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方言

湖北方言,第1张

  丹江口的方言就很有特点啊。

  丹江口物品名称类词汇

  说明:

  一、丹江口方言俚语的两大特色,一是儿话音多;二是把出现频率最多的助词“的、地、得”字,变成“里”或“地”字。

  二、方言俚语多为口音语言变体,字面与字义之间的差异未予详加推敲,可留待语言文字大家研讨切磋。

  三、本词集参照了《老河口地方话集粹》的词语分类和部分内容,在此向老河口一中群英会致谢!

  俚语:格子、格子丸儿、蹦蹦

  解释:硬币

  造句:我的储蓄罐里有很多的格子丸。

  俚语:坷垃垡儿

  解释:小的土块

  造句:我的鞋子里进了一些坷垃垡儿!

  俚语:石头娃儿

  解释:小的石头

  造句:这儿好多石头娃儿呀!

  俚语:叶子

  解释:茶叶

  造句:这叶子还可以嘛,啥价钱?

  俚语:堰塘

  解释:池塘

  造句:你爹呢?

  在堰塘里摸藕。

  俚语:格子、格子丸儿、蹦蹦

  解释:硬币

  造句:我的储蓄罐里有很多的格子丸。

  俚语:坷垃垡儿

  解释:小的土块

  造句:我的鞋子里进了一些坷垃垡儿!

  俚语:石头娃儿

  解释:小的石头

  造句:这儿好多石头娃儿呀!

  俚语:叶子

  解释:茶叶

  造句:这叶子还可以嘛,啥价钱?

  俚语:堰塘

  解释:池塘

  造句:你爹呢?

  在堰塘里摸藕。

  俚语:格子、格子丸儿、蹦蹦

  解释:硬币

  造句:我的储蓄罐里有很多的格子丸。

  俚语:坷垃垡儿

  解释:小的土块

  造句:我的鞋子里进了一些坷垃垡儿!

  俚语:石头娃儿

  解释:小的石头

  造句:这儿好多石头娃儿呀!

  俚语:叶子

  解释:茶叶

  造句:这叶子还可以嘛,啥价钱?

  俚语:堰塘

  解释:池塘

  造句:你爹呢?

  在堰塘里摸藕。

  俚语:捞车儿

  解释:板车

  造句:拿捞车儿来装煤最好。

  俚语:捞板车儿

  解释:拉板车

  造句:捞个板车儿来装煤最好。

  俚语:胰子

  解释:肥皂

  造句:把胰子递给我!

  俚语:馥子

  解释:米酒

  造句:卖甜馥子喽!

  俚语:包谷参(cēn)儿

  解释:玉米糊糊

  造句:我要喝包谷参儿,带点儿回来!

  俚语:血晃儿

  解释:加热成固体的猪血

  造句:买点血晃儿来做汤!

  俚语:面叶儿

  解释:饺子

  造句:快克看看,面叶儿熟没熟?

  俚语:bia子

  解释:小孩玩的三角形或四方形的纸叠的角子

  造句:我们来玩bia子吧?

  俚语:chua子儿

  解释:小孩玩的游戏,用破碗、瓦片或者碎砖头磨成的珠子

  造句:我们来chua子儿好不好?

  俚语:老爷儿

  解释:太阳

  造句:老爷儿升起来啦!

  俚语:月亮头

  解释:月亮

  造句:月亮头冒出来了。

  俚语:泡娃儿

  解释:酒杯(特指瓷做的小酒杯)

  造句:用泡娃儿喝不过瘾,要不然我们对瓶吹?

  俚语:钢精锅

  解释:铁锅/铝合金锅

  造句:买个钢精锅回来!

  俚语:缸子

  解释:杯子

  造句:我里缸子来?

  俚语:干饭

  解释:米饭

  造句:今晌午蒸干饭吃!

  俚语:凌冰

  解释:冰凌

  造句:看那房子檐上全是凌冰!

  俚语:条菽

  解释:指扫帚

  造句:拿条菽给地下扫扫。

  歇个歇!(休息一会儿) 搁不住!(用不着) 诀人!(骂人) 克哪?(去哪) 标人(骗人) 奏啥(干啥)

  咋屋地 (怎么搞的) 儿袜子(男孩) 孩子(鞋)

  好哈(好坏啊)那个哈读第1声 去火(算了) 怪协伙(怪咋呼)

  今儿地(今天) 门儿地(明天) 后儿地(后天)

  咋地(怎么了) 恶骚(厉害) 高头(上面)

  前头(前面) 后头(后面) 别仔儿(王八蛋)

  毛司(厕所) 响午(中午) 后半儿(下午)

  喝了(黑了、晚上) 撵(追赶) 木门 儿(没办法)

  二球(笨蛋) 滚球客(滚出去) 磨叨(慢腾腾)

  参瞌睡(发困) 睡磕睡(睡觉)这个读shei 咋搞(怎么办)

  这奔儿(这里) 一出溜(一溜烟) 拍拍(谈谈)

  拍闲话(说闲话) 参哪儿克啦(跑哪儿去了) 烂儿参(乱跑)

  肉尖(狡猾) 板跤(摔跤)戈页~~~(ge ye ) :吵架、打架或冲突

  贼儿娃子(小偷) 包谷趁子(玉米羹) 彪人的(骗人的) 核谁呀(吓唬谁呀) 大大(姑姑) 旁河拉子气(有怪味

  长虫(蛇) 夜蚊子(蚊子) 疙蚤(跳蚤) 狼巴子(狼) 克蚂(青蛙) 克蚂咕蚪(蝌蚪)

  贩鸡蛋(下鸡蛋) 旺旺地(秤杆高高的) 犯恶心(发恶心)

  蛋屁(算个屁) 跟齐(面前) 拽那儿(呆那儿)

  胡球说(胡说) 怪宙作(做作) 倒贴皮(倒贴)

  舍本(亏本) 浪哪儿克啦(逛哪儿去了) 摇婆子(到处闲逛的女人)

  揍啥子啊?(干什么?) 散球了。(算了) 讹人(讹诈人)

  辣子(辣椒) 不搞(不干) 个子(硬币)

  如啦(输了) 冒碰(随便撞上) 惯使娃子(娇惯孩子)

  谁个(哪个) 日弄人(捉弄人) 考达人(戏弄人)

  日决人(骂人) 尻达人(害人) zhuai下(蹲下)

  个炸窝(腋窝) 光鼻子滑眼(眉清目秀,贬义) 精赤膊子(光膀子)

  甲板---固执的很 边齐(边沿) 早齐(早晨)

  一大轱对(一大堆) 排场(气派) 浮头(上面)

  现饭(剩饭) 鬼娃子(调皮鬼) 木实(木头) 沿圈(周围) 包谷沉儿(玉米面) 夹板(假正经、不好说话)

  怪搞(故意) 忘气(忘记) 跳鼠(扫把)

  狗甲(身体上的污垢) 晕地很(迷糊的很)

常用武汉方言归类如下:

  一、 称谓常用语

  1老特 (=爸爸)2老俩 (=妈妈)

  3拐子 (=哥哥)

  4外外 (=外甥)

  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

  6老亲爷 (=岳父大人)

  7老亲娘 (=岳母大人)

  8老几 (=人,常与"个"连用。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9麻木 (=人力三轮车)

  10 扁担 (=挑夫)

  二 、生活常用语

  1蛮扎实 (=厉害)2苕吃哈胀 (=猛吃很多东西)

  3条子 (=身材)

  4胯子 (=腿,胯读3声)

  5灵醒 (=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6称透 (=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7打赤巴 (半裸)

  8打挑瓜 (全裸)

  9条举 (扫帚)

  10浮子(毛巾\抹布等)

  11滋 (=擦,如橡皮擦叫做"笔滋子")

  12灶妈子 (=蟑螂)

  三、聊天常用语

  1么斯(什么)2冇得(=没有。准确地说,冒得的"冒"应写为"冇")3是说唦 (=表示赞同)

  5耍拉 (=麻利)

  6铆起/铆倒 (=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7喔涩 (意思同上,"喔"读2声)

  8是/不是那个事 =(①是/不是那回事; ②像/不像样)9晕 (=慢性子)

  10豆里 (=里面)

  四、吵架常用语

  1你莫跟老子"翻"。 (意:你不要惹我。)2老子"呼"你两哈的。 (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哈读4声)3你不识"黑"是吧? (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黑读核2声4你要"么样"? (意:你是不是想打一架?)5苕头日脑 (=很笨)

  6板马日的 (武汉人只怕也说不出真正的意思,反正是骂人的话)7谍务 (=故意地)

  8心里冇得数 (=心里没有数。数读"瘦"。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杰; ②跟老子等倒起)9弯管子 (=很蹩脚,极不正宗)

  10搞么斯唦 (=搞么名堂唦;你想干什么)11搞不清白 (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12裹筋 (=纠缠不清或理不顺。裹=搞或复杂的意思,如"裹不清白"、"这题目满裹人")13扳沙 (=不停地动)

  14敲死 (=(广州话)衰人)

  15翘胯子 (=①翘二郎腿 ②呜呼哀哉)

  16不中神 (=不行了)

  17鬼款/瞎款(=胡说、乱讲)

  18翻翘 (=不服气,"翘"读1声)

  19德罗 (=得意,"德"读3声)

  20掉得大 (=出丑、吃亏)

  21掉底子 (=丢人)

  22嚼叽/嚼腮/嘀哆 (=罗里罗唆烦人得紧,三词大意相似)\23.蛮扎得 (=喜欢乱嚷嚷)

24 岔巴子 (=多管闲事)

25:扎心---烦心,厌恶

26:瞧子---很好的朋友

27:火姐---伙计,兄弟。

28:姆妈---妈妈

29:是那个事---佩服的意思

30:苕---傻子

31:芝麻或钉耙---(不好说,嘿嘿,是一句粗话)

32:刮气---有气质,好看的意思

33:青红帮---铁哥们,铁姐们

34:蛮合宜---关西蛮好的意思

35:孩子---鞋子的意思

36:胚子---做了一些得罪人的蠢事

37:冒---没有的意思。

38:冒学熟---待人处世不行。

39:夹生---不圆滑,不好打商量

40:洗了睡---休息的意思,也指没有什么作为了

41:裹筋,裹脚---罗嗦,琐碎的意思。

42:情况---情人的意思

43:皮判---情人的意思

44:叶子---衣服

45:脉子---长相

46:条子---身材

47:悚---没有用,缩头缩尾的意思。

48:有板眼---有能耐。

49:个杂---感叹词

50:擂---撞的意思

51:挝---踢的意思

52:捞---踢的意思

53:碟---踩,踏的意思

54:遛耍---速度快

55:衫---(第2声)风光,快活,美的意思

57:味口---品味,义气的意思。

58:做笼子---合在一起骗人

59:斗盒子---几个人串通。

60:毛痞---耍赖,打牌的时候搞小动作。

61:撵兔子---搞营运摩托带人的。

62:晒壳子---做汽车营运的。

63:打瓦---失势的意思。

64:蛮栽---很土气,没有形象。

65:管子,钩子,火---都是枪的意思,

66:片(第3声)子---刀

67:瓦(第2声)架---打架的意思

68:调班子---喊人来打架的意思。

69:嘎(第四声)事---开始的意思。

70:下课---完蛋的意思

71:虽---尿

72:昂(第1声)--%A

73:迈--用比较大的东西打人~用力方向朝下

74:钉(一声)--用可以抛的东西打人

75:枝枝花~茉莉花--做事不专一,东一下西一下

76:倒头--睡觉

通人——骂人

扯野棉花——不说正经事

张——用脚向外踢(碟是用脚向下踢)

日(二声)大侠——不正经的事

砣子——拳头

其实有蛮多是解放后冒出来的词~

洗了睡---(被动的)下课、下岗、被炒鱿鱼。

蛮栽、打瓦---混得不太好、工作生活不顺利、走下坡路。

抛---因虚荣而表面阔绰光鲜,实则不然。

拉瓜---脏

差火---缺德

盎---大喊

煤=迷

煤信=迷信

煤子=见女性就献媚者

舞煤子=沉迷交谊舞者

武汉人都是活雷锋(用武汉话读,挺好玩的)

老张开车克武汉——擂鸟!

肇事司机抖个狠——闪鸟!

多亏一个武汉伢,

送克医院钌五针— —好鸟!

老张丢他两活烟,牌子怀鸟他不要,

他说—— 我们乐里都是武汉人,

我们乐人讲胃口的很,

我们乐里冒的乐种人,

擂鸟人那还欣抖狠。

我们乐里都是武汉人,

我们乐里麻木多的很,

我们过早都吃热干面,

我们抽烟只抽 “硬长城”!

拐子,借个火~

,就直接被王平送到牢狱里了。

马谡在失街亭并没有像广为流传的那样去诸葛亮那里自缚请罪,恰恰相反免官还成都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

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犯的军法,马谡的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马谡被斩,。所以根本不存在挥泪斩马谡的事。

与马谡关系很好的向朗(向宠的叔父),在马谡潜逃后,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马谡被子辑捕归案,诸葛亮判处死刑。但还没有来得及执行,马谡就在狱中病故,这只是《三国演义》虚构的。历史上在街亭失守后,马谡根本没见到诸葛亮。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因知情不报而被革职,无所事事达二十年之久。

(按)此论所据,见《三国志蜀书向朗传》:“朗素与谡善(街亭之败)谡逃亡,朗知情不举:“(街亭之役)谡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却不唯一,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是必然的原因。

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的必然性。

也有说诸葛亮斩马谡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他选择了逃跑。后来”。又同书《马谡传》谡下狱物故

宜昌方言大全如下:

1、粑粑(bā bā):饼类食品,例,包谷~~,汽水~~;巴倒(dāo):粘着(人或其他物体),不一定倒下来。

2、巴幸不得:终于可以脱身的感觉,解脱的意味,就象一件不愿意做的事情有人接手一样 。

3、胅(bāi)子:少腿脚,或者走路不方便的人。胅:腿脚有毛病,行动不方便。

4、包老爷:头上包扎着伤口的人;头上很多包的人,比喻麻烦不断,坏事缠身的人。

5、包面:比馄饨略大,类似重庆抄手,粤港澳云吞的一种面皮包肉馅用水煮食的食品 。

扩展资料:

宜昌话,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官话方言体系中的西南官话方言区成渝片鄂西南小片,为湖北土语群。一般指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内所有宜昌本地人所使用的汉语方言。广义上也可指代宜昌行政区域所辖各县市所有宜昌本地人所使用的汉语方言。

宜昌,古称夷陵,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中游分界处,建制历史逾两千年。宜昌依长江而建,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指科技、高教、文化、卫生、交通、医疗仅次于武汉,经济实力位居湖北省第三位,是中国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汉宜高速公路、汉宜高速铁路、焦柳铁路、318国道等国家重要的交通动脉。

参考资料:

宜昌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59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