关系是我们形成爱情观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密、温暖和支持,孩子可能会形成相信爱情的理念。反之,如果家庭中存在矛盾、冲突和缺乏支持的情况,孩子可能会形成不信任和疏离的爱情观。

2 家庭角色分配与性别意识形态:家庭角色分配和性别意识形态对我们的爱情观可能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家庭中的男女角色分配明确且符合传统性别意识形态,孩子可能会认为爱情关系应该以传统的男权主导模式为基础。如果家庭中的角色分配相对开放和平等,孩子可能会抱持更开放的爱情观。

3 家庭情感疏离:如果原生家庭存在情感疏离,孩子可能会对爱情和亲密关系产生不信任的看法,并可能倾向于疏远情感关系。

4 家庭沟通模式:家庭中的沟通模式也会影响我们的爱情观。如果家庭中的沟通是开放、诚实、尊重和接纳的,孩子可能会形成相信在沟通中表达感受和交流意见的爱情观。反之,如果家庭中的沟通是封闭的、压抑的或甚至是暴力的,孩子可能会形成不健康的爱情观或者缺乏在亲密关系中沟通的技能。

5 家庭中的爱和理解的表达:有些家庭中的表达爱和理解的方式不一定是直接的,可能是通过暗示、物质等方式表达。这种方式可能会使孩子不清楚爱和理解的真正含义,形成错误的爱情观。

6 家庭中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家庭中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也会对我们的爱情观产生影响。例如,一些文化传统可能强调婚姻的意义以及伴侣关系的重要性,而其他文化传统可能更关注家庭和社区的稳定。

因此,原生家庭是我们形成爱情观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解决恋爱中出现的问题。

推荐编辑:缕缕芳香

推荐理由:原生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起点,对人的情绪、行为和认知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家庭中的权力斗争,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角色混乱”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不清……有时候它会使我们受到伤害,同时也会赋予我们在人生前进中的力量。

张沛超老师在《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一书第三章,详细地介绍了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

他从 传统家族对心理的塑型作用、现代家族中的权力斗争、家族中的能量传递、原生家庭对人格的影响、现代家庭中的角色混乱、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六个方面展开叙述。

他谈到,每年春节,是人们最能感受到家族影响的时候。 “如果你本身就是希望在家族之外寻找自在,春节期间可能会非常不自在。”

家族就像是一个大公司,有它的使命和价值观,而每个人在其间各司其职,被赋予各自的角色和使命。比如传宗接代、孝敬祖先、宗族团结等,每一个人都被镶嵌在一个家庭里,而家庭被镶嵌在家族里,家族又被镶嵌在更大的宗族里。 整个家族像是一艘共进退的大船,任性者很可能被赶下船去。

在那些把传统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民系,比如潮汕民系、客家民系里,这样的感觉可能会更明显。

有的时候即使我们从物理距离上,与家族相隔千里,就像远离故土去了北上广深的年轻人,远看他们和家族像是漂浮在海面上彼此孤立的岛屿,其实海水深处紧紧相连, 他们生病的许多症状显示出他们对家族的忠诚,这就是家族潜意识对个体的影响。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环境和父母一代截然不同 ,自小接受了许多“西式”文化的影响。作者把西式界定为除中国传统文化以外的。我们也能从生活中很明显地感受到,父目一辈年轻时更多在“求生存”,而现在的年轻人都在“谈生活”。

这种 割裂感 在小两口成家,尤其是生育子女后会强烈地感受到。当有了下一代,单方甚至双方的父母都会介入进来, 1+1的模式很可能会变成4+2+1 ,尤其如果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双方父母都精力充沛,这样的模式极有可能成为产生各种危机的摇篮。

现在的母亲很多都是职场母亲, 职场母亲可以增加家庭的收入,但同时也会削弱她在一个家庭中的话语权。 如果孩子是由长辈来带,带孩子的人或者带得比较多的人,权力可能也比较大。这样权力的“倒置”就很可能带来一些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家庭纷争。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年轻人要获得一种长期的、持久的“自在感”,可能会比传统的中国人难得多,选择多了,也就意味着每一种选择的机会成本更高了。

家族中的能量传递, 有纵向的从长辈传到晚辈的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递。也有 从晚辈到长辈的 传递,尤其是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老年人被年轻人所影响,而年轻人已经开始被自己的孩子所影响。此外,还有 水平方向的夫妻之间的传递 。

作者把家族中的能量按属性分为 正能量和负能量 ,根据能量是否明显分为 可见的能量和不可见的能量 。

可见的正能量比如 指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个人被赋予了很多的家族期待。但倘若他的表现不能够让大家满意,也很可能被“千夫所指”,变成 指责 ,指责就是一种可见的负能量。

而不可见的正能量,比如 祝福 ,很多祝福是不会被说出来的,特别是在一些严苛的家庭里。生活中有些人的遭遇特别惨痛,可是总的来说他好像过得还不错,从很多方面来看都很成功。他虽然心灵受苦,但经由此苦也获得了很强的心理韧性,这样的人,可能就是接收了这个家族传递的看不见的正能量——无声的祝福。

而看不见的负能量,比如 诅咒 。为何会被自己的长辈诅咒?这里面有很多很深的东西,比如生下你是希望你携带家族的基因和特质,只有这样你才是这个家族的人。而倘若你胆敢撕掉这些标签,甚至站到家族的对立面,有时候,这个家族就隐形地传递了一些诅咒。有些人会莫名地感受到一些身心的痛苦或不自在,可能就是吸收了这些传递过来的不可见的负能量。

作者谈到现有的两种对原生家庭的极端观念。 第一种,原生家庭决定论 ,原生家庭好像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不管他这一生过得如何,根子都在原生家庭那里。 第二种,非常激烈地反对原生家庭决定论 ,并引用一些心理学证据,来证明原生家庭决定一生是无稽之谈。

作者认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人格的成长确实有巨大的影响。 孩子最初经由母婴依恋,母婴二元关系看到和感受这个世界,再引入父亲的参与,经由三元关系进一步地认知和探索,并逐渐走到更多更复杂的关系里。原生家庭像是一个滤镜,影响了我们最初看待世界的底色,同时也像路径依赖一样,影响到我们后来和他人的关系。

同时,作者也是反对原生家庭决定论的。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完全被原生家庭决定了,那其实也意味着他什么也做不了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就像走进咨询室里寻求帮助的来访者,如果他内心完全相信决定论,他根本就不会来找咨询师,因为做出找咨询师这个决定,并不是原生家庭决定的。

原生家庭确实解释了很多人的病理现象,但是随着康复的进程,他们往往又能看到原生家庭在他们的身上施加的正向的影响。 之所以很多生病的人会被“一叶障目”,是因为人都不喜欢内心有冲突。如果原生家庭完全可恨,我们才好放心大胆地去恨它。

现代家庭中有许多的角色混乱。有的家庭,父母不像父母,孩子不像孩子,可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像个孩子,要和孩子这一辈争宠。作者用了一个很精妙的比喻, “如果这是一出戏的话,这个戏服大家都穿错了。可能童装根本做得不够,因为大家看起来都想穿。”

这样的家庭里,如果父母的角色不给力,可能孩子从小就承担起了在情绪和情感上照顾父母的责任, 孩子跟父母的角色就倒置了 。而如果我们小时候没有当够孩子,演够孩子这个角色,很可能长大后在面临新家庭当中的新角色需求时,比如我们要当爸爸妈妈时,就很难大胆地接纳并走进这个角色。

此外,如果家庭里彼此之间的界限不清,缺乏弹性,又充满冲突,孩子很可能会被吸附进父母的关系里。

比如电视剧《女心理师》中的青少年尤娜,因为感到父母的关系岌岌可危,父亲随时可能离开,于是她潜意识里发展出了一系列的症状:自伤、自杀、跳楼等冲动的想法和行为,“她以为只有一次次地伤害自己,才能挽回这个家。”她每一次危机的背后,其实都是维系家庭完整的深深渴望。

她被父母之间的关系所吸附,把原本两个人的问题模糊成三个人的问题,并把自己奉献给这个三角关系来稳定它。

家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婚姻。 而夫妻双方的互动,又带着很多各自原生家庭的痕迹。所以 “一双婚床上躺着六个人” 的说法其实很有道理。

作者介绍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思想实验,讲到 如果两个人想在一起,可以各自做一下思想实验:

第一步:看你的爸爸和对方的妈妈能不能过好两口子的生活。从过得特好到完全是灾难,打分区间是5分到-5分。

第二步:看你的妈妈和对方的爸爸能不能过好两口子的生活。同样打分区间是5分到-5分。

第三步:看你的爸爸和对方的爸爸能不能当好兄弟。打分区间是5分到-5分。

第四步:看你的妈妈和对方的妈妈能不能成为好姐妹。打分区间是5分到-5分。

能够打分其实有一个 前提 ,就是对对方的家庭及自己的家庭都足够了解,而打完分后得分范围理论上是负二十分到二十分。

作者谈到,能做这个思想实验的人,通常结果是一个正值分,即他们的关系当中,这种使他们能够联结的力量,已经比较强了。

而这个实验还有一个精妙的作用,在于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父母的哪一方和对方父母的哪一方起了冲突,这对于我们检视自己和伴侣互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和启发,即我们之间的冲突,像极了他们俩之间的矛盾。这里谈的其实是 心理层面的“门当户对” 。

原生家庭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当两个来自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生活背景的人喜结连理,结婚生育,他们会带着各自的过去的故事走进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原生家庭的影响也会在这个“场”的碰撞里被放大。

当有了孩子,在养育的的过程中,他们好像看到自己的童年再演了一遍,那些他们以为离自己很远的“父母养育的印记”,会下意识地出现在每一个自己养育的细节里,不由分说,呈现在每一个表情里,每一句脱口而出的话里。

当有了孩子,双方的父母或多或少会参与养育。看着父母照顾孩子的场景,很多夫妻会发现:我的父母居然是这样对我的孩子的,于是也会突然明白,当年父母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

原生家庭可能给每个人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伤害,但同时,也蕴藏着支撑我们一路前行的最重要的力量和源泉。

如作者所言, “无论是毒药还是解药,其实都藏在原生家庭里。” 当深陷绝境时,它是蚀心的毒药,而处在康复的过程中时,它又是救赎的资源。

在感情世界里真正的三角关系是一方与两个异性发展亲密关系,三者都在痛苦中,然后都不会放弃。关于这种情况,我做的情感咨询案例最多。最常见的是男方婚姻出轨,不想放弃老婆和初中。他放弃妻子和初中私奔,后悔两天后回到妻子身边。然后过了两天,他后悔上了初中,就成了僵持。最后他老婆和初中都不舍得。这个人在外面的一所小房子里定居下来,平静地生活着。这种状态在恋爱中也是存在的,只是涉及的因素较少,更容易打破。越年轻,选择越多,越容易放弃这段令人心痛的感情。

正常的不在这种糜烂关系中的人肯定会说:什么渣男,离开!是的,离开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我以前也是这么说的,后来导师跟我说:“站着说话容易。”如果慢慢去接触更多的案例,你会发现在这个三角恋中处于被动选择位置的人是很痛苦的,但却是无法打破的。就像被情绪绑架一样。过了一段时间,你对你漠不关心,想和另一个人在一起。过一段时间你会回来表白真情,承认痛苦,说永远不会和另一半有任何纠缠。每天听来访者说话。你无法理解你在情感过山车上的快感。看似很痛苦,却无法自拔。正是因为这种巨大情感落差的感觉,他们才能实现所谓的真爱。三角恋带来的感觉是有毒的。

我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两个人要怎样才算的上合适?》中的观点是,如果这段感情长期占据你生活中大量的精力,那就不合适了。如果你在这段感情中,遇到了该怎么办?无论结婚还是恋爱,如果经济独立,没有孩子,离开是最好的选择。这种三角关系就像毒品一样,会慢慢侵蚀一个人的精神。经济和人格都不能独立。大概一个月前,我真的接了这样一个案子,主角椰子(化名)的老公直接和三笑住在一起,两三周才回家一次,平时微信都不回。椰子的条件真的很差,带着一个三岁的孩子,抱着一个出生不到半年的孩子。经济形势很紧张,老公回家会给1000块钱养椰子和孩子,他会说他爱椰子,不会放弃家庭,然后继续出去和小三一起生活。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狠狠地骂渣男一顿。但是椰子目前不能出去工作,椰子的老公是第三个养的,所以椰子和孩子的生活费也是第三个给的,第三个也流产这个男人三四次。然后椰子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真的很爱他。我无法想象没有他的日子。有时候他的话能让我开心很久。”然后当时这个案子比较棘手。如果椰子不是经济独立,重要的是她不是精神独立。当时讨论的结果是,她至少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来建立独立的自我意识,然后在经济上独立,然后她才能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当然这是最好最简单的方式,但也是前期最痛苦的方式,就是离开。

付出的青春和感情是泼出去的水,不应该错过,但大多数是分不开的,不是因为经济不独立或者不能一个人生活,而是因为舍不得,不愿意付出。想要赢得三角恋,没办法,但是这条路绝对会比直接离开难很多。给出初步解决方案,再写一篇详细的:冷却关系,不是冷战。心平气和地对待,不要马上寻求结果,比如让对方马上离开第三方,否则你就为所欲为,这是不可取的,不能急着吃热豆腐。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第三方肯定有你伴侣需要的东西,但你没有的。外在内涵是什么?提升永远不过分。调整相处模式,给人新鲜感。用一些招数增加对象与第三方的冲突,比如留纸条、留头发、留香水、加两仪一佛古德咨询等。中间省略N1步骤,对方自爆,自然会有冲突。不要失去冷静。

   

01各家学说:家庭如何影响人的一生

一些心理学流派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早年经历对其后来成长有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6岁之前就已经基本完成。 

沟通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在6岁之前的经历会成为他后来人生的剧本,也就是说,一个人6岁之后的人生,都是在上演6岁之前的故事。 

依恋理论认为,一个人在3岁之前和父母所建立起来的依恋关系模式会影响他后来人生的关系模式。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在1岁之前和母亲所建立的母婴关系对他后来的人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看到,这些心理学流派都主张一个人早年经历的重要性。这些早年经历都可能会演变成他未来人生成长的心理动力。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较早探索家庭动力对一个人的影响的先驱之一。他特别强调童年经历对一个人后来成长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主要研究潜意识对一个人的影响,他特别强调一个人的“性”发展与“性”满足。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出现问题,多是“性”的发展在早年遇到了障碍。这个障碍会潜伏在一个人的潜意识里,当他后来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压力大的事件而无法应对时,这些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性创伤或性需求就会以症状的方式出现,从而影响他的健康和生活。

弗洛伊德把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视为性心理的发展,并且把他分成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分别为口唇期(oral stage)、肛门期(anal stage)、性器期(phallic stage)、潜伏期(latent stage)和生殖期(genital stage)。

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成人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6岁之前基本完成,因此一个人在6岁之前的发展就会影响并决定他后面人生的发展。在前面的这三个阶段,如果没有得到顺利发展,那么,他后面的阶段就不可能顺利进入,他可能会停留在某一阶段,或即使发展到后面的阶段,仍可能会退回到前面的阶段。因此,即使他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行到成年后的各个阶段,但他的人格可能仍然在所停滞或所退回的那个心理阶段,并按照这些阶段所具有的人格特点行事。尤其是在3~5岁的恋父或恋母阶段没有得到很好处理,就会发展成为恋父或恋母情结,这个情结会在很多方面影响一个人在未来的人生发展。

                    客体关系流派

较早探索家庭动力的另一个精神分析理论流派是客体关系流派,这个流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她也是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

梅兰妮·克莱因认为,每个人最基本的需求是与外在世界建立关系,人们把这个与外在所建立的关系内化到各自的内心世界则变成主观世界里的关系,然后我们再把这个内在的主观世界里的关系投射到外在的真实世界的关系里去,并影响或控制我们与外在的世界关系。

我们与外在世界建立最早关系的是妈妈的乳房,然后才是妈妈。乳房被分为好乳房与坏乳房,这个好乳房会被婴儿内化成好自己,坏乳房会被内化成坏自己。因为婴儿与乳房的关系模式、与妈妈的关系模式会演变成后来他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模式,而这两个关系的建立是在婴儿出生6个月之内。也就是说,孩子在出生6个月之内与妈妈的乳房和完整的妈妈所建立起来的关系,会影响到婴儿后来的成长与发展。我们会看到,这个时间比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3岁之前和7岁之前还要早。

                    个体心理学学说

对家庭动力研究比较早的还有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他也是奥地利人,是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追随者,并是弗洛伊德早期最为得意的门生之一,后来因与弗洛伊德在学术上有分歧而离开了弗洛伊德,并创立了自己的个体心理学学说。 阿德勒认为,人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动物,而人不可能是完美的,因此我们常常会产生自卑感,为了摆脱这种自卑感,我们就需要不断地追求优秀和卓越。因此,在阿德勒看来,自卑又是卓越的推动力。人有了自卑之后,才会去不断地追求卓越和完美。而在摆脱自卑和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或方法,阿德勒将之称为“生活模式”,意指个体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应对和适应环境的行为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他认为,个体的生活主要在于克服婴儿期无助的感觉并追求优越,最终的目的是提高个人的价值,为个人带来安全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每个人所采用的手段也大相径庭,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风格。这也是个人行为表现中所显现出来的动机、特质、兴趣、价值等明显独特的组合体。简言之,生活风格就是个体追求优越的方法。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大多形成于4岁或5岁之前。一个人根据自己所积累的经验,渐渐塑造成自己所独有的特质,也形成了个自人格的独特性,因此生活风格表现了一个人人格的整体性和独特性。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活风格,正如我们不能发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我们也无法发现两个绝对相同的个人。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每个儿童形成什么样的生活风格有赖于他的家庭环境与幼年经验。人们这种早期形成的生活风格会牢固地保持下来,并且难以改变,这就为其应付以后所遇到的生活问题提供了规则。生活风格主要是由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如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在家庭中的处境、兄弟姐妹的多少及家庭气氛等)决定。 阿德勒也是最早研究排行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系统地研究了出生顺序对孩子心理成长和性格特点的影响。

阿德勒认为,孩子的出生顺序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在同一个家庭中,即使只有两个孩子,也不会处于完全相同的情境。因此,每个孩子都会因其想适应自己所处的特殊情境而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这种独特生活方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性格、学业、工作、交友、兴趣、恋爱和婚姻等方面。

家庭中的每个孩子为了确保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会采用不同的行为模式。阿德勒的研究发现,年龄最大的孩子会自然地扮演有责任感的、代理父母的角色;最小的孩子则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成为喜欢取乐、不负责任的冒险者;而中间的孩子常常发现自己很难建立一种自我认同感,那就是赋予他们区别于其他兄弟姐妹的自然差异点,他们需要寻找机会强大起来,甚至成为孩子中最强大的那一位,从而使他们在家庭中找到一个位置。阿德勒认为,由于出生顺序所带来的排行不同,便决定了孩子的性格模式或行为模式不同,这也是孩子所形成的“生活模式”的一部分。这些生活模式大部分都在孩子最初的第四或第五个年头形成,而这些生活模式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阿德勒同弗洛伊德一样,也强调生命早期在形成人格上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是研究家庭动力的先驱者之一。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

我们再来看看后现代精神分析的主体间性心理治疗是如何探索家庭动力、如何看待早年经历对我们后来成年世界的影响的。主体间性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和外在他人与世界的关系模式是在早年形成的,并被个体不断加强完善和保持,然后用相同的模式与外在的他人、与世界建立关系。该学说把这个关系模式称为“经验组织原则”。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的主要创始人是罗伯特·史托楼罗(Robert Stolorow)和乔治·阿特伍德(George Atwood)。他们认为,人出生后就开始和外围世界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一个人的能力、性格、孩提时期与抚养者的关系以及生活环境的好坏可以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久而久之,人和周围世界的互动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就是我们感知自我与世界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主观性和特异性。

另一位重要的主体间性心理学家约瑟夫·利希滕贝格(Joseph Lichtenberg)认为,人类产生的“当下的体验”与生命早期婴儿和抚养者的互动模式息息相关。利希滕贝格很重视情绪的作用,他认为我们当下体验到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看作“婴儿与抚养者”互动模式的重复。也就是说,人们当下的情绪体验,在生命早期与抚养者互动中早已体验过。

多纳·奥林奇(Donna Orange)也是一位主体间性心理学家,他也强调,由于无意识地重复“婴儿—抚养者”的情感反应方式,人类的主体性就慢慢具备了一定的结构性和组织性,进而形成了特异的“互动模式”。这些“互动模式”来自个体生命早期体验过的情感,是人们当下主观感受形成的基础。 一个人的早年经验组织原则之所以被维持住,在主体间性心理学看来,是出于一个人的自我统合感、连续感和自我完整感。

一个人会把早年所形成的一些体验或信念“正常化”,并会把这些视为正常,然后按这些他认为的“正常”来组织当下的情境。

例如,一名6岁的男孩到他的小伙伴家里去做客。当他看到小伙伴家中的交流情况时,偷偷地把他的小伙伴拉到一旁,悄悄地告诉他:“你们家太不正常了,你的爸爸和妈妈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他们对你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在我们家,我的爸爸妈妈说话都是声音很大,从来不客气的。他们对我说话也是这样。你们家不正常。”

我们会像这位小男孩一样,把自己曾经在早年所经历的情境“正常化”,然后把这个“正常”不断保持和继续下去,这样才更像我们自己,才更是我们自己,才更能找到我们自己。

主体间性心理学的经验组织原则通常来自个体生命早期和抚养者及其重要成员的关系。这种模式会形成我们的自我概念,以及我们在阿伦·贝克(Aaron Beck)的认知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中所看到的早年信念。这些自我概念和自我信念又会影响或决定我们对后来当下情境的应对。

主体间性心理学认为,经验组织原则同时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例如,一个人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是有缺陷的,这是认知层面;那么在这个认知之上,会形成羞耻感或自我厌恶感,这是情感层面。当后来的“经验组织原则”不在这个模式里,如他是可爱的、是出色的,那么出于一个人的自我统合感、连续感和自我完整感,他也会把这种“可爱”和“出色”给破坏掉,然后让自己符合“不值得爱”“有缺陷”的“经验组织原则”。从这个角度看,来访者的症状以及不良的关系正是他们想要继续保持心理统合感所做出的努力。

                    沟通分析理论

对家庭动力学有重要贡献的另外一位心理学家是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他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是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或称交流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伯恩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是他在20世纪50年代独创的交往分析治疗体系。所谓交往分析,就是以人际互动为基础的心理治疗,其目的旨在对一个人的自我心理状态分析了解之后,帮助一个人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自我状态,学习适应性的交往行为,从而重建自我,获得一个成熟健康的人生。

三个自我状态

伯恩认为,我们内在都有三个自我状态,这三个自我状态分别是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这三种自我状态分别表现在他们对外在事情或自己的内在状态的不同的感知、想法和行为的方式上。 

父母自我状态是一个人从父母那里学习而来,并整合到自己人格里的那些部分。因为它主要来自自己的父母,因此他会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和自己父母相同的行为、动作、语言、态度等。其可能的表现有控制、专制、好为人师、指责、批评、要求,也可能会表现为爱、照顾、包容和关怀等。 

成人自我状态是一个人的行为、思考、感觉的方式是针对此时此地发生的事件的反应,并且是能够考虑后果的反应。其可能的表现有理性、尊重、民主、平等、有原则、有弹性、现实、顾大局等。 

儿童自我状态是一个人以自己过去(特别是年幼时)的方式思考、感觉并表现的部分。其可能的表现有直接表达需求、自我中心、冲动、感情用事、单纯、喜怒无常、直率、哭泣、无理取闹、不负责任、任性,也可以表现为活泼、有创造力、追求自由、自然、纯真和有生命力等。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也是与家庭动力相关的理论。依恋是一种婴儿和其照顾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依恋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是婴儿和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一种情感联结方式。这种联结方式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他在未来与他人打交道或建立关系的一种模式。因此,一个人早年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依恋模式,不仅会影响到他与母亲的关系质量,也会影响到后来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包括他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里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步入职场后,他与同事和上司的关系;恋爱时,与恋人的关系;走进婚姻后,与配偶和孩子的关系。

首先提出并建立依恋理论的是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以下三类。 

安全型(secure)。具有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恋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 

不安全—回避型(insecure-avoidant)。具有不安全—回避型依恋关系的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没有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一种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在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上没有差别。 

不安全—反抗型(insecure-ambivalent)。具有不安全—反抗型依恋关系的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玩具。

后来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依恋类型在早年一旦确定,就会对他后来的人际关系产生持续和恒定的影响。一个人的依恋类型大致在3岁以前就被初步建立起来,由此我们每个人在3岁之前与父母尤其是母亲所建立起来的依恋模式,会影响到我们一生的人际关系。

                    代际传递理论

穆雷·鲍文(Murray Bowen)是家庭代际传递理论(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theory)的奠基人,是对家庭动力在代际层面传递进行系统探索和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同时,他也是一名精神科的医生,对大量的精神分裂症家庭的互动模式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他提出了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三角关系(Triangles)、核心家庭情感系统(Nuclear Family Emotional System)、家庭投射过程(Family Projection Process)、情绪阻断(Emotional Cutoff)、多代传递过程(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排行(Sibling Position)和社会情感过程(Societal Emotional Process)8个与用家庭动力有关的重要概念。

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是鲍文家庭系统理论的基石。他认为,一个人的成熟意味着与他人在情感上的分离,尤其是与父母的情感分离。如果没有完成这种分离,那么就意味着一个人没有能够完成与父母或家庭的分化。他用情感与父母(重要他人)的融合和依赖度,用理智的发展和完善度来衡量一个人的分化程度。当一个人与父母(重要他人)的情感融合度和依赖度越高,那么他的自我分化度就会越低。

一个人的分化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人与抚养他成长的家庭(父母)之间的情感分离程度所决定的。这种分化水平一般在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已经建立得很完善了,通常可以持续一生。除非有不寻常的生活事件或者有目的的努力(例如心理咨询)才可能有所改变。

三角关系

三角关系是鲍文家庭系统理论又一重要的概念。他认为,人与人最基本的关系是两人关系。家庭里的关系通常属于亲密关系,当两人的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时,通常会介入第三方来缓解因两人关系所带来的焦虑。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夫妻关系出现紧张,妻子可能会把家庭中其中的一个孩子拉到自己的关系里来,以缓解自己与丈夫在关系上的焦虑。鲍文将这样的三角关系称为“三角化”,即两个人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第三方。

核心家庭情感系统

婚姻当中的夫妻双方都有自己的分化水平。鲍文认为,人们通常选择和他们分化水平相似的人成为他们的配偶。婚姻双方分化水平越高,情感的融合就越低,关系就越可能被那些积极的成分所强化,他们的关系里会有更多的平等、民主、尊重、信任、诚实。而分化水平越低,配偶双方对彼此情感需求就越多,那么他们彼此对对方的依赖就会越深,他们会经常卷入指责、否定、非难、冲突、控制和猜疑之中。

那么夫妻双方谁最容易去拉孩子进入三角关系呢?一般而言,是那个分化更低的一方或在家庭之外资源较少的一方,如社交活动少、朋友少、工作成就低、家庭之外娱乐少的。而在有多个孩子的家庭中,那个分化最低的孩子最容易被父母拉进三角关系。在分化水平相同的情况下,父亲更倾向于拉女儿,母亲更倾向于拉儿子。如果是独生子女,那么孩子通常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成为父母三角化的唯一选择。

父母通常会通过溺爱孩子、控制孩子、向孩子诉苦、让孩子替自己向另外一方传达自己的需求、意见或抱怨,要求孩子在父母之间选队站,要求孩子在父母之间主持正义或当法官。 孩子一旦被父母拉进他们的三角关系,孩子就会出现行为或心理问题,他们就无法去发展自我,他们会用牺牲自我的方式来成全父母。

多代传递过程

鲍文认为,一个核心家庭的情感过程不是一个特定的家庭所独有的。任何一个家庭的情感过程都是从上一代或上几代传递过来的;同样,他们也会传递给下一代。一个家族的情感过程或分化水平,通常可以追溯到很多代。

一个家庭的问题通常是多代传递的结果。在这个传递的过程中,家族中的所有成员既是接受者又是传递者。

                      认知行为疗法

阿伦·贝克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理论和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 我们知道,认知疗法的信念是人的情绪和行为不是源于事件,而是源于人对事件的看法。创立认知疗法的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创立理性情绪疗法的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一个是创立认知行为疗法的阿伦·贝克。

阿尔伯特·艾利斯强调理性信念的重要性,他的咨询重点主要放在寻找来访者非理性的信念和建立理性的信念上;而阿伦·贝克强调非理性信念的来源的重要性,因此他的重点是探索一个人的非理性信念是如何在其成长过程中获得的。

阿尔伯特·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把认知看作“信念”,并把它分成理性信念与非理性信念。而阿伦·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把认知看作一个包含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组成的信念系统。也就是说,阿伦·贝克把人的认知分成了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三个层次。

阿伦·贝克发现,一个人的非理性信念通常可以追溯到一个人早年所形成的信念,这个早年的信念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童年阶段。他认为,我们在早年会形成一些信念,这些信念会被我们带到未来的人生里,并对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持续发挥作用和影响。

核心信念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的核心信念,如我是可爱的、我是有能力的、人心是向善的、未来是美好的;另外一类是负面的核心信念,如我是不可爱的、我是没有价值的、人心是向恶的。阿伦·贝克则非常看重负面的核心信念,并认为我们的不良情绪和行为通常会与此有关。他将人的负面的核心信念分为两大类:一类与无助和无能有关;另一类是与不可爱和无价值有关。

信念通常都是在我们童年形成。当我们在五六岁左右,父母经常会给到我们一些标签,如“你真笨”“你胆小”“你没有用”“你没有出息”“你没有脑子”“你讨人嫌”“我不该生你”“你太单纯”等,这些标签随着我们长大,会渐渐变成“我笨”“我胆小”“我没有用”“我没出息”“我没脑子”“我讨人嫌”“你不该生我”“我太单纯”等自我标签,这些自我标签会形成自我概念,而这些自我概念会慢慢变成对自我的早年信念。这些早年所形成的对自我的信念就会在未来起作用。我们通常会对这些自我概念所形成的信念深信不疑,并按照这些自我概念去发展自己。因此,我们在长大之后,就会被这些自我概念所决定。如果一个人觉得“我没有资格”或“我没有价值”,当他成功的时候,当他快乐和幸福的时候,当他遇到好的机遇的时候,他会因为自己的这个“我不配”和“我没有资格”而将之破坏掉,直至他感觉到与他的“配”和“资格”相符合时才可以就此罢休。他的“配”和“资格”往往就是那些关于自我是“糟糕、痛苦、不幸、失败”的早年信念。

阿伦·贝克认为,这些负性的早年信念会潜伏在潜意识里不为我们所知,但会在我们遇到困境或艰难或有巨大压力性的事件时被诱发,并会引起我们负性的情绪和行为。如果我们那些早年的信念不被修正,那么我们就会被这些信念所支配和影响。因此,阿伦·贝克强调在做一个人的认知疗法时,探索他的早年经历,以及在这些早年经历里所形成早年信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这些早年信念进行干预,才能从根源上去改变一个人面对重大事件的负面情感反应和负性应对行为。

                  家庭系统排列理论

海灵格认为,家庭系统就像一个星座,这个星座有自己的运转规则,这个运转规则是“家庭系统的良知”。家庭系统的良知有三个法则,分别是归属法则、平衡法则和秩序法则。如果家庭系统能够在这三个法则里运作,那么这个家庭里的爱就能很好地流动,家庭成员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否则,家庭系统或成员就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归属法则

归属的需求要求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属于家庭系统,不可以被排斥,也不可以被排除,不论这个人做了多么不好的事情,或者这个人是不是还活着,他都是家庭系统中的一员。如果这个人因为做了不光彩或令家族羞辱的事情,而因此受到家族的排斥或不再被承认是这个家族的成员,那么这个家族系统就会因为这种排斥或排除行为而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家族系统排列的目的,就是要把那个被家族排除在外的人归位。因此,家族系统排列通常会在排列里去寻找那个被家族所排斥或排除的人,再去看那个排除在外的人所牵连的替代者,然后让被排除的人回归家族系统,让被牵连的人也回归到自己应在的位置上。一旦这种双重归位完成,家庭系统排列也便宣告结束。

平衡法则

上一代的亲子关系通常会决定下一代的亲子关系,上一代的亲子关系里父母给予孩子多少,通常在下一代曾经是孩子而现在则是父母的也会给予孩子多少,这是系统的平衡所致。

秩序法则

秩序法则是指在家族系统里,在同一系统里的不同成员或同一成员所在的不同系统在重要性上有所不同。依据秩序法则,在同一个系统里,先来的成员比后来的成员重要;对位于不同系统的家族成员来说,新系统比老系统重要。

当一个人离异后再婚时,那么后面的婚姻里的伴侣便重要或优先于前面婚姻里的伴侣。当一个人有外遇,或在外遇里有了孩子,那么他便等于拥有了一个新的家庭系统。从家庭系统排列原理讲,当一个人在外遇里有了孩子,他便再也回不到原来的婚姻中去了,他需要离开原来的婚姻,和外遇组成新的家庭,这样才符合系统的秩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73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