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最后和他老婆怎么了

赵云最后和他老婆怎么了,第1张

赵云有没有夫人后人未能知晓。三国赵云传多半是作者的遐想。

赵云

字 子龙

终属 蜀

性别 男

籍贯 [冀州]常山真定 [今河北正定]

容貌 身长八尺 姿颜雄伟

官至 镇东将军 永昌亭侯 谥曰顺平

生卒 — 229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配偶 未知

子女 赵统 赵广

兄弟姐妹 未知

曾效力过的势力 公孙瓒 蜀

赵云生平

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善骑射,闻名乡里[1]。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赵云受常山郡人民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

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因此我不投袁绍而投靠将军。”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并派赵云为刘备的随从,让他为刘备率领骑兵[2]。

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著赵云的手不舍分别。赵云感动之余,向刘备辞别说:“我永远不会背叛您的恩德。”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赵云至邺城求见刘备,二人同床眠卧。刘备密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部曲,袁绍并不知道此事。赵云从此便追随刘备,后来随他至荆州。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曹操派夏侯敦、于禁领军进攻刘备,双方战于博望。刘备以伏兵计击破曹军,赵云于战斗中生擒了敌将夏侯兰,而赵云与夏侯兰是同乡,自小相知,知道夏侯兰明于法律,因此为他向刘备请命,并推荐他担任军正,而不将这位同乡为自己所用,由此可看出赵云谨慎明智的处事态度。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兵败,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此时情势危急,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著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这时赵云却反而向北进入曹军势力之中。当时,有人看到赵云向北而去,因此对刘备说,赵云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刘备闻言,用手戟掷那告状的人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

不久之后,赵云果然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著刘备的妻子甘夫人,三人都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之后,刘备便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

赤壁之战后,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今湖南郴县)太守。赵范有一名寡嫂名为樊氏,有国色,赵范欲将她许配给赵云,。但是赵云不同意,推辞说:“我们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样。” 当时有人劝赵云接受这名美女,赵云回答说:“赵范是被迫投降,心不可测,何况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后,赵范果然藉机逃走,而赵云则毫无牵涉。

建安十四年(209年),在平定荆南四郡,又得到原属刘表的部曲万人之后,刘备成为荆州牧,声势渐大,孙权建议双方结亲,刘备便娶了其妹孙夫人。两年之后益州牧刘璋为防备曹操势力而向刘备求援,刘备便领兵三万入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并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负责掌管刘备出征之后大本营公安的内外事务。此时孙夫人放纵骄横,放任她从东吴带来的侍卫和官吏,多有不法的行为。刘备知道这消息之后,认为赵云为人威严、庄重,一定能加以整顿,因此特命赵云掌管内事。孙权听说刘备西征益州之后,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孙夫人回去,并叫她带刘禅一起归吴。幸得赵云与张飞一起带兵在长江截住东吴船队,并成功夺回刘禅。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从葭萌进攻刘璋势力,并召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 诸葛亮与赵云,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攻克江州(今重庆)后,兵分两路,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分定江阳、犍为等地[3]。次年与刘备、诸葛亮于成都会合。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议论劝刘备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必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才可让众人返回家乡去种植桑梓,回归故土去耕作田地,这样才是正道。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钱粮,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刘备听从了赵云的建议。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率军进攻汉中,次年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渊,于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并先运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便领军出击,当时赵云属下的士兵也随著黄忠一起出击。 但是黄忠的军队过了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担心的赵云便带著数十骑出了营寨,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 结果,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赵云才刚和敌人交手,敌人的大军已来到面前,声势逼人。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曹军散而复合,赵云突围而出并退入蜀军的营寨内,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营寨内。此时曹军已追至蜀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 赵云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蜀军偃旗息鼓。 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是胆也!”于是设宴欢庆直到黄昏,军中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之仇,赵云上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魏国之后,吴国自然会臣服。虽然曹操毙命,但其子曹丕篡盗大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该放置魏国,反而先打吴国。而且与吴国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但愤怒的刘备不听谏言,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

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东征大军败于猇亭,刘备由秭归逃回永安(今四川奉节),赵云进军至永安,而吴军已退。

建兴元年(223年),后主刘禅继位,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

建兴五年(227年),在平定南中并和东吴结盟之后,诸葛亮率领诸将进驻汉中准备北伐,赵云随诸葛亮转驻汉中。

次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阻挡,诸葛亮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赵云、邓芝由于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而赵云随即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损。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祁山战场,蜀军主力因其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举动失宜,被魏将张郃大败于街亭,诸葛亮只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诸葛亮引疚上表自贬三级,赵云亦被贬为镇军将军。

蜀军退兵时,诸葛亮曾问:“街亭退兵时,我军编制皆混乱成一团,箕谷退兵,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这是何故?”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因此军资没有遗失,人员编制整齐。”

当时赵云军中尚有多余的绢布,诸葛亮下令分给赵云部队将士。赵云说:“我军军事失利,怎么还能要赏赐呢?请将这些物资全部纳入赤岸府库,在十月寒冬的时候再赏赐给将士们使用。”诸葛亮对赵云品行大为称赞。

建兴七年(229年),赵云病逝,后主于景耀四年(261年)追谥他为顺平侯。

后主下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 忠以卫上,君念其赏; 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由于蜀汉初期少给谥号,刘备在位时只有法正有谥号,刘禅时也仅有诸葛亮、蒋琬、费禕三位宰相、宠臣陈祗以及由魏国投诚的夏侯霸等人有谥号,后来关张马黄、庞统和赵云亦被追谥号,当时的舆论认为这是很大的荣誉。

赵云有两个儿子,长子赵统继承其爵位,官至虎贲中郎,并担任领军的职务;次子赵广官至牙门将,在沓中追随姜维时战死沙场。

注:[1]《真定县志》载:“常山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刚毅任使,尤擅骑射,郡人景仰。”

[2]《资治通鉴》载:“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

[3]《华阳国志》载:“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

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为人刚毅谨细,刘备军曾俘获夏侯敦部下夏侯兰,兰乃赵云同乡,云知其明于律法,推荐他为军正,但不安排为自己属下,其慎虑如此。蜀军街亭失利后,各处皆损兵折将,唯有赵云亲自断后,所属兵将及军资什物都无甚损失,丞相诸葛亮要把军队剩余物资奖赐赵云将士,赵云不受,认为蜀军兵败,不应反而受赏,诸葛亮对其德行十分赞赏。昔日平定桂阳后,赵云任桂阳太守,原太守赵范之寡嫂有天资之色,范欲将寡嫂配赵云,赵云认为范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婉拒,后来赵范果然逃走。巴蜀初定时,刘备欲将巴蜀田宅分赐诸将,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之例劝阻刘备分田宅赐将,认为田地应交与百姓耕种,房宅也应归还百姓,刘备从其言。赵云为国,不被天姿国色所迷,为民,不为良田豪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敬其德。

赵云评价

《关张马黄赵传》: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邓张宗杨传》引杨戏《季汉辅臣赞》: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刘备:“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卢弼《三国志集解》:樊氏国色,而子龙不取,贤于关羽之乞娶秦宜禄妻去远矣。

唐朝大臣薛登上疏时引前代故事曰:至如武艺,则赵云虽勇。资诸葛之指撝;周勃虽雄,乏陈平之计略。若使樊哙居萧何之任,必失指纵之机;使萧何入戏下之军,亦无免主之。将长于摧锋,谋将审于料事。

宋朝萧常:云虽虎臣。其所建明。通达国体。如还田宅以系民心。留军资以须冬赐。赦吴而专事魏。有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纳赵范之兄嫂。以远同姓之嫌。律己之严如此。方时诸将。其最优乎。

元朝郝经:云忠缱绻御侮。始终不渝。为汉爪士。功烈志胆。曹樊之俦。云尤识虑经远。壮而不疏。每进忠益輙中。

清安溪先生李安地:灌摧项羽于垓下,滕脱孝惠于彭城,比于定军当阳之事。

清文史学者姜宸英:赵关张及武侯之后。先后殉国。一时君臣相得之雅。奕世猷同。休戚千载。而下为之慨慕不已。

清学者王复礼:顺平真儒将哉。其律己也严。接人也慎。其见理也明。其去私也力。若夫当阳救主,奋不顾身。汉水立功,威还似虎。语云,胆欲大而心欲小,志欲圆而行欲方。其顺平之谓乎。

演义赵云

赵云开始跟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阪恶战,赵云几进几出,杀得曹军闻风丧胆。保护刘禅和甘夫人安全脱险。刘备入西川,赵云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作为援军,为平定益州做出了贡献。刘备死后,赵云跟随诸葛亮北伐,子龙单骑退追兵。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在演义中,赵云英武潇洒,武力超群,数次成为孤胆英雄,被刘备赞为“一身都是胆”,是深受我国民众喜爱的小说人物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阔面童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曾和多名三国名将对战,冲锋陷阵未尝败绩,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汉中王时封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五位将军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五虎将之名因此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国勇将代名词。而赵云又有许多机智应变、忠君为民的出色表现,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缺的。

《三国演义》有赞赵云诗曰:

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阪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应得显神威。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昔日战长阪,威风犹未减。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张。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留百世芳。

古风一篇

当年玄德走江陵,路次当阳少甲兵。

忽被曹瞒驱铁骑,军民打落尽逃生。

赵云独仗英雄气,舍命浑如落叶轻。

枪搅垓心蛇动荡,马冲阵势虎飞腾。

怀中抱定西川主,紫雾红光射眼明。

斩将夺旗世罕比,擎天保驾功业成。

我来少歇长坂下,斑斑沙草血犹腥。

子龙子龙在何处?仰天长问三两声。

全忠全义真称羡,永远标题翰墨青。

民间艺术

三国志平话:

“赵云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三国志」除张飞,第一条枪。”

《三国志平话》为元代新安虞氏所刊,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三国故事小说。

三国故事在中国流传甚久,在李昉《太平广记》的卷二百二十六有引用杜宝《大业拾遗记》的记载,其中就有六种三国傀儡戏的剧目;而晚唐李商隐的《骄儿诗》则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记载。即在隋唐时民间就已有表演与谈说三国故事的风气。根据《东京梦华录》及《东坡志林》记载,北宋时就有专门「说三分」的说书人。宋、元、金的戏曲中,也出现不少三国的相关戏剧,其中已出现明显的「尊刘贬曹」的倾向,因此属于刘备一方的武将常被视为正义的代表。

赵云在《三国志平话》中登场时为袁绍之将,当时刘备失了徐州,与关张相失,欲向袁谭借兵以讨曹操,袁谭久不能决,因此在晚上归馆之后,带酒口念短歌一首,歌曰:

天下大乱兮,黄巾遍地;四海皇皇兮,贼若蚁。曹操无端兮,有意为君;

献帝无力兮,全无靠倚。我合有志兮,复兴刘氏。袁谭无仁兮,叹息不已!

此时,西廊下有一将听得玄德此歌,应声而和曰:

我有长剑,则空挥叹息。朝内不正,则贼若蛟虬。壮士潜隐,则风雷未遂。

欲兴干戈,则朝廷有倚。英雄相遇,则扶持刘邦。斩除曹贼,与君一体!

此将即为常山赵子龙也。

后来赵云便以刘备为仁德之人,舍了袁绍跟随刘备。之后刘备、赵云听说古城有一「无姓大王」,使一条枪丈八神矛,万人难敌。刘备怀疑是张飞,赵云便出战「无姓大王」,硬战六十合,赵云气力不加,败回马本阵里来。刘备乃认出「无姓大王」果然就是张飞,兄弟相认。

当阳长坂一役,赵云单马入曹军中,欲寻刘备家族,遇见甘夫人时,她右腹已受箭伤,深可见肠,在把阿斗托附给赵云之后,于墙下身死。赵云乃推倒墙,盖其尸。之后赵云怀抱阿斗南走,撞入曹军军阵,曰:「我于百万军中与主公救阿斗!」后有诗曰:

奇哉赵子龙,凛凛一心忠;先主败荆州,家族又不从。一生不顾死,再入虎狼丛;

忠孝保弱子,敢当百万雄。春秋有伍相,汉世有子龙;到今千载后,谁不仰高风?

赵云血战之后抱著阿斗终于见到刘备。刘备接过阿斗,掷于地上曰:「为辱子,几乎折了吾之良将赵云!」。至刘备平定益州乃恩封五虎将军,将关公封寿亭侯,张飞封西长侯,马超封定远侯,黄忠封定乱侯,赵云则封为立国侯。

《三国志平话》虽然文笔粗鄙,与历史大势不符处甚多,但已可看出《三国演义》的基础。其中描写古城会时,赵云曾战败于张飞;当阳长坂一役,赵云亦只射杀一将;恩封五虎将军时,赵云居于末位,对照明代《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可以明显看出赵云在民间传说形象的提升。

传统戏剧:

在传统戏剧方面,赵云在京剧中为著名的武生角色,特徵为扮相俊逸,身段威武稳健,嗓门洪亮。著名的京剧大师杨小楼便以扮演赵云,表演《长阪坡》的剧目著称,有「活赵云、活子龙」的外号。

以赵云为主要角色的京剧故事如下:

[剧目名称] [内容情节]

磐河战 袁绍与公孙瓒会战于磐河,袁绍命大将颜良、文丑出战。当时赵云也在袁绍帐下,因与其理念不合便不被重用,赵云见公孙瓒兵败,乃出马杀败颜良、文丑,救了公孙瓒。

借赵云 刘备向公孙瓒借赵云,刘备素来喜爱赵云将材,一路上一直试探赵云心意,问他天下诸侯谁为英主,最后竟得赵云认同自己,乃领赵云至徐州。但是张飞不服,赵云乃打败曹军猛将典韦,才让张飞亦心服。

长阪坡 刘备逃奔江陵,于当阳长阪被曹操大军所追,妻儿都在乱军中失散。赵云乃匹马单枪,闯进曹操万军之中,陆续救出糜竺、简雍、甘夫人等,最后寻到糜夫人,但糜夫人已身受箭伤,乃将幼子阿斗托给赵云,自己投井而死。赵云怀抱阿斗,夺得宝剑,奋力血战得脱,将阿斗交还刘备。刘备却将阿斗摔在地上,说「为此孺子几乎损我一员大将」,赵云为之感泣。

长江夺阿斗 孙权乘刘备入益川时,用张昭之计,假称吴国太染病,派心腹周善到荆州接孙夫人归吴,并嘱她带回刘备之子阿斗,以作人质。孙夫人不疑,乃怀抱阿斗登船归吴,赵云驾船赶来,力劝孙夫人留下阿斗,夫人不从,赵云乃夺回阿斗,此时张飞亦驾船赶到,乃杀死周善,和赵云一起带阿斗回荆州。

元杂剧中有「赵子龙胆大如斗」之说,并有「赵子龙大闹塔泥镇」一本,已失传。而赵云谨慎细心的特点亦被加以强调,出演赵云的演员都会被特别要求,必须要表现出赵云胆大而又细心的特点。

在一个早期流传的故事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次诸葛亮令赵云率军去攻取一座城池,诸葛亮事先策画整个军事计画,何时出发、何时用餐、何时行军、何时渡河、何时攻城都按表制定完成,赵云只要照著既定的行程表执行即可。但是在赵云出发之后,诸葛亮才发现计画中有一个严重的疏失,即按照原定的时间,那条河正值涨潮,士兵们将无法渡河,当诸葛亮正在担忧整个行动将会失败的时候,却传回赵云已按照预定的时间攻下城池的消息,原来赵云知道河水会涨潮,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先准备好渡河用的舟筏,因此顺利完成计画。在这个早期故事中,赵云谨慎细心的程度甚至在诸葛亮之上。

反三国演义:

《反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民国文人周大荒,他自称要「为一干英雄代造完成一统时局,为马超、赵云一时名将打抱不平,令其吐气」,而将《三国演义》从徐庶收母信而归曹操之后的情节完全翻案,改写为《反三国演义》,并于1930年出版。

如周大荒所言,马超、赵云两人成为全书主角,两人一从北路、一从南路,分别扫荡魏吴,最后一统天下。赵云成为扭转历史发展的关键人物,不但救出徐母留下徐庶,还识破吕蒙白衣渡江之计,并与关羽一起夹击许昌,会同蜀汉诸虎将击败司马、东吴联军,改变了历史走向。

也许是认为自古英雄配美人,周大荒还虚构一名武艺高超的西凉女将,马超之妹马云禄(即文鹭),让她嫁给赵云,夫妻两人一起作战。

游戏:

三国赵云传系列 台湾第三波 战场动作 以赵云为主角,虚构赵云的一生,玩家操纵著赵云在战场上斩杀敌人。

傲世苍龙赵云传 台湾智冠 策略模拟 由玩家操作赵云及其军队,进行模拟战略,以完成各关卡任务。

幻想三国志系列 台湾宇峻奥汀 角色扮演 以三国时代为背景的虚构武侠风格游戏,赵云为少数出场的历史人物,其人物设定相当美形,为游戏中主要角色之一。

真三国无双系列 日本光荣 战场动作 玩家可选择扮演三国时代的武将,投入三国时代的知名战场中进行战争。赵云为其游戏的招牌人物之一。

影视: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 导演:李仁港 以赵云为主角,由香港、南韩联合出资,李仁港兼任编剧、导演,刘德华、洪金宝、李美琪主演,于2008年初上演。

赤壁 导演:吴宇森 为有史以来投资额最高的华人**,赵云为其中主要角色之一,为了吸引人气,此部**将以赵云长阪坡救主一战作为整部**的开头。

由以上各类资料可见,赵云的形象可以说自古以来便是文武双全、忠勇兼备的:他一方面是严肃厚重、强挚壮猛、克服战祸、救主于危难的猛将,一方面又是柔贤慈惠、执事有班、统时选士、跟随先主经营天下的开国忠臣。赵云的这种表现,正好符合传统儒家社会对武将和人臣的要求,因而特别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在民间说书人和剧作家、小说家的口述以及演义抬高之下,赵云慢慢成为一个近乎完美的梦幻武将。

赵云在传统民间说书人的三国武将武勇排名中经常名列前十名之一,而近代毛泽东曾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更是将赵云的武勇地位提高到三国第二的程度。而《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更进一步让赵云成为文武双全、忠勇兼备的古代将领典范,时至今日,在各种影视媒体和动漫游戏的大力介绍推广之下,“常山赵子龙”已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古代勇将代名词了。

赵云故址

现代赵云祠墓地址:

四川大邑:子龙庙,顺平侯赵云墓

在大邑县城东1公里银屏山下。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四周有石砌女墙,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正中竖有高2。5米、宽1米的墓碑,上刻“汉顺平侯赵云墓”七篆体大字,两侧刻有填金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匾文“永烈千秋”。赵云(?-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三国蜀汉名将。建兴六年(228年),随诸葛亮攻汉中,分兵拒曹真,因兵力悬殊,退守汉中。翌年,病死成都。因赵云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故后主敕葬银屏山麓。

河北正定:赵云庙

一九九六年,正定县人民政府斥巨资将旧庙拆建重修,对外开放。重修之庙占地二十余亩,造型古朴,气势宏伟,其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顺平侯殿。主殿鱼贯中轴,左右配殿翼辅两侧,整个布局开阔大方,整齐匀称。更以碑庭刻石,花草树木点缀其中,由为肃穆典雅。 现展出之找云故里碑,赵云饮马槽,均为庙内原存遗物,部分古代兵器、陶器为正定出土文物。其余木牛流马,红崖天书等无不与三国故事有关者。赵云庙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与世界文明之隆兴寺\容国府毗邻。景点聊缀,相得益彰。为弘扬民族文化,重现赵子龙雄姿,正定县旅游局在原道光年间遗址上重建的赵云庙已于97年4月13日正式对游客开放。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其格局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组成,新庙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并与周围的隆兴寺、荣国府等著名景点连成一片、相得益彰。赵云庙的落成开放为中外游客及赵云的海外后裔提供了一处瞻仰凭吊、游览观光的场所。

台湾台南县佳里镇子良里(子龙里):子龙庙

雪满常山龙不归--赵云 http://zhaoyunmemskycom

清朝记载祠庙另有:

河南南阳南三十里屯东赵云祠墓

四川黎州(今汉源)大渡河守御所安靖坝左赵云祠

湖广桂阳州(今湖南郴州桂阳)城外芙蓉山下赵云祠

湖北当阳(长阪)有子龙阁,子龙路;赤壁有子龙滩;监利有子龙岗。湖南常德安乡有子龙庵;桂阳有蒙泉(又名万军泉,赵云八角井)及平阳戍。四川成都和平街原名为子龙塘街,和平街小学在相传是顺平侯洗马池故址;成都龙泉石经寺(历名灵音寺,天成寺)相传初为赵云祭祀家庙。四川金堂鸿都观后有洗马池,云顶山有汉将军柏;广汉有白马寺仁圣宫。重庆长寿有赵云寨;重庆市中大阳沟白龙池相传为赵云驻江州白龙马厩;奉节有子龙屯兵处卧龙岗。陕西宁强有子龙驻军处子龙山。

<<三国演义>>

在我国,《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被广大读者称为“四大名著”,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古人亦有云:“……读三国胜读水浒传。水浒文字真,虽较胜西游之幻,然无中生有任意起灭,其匠心不难,但终不若三国叙一定之事,无容改易。而卒能匠心之为难也,且三国人才之盛,写来个个出色,又有高出于吴用公孙胜等万万者。吾谓才子书之目,宜以三国演义为第一。”

<<水浒传>>

《水浒传》是作者施耐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北宋农民大起义而写成的一部伟大的小说。小说倾向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的行动。概括了当时不同阶层的人们从觉醒到反抗的斗争道路。正是这些艺术成就,才使《水浒传》成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以宋江起义故事为线索创作出来的。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徽宗时期,《宋史》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等都有记载。从南宋起,宋江起义的故事就在民间流传,《醉翁谈录》记载了一些独立的有关水浒英雄的传说,《大宋宣和遗事》把许多水浒故事联缀起来,和长篇小说已经很接近。元代出现了不少水浒戏,一批梁山英雄作为舞台形象出现。《水浒传》是宋江起义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吸收了民间文学的营养。

《水浒传》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之一。它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但作品歌颂、美化宋江,鼓吹“忠义”和“替天行道”,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

<<西游记>>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传统。据说其父吴锐虽为商人,不仅为人正派,而且好读书,好谈时政,这自然对吴承恩产生较大影响。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五十多岁任过浙江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过荆王府纪善,这是同县丞级别差不多的闲职。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大约是中年以后,或认为是晚年所作,具体时间无法确定。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但我认为,《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完的曹雪芹。从《红楼梦》成书至今,已有两百余年了,但有关曹雪芹的“言”与《红楼梦》的“味”,却是见仁见智,各家说各家解。许多红学家穷其一生,也仅是“独创”一家言,几

无定论。

红学论争了百余年,有很多谜点远非愈辨愈明,破解有日,而是更加云里雾里,不明所以了。像很基本的东西,《红楼梦》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写的,也有众多说法。更进一步,曹雪芹的籍贯到底在哪儿?他是汉人还是满人?他出生于哪一年?活了多少岁?《红楼梦》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事?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来看,《红楼梦》手稿一百一十回是写完了的,后三十回又为何遗失了?后四十回是不是高鹗续写的?脂砚斋是男是女?曹雪芹和脂砚斋、畸笏叟是什么关系?……有关《红楼梦》的疑问可列出长长的一串。

中国现代文学馆将国内老中青三代红学家冯其庸、周汝昌、王蒙、蔡义江、李希凡、孙玉明、胡德平等人请到文学馆,开设讲座,新解《红楼梦》,就诸多疑问展开探讨。本书即为演讲结集,十二个专题,有助于细品《红楼梦》,领略更多深意。

1 《西游记 》文言文的 带解析 15篇 一百五十字左右

1) 唐僧的父母之谜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取经,要讲唐僧,我们得先从唐僧的父母亲讲起。

在西游记的《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这一回中, 疑点多多, 迷雾重重, 很难于读懂。然此篇正是作者立意高远之处, 读懂了, 方能明白何为“造化”,读不懂, 《西游记》就永远只能是儿童故事。

唐僧的父亲叫陈光蕊,唐僧的母亲叫殷温娇。 在这一回故事中,陈光蕊考上了状元,遇到丞相的**殷温娇抛绣球招亲,那绣球“恰打着光蕊的乌纱帽”,二人由此成就了一段姻缘。

陈光蕊便和丞相之女殷温娇结了婚。 陈光蕊赴任江州,从丞相府出发,一路上竟无人伴随,仅带着老婆和自己的一个家僮,到了洪江渡口,艄公刘洪、李彪见色起意, 杀了陈光蕊和家僮,逼**顺从。

**寻思无计,只得顺了刘洪。 这个时候,离谱的事情发生了:刘洪穿了光蕊衣冠,带了官凭文书,同**往江州上任去了。

刘洪,一个水贼,居然敢冒充朝廷命官,还带着个活证人,难道他不怕**害他么?!而**却并没有揭穿杀夫凶手,那她还在等什么? 她可能担心怀着的孩子有危险,孩子(即后来的唐僧)生下后, 顺水放走, 由老和尚收养了, 这个时候,她完全可以报案,却为何仍不作声? 更离奇的是,刘洪竟然冒充了一十八年,也没被人发觉!女儿出嫁后没回过娘家, 也无书信来往!这十八年中,**和杀夫凶手夜夜同床共枕, 简直叫人无法想像! 后来儿子陈玄奘年满十八岁后到京城报信,丞相居然发六万御林军来捉! 陈光蕊复活后, 一家团圆, **竟然又从容自尽了! 着实叫人费解啊! 于是, 就有人说, 这一篇是《西游记》中最大的一处败笔。最不合理, 甚为荒诞!犯了写小说不可犯的错误,这些漏洞作者能回答得了吗?作者吴承恩在处理这段故事时的拙劣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臭! 恰恰说错了, 作者绝不至于犯如此低级的逻辑错误, 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写很荒诞吗! 还留下把柄给你来说! 既然他这样写了, 就是另有深意的, 这正是西游作者的高明之处! 看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答案是: 这一切的一切, 都是菩萨安排好了的。 这个答案, 你满意不? 先莫要笑我, 真相就是这样的! 什么? 你觉得这个答案很无聊? 那好, 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证据,细细推论。

首先, 这段故事里的疑点很多。疑点越多, 线索就越多, 所以,任何一个疑点都不能放过, 这些看似矛盾的表象背后, 一定有着一个统一的载体。

这一回故事的结局是: 陈玄奘十八岁后到京城报信, 捉了杀父仇人, 拿到江边渡口祭奠,活剜了刘洪的心肝。然后龙王送陈光蕊还魂复活, 一家团圆, 后来殷**毕竟从容自尽了。

作者讲一个故事,总是有起因、经过、结果等等部分共同构成的。 而故事的结果, 总是具有唯一的确定性。

因此,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故事既然是以这种结局来结束的, 那么, 故事中的“任何发展过程”都是为了导致出这样“一种结局”而设计的。 这个结果中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 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十八年后, 陈玄奘到京城报了信, 才能复仇? 难道**她自己就不能复仇吗? 如果**可以自己复仇, 那么, **可以采取至少以下4种办法: 1 写信给父母。

2 找一个与凶手不和的官吏说。 凶手并未时时不离她身边,也未将她禁锢,她完全有行动自由, 而且凶手还是经常性地外出办公。

因此,这两条她完全能够做的到。 3 夜里睡着了下手。

4 饭菜里投毒。 这两条更容易做到, 并且成功率更高。

但是,以上4种可行的复仇方法,温娇**全部都放弃了,一种也没有采用。 温娇**完全有能力、有条件自行复仇, 但是她没有复仇。

那么, 很明显, 这个故事一开始就是设计的是: 这个“血海深仇”,就是专门留给儿子陈玄奘长大了来报的, 而不是给她来报的。 那么, 又有新的问题: 这个“血海深仇”,不让温娇**自己报, 这可能吗? 这个思想工作做的通吗?温娇**每天面对着这个杀夫仇人她会怎么想? 白天的要伺候他吃, 天黑了还要陪他睡, 她就这么眼睛一闭, 天天忍着紧他折腾啊? 还要忍上一十八年, 我们的温娇**她忍受的了么?! 如果她无法忍受, 那么, 她绝对会采取以下两种措施之一: 1干掉凶手。

2干掉自己。 可是, 无论是干掉凶手还是干掉自己, 都会导致玄奘长大了不能报仇。

因此, 要使玄奘长大了能亲自报仇, 我们的温娇**她既不能干掉凶手也不能干掉自己。 那么, 究竟怎样才能让温娇**既不干掉凶手也不干掉自己, 并且心甘情愿地陪着杀夫仇人睡上六千五百七十个夜晚呢?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2)《西游记》中最大的秘密陈光蕊中了状元,跨马游街, 遇丞相之女殷温娇打绣球招亲, 恰打着光蕊的乌纱帽。当晚就拜了堂, 入了房。

第二天一大早就携美妻赴任去了。真是爽啊! 就连作《证道书》的残梦道人澹漪子老前辈都羡慕的不得了, 在此处夹批曰:“真快活!状元易中,此景难逢。”

可是, 真快活吗?这里面的问题实在是太大了!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陈光蕊赴任的路线:京城——陈光蕊家——万花店——洪江渡口——江州。这一趟路途究竟有多远? 原著中作者已经给出了答案。

陈光蕊与**结婚的那天。

2 玄奘西游经过了哪些国家与地区

隋炀帝大业末年,玄奘决定离开净土寺,前往长安游学。

途中获知长安名僧因世乱多避居于蜀地,便转往成都。直到公元622年,玄奘到达长安,在京师诸家游学。

此时的玄奘,已游学南北,广承诸师,穷尽各说。 但玄奘从多年的游学听闻中观察到,各地的讲学都不一致,此时恰好印度那烂陀寺高僧 波颇密多罗来唐朝译经讲论,于是他便决心前往印度去求法。

当时出国的要求很严格,玄奘 向上请示去印度,但没有得到允许6直到公元629年,国内发生灾荒,出国禁令相对松弛,玄 奘便乘机西行。 他从长安出发后,经过兰州、凉州、瓜州、越过玉门关,跋涉五峰,穿过了空无人烟的 大沙漠,历经艰险,后到达高昌首都伊吾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

在此,高昌王掏 文泰以优厚的礼遇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给他终身供养的待遇。但玄奘志在四方,辞别高昌王 继续西行。

之后玄奘历经屈支(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跋禄迦(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 苏)等国,翻山越岭,到达西突厥都城素叶城。在这里,玄奘又得到叶护可汗的照应,并顺 利通过了与印度相连的迦毕试国,最终进入北印度境内s 从此,玄奘遍游印度,广泛学习诸派经论,并且到达那烂陀寺,诚心拜谒戒贤法师,听 授《瑜伽师地论》等。

历时5年左右,玄奘将印度诸派各家学说包罗无遗,同时他也因此声 冠印度,得到大小乘诸派的一致称赞。随后,玄奘受人邀请参加了在钵罗耶伽国举行的万人 无遮大会,历经75日。

大会结束后,玄奘辞别东归,沿原来的路线返回,于贞观十九年(645 年)正月回到长安。 玄奘西行求法,前后一共17年,分别取回经典520夹657部。

其后,玄奘主要从事翻译 工作。他在弘福寺、慈恩寺、西明寺、玉华宫等地先后译经74部,总计1335卷。

玄奘开创 了我国的法相宗,培养了一大批法相学的高僧,为中印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更为中国佛学的 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 概括文言文版《西游记》故事情节20个章节

西游记前20回,写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根据一老猴指点,石猴经南赡训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

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败。金星再次招来悟空。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

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南海观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战败。观音又荐二郎神。二郎神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刚套,击中悟空。众神押其回上界。玉帝传旨处死。

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孙悟空一路筋斗云,跳不出佛掌。如来将五指化为大山,压住悟空。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饲喂悟空。

五百年后,如来佛欲寻一信徒取经,以使佛法永传东土。观音率木叉,带着袈裟、锡杖和金、紧、禁三个箍,驾云前往。一路上收伏沙悟净、猪悟能和小白龙;劝化孙悟空,让他们共保取经人。

泾河龙王为使袁守诚预卜落空,私改降雨进辰,雨量。又以所占失准捣毁袁守诚卦铺。袁守诚断言龙王因违旨将被唐丞相魏征处斩。并让龙王向唐太宗求生路。太宗梦龙王求情,许之,命魏征入朝随侍,使其不能斩龙。

魏征与太宗对奕时,梦斩老龙。当晚太宗梦龙王索命,自此身心不安而患病。为防鬼祟,他令尉迟恭、秦叔宝夜守宫门。太宗不久亡故,在阴间遇魏征旧友,现为阴间判官的崔珏。崔珏为太宗添寿二十年。还阳途中,太宗被冤鬼纠缠,散金银给众鬼而脱身。

唐太宗还魂,登朝宣布大赦天下,严禁毁僧谤佛。众人推举陈玄奘主持水陆大会,太宗许之。

观音菩萨变成疥癞游僧,将锡杖袈裟献给太宗。太宗将其赐予玄奘。观音上台对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处,玄奘愿去西天,太宗封其为"御弟圣僧",赐号为"三藏"。三藏唐僧出关而去。

唐僧骑马西行。山边城,夜登双叉岭,被虎魔王部下生擒。太白金星搭救了唐僧。唐僧行至两界山,忽听喊声如雷:"我师父来也!"

叫喊者正孙悟空。唐僧收悟空为徒。西行路上,悟空打死六个剪径的强盗,唐僧抱怨不已。悟空纵云离开唐僧。观音授唐僧紧箍咒,悟空接受肌长冠短攉的圭痊氦花龙王劝告,重来保护唐僧,戴上了紧箍咒,表示不现款违背师言。

途径蛇盘山,马匹被鹰愁涧中之龙吞食。观音召出恶龙,将其变为白马赐给唐僧当座骑。

行到观音禅院,老住持为谋占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鉴是避火罩罩住唐僧,自己在一边鼓风,使火烧净禅院。黑风山的熊罴怪趁火偷走袈裟。悟空上山寻妖索要袈裟。

悟空见一黑汉正与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开佛衣会事,遂打死白衣秀士蛇怪,与黑汉熊精相斗。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请贴,变为老住持赴会。因被识破,只好请来观音。观音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悟空在肚内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门。

高老庄高太公因妖怪入赘其家请求降妖。悟空变为太公之女。迷惑妖怪。又现出原身。妖怪化作狂风而逃。悟空紧追。

那怪入洞取出九齿钉耙一悟空大战,当听悟空说为保护唐僧取经过此,那丢下钉耙,跟悟空去拜见唐僧,被取明为猪八戒。三人到浮屠山、逢乌巢禅师,从其处得《心经》一卷。

黄风岭的黄风怪先锋虎精,将唐僧摄往洞中。悟空、八戒赶往洞口搦战。虎先锋难抵败逃,被八戒一耙筑死。

4 玄奘西游取经时都有哪些功绩

玄奘(602-664),名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猴氏镇)人。

玄奘幼年出家,遍访佛教名师学习经论,后来感叹各派学说间的分歧,很难得到定论,便下决心到天竺学习佛教。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伴陈表,向朝廷请求允许西行求法,但未获得太宗的批准。

玄奘于是“冒越宪章,私往天竺”,从长安开始,到达王舍新城,长途跋涉十多万里。贞观五年(632),抵达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求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求学五年,受到优待,被评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贞观十年(637),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了伊烂钵伐多国、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磔迦国、达罗毗荼国、狼揭罗国、钵伐多国,拜师参学。

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了两年,然后重新返回那烂陀寺。后又到杖林山访学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槃、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两年后再返回那烂陀寺。

从此时开始,戒贤嘱咐玄奘为那烂陀寺众僧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此时恰逢中观学派清辨(婆毗呔伽)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烂陀寺讲《中论》、《百论》,讲宣反对法相唯识的学说。

玄奘于是著《会宗论》三千颂,以此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此后又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同时著有《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

后来,玄奘接受东印迦摩缕波国国王鸠摩罗的邀请前往讲经说法,并著有《三身论》。接着戒日王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有五印十八个国王、三千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两千人参加。

在辩论会上,玄奘讲论佛法,任人间难,无人能予以诘难,名震一时,大乘学派尊为“大乘天”,小乘学派尊其为“解脱天”。 此后,戒日王又邀请玄奘参加了五年一度,历时七十五天的无遮大会,在无遮大会结束后,玄奘归国。

5 《西游记》第一回古文翻译

译文: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在东胜神洲傲来国,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块仙石,一天仙石崩裂,从石头中滚出一个卵,这个卵一见风就变成一个石猴,猴眼射出一道道金光,向四方朝拜。那猴能走、能跑,渴了就喝些山涧中的泉水,饿了就吃些山上的果子。

整天和山中的动物一起玩乐,过得十分快活。一天,天气特别热,猴子们为躲避炎热的天气,跑到山涧里洗澡。它们看见这泉水哗哗地流,就顺着涧往前走,去寻找它的源头。猴子们爬呀、爬呀,走到了尽头,却看见一股瀑布,像是从天而降一样。

猴子们觉得惊奇,商量说∶“哪个敢钻进瀑布,把泉水的源头找出来,又不伤身体,就拜他为王。”连喊了三遍,那石猴呼地跳了出来,高声喊道∶“我进去,我进去!”

那石猴闭眼纵身跳入瀑布,觉得不像是在水中,这才睁开眼,四处打量,发现自己站在一座铁板桥上,桥下的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着流出来,将桥门遮住,使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石猴走过桥,发现这真是个好地方,石椅、石床、石盆、石碗,样样都有。

出处:出自明代吴承恩的长篇小说《西游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中国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西游记》的作者明代人吴承恩(有争议)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时期。

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和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正不断激化,并且日趋尖锐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到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追随刘备,功绩卓著,有勇有谋,善始善终,卒于公元229年,谥曰顺平侯。

  赵云简介

  赵云

  字 子龙

  终属 蜀

  性别 男

  籍贯 [冀州]常山真定 [今河北正定]

  容貌 身长八尺 姿颜雄伟

  官至 镇东将军 永昌亭侯 谥曰顺平侯

  生卒 — 229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配偶 未知

  子女 赵统 赵广

  兄弟姐妹 未知

  曾效力过的势力 公孙瓒 蜀

  赵云生平

  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善骑射,闻名乡里[1]。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赵云受常山郡人民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

  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因此我不投袁绍而投靠将军。”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并派赵云为刘备的随从,让他为刘备率领骑兵[2]。

  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著赵云的手不舍分别。赵云感动之余,向刘备辞别说:“我永远不会背叛您的恩德。”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赵云至邺城求见刘备,二人同床眠卧。刘备密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部曲,袁绍并不知道此事。赵云从此便追随刘备,后来随他至荆州。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曹操派夏侯敦、于禁领军进攻刘备,双方战于博望。刘备以伏兵计击破曹军,赵云于战斗中生擒了敌将夏侯兰,而赵云与夏侯兰是同乡,自小相知,知道夏侯兰明于法律,因此为他向刘备请命,并推荐他担任军正,而不将这位同乡为自己所用,由此可看出赵云谨慎明智的处事态度。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兵败,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此时情势危急,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著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这时赵云却反而向北进入曹军势力之中。当时,有人看到赵云向北而去,因此对刘备说,赵云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刘备闻言,用手戟掷那告状的人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

  不久之后,赵云果然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著刘备的妻子甘夫人,三人都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之后,刘备便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

  赤壁之战后,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今湖南郴县)太守。赵范有一名寡嫂名为樊氏,有国色,赵范欲将她许配给赵云,。但是赵云不同意,推辞说:“我们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样。” 当时有人劝赵云接受这名美女,赵云回答说:“赵范是被迫投降,心不可测,何况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后,赵范果然藉机逃走,而赵云则毫无牵涉。

  建安十四年(209年),在平定荆南四郡,又得到原属刘表的部曲万人之后,刘备成为荆州牧,声势渐大,孙权建议双方结亲,刘备便娶了其妹孙夫人。两年之后益州牧刘璋为防备曹操势力而向刘备求援,刘备便领兵三万入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并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负责掌管刘备出征之后大本营公安的内外事务。此时孙夫人放纵骄横,放任她从东吴带来的侍卫和官吏,多有不法的行为。刘备知道这消息之后,认为赵云为人威严、庄重,一定能加以整顿,因此特命赵云掌管内事。孙权听说刘备西征益州之后,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孙夫人回去,并叫她带刘禅一起归吴。幸得赵云与张飞一起带兵在长江截住东吴船队,并成功夺回刘禅。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从葭萌进攻刘璋势力,并召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 诸葛亮与赵云,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攻克江州(今重庆)后,兵分两路,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分定江阳、犍为等地[3]。次年与刘备、诸葛亮于成都会合。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议论劝刘备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必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才可让众人返回家乡去种植桑梓,回归故土去耕作田地,这样才是正道。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钱粮,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刘备听从了赵云的建议。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率军进攻汉中,次年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渊,于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并先运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便领军出击,当时赵云属下的士兵也随著黄忠一起出击。 但是黄忠的军队过了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担心的赵云便带著数十骑出了营寨,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 结果,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赵云才刚和敌人交手,敌人的大军已来到面前,声势逼人。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曹军散而复合,赵云突围而出并退入蜀军的营寨内,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营寨内。此时曹军已追至蜀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 赵云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蜀军偃旗息鼓。 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是胆也!”于是设宴欢庆直到黄昏,军中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之仇,赵云上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魏国之后,吴国自然会臣服。虽然曹操毙命,但其子曹丕篡盗大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该放置魏国,反而先打吴国。而且与吴国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但愤怒的刘备不听谏言,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

  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东征大军败于猇亭,刘备由秭归逃回永安(今四川奉节),赵云进军至永安,而吴军已退。

  建兴元年(223年),后主刘禅继位,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

  建兴五年(227年),在平定南中并和东吴结盟之后,诸葛亮率领诸将进驻汉中准备北伐,赵云随诸葛亮转驻汉中。

  次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阻挡,诸葛亮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赵云、邓芝由于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而赵云随即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损。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祁山战场,蜀军主力因其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举动失宜,被魏将张郃大败于街亭,诸葛亮只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诸葛亮引疚上表自贬三级,赵云亦被贬为镇军将军。

  蜀军退兵时,诸葛亮曾问:“街亭退兵时,我军编制皆混乱成一团,箕谷退兵,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这是何故?”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因此军资没有遗失,人员编制整齐。”

  当时赵云军中尚有多余的绢布,诸葛亮下令分给赵云部队将士。赵云说:“我军军事失利,怎么还能要赏赐呢?请将这些物资全部纳入赤岸府库,在十月寒冬的时候再赏赐给将士们使用。”诸葛亮对赵云品行大为称赞。

  建兴七年(229年),赵云病逝,后主于景耀四年(261年)追谥他为顺平侯。

  后主下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 忠以卫上,君念其赏; 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由于蜀汉初期少给谥号,刘备在位时只有法正有谥号,刘禅时也仅有诸葛亮、蒋琬、费禕三位宰相、宠臣陈祗以及由魏国投诚的夏侯霸等人有谥号,后来关张马黄、庞统和赵云亦被追谥号,当时的舆论认为这是很大的荣誉。

  赵云有两个儿子,长子赵统继承其爵位,官至虎贲中郎,并担任领军的职务;次子赵广官至牙门将,在沓中追随姜维时战死沙场。

  注:[1]《真定县志》载:“常山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刚毅任使,尤擅骑射,郡人景仰。”

  [2]《资治通鉴》载:“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

  [3]《华阳国志》载:“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

  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为人刚毅谨细,刘备军曾俘获夏侯敦部下夏侯兰,兰乃赵云同乡,云知其明于律法,推荐他为军正,但不安排为自己属下,其慎虑如此。蜀军街亭失利后,各处皆损兵折将,唯有赵云亲自断后,所属兵将及军资什物都无甚损失,丞相诸葛亮要把军队剩余物资奖赐赵云将士,赵云不受,认为蜀军兵败,不应反而受赏,诸葛亮对其德行十分赞赏。昔日平定桂阳后,赵云任桂阳太守,原太守赵范之寡嫂有天资之色,范欲将寡嫂配赵云,赵云认为范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婉拒,后来赵范果然逃走。巴蜀初定时,刘备欲将巴蜀田宅分赐诸将,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之例劝阻刘备分田宅赐将,认为田地应交与百姓耕种,房宅也应归还百姓,刘备从其言。赵云为国,不被天姿国色所迷,为民,不为良田豪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敬其德。

  赵云评价

  《关张马黄赵传》: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邓张宗杨传》引杨戏《季汉辅臣赞》: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刘备:“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卢弼《三国志集解》:樊氏国色,而子龙不取,贤于关羽之乞娶秦宜禄妻去远矣。

  唐朝大臣薛登上疏时引前代故事曰:至如武艺,则赵云虽勇。资诸葛之指撝;周勃虽雄,乏陈平之计略。若使樊哙居萧何之任,必失指纵之机;使萧何入戏下之军,亦无免主之。将长于摧锋,谋将审于料事。

  宋朝萧常:云虽虎臣。其所建明。通达国体。如还田宅以系民心。留军资以须冬赐。赦吴而专事魏。有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纳赵范之兄嫂。以远同姓之嫌。律己之严如此。方时诸将。其最优乎。

  元朝郝经:云忠缱绻御侮。始终不渝。为汉爪士。功烈志胆。曹樊之俦。云尤识虑经远。壮而不疏。每进忠益輙中。

  清安溪先生李安地:灌摧项羽于垓下,滕脱孝惠于彭城,比于定军当阳之事。

  清文史学者姜宸英:赵关张及武侯之后。先后殉国。一时君臣相得之雅。奕世猷同。休戚千载。而下为之慨慕不已。

  清学者王复礼:顺平真儒将哉。其律己也严。接人也慎。其见理也明。其去私也力。若夫当阳救主,奋不顾身。汉水立功,威还似虎。语云,胆欲大而心欲小,志欲圆而行欲方。其顺平之谓乎。

  演义赵云

  赵云开始跟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阪恶战,赵云几进几出,杀得曹军闻风丧胆。保护刘禅和甘夫人安全脱险。刘备入西川,赵云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作为援军,为平定益州做出了贡献。刘备死后,赵云跟随诸葛亮北伐,子龙单骑退追兵。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在演义中,赵云英武潇洒,武力超群,数次成为孤胆英雄,被刘备赞为“一身都是胆”,是深受我国民众喜爱的小说人物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阔面童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曾和多名三国名将对战,冲锋陷阵未尝败绩,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汉中王时封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五位将军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五虎将之名因此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国勇将代名词。而赵云又有许多机智应变、忠君为民的出色表现,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缺的。

  《三国演义》有赞赵云诗曰:

  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阪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应得显神威。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昔日战长阪,威风犹未减。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张。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留百世芳。

  古风一篇

  当年玄德走江陵,路次当阳少甲兵。

  忽被曹瞒驱铁骑,军民打落尽逃生。

  赵云独仗英雄气,舍命浑如落叶轻。

  枪搅垓心蛇动荡,马冲阵势虎飞腾。

  怀中抱定西川主,紫雾红光射眼明。

  斩将夺旗世罕比,擎天保驾功业成。

  我来少歇长坂下,斑斑沙草血犹腥。

  子龙子龙在何处?仰天长问三两声。

  全忠全义真称羡,永远标题翰墨青。

  民间艺术

  三国志平话:

  “赵云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三国志」除张飞,第一条枪。”

  《三国志平话》为元代新安虞氏所刊,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三国故事小说。

  三国故事在中国流传甚久,在李昉《太平广记》的卷二百二十六有引用杜宝《大业拾遗记》的记载,其中就有六种三国傀儡戏的剧目;而晚唐李商隐的《骄儿诗》则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记载。即在隋唐时民间就已有表演与谈说三国故事的风气。根据《东京梦华录》及《东坡志林》记载,北宋时就有专门「说三分」的说书人。宋、元、金的戏曲中,也出现不少三国的相关戏剧,其中已出现明显的「尊刘贬曹」的倾向,因此属于刘备一方的武将常被视为正义的代表。

  赵云在《三国志平话》中登场时为袁绍之将,当时刘备失了徐州,与关张相失,欲向袁谭借兵以讨曹操,袁谭久不能决,因此在晚上归馆之后,带酒口念短歌一首,歌曰:

  天下大乱兮,黄巾遍地;四海皇皇兮,贼若蚁。曹操无端兮,有意为君;

  献帝无力兮,全无靠倚。我合有志兮,复兴刘氏。袁谭无仁兮,叹息不已!

  此时,西廊下有一将听得玄德此歌,应声而和曰:

  我有长剑,则空挥叹息。朝内不正,则贼若蛟虬。壮士潜隐,则风雷未遂。

  欲兴干戈,则朝廷有倚。英雄相遇,则扶持刘邦。斩除曹贼,与君一体!

  此将即为常山赵子龙也。

  后来赵云便以刘备为仁德之人,舍了袁绍跟随刘备。之后刘备、赵云听说古城有一「无姓大王」,使一条枪丈八神矛,万人难敌。刘备怀疑是张飞,赵云便出战「无姓大王」,硬战六十合,赵云气力不加,败回马本阵里来。刘备乃认出「无姓大王」果然就是张飞,兄弟相认。

  当阳长坂一役,赵云单马入曹军中,欲寻刘备家族,遇见甘夫人时,她右腹已受箭伤,深可见肠,在把阿斗托附给赵云之后,于墙下身死。赵云乃推倒墙,盖其尸。之后赵云怀抱阿斗南走,撞入曹军军阵,曰:「我于百万军中与主公救阿斗!」后有诗曰:

  奇哉赵子龙,凛凛一心忠;先主败荆州,家族又不从。一生不顾死,再入虎狼丛;

  忠孝保弱子,敢当百万雄。春秋有伍相,汉世有子龙;到今千载后,谁不仰高风?

  赵云血战之后抱著阿斗终于见到刘备。刘备接过阿斗,掷于地上曰:「为辱子,几乎折了吾之良将赵云!」。至刘备平定益州乃恩封五虎将军,将关公封寿亭侯,张飞封西长侯,马超封定远侯,黄忠封定乱侯,赵云则封为立国侯。

  《三国志平话》虽然文笔粗鄙,与历史大势不符处甚多,但已可看出《三国演义》的基础。其中描写古城会时,赵云曾战败于张飞;当阳长坂一役,赵云亦只射杀一将;恩封五虎将军时,赵云居于末位,对照明代《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可以明显看出赵云在民间传说形象的提升。

  传统戏剧:

  在传统戏剧方面,赵云在京剧中为著名的武生角色,特徵为扮相俊逸,身段威武稳健,嗓门洪亮。著名的京剧大师杨小楼便以扮演赵云,表演《长阪坡》的剧目著称,有「活赵云、活子龙」的外号。

  以赵云为主要角色的京剧故事如下:

  [剧目名称] [内容情节]

  磐河战 袁绍与公孙瓒会战于磐河,袁绍命大将颜良、文丑出战。当时赵云也在袁绍帐下,因与其理念不合便不被重用,赵云见公孙瓒兵败,乃出马杀败颜良、文丑,救了公孙瓒。

  借赵云 刘备向公孙瓒借赵云,刘备素来喜爱赵云将材,一路上一直试探赵云心意,问他天下诸侯谁为英主,最后竟得赵云认同自己,乃领赵云至徐州。但是张飞不服,赵云乃打败曹军猛将典韦,才让张飞亦心服。

  长阪坡 刘备逃奔江陵,于当阳长阪被曹操大军所追,妻儿都在乱军中失散。赵云乃匹马单枪,闯进曹操万军之中,陆续救出糜竺、简雍、甘夫人等,最后寻到糜夫人,但糜夫人已身受箭伤,乃将幼子阿斗托给赵云,自己投井而死。赵云怀抱阿斗,夺得宝剑,奋力血战得脱,将阿斗交还刘备。刘备却将阿斗摔在地上,说「为此孺子几乎损我一员大将」,赵云为之感泣。

  长江夺阿斗 孙权乘刘备入益川时,用张昭之计,假称吴国太染病,派心腹周善到荆州接孙夫人归吴,并嘱她带回刘备之子阿斗,以作人质。孙夫人不疑,乃怀抱阿斗登船归吴,赵云驾船赶来,力劝孙夫人留下阿斗,夫人不从,赵云乃夺回阿斗,此时张飞亦驾船赶到,乃杀死周善,和赵云一起带阿斗回荆州。

  元杂剧中有「赵子龙胆大如斗」之说,并有「赵子龙大闹塔泥镇」一本,已失传。而赵云谨慎细心的特点亦被加以强调,出演赵云的演员都会被特别要求,必须要表现出赵云胆大而又细心的特点。

  在一个早期流传的故事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次诸葛亮令赵云率军去攻取一座城池,诸葛亮事先策画整个军事计画,何时出发、何时用餐、何时行军、何时渡河、何时攻城都按表制定完成,赵云只要照著既定的行程表执行即可。但是在赵云出发之后,诸葛亮才发现计画中有一个严重的疏失,即按照原定的时间,那条河正值涨潮,士兵们将无法渡河,当诸葛亮正在担忧整个行动将会失败的时候,却传回赵云已按照预定的时间攻下城池的消息,原来赵云知道河水会涨潮,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先准备好渡河用的舟筏,因此顺利完成计画。在这个早期故事中,赵云谨慎细心的程度甚至在诸葛亮之上。

  反三国演义:

  《反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民国文人周大荒,他自称要「为一干英雄代造完成一统时局,为马超、赵云一时名将打抱不平,令其吐气」,而将《三国演义》从徐庶收母信而归曹操之后的情节完全翻案,改写为《反三国演义》,并于1930年出版。

  如周大荒所言,马超、赵云两人成为全书主角,两人一从北路、一从南路,分别扫荡魏吴,最后一统天下。赵云成为扭转历史发展的关键人物,不但救出徐母留下徐庶,还识破吕蒙白衣渡江之计,并与关羽一起夹击许昌,会同蜀汉诸虎将击败司马、东吴联军,改变了历史走向。

  也许是认为自古英雄配美人,周大荒还虚构一名武艺高超的西凉女将,马超之妹马云禄(即文鹭),让她嫁给赵云,夫妻两人一起作战。

  游戏:

  三国赵云传系列 台湾第三波 战场动作 以赵云为主角,虚构赵云的一生,玩家操纵著赵云在战场上斩杀敌人。

  傲世苍龙赵云传 台湾智冠 策略模拟 由玩家操作赵云及其军队,进行模拟战略,以完成各关卡任务。

  幻想三国志系列 台湾宇峻奥汀 角色扮演 以三国时代为背景的虚构武侠风格游戏,赵云为少数出场的历史人物,其人物设定相当美形,为游戏中主要角色之一。

  真三国无双系列 日本光荣 战场动作 玩家可选择扮演三国时代的武将,投入三国时代的知名战场中进行战争。赵云为其游戏的招牌人物之一。

  影视: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 导演:李仁港 以赵云为主角,由香港、南韩联合出资,李仁港兼任编剧、导演,刘德华、洪金宝、李美琪主演,于2008年初上演。

  赤壁 导演:吴宇森 为有史以来投资额最高的华人**,赵云为其中主要角色之一,为了吸引人气,此部**将以赵云长阪坡救主一战作为整部**的开头。

  由以上各类资料可见,赵云的形象可以说自古以来便是文武双全、忠勇兼备的:他一方面是严肃厚重、强挚壮猛、克服战祸、救主于危难的猛将,一方面又是柔贤慈惠、执事有班、统时选士、跟随先主经营天下的开国忠臣。赵云的这种表现,正好符合传统儒家社会对武将和人臣的要求,因而特别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在民间说书人和剧作家、小说家的口述以及演义抬高之下,赵云慢慢成为一个近乎完美的梦幻武将。

  赵云在传统民间说书人的三国武将武勇排名中经常名列前十名之一,而近代毛泽东曾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更是将赵云的武勇地位提高到三国第二的程度。而《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更进一步让赵云成为文武双全、忠勇兼备的古代将领典范,时至今日,在各种影视媒体和动漫游戏的大力介绍推广之下,“常山赵子龙”已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古代勇将代名词了。

  赵云故址

  现代赵云祠墓地址:

  四川大邑:子龙庙,顺平侯赵云墓

  在大邑县城东1公里银屏山下。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四周有石砌女墙,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正中竖有高2。5米、宽1米的墓碑,上刻“汉顺平侯赵云墓”七篆体大字,两侧刻有填金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匾文“永烈千秋”。赵云(?-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三国蜀汉名将。建兴六年(228年),随诸葛亮攻汉中,分兵拒曹真,因兵力悬殊,退守汉中。翌年,病死成都。因赵云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故后主敕葬银屏山麓。

  河北正定:赵云庙

  一九九六年,正定县人民政府斥巨资将旧庙拆建重修,对外开放。重修之庙占地二十余亩,造型古朴,气势宏伟,其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顺平侯殿。主殿鱼贯中轴,左右配殿翼辅两侧,整个布局开阔大方,整齐匀称。更以碑庭刻石,花草树木点缀其中,由为肃穆典雅。 现展出之找云故里碑,赵云饮马槽,均为庙内原存遗物,部分古代兵器、陶器为正定出土文物。其余木牛流马,红崖天书等无不与三国故事有关者。赵云庙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与世界文明之隆兴寺\容国府毗邻。景点聊缀,相得益彰。为弘扬民族文化,重现赵子龙雄姿,正定县旅游局在原道光年间遗址上重建的赵云庙已于97年4月13日正式对游客开放。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其格局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组成,新庙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并与周围的隆兴寺、荣国府等著名景点连成一片、相得益彰。赵云庙的落成开放为中外游客及赵云的海外后裔提供了一处瞻仰凭吊、游览观光的场所。

  台湾台南县佳里镇子良里(子龙里):子龙庙

  雪满常山龙不归--赵云 http://zhaoyunmemskycom

  清朝记载祠庙另有:

  河南南阳南三十里屯东赵云祠墓

  四川黎州(今汉源)大渡河守御所安靖坝左赵云祠

  湖广桂阳州(今湖南郴州桂阳)城外芙蓉山下赵云祠

  湖北当阳(长阪)有子龙阁,子龙路;赤壁有子龙滩;监利有子龙岗。湖南常德安乡有子龙庵;桂阳有蒙泉(又名万军泉,赵云八角井)及平阳戍。四川成都和平街原名为子龙塘街,和平街小学在相传是顺平侯洗马池故址;成都龙泉石经寺(历名灵音寺,天成寺)相传初为赵云祭祀家庙。四川金堂鸿都观后有洗马池,云顶山有汉将军柏;广汉有白马寺仁圣宫。重庆长寿有赵云寨;重庆市中大阳沟白龙池相传为赵云驻江州白龙马厩;奉节有子龙屯兵处卧龙岗。陕西宁强有子龙驻军处子龙山。

  ▓?~初平二年(?~191)

  常山郡的人民经过商议之后,乃一同推举赵云率领该郡义军去投奔公孙瓒。(瓒)善云来附,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时先主(刘备)亦依讬瓒。

  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瓒遣先主(瓒上表将刘备升别部司马)为田楷拒袁绍,赵云于是随刘备一起出征,为先主主骑。刘备一直对赵云很好,云得深自结讬。

  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

  ▓建安五年(200)

  刘备就袁绍(刘备兵败于曹操,毫无势力)于赵云见於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刘备密派赵云外出招募数百名士兵,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部曲,而袁绍并不知情。赵云从此便追随刘备,后来并随他至荆州。

  ▓建安十二年(207)

  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先是,与夏侯敦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求先主放之,荐兰明於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建安十三年(208)

  刘表刚死,刘备之败,弃妻子南走(曹操派轻骑兵快马追赶,一天之中追袭了三百里,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

  同年11月,赤壁之战后,赵云随刘备夺取桂阳、长沙等四郡,平定郡县。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原太守赵范之寡嫂有天资之色,范欲将寡嫂配赵云,赵云认为范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婉拒,不久之后赵范果然借机逃走,而对赵云毫无牵涉。

  ▓建安十六年(211年)

  刘备(荆州牧)入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并任命赵云领留营司马(负责掌管刘备出征之后大本营公安的留守军队。《江表传》: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

  此时孙夫人(刘备妻)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刘备以云为人威严、态度慎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

  孙权得知刘备西征,遣人驶船接其妹回吴,幸得赵云与张飞一起带兵在长江截住东吴船队,并成功夺回刘禅。

  ▓建安十七~十八~十九年(212~213~214)

  刘备与刘璋决裂,备召诸葛亮率军入蜀。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逆流而上分头平定各个郡县,直到江州。破巴郡。然后兵分两路,诸葛亮、张飞走北路,赵云则另领一军走南路,赵云从外水平定江阳犍为(赵云自外水至泸州,分定资中、嘉眉等地),最后在成都会合。合围成都,成都既定,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刘备听从采纳了赵云的建议: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才能叫他们服兵役,纳钱粮,这样才能得到益州的民心。

  ▓建安二十四年(219)

  刘备率军进攻汉中,三月,魏王曹操自长安出斜谷(兴元记云曹操城在县西北十七里斜谷口遮要置军处)。并先运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黄忠引兵欲取之,赵云属下的士兵也随着黄忠一起出击。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赵云才刚和敌人交手,敌人的大军已来到面前,声势逼人。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的突击曹军士兵的阵列,且斗且却。曹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时部将张著受伤,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魏追至营下,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魏兵疑云有伏兵,便向后退却。云雷鼓震天,惟以劲弩于后射魏兵。魏兵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刘备明旦自来,至云营,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于是饮宴直到黄昏,军中号赵云为“虎威将军”。(夏五月曹军退还长安 操后尝语人曰:“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 )

  ▓章武元年(221)

  汉主耻关羽之没,将击孙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群臣谏者甚众,汉主皆不听(秦宓下狱幽闭,留赵云督江州,诸葛亮辅刘禅守成都)遂东征。

  ▓章武二年(222)

  刘备东征大军被吴军大败于猇亭,刘备由秭归逃回永安(今四川奉节),赵云进军至永安以卫先主,而吴军已退却。

  ▓建兴元年(223)

  后主刘禅继位,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任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

  ▓建兴五年(227)

  在平定南中并和东吴结盟之后,诸葛亮率领诸将进驻汉中准备北伐,赵云亦转驻汉中。

  ▓建兴六年(228)

  葛亮出兵北伐,亮扬言由斜谷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亮身率大军攻祁山。戎阵整齐,号令明肃,于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判应亮,关中响震。魏遣将张郃拒亮。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时赵云、邓芝因兵弱敌强,亦失利于箕谷,不过由于赵云很快能将被打散的军队收拢起来固守阵地,以至没遭到大的损失。并且亲自断后,烧毁栈道,阻止曹军的追击。

  军退,马谡下狱,后被杀。诸葛亮上表自贬三级。云贬为镇军将军。

  当蜀军退兵时,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馀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建兴七年(229)

  赵云病逝.

  ▓景耀元年(2 6 1)

  追谥顺平侯。(大将军姜维等众人提议谥云。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追谥顺平侯。

  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於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

  云子赵统嗣,官至虎贲中郎(△《通典》:凡有虎贲中郎、虎贲侍郎、虎贲郎中、节从虎贲,皆父死子继。若死王事,亦如之。前贤亦多为者)督行领军。

  次子赵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另附小统计一下,史书有记载的赵云参与过的大大小小战事

  *遂与瓒征讨(公孙瓒好战)

  *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刘备屡立战功)

  *博望坡之战(生擒夏侯兰)

  *当阳之役,义贯金石

  *赤壁之战后,赵云随刘备夺取贵阳、长沙等四郡

  *亮率云,飞俱溯江西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巴郡等.

  *赵云独自帅军从外水平定江阳犍为(赵云自外水至泸州,分定资中、嘉眉等地).

  *云等成都会合。合围成都,成都既定.

  *曹操自长安出斜谷,至汉中。赵云破其军于汉水(成语:偃旗息鼓,即出自赵云身上)

  *赵云乃进军至永安以保卫先主,而吴军已退却。("5虎"都与夷陵之战无缘)

  *葛亮出兵第一次北伐(亮令云与邓芝往拒曹真)

  *赵广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子继父也~)

  赵云评价

  《关张马黄赵传》: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邓张宗杨传》引杨戏《季汉辅臣赞》: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卢弼《三国志集解》:樊氏国色,而子龙不取,贤于关羽之乞娶秦宜禄妻去远矣。

  唐朝大臣薛登上疏时引前代故事曰:至如武艺,则赵云虽勇。资诸葛之指撝;周勃虽雄,乏陈平之计略。若使樊哙居萧何之任,必失指纵之机;使萧何入戏下之军,亦无免主之。将长于摧锋,谋将审于料事。

  宋朝萧常:云虽虎臣。其所建明。通达国体。如还田宅以系民心。留军资以须冬赐。赦吴而专事魏。有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纳赵范之兄嫂。以远同姓之嫌。律己之严如此。方时诸将。其最优乎。

  元朝郝经:云忠缱绻御侮。始终不渝。为汉爪士。功烈志胆。曹樊之俦。云尤识虑经远。壮而不疏。每进忠益輙中。

  清朝安溪先生李安地:灌摧项羽于垓下,滕脱孝惠于彭城,比于定军当阳之事。

  清文史学者姜宸英:赵关张及武侯之后。先后殉国。一时君臣相得之雅。奕世猷同。休戚千载。而下为之慨慕不已。

  清学者王复礼:顺平真儒将哉。其律己也严。接人也慎。其见理也明。其去私也力。若夫当阳救主,奋不顾身。汉水立功,威还似虎。语云,胆欲大而心欲小,志欲圆而行欲方。其顺平之谓乎。

  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使如赵云所言,居河、渭上流,以伐逆寇,汉事未必无成。

  演义赵云

  赵云开始跟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阪恶战,赵云几进几出,杀得曹军闻风丧胆。保护刘禅和甘夫人安全脱险。刘备入西川,赵云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作为援军,为平定益州做出了贡献。刘备死后,赵云跟随诸葛亮北伐,子龙单骑退追兵。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在演义中,赵云英武潇洒,武力超群,数次成为孤胆英雄,被刘备赞为“一身都是胆”,是深受我国民众喜爱的小说人物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曾和多名三国名将对战,冲锋陷阵未尝败绩,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汉中王时封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五位将军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五虎将之名因此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国勇将代名词。而赵云又有许多机智应变、忠君为民的出色表现,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缺的。

  《三国演义》有赞赵云诗曰:

  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阪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应得显神威。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昔日战长阪,威风犹未减。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张。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留百世芳。

  古风一篇

  当年玄德走江陵,路次当阳少甲兵。

  忽被曹瞒驱铁骑,军民打落尽逃生。

  赵云独仗英雄气,舍命浑如落叶轻。

  枪搅垓心蛇动荡,马冲阵势虎飞腾。

  怀中抱定西川主,紫雾红光射眼明。

  斩将夺旗世罕比,擎天保驾功业成。

  我来少歇长坂下,斑斑沙草血犹腥。

  子龙子龙在何处?仰天长问三两声。

  全忠全义真称羡,永远标题翰墨青。

  民间艺术

  三国志平话:

  “赵云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三国志》除张飞,第一条枪。”

  《三国志平话》为元代新安虞氏所刊,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三国故事小说。

  三国故事在中国流传甚久,在李昉《太平广记》的卷二百二十六有引用杜宝《大业拾遗记》的记载,其中就有六种三国傀儡戏的剧目;而晚唐李商隐的《骄儿诗》则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记载。即在隋唐时民间就已有表演与谈说三国故事的风气。根据《东京梦华录》及《东坡志林》记载,北宋时就有专门「说三分」的说书人。宋、元、金的戏曲中,也出现不少三国的相关戏剧,其中已出现明显的「尊刘贬曹」的倾向,因此属于刘备一方的武将常被视为正义的代表。

  赵云在《三国志平话》中登场时为袁绍之将,当时刘备失了徐州,与关张相失,欲向袁谭借兵以讨曹操,袁谭久不能决,因此在晚上归馆之后,带酒口念短歌一首,歌曰:

  天下大乱兮,黄巾遍地;四海皇皇兮,贼若蚁。曹操无端兮,有意为君;

  献帝无力兮,全无靠倚。我合有志兮,复兴刘氏。袁谭无仁兮,叹息不已!

  此时,西廊下有一将听得玄德此歌,应声而和曰:

  我有长剑,则空挥叹息。朝内不正,则贼若蛟虬。壮士潜隐,则风雷未遂。

  欲兴干戈,则朝廷有倚。英雄相遇,则扶持刘邦。斩除曹贼,与君一体!

  此将即为常山赵子龙也。

  后来赵云便以刘备为仁德之人,舍了袁绍跟随刘备。之后刘备、赵云听说古城有一「无姓大王」,使一条枪丈八神矛,万人难敌。刘备怀疑是张飞,赵云便出战「无姓大王」,硬战六十合,赵云气力不加,败回马本阵里来。刘备乃认出「无姓大王」果然就是张飞,兄弟相认。

  当阳长坂一役,赵云单马入曹军中,欲寻刘备家族,遇见甘夫人时,她右腹已受箭伤,深可见肠,在把阿斗托附给赵云之后,于墙下身死。赵云乃推倒墙,盖其尸。之后赵云怀抱阿斗南走,撞入曹军军阵,曰:「我于百万军中与主公救阿斗!」后有诗曰:

  奇哉赵子龙,凛凛一心忠;先主败荆州,家族又不从。一生不顾死,再入虎狼丛;

  忠孝保弱子,敢当百万雄。春秋有伍相,汉世有子龙;到今千载后,谁不仰高风?

  赵云血战之后抱著阿斗终于见到刘备。刘备接过阿斗,掷于地上曰:「为辱子,几乎折了吾之良将赵云!」。至刘备平定益州乃恩封五虎将军,将关公封寿亭侯,张飞封西长侯,马超封定远侯,黄忠封定乱侯,赵云则封为立国侯。

  《三国志平话》虽然文笔粗鄙,与历史大势不符处甚多,但已可看出《三国演义》的基础。其中描写古城会时,赵云曾战败于张飞;当阳长坂一役,赵云亦只射杀一将;恩封五虎将军时,赵云居于末位,对照明代《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可以明显看出赵云在民间传说形象的提升。

  传统戏剧:

  在传统戏剧方面,赵云在京剧中为著名的武生角色,特徵为扮相俊逸,身段威武稳健,嗓门洪亮。著名的京剧大师杨小楼便以扮演赵云,表演《长阪坡》的剧目著称,有「活赵云、活子龙」的外号。

  以赵云为主要角色的京剧故事如下:

  剧目简介

  磐河战

  袁绍与公孙瓒会战于磐河,袁绍命大将颜良、文丑出战。当时赵云也在袁绍帐下,因与其理念不合便不被重用,赵云见公孙瓒兵败,乃出马杀败颜良、文丑,救了公孙瓒。

  借赵云

  刘备向公孙瓒借赵云,刘备素来喜爱赵云将材,一路上一直试探赵云心意,问他天下诸侯谁为英主,最后竟得赵云认同自己,乃领赵云至徐州。但是张飞不服,赵云乃打败曹军猛将典韦,才让张飞亦心服。

  长阪坡

  刘备逃奔江陵,于当阳长阪被曹操大军所追,妻儿都在乱军中失散。赵云乃匹马单枪,闯进曹操万军之中,陆续救出糜竺、简雍、甘夫人等,最后寻到糜夫人,但糜夫人已身受箭伤,乃将幼子阿斗托给赵云,自己投井而死。赵云怀抱阿斗,夺得宝剑,奋力血战得脱,将阿斗交还刘备。刘备却将阿斗摔在地上说「为此孺子几乎损我一员大将」,赵云为之感泣。

  长江夺阿斗

  孙权乘刘备入益州时,用张昭之计,假称吴国太染病,派心腹周善到荆州接孙夫人归吴,并嘱她带回刘备之子阿斗,以作人质。孙夫人不疑,乃怀抱阿斗登船归吴,赵云驾船赶来,力劝孙夫人留下阿斗,夫人不从,赵云乃夺回阿斗,此时张飞亦驾船赶到,乃杀死周善,和赵云一起带阿斗回荆州。

  元杂剧中有「赵子龙大胆如斗」之说,并有「赵子龙大闹泥塔镇」一本,已失传。而赵云谨慎细心的特点亦被加以强调,出演赵云的演员都会被特别要求,必须要表现出赵云胆大而又细心的特点。

  在一个早期流传的故事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次诸葛亮令赵云率军去攻取一座城池,诸葛亮事先策画整个军事计画,何时出发、何时用餐、何时行军、何时渡河、何时攻城都按表制定完成,赵云只要照著既定的行程表执行即可。但是在赵云出发之后,诸葛亮才发现计画中有一个严重的疏失,即按照原定的时间,那条河正值涨潮,士兵们将无法渡河,当诸葛亮正在担忧整个行动将会失败的时候,却传回赵云已按照预定的时间攻下城池的消息,原来赵云知道河水会涨潮,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先准备好渡河用的舟筏,因此顺利完成计画。在这个早期故事中,赵云谨慎细心的程度甚至在诸葛亮之上。

  反三国演义:

  《反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民国文人周大荒,他自称要「为一干英雄代造完成一统时局,为马超、赵云一时名将打抱不平,令其吐气」,而将《三国演义》从徐庶收母信而归曹操之后的情节完全翻案,改写为《反三国演义》,并于1930年出版。

  如周大荒所言,马超、赵云两人成为全书主角,两人一从北路、一从南路,分别扫荡魏吴,最后一统天下。赵云成为扭转历史发展的关键人物,不但救出徐母留下徐庶,还识破吕蒙白衣渡江之计,并与关羽一起夹击许昌,会同蜀汉诸虎将击败司马、东吴联军,改变了历史走向。

  也许是认为自古英雄配美人,周大荒还虚构一名武艺高超的西凉女将,马超之妹马云禄(即文鹭),让她嫁给赵云,夫妻两人一起作战。

  游戏:

  三国赵云传系列 台湾第三波 战场动作 以赵云为主角,虚构赵云的一生,玩家操纵着赵云在战场上斩杀敌人。

  傲世苍龙赵云传 台湾智冠 策略模拟 由玩家操作赵云及其军队,进行模拟战略,以完成各关卡任务。

  幻想三国志系列 台湾宇峻奥汀 角色扮演 以三国时代为背景的虚构武侠风格游戏,赵云为少数出场的历史人物,其人物设定相当美形,为游戏中主要角色之一。

  真三国无双系列 日本光荣 战场动作 玩家可选择扮演三国时代的武将,投入三国时代的知名战场中进行战争。赵云为其游戏的招牌人物之一。

  影视: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 导演:李仁港 以赵云为主角,由香港、南韩联合出资,李仁港兼任编剧、导演,刘德华、洪金宝、李美琪主演,于2008(今年)年初上演。

  赤壁 导演:吴宇森 为有史以来投资额最高的华人**,赵云为其中主要角色之一,为了吸引人气,此部**将以赵云长阪坡救主一战作为整部**的开头。

  由以上各类资料可见,赵云的形象可以说自古以来便是文武双全、忠勇兼备的:他一方面是严肃厚重、强挚壮猛、克服战祸、救主于危难的猛将,一方面又是柔贤慈惠、执事有班、统时选士、跟随先主经营天下的开国忠臣。赵云的这种表现,正好符合传统儒家社会对武将和人臣的要求,因而特别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在民间说书人和剧作家、小说家的口述以及演义抬高之下,赵云慢慢成为一个近乎完美的梦幻武将。

  赵云在传统民间说书人的三国武将武勇排名中经常名列前十名之一,而近代毛泽东曾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更是将赵云的武勇地位提高到三国第二的程度。而《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更进一步让赵云成为文武双全、忠勇兼备的古代将领典范,时至今日,在各种影视媒体和动漫游戏的大力介绍推广之下,“常山赵子龙”已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古代勇将代名词了。

  赵云故址

  现代赵云祠墓地址:

  四川大邑:子龙庙,顺平侯赵云墓

  赵云因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故后主敕葬银屏山麓。在大邑县城东1公里银屏山下。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四周有石砌女墙,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正中竖有高2.5米、宽1米的墓碑,上刻“汉顺平侯赵云墓”七篆体大字,两侧刻有填金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匾文“永烈千秋”。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三国蜀汉名将。建兴六年(228),随诸葛亮攻汉中,分兵拒曹真,因兵力悬殊,退守汉中。翌年,病死成都。因赵云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故后主敕葬银屏山麓。

  河北正定:赵云庙

  一九九六年,正定县人民政府斥巨资将旧庙拆建重修,对外开放。重修之庙占地二十余亩,造型古朴,气势宏伟,其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顺平侯殿。主殿鱼贯中轴,左右配殿翼辅两侧,整个布局开阔大方,整齐匀称。更以碑庭刻石,花草树木点缀其中,由为肃穆典雅。 现展出之找云故里碑,赵云饮马槽,均为庙内原存遗物,部分古代兵器、陶器为正定出土文物。其余木牛流马,红崖天书等无不与三国故事有关者。赵云庙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与世界文明之隆兴寺、容国府毗邻。景点聊缀,相得益彰。为弘扬民族文化,重现赵子龙雄姿,正定县旅游局在原道光年间遗址上重建的赵云庙已于1997年4月13日正式对游客开放。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其格局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组成,新庙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并与周围的隆兴寺、荣国府等著名景点连成一片、相得益彰。赵云庙的落成开放为中外游客及赵云的海外后裔提供了一处瞻仰凭吊、游览观光的场所。

  台湾台南县佳里镇子良里(子龙里):子龙庙

  出处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云:“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先主刘备赞赵云一身是胆。世称赵云常胜将军。谈三国 者,无不论及长坂坡,救阿斗之故事。云之英明可谓妇孺皆知,子龙故里人士引以为容:后代先贤奉为神明,建庙祭祀,香火颇盛。一九九六年,正定县人民政府斥巨资将旧庙拆建重修,对外开放。重修之庙占地二十余亩,造型古 普,气势宏伟,其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顺平侯殿。主殿鱼贯中轴,左右配殿翼辅两侧,整个布局开阔大方,整齐匀称。更以碑庭刻石,花草树木点缀其中,由为肃穆典雅。 现展出之找云故里碑,赵云饮马槽,均为庙内原存遗物,部分古代兵器、陶器为正定出土文物。其余木牛流马,红崖天书等无不与三国故事有关者。赵云庙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与世界文明之龙兴寺、容国府毗邻。景点聊缀,相得益彰。

  历史

  为宏扬民族文化,重现赵子龙雄姿,正定县旅游局在原道光年间遗址上重建的赵云庙已于97年4月13日正式对游客开放。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其格局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组成,新庙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并与周围的隆兴寺、荣国府等著名景点连成一片、相得益彰。赵云庙的落成开放为中外游客及赵云的海外后裔提供了一处瞻仰凭吊、游览观光的场所。

  清朝记载祠庙另有:

  河南南阳南三十里屯东赵云祠墓

  四川黎州(今汉源)大渡河守御所安靖坝左赵云祠

  湖广桂阳州(今湖南郴州桂阳)城外芙蓉山下赵云祠

  湖北当阳(长阪)有子龙阁,子龙路;赤壁有子龙滩;监利有子龙岗。湖南常德安乡有子龙庵;桂阳有蒙泉(又名万军泉,赵云八角井)及平阳戍。四川成都和平街原名为子龙塘街,和平街小学在相传是顺平侯洗马池故址;成都龙泉石经寺(历名灵音寺,天成寺)相传初为赵云祭祀家庙。四川金堂鸿都观后有洗马池,云顶山有汉将军柏;广汉有白马寺仁圣宫。重庆长寿有赵云寨;重庆市中大阳沟白龙池相传为赵云驻江州白龙马厩;奉节有子龙屯兵处卧龙岗。陕西宁强有子龙驻军处子龙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29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